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概况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概况

一、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2021)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三届学术年会胜利召开》文中提出2021年9月25—27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三届学术年会在桂林隆重召开(图1)。本次大会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承办。

霍英豪[2](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强[3](2021)在《强震地表破裂变形试验与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震地表破裂对建筑物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围绕着活断层上覆土体破裂机理和避让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是当前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大尺寸地表破裂模型试验与基于地表破裂大变形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进行了“强震地表破裂带-地基”自由场体系、“强震地表破裂带-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非自由场体系的多工况数据整理分析并开展深入研究,来揭示破裂带上破坏机理并深化抗断裂能力概念。主要内容有:(一)不同断层类型(正、逆)下粘性土大尺寸模型箱体试验分析(1)得到了正、逆断层土层的主要破裂形式及裂缝形态,以及地表不均匀沉降范围及不同位置的倾斜斜率。(2)正断层土体出现明显甚至贯通破裂所需的基岩位错量要明显小于逆断层。(3)无论正、逆断层试验地表破裂带都分布于上盘土层,下盘土层无明显裂缝,上盘及主裂缝附近的土压力变化值也均大于下盘。(4)从断层避让影响范围来说,逆断层的地表主破裂带变形范围要大于正断层的工况;综合分析正、逆断层的避让宽度范围约为3:1。(二)正断层下不同土类(粘土、砂土)大尺寸模型箱体试验分析(1)砂土的剪切破碎带要远小于粘土工况;在完全破裂时,粘土地表主破裂带隆起凸出,而砂土地表主破裂带坍塌凹陷。(2)综合试验现象、地表位移量、土内部压力等分析,粘土工况下的断层影响范围要大于砂土工况。(3)正断层试验下,对加速度记录对比分析得到:(ⅰ)在每次加载中,粘性土工况下上盘地表土层加速度峰值约是下盘的1.4~2.8倍;而砂土上盘效应不明显,但在完全破裂后,砂土下盘的峰值加速度大于上盘。(ⅱ)主动盘与基岩底板之间的加速度频率组成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土质不同频率组成也有所不同。(三)强震地表破裂大变形程序编制及验证基于同工况的大尺寸模型试验对比验证分析,较为符合地开发出了强震地表破裂场地大变形数值模拟分析程序。(四)强震地表破裂断层场地数值模拟分析(1)逆断层作用下,(ⅰ)断层错动角度越小,上覆土层不均匀隆起抬升区域的范围以及位移量越大,低角度断层错动对建筑物更不利。(ⅱ)随覆盖层厚度增大,不均匀沉降位置随主破裂带右移,并且地表不均匀沉降范围也在扩大但地表变形也相对更加缓和。(2)正断层作用下砂与粘土互层场地表明:(ⅰ)砂粘土互层与纯砂土、纯粘土场地的下盘区域影响不大;砂土互层在上盘区域的不均匀变形,比较同步于纯砂土场地。(ⅱ)地表一定范围内砂质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地表隆起变形总范围。(ⅱⅰ)在上盘区域砂与粘土互层时,总体不均匀变形介于纯粘土和纯砂土工况之间。(3)对于粘土高倾角正、逆断层场地上的建筑物模拟分析表明:(ⅰ)在含建筑物的非自由场地同样具有上盘效应。土层表面的建筑物对上覆土层中的裂缝延伸迹线是有一定影响的。(ⅱ)不同总高度层数下,正断层下建筑物场地地表破裂带对上、下盘建筑物影响(沉降差)约为2:1;逆断层下则约为3:1。(ⅱⅰ)两种断层类型上盘紧邻主破裂带区域的建筑物高度与基础位移差都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余位置不明显。

李昌珑,温增平[4](2021)在《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热点回眸》文中指出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并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了新的成果。从确定性-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海域地震危险性分析、全球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新一代地震区划图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新技术、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等5个研究方向回顾了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5](2020)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胜利召开》文中提出2020年10月16—17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图1)。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地震学会张培震理事长、广州大学周福霖院士、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重庆市地震局杜玮局长、中国地震局科技司齐诚处长、中国地震学会高孟潭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孙柏涛副理事长。

王洋[6](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认为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丁晓庆[7](2020)在《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大渡河龚嘴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批的水力发电工程之一。工程于1966年3月开工,1978年建成投产。2002年起计划进行机组增容技术改造,总容量增至770MW。我国第一个五年经济规划期间已明确规定,在地震区有重要工程都需进行抗震设防。1977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正式发布实施时,本项目已基本建成,龚嘴水电站在地震资料十分缺乏的条件下采用的基本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与当前国家抗震标准有较大差异,不能满足工程抗震安全评价的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地震局和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加强水电工程抗震设计工作。为了确保龚嘴水电站抗震安全,满足机组增容技术改造的要求,需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充分收集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水电站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近场及场区活动构造的分析评价,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分析了工程场地各概率下的地震动参数,并提出各概率人工合成的基岩加速度时程,满足水工建筑抗震设计动力法分析和静力法分析的需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区域范围内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的强震和弱震资料,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地震区(带)。研究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对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进行评价,阐明强震发生的主要构造条件,探讨区域的主要断裂带特征及其活动性。对近场的地震活动性和新构造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详细探讨近场区内的断裂活动特征,特别对会给工程场地带来直接影响的断裂进行了重点研究。(2)在区域和近场地震构造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确定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采用转换的方法得到了场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通过计算地震带对每个场点地震危险性的贡献情况,计算出场点的地震危险性指数。(3)通过分析工程场地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特点,确定了此工程场地的地震动设计相关参数,主要包括地震场地基岩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时程等指标。

贾若[8](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是指以地震体波到时作为观测数据,反演地下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的一种反演技术方法。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通过在走时反演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可以同时进行介质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属性的联合反演。对三维介质的各向异性分析有利于对区域结构构造演化、深部物质变形、动力模式等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解释。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理论发展、技术实现、数值模拟等。讨论了将各向异性参数加入反演方程中的具体数值实现思路,基于前人工作,进一步完成了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反演计算及分辨率检测的数值实现过程,并进行了人工设定地震的检验。基于该方法,分别在我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开展了针对上地幔区域的远震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两个地区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轴对称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在各向同性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个各向异性参数,实现了三维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参数的反演功能。反演程序针对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可能具有不同分辨率的特点,允许分别独立设置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参数的网格模型。对台站分布、反演中的阻尼系数在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中的影响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台站分布的影响可能更多集中在浅部,阻尼系数的选取则需要中和考虑走时残差均方根和模型的平滑程度。2.采用NECESSArray台阵的远震体波走时资料,研究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扰动结构和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阿尔山火山区下方存在深至地幔转换带的柱状低速异常,可能暗示存在来自深部的岩浆运移通道;420km以下,阿尔山地区下方低速异常与松辽盆地下方低速异常汇合,同时各向异性快波速度方向FVD整体为NW向分布,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深部热源补给,且与太平洋板块前端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60~240km内,阿尔山地区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分布,分析认为与古地块拼合及盆地后期的伸展变形有关。在松辽盆地地区,速度扰动呈现以高速为主,中心区域120km深度内存在低速异常,这种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在盆地下方60km,盆地南侧及中部地区FVD呈近E-W向展布,东侧则呈NE-SW向展布,推测可能受华北克拉通-松嫩地块沿拼合带走向的相对运动及深大断裂导致的NE向剪切变形共同控制;420km以下,FVD整体以NW向分布为主,与SKS结果类似,可能表明SKS各向异性的来源深度较深,推测其形成机制与太平板块西向俯冲有关。长白山火山区下方180km内FVD展布与块体拼合带走向一致,反映了拼合过程对局部构造变形的影响;300km以下显示出一致的NW向特征,推断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520~620km内火山区西北方存在一个低速异常区,但方位各向异性幅值较大,整体趋势一致,初步推测与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柱关系不大,可能与滞留板块的深部脱水作用有关。3.基于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Ⅱ期的远震数据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了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该区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特征在横向上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青藏高原与周边相邻地块之间的差异分布。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存在深至300km左右的低速异常,推测在这一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较之周边古老地块具有更软更热的属性。360km~420km,青藏高原下方的低速异常逐渐转变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并一直延伸至深部地幔。各向异性FVD在60~120km内与青藏地块相对于周缘地块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120~420km深度范围内,大部分区域FVD变化为NW向,与SKS结果基本一致。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速度扰动整体呈现高速特征,各向异性幅值相对较低,FVD呈E-W向,表明块体内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鄂尔多斯块体西部边缘地区存在相对较低的速度值,各向异性随深部变化显着,推测鄂尔多斯块体西边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阿拉善地块下方,结果显示,该区整体具有高速异常特征,东北部局部呈现低速特征,一直延伸到600km的深部地幔,表明阿拉善块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扬子地块下方,0~360km,整体以高速异常为主,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FVD分布,表明块体间相互作用对各向异性分布产生了显着影响。420km以下,块体内部呈现出低速异常,初步推测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更软的地幔物质特征或局部的高温热物质活动。

黄润青[9](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王巍[10](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二、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2.1 地震烈度
        2.1.1 烈度与烈度表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2.1.3 地震仪器烈度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4.2 震例计算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强震地表破裂变形试验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大尺寸模型箱装置设计及试验分析
    2.1 模型箱设计及原理
    2.2 采集仪器介绍
    2.3 模型土样的制备
    2.4 试验方案与仪器布置
    2.5 不同断层类型试验结果分析
    2.6 不同土类试验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场地数值模拟建模与验证
    3.1 PFC软件介绍
    3.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 建模与参数设置
    3.4 数值模拟与同工况试验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工况下强震地表破裂场地数值分析
    4.1 逆断层数值模拟分析
    4.2 砂与粘土互层数值分析
    4.3 正断层建筑物场地数值分析
    4.4 逆断层建筑物场地数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确定性-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
2 海域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
3 全球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进展
4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新技术
5 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
6 结论

(6)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近场及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
    2.1 区域地震特征
        2.1.1 区域地震活动环境特征
        2.1.2 区域地震的构造环境
        2.1.3 区域强震的发生条件
        2.1.4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2.1.5 区域主要发震构造评价
    2.2 近场地震活动性
        2.2.1 近场地震资料概况
        2.2.2 近场地震活动特征
    2.3 近场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地形地貌特征
        2.3.2 河流阶地特征
    2.4 近场主要断裂带特征与活动性
        2.4.1 龙泉山断裂
        2.4.2 老黄坡断裂
        2.4.3 二峨山断裂
        2.4.4 沙湾断裂
        2.4.5 灌凹顶断裂
        2.4.6 牛皮槽断裂
        2.4.7 平等断裂
        2.4.8 峨边-烟峰断裂
        2.4.9 峨眉山北麓弧型断裂带
        2.4.10 峨边—金阳断裂
        2.4.11 宜坪-美姑断裂
        2.4.12 利店断裂
        2.4.13 滥田湾断裂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3.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3.2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3.2.1 划分原则
        3.2.2 潜在震源区的方向和范围
        3.2.3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3.2.4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结果
    3.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1 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3.2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3.4 地震动衰减关系
        3.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3.4.2 基岩水平加速度衰减关系
    3.5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4.1 场地工程地震条件概述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岩性
        4.1.3 地质构造
        4.1.4 水文地质
        4.1.5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4.2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4.2.1 坝址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4.2.2 厂址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4.2.3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合成原理
        4.2.4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合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历史
    1.2 中国东北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走时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1 各向同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2 远震层析成像及波形互相关技术
    2.3 各向异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4 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数值实现
    2.5 人工设定地震的检测板检验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各向异性成像结果及分析
    3.1 东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3.2 数据资料及预处理
    3.3 各向异性成像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4.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4.2 台站分布及远震数据处理
    4.3 反演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资料概述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三、经济地理空间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小结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一、家庭规模变化
        二、核心家庭趋向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小结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小结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小结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附录
    附录一 《庭训琐言》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三届学术年会胜利召开[J].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地震科学进展, 2021(10)
  • [2]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强震地表破裂变形试验与数值模拟[D]. 王强.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4]202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热点回眸[J]. 李昌珑,温增平. 科技导报, 2021(01)
  • [5]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胜利召开[J].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地震科学进展, 2020(11)
  • [6]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7]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D]. 丁晓庆. 燕山大学, 2020(01)
  • [8]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D]. 贾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10]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标签:;  ;  ;  ;  ;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