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颖[1](1987)在《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记述的腕足动物大部分由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调大队第十一分队(1980—1981) 采于珠峰聂拉木地区,个别化石系第十七分队采于扎达波林及革吉天毕戈弥沟。经鉴定计有16属26种。其中12属24种为我国首次报导,并修正了3个种的归属,确定了一个新种。这些腕足动物大部分是特提斯区广泛分布的分予,它们的发现对珠峰地区与西欧进行直接的地层对比及古生物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是在杨遵仪教授和徐钰林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史晓颖[2](1983)在《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记述的腕足动物大部分由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调大队第十一分队(1980—1981) 采于珠峰聂拉木地区,个别化石系第十七分队采于扎达波林及革吉天毕戈弥沟。经鉴定计有16属26种。其中12属24种为我国首次报导,并修正了3个种的归属,确定了一个新种。这些腕足动物大部分是特提斯区广泛分布的分予,它们的发现对珠峰地区与西欧进行直接的地层对比及古生物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是在杨遵仪教授和徐钰林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高莲凤[3](2006)在《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文中指出国际上侏罗/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宙所有系级界线中存在问题和争议最多的一个。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本次工作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开展了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研究。在江孜-浪卡子地区实测了五条剖面,其中林西剖面为本次工作首次测制。野外采集了大量的样品,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研究两大方面。前者把侏罗-白垩系界线地层中的钙质超微、菊石、双壳等生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后者着重分析了岩性特征及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首次在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钙质超微化石,含化石地层时代属早白垩世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通过生物地层对比,浪卡子地区桑秀组与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层位相当。2.根据钙质超微、菊石及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结合研究区岩石地层特征,厘定了侏罗—白垩系界线。江孜-浪卡子地区的维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Tithonian期,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和浪卡子地区的桑秀组均属于下白垩统。浪卡子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位于桑秀组和维美组之间,江孜地区界线位于甲不拉组和维美组之间,以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和Spiticeras的出现,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的消失为标志。3.对卡东剖面桑秀组上部的安山岩进行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得出火山岩年龄为136±3.0Ma,该年龄值限于Hauterivian早期。另外,日莫瓦剖面同组火山岩年龄为133±3.0Ma,该年龄值限于Hauterivian中期。确定桑秀组上部火山岩时代为Hauterivian早-中期。结合生物地层对比,桑秀组下部的页岩段时代应限于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桑秀组的年代则为Berriasian至Hauterivian期。侏罗/白垩系的界线位于桑秀组之底部,根据桑秀组上部133-136Ma的同位素年龄,以及其下厚达200余米地层沉积所需时间估算,桑秀组底部年龄可能与国际地质年代表中的侏罗/白垩系界线年龄145.5Ma相当。4.运用层序地层理论,在卡东剖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层序地层学分析表明,该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经历了低水位期到高水位期的变化,对应海平面由低到高,可以作为本区侏罗-白垩纪的界线识别辅助标志。5.对西藏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大体上可识辨出滨海碎屑岩相区、浅海碎屑岩相区和次深海三个沉积相区,细分为9个沉积相带。界线位于维美组砂岩顶部,反映晚侏罗世研究区处于海退环境,与同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
李祥辉,王成善[4](1997)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生宇的超层序》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生宇的超层序1李祥辉王成善(成都理工学院)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生宙地层相当于二级旋回的超层序可划分出11个(SU1—SU11)。这些超层序顶底界面均属Ⅰ型(区域不整合),除泥盆系、侏罗系及白垩系超层序外,其它超层序均与相应年代(纪...
尹青[5](2012)在《藏北地区羌塘盆地中部中—晚侏罗世层序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围绕羌塘盆地中部沉积演化与层序地层两个研究问题,选择中-上侏罗统为研究对象,对羌塘盆地中部侏罗纪沉积地质以及侏罗纪层序地层两个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前一部分系统对羌塘盆地中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沉积地质进行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层格架,对岩石学、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和沉积演化等进行深入的探索。论文后一部分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露头剖面和路线地质基础上,进行了三级层序地层学研究,并探讨三级层序地层形成的影响因素。论文两部分是紧密相关的,因为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必须是建立在系统的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而现有资料远远不能满足此需要。如果说前一部分是区域基础地质研究的话,后一部分则是重大前沿地质问题的探讨,两者共同构成本论文。概括起来,本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建立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地层格架。研究区中-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五个岩石地层单位,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其上被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或第四系角度不整合覆盖。本文对研究区各组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系统研究,详细进行了基本层序、古生物组合、地层划分及对比分析。2、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沉积岩石学研究表明,雀莫错组为一套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夹灰岩沉积组合。布曲组为一套泥晶灰岩、微晶灰岩、(含)生屑灰岩、(含)粒屑灰岩和亮晶粒屑灰岩夹泥岩组合。夏里组为一套砂泥岩组合夹泥晶生屑灰岩等组成。索瓦组为一套砂泥岩和生屑灰岩、泥晶灰岩等组成。雪山组为—套砂泥岩夹有砾岩的沉积组合。同时对中-上侏罗统颜色、自生矿物、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它们的变化规律。3、在土门和双湖两条单剖面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相类型和展布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雀莫错组为三角洲一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布曲组以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为滨岸相沉积,索瓦组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雪山组为三角洲一滨浅湖相沉积。4、在岩石学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岩相古地理和沉积相演化,并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侏罗纪的沉积历史。5、初步建立了研究区三级层序。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对层序地层的响应,将中-上侏罗统所在的二级层序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并划分了体系域。进行了区域层序对比,认为控制研究区三级层序的因素以构造作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为主,其次为气候和沉积物供给影响。开展中-上侏罗统层序地层学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科学意义:①侏罗系全球海平面研究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对研究区在位于特提斯北岸时沉积的中-上侏罗统进行详细究,可以为特提斯域东段地质特征与全球同期对比打下基础;②三级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即为三级旋回的划分与对比,与全球同期海平面变化一样,可以分为9期,这为更高级别旋回的划分与对比打下基础。
肖传桃,龚文平,胡明毅,李艺斌,柳书兵[6](2004)在《藏北地区中部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文中提出通过对在藏北地区中部的双湖、唐古拉山口和巴青发现的侏罗纪生物化石及其组合特征的研究 ,首次系统地建立了该区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所发现的古生物门类有双壳类、腕足类、层孔虫、菊石、孢粉和介形虫等 ,并建立了 1 4个化石组合 (带 )。其中 ,孢粉、介形虫和层孔虫 3个门类的化石为本次工作首次发现 ,相应地首次建立了 5个化石组合 (带 ) ,它们分别是孢粉Neoraistrickia组合、Cyathidites Osmundacidites Deltoidospora组合和Classopollis Cycadopites组合 ;介形虫Darwinula Metacypris组合 ;层孔虫Cladocoropsismirabilis带。在阐述各生物化石组合的组成、分布和组合特征基础上 ,分析了其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及其对比特征
白玉宝,蔚远江,孙东胜,庞雯[7](2000)在《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油气的生成与聚集和沉积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评价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界含油气前景,在野外遥感调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地区中新生界的沉积环境.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划分出浅海相、碳酸盐台地相、滨岸相、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河流相、冲积扇相七个大相、18 个亚相和若干微相,各时代地层的沉积相表现为:①晚三叠世以大面积海陆过渡相占主导地位,总体形成海退沉积旋回;②中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较发育,晚侏罗世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③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存在早晚差异,早期为残留海背景下的局限碳酸盐台地沉积,晚期为山麓冲积扇沉积.
潘桂棠,王立全,朱弟成[8](2004)在《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在世纪之交,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青藏高原近百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神秘的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结构、组成、演化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奠基于5.5亿年左右的泛非造山事件基底上,历经奥陶纪至泥盆纪台地沉积,并于石炭纪末转化为印度板块北缘的弧后伸展裂陷带;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曾是特提斯大洋南侧与冈底斯古岛弧带相对应的中生代弧后扩张盆地;冈底斯带曾经历了晚古生代岛弧造山作用;班公湖-怒江带两侧大量地质特征重大差异表明,班公湖-怒江带是冈瓦纳大陆北界,是印度(滇藏)地层区和华南(羌塘-三江)地层区的分界,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解体后显生宙特提斯大洋俯冲、消减、碰撞,最后消亡的遗迹。
孙东立[9](1982)在《中国侏罗纪腕足动物群》文中指出 我国侏罗纪腕足动物群的研究工作是近几年才开始的。1907年,H.Hayden,在西藏岗巴县龙马附近中侏罗统巴柔阶(Bajociall)的龙马灰岩,记述有Rhynchonella quardpricata,R.variabilis,R.sp.,Tereblatula cf.ventricosa等。Reed(1924,1927)描述过Brown采自云南保山县柳湾中侏罗统巴通阶(Bathonian)的小咀贝类Burmirhynchia praestans var. adjudicata, B. praestans var.luchiangensis, B. praestans var. conjurata, B. pra-
李尚林[10](2005)在《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一带地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主要由下列5个部分组成: 1、将研究区自北而南划分为三个地层分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和东恰错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厘定了各分区内的地层序列与地层对比关系,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2、在研究区发现了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酉西岩组。其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角闪石岩相,原岩恢复为细碎屑岩夹中酸性、中性、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在酉西岩组中局部石墨富集,是寻找石墨矿的重要线索。 3、研究区内出露的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甲丕拉组”和“波里拉组”可与滇西他念他翁山和藏东昌都地区同期地层相对比。沉积相研究表明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总体上构成一套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东达村组自下而上为冲积扇泥石流沉积、无障壁碎屑滨岸沉积和浅水碳酸盐台地潮坪相沉积。“甲丕拉组”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障壁砂坝沉积和滨外沉积,其中有地震事件记录。“波里拉组”中发现震积岩、海啸岩以及背景沉积组成的地震-海啸-背景沉积、地震-背景沉积、海啸-背景沉积的事件沉积序列。 4、新建查吾拉组为一套产有双壳类、腕足类和海星等化石的细碎屑岩、灰岩夹粗粒长石砂岩、膏岩角砾泥晶灰岩和白色纤维状石膏层地层。其中腕足类有Burmirhynchia-Holcothyris 组合的分子,时代应为中侏罗世巴通期。查吾拉组与下伏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被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的牛堡组不整合所覆。 5、在中侏罗统布曲组共识别出10 种微相类型,主要形成于碳酸盐台地的浅缓坡、中缓坡和深缓坡三种沉积环境。垂向上可识别出四个沉积旋回,组成一个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的海进序列。在布曲组中首次发现黑色沥青脉,认为沥青脉的形成先后经历了液态沥脉充填-破碎-方解石胶结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具备自生、自储能力的良好的油气储层,为寻找油气田提供重要线索。
二、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3)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的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实验室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 |
1.3.4 预期研究成果 |
1.4 本次研究工作概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分区概况 |
2.3.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
2.3.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
2.4 西藏特提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海洋演化 |
2.4.1 边缘快速热沉降阶段 |
2.4.2 衰减式成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3 岩石地层学研究 |
3.1 主要剖面描述 |
3.1.1 江孜县甲不拉剖面 |
3.1.2 江孜县甲不拉沟口剖面 |
3.1.3 浪卡子县卡东剖面 |
3.1.4 浪卡子县林西剖面 |
3.2 岩石地层 |
3.2.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
3.2.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
4 生物地层学研究 |
4.1 钙质超微生物地层 |
4.1.1 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 |
4.1.2 钙质超微化石的地层意义 |
4.1.3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钙质超微生物地层特征 |
4.1.4 藏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时期钙质超微生物 |
4.2 菊石生物地层 |
4.2.1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菊石生物地层特征 |
4.2.2 西藏特提斯菊石生物地层特征 |
4.2.3 研究区菊石生物地层 |
4.3 双壳类生物地层 |
4.3.1 侏罗系-白垩系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 |
4.3.2 研究区界线时期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 |
5 层序地层学研究 |
5.1 藏南特提斯早白垩世层序地层 |
5.1.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
5.1.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
5.2 研究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分析 |
5.2.1 江孜县甲不拉剖面层序地层 |
5.2.2 浪卡子县卡东剖面层序地层 |
6 西藏南部侏罗—白垩纪界线的确定 |
6.1 侏罗—白垩纪界线的讨论 |
6.1.1 地层界线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
6.1.2 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 |
6.1.3 西藏南部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 |
6.2 桑秀组英安岩锆石 SHRIMP 年龄 |
6.2.1 日莫瓦剖面桑秀组英安岩锆石 SHRIMP 年龄 |
6.2.2 卡东剖面桑秀组安山岩锆石 SHRIMP 年龄 |
6.3 与全球标准界线的对比 |
6.4 与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层的对比 |
6.4.1 松辽盆地 |
6.4.2 冀北滦平盆地 |
6.4.3 辽西地区系列盆地 |
7 西藏南部侏罗-白垩纪过渡时期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7.1 岩石学特征 |
7.1.1 卡东剖面岩石学特征 |
7.1.2 卡东达拉剖面岩石学特征 |
7.2 沉积相标志与相序组合特征 |
7.2.1 界线附近沉积构造特征 |
7.2.2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8 化石属种描述 |
9 结束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9.2.1 存在的问题 |
9.2.2 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5)藏北地区羌塘盆地中部中—晚侏罗世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3 羌塘盆地地层 |
第三章 侏罗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中-上侏罗统划分沿革 |
3.2 地层剖面简介 |
3.3 岩石地层 |
3.4 生物地层 |
第四章 侏罗纪沉积相分析 |
4.1 岩石分类及主要岩石类型 |
4.2 沉积相标志 |
4.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五章 层序地层研究 |
5.1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
5.2 三级层序地层划分 |
5.3 层序地层在区域上展布与对比 |
5.4 海平面变化对比 |
5.5 层序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研究 |
5.6 储层发育有利区域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藏北地区中部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壳类生物地层 |
1) Camptonectes (C.) lens-Anisocardia (A.) togtonhensis组合 |
2) Pseudotrapezium cordiforme-Homomya gibbosa组合 |
3) Parvamussium subpersonatum-Protocardia lycetti-Pholadomya socialis qinghaiensis组合 |
4) Undulatula ptychorhynchia-Pholadomya socialis qinghaiensis组合 |
2 腕足类生物地层 |
1) Burmirhynchia (缅甸贝) -Homoeorhynchia bolinensis (波林同嘴贝) 组合 |
2) Burmirhynchia (缅甸贝) -Holcothyris (沟孔贝) 组合带 |
3) Thurmanella rotunda-Kutchithyris dengqenensis组合 |
3 层孔虫生物地层 |
4 菊石生物地层 |
1) Dorsetensia层 |
2) Erymnoceras coronatum层 |
3) Virgatosphinctes-Aulacosphinctes组合带 |
5 孢粉生物地层 |
1) Neoraistrickia组合 |
2) 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 组合 |
3) Classopollis-Cycadopites 组合 |
6 介形虫生物地层 |
(10)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概述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0.3.1 研究思路 |
0.3.2 论文实际工作量 |
0.3.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2.1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1.2.2 盆地的南北边界 |
1.2.3 构造单元简要特征 |
1.2.3.1 北羌塘拗陷 |
1.2.3.2 雀尔茶卡低隆起带 |
1.2.3.3 南羌塘拗陷 |
1.3 区域地层 |
1.4 地质发展简史 |
第二章 基底变质岩系特征 |
2.1 岩石组合特征 |
2.1.1 剖面介绍 |
2.1.2 主要岩石特征 |
2.1.2.1 片岩类 |
2.1.2.2 长英质粒岩类 |
2.1.2.3 片麻岩类及其它 |
2.2 矿物组合特征与变质相 |
2.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地层区划与地层概况 |
3.1 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 |
3.1.1 下石炭统杂多群 |
3.1.1.1 珊瑚河组(C_1s) |
3.1.1.2 东风岭组(C_1d) |
3.1.2 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_1n) |
3.1.3 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 |
3.1.3.1 雀莫错组(J_2q) |
3.1.3.2 布曲组(J_2b) |
3.1.3.3 夏里组(J_2x) |
3.1.4 沱沱河组(E_(1-2)t) |
3.1.5 查保马组(E_3-N_1c) |
3.2 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 |
3.2.1 三叠统 |
3.2.1.1 东达村组(T_3d) |
3.2.1.2 “甲丕拉组”(T_3j) |
3.2.1.3 “波里拉组”(T_3b) |
3.2.1.4 “巴贡组”(T_3bg) |
3.2.2 中侏罗统查吾拉组(J_2c) |
3.2.3 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_2a) |
3.2.4 古近系牛堡组(E_(1-2)n) |
3.3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 |
3.3.1 确哈拉组(T_3q) |
3.3.2 中侏罗统马里组(J_2m) |
3.3.3 “吉匈达”混杂岩(J_2mlg) |
3.3.4 康托组(N_1k) |
3.4 更新统和全新统 |
3.4.1 更新统 |
3.4.2 全新统 |
第四章 上三叠统主要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及其环境分析 |
4.1 东达村组(T_3d) |
4.1.1 剖面介绍 |
4.1.2 沉积环境和旋回地层特征 |
4.2 “甲丕拉组”(T_3j) |
4.2.1 剖面介绍 |
4.2.2 沉积环境和旋回地层特征 |
4.2.3 构造古地理意义 |
4.3 “波里拉组”(T_3b) |
4.3.1 剖面介绍 |
4.3.2 “波里拉组”中的震积岩和海啸岩 |
4.3.2.1 震积岩和海啸岩 |
4.3.2.2 震积岩-海啸岩的事件沉积序列 |
4.3.2.3 地质意义 |
第五章 中侏罗统主要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及其环境分析 |
5.1 马里组(J_2m) |
5.1.1 剖面介绍 |
5.1.2 沉积环境特征 |
5.2 中侏罗统查吾拉组(J_2c) |
5.2.1 剖面介绍 |
5.2.2 生物组合特征 |
5.2.3 查吾拉组与下伏基底变质岩系角度不整合特征 |
5.2.3.1 角度不整合特征 |
5.2.3.2 地质意义 |
5.2.4 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 |
5.3 雁石坪群布曲组(J_2b)和夏里组(J_2x) |
5.3.1 剖面介绍 |
5.3.2 碳酸盐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 |
5.3.2.1 生物化石的显微结构 |
5.3.2.2 碳酸盐岩的主要微相类型 |
5.3.2.3 沉积相模式 |
5.3.2.4 沉积旋回与沉积环境 |
5.3.3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 |
5.3.3.1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 |
5.3.3.2 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概述 |
5.3.3.3 贡日剖面布曲组成岩作用类型与特征 |
5.3.3.4 成岩环境与演化 |
5.3.4 沉积环境特征 |
5.3.5 沥青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
5.3.5.1 沥青脉的产状特征 |
5.3.5.2 沥青脉的成因分析 |
5.3.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地质演化历史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个人简历 |
图版 |
四、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J]. 史晓颖.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7(00)
- [2]西藏南部聂拉术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A]. 史晓颖.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 1983
- [3]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D]. 高莲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4]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显生宇的超层序[J]. 李祥辉,王成善. 特提斯地质, 1997(21)
- [5]藏北地区羌塘盆地中部中—晚侏罗世层序地层研究[D]. 尹青. 长江大学, 2012(01)
- [6]藏北地区中部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J]. 肖传桃,龚文平,胡明毅,李艺斌,柳书兵.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04)
- [7]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相研究[J]. 白玉宝,蔚远江,孙东胜,庞雯.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1)
- [8]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J]. 潘桂棠,王立全,朱弟成. 地质通报, 2004(01)
- [9]中国侏罗纪腕足动物群[J]. 孙东立. 地层学杂志, 1982(01)
- [10]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D]. 李尚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