一、稻田暗管排水的增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雁,田生昌,左忠[1](2021)在《宁夏盐碱地改良暗管排水脱盐效果研究》文中认为为评价宁夏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碱地效果,选取5个典型暗管排水区,连续2 a对该区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地下水质、作物种植效果等进行观测,分析水盐动态变化规律,对暗管排水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提出盐碱地治理中暗管排水技术标准.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区在春灌前至停水后,0~20 cm土层的脱盐率为3.4%~83.1%,平均脱盐率为43.2%;20~80 cm土层的脱盐率为10.0%~71.2%,平均脱盐率为40.6%.春灌前、作物生育期间、初冻期的地下水位应分别控制在1.6~1.8,0.8~1.4,1.2~1.5 m.
窦旭,史海滨,李瑞平,苗庆丰,田峰,于丹丹[2](2021)在《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氮素流失与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求控制排水对油葵农田土壤氮素流失、氮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设置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分别为40 cm(K1)、70 cm(K2)、100 cm(K3) 3个处理,选择明沟排水作为对照处理(CK),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1处理土壤NH4+-N含量(质量比)最高,平均值为20.17 mg/kg,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较K2、K3、CK处理高31.36%、46.16%、15.22%。不同处理间土壤NO3--N含量差异性大于NH4+-N。生育期灌溉后0~40 cm土壤NO3--N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K1、CK、K2、K3。不同处理NO3--N流失量均大于NH4+-N,K1、K2、K3、CK处理NO3--N流失量较NH4+-N分别高60%、52.63%、30.77%、58.82%。暗管排水处理,出口埋深越小,排水量越小,氮素流失量越小,控制排水稳定了地下水埋深变化。控制排水处理(K1、K2)提高氮肥偏生产力3.04%~11.15%,提高了养分吸收量。K1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分别较K2、K3、CK处理增加4.54%、7.72%、11.15%(P<0.05)。K1处理能显着提高玉米产量(P<0.05),较K2、K3、CK处理分别增加4.52%、7.69%、11.14%。油葵收获后,各处理0~100 cm土壤NH4+-N含量为0.98~8.13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减少,0~40 cm土层CK处理土壤NH4+-N含量最大,较K1、K2、K3处理分别大11.65%、14.55%、18.19%(P<0.05)。相同处理相同土层NO3--N含量明显高于NH4+-N含量;生育期灌溉后,0~10 cm土壤中NO3--N均随水向深层土壤运移,而K1处理将大多NO3--N聚集在20~40 cm土层中。在生长中后期,20~40 cm土层为油葵根系旺盛层,K1处理对土壤中氮素利用相对较高。综合油葵产量、土壤氮素变化规律、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流失情况,适宜的排水方式为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40 cm(K1)。
窦旭,史海滨,李瑞平,苗庆丰,田峰,于丹丹[3](2021)在《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油葵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系统地从土壤水分、盐分、养分和油葵生长的变化来揭示不同排水方式的调控效应,设置4个处理,生育期暗管控制排水深度分别为40 cm(K1)、70 cm(K2)、100 cm(K3),春灌排水深度均为100 cm,选择明沟排水(深度150 cm)作为对照处理(CK),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1处理自油葵开花期到收获1 m土层平均储水量比K2、K3处理提高了0.01%~4.53%,为作物生长后期提供了有效的水分。K1处理稳定了土壤水消耗的速率,削弱了水平方向土壤水分的消耗差异。春灌后K1、K2、K3处理平均脱盐率分别为49.02%、50.43%、49.70%,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明沟排水仅为35.52%。暗管排水处理暗管中间点与暗管上土壤盐分淋洗率相差7.1~8.2个百分点,处理间无显着差异。CK处理盐分淋洗差异性相对较小,距明沟0.4 m处与明沟中间点相差2.8个百分点。至生育后期(开花期)不同处理存在土壤返盐情况,K1、K2、K3、CK较春灌前平均返盐率分别为28.63%、24.20%、20.83%、22.07%。K1、K2处理返盐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含盐量不影响油葵后期正常生长。K1处理在现蕾期铵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较K2、K3、CK处理高30.43%、45.90%、14.83%;开花期铵态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K1、CK、K2、K3,差异性小于成熟期;成熟期K1、K2处理铵态氮含量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硝态氮含量在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含量K1处理最高,K1处理较K2、K3、CK处理分别高13.62%~30.80%、14.33%~53.09%、7.17%~28.10%(P<0.05)。K1处理可减小地下水位波动,使氮素以稳定形态存在,减少硝态氮流失。暗管排水可以提高油葵出苗率2.5~2.7个百分点。K1处理增加有效株占比2.3~5.0个百分点;油葵出苗50 d后能显着增加株高5.10%~14.87%、茎粗6.29%~22.4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16%~10.8%;提高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7.69%~11.16%;增产4.52%~11.14%;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从对土壤控盐、保肥、稳产与水肥利用效率多角度综合分析,春灌排水深度100 cm,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40 cm(K1)的控制排水方式是适宜的选择。
江陵杰,董林林,范鹏,曹易繁,周正萍,沈新平,陆长婴,沈明星[4](2021)在《暗管排水对规模农田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暗管排水对水稻生育后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南粳46’为试验材料,通过苏州太仓东林农场两块相临的暗管排水田块与传统明沟排水田块进行试验。在暗管排水田距离排水沟和暗管不同的位置采集水稻样品,未铺设暗管的田块取样作对照,分析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以及产量构成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苗沟距的增加,水稻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有减小趋势,靠排水沟越近的区域影响最显着。苗管距2.5 m处植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以及产量最高,水稻各器官氮、磷、钾吸收量相对于对照组最高分别可提高25.17%、80.16%和35.19%;产量在苗沟距15 m、苗管距2.5 m处理下达到9.97 t/hm2,大于对照组15.22%,产量差异主要由水稻群体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暗管排水可以有效增加稻田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稻田局部增产,但自由暗管排水可能导致暗管正上方表层土壤养分流失而影响水稻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对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需后期结合土壤渗漏强度以及渗漏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
赵春燕[5](2021)在《河套灌区暗管排水稻田水肥盐变化特征及水稻生长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联合应用的排盐效果,2019-2020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云海秋林牧场120 hm2暗管排水稻田设置3个监测断面进行盐分微观变化过程监测,探究距离暗管不同水平距离和不同埋深处的盐分变化情况,并进行数值分析,抽取盐分淋洗的主要影响因素,弥补了野外大田试验带来的不足;在微观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水肥盐宏观监测,分析区域水肥盐变化规律,并设置了无暗管监测区域66.67hm2作为对照;在监测水肥盐变化的同时监测水稻生育指标变化情况。本文借助于DRAINMOD排水模型,率定验证土壤盐分、地下排水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模拟不同暗管布局下的产量和地下排水量,探寻更优的暗管布局参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距离暗管不同水平距离处和暗管不同埋深处脱盐率显示,距离暗管水平距离0m、暗管埋深1.2m时,淋洗后土壤脱盐率差异最大,最高脱盐率出现在黄熟期,最大值为35.11%;土壤表层的脱盐率大于深层,距离暗管水平距离越小、埋深越浅,土壤改良速度越快;水力因素是影响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2)区域地下水位在0.78m~1.16m之间波动,受降雨、灌溉的影响较大;暗管排水使得盐分空间变异性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土壤盐分朝着均质化变化。东北方向盐分含量高于其他区域,盐分由重中度降低为轻中度,排盐约213~312t。生育中期的氮素含量高于其他阶段,速效氮含量处于5级水平,不同土层的养分分布趋势大致一致,20~40cm土层的氮素含量较高,氮素分布东北方向高于西南方向,分布在5级、6级水平,随着排水的进行,土壤中的养分空间异质性减弱。(3)水稻的株高、叶面积、茎蘖数、干物质累积量表现出暗管区>CK的规律,黄叶率表现出CK>暗管区的规律;水稻产量与千粒重、结实率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灌溉水利用效率显示该区域内存在过量灌溉的问题,灌溉水量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24%~72.75%,避免大面积淹灌造成水量浪费;2019-2020年5-9月,暗管排水总计排水时长分别为1351h、1532h,CK排水总计时长分别为1040h、1127h,结合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分析,认为采用暗管排水模式有助于作物增产。(4)在DRAINMOD模型率定验证地下水位、盐分变化、地下排水量,进而模拟不同暗管布局参数下的作物产量和地下排水量,得出既能有效降低该区域地下水位,又能提高产量的暗管布局参数为埋深1m以内,间距25m以内,该参数可为该区域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郑彦[6](2021)在《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和向日葵生长的响应及田间排水模拟》文中提出蒸发强、排水差和地下水位高是造成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的主要因素,极大的影响了灌区水土环境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田间暗管排水试验为基础,设置埋深1.2 m间距30 m(T1)和埋深0.8 m间距20 m(T2)两种暗管排水埋深间距组合,研究不同暗管布设参数下田间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和土壤脱盐效果、地下水动态变化、向日葵的生长状况,基于DRAINMOD模型模拟不同暗管埋设参数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并优化田间末级排水暗管埋设参数,旨在为灌区合理实施并推广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0~20 cm土层土壤水盐变化幅度最大,60~100 cm较为稳定。各处理不同时期0~100 cm剖面土壤质量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13%~36%之间。总体上来看,空白对照区土壤平均含水率高于暗管排水区。暗管排水设施能够提高土壤脱盐率,且暗管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增幅高于埋深120 cm间距30 m处理。暗管排水区各处理两年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为10.62%、13.20%和8.29%、10.39%,对照区则为1.25%和-0.07%。暗管排水区较空白对照区能够更好的调节土壤水盐状况,且暗管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较埋深120 cm间距30 m处理效果更好。(2)向日葵生育期内,暗管排水区地下水埋深分别在1.56~1.76 m和1.65~1.85m之间,对照区在1.52~1.79 m间。暗管排水区各处理不同土层全盐量变化值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2019年暗管埋深120 cm间距30 m和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收获后地下水矿化度较现蕾期下降了7.41%和10%,而空白对照区由1.92g/L到1.86 g/L,降低了3.13%。2020年,暗管排水区各处理收获后地下水矿化度较播种前降低了5.2%和6.9%,空白对照区降低了2.51%。由此可见,暗管排水可控制地下水埋深和降低地下水矿化度,以暗管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控制效果最优。(3)在灌水技术和灌溉定额相同的情况下,2019年,暗管埋深120 cm间距30 m和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较对照处理产量分别增加了9.38%和16.88%;2020年分别增加14.11%和25.29%。以暗管埋深80 cm间距20 m处理增幅最大。暗管排水能够有效提高向日葵产量且增产效果较为明显。(4)基于DRAINMOD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较好。将地下水适宜埋深(1.8~2.0 m)作为优化排水暗管布置参数的依据,利用该模型的模拟结果优化得到了研究区适宜的排水暗管埋设参数。
刘睿[7](2021)在《内蒙古沿黄灌区暗管排水工程排水控盐效果监测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沿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盐渍化是制约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排水排盐技术是防治盐碱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灌区内田间明沟塌坡严重,造成排水不畅,暗管排水技术的应用已成趋势。而且暗管排水是自治区实行“改盐增草兴牧”战略重要手段之一,暗管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但不同盐碱化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不尽相同,暗管布置后的土壤改良效果未知。所以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及鄂尔多斯南岸的4个典型暗管排水工程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排水控盐效果监测。通过田间试验和Pearson和Spearman分析法对影响土壤EC的主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一)受灌溉、降雨和蒸发的影响,表层土壤含水率受到灌溉、降雨和蒸发的影响,变化剧烈;耕作层和深层土壤含水率相对稳定。随着雨季和灌水期的到来,土壤含水率和灌水量和降雨量呈正相关,纵向看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上升。受监测区土壤质地、灌溉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表层土壤电导率变化幅度较大。随着灌水期和雨季到来,土壤表层电导率下降趋势明显,垂向看,在暗管及时排出灌水和降雨的盐分后,土壤电导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二)暗管排水能有效控制地下水埋深,其中2020年轻度、中度、重度A区和重度B区盐碱地地下水埋深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9.8、8.3、18.0和7cm。监测显示,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电导率呈线性关系,地下水埋深越大,土壤电导率越低,通过暗管排水控制地下水埋深,对盐渍化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三)灌溉水量对暗管排水控盐效果影响明显,2019年轻度、中度和重度B区盐碱地的平均脱盐率分别63.1%、64.5%和38.4%,2020年为36.7%、55.7%和41.2%,轻度和中度盐碱地脱盐率相较于2019年下降,重度盐碱地因为历史积盐严重,2020年脱盐率相比于2019年提高。灌溉后暗管累积排水量变化总体趋势相同。以2019年轻度盐碱地春灌累积排水为例,灌水后暗管排水速度为1mm/d,灌水后十天,暗管排水速度达到最大为5mm/d,灌水末期为1mm/d,呈现先迅速上升,然后缓慢上升,最后保持不变的规律。监测区暗管排水矿化度总体趋势先上升后下降,以2019年轻度盐碱地春灌为例,排水矿化度随着灌溉时间的推移,排水矿化度先从增加5.5g/L到后减小3.2g/L。(四)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影响因子较多的监测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暗管参数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和土壤电导率进行分析,发现Spearman相关性分析更适合分析监测区土壤EC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麒源[8](2021)在《基于大地电导仪河套灌区暗管排水对冻融盐渍土水热盐的分布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季节性冻融作用是我国北方冻土区形成土壤盐渍化的独特形成机制,冻融期土壤水盐的向上迁移会导致农田地表累积盐分,影响来年春天播种。干旱寒冷区,冻融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迁移的特殊规律是造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发生以及演变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探讨冻融过程中暗管排盐对冻融过程中土壤盐渍化所具有的抑制作用,铺设了五个不同的暗管处理,自2018至2020年对试验区11个采样点进行了共8次取样,通过对有暗管试验区和无暗管试验区的数据分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整个冻融过程中0-3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剧烈,其中暗管埋深为1.5m、间距为15m处理对于整个冻融期在封冻前和融解期相较于无暗管对照区排水效果较为明显,且对封冻前排水效果最佳。在2019年和2020年0-15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相对于无暗管对照区分别降低了13.66%和13.56%。(2)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运移主导因素是土壤温度,最大冻深期土壤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暗管埋深为1.5m、间距为15m处理0-20cm土层土壤温度下降较慢,50-110cm土层土壤温度下降又呈较快态势。各暗管处理0-50cm土层土壤温度变化趋势最为显着。(3)冻结融解过程中土壤盐分随着水分迁移造成土壤盐渍化,其中暗管埋深为1.5m、间距为15m处理相较于无暗管对照区排盐效果最好,相较于无暗管对照区在封冻前、最大冻深期、融解期排盐效果最好,2019年和2020年0-150cm土层土壤盐分分别降低了34.09%、41.60%、42.48%和31.34%、35.11%、41.41%。在0-70cm土层分界处,暗管浅埋的脱盐效果要比深埋的效果好,即暗管埋深为1m的暗管处理优于暗管埋深为1.5m的暗管处理,70cm以下土层暗管深埋的脱盐效果要比浅埋的效果好,即暗管埋深为1.5m的暗管处理优于暗管埋深为1m的暗管处理。
迟碧璇[9](2021)在《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盐渍化和干旱缺水是制约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抬高暗管排水出口高度,控制排水可减少田间排水输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暗管自由排水基础上进行控制排水,对防治土壤盐渍化和缓解干旱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选取暗管排水试验区,进行为期两年的试验监测,探讨土壤水盐分布与空间变异状况受排水方式的影响;讨论控制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利用HYDRUS-2D模型对比不同出口控制高度和暗管间距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为今后干旱半干旱灌区实施暗管控制排水提供理论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制排水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土壤剖面的相对含水率提高8.27%,灌水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增幅提高53.64%,间歇期土壤相对含水率降幅降低8.98%。控制排水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土壤剖面的盐分含量降低36.73%,灌水期脱盐区域增加29.17%,间歇期积盐区域减少14.29%。控制排水减少暗管间距后保墒效果减弱,脱盐效果更明显。(2)控制排水在不同土层水平面上的盐分均质性较强,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土壤盐分水平面变异系数在灌水前后分别降低了29.47%和47.11%。春灌使耕层的土壤盐分得到淋洗,自由排水的土壤脱盐率为10.11%;控制排水的土壤脱盐率为14.80%。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耕层的土壤脱盐率更高,水盐分布更为均匀,这有利于作物生长,保证产量稳定。(3)控制排水节水控盐效果较好。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的土壤储水量高出15.19%。控制排水各层土壤电导率均较低,土壤电导率层间差异较小,经过两年的排水试验,田间土壤电导率持续降低,控制排水下剖面平均土壤脱盐率较高。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地下水埋深较小,地下水中盐分较高。控制排水下玉米产量较自由排水提高7.17%,葵花产量较自由排水提高9.94%。(4)HYDRUS-2D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的运移特征。暗管间距越小,土壤含水率越低,土壤电导率越小,累计排水量也越大。与暗管水平距离越近,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变幅越大。暗管出口控制高度越高,土壤含水率越高,土壤电导率越大,累计排水量越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质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同时根据作物的耐盐极限,结合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水要求,探寻适合的控制排水间距和出口调控高度。综合不同暗管间距和排水出口高度下的土壤水盐和排水量,暗管间距为50m、暗管排水出口高度为40cm为最优组合。
周利颖[10](2021)在《暗管排水与表层掺沙对河套灌区重度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下游重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土壤粉粒含量高、物理性质差、入渗速度慢和盐分淋洗困难等问题,在施加脱硫石膏、田间深层开沟和表层掺明沙等多种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暗管排水排盐工程,通过对不同暗管埋设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水力性质与养分的监测,揭示河套灌区下游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调控机理,提出最佳暗管埋设参数,并通过室内试验得出了适宜掺沙量,为河套灌区的农田排水系统的应用发展与盐碱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经过两年的多次灌水淋洗,各处理的土壤容重较淋洗前降低了0.6%~2%。在整个淋洗过程中,Na+、Cl-是更加容易淋洗的离子,不同暗管处理在0~40 cm土层4次淋洗的土壤脱盐率在5%~63%之间,不同处理土壤含盐量由11.75~28.06 g/kg降至5.28~13.02 g/kg,脱盐效果显着。(2)盐离子随暗管埋深的降低幅度依次为:0.8 m<1.1 m<1.3 m,因此适当增加土壤中的暗管埋设深度,能够增强土体的淋盐效果。暗管排水后土壤钠质化的进程会减缓,说明暗管排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缓土壤碱化的趋势。暗管排水过程中会伴随着土壤养分的流失,不同暗管埋深条件下土壤各养分指标的流失程度依次为:1.3m>1.1 m>0.8 m。(3)不同暗管间距处理的土壤脱盐率表现为:10 m>20 m>30 m。灌水后各处理土壤碱化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小间距的暗管布设更具有缓解土壤碱化程度的潜力。但暗管排水过程会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各间距处理的流失量依次为10 m>20 m>30 m。(4)土壤饱和导水率随掺沙量的增加不断增大,0~30%掺沙处理的饱和导水率在0.00138~0.402 mm/min之间。高吸力阶段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显着(P<0.05),Van-Genuchten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Gardner模型,不同掺沙量条件下的拟合参数α值呈显着差异(P<0.05),说明土壤的释水性能随着掺沙量的增加明显增强。(5)随着土壤表层掺沙量的增加,土壤的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速度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掺沙比例为18%~24%时,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在0.065~0.091mm/min之间;掺沙比例为26%~30%时,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大于0.1 mm/min,但土壤持水能力较低。18%~24%掺沙量在20 d时30 cm土层的土壤含盐量相比不掺沙的处理降低90%以上,能够同时保证土壤的脱盐能力和持水能力。Kostiakov模型能够很好地在本研究中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
二、稻田暗管排水的增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暗管排水的增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盐碱地改良暗管排水脱盐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观测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区 |
1.2 暗管排水技术工程的建设标准 |
1.3 观测内容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中盐的质量含量动态变化 |
2.2 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 |
2.2.1 地下水埋深的年度变化 |
2.2.2 地下水埋深的年际变化 |
2.3 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 |
2.4 地下水的埋深、矿化度与土壤中盐分的关系 |
2.5 暗管排水技术的运行效果 |
3 讨论与结论 |
(2)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氮素流失与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土壤性质 |
1.3 试验设计 |
1.4 数据采集与测定方法 |
1.4.1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 |
1.4.2 产量及植株氮素含量 |
1.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排水方式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2.2 排水方式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2.3 排水方式对氮素吸收利用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
2.4 排水方式对土壤中氮素残留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控制排水对土壤中NH4+-N和NH4+-N流失的影响 |
3.2 控制排水对土壤中NO3--N和NO3--N流失的影响 |
3.3 控制排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3)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油葵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土壤性质 |
1.3 试验设计 |
1.4 数据采集与测定方法 |
1.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1.5.1 数据计算方法 |
(1)出苗率及有效株占比 |
(2)叶片水分利用率 |
(3)土壤储水量 |
(4)土壤脱盐率 |
(5)水分利用效率 |
(6)肥料偏生产力 |
1.5.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排水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2.1.1 农田土壤储水量 |
2.1.2 农田水分消耗过程 |
2.2 排水方式对农田土壤剖面盐分的影响 |
2.3 排水方式对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2.4 排水方式对油葵生长的影响 |
2.4.1 油葵出苗率及收获有效株数 |
2.4.2 油葵株高、茎粗 |
2.4.3 油葵叶片光合特性 |
2.5 排水方式对油葵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4)暗管排水对规模农田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沟距和苗管距对水稻氮含量的影响 |
2.2 苗沟距和苗管距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 |
2.3 苗沟距和苗管距对水稻钾含量的影响 |
2.4 苗沟距与苗管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 |
4 讨论 |
(5)河套灌区暗管排水稻田水肥盐变化特征及水稻生长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暗管排水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1.1 暗管排水研究基本情况分析 |
1.1.2 国外该领域发展及研究 |
1.1.3 国内该领域发展及研究 |
1.1.3.1 暗管排水条件下盐分淋洗研究 |
1.1.3.2 暗管排水条件下养分流失规律的研究进展 |
1.1.3.3 DRAINMOD模型模拟农田暗管排水的研究进展 |
1.2 暗管排水领域研究问题及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暗管排水系统布设情况 |
2.1.2 研究区域土壤颗粒组成 |
2.1.3 研究区域气象条件 |
2.1.4 研究区域植被情况 |
2.1.5 研究区域排水泵站设置 |
2.2 试验方案设置 |
2.2.1 土壤水肥盐监测 |
2.2.2 配套的灌溉排水量以及施肥监测 |
2.2.3 地下水水质与水位监测 |
2.2.4 生育期内水稻生长特性监测 |
2.3 试验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 DRAINMOD模型简介 |
2.4.1 DRAINMOD简介 |
2.4.2 DRAINMOD模型主要管理模块 |
2.4.3 DRAINMOD模型参数输入 |
2.4.4 DRAINMOD模型评价方法 |
2.4.5 DRAINMOD模型误差分析 |
2.5 小结 |
3 暗管排水稻田监测断面盐分变化过程分析 |
3.1 监测断面(不同暗管布局参数下)盐分变化 |
3.1.1 暗管不同水平距离处土壤盐分变化情况 |
3.1.1.1 不同暗管水平距离处土壤盐分变化情况 |
3.1.1.2 不同暗管水平处的土壤脱盐率变化情况 |
3.1.2 暗管不同埋置深度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 |
3.1.2.1 不同埋置深度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 |
3.1.2.2 不同埋置深度下土壤脱盐率变化情况 |
3.1.3 监测断面处土壤盐分淋洗曲线拟合分析 |
3.1.4 监测断面盐分变化主成分分析 |
3.1.4.1 影响因素分析及主成分分类 |
3.1.4.2 盐分变化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3.1.4.3 主要影响成分的识别与分析 |
3.1.4.3.1 回归分析 |
3.1.4.3.2 盐分变化最邻近元素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4 暗管排水稻田区域水肥盐变化过程分析 |
4.1 区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
4.2 区域尺度下盐分空间变异分析 |
4.2.1 土壤盐分描述性统计特征 |
4.2.2 土壤盐分半方差函数分析 |
4.2.3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 |
4.2.4 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区域尺度下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4.3.1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特征 |
4.3.2 土壤养分半方差函数分析 |
4.3.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
4.3.4 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暗管排水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1 水稻生育指标统计分析 |
5.2 水稻生育指标 |
5.2.1 水稻株高 |
5.2.2 水稻茎蘖数 |
5.2.3 水稻叶面积指数 |
5.2.4 水稻黄叶率 |
5.3 不同区域水稻主要生育期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析 |
5.4 不同区域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数 |
5.5 不同区域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变化规律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6 不同排水模式的节能增产分析 |
5.7 讨论 |
5.8 小结 |
6 暗管排水稻田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
6.1 模型数据与参数设置 |
6.1.1 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模拟 |
6.1.2 稻田生育期内排水率定与验证 |
6.1.3 土壤盐分动态率定与验证 |
6.1.4 DRAINMOD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
6.2 模拟不同暗管布局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3 模拟不同暗管布局对稻田地下排水量的影响 |
6.4 最大排水方案产量设计 |
6.5 讨论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和向日葵生长的响应及田间排水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
1.2.2 暗管排水对调控地下水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DRAINMOD模型在暗管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气候与土壤条件 |
2.2 试验设计 |
2.2.1 暗管排水工程布置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观测指标和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水盐指标的观测 |
2.3.3 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的观测 |
2.3.4 向日葵生长指标及产量 |
2.4 数据分析与方法 |
3 暗管排水对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3.1 暗管排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1 土壤含水率年度内变化规律 |
3.1.2 土壤含水率年际间变化规律 |
3.2 暗管排水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 |
3.2.1 土壤盐分年度内变化规律 |
3.2.2 土壤盐分年际间变化规律 |
3.3 暗管排水下根层土壤水盐的变化特征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暗管排水对地下水及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4.1 暗管排水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 |
4.1.1 暗管排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4.1.2 暗管排水对地下水矿化度的影响 |
4.1.3 土壤全盐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 |
4.2 暗管排水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1 向日葵生长指标 |
4.2.2 向日葵产量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田间排水模拟研究 |
5.1 模型简介及其原理 |
5.1.1 模型简介 |
5.1.2 模型原理 |
5.2 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 |
5.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5.3.1 模拟效果的评价 |
5.3.2 模型的率定 |
5.3.3 模型的验证 |
5.4 田间排水模拟 |
5.4.1 选定合适的排水指标 |
5.4.2 暗管埋设深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5.4.3 暗管埋设间距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盐渍化灌区土壤的脱盐效果 |
6.1.2 研究区地下水变化特征 |
6.1.3 暗管排水对向日葵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
6.1.4 DRAINMOD模型模拟田间排水过程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内蒙古沿黄灌区暗管排水工程排水控盐效果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暗管排水技术发展研究进展 |
1.2.2 不同间距或埋深情况下暗管排水研究进展 |
1.2.3 暗管排水技术在不同类型土质中的改良效果 |
1.2.4 暗管排水技术产生的综合效益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监测区-1 轻度盐碱地 |
2.1.2 监测区-2 中度盐碱地 |
2.1.3 监测区-3 重度盐碱地(A区) |
2.1.4 监测区-4 重度盐碱地(B区) |
2.2 试验设计 |
2.2.1 监测区-1 轻度盐碱地暗管排水工程参数 |
2.2.2 监测区-2 中度盐碱地暗管排水工程参数 |
2.2.3 监测区-3 重度A区盐碱地暗管排水工程参数 |
2.2.4 监测区-4 重度B区盐碱地暗管排水工程参数 |
2.3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水盐分布 |
3.1 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 |
3.1.1 2019 年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 |
3.1.2 2020 年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 |
3.1.3 2019 年监测区土壤含水率垂向分布规律 |
3.1.4 2020 年监测区土壤含水率垂向分布规律 |
3.2 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规律 |
3.2.1 2019 年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规律 |
3.2.2 2020 年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规律 |
3.2.3 2019 年监测区土壤电导率垂向分布规律 |
3.2.4 2020 年监测区土壤电导率垂向分布规律 |
3.3 土壤pH动态变化规律 |
3.3.1 2019 年土壤p H动态变化规律 |
3.3.2 2020 年土壤p H动态变化规律 |
3.3.3 2019 年监测区土壤p H垂向分布规律 |
3.3.4 2020 年监测区土壤p H垂向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测区土壤改良效果与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 |
4.1 地下水变化特征 |
4.1.1 轻度盐碱地地下水变化特征 |
4.1.2 中度盐碱地地下水变化特征 |
4.1.3 重度A区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变化 |
4.1.4 重度B区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变化 |
4.2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4.2.1 轻度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
4.2.2 中度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
4.2.3 重度A区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
4.2.4 重度B区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
4.3 地下水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
4.3.1 2019 年监测区地下水电导率动态变化 |
4.3.2 2020 年监测区地下水电导率动态变化 |
4.3.3 地下水电导率年际动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典型区灌水量对暗管排水的影响 |
5.1 灌水定额对监测区暗管累计排水量的影响 |
5.1.1 2019 年灌水定额对监测区暗管累计排水量的影响 |
5.1.2 2020 年监测区灌水定额对暗管累计排水量的影响 |
5.2 不同典型区灌水后暗管排水矿化度的变化 |
5.2.1 2019 年灌溉期暗管排盐量 |
5.2.2 2020 年灌溉期暗管排盐量 |
5.3 不同土壤类型对暗管排水速率的影响 |
5.3.1 2019 年土质类型对暗管排水效率的影响 |
5.3.2 2020 年土质类型对暗管排水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暗管排水的效益评价及改良影响因子分析 |
6.1 暗管排水经济效益变化 |
6.2 相关性分析的原理 |
6.2.1 Pearson相关系数 |
6.2.2 Spearman相关系数 |
6.3 监测区影响因子的选取 |
6.4 数据预处理 |
6.5 相关性分析 |
6.5.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6.5.2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监测区水盐动态变化 |
7.1.2 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
7.1.3 不同灌水定额下暗管排水效果影响 |
7.1.4 相关性分析对监测区暗管控盐效果的影响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大地电导仪河套灌区暗管排水对冻融盐渍土水热盐的分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渍化土壤监测中大地电导率仪(EM38)的应用 |
1.2.2 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盐迁移研究进展 |
1.2.3 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碱地动态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
2.1 五原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气候、土地与作物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监测指标及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3 大地电导率仪(EM38)对冻融盐渍化土壤的评价结果分析 |
3.1 土壤表观电导率的解译 |
3.1.1 大地电导率仪在冻融期和非冻融期差异性 |
3.1.2 表观电导率EMV和 EMH的相关性分析 |
3.1.3 表观电导率和土样浸提液电导率建立回归方程 |
3.2 冻融期暗管排水对土壤整体盐分变化分析 |
3.2.1 试验区有无暗管土壤盐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
3.3 小结与讨论 |
4 不同暗管处理对冻融盐渍土壤水分变化影响 |
4.1 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
4.1.1 暗管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分布规律 |
4.2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4.3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4.4 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 |
4.4.1 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异特征分析 |
4.4.2 土壤含水率垂向分布规律 |
4.5 小结与讨论 |
5 不同暗管处理对冻融盐渍土水热运移影响 |
5.1 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5.1.1 冻融期土壤气温变化对地温的影响 |
5.2 不同暗管处理下地温的变化情况 |
5.3 冻融期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6 不同暗管处理对冻融土壤水盐分布影响 |
6.1 土壤含盐量分布规律 |
6.1.1 土壤含盐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6.1.2 土壤含盐量垂向分布规律 |
6.2 不同暗管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6.3 不同暗管埋、间距条件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 |
6.3.1 暗管不同埋深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6.3.2 暗管不同间距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暗管技术对于冻融盐渍土壤水分的影响 |
7.1.2 暗管技术对冻融盐渍土水热运移影响 |
7.1.3 暗管技术对冻融盐渍土壤盐分影响 |
7.1.4 暗管技术对于冻融盐渍土水热盐运移影响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暗管排水下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1.2.2 控制排水下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1.2.3 水盐空间变异研究 |
1.2.4 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区气象资料 |
2.3 试验区土壤性质 |
2.4 试验设计 |
2.5 试验监测内容与测定方法 |
2.6 试验期间种植和灌水情况 |
2.7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3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
3.1 土壤剖面水盐静态分布及分层变化 |
3.1.1 土壤剖面相对含水率分布 |
3.1.2 土壤含水率分层变化 |
3.1.3 土壤剖面盐分分布 |
3.1.4 土壤电导率分层变化 |
3.2 土壤剖面水盐动态变化及分层变化 |
3.2.1 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 |
3.2.2 含水率变幅分层变化 |
3.2.3 土壤剖面盐分变化 |
3.2.4 脱盐率分层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4.1 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 |
4.1.1 土壤剖面水盐空间分布 |
4.1.2 土壤耕层水盐空间分布 |
4.2 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 |
4.2.1 土壤水盐在不同土层的水平面变异性 |
4.2.2 土壤水盐在两方向的水平变异性 |
4.2.3 土壤水盐垂向变异性 |
4.3 土壤水盐的空间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 |
5.1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效果 |
5.1.1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储水量影响 |
5.1.2 不同排水方式对地下水埋深影响 |
5.2 控制暗管排水的控盐效果 |
5.2.1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盐分影响 |
5.2.2 不同排水方式对地下水盐分影响 |
5.3 控制暗管排水对作物产量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应用 |
6.1 HYDRUS模型介绍 |
6.2 HYDRUS模型建立 |
6.2.1 土壤水盐运移基本方程 |
6.2.2 初始条件的确定 |
6.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6.2.4 时空离散 |
6.3 HYDRUS模型率定验证 |
6.3.1 模型参数 |
6.3.2 模型验证 |
6.4 HYDRUS模型情景分析 |
6.4.1 模拟情景设置 |
6.4.2 暗管间距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的影响 |
6.4.3 暗管间距对排水量的影响 |
6.4.4 暗管出口调控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的影响 |
6.4.5 暗管出口调控对排水量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
7.1.2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7.1.3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 |
7.1.4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应用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暗管排水与表层掺沙对河套灌区重度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暗管排水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2 暗管排水对土壤肥力以及通气状况的影响研究 |
1.2.3 暗管埋设参数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效果研究进展 |
1.2.4 表层掺沙对土壤保水性、释水性以及淋盐效果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方案与设计 |
2.3 试验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入渗模型 |
2.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
2.6 土壤当量孔径及比水容量的计算 |
2.7 数据分析与方法 |
3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重度盐渍化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
3.1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容重 |
3.1.2 土壤田间持水量 |
3.1.3 土壤饱和含水量 |
3.2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3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盐、碱以及肥力的影响 |
4.1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影响 |
4.1.1 不同暗管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4.1.2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4.2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碱化程度的影响 |
4.2.1 不同暗管埋深对土壤碱化特征的影响 |
4.2.2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碱化特征的影响 |
4.3 不同暗管埋设条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3.1 不同暗管埋深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3.2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掺沙量对重度盐渍化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
5.1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5.2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5.3 不同掺沙量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拟合参数评价 |
5.4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当量孔径分布的影响 |
5.5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不同掺沙量对重度盐渍化土壤入渗与水盐运移的影响 |
6.1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入渗效果的影响 |
6.1.1 累积入渗量 |
6.1.2 湿润峰运移距离 |
6.1.3 入渗速率 |
6.1.4 土壤入渗模型分析 |
6.2 不同掺沙量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盐分淋洗效率的研究 |
6.2.1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2.2 不同掺沙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稻田暗管排水的增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盐碱地改良暗管排水脱盐效果研究[J]. 王雁,田生昌,左忠.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氮素流失与利用的影响[J]. 窦旭,史海滨,李瑞平,苗庆丰,田峰,于丹丹. 农业机械学报, 2021(11)
- [3]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油葵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J]. 窦旭,史海滨,李瑞平,苗庆丰,田峰,于丹丹.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 [4]暗管排水对规模农田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江陵杰,董林林,范鹏,曹易繁,周正萍,沈新平,陆长婴,沈明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7)
- [5]河套灌区暗管排水稻田水肥盐变化特征及水稻生长响应[D]. 赵春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和向日葵生长的响应及田间排水模拟[D]. 郑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7]内蒙古沿黄灌区暗管排水工程排水控盐效果监测研究[D]. 刘睿.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8]基于大地电导仪河套灌区暗管排水对冻融盐渍土水热盐的分布影响[D]. 王麒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D]. 迟碧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10]暗管排水与表层掺沙对河套灌区重度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周利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