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警卫”搜奇(论文文献综述)
王赛男[1](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认为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王杨[2](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表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戚萌[4](2019)在《新世纪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人物形象不仅是小说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最具民族意蕴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雕塑。时值社会转型最激荡的时期,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免与社会结构的种种症结细密地交织在一起,于是小人物成了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行走在时代的雾霭之中、生活在灯火阑珊照耀不到的角落、艰辛地过着困苦的日子,痛跌到无处不在的生存夹缝中,寻求不到任何出路。但也正是通过他们,透视出时代的苦闷迷茫、书写出人们的精神困境,进而洞察出生命的价值,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小人物形象有着深厚的文学根基。1830年,俄国作家普希金以伊凡·彼得罗维奇·别尔金为笔名发表了《别尔金》小说集,开拓了俄国文学史上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俄国作家关注的一般都是出身于社会底层没有地位的小官吏、小职员,凭借对他们悲惨命运的书写来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在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文学史中的小人物则可以追溯至中晚唐时期,与传统诗文中所关注的士大夫不同,这一时期的文学倾向于描绘普通人物的世俗生活,这一文学旨趣的转变对后来的文学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尤其进入新世纪之后,市场化全球化浪潮强势席卷而来,这些曾经籍籍无名、人微言轻的小人物如今却是最能洞悉时代脉搏的人。诚然,尽管小人物形象是在丰厚的文学土壤中成长起来,但是历经千百年的时间流转,其所承载的内涵和意义早已赓续嬗进,小人物的类型在新世纪时期变得更加纷繁驳杂。他们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怎样的面孔?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成因和审美意蕴?这是我们迫切想要知道的内容。何谓“小人物”?这是一个首先必须厘清的文学概念。笔者认为,所谓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中那些无力把握现状或命运而显得卑小可怜的人。在经济上,他们占有相对少的生产资料,处于较低的社会发展层次,收入微薄仅够温饱;在政治上,他们基本没有社会地位,与社会权贵相对而言处于社会边缘的灰色地带;在精神上,他们饱受摧残,丧失社会话语权,是社会阶层中的弱者及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城市中的小商小贩、小知识分子等等。因此,小人物之“小”,不仅仅在于其物质方面的食不果腹、金钱匮乏、地位低下,这些只是小人物的外部标识。小人物之“小”,更在于其精神世界的被压迫、人格心灵的被扭曲,以及长期处于这种物质、精神双重挤压下的低贱的生活状态和卑微的心灵感受,这才是小人物的内在实质。在新世纪泥沙俱下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小人物形象也显现出了某种混杂性,它不再拘泥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被剥削阶级”或者充满血腥与苦难的“底层形象”。因此,笔者从多方面考虑,综合人物形象的身份特征、时代背景、性格命运等多重因素将新世纪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化进程下两栖生活中的漂泊者,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两地迁徙的候鸟,是肉体与灵魂都无处安放的“他者”;第二类是差序格局下的边缘者,如一部分曾经笼罩着“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光环,现如今却滑落社会边缘的工人,或是曾扛起新中国救亡图存大旗,现如今却有一部分挣扎在生计线左右的小知识分子;第三类是强权重金下的失语者,是指那些在社会权力或者金钱的强大压迫面前卑微瑟缩,没有话语权力,也无力主宰自我命运小人物。新世纪小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首先,体现在小说的悲剧性上,所有书写小人物形象的小说,无一例外都弥漫着悲剧苍凉之感,尽管每一个故事的情节不尽相同,但是都有着殊途同归的悲剧指向;其次,体现在小说的人民性上,新世纪小人物形象凸显了作者始终以人民为主体的写作立场,始终倾听人民心声的人文关怀以及始终与人民同行的时代精神;最后,体现在小说的非虚构性上,真实再现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了小说的叙述力量,这是创作者底层视角的挖掘、同时也是当代作家责任感和道德良知流露的自然复归,有着深刻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意蕴。新世纪小人物形象还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文学意义以及伦理意义。它为文学与现实建立起了新的对话方式,作者透过文字让大家了解到这些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况,再现了五四时期对于“人”的关注。小人物还丰富了人物形象画廊,并且反拨了20世纪80年代过度醉心于西方文艺理论与技术手法的文学价值体系。但是,新世纪小人物形象的创作同样有很多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小说创作类型化、人物形象扁平化、苦难叙事过度化、写作视角“泛道德化”误区等等。诚然,小人物形象的创作或许还存在很多瑕疵,但至少让世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看到了他们的存在,也带给我们力透纸背的灵魂深处的震撼。
王小莹[5](2019)在《薛能诗歌校注》文中认为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一作太拙,晚唐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登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辟太原、陕虢、河阳从事。李福镇滑州,表能为观察判官。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咸通五年,福充西川节度使,奏能以节度副使兼摄嘉州刺史。回京,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不久为同州刺史,后为京兆尹。出为感化军节度使兼任徐州刺史,入授工部尚书,复为徐州节度使,徙忠武军节度使兼任许州刺史,故世称薛许昌。广明元年,为部将周岌所逐。能治政严察,禁绝请谒,性格倔傲。薛能耽癖写诗,日赋一章,作品数量为当时之冠。按其内容分,大体有酬赠诗、写景诗、咏怀诗、颂赞诗。艺术上,长于律绝,擅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诗风以清逸为主,亦有粗豪之作,迥殊于晚唐苦吟和艳情二派,为晚唐诗人郑谷、卢延让等推崇、师法。其诗经北宋张咏、南宋陆荣望删选,编有《薛许昌诗集》十卷流传。张本于陆本出现后,则不见载录。现存的明、清、民国时期的抄、刻、石印、影印与校本,皆属于陆本系统。陆本于清末亡佚。其中,《文苑》载薛诗88首,《统签》304首又10句,汲古阁本262首,毛校本262首,何校本262首,明抄本262首,《季稿本》313首,清抄本172首,全唐本、四库本315首12句,精写本262首,以上诸本的部分诗歌是否为薛能所佚有待考证。另,《又玄集》《才调集》等唐、宋、元、明、清时期选集或类书、地理志等文献收录了薛能部分诗歌。其文散佚,今无存。佟培基《重误考》对21首薛诗进行考证,其中,《惜春》一诗,佟先生未判归属,笔者据汲古阁本、毛校本、何校本、明抄本、精写本及《群英草堂诗余》判为薛能诗;《丁巳上元日放三雉》一诗,佟先生判为司空图作,笔者据《四时岁时杂咏》、《季稿本》判为薛能诗另补考“立马烦君折一枝”为薛能诗。并对《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投杜舍人》等16诗进行系年考补。在陶敏《人名汇考》与吴汝煜、胡可先《人名考》等成果之上,笔者对与薛能有往来的友人薛重、郑允谟、李福、杨戴、任婉、李夷遇、崔充、刘瞻等8人进行考补。薛能诗歌校注,以《统签》为底本,以傅校文苑本、汲古阁本、毛校本、何校本、明抄本、《季稿本》、清抄本、全唐本、四库本、精写本等本为参校本,辅以唐、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薛能现存的312首又20句诗歌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等做了较为详尽、准确的注释与分析,以期有助于今后学界对薛能诗歌的进一步研究。
王艳芳[6](2018)在《丁炜及其《紫云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炜(1635—1700?,字澹汝,号雁水)是清初福建泉州回族文人。“开八闽风气”的《紫云词》作为最能反映丁炜参与士大夫文学创作的成果,却又因其“金台十子”的诗名成就而被忽视。与清初汉族词人一样,丁炜以词为载体书录宦游生涯,因而《紫云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京华时期、江西时期、湖北时期三个创作阶段。不同时期的词作在内容和题旨上各不相同,反映了词人生平遭际和思想的变化。丁炜的制词路径深受清初词坛影响,故其《紫云词》表现出强烈的择调意识、字工句巧的“苦吟”精神、严守声律的词乐态度以及师采多家的总体风貌。清代词人对《紫云词》有“艳而不佻”“丽而有则”的综合评价,丁炜词风与浙西词派较为接近。《紫云词》内容风格与清初政治的契合,丁炜积极的宣传作用以及当时开阔的传播渠道,尤其是浙西词风的兴起,都有利于丁炜当选“清初名家”。但因《紫云词》内容题旨和创作技法较为保守的根本原因,丁炜在整个清代词史仅能列为“清词中流”。
杨莹[7](2016)在《《铜鼓联吟集》校注》文中研究指明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芷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道光十六年(1836)四月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闰三月任广西巡抚。到任后的次年,他修复巡抚衙铜鼓楼并组织一场铜鼓联吟活动。这次联吟活动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文人参与以铜鼓为题材的诗歌联吟活动。当时参与铜鼓联吟活动者多达四十余人。梁章钜将这些诗收集起来,加上金鉷《铜鼓记》,袁枚的《铜鼓赋》,谢、钱的《铜鼓歌》,汇编成集,由吕璜作序,自撰一篇《后铜鼓记》。他将集子名为《铜鼓联吟集》(1)。《铜鼓联吟集》也成了最大的铜鼓诗集。《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有对铜鼓历史渊源的追寻,对铜鼓外形、声音的描述,对铜鼓价值的感慨,对铜鼓神威的敬畏,对铜鼓作用的宣传。所以对《铜鼓联吟集》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广西特有的铜鼓文化,为广西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价值。作为一本唱和诗集,《铜鼓联吟集》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首先,它是最大的铜鼓诗歌集。《铜鼓联吟集》以韵文的方式记录了铜鼓联吟活动的缘起、盛况和影响。诗集的流传也是将铜鼓联吟活动的盛况流传下去,传为美谈。其次,《铜鼓联吟集》以诗文浓缩历史文献,诗文虽短,内容丰富。《铜鼓联吟集》引用或涉及了很多文学文献,如《诗经》《周礼》《礼记》《后汉书》等。诗文多引用或借鉴这些经典的文献资料来赋诗,一方面体现了联吟诗人较高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铜鼓联吟集》的文学价值。由于梁章钜突出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绩,《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不乏对梁章钜的赞美之语。从这些赞美梁章钜的诗文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梁章钜的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自刊刻以来,常常被有关研究者引用,但是,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诗文的校注工作更是空白。正是因为缺少对其深入的研究与校注,很多文献在引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本文主要围绕梁章钜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的史料、文学价值,《铜鼓联吟集》校注这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对梁章钜其人、其事的探讨,了解梁章钜不平凡的一生。对《铜鼓联吟集》价值的挖掘,突出其在铜鼓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对《铜鼓联吟集》的校注,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其每一字句进行仔细的辨析、考证与解释疏通,力求让《铜鼓联吟集》以最易读、最精准的面貌供人研究引用。铜鼓作为广西的文化代表,它连接着自古至今壮乡儿女不可割舍的情怀,梁章钜不但政绩卓越、文学造诣也极为突出。所以研究梁章钜及其编纂的《铜鼓联吟集》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林远洲[8](2016)在《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文中指出历史上作为广西最早归附中央政权和桂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桂林,是广西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在广西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建立后,桂林凭借传统优势和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居于广西“四大城市”之一。在近代历史中,中国政府一直保持着对桂林较完整的主权所属,既没有开埠,也没有受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直接影响,仅在抗战时期的1944年11月到1945年7月间被日军短暂控制。这是其有别于梧州、南宁、龙州等开埠城市的自身特点,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桂林没有受到近代化因素的影响。晚清已降,特别是中法战争后,在外力冲击和“新政”浪潮的推动下桂林开始了自身早期近代化历程;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经历了两次迁省的反复影响,既承受了省会迁邕后的停滞萧条,又经历了新桂系治下的四大建设:抗战时期受内迁风潮影响,在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得到强有力的外援,促使城市短期内迅速发展;然而桂林终究受到战火波及,居民疏散,沦陷期间已是一片焦土;光复后在桂林市政府和民众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的帮助下共同努力重建桂林,但无奈力量有限,又迫于内战干扰,始终无法完全恢复战前旧观。此外,抗战时期的1940年桂林设市,作为当时广西唯一一个市一级建制的行政单位,在城市管理机构方面较广西其他城市健全完善;湘桂铁路的修建通车对桂林城市发展也有极大促进。本文将着眼于考察18851949年间桂林城市近代化的现象与规律。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研究方法、概念界定等。第一章主要从地理环境、建制沿革、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教兴旺等几个方面回顾古代桂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时期桂林的城市类型是以军政职能为首,经济职能次之的行政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依附于官府和驻军,文化教育为政治统治服务,以培养官僚型人才为主。本章为下文考察近代桂林城市变迁奠定基础。第二章重点考察了桂林政治层面的近代化。咨议局、省议会、临时参议会等一系列民意机构的设立,桂林市政府作为专门市政机构的成立,警政事业的从无到有和初步发展,这一切都是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的进步。同时,颇具近代特征的市政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依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也在建设完善;由于破坏严重,战后桂林城市的重建方兴未艾。第三章重点考察了桂林经济层面的近代化。在近代化背景下,非通商口岸的桂林依然有外企活动,传统的手工业在生产原料、生产组织、产品销路和经营形式上都逾发呈现近代特征。城市商业中,即便是传统的商帮也出现新的经营领域,新的行业、新的交易方式、新的商业组织相继出现。金融业正逐步完成近代化转型,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近代工业起步于清末新政,抗战前夕得到初步发展。战争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短暂的繁荣局面,但也因战争的破坏和结束而日益衰败。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上,新的交通工具、运输方式以及通信方式都依次投入使用,并且日益发展进步。第四章重点考察了桂林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近代新式教育从创设到进一步发展都旨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以及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并最终取代旧式教育。在社会进步思潮影响下的先进知识分子将引领广大民众实现思想启蒙和意识觉醒,继而积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实践。受战时多重因素的影响,桂林出现了抗战文化城的空前盛况,这既是文化的繁荣,更是思想的解放。结论部分将对前文论述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桂林城市近代化的动力探析、所存在的缺陷和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张荡[9](2015)在《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文中提出钱楷(1760-1812),字宗范,又字裴山,浙江嘉兴人。清代浙江海盐家族为人才辈出的家族,钱楷作为钱氏家族的后代,继承了先辈的优秀品质,亦成为杰出的人才,不仅擅长书画,而且工于诗文。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及第,此后开始其仕途生涯。本论文所注释诗歌为钱楷所着的《绿天书舍存草》,该诗集汇集了自乾隆乙巳(1785)到嘉庆辛未(1811)期间,钱楷出仕之前以及出仕后在各地生活为官时所作的诗歌。全诗分为六卷,共计五百七十七首诗。整卷诗以七言和五言为主,其中穿插小序和歌行体形式的诗歌。论文以《续修四库全书》清嘉庆二十三年阮元刻本为底本,比较全面地搜集、注释了《绿天书舍存草》。同时,论文又对钱楷的家世、生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绿天书舍存草》的题材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仕宦游历诗、交游诗、人文景观诗、山水诗以及民俗诗五类诗,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李文博[10](2013)在《日本妖怪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日本妖怪文化应用于民俗文化学以及神话学、传说学、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对日本妖怪文化的生成、流变特征及其民族化与中国神怪文化的民俗性进行学理性的比较研究,进而探讨妖怪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在现代化的当下社会,准确的认知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有所帮助。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总结、参考文献、致谢等八部分构成。第一章为妖怪文化的文化概述,主要介绍了妖怪文化的具体概念以及妖怪文化这种文化的历史起源与传承,为后文的民俗文化传承进行铺垫;第二章为妖怪文化的具体分析,主要介绍了妖怪文化这一民俗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特点,并就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妖怪文化在戏剧中的具体运用,妖怪文化在动画中的具体运用等;第三章为日本妖怪文化的成长土壤,本章主要介绍了日本妖怪文化这一民俗文化与历史兴衰、忠诚等联系,并就民族的特殊性与关联性进行分析;第四章为中日妖怪文化的比较,主要介绍了中日两国对妖怪文化这一民俗文化的不同态度,并就其文化的推广与传承进行进一步的问题研究,并对提起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选题希望通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中日两国妖怪文化,发现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从学科本位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与本土文化相嫁接,而后被其充分吸收,并且传承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想通过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研究发现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妖怪文化时发生了哪些变异影响。
二、动物“警卫”搜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警卫”搜奇(论文提纲范文)
(1)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
(二)版本流传 |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
1.诗歌整理 |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
3.诗学思想 |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
二、凡例 |
三、笺注 |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
(三)补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
三、其他中国人物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
一、春色与唐风 |
二、秋思与唐韵 |
三、冬雪与唐音 |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新世纪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小人物概念厘清与界定 |
第一章 小人物形象流变及其新世纪生成语境探幽 |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中小人物形象的流变与影响 |
一、俄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形象 |
二、中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形象 |
第二节 新世纪小人物形象成因探析 |
一、新世纪文学场域的角逐 |
二、社会转型的矛盾 |
三、文学自觉的指引 |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中小人物的众生百相 |
第一节 迁徙的候鸟:两栖生活中的漂泊者 |
一、出走·还乡——地域空间上的漂泊 |
二、身份焦虑与精神困境 |
第二节 失落的信仰:差序对比下的边缘者 |
一、蚁族形象:知识青年的无用抗争 |
二、工蜂形象:走下神坛的时代典型 |
第三节 无奈的叹息:强权重金下的失语者 |
一、权力·话语·身体 |
二、金钱·阴谋·生命 |
第三章 新世纪小人物形象审美维度的构建 |
第一节 悲剧性:殊途同归的最终指向 |
一、悲剧之庸常:近乎于无事的悲剧 |
二、悲剧之轮回:无法逃脱的命运 |
三、悲剧之惨淡:人性丑恶的挖掘 |
第二节 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一、历史溯源:不同时代语境下的“人民性”内涵 |
二、意义重构:植根于人民的创作立场 |
第三节 非虚构性:紧贴时代的真实趋向 |
一、非虚构性的写作传统及其指向意义 |
二、非虚构视角中的小人物形象创作 |
第四章 小人物形象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创作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小人物形象书写的价值意义 |
一、社会意义 |
二、文学意义 |
三、伦理意义 |
第二节 新世纪小说中小人物形象创作的缺陷 |
一、创作雷同化、类型化 |
二、苦难肆意蔓延化 |
三、人物形象扁平化、符号化,人物形象系列比例失衡 |
四、知识分子天然“道德正确”的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5)薛能诗歌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薛能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薛能诗集版本情况 |
第四节 薛能诗的载录情况 |
第五节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之薛能诗考补 |
第六节 薛能诗歌系年考补 |
第七节 薛能交游考补 |
第八节 薛能诗歌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 |
薛能诗歌校注 |
凡例 |
卷一 |
五言律诗一 |
升平词十首 |
郊居答客 |
早春归山中旧居 |
秋夜山中述事 |
春日寓怀 |
春居即事 |
春日闲居 |
寒食有怀 |
冬日写怀 |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
春日江居寓怀 |
夏日寺中有怀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
春霁 |
初发嘉州寓题 |
嘉秦驿 |
嘉陵驿见贾岛旧题 |
舟行至平羌 |
边城寓题 |
边城作 |
留题 |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
绵楼 |
荔枝楼 |
雕堂 |
分水岭望灵宝峰 |
圣冈 |
通仙洞 |
石堂溪 |
泛觞池 |
平盖观 |
三学山开照寺 |
凌云寺 |
龙兴寺 |
开元寺阁 |
北都 |
卷二 |
五言律诗二 |
赠苗端公二首 |
赠隐者 |
赠隐者 |
赠源寂禅师 |
赠禅师 |
赠禅师 |
赠僧 |
赠歌人 |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
寄河南郑侍郎 |
寄唁张乔、喻坦之 |
麟东寓居寄蒲中友人 |
寄李频 |
寄终南隐者 |
寄题巨源禅师 |
送刘驾归京 |
送马戴书记之太原 |
送从兄之太原副使 |
送冯温往河外 |
送李溟出塞 |
送友人出塞 |
送许棠下第东归 |
送胡澳下第归蒲津 |
秋晚送无可上人 |
冬日送僧归吴中 |
送禅僧 |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二章 |
题逃户 |
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
夏雨 |
咏岛 |
竹径 |
碧鲜亭春题竹 |
使院栽苇 |
江柳 |
早蝉 |
五言小律 |
柘枝词三首 |
卷三 |
五言排律 |
长安道 |
行路难 |
春色满皇州 |
赋得天际识孤舟 |
国学试风化下 |
除夜作 |
华岳 |
黄河 |
蔡州蒋亭 |
申湖 |
题汉州西湖 |
西县途中二十韵 |
酬曹侍御见寄 |
送浙东王大夫 |
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
送李殷游京西 |
送赵道士归天目旧山 |
戏题 |
春雨 |
秋雨 |
新雪八韵 |
桃花 |
咏柳花 |
牡丹 |
牡丹 |
咏夹径菊 |
海棠 |
一叶落 |
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 |
卷四 |
七言律诗一 |
春日旅舍书怀 |
秋夜旅舍寓怀 |
洛下寓怀 |
下第后夷门乘舟至永城驿题 |
江上寄情 |
春日书怀 |
早春书事 |
晚春 |
晚春 |
褒斜道中 |
题褒城驿池 |
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 |
筹笔驿 |
嘉陵驿 |
雨霁宿望喜驿 |
西县作 |
自广汉游三学山 |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
汉南春望 |
春日重游平湖 |
题平湖 |
水帘吟 |
清河【一】泛舟 |
重游德星亭感事 |
许州题德星亭 |
题河中亭子 |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 |
题彭祖楼 |
题大云寺西阁 |
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 |
留题汾上旧居 |
怀汾上旧居 |
并州 |
平阳偶怀 |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
将赴镇过太康县有题 |
彭门解嘲二首 |
闲题 |
献仆射相公 |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 |
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 |
投杜舍人 |
上盐铁尚书 |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 |
寄唐州杨郎中 |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
监郡犍为舟中寓题寄同舍 |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
寄吉谏议 |
酬泗州韦中丞埇上日寄赠兼次本韵 |
卷五 |
七言律诗二 |
送崔学士赴东川 |
送福建李大夫 |
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
送人归上党 |
送李倍秀才 |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
赠歌者 |
舞者 |
新柳 |
新竹 |
牡丹 |
牡丹 |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
失鹤二首 |
答贾支使寄鹤 |
陈州刺史寄鹤 |
孔雀 |
鄜州进白野鹊 |
题后集 |
七言绝句一 |
铜雀台 |
折杨柳十首 |
柳枝四首 |
杨柳词五首 |
吴姬十首 |
卷六 |
七言绝句二 |
省试夜 |
加阶 |
许州旌节到作 |
自讽 |
寓题 |
偶题 |
春咏 |
春题 |
寒食日题 |
秋题 |
关中秋夕 |
过骊山 |
寒食日曲江 |
曲江醉题 |
秋溪独坐 |
题于公花园 |
宋氏林亭 |
老圃堂 |
中秋旅舍书怀 |
雨后早发永宁 |
蜀路 |
参军厅新池 |
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通济楼寓题 |
太原使院晚出 |
河东幕乞假归题候馆 |
并州寓怀 |
彭门偶题 |
影灯夜二首 |
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 |
符亭二首 |
望蜀亭 |
重游通波亭 |
郊亭 |
寿安水馆 |
野园 |
登城 |
山下偶作 |
伏牛山 |
过象耳山二首 |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
蒲中霁后晚望 |
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
圣灯 |
过昌利观有怀 |
题平等院 |
僧窗 |
戏舸 |
好客 |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 |
蜀中和府帅相公过安抚崔判官厅不遇之什 |
和友人寄怀 |
逢友人边游回 |
留别关东旧游 |
赠出塞客 |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 |
赠普恭禅师 |
赠无表禅师 |
老僧 |
赠解诗歌人 |
戏瞻相 |
赠欢娘 |
子夜 |
赠韦氏歌人二首 |
京中客舍闻筝 |
秋夜听任郎中琴 |
杏花 |
黄蜀葵 |
盩厔官舍新竹 |
荔枝诗 |
又和留山鸡 |
雁和韦侍御 |
句 |
薛能诗歌补遗 |
丁巳上元日放三雉 |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
中秋夜寄李溟 |
惜春 |
再游云门访僧不遇 |
新井 |
龙门八韵 |
华清宫和杜舍人 |
新雪 |
送判官赴京 |
海棠 |
风 |
谢自然 |
句 |
附录 |
一、《郡斋读书志》卷四中附文 |
二、《文献通考》卷七〇附文 |
三、《唐诗纪事》卷六〇附诗文 |
四、《唐才子传》卷七附文 |
五、《唐音统签·戊签五六》卷六六七附文 |
六、《唐人八家诗》《唐四十七家诗》之附文 |
七、《全唐诗季振宜写本》卷四四五附文 |
八、《百家唐诗》之《薛能诗》不分卷附文 |
九、《全唐诗》卷五五八、《四库全书》卷五五八附文 |
十、精写本《薛许昌诗集》十卷附文 |
十一、历代诗评汇编 |
十二、薛能诗歌拼音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丁炜及其《紫云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丁炜生平与词集版本 |
第一节 丁炜其人 |
一、丁炜的字号问题 |
二、丁炜生卒年考辨 |
三、丁炜家世考 |
四、丁炜的生平经历 |
第二节 丁炜词集版本考述 |
一、丁炜词集现存版本 |
二、丁炜词集散佚版本 |
第二章 《紫云词》的分期及各期主题特征 |
第一节 京华时期 |
一、兴游词 |
二、闺情词 |
三、怀古词 |
第二节 江西时期 |
一、羁旅词 |
二、咏物词 |
三、酬唱词 |
第三节 湖北时期 |
一、自适词 |
二、丧乱词 |
三、迁谪词 |
第三章 《紫云词》的创作路径和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词谱盛行与丁炜的择调意识 |
一、体例均衡,择调广泛 |
二、调名的选择:声情相涉 |
第二节 清初“苦吟”之风与《紫云词》“字工句巧” |
一、词义不变,词句工巧 |
二、修改字义,对仗工稳 |
三、改变字句,增强词义 |
第三节 “词乐不传”背景下的严守声律 |
一、严守平仄四声 |
二、声韵上的精益求精 |
三、“音节流美”的声律追求 |
第四节 清初词坛与《紫云词》的整体风貌 |
一、《紫云词》对传统的效法借鉴 |
二、《紫云词》对清初名家的博采兼收 |
三、康熙盛世与《紫云词》整体风貌 |
第四章 丁炜《紫云词》的词学成就与价值 |
第一节 清代词家对《紫云词》的评价 |
一、艳词:上掩和凝,下追温尉 |
二、雅词:艳而不佻,自是正声 |
第二节 《紫云词》于闽词的意义 |
一、“开八闽风气” |
二、词格所限,不足擅扬 |
第三节 《紫云词》的词史地位 |
一、清初名家 |
二、清词中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紫云词》笺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铜鼓联吟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编:梁章钜与《铜鼓联吟集》 |
第一章 梁章钜在广西的活动以及文化贡献 |
第一节 梁章钜生平概述 |
一、众家研究,影响深远 |
二、出生世家,刻苦求学 |
三、书院讲习,着述丰富 |
四、入职军机,官运亨通 |
第二节 梁章钜在广西的活动及对广西的文化贡献 |
一、查禁鸦片,力抵英夷 |
二、肃清科场,公平选材 |
三、大建贞节牌坊,弘扬传统妇德 |
四、重建文化遗迹,弘扬民族精粹 |
五、诗友交游,广留文迹 |
六、着述丰富,荫泽广西 |
第二章 《铜鼓联吟集》研究 |
第一节 版本流传情况 |
第二节 对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史料价值 |
一、来源 |
二、外形 |
三、声音 |
四、神威 |
五、价值 |
六、用途 |
第三节 文学价值 |
第四节 相关问题研究 |
一、共同典故问题 |
二、民族称谓问题 |
第三章《铜鼓联吟集》题名人物小传 |
下编 |
凡例 |
《铜鼓联吟集》卷首 |
01 吕璜:《铜鼓联吟集》序 |
02 金鉷:铜鼓记 |
03 袁枚:《铜鼓赋》并序 |
04 谢启昆:铜鼓歌简钱裴山学使 |
05 钱楷:次谢蕴山中丞韵 |
06 梁章钜:后铜鼓记 |
07 邓廷桢:道光戊戌仲春巡阅至桂林茝林中丞见惠铜鼓一枚并示《铜鼓联吟集》依韵志谢 |
《铜鼓联吟集》卷一 |
08 梁章钜:铜鼓歌 |
09 丁善庆:和梁中丞《铜鼓歌》 |
10 刘浔:和梁中丞《铜鼓歌》 |
11 史佩玱:和梁中丞《铜鼓歌》 |
12-1 花杰:和梁中丞《铜鼓歌》之一 |
12-2 花杰:和梁中丞《铜鼓歌》之二 |
13 宋其源:和梁中丞《铜鼓歌》 |
14 尹佩棻:和梁中丞《铜鼓歌》 |
15 卞斌:和梁中丞《铜鼓歌》 |
16 卞士云:梁茝林中丞属和《铜鼓诗》即步元韵 |
17 喻元准:和梁中丞《铜鼓歌》 |
18 许惇书: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二 |
19 黄文瑄:和梁中丞《铜鼓歌》 |
20 吴楷:和梁中丞《铜鼓歌》 |
21 孙蒙:和梁中丞《铜鼓歌》 |
22 徐方同:和梁中丞《铜鼓歌》 |
23 嵩霖:和梁中丞《铜鼓歌》 |
24 慈士衡:和梁中丞《铜鼓歌》 |
25 阮正惠:和梁中丞《铜鼓歌》 |
26 谢本嵩:和梁中丞《铜鼓歌》 |
27 孔昭任:和梁中丞《铜鼓歌》 |
28 王基浩:和梁中丞《铜鼓歌》 |
29 陈肇波:和梁中丞《铜鼓歌》 |
30 游长龄:和梁中丞《铜鼓歌》 |
31 张鼎:和梁中丞《铜鼓歌》 |
32 汪淳: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三 |
33 余应松:和梁中丞《铜鼓歌》 |
34 汪应澄:和梁中丞《铜鼓歌》 |
35 方遹修:和梁中丞《铜鼓歌》 |
36 徐澜:和梁中丞《铜鼓歌》 |
37 陈标:和梁中丞《铜鼓歌》 |
38 李宗瀛:和梁中丞《铜鼓歌》 |
39 黄煊:和梁中丞《铜鼓歌》 |
40 薄承砚:和梁中丞《铜鼓歌》 |
41 何寿昌:和梁中丞《铜鼓歌》 |
42 李鸿仪:和梁中丞《铜鼓歌》 |
43 林庆佑:和梁中丞《铜鼓歌》 |
44 梁映辰:和梁中丞《铜鼓歌》 |
45 黄文卣:和梁中丞《铜鼓歌》 |
46 黄文中: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四 |
47 吕璜:和梁中丞《铜鼓歌》 |
48 顾涛:和梁中丞《铜鼓歌》 |
49 朱琦:和梁中丞《铜鼓歌》 |
50 李光瀛:和梁中丞《铜鼓歌》 |
51 陈鑅:和梁中丞《铜鼓歌》 |
52 陈应元:和梁中丞《铜鼓歌》 |
53 石耀庭:和梁中丞《铜鼓歌》 |
54 邓开运:和梁中丞《铜鼓歌》 |
55 唐作砺:和梁中丞《铜鼓歌》 |
56 梁士超:和梁中丞《铜鼓歌》 |
57 王锡振:和梁中丞《铜鼓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关于中国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
(三) 广西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1. 时间界定 |
2. 空间界定 |
3. 近代化、城市近代化与近代城市化 |
一、古代桂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地理环境和建制沿革 |
1. 地理环境 |
2. 建制沿革 |
(二) 古代桂林城市的发展状况 |
1. 城市建设 |
(1) 城墙与护城河 |
(2) 沟渠与运河 |
(3) 道路与桥梁 |
(4) 驿站与驿道 |
2. 经济发展 |
(1) 手工业 |
(2) 商业 |
3. 文教兴旺 |
(1) 官方教育 |
(2) 民间教育 |
(3) 文化瑰宝 |
本章小结 |
二、桂林政治近代化的循序渐进 |
(一) 近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
1. 近代民意机构的建立 |
(1) 广西谘议局 |
(2) 广西省议会(桂林) |
(3) 省(市)临时参议会 |
2. 专门市政机构的设立 |
3. 近代警政事业的发展 |
(1) 清末警政事业的创办 |
(2) 民国警政事业的发展 |
(二) 近代桂林市政建设的推进 |
1. 城市规划的开展 |
(1) 《桂林新市区计划》 |
(2) 《城南郊新市区计划》 |
(3) 《大桂林三民主义实验市计划》 |
(4) 《桂林新市政建设计划》 |
2. 市政设施的完善 |
(1) 抗战胜利前的建设 |
(2) 抗战胜利后的重建 |
3. 战后重建的特征及影响 |
(1) 特征 |
(2) 影响 |
本章小结 |
三、桂林经济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
(一) 近代化背景下桂林工商业的发展 |
1. 外企在桂林的活动——以亚细亚火油公司为例 |
2. 传统手工业的变迁 |
(1) 近代桂林土布业的兴起 |
(2) 工商合营的出现——以张永发商号为例 |
(3) 抗战时期的短暂繁荣 |
3. 城市商业的变迁 |
(1) 商帮经营特征明显 |
(2) 近代百货业的兴起 |
(3) 民族资本家的代表——龙鹤龄发家史 |
(4) 官商结合的典范——罗炤致发家史 |
(5) 新桂系时期桂林商业发展概况 |
(6) 新式交易方式的运用 |
(7) 桂林金融业的近代化 |
(8) 近代商业组织的诞生 |
(二) 近代桂林新式工业的发展 |
1. 抗战以前桂林工业的发展状况 |
(1) 晚清时期近代工业的起步 |
(2) 民国初年的进一步发展 |
(3) 抗战前工业发展仍然滞后 |
2. 战时桂林工业的短暂繁荣 |
(1) 沦陷区工厂大量内迁 |
(2) 广西当局积极推动工业建设 |
(3) 民营工业迅速发展 |
(4) 桂林沦陷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
(5) 战后工业发展衰败 |
3. 战时桂林工业发展条件及其特点 |
(1) 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
(2) 战时工业发展的特点 |
(3) 抗战中后期工业发展已呈衰态 |
(三) 近代桂林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
1. 公路 |
2. 铁路 |
(1) 修筑湘桂铁路 |
(2) 铁路营运情况 |
3. 航空 |
(1) 机场 |
(2) 航线 |
4. 水运 |
(1) 桂江航线 |
(2) 近代化起步与发展 |
5. 电讯 |
(1) 电报 |
(2) 电话 |
6. 邮政 |
(1) 机构 |
(2) 业务 |
(3) 邮路 |
本章小结 |
四、近代桂林思想文化的革新 |
(一)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
1. 初等教育 |
2. 中等教育 |
3. 高等教育 |
4. 职业教育 |
(二) 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 |
1. 维新变法思想在桂林 |
2. 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在桂林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在桂林 |
(三) 抗战文化城的空前盛况 |
1. 美术与音乐 |
2. 文学与戏剧 |
3. 新闻与出版 |
本章小结 |
五、结论 |
(一) 桂林城市近代化的动力探析 |
1. 传统工商业发展的内化作用 |
2. 新观念输入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
3. 行政中心变迁影响城市发展进程 |
4. 战争对桂林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
(二) 桂林城市近代化存在的缺陷 |
1. 传统城市特征明显 |
2. 遭受战争破坏极大 |
3. 战时过分依赖外援 |
(三) 桂林城市近代化的经验借鉴 |
硕士毕业论文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钱楷及其诗集作品 |
第一章 钱楷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
第一节 钱楷的生平 |
第二节 钱楷着述以及《绿天书舍存草》版本情况 |
第二章 《绿天书舍存草》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绿天书舍存草》的内容 |
第二节 《绿天书舍存草》的艺术特色 |
第二部分 《绿天书舍存草》注释 |
凡例 |
第一卷 (起乾隆乙巳、尽已酉,凡古近体诗九十三首) |
晓发 |
金宫词 |
呈程蕺园太史(晋芳)集杜六首 |
铜雀瓦歌为友人赋 |
枫桥夜泊 |
渡江欲登焦山不果怅然有作 |
宿东阿县 |
偶成 |
家竹西(清履)招同润斋叔(臻)漆林叔(开仕)小集寓斋 |
刘石庵夫子贻廘尾椒鸡赋谢二首 |
石庵夫子复贻橘饼赋谢 |
上巳 |
痕都斯坦玉剑柄歌 |
晓起见东邻过墙杏花一枝口占 |
寓斋丁香有紫白二株花时并放邀家竹西同赋得紫字 |
梨花开一日二大风吹落感赋 |
紫藤花下小饮同刘信芳孝廉(镮之)赋 |
屠莼渚表叔(本仁)自署学舍日小于舟属予书额赋赠长句 |
消夏限韵四首 |
寄答徐二茂才(可师) |
题吴藕汀上舍(嘉德)《平江放棹图》即送其南归二首 |
京师斋舍即所见成咏得八首 |
对菊用放翁立冬菊方盛开小饮韵 |
乞胡兰川同年(钟)画用敬业堂集乞王麓台给谏画韵 |
乞洪石农上舍(范)画叠前韵 |
寒闺 |
冬舂行分赋 |
和许逗雨孝廉(肇封)移居四首韵 |
叠前韵东家竹西四首 |
观杨铁崖书盛端明鬻字窝铭歌 |
家湘舲先生席上观名人书画卷册 |
送座主翁覃溪夫子视学江右 |
东杨蓉裳同年(芳灿)四首(官伏羌知县冂民倡逆以守城功擢知州) |
见汪云壑殿撰(如洋)使滇途中寄李秋门上舍诗依韵却寄 |
漆林叔订予作消夏会将和东坡尖义韵诗先寄二首 |
灵女 |
冰(限壶字) |
六月十九日出西直门溯长河憩极乐寺 |
七月八日西园主人惠葛纱赋谢 |
八月初三日秋祭奠神木厂自朝阳门外放舟达庆丰牐 |
和张桐谷舍人(时风)病中述事原韵二首 |
西园主人临淳化阁帖题后 |
谨题西园主人临《宋太祖蹴鞠图》书画合璧图系宋院本书则董香光所跋也 |
送胡二(钟)之官太和 |
砚屏二首 |
和陈桂堂农部(廷庆)米舫书怀原韵二首 |
和东坡瓶笙诗韵 |
次西园主人元韵题蕖仙将军卷二首 |
醉虾(得捞字) |
杏叶笋 |
李秋门上舍(寅熙)见示《云壑七夕泸西道中寄诗》并其和作,纯以七字隶事刻画,巧思浚发各自出奇,不揣鲁劣学步成篇,鼓窍无能钟情聊尔诗等草堂之寄望南斗之依倘荷鉴裁仍祈 |
探菊吟(限霰韵) |
龙潭晚坐用东坡祷雨宿灵隐寺韵 |
初九日自龙潭晓发再用前韵 |
覃溪师出示秋渚圆命题即和元韵二首(图为师西江视学任满诸生饯席而作秋渚地名) |
食鲜笋 |
捣墨 |
迎年饮 |
咏玻璃窗 |
题贝叶书经尊者像 |
第二卷 (起乾隆庚戌,尽嘉庆丁巳,凡古近体诗一百零一首) |
七峰别墅晚望 |
九日 |
百泉兄南归寄呈萚石从父二首 |
寄陈桂堂太守三绝句 |
杨六士比部斋中菊花盛开招饮赋谢 |
程也园舍人写并头菊配以旧所得鸳鸯菊为一卷题句见赠依韵奉谢二首 |
送张药房童年归省粤东二首 |
药房以事逗留邀同人饯别叠前韵再送二首 |
嘉晤李载园同年(符清) |
顾阿瑛所藏造云石歌 |
腊杪也园归自兰州复出画菊卷并诸前辈题诗见示叠韵代柬二首 |
和汪文轩同年瀹鲜煮笋之作 |
渔庄叔以张柳洲自新乡骆驼湾寺携归蔇斋叔祖遣稿命(楷)录之怃然有感辄系以诗 |
题朱舍人(承宠)梦游黄山图 |
送周小濂(铨)出都 |
和冯玉圃小除夕同夜直原韵 |
题瑶华主人所藏录竹亭重阳高会图图为紫琼道人画 |
上毕制军秋帆先生四首 |
题屈元安母夫人绿窗小咏遗稿后二首 |
寄方葆岩从福嘉勇公征廓尔喀军中三首 |
初十日同汪薰亭检讨汪玉粲祭酒阮芸台少詹胡西庚刘金门两学士侍铁少宗伯夫子游陶然亭补作登高 |
六月二十四日俗传为莲花生日,招同诸前辈就邵双桥前辈寓斋对瓶荷寿得诗二章末章兼简秦小岘前辈是日秦以夜直不至 |
寄杨荔裳从军卫藏八首 |
送张桐谷归里四首 |
张家湾 |
八月四日诸同年集饮陶然亭 |
为伊墨卿题 质王所画竹石 |
至杭州闻小岘观察陪芸台阮学使游西湖代柬二首 |
舟中观村落雨后桃花 |
过桐乡访金萼岩比部兼简蒋春雨先生四首 |
扫墓杂诗八首 |
题某秋水寄怀图 |
题丁小鹤偕曾鲸堂游烟雨楼唱和诗册 |
读明史偶咏五首 |
题沈砚梨上舍《松窗读易图》 |
吴榕园过舍夜话二首 |
桂蕋次芸台学使韵 |
次和伊小尹太守题片石居四首 |
拟题许恕堂小照二首 |
听弈图 |
九日登烟雨楼二首 |
蒋春雨先生属题先宗伯画菊便面 |
雨中同玉元圃放舟西湖饮许氏庄四首 |
题芸台学使修书图 |
家梅溪上舍奉尊甫爱竹山房图遗卷属赋二首 |
小岘观察索观竹垞图题句见示有农曹只笑贫如许不向南垞买半弓之句走笔戏答 |
题陈桂堂同年索藏质亲王书灯花诗卷四首 |
曾宾谷都转席上赋赠二首 |
第三卷(起戊午,尽戊午,凡古近体诗百廿三首) |
自滦阳奉命典试四川旋都途次杂成八首寄同直诸公末二章兼柬吴少甫前辈(树萱)伊墨卿同年(秉绶) |
自获廘至井陉月夜山行二首 |
平定州道中 |
灵石道中 |
渡河 |
等华狱庙万寿阁 |
临潼杂咏三首 |
宝鸡驿舍晚坐 |
入栈 |
煎茶坪 |
自黄牛堡冒雨行竟日 |
凤县五绝句 |
紫柏山留侯庙 |
武关驿书事 |
观音碥 |
鸡头关 |
渡船 |
驿舍 |
次宁羌 |
晓行二首 |
七盘关 |
天雄阁 |
剑阁 |
芭蕉花三绝句 |
自武连至梓潼道中三首 |
绵州 |
次汉州 |
题王云圃太守(用仪)坐看云起二首 |
惠陵 |
哭检讨叔漆林先生时视学滇南殁于广西州试院五首(诗本是首后五首遗稿) |
自成都水程赴粤西督学任行至嘉定道中却寄林西崖方伯徐玉崖观察四首末章简王秋汀观察 |
凌云山 |
盐井 |
次叙州 |
题张玉屏检讨(孔训)梅花主人小照 |
寄怀玉崖观察并索观梅花主人图题诗 |
江行杂诗十四首 |
渝州曲 |
重庆喜晤赵退密太守即席赋赠四首兼简姚一如太守 |
滩行偶成 |
风雨舟中初度日作 |
灵安巫 |
白帝城二首 |
八阵图 |
次巫山县 |
巫山高 |
巴东晤崔漫亭先生四首 |
登岸过新滩放舟过马肝峡空舲滩四首 |
泊宜昌 |
野泊 |
南风 |
过洞庭湖三首 |
逆风 |
湘水 |
湘潭道中二首 |
阅浙省题名喜仲弟域中式却寄二首 |
陟雄飞岭三首 |
山行 |
山行见石状甚奇诡 |
湘山寺观祖师像 |
磐石崖 |
李松圃比部以先生文端书和益翁侄归来十诗卷见赠敬题并谢比部用先韵四首 |
除夕 |
第四卷 (起巳未,至庚申,凡古近体诗九十二首) |
正月八日同人召集栖霞寺侧小饮观演灯剧二首 |
周歧东大令以菩提纱见赠赋谢 |
自南宁至太平舟中作三首 |
中秋太平试院示诸生四首 |
射堋 |
太平试竣游郡署之清华居借观王辛甫郡伯所藏铜鼓时郡伯以公事赴南宁即以寄怀二首 |
铜鼓为王辛甫太守赋 |
过丽江书院桄榔亭院为前太守查俭堂中丞创建亭额亦中丞书也今树巳拔去而亭犹存 |
八月二十七日发太平 |
王若农丈(尚珏)买舟相送谈至深夜而别别后奉寄兼简孔云卿秀才四首 |
邕江竹枝词八首 |
舟发南宁辛甫以铜鼓见赠口点简谢二首 |
将至南宁简太守祝兴亭同年(庆承) |
访黄文节公祠 |
庆远途中杂作八首 |
柳州谒柳侯祠三首 |
拦马驿(《峤南琐记》作为兰麻) |
永福道中寄内 |
挽家湘舲阁学夫子 |
谢苏谭中丞以谢苏毓葊都督惠黄芽菜及马诗见示赋谢二首 |
送费鲍村上舍归里三首末首兼简孙寄圃方伯前辈武昌(方伯鲍村尊道峰先生门下归途将假道武昌) |
中丞手书已未除夜大雪达旦志喜诗二首见贻次韵奉答 |
节使院铜鼓歌和谢中丞原韵 |
和中丞正月十四日游七星岩饭栖霞寺二首原韵(是日予以微恙不赴) |
和中丞上元后一日开志局于秀峰书院志事二首原韵 |
和中丞试书院诸生干棘闱志事二首原韵 |
和中丞游叠彩山原韵 |
题任松冷翁绳祖遗照 |
游隐山六洞和中丞韵 |
二月十日中丞偕谒舜祠坐南熏亭憩韶音洞晚饭署斋和韵四首 |
宋皇佑平峦三将题名碑在龙隐岩和中丞作 |
龙隐岩有陆放翁书“诗境”二字乃嘉定七年方信儒重刻者下刻信孺龙岩七律二首即和其韵题后和中丞 |
和中丞署斋花鸟六咏原韵 |
寄阮芸台中丞同年四首 |
书柳侯庙碑后和中丞 |
写海棠桥图扇寄秦小岘观察因题四绝句 |
书唐李昌巎平蛮碑后和中丞 |
上巳过秀峰书院课诸生雒君邀同王西圆山长王若农二尹小饮二首 |
越女咏四首 |
第五卷(起庚申,尽辛酉,凡古近体诗八十首) |
题家文敏公山水小帧 |
太平土州飞来钟歌 |
阻风 |
偶噉荔支 |
午日夜泊横州 |
依韵奉和覃溪师见寄并苏潭中丞前辈之作二首 |
萤火 |
食芡 |
食芋 |
芙蓉 |
题唐显庆四年善兴寺舍利石函墨榻后(并序) |
食栗 |
书贺县三乘寺南汉铜钟拓本后 |
王辛甫太守惠肉桂简谢 |
十月九日独游栖霞寺登七星岩赋丸舌长句(是日为余初度) |
口占寄答伊墨卿同年惠州二首 |
龙编侯墓铜瓶歌(并引) |
中丞署斋有荔支数盆今年结实三枚以一见贻并示新诗赋谢 |
七夕词 |
七月二十一日陈耐斋观察招饮榕树楼余以足疾复发不赴 |
题中丞苏潭图 |
送李丈(天英)归蜀四首 |
和中丞栖霞寺宴集元韵四首兼简耐堂竹怀两主试 |
题王若农《蓬莱阁读书图》 |
岭西使满还都留别诸同人四首 |
周明府(廷俊)属题其母秦宜人所书课孙千文墨迹后二首 |
和中丞周定王兰雪砚歌 |
李松甫比部(秉礼) |
汪剑潭司马(端光) |
王若农明府(尚珏) |
胡雒君徵君(虔) |
欧阳磵东孝廉(绍络) |
朱小岑布衣(依真) |
古风答孔二(云卿) |
十一月八日汪剑潭郡丞王若农大尹招同李松甫比部欧阳磵东孝廉泛舟至还珠洞观石刻米襄阳像及襄阳题名归饮洑波下僧舍三首 |
椰子 |
鹧鸪 |
大榕江风雨夜泊 |
野泊 |
与王若农舟中联句 |
滩行舟为石破作 |
抵全州作 |
全州寄谢中丞 |
即事 |
雪舟聊句 |
过永州怀淡山朝阳岩愚溪诸胜不得游怅然有作三首 |
唐中兴颂摩崖碑 |
鸬鹚 |
暮色 |
雾 |
将至衡山简钟明府灏乞入分 |
偕若农游石鼓书院憩合江亭用昌黎诗韵 |
回雁峰 |
书《鸡卜图》后 |
湘潭 |
题马朗山中丞前辈集圣教序诗后二首 |
神鸟行 |
登黄鹤楼 |
滠口 |
发汉口作 |
杨店早行 |
十二月二十八日广水 |
除夕信阳官舍呈益斋叔二首 |
第六卷(起壬戌,尽辛未,凡古近体诗八十八首) |
正月二日晡后大雪彻夜明日雪止发信阳二首 |
遂平晓行 |
过新郑县梁大令(道奂)以诗集见赠 |
溱洧合流处 |
新乡县拜从祖蔇斋公祠 |
比干墓 |
剑外女子(并引) |
邯郸 |
邻洺关 |
定州 |
小憩雨花禅院和壁间吴文简诗韵 |
磁州道中 |
卫辉府简王侪峤太守 |
侪峤次韵寄答再叠奉谢 |
秋燕 |
九日陟青石梁人古北口登南天门二首 |
奉和座主翁覃溪先生重赋鹿鸣宴纪思述怀四首元韵 |
寄曾宾谷廉访前辈楚南 |
十一月二日贺虚斋侍御招饮看菊花戏简 |
喜阮芸台中丞至都奉命摄少司农事招同刘信芳学使并诸同年小集二首 |
越日汪兰畲阁学同年复招云台中丞暨诸同年集饮寓斋叠前韵二首 |
咏史杂作三首 |
芸台会哈密瓜赋谢二首 |
芸台奉使中州再叠前韵送之二首 |
长至前一日偕康少卿(纶钓)斋宿署中代简二首 |
腊八日饮鲍觉生侍读寓斋因寄书令兄树堂侍御作 |
西墉有海外之行属补题《从车图》 |
保阳饮素兰畦廉访斋观书画并汉铜器代筒 |
清平阶中丞移抚豫中都下喜晤中丞语余曰:去浙江时刘金门学使赠别有明日湖山是故人之句意致绝妙正定途次衍其意代简平阶 |
蒲州驿 |
小憩尧城庙次壁间诗韵四首简文秋潭副使 |
平阳呈郡伯润斋叔 |
送心壶弟假归二首 |
奉命暂署河督赴兰阳工次作 |
十二月二十日由汴之粤西抚任作三首 |
十二月二十八日饮信阳张柳洲观察葵园赋别二首 |
除夕发李家寨并山行宿广水驿为楚北界示春亭弟二首 |
渡洞庭湖 |
芦林 |
舟行杂诗十二首 |
雨 |
中秋试院简主试彭春农贺蕅耕两编修四首 |
次答松圃丈二首 |
题刘蓉峰所藏大痴秋山卷 |
长沙留寄景忆山中丞时方按狱粤东 |
登岳阳楼 |
小河溪道中 |
辛未五月内召入都马郎山制府前辈鲍觉生学使偕诸同人饯别即席赋谢 |
中秋泗州简左刺史(辅)三首 |
初五日晓起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日本妖怪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学术目标 |
第一章 妖怪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文化及妖怪文化释义 |
第二节 妖怪文化的起源 |
第三节 妖怪文化的传承 |
第二章 日本妖怪文化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妖怪文化概述 |
一、 日本妖怪文化概况 |
二、 日本妖怪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妖怪文化的民族性 |
第三节 日本妖怪文化的现代性 |
一、 妖怪文化与戏剧 |
二、 妖怪文化与动画 |
第三章 日本妖怪文化的成长土壤 |
第一节 妖怪角色与历史的兴衰 |
第二节 日本妖怪文化与“忠”的伦理思想 |
第三节 妖怪文化与民俗的特殊性 |
第四节 妖怪文化与民俗的关联性 |
第四章 中日妖怪文化比较 |
第一节 对妖怪的态度对比 |
第二节 中国神怪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日本妖怪文化的传承措施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发表论文 |
四、动物“警卫”搜奇(论文参考文献)
- [1]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新世纪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D]. 戚萌. 吉林大学, 2019(10)
- [5]薛能诗歌校注[D]. 王小莹.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丁炜及其《紫云词》研究[D]. 王艳芳. 暨南大学, 2018(01)
- [7]《铜鼓联吟集》校注[D]. 杨莹.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8]桂林城市近代化研究:1885-1949[D]. 林远洲.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钱楷《绿天书舍存草》注释[D]. 张荡.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3)
- [10]日本妖怪文化研究[D]. 李文博.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