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再也不会破坏草原了

绒山羊再也不会破坏草原了

一、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论文文献综述)

邸宏超[1](2021)在《《春归库布其》(1-2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此书《春归库布其》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持续多年的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为背景,全景式描述了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的艰辛历程。而本文以《春归库布其》第一、二章的翻译为实践基础,旨在讨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并以此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生态问题。本篇实践报告包括引言、翻译过程描述、翻译难点、解决方法和实践总结五个部分内容。在引言中,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背景、目标、意义及整篇报告的结构。在翻译过程描述中,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正。作为最重要章节之一的第三章,则从词汇及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了翻译难点,词汇层面上包括专有名词,尤其是地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及有关政策、举措的词的翻译;句法上,则是针对文言文、长难句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方法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上一章节的难点,从词汇和句子层面,第四章节探讨了译者为达到原文译文等效而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包括词汇层面的音译直译、加注、词性转换以及句法层面的增译减译、语态转换和句子重组。最后一部分则为该实践报告的总结部分,阐述了译者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或翻译的不足之处,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体会。

高仁[2](2016)在《西夏畜牧业研究》文中指出西夏牲畜种类多样,其中马、骆驼、羊、牛(包括犁牛)是四大官畜。马和骆驼是西夏重要的官用役畜,马主要用于军事,法律中规定了军队对马匹具有优先的使用权;骆驼除了用于军事外,还是重要的商用和民用交通工具,并且常常充做公务役畜。西夏所产的马质量高,数量也很可观,是西夏最具战略性的资源,同时也是外交中最主要的礼品。羊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牧民特别是牧民常赖以为生,因而西夏各区域皆有羊的牧养。西夏牛分两种,犁牛与黄牛,犁牛仅牧养于贺兰山、焉支山等高海拔地区;而黄牛牧养范围较广,多用以耕作。西夏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多样,其中游牧最为主要且较为普遍。从诸多的文献来看,西夏牧民以部落为单位,常常携牲畜移动,过着非定居的生活。游牧人群通常随季节循环移动,西夏牧民亦不例外,他们秋季分工,一部分人为牲畜抢膘,一部分人打草,十月(农历)进入冬场,并常常设有“冬栏”以备冬,二月出冬场,七八月游至最远,开始返回。诸多政权常通过划定游牧区域的方法来管理游牧民,而西夏“地界”的划分即细致,又灵活。此外,西夏牧民还常兼营贸易、劫掠、狩猎、采集、种植等辅助性生业,以补充游牧经济产品单一的缺陷。西夏游牧的生产方式普遍的存在于诸多的部族、官牧场之中;定居的喂养、放养则普遍的存在于农耕家庭之中。西夏的群牧司及所管的诸牧场是西夏官畜牧业最主要的生产体系,其对唐宋的监牧制度有明显的承袭,集中的体现在群牧司坐镇中央,牧场散落于各地,是一种总——分的架构。而与唐宋逐级管理体制下的“牧监”相比,西夏的牧场特色鲜明,诸如有的牧场内部较为混杂,有的官地界线不是很明确,还接纳诸多无地的家主,及受到旱灾的牧民。西夏将诸多的部落纳入到了国有牧场之内,并针对部落组织的固有特点实施管理:一是指派基层生产组织(牧团)的头目为牧监,负责登记牧人所领取官畜的数量、年龄、莩育情况等;二是由诸多部落的首领推举一名盈能,负责所管区域官畜的“号印”;三是由群牧司下派头监(亲事官)坐镇一地,征收畜产。西夏牧场中的牧人不同于唐宋牧监中受雇于政府的“牧子”,政府总体上并不过问生产的细节,他们“承包”了政府的牲畜,将它们带到部落的组织中进行生产,并定期缴纳“杂事”。政府大体征收了官畜所繁衍的绝大部分幼畜,成为官营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及增殖的“本金”,但以乳为主的消费产品则大多数留给牧人所有,成为其生活资料。这种契约式,双方皆有所受惠的经济关系,成为牧民乃至部落紧紧依附于官牧场的经济纽带。为保障官畜牧业的有序发展,西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号印、检校、注册注销、赔偿、遣分等制度,并普遍的使用簿籍来管理牲畜。这些管理措施对唐宋制度有明显的继承,但其独创性更为强烈,多根据本国国情而制定,具有显着的民族特点。西夏疆域广阔,畜牧业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鄂尔多斯地区是唐代“北河曲牧群”的所在,畜牧业基础雄厚,载畜量很大,多产马。宋夏沿边区域较复杂:横山地区多马,载畜量较大;瀚海地区土地贫瘠,部族持畜的水平极低,虽产马,但数量很少;天都山载畜量和人均持畜水平都比较高,但马匹较少,以牛、羊等经济类的畜种为主;会州及以西地区畜牧发展良好,多产马;河套平原虽以农业为主,但也有不少牲畜牧养,以牛羊为主;阿拉善地区主要出产骆驼,但一些绿洲地带也会有牛羊,黑水城周围则各种牲畜皆有所牧养;河西走廊地区畜牧条件得天独厚,畜种齐全,产量很高。

杨洪远[3](2014)在《资源开发嵌入下的蒙汉杂居区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召镇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由于资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早在2009年已经成为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源开发嵌入下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社会变迁为历史维度,以准格尔召镇作为个案,将鄂尔多斯市最普通的农牧民视为人类学研究释义下的"他者",去探究资源开发是如何嵌入到他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群体内部结构和文化表征中,并如何将他们改造和整合。同时期望以这种"他者"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自身及审视与之类似的中国中西部的原本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以求达到人类学视野下所期望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本文运用结构——功能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田野点准格尔召镇作了概述,并认为煤炭资源的强劲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蒙汉民族原有的生活轨迹。在蒙汉民族精神信仰变迁领域,虽然伴随着资源经济而来的现代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蒙汉价值观有趋同迹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蒙汉两大民族在精神层面上的认同仍有较大差异。本文观点:随着资源经济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对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均质化管理在加速;资源经济重塑了当地,又为当地赋予新的地方性价值;"鄂尔多斯模式"的价值和经验将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刘亚丽,闫秀娟[4](2009)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村庄》文中认为引子2008年秋天,我回到陕北榆林老家,在父亲的书桌上看见一大叠近期的《榆林日报》,其中一期用头版和二版两大版面刊登了横山县响水镇白岔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乔尚升

荀丽丽[5](2009)在《“失序”的自然 ——一个草原社区的生态、权力与道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一个位于内蒙古中西部边境的荒漠化草原社区,综合历史分析与结构分析的视角,探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权力形态在这一特定的生态区域内的建构与生长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复杂的生态后果、社会后果和道德意涵。民族国家作为现代性秩序的核心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规划”本质,即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再造自然和再造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对原有秩序的“问题化”是再造秩序的前提,这也是本文以“失序”的自然为题的本意。现代国家在依其自身的视野与利益,“创制”一个清晰而驯服的“自然”,一个边界明确的个体主义的社会,一个将人与自然简化为“虚拟商品”的市场体系。“创制”一词是极为关键的。本文的核心观点在于指出,现代国家权力的建构与成长过程是地方性的社区共同体日益衰落的过程。国家主义、科学主义和市场主义都是建立在对社区共同体的结构与精神的压制与贬抑之上的。而晚近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国家与垄断市场力量的联合对地方社区的再组织以新的方式加速了劳动力的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地方社区的解体。土地和劳动力的商品化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而可持续发展秩序的建立离不开“社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的发挥。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第二章中,笔者通过叙述我国草原边界不断深入的建构过程,梳理了草原产权体系的变更过程。“产权”的意义并不具有先验的假定,它的涵义是在国家与地方社区的持续互动中确定的。尽管在政策的表层,这是一个逐渐的清晰化的过程,但在社会地层的深处却蕴含着更多的不确定,自然秩序对这一清晰化过程的回应本身就是非常复杂并远在我们今天所能达到的把握能力之外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边界的细分过程是国家权力的触角日渐深入的过程。同时,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一细分的过程是“集体”或“共同体”崩解的过程。集体的弱化和消失,不仅仅意味着集体经济的弱小,更意味着人们道德实践的基础的缺失。面对日益频繁的草场纠纷,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冲突在加剧。似乎一个霍布斯曾经深感忧虑的“战争”状态在逐渐升级。当然,这一分散的个体主义是有利于现代国家的治理模式的。但是对于自然来说,哈丁所担忧的“公地的悲剧”并没有在一个强大的国家的保护之下获得解决,也没有在一个私有产权的体系中得到真正有效的消除。人类学家早已经提醒我们,人们会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产权形式,并认为在资源利用上并不存在一个从公共产权到私有产权的单一趋势。在一个看似强大却监管不力的统一的国有产权之下,和在一个看似严密却在实践中漏洞百出的统一的私有产权体系下,生态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国家与个人之间,我们还可以选择在人类历史中持续存在并有效实践的“共有产权”。在第三章中,笔者通过对传统整体性自然观向科学自然观的转变揭示了这一过程与现代国家权力的建立的一致性。而科学自然观所诉诸的人与自然的分立和人对自然的控制是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也是内在于现代性本身的特性。对草原退化的问题化自建国之初便被提出,这时所初具形态的草原科学和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机构的建立已经建立了现代性中“专家知识”治理的雏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专家知识”是在与“本土知识”的意识形态式的斗争中确立自身的权威的。而国家专业技术机构的设立也保证了这种知识权力的集中性和权威性。随着国家技术力量的成长,技术在再造自然空间的同时也重塑了社会空间,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态伦理。国家变成了诸如水和草这样重要资源的供给者,它既部分地替代了“长生天”的权威又制造了很多新的更为严重的环境危机。当下以技术为依托以资本为保障的密集型的资源开发体制不能不说是国家草原建设与草原管理带来的意外后果。现代国家权力的兴起使其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者。技术的引进以及其支持的公路、铁路和运河等强化了国家的中心性的控制与监控。一些更为细密的技术,如地图和统计调查等大大等加强了国家对地方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监控能力。国家试图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来“理性化”其人民和环境以便将其置于自己的治理之下。在此,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本土生态知识又被科学体系所接纳并不断地为其提供合法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同样是“集体”的作品,它并不是个体头脑中的既有的存在。当孕育本土知识的共同体的文化消失衰落之后,很难说这样的所谓“本土知识”的实践不是间接地服务于外在的资本与权力。在第四章中,笔者通过叙述一个生态移民村的产生与衰落的过程,来讨论在新的生态治理的时代中草原和草原人的命运。笔者发现,在这次生态危机之后,国家的生态治理行动将牧民视作草原的破坏者和生态负担,并将国家治理视为保护草原的根本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剥离了当地人与草原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削弱了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道德责任。以生态移民为标志,各种名目的“人口转移”还在继续推进。笔者在生态移民项目的运作中揭示了国家与市场力量的合谋将底层的分散的民众裹挟进高度风险的市场体系。一个完全背离了当地生态特质的奶牛产业,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大幅扩张。这不仅使弱势的牧民被市场无情地套空并排斥出局,更给当地的生态埋下了更深的隐患。笔者还注意到,后牧业税时代的国家,以“悬浮治理”为标志,国家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监控权力。而这一体制与自上而下的项目经济相配合,一方面加剧国家与市场对社区自主性的双重压抑,另一方面也使国家作为自然的保护者与作为发展推动者之间的深刻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在其理论设计的形象中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但在实践当中,它的行动总是很令人失望,它往往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些问题。综上,以功利主义道德为核心的私有产权体系、自然与社会分离的科学世界观以及将土地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市场体系都是与现代国家权力的建构相辅相成的,在其运作机制上都表现为对“社区”共同体的消解和共同体规范的破坏。本文认为,回归人之为人的社会本性,及其根植于社会性的道德性,赋予社区共同体以自主性和能动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本报记者 刘敏英 张美梅 包塔拉[6](2008)在《圈养“圈”出高效益》文中认为“圈养就是好啊,圈住羊守住草原,治理沙化的同时,又让羊保膘,四季出栏,多卖钱。”站在一排新建的棚圈前,尝到甜头的舍丹眼里流露出欣喜的神情。 舍丹今年38岁,是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白音图门嘎查牧民。2006年,舍丹参加了苏木举办的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在?

王晓[7](2008)在《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提出生态畜牧业是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这种生产经营方式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既能扩大畜牧业发展的空间、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杜梅[8](2007)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退耕还林(草)将会发挥怎样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退耕对退耕户的收入和经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退耕补偿政策如何完善和发展等,对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后续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结合实际调研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几年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增加,但现阶段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退耕补助。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调查分析了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及退耕还林结束后的看法及存在的问题,退耕户对现阶段退耕还林的实施较为支持,但对后续发展并不乐观。退耕还林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退耕补助一概而论,不能分类分状况实施;宣传程度有限,对政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退耕还林(草)过程中,政府、专家和农户脱节,知识力量薄弱;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调整缓慢,成果巩固面临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工程持续有效的推进及其成果的巩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退耕还林(草)补助按类,按具体情况分配;营造退耕区自我发展的功能;科技支撑系统以农民为主体;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生态的同时提高各类产率和效益。

李晓林[9](2006)在《非常肃北 非常马鬃山——甘肃边境纪事》文中认为我国的9个边境省区,包括甘肃省。这个国情,一定有许多许多人不甚了解。对此,记者已屡见不鲜。甘肃是一个边境省份,尽管国境线的长度仅有65.017公里。而提起甘肃省的边境县,相信有更多的人茫然不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惟一的边境县。而且,肃北确实是个相当特殊的地方。肃北的马鬃山镇,一个遥远的飞地,也可冠以“非常”二字。

靳钟[10](2004)在《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题"绒山羊种质特性利用与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绒山羊预混料配方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贾志海教授主持完成。最近,该成果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系统研究了绒山羊绒羊毛生长规律、生长机理、营养代谢及调控技术,为我国绒山羊科学化饲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项目实施区域涉及面宽,成果推广数量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论文提纲范文)

(1)《春归库布其》(1-2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1.3 The Structure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An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
        2.1.2 Reference to the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Relevant Texts
    2.2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2.3 Proofreading after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3.1 Lexical Level
        3.1.1 Proper Nouns
        3.1.2 Culture-Loaded Words
        3.1.3 Policy Terms
    3.2 Syntactic Level
        3.2.1 Sentences of Ancient Prose
        3.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2.3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s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4.1.1 Transliter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4.1.2 Annotation
        4.1.3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4.2 Translation Methods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4.2.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2.2 Changing Voices
        4.2.3 Reorganization of Structur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Translation
    5.2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ⅠSource Text
AppendixⅡTarget Text

(2)西夏畜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
        二、专题研究
    第三节 创新之处及主要内容
        一、创新之处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西夏牲畜的种类
    第一节 马
        一、西夏的马匹与养马概况
        二、马在军事上的应用
        三、马在西夏社会中的使用情况
        四、马在其它方面的价值
    第二节 骆驼
    第三节 羊
    第四节 牛
    第五节 其它牲畜
第二章 西夏畜牧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游牧
        一、文献中所见西夏的“游牧”
        二、西夏“游牧”的季节移动模式
        三、西夏游牧“地界”的划分
        四、西夏游牧经济的辅助性生业
    第二节 长年喂养和定居牧养
第三章 西夏的官营畜牧体系
    第一节 群牧司的机构设置与职掌
    第二节 群牧司所管诸地牧场
        一、群牧司对牧场的管理
        二、牧场的人员及职责
        三、牧场的基层组织形式
    第三节 牧场中的经济关系
        一、牧场生产的一般流程
        二、官畜畜产分配
        三、牧人、部落、政府的经济关系
第四章 西夏畜牧的管理措施
    第一节 官畜的号印
    第二节 牲畜的簿籍管理
    第三节 官畜的校验、磨勘
    第四节 官畜的注册与注销
    第五节 官畜的赔偿
    第六节 公用牲畜的“遣分”
    第七节 官、私牲畜的保护
第五章 西夏畜牧经济的区域特点
    第一节 唐代“北河曲牧群”与西夏的鄂尔多斯牧地
        一、“北河曲牧群”与党项的崛起
        二、西夏鄂尔多斯地区的畜牧状况
    第二节 宋(金)夏沿边地区
        一、横山地区
        二、瀚海地区
        三、韦州—天都山—屈吴山地区
        四、会州—乌鞘岭地区
    第三节 河套平原
    第四节 阿拉善高原
    第五节 河西走廊
附录: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第十九卷译释
    凡例
    一 派牧监纳册门
    二 分畜门
    三 减牧杂事门
    四 死减门
    五 供给驮门
    六 畜利限门
    七 官畜驮骑门
    八 畜患病门
    九 官私畜调换门
    十 校畜磨勘门
    十一 牧盈能职事管门
    十二 牧场官地水井门
    十三 贫牧逃避无续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资源开发嵌入下的蒙汉杂居区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召镇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研究综述
        二、对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研究的综述
        三、资源开发:人类学视角下的变迁动力研究述评
        四、"蒙汉杂居区"的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区域选择与研究过程
        一、区域选择
        二、研究过程
第一章 田野地点:准格尔召镇
    第一节 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与行政隶属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三节 其他各类资源概况
    第四节 煤炭资源经济主导下的产业结构
        一、准格尔召镇煤炭经济的变迁
        二、准格尔召镇煤炭的种类与分布
        三、煤炭资源产业主导下的其它经济种类
第二章 资源开发嵌入下的生计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资源开发收益前的主要生计方式
        一、"靠天吃饭"的农业
        二、与农业互为依托的牧业
        三、家庭中"活钱"的重要来源:下窑掏碳
    第二节 资源大规模开发后当地入主要的收入来源
        一、征地收入
        二、"典当行"收入
        三、其他收入
    第三节 收入差距过大所引发的当地蒙汉民族矛盾
    第四节 个案研究: "鄂尔多斯模式"的除魅
        一、鄂尔多斯市民间金融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规模
        二、民间金融在鄂尔多斯市盛行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三、民间金融对鄂尔多斯市的影响解析
        四、鄂尔多斯市民间金融危机坍塌的风险分析
        五、鄂尔多斯市民间金融的转型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资源开发嵌入下的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蒙汉民族当今生活方式的交融
    第二节 资源开发收益与消费文化的变迁
        一、从"温饱"到"炫富":食利型"有闲阶层"的出现
        二、独特的车文化
        三、蒙汉族群在现代消费文化的价值趋同
    第三节 个案研究:危险的愉悦——安钠咖吸食
        一、何为"安钠咖"?它的危害?
        二、安钠咖在准格尔召镇流行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
        三、安钠咖由"素"向"荤"转变
        四、防范安钠咖吸食和滥用的解决之道
第四章 资源开发嵌入下的社会分层的变迁
    第一节 "本地人":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杂居的形成
        一、与刻板印象迥异的准格尔召镇蒙古族
        二、从陕北迁入已定居百年的汉族
        三、百年来杂居状态形成的共同地域认同:"伊盟人"
    第二节 "外地人":煤炭高额收益吸引来的异乡人
        一、"投资客"与"打工者"
        二、"污名化"的对象:乌盟人
        三、爱恨交加的特殊群体:"外来媳妇"
    第三节 社会变迁的新财富阶层: "煤老板"
        一、他者眼中的"煤老板"
        二、"煤老板"们的自我评价:最可爱的人
        三、如何公平评价"煤老板"
    第四节 对鄂尔多斯市当地"另类农民"的人类学"深描"
        一、"另类农民"对传统学术视野"农民"概念的改变与颠覆
        二、当地人视野下的"鄂尔多斯模式"解析
        三、鄂尔多斯市"另类农民"个性关键词的"深描"
        四、结语
第五章 资源开发嵌入下的宗教信仰的变迁
    第一节 蒙古族与藏传佛教
        一、准格尔召藏传佛教概况
        二、准格尔召盛大的"查玛"会
        三、他者的眼光:喧嚣商业下的佛教信仰的坚守
    第二节 汉族与民间信仰
        一、汉族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
        二、悄然复兴的"民间迷信"
    第三节 五台山与白云山
        一、五台山:蒙古人敬仰与朝拜的圣地
        二、白云山:陕北移民后裔财富和精神的保护神
第六章 资源开发嵌入下的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
    第一节 权利意识萌发的"伊盟人"
        一、性格特征变迁:从"老实"到"精明"
        二、扞卫利益:从互惠式协助到集体抗争
        三、从农民的权利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艰难转变
    第二节 女权主义的强化
        一、蒙汉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鄂尔多斯女性
        二、从"内当家"到"内外兼顾"
    第三节 个案研究:一桩利益纠葛的婚姻所引发的人类学思考
        一、事件过程
        二、事件的反思与感想
结语
    一、资源经济嵌入加速了边疆和内地均质化进程
    二、资源经济重塑了当地,同时又被当地赋予新的地方性价值
    三、再述"鄂尔多斯模式"的价值及对其他民族的启示
    四、人类学研究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实践功用及价值意义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村庄(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苦难是他的胎记
用生命搏击贫穷
承诺是金
把幸福筑在山上
痛并快乐地活着
一个村庄一个人

(5)“失序”的自然 ——一个草原社区的生态、权力与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脉络与核心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调查点的自然与人文图像
第二章 “边界”的建构:国家的进与退
    第一节 传统时代:自然的“嵌入性”
    第二节 革命时代:国家化的集体经济
    第三节 改革时代:产权形成中的“国家”与“社区”
    第四节 结语:产权、国家与个体主义
第三章 科学、知识与权力:草原建设与管理的反思
    第一节 以水草为核心的自然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科学实践与技术进步:国家对自然的控制
    第三节 草原退化与生态治理:自上而下的项目经济的悖论
    第四节 结语:科学、知识与权力
第四章 制造“移民”
    第一节 “绿色”的权力:“生态”权威与“移民”话语
    第二节 “奶牛村”的建构:政治权力与市场扩张
    第三节 “移民”的诞生:市场崩溃与道德危机
    第四节 结语:重访波兰尼
第五章 讨论与反思:重返“社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地位
二、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基础建设
三、加大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
    (一) 做出规划, 合理布局
    (二) 要合理调控投资方向和投资比例
    (三) 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8)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草)的背景
        1.1.2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演变
        1.1.3 中国退耕还林(草)实施及研究现状
        1.1.4 国外退耕还林(草)情况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状况
        1.2.1 国内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状况
        1.2.2 国外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正蓝旗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生态环境状况
        2.1.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2.2 多伦县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生态环境状况
        2.2.4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概况
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历史资料的查阅
        3.2.2 入户调查
        3.2.3 实地调查
4 生态效益评价
    4.1 退耕还林(草)对林草覆盖面积的影响
    4.2 退耕还林(草)对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4.3 退耕还林(草)对治理荒漠化面积及水土流失和沙化速度的影响
5 经济效益评价
    5.1 退耕还林(草)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各类产值增加值的影响
    5.2 退耕还林(草)对人均收入的影响
        5.2.1 对人均年收入量的影响
        5.2.2 对收入构成的影响
    5.3 退耕还林(草)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5.3.1 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5.3.2 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影响
    5.4 退耕还林(草)对农业的影响
    5.5 退耕还林(草)对畜牧业的影响
6 社会效益评价
    6.1 退耕还林(草)对外出劳务人口数量的影响
    6.2 退耕还林(草)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6.3 退耕还林(草)对畜牧业结构的影响
7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看法
    7.1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态度与支持性
    7.2 退耕户接受退耕还林(草)的方式(宣传力度)
    7.3 造林情况
        7.3.1 林种构成及选择
        7.3.2 退耕户对林种选择意愿的反映
        7.3.3 造林方式
    7.4 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7.5 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和退耕后经济变化
        7.5.1 退耕到现在农户收入变化
        7.5.2 退耕户收入来源
        7.5.3 退耕还林(草)期间退耕户增收来源
        7.5.4 农户从退耕土地还林地所获收益
        7.5.5 粮食补助对退耕户的影响
        7.5.6 国家补助对退耕户收入的影响
        7.5.7 补贴到期后退耕户预计收入变化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9)非常肃北 非常马鬃山——甘肃边境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五大五小”的肃北
“飞地”马鬃山

四、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论文参考文献)

  • [1]《春归库布其》(1-2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邸宏超.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西夏畜牧业研究[D]. 高仁. 宁夏大学, 2016(04)
  • [3]资源开发嵌入下的蒙汉杂居区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召镇的个案分析[D]. 杨洪远. 兰州大学, 2014(06)
  • [4]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村庄[J]. 刘亚丽,闫秀娟. 中国作家, 2009(08)
  • [5]“失序”的自然 ——一个草原社区的生态、权力与道德[D]. 荀丽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6]圈养“圈”出高效益[N]. 本报记者 刘敏英 张美梅 包塔拉. 通辽日报, 2008
  • [7]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 王晓. 北方经济, 2008(14)
  • [8]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果评估[D]. 杜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非常肃北 非常马鬃山——甘肃边境纪事[J]. 李晓林. 中国民族, 2006(01)
  • [10]绒山羊再不会毁草原了[J]. 靳钟. 农村科技, 2004(10)

标签:;  ;  ;  ;  ;  

绒山羊再也不会破坏草原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