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论文文献综述)
施文全,杨炳华,张清,王昂生[1](1983)在《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701测风雷达跟踪垂直气流仪,入云探空气球和711测雨雷达跟踪小块积云回波等办法,测示了雹云低层入流资料,证明了无回波区内有辐合上升气流存在。配合相应雷达回波资料,研究了雹云低层入流区的雷达判别方法。
殷占福[2](2006)在《山东省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及三维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对2002年和2003年发生在山东省的两次成灾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天气学方法,利用MICAPS高空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降雹前天气形势、能量场、水汽场、散度场、高空风场;采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方法,利用济南和滨州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雹云从生成到消亡阶段的回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降雹天气过程的系统演变、云系宏观特征以及冰雹的形成机制。 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两次降雹过程发生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场是高空存在蒙古低涡或者冷性低槽,大尺度天气系统东移南压,使得高空冷空气下传,低层存在较深厚的暖湿气流,从而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大范围不稳定层结。地面一般存在比较强盛的低压系统,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叠加,引起上升运动。降雹前,在降雹区上空西边低层存在有高能舌,而在中高层西边存在有负能量平流或负能量平流中心,为雹暴的发生发展累积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在降雹区西部有高空急流,而且存在有很大的高空风垂直切变,也有利于雹暴发生发展。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低层850hPa和925hPa之间。 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超级单体冰雹云的回波特征是在水平面上呈椭圆状,中低层回波呈现钩状结构,是弱回波区,对应着主上升气流区,强回波区位于钩状回波的左上侧。在沿着风暴入流方向并通过强回波中心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上呈现出明显的“穹隆”和悬挂回波,是主上升气流的位置。超级单体冰雹云的回波特征是具有回波墙—弱回波区(穹隆)—悬挂回波结构。超级单体冰雹云中的流场具有循环的结构,冰雹云的云底存在大范围倾斜的气旋性辐合上升气流,云顶存在向两侧的出流,对流层中层上升运动达到最大,由上逐渐减小。在高层随高空风向风暴移动方向流出,拉出了巨大的云砧。在风暴成熟时,风暴中主要由上升气流控制,风暴发展的过程中在主上升气流后侧伴随较大的下沉气流,强下沉气流在云底辐散开来造成了地面的大风现象,地面大风的出现往往提前于降雹的开始。 在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以及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山东省超级单体冰雹云的概念模型。对于超级单体冰雹云来说,在冻结层以上存在较多的过冷水,过冷水的冻结往往是雹胚的主要来源。初始雹胚随主上升气流到一定高度后,在其上部形成雹胚源区,随高层的辐散气流向两侧抛落,粒子越小被抛落的越远,下降的同时,粒子在循环的流场中主要碰并过冷水获得增长,粒子降落到低层后重新进入上升气流中,进入强上升气流中的粒子,一部分被抛出上升气流而进入下沉气流,另一部分粒子随着高空出流向右侧流出,降落后重新进入上升气流。随着粒子的增长,被抛离上升气流的距离越短,进入上升气流也就更容易,因此在上升气流右侧中层6km高度处形成一个中等大粒子的累积区,这也就是上升气
蒋元华[3](2014)在《三类对流云降水结构和作业条件的卫星雷达综合观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卫星反演云参数方法,结合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三类对流云降水结构及其作业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有助于人影作业条件的识别和提高降水精细化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超级单体雹暴是在条件性不稳定和垂直风切变较大的环境下产生的右移风暴。雹云内维持一支强的斜上升气流和深厚的中气旋,并维持弱回波区-悬挂回波一回波墙特征结构。随着雹云的发展,“零线”逐渐向悬挂回波靠近,并穿过悬挂回波,“零线”的走向为上翘式,附近“穴道”的汇集力较强,有利于降雹。通过对“零线”位置的判断可分析有利成雹的区域。根据高低空两层强回波的水平错位,利用其强中心连线所作剖面能快速准确得出特征剖面,并将0℃层以上6km高度处降雹潜势达到100%的45dBZ的区域识别为雹区,识别效果良好。云顶强的温度递减率、初始回波较高的高度和强度以及云顶Re和-dRe/dT大小能反映对流的强弱,为防雹预警提供了的重要信息。“零域”下方的“穴道”是科学的防雹作业区。北京“7.21”特大暴雨不同阶段的云降水结构特征不同:1)暖区对流降水阶段,降水以暖雨机制启动,雨滴在暖区存在深厚的碰并增长过程,暖雨过程对降水起主要贡献。-10℃以下云滴凝结碰并显着。-10℃层以上为深厚的冰相增长带,云顶以冰相大粒子为主。云水向雨水转化迅速。2)锋面对流降水阶段,降水云系为高度组织化的“低质心”强降水MCC系统。回波在冰水混合层增长较快,冻结层是此阶段成雨微物理的关键层。降水粒子在暖云区存在雨滴的碰并增长过程。3)锋后降水阶段,0℃层附近冰晶粒子与云水的碰并作用较为明显。暖云区雨滴蒸发过程明显,降水粒子不能有效碰并增长。积层混合云系是南方重要的增雨对象,宜选取云顶TBB低于-30℃,光学厚度大于20,且冷层厚度较大,符合“播撒-供给”机制的降水云系作为可增雨作业云系。积层混合云中,0℃层亮带回波强度较强,混合相云区回波梯度较大,降水粒子增长迅速,降水以冰相过程为主。宜选取以冷云物理过程为主的无夹层、密实的回波结构作为增雨条件。
曾华[4](2011)在《塔额盆地一次强雹云天气的雷达回波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7月19日午后塔额盆地出现了一场较强雹云天气过程。根据塔城雷达站监测回波资料,分析此次强单体雹云的结构、演变、移动和降雹特征,对此次冰雹云的类型、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雹云判识方法。
杜文婷[5](2012)在《基于气象雷达数据对灾害性天气识别的算法研究》文中提出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其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成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提供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速度谱宽等基本产品,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算法模型可以得到不同特性的二次产品。二次产品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算法设计结构的严密性和阈值的精准性。自从美国的WSR-88D雷达开展业务应用以来,在灾害天气回波的识别方面,建立了不少算法。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本地化工作,提出了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算法阈值,但基本上都是针对某种灾害性天气进行单独研究。本文将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进行了综合集中性的识别,并设计相应的识别软件,比较全面、系统,有一定的新意。本文作者对最近几年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灾害性天气的雷达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将具体的结果总结如下:1、利用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顶高、风暴剖面45dBZ强回波的高度、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密度等5个判别因子建立识别冰雹云的多因子判别方程;2、应用SCIT算法得到风暴单体质心的垂直高度在一个体扫中下降的高度,确定该风暴单体是否为下击暴流警戒区;若是,在一维径向速度图(V-PPI)上相应地区是否出现速度强辐散,从而确定该地区是否会出现下击暴流天气;3、应用观测区内雨量计资料订正雷达回波强度反演的雨强;再利用雷达回波强度反演大面积的定量降水,通过雷达探测较大范围内的降水分布确定区域内的总降水量。根据以上的结果,建立灾害性天气识别的算法模块。应用灾害性天气的算法模块对2007年7月25日发生于江苏苏北地区的冰雹、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进行识别,可以将出现下击暴流的可能位置和时间、冰雹的可能位置和时间提前1-2个体扫识别出来。对于此次天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算法可以提前1-2个体扫识别出来,识别效果较好。
孙旭映[6](2007)在《甘肃省冰雹天气形成机理、特征及雷达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地处青藏、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下垫面植被稀少,气温差异大,局部地区容易形成强烈上升气流,是我国多雹地区之一。由于降雹是中小尺度过程,与局地条件有显着的相关性,不同时空尺度上表现出的复杂规律,使得在冰雹云的观测和实验研究方面有相当的困难。本文利用甘肃省79个气象站1973年~2002年共30年的降雹观测资料,结合自1971年以来先后在甘肃永登、岷县两地冰雹天气的雷达资料和入云探空资料,以及2000年以来5年甘肃闪电定位网资料,研究了甘肃冰雹天气形成的气候特点,冰雹天气形成的天气学成因和特征,甘肃冰雹云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冰雹云的气流结构,冰雹云的温度结构,冰雹云逆温层特性,总结了典型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揭示了甘肃省雹云闪电的时空分布规律,闪电总频次随时间的演变,云闪频次随时间的变化,地闪频次随时间的变化,雷达回波强度与闪电频次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甘肃冰雹云雷达自动识别技术。研究表明,甘肃多雹年夏季500hPa环流形势新疆为正距平,华北为负距平,西北地区上空西北气流较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少雹年则相反。分析认为甘肃降雹主要集中在6~7月份,年平均冰雹日数为6~13d,冰雹日数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山区多,河谷、盆地和沙漠少,降雹主要集中在14~16时,随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而有差异。全省的六盘山区雹区,甘岷山区雹区,马衔山区雹区,祁连山区雹区四大雹区中,由于岷县位于甘南高原东缘,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区接壤地区,西方、北方、西北方均有高山纵立,加上下垫面水汽充沛,当西北冷空气移来遇到高山受阻而抬升时,这种越山气流激发出的背风波在波峰处促进对流活动,形成准定常的多雹带,从而使得甘岷山区雹灾尤为严重。研究发现降雹区在降雹前局地是一个辐合风场,一旦降雹结束后,辐合风场也随之破坏,雹云中垂直气流速度随高度的分布近似抛物线,垂直气流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雹云中上部达到极大值,往上垂直气流速度又迅速减小,出云后有一段持续而微弱的下沉气流。上升气流从雹云的移行前方右侧底部进入雹云,通过雹云主体从云层上部移行的前方离开雹云,下沉气流从雹云后部、云层中部进入雹云,又从雹云底部离开雹云。西北气流型降雹日θse(假相当位温)值与历年月平均,对流层整层为负距平,从地面到700hPa,降雹日θse值随高度递减较快,从500hPa开始递增。而月平均从600hPa以上开始递增,雹日递增的高度较高。7、8月份西北气流型降雹日θse值自地面到500hPa是递减的递减率比6月份大,说明7、8月份对流不稳定较强;西南气流型降雹日θse值从地面到500hPa随高度增加而递减,700hPa最为显着,递减率为4℃/30hPa,500hPa以上θse开始递减,其递减率比月平均快,降雹日地面的θse偏高9℃。降雹日与6月份平均相比500hPa以下及300hPa以上也偏高,所以,西南气流形降雹主要是由对流层中下层的暖湿气流所成,从θse随高度变化看,西南气流型的对流不稳定比西北气流型大。雹云回波顶高所对应温度比雷雨云低2~6℃,6月份最为显着,偏低6.1℃,强雹云回波(统计平均值55dbz)顶高所对应温度比雷雨云要低10~16℃,7月份最为显着,雹云偏低16.3℃。雷雨云和弱雹云(统计平均值35dbz)的雷达回波顶高的平均值可进入云顶附近的逆温层,但不会突破逆温层。而中等强度(统计平均值45dbz)雹云和强雹云由于上升气流强,云体远比雷雨云和弱雹云高大,其回波顶可突破逆温层600~800m,强雹云回波顶可伸展到逆温层中。负温区厚度随着雹云强度的不同有明显的差异,弱雹云强回波负温区厚度3300m,中等雹云为4460m,而强雹云可达5600m。分析表明: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空有强降温,利于冰雹的形成,而且负温区越厚,则冰雹越强。闪电的密度、频次和极性与对流云团的发展密切相关,闪电密度中心和冰雹、暴雨以及洪水地面灾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地形特点,闪电密度中心和洪水区存在必然联系,分析发现,闪电密度超过400次/225km2以上的3个中心与当地的地形和冰雹气候分布很有关系。甘肃全省4大冰雹源地中2个在兰州周边的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和马衔山区,闪电密度最大的兰州东南偏南中心正是马衔山区和太白山、南屏山山区冰雹发源地及其影响区,此中心的渭源县、陇西县和定西县是甘肃省冰雹灾害最为严重的县,也是甘肃全省防雹作业点密度最大的区域。闪电密度的东北中心位置比较特殊,呈东北~东南走向,而当地地势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多在1500-2400米,靖远是黄河流经的一个小盆地,发源于会宁县的祖厉河在此汇入黄河,周围的山地地形和水、陆热力和湿度差异的下垫面,都是对流天气的的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出现较多的闪电。临夏境内的闪电中心则出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太子山、积石山一带。闪电密度最大中心区出现在降雹位置之前,闪电的5分钟频次在冰雹云发展移动过程中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4~97分钟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峰值,这一数值可以做为闪电判别冰雹云的指标之一。冰雹过程正地闪占总地闪比值是否大于15%,可考虑做为闪电判别冰雹云指标。
曾华,曾伟,毛力达[7](2011)在《塔额盆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塔城地区人工影响天气雷达站的探测资料以及Micaps系统提供的欧洲数值预报中心、T213物理量场资料、塔城站高空探测实况资料,对2010年6月10日发生在塔额盆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高温天气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启动机制;高空有强的冷平流,中低层为暖平流,上冷下暖,且高低空温差达33℃;水汽呈上干下湿型分布,中低层湿度明显好于高层,K指数高达30℃以上,沙氏指数降至负值,具备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3个基本条件。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冰雹云属于多单体雹云,降雹强度为软雹型,且过程持续时间长,期间共有4个对流系统分为4个阶段过境,并以4条路径分别影响塔额盆地。山区是塔额盆地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区、频发区,也是人工防雹重点区域。经实际工作验证塔额盆地人工防雹作业的雷达回波指标为云体回波强度达到或超过40 dBz、雹云回波顶高达到或超过6000 m、40 dBz强中心回波突破-6℃层高度。
宋斌[8](2007)在《山东省西部夏季冰雹云宏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实况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2002年7月18日和2005年7月12日山东省西部出现的两次冰雹云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动力机制和云物理结构开展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西部夏季典型冰雹云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两次降雹过程发生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场是高空低涡,低空的切变线及地面的冷锋,中尺度背景场也为降雹提供了有利条件。降雹前风矢量场存在有利的触发机制,即云顶的强辐散与云底的辐合相对应,引起的上升速度随着降雹等因素引起的拖曳作用而逐渐被削弱。云体首先出现在主上升气流区前侧,垂直方向上升速度最大值的上方,并沿着上升气流向外辐散下沉气流转向处发展。在冰雹云发展阶段中底层出现回波非常弱的区域,呈现半圆形回波缺口,对应的强上升气流;在最强盛阶段,中底层呈现钩状结构,有强上升气流和偏南风的入流气流。在垂直剖面上出现穹隆、回波墙和悬垂回波。雹胚源区出现在主上升气流前侧上升气流向辐散下沉气流的拐角处,垂直方向最大上升速度上方的区域。雹胚出现的高度,环境温度为-20℃左右。随着上升气流及辐散下沉气流的增强,雹胚被气流带至前方,一部分粒子(以霰和冰晶为主)被辐散气流吹散,在水平方向上铺展得很开,形成强大的云砧;一部分霰粒子由于下沉气流作用,被带至较低层,与底层的辐合气流汇合重新卷入主上升气流,在上升和下沉气流之间循环增长,形成大的冰雹。胚胎帘出现在主上升气流前方由上升气流转向下沉气流的区域,冰雹粒子在这里循环增长,形成冰雹云成熟阶段垂直剖面上的回波墙。
蔡寿强[9](2011)在《湖北保康对流云宏观特征及雹云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保康降水资料、MICAPS常规资料、TWRO1天气雷达资料及十堰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湖北省保康县的夏季对流云宏观特征和雹云指标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保康降雹的时空分布和降雹的天气形势特征;分析得出保康降水对流云的回波顶高、回波强度等参数特征,及对流云回波平均顶高与强度随时间变化,降水对流云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的相互关系,同时从初期回波出现的高度和45dBz的回波顶高两方面得到了雹云的识别指标;本文还结合地面降雹的实况报告,对2009年6月6日和8月26日发生在保康县的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保康雹云主要产生在西北气流型、副高边缘型、副高内部型和无类型四种天气类型中,其中西北气流型造成的的冰雹灾害较多。(2)保康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的最大顶高主要集中分布在5-12km,大于和小于这个方位的降水对流云较少;对流云降水回波强度季平均值为38.6dBz;对流云回波平均顶高与强度随时间变化,基本呈稳定的震荡态势;保康季回波顶高平均值高出同期0℃层高度值4.6km。(3)降雹天气中高层温度低,地面增温较高,容易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易触发对流引起降雹;比较冰雹云和雷雨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初期回波和强回波在云中的位置和45dBz回波顶高≥7.Okm可以作为识别雹云的指标。(4)高空冷槽、中低层切变线是两次过程主要的影响系统。冰雹由强单体雹云产生,雹云回波具有超级单体回波特点。雷达初始回波高,雹云发展速度快;强中心呈纺锤状,中低层有弱回波区(WER);6月6日过程发现三体散射现象,降雹前VIL值有明显的反应。
李照荣[10](2004)在《西北地区雷暴云中闪电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雷暴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绚丽的闪电划过乌云滚滚的天空,曾被人敬为神灵施法,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逐渐接近、认识和揭示它们的本质。中国西北包含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以及沙漠、戈壁、冰川等复杂的地形地貌,高原的雷暴和闪电非常频繁。本文应用地面历史长序列资料和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雷达等设备探测资料,对常见的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中的闪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雷暴多发的三大中心,并应用一维雷暴云起电模式对其非感应起电的条件作了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雷暴活动夏季最强,春秋次之,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地理分布呈三大中心区,雷暴的分布和地形高度相关性最高,中心区雷雹日离散度远小于其它地区,高原上的雷暴云较其它地区容易产生冰雹: 2.兰州周边地区春夏季有频繁的闪电发生,负地闪占84.3%,正地闪占15.7%,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变化,区域特征明显; 3.对流云中闪电频次在降雹前一般出现极大值,闪电逐时分布能够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有利于冰雹云的预警预报: 4.在皋兰产生降雹的个例分析表明,云中液水含量是否出现高值区,是识别降雹开始的重要因子。在雷暴云移动路径上,总闪和云闪为线状分布,地闪集中分布在降雹区,云闪最多,地闪中绝大多数为负闪; 5.闪电的时空演变和受地形影响的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闪电密度中心和降雹、暴雨甚至洪水区域存在必然联系,电流的变化能够反映云体电场结构的某些特征,雷达初始回波出现在高层,最大的回波范围和强度发生在4km高度,闪电密集区和大于10dBz回波区中心对应,提前于回波中心出现; 6.通过一维非感应起电模式,应用甘肃河西实测探空资料,讨论了触发闪电的过程以及垂直速度、液态含水量、逆转温度对非感应起电影响,前者加快闪电发生,中间抑止首次闪电触发,减少闪电频率,后者只影响闪电的类型。
二、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省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及三维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进展 |
1.2.1 冰雹物理学研究 |
1.2.2 雷达探测研究冰雹云 |
1.2.3 冰雹云数值模拟 |
1.2.4 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东省地形特点及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
2.1 地形概况 |
2.2 气候特征及降雹的时空分布 |
2.2.1 降雹的地区分布 |
2.2.2 降雹的时间分布 |
2.3 降雹天气特征 |
第三章 观测资料及研究方法 |
3.1 资料获取 |
3.1.1 地面气象观测 |
3.1.2 高空气象观测 |
3.1.3 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 |
3.1.4 气象卫星观测 |
3.1.5 其他观测手段 |
3.2 资料分析及研究方法 |
3.2.1 常规观测资料分析 |
3.2.2 气象卫星资料分析 |
3.2.3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
3.2.4 雷达资料反演方法 |
第四章 2003年6月28日冰雹个例分析 |
4.1 降雹概况 |
4.2 天气背景分析 |
4.2.1 天气形势 |
4.2.2 高空风场 |
4.2.3 能量场 |
4.2.4 水汽场 |
4.2.5 散度场 |
4.3 卫星云图观测特征 |
4.4 雷达资料分析 |
4.4.1 雹云形成过程 |
4.4.2 雹云生成阶段 |
4.4.3 雹云降雹阶段 |
4.4.4 雹云消散阶段 |
4.5 雷达其它产品分析 |
4.6 雷达资料反演水平风场 |
4.7 小结 |
第五章 2002年9月27日冰雹个例分析 |
5.1 概况 |
5.2 冰雹云发生前的天气背景 |
5.2.1 天气形势 |
5.2.2 高空风场 |
5.2.3 能量场 |
5.2.4 水汽场 |
5.2.5 散度场 |
5.3 卫星云图观测 |
5.4 雷达资料分析 |
5.4.1 演变过程 |
5.4.2 雹云生成阶段 |
5.4.3 雹云降雹阶段 |
5.4.4 雹云消散阶段 |
5.5 其他雷达产品的分析 |
5.5.1 回波顶高 |
5.5.2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
5.6 雷达资料反演水平风场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超级单体冰雹云概念模型 |
6.3 存在的问题 |
论文图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三类对流云降水结构和作业条件的卫星雷达综合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遥感监测对流云研究进展 |
1.2.1 冰雹云结构和作业条件研究概况 |
1.2.2 暴雨云系监测研究概况 |
1.2.3 积层混合云结构和作业条件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介绍 |
2.1.1 多普勒雷达体扫数据 |
2.1.2 FY-2D/E静止卫星资料及其反演产品 |
2.1.3 MODIS极轨卫星资料 |
2.1.4 L波段探空资料 |
2.1.5 自动站与CMORPH融合的逐时降水量 |
2.2 分析方法介绍 |
2.2.1 TITAN功能和算法介绍 |
2.2.2 CPAS系统功能介绍 |
2.2.3 静止卫星云参数反演系统介绍 |
2.2.4 多光谱云微物理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超级单体雹暴结构和作业条件分析 |
3.1 超级单体演变和降雹实况 |
3.2 环境条件分析 |
3.3 雹云预警和作业条件判据 |
3.3.1 雹云Tbb特征分析 |
3.3.2 雹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
3.3.3 雹云初始回波特征 |
3.4 超级单体雹暴结构特征 |
3.4.1 回波特征结构分析 |
3.4.2 流场结构分析 |
3.4.3 雹云特征结构的快速判定 |
3.4.4 雹云特性和成雹区的判别 |
3.5 雹云的云物理特征 |
3.5.1 雹云光学厚度特征 |
3.5.2 雹云液水分布特征 |
3.6 雹云防雹概念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暴雨云降水结构和云雨转化特征 |
4.1 天气背景和降水实况 |
4.2 暖区对流云结构特征 |
4.3 锋面对流云结构特征 |
4.4 锋后对流云降水结构特征 |
4.5 暴雨云系微物理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积层混合云降水结构和作业条件识别 |
5.1 天气形势和降水概况 |
5.2 卫星资料判别增雨条件 |
5.2.1 静止卫星分析增雨条件 |
5.2.2 极轨卫星分析增雨条件 |
5.3 回波结构和增雨条件分析 |
5.3.1 云系回波结构特征 |
5.3.2 回波结构分析增雨条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气象雷达数据对灾害性天气识别的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1.1 国内外关于天气雷达资料的应用研究 |
1.1.2 国内外关于灾害性天气雷达识别算法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灾害性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
2.1 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回波的理论基础 |
2.1.1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原理 |
2.1.2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工作流程 |
2.2 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
2.2.1 冰雹云回波 |
2.2.2 下击暴流回波 |
2.2.3 强降水回波 |
2.2.4 中气旋 |
2.2.5 龙卷回波 |
2.2.6 超级单体风暴和多单体风暴 |
第三章 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雷达识别算法 |
3.1 风暴体识别算法 |
3.2 冰雹云识别算法 |
3.3 下击暴流识别算法 |
3.4 雷达测量强降水算法 |
3.5 低空风切变识别算法 |
3.6 中气旋(M)和龙卷式涡旋特征(TVS)算法 |
第四章 数据前期处理及程序设计 |
4.1 雷达数据说明 |
4.2 数据质量控制 |
4.2.1 雷达坏图处理 |
4.2.2 缺失数据填补 |
4.2.3 非降水回波的去除 |
4.2.4 速度退模糊处理 |
4.3 模块识别阈值设定 |
4.4 模块识别算法设计 |
4.4.1 风暴单体识别算法流程图 |
4.4.2 冰雹云识别算法流程图 |
4.4.3 下击暴流识别算法流程图 |
4.4.4 雷达测量强降水算法流程图 |
4.4.5 低空风切变识别算法流程图 |
4.4.6 中气旋(M)和龙卷式涡旋TVS识别算法流程图 |
第五章 灾害性天气实例分析 |
5.1 实况描述 |
5.2 天气背景概况 |
5.3 实测雷达数据分析 |
5.4 算法识别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CINKAD SA/SB雷达据格式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甘肃省冰雹天气形成机理、特征及雷达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3 甘肃冰雹云观测与研究现况 |
1.3.1 雷达资料的应用 |
1.3.2 卫星资料的应用 |
1.3.3 闪电定位的应用 |
1.3.4 数值模拟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肃冰雹天气形成背景 |
2.1 引言 |
2.2 甘肃冰雹天气形成的气候特点 |
2.2.1 环流背景 |
2.2.2 地形条件对降雹的影响 |
2.3 冰雹天气形成的天气学成因和特征 |
2.4 甘肃冰雹云的时空分布规律 |
2.5 甘肃冰雹云的移动路径和演变规律 |
2.6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冰雹云结构特征 |
3.1 冰雹云的气流结构 |
3.2 冰雹云的温度结构 |
3.2.1 雷雨日和雹日09时温度的垂直分布 |
3.2.2 雹日 Q_(se) 的分布 |
3.2.3 雷雨云、雹云顶高和对应温度 |
3.3 冰雹云逆温层特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 |
4.1 一般单体 |
4.2 中小系统单体 |
4.3 多单体 |
4.4 超级单体 |
4.5 飑线回波 |
4.6 龙卷回波 |
4.7 小结 |
第五章 雹云所对应闪电的特征 |
5.1 闪电强度变化特征 |
5.2 闪电频次日变化特征 |
5.3 闪电密度分布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冰雹云雷达自动识别技术 |
6.1 雷达对甘肃省冰雹云的识别指标 |
6.2 初步建立雷达自动识别雹云系统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塔额盆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实况 |
2 环流形势分析 |
2.1 100 hPa环流形势 |
2.2 500 hPa环流形势 |
3 物理量场分析[1-2] |
3.1 水汽条件 |
3.2 不稳定层结条件 |
3.3 抬升力条件 |
4 雷达回波分析 |
4.1 第1次对流云雷达回波分析 |
4.2 第2次对流云雷达回波分析 |
4.3 第3次对流云雷达回波分析 |
4.4 第4次对流云雷达回波分析 |
5 塔额盆地冰雹成因分析 |
6 人工防雹作业分析 |
6.1 人工防雹作业的雷达回波指标 |
6.2 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分析 |
7 小结与讨论 |
(8)山东省西部夏季冰雹云宏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进展 |
1.2.1 冰雹云物理学研究 |
1.2.2 雷达观测研究冰雹云 |
1.2.3 冰雹云数值模拟 |
1.3 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观测资料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资料获取 |
2.2.1 探空资料 |
2.2.2 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 |
2.3 雷达资料分析 |
2.4 模式简介 |
2.4.1 模式方程组 |
2.4.2 源汇项的计算 |
2.4.3 边界条件 |
2.4.4 模式的初条件和对流启动方式 |
第三章 2002年7月18日冰雹云个例分析 |
3.1 灾情报告 |
3.2 背景分析 |
3.2.1 天气形势分析 |
3.2.2 中尺度物理量场特征 |
3.3 观测分析 |
3.3.1 风暴生命史 |
3.3.2 多普勒雷达分析 |
3.3.2.1 PPI基本反射率因子(R) |
3.3.2.2 垂直剖面反射率因子(RHI) |
3.3.2.3 垂直累积含水量(VIL) |
3.3.2.4 相对于风暴的平均径向速度(SRM) |
3.4 数值模拟 |
3.4.1 模式对流启动方式和资料的选取 |
3.4.2 模拟结果及与实况对比 |
3.4.2.1 生命史 |
3.4.2.2 地面降落物 |
3.4.2.3 雹云的气流结构特征 |
3.4.2.4 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 |
3.4.3 各阶段冰雹云内部的风场结构和雷达回波特征 |
3.4.4 含水量 |
3.4.5 风场结构和各类生成物在云中的分布特征 |
第四章 2005年7月12日冰雹云个例分析 |
4.1 灾情报告 |
4.2 背景分析 |
4.2.1 天气形势分析 |
4.2.2 中尺度物理量场特征 |
4.3 观测分析 |
4.3.1 风暴生命史 |
4.3.2 多普勒雷达分析 |
4.3.2.1 PPI基本反射率因子(R) |
4.3.2.2 垂直剖面反射率因子(RHI) |
4.3.2.3 垂直累积含水量(VIL) |
4.3.2.4 多普勒径向速度(V)和中气旋(M) |
4.3.2.5 回波顶高(ET) |
4.4 数值模拟 |
4.4.1 模式对流启动方式和资料的选取 |
4.4.2 模拟结果及与实况对比 |
4.4.2.1 生命史 |
4.4.2.2 地面降落物 |
4.4.2.3 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 |
4.4.3 雹云的气流结构特征 |
4.4.4 各阶段的冰雹云内部的风场结构和雷达回波特征 |
4.4.5 含水量 |
4.4.6 风场结构和各类生成物在云中的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概念模型 |
5.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论文图表 |
致谢 |
(9)湖北保康对流云宏观特征及雹云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冰雹物理学研究 |
1.2.2 雷达探测研究冰雹云进展 |
1.2.3 冰雹云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保康县地形特点及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
2.1 地形概况 |
2.2 气候特征及降雹的时空分布 |
2.2.1 降雹的地区分布 |
2.2.2 降雹的时间分布 |
2.3 降雹天气特征 |
第三章 观测资料及研究方法 |
3.1 资料获取 |
3.1.1 地面气象观测 |
3.1.2 高空气象观测 |
3.1.3 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 |
3.2 资料分析及研究方法 |
3.2.1 常规观测资料分析 |
3.2.2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
第四章 保康对流云宏观特征和雹云识别方法 |
4.1 对流云宏观特征 |
4.1.1 对流云回波顶高与回波强度特征 |
4.1.2 对流云回波平均顶高与强度随时间变化 |
4.1.3 降水对流云回波顶高与0℃层高度 |
4.2 雹云识别指标研究 |
4.2.1 识别指标的得出 |
4.2.2 初期回波出现高度对云发展影响 |
4.2.3 45dBz回波顶高识别雹云 |
第五章 2009年6月6日和8月26日冰雹个例分析 |
5.1 天气背景分析 |
5.1.1 环流形势演变 |
5.1.2 温度场分析 |
5.1.3 T-lnp图分析 |
5.2 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
5.2.1 基本反射率强度回波演变及特征分析 |
5.2.3 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分析 |
5.3 两次过程比较 |
第六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西北地区雷暴云中闪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雷暴云中闪电的研究进展 |
1.2.1 观测雷暴云中闪电的简单回顾 |
1.2.2 雷暴中闪电的观测方法 |
1.2.3 雷暴云的荷电结构 |
1.2.4 强对流天气中闪电特征 |
1.2.5 闪电机制的探讨和有关云模式和电耦合模式的发展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西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研究 |
2.1 雷暴概述 |
2.2 统计结果分析 |
2.2.1 春季平均雷暴日 |
2.2.2 夏季平均雷暴日 |
2.2.3 秋季平均雷暴日 |
2.3 年际变化 |
2.4 年均雷暴日和年均冰雹日相关分析 |
2.5 总闪密度分布 |
2.6 讨论 |
第三章 兰州周边地闪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分析方法 |
3.3 闪电特征研究结果 |
3.4 闪电频次的日变化 |
3.5 闪电频次和强度的月变化 |
3.6 闪电强度的变化特征 |
3.7 闪电密度分布特征 |
3.8 闪电分布特征与地形和天气气候有关讨论 |
3.9 小结 |
第四章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据和方法 |
4.3 观测和结论 |
4.3.1 冰雹过程闪电频次的变化 |
4.3.2 正负闪比例和强度的变化 |
4.3.3 闪电密度分析 |
4.3.4 冰雹云强回波区与闪电位置的关系 |
4.4 冰雹天气过程闪电演变的个例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冰雹过程闪电演变和雷达特征的对比分析 |
5.1 前言 |
5.2 数据来源和大气的垂直特征 |
5.3 天气背景及灾情 |
5.4 雷暴云发展过程中雷达回波的演变 |
5.5 雷暴云云结构分析 |
5.6 闪电的时空分布 |
5.7 触发闪电的云参数 |
5.8 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强对流天气闪电特征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处理方法 |
6.3 天气条件和受灾情况 |
6.4 对流云团移向、地面受灾位置和闪电演变分析 |
6.5 闪电频次、极性和液态水 |
6.6 地闪电流引起近地面电场结构的变化 |
6.7 闪电与雷达回波 |
6.7.1 云团的雷达回波演变 |
6.7.2 云团速度场特征 |
6.7.3 对流回波区与闪电分布关系 |
6.8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雷暴云一维非感应起电模式 |
7.1 引言 |
7.2 模式原理 |
7.3 模式控制方程和参量值 |
7.3.1 软雹的微物理过程 |
7.3.2 冰晶的微物理过程 |
7.3.3 降水率 |
7.3.4 软雹的荷电过程 |
7.3.5 冰晶的荷电过程 |
7.3.6 电场的计算 |
7.3.7 闪电性质判别 |
7.4 模式运算 |
第八章 西北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的非感应起电研究 |
8.1 天气过程简述 |
8.2 模拟结果分析 |
8.2.1 Fletcher和 Hallett-Mossop冰晶机制产生的闪电分析 |
8.2.2 闪电产生前后电场的分布 |
8.2.3 垂直速度对闪电的影响 |
8.2.4 逆转温度和液态含水量对闪电的影响 |
8.3 本章小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图 |
四、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雹云低层入流区的测定和雷达判别[J]. 施文全,杨炳华,张清,王昂生. 高原气象, 1983(04)
- [2]山东省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及三维结构分析[D]. 殷占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6(09)
- [3]三类对流云降水结构和作业条件的卫星雷达综合观测研究[D]. 蒋元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4]塔额盆地一次强雹云天气的雷达回波分析[J]. 曾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5]基于气象雷达数据对灾害性天气识别的算法研究[D]. 杜文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6]甘肃省冰雹天气形成机理、特征及雷达识别技术研究[D]. 孙旭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7]塔额盆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 曾华,曾伟,毛力达.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6)
- [8]山东省西部夏季冰雹云宏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D]. 宋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9]湖北保康对流云宏观特征及雹云识别方法研究[D]. 蔡寿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10]西北地区雷暴云中闪电特征研究[D]. 李照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