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尹祖贤[1](1976)在《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最近几年,茶叶生产迅速发展。我们安徽滁县的自然条件,一直有人认为不能种茶,现在不仅试种成功,而且发展也很快,并且也出现了亩产干茶三百斤的较高产量。当前新茶区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管
杨维时[2](1977)在《从皖东地区茶树异常落叶早花多花等异常现象看护茶林带的作用——兼论影响茶树异常落叶的主导因素》文中认为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皖东地区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方针指引下,自一九七○年以来,全区新辟茶园将近七万亩,五、六年生茶树已开始投产,取得南茶北引的初步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茶树生长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大面积的异常落叶、严重的早花多花、秋季常遭旱灾、冬季常受冻害,以及成品茶具有苦涩味,特别是夏茶苦涩味较重等。为什么在皖东种
戚利潮,张叶大[3](2016)在《茶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说明因环境条件变化和病菌的抗药性等问题,茶树病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茶树主要根部病害、枝干病害、叶部病害和新梢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止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向晶晶[4](2007)在《食用菌种植中污染菌青霉的拮抗菌筛选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年产量约在900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金堂县是我国三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种类主要有蘑菇、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姬菇、杏鲍菇等2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40万吨(鲜品),年产值达到14亿元。赵家镇是金堂县食用菌生产的重镇,其食用菌产值已超过了粮食生产的总产值。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销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因此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这样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近年出现了严重的污染菌(包括病毒),有些菇农种植的食用菌其污染率超过了50%以上,全县的食用菌生产因污染菌造成的损失达亿元以上,到了必须认真防治的时候。目前,国际国内防治食用菌生产中的污染方法主要有:一是高温灭菌法,即对原料在接种前进行加热处理;二是使用灭菌制剂(主要为化学制剂)。由于化学制剂(如:敌敌畏,马拉硫磷,乐果,对二氯苯,甲醛等)一般都有残留毒物,故而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质量,影响到出口换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防治途径迫在眉睫。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拮抗微生物防止病菌的侵袭,也就是我们说的生物防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化学农药引起的残留问题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是安全的。通过对金堂县食用菌生产基地的污染菌袋采样分析,污染菌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和病毒类,虫害主要为菌蝇,螨类等,所谓病害多为上述病菌引发。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一种青霉菌,经分析鉴定是产黄青霉(P.chrysogenum)。本研究即针对该青霉污染菌,从实验室保藏菌种中筛选出相关拮抗菌,制备出拮抗制剂,进行小型田间实验,检测其生物防治效果。通过2次转接将实验室保藏菌种活化备用,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污染菌菌悬液,采用直接堆砌法进行产黄青霉拮抗菌的筛选。直接堆砌法所获得的抑菌圈大而清晰。经过筛选得到了一株拮抗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12#,在其周围青霉不能生长,有一明显的抑菌圈。对拮抗菌株12#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以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鉴定,12#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Frankland&Frankland)。筛选到的拮抗菌经鉴定后,对其抑菌机制作了初步测定。将不同时段的发酵液经过滤、离心去掉菌体,留取上清液进行抑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有效抑菌成分是菌体代谢物,且该代谢物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浓度逐渐增高,在发酵60h左右达到最好抑菌效果,抑菌时间持久。通过对拮抗菌制剂的安全性检测表明:该制剂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无影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与常见灭菌剂甲醛、百菌清、阿维菌素抑菌效果相比较,12#拮抗菌株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不但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在培养9d之后抑菌圈仍达到40mm以上,且发酵液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显着。通过比较实验可以看出,12#菌株的拮抗效果明显好于百菌清、甲醛和阿维菌素。将制备好的拮抗菌制剂用于成都金堂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分别对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和姬菇这4种食用菌菌袋上的污染菌菌斑作防治实践。选取上述4种食用菌的污染菌袋各一批;按每1cm2病斑用1ml制剂的比例对污染菌袋进行注射或喷雾,施用后用胶纸封贴破口处,在培养后期统计消除病斑污染的菌袋个数。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污染菌的繁殖速度得到控制,食用菌菌丝很快覆盖过污染病斑,从而达到了消除污染的目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拮抗制剂对以上4中食用菌污染菌袋的抑菌效果良好,成功率达到了80%。
张劲松[5](2014)在《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片段的克隆》文中研究表明北细辛为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以次生代谢产物甲基丁香酚为主要药用成分。目前北细辛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栽培种子繁殖所需时间长,而组织培养具有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己成为种苗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北细辛地上部分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状态的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为获得大量高质量的愈伤组织提供参考资料。并对不同时期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了解其形态、类型及发生过程,为后续的扩大培养及悬浮体系、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同时,对连接北细辛初生代谢及次生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进行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通过对关键酶的调控增加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的产量,提高北细辛植株的利用率。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对北细辛地上部分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行详细研究,结果为:最适外植体为幼嫩期叶柄,外植体灭菌方式为70%酒精溶液灭菌30s后0.1%升汞溶液灭菌8min,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30g·L-1蔗糖+0.6mg·L-16-BA+0.15mg-L-1NAA.2.添加2g.L-1活性炭或1.5g-L-1PVP可降低北细辛愈伤组织褐化程度。3.通过对北细辛不同时期愈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愈伤组织发生于叶柄或叶片维管组织附近的薄壁细胞,形成的分生细胞团呈鸟巢状结构排列,为组织化的愈伤组织。4.克隆得到北细辛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PAL)基因片段AhPAL1、AhPAL2,长度为882bp、879bp,分别编码294、293个氨基酸残基。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断AhPAL1、AhPAL2为北细辛PAL基因家族的两个成员,BLAST分析显示AhPAL1、AhPAL2与多种植物PAL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进化树分析表明不同科属间PAL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属内差别较小,表明PAL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变异不大,具有较强的保守性。AhPAL1、AhPAL2不具备跨膜结构域,是典型的基质蛋白。
吴蒙[6](2009)在《黄连木初代培养及褐变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恶化效应,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于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成为人类21世纪能源研究发展的热点。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属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是我国珍贵木本用材树种和生物能源树种。本实验以黄连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及褐变影响因子。在黄连木组培快繁初代过程中,外植体易发生褐变,导致外植体生理功能衰退,严重阻碍黄连木组培快繁的正常进行。本文对黄连木外植体褐变相关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认识外植体褐变,通过各因素对褐变的影响,找到影响褐变的主导因子,以期为抑制黄连木外植体褐变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黄连木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是:黄连木茎段→洗衣粉上清液浸泡10min并用软刷刷去表面污垢→自来水冲洗30min→超净台上用70%酒精浸20S→无菌水冲洗2次→0.1%升汞浸8min→无菌水冲洗8次→接种到培养基上。2.影响黄连木腋芽萌发的主要因素有:基本培养基、6-BA、NAA。黄连木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是:1/2DKW+BA1.0mg·L-1+NAA0.05mg·L-1+IBA0.3mg·L-1 +食糖30g+琼脂8g,PH值5.8。3.黄连木外植体的取材季节和部位是影响褐变的主要因子,5月中旬是取材的最佳时期。琼脂浓度对黄连木外植体褐变有显着影响,添加8g·L-1琼脂的培养基防止褐变的效果最佳。低温处理对减缓褐变有一定的影响,但会影响外植体生活能力。水解乳蛋白防止外植体褐变的最佳浓度为300mg·L-1。缩短转接周期可以减轻褐变的发生,转接周期越长褐变程度越严重。不同种类抑制剂对褐变有着不同的影响,活性炭抑制褐变效果明显,常规褐变抑制剂硫代硫酸钠、VC、PVP对黄连木外植体褐变效果影响不显着。
吴芳[7](2006)在《澜沧江流域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景观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双版纳位于澜沧江下游地区,是澜沧江流经中国的最后一站,一直以来以着名的生态旅游区而闻名,因此,它的流域生态环境与所处的战略位置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澜沧江流域地区与南方陆域边界地区所面临的共同环境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将其作为一个流域整体加以研究,用RS和GIS技术获取基础数据,并结合DEM高程数据与其它资料,通过运用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从水土流失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两方面对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结果主要有:(1)对澜沧江流域西双版纳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的研究表明,西双版纳30%的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且水土流失强度主要以轻度、中度、强度侵蚀为主。以澜沧江为明显分界,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密度大,强度较高,而北部和东部则相反。(2)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末与21世纪初的两个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分析对比,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研究区的水土流失强度总体上是趋于下降状态,但近几年却有小幅度的上升。十多年来,有11%的区域水土流失强度发生变化,变化区域主要密集在西双版纳南部、东部和西南部。西双版纳水土流失强度下降的面积大于水土流失强度增加的面积。但增加的水土流失面积以中度、强度水土流失为主。(3)从景观格局变化看,目前澜沧江流域西双版纳地区呈现以少数景观占优势的景观格局,不均匀化和复杂程度增加,并在其景观格局向一定平衡性转换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流域景观变化明显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澜沧江流域及其支流地区,景观的不平衡、不均匀性增加且流域内景观格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4)从流域环境和景观格局两方面的分析可知,目前西双版纳流域的生态环境正处于过渡状态,可以通过调整景观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注意流域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等措施,逐渐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和良性流域生态环境。
二、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3)茶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茶树根部病害及其防治 |
2 枝杆部病害及其防治 |
3 叶部病害及其防治 |
4 新梢病害及其防治 |
(4)食用菌种植中污染菌青霉的拮抗菌筛选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食用菌污染菌的分离鉴定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污染菌的分离、纯化 |
3.2 污染菌的鉴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
摘要 |
1 引言 |
2 产黄青霉拮抗菌筛选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拮抗菌株的鉴定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保藏菌种的活化 |
4.2 拮抗菌株的筛选 |
第三章 拮抗制剂制备及其抑菌效果与化学灭菌剂的比较 |
摘要 |
1.引言 |
2.拮抗制剂的制备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与常用化学灭菌剂抑菌效果的比较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拮抗制剂的制备 |
4.2 与常用化学灭菌剂抑菌效果的比较 |
第四章 小型田间实验 |
摘要 |
1 引言 |
2 拮抗制剂对食用菌菌丝体的作用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 田间防治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食用菌污染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
引言 |
一、发生污染源分析 |
二、污染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
三、污染防治措施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读期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片段的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细辛的研究概况 |
1.1.1 历史起源与亲缘关系 |
1.1.2 生长特性 |
1.1.3 有效成分 |
1.1.4 细辛药理作用 |
1.1.5 毒副作用 |
1.1.6 细辛的繁殖技术 |
1.1.7 细辛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
1.2 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
1.2.1 培养基 |
1.2.2 外植体 |
1.2.3 外植体消毒 |
1.2.4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 |
1.4 植物次生代谢简介 |
1.5 酚类合成代谢途径 |
1.5.1 酚类物质合成代谢简介 |
1.5.2 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生理生化特性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愈伤组织形态结构观察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2.3.1 试验材料 |
2.3.2 主要仪器 |
2.3.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3.1.1 外植体灭菌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3 不同类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5 愈伤组织生长培养过程中褐化的抑制 |
3.1.6 愈伤组织不定根的分化 |
3.2 不同发育阶段愈伤组织的解剖学观察 |
3.3 北细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3.3.1 北细辛叶片总RNA的提取 |
3.3.2 北细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片段的克隆 |
3.3.3 北细辛cDNA克隆片段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4 讨论 |
4.1 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 |
4.2 北细辛愈伤组织形态观察 |
4.3 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黄连木初代培养及褐变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 |
1.2 影响组培外植体褐变的因子 |
1.2.1 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
1.2.2 培养基 |
1.2.3 培养条件 |
1.3 克服外植体褐变的措施 |
1.3.1 外植体的选择及预处理 |
1.3.2 添加抑制剂和吸附剂 |
1.3.3 其他方法 |
1.4 褐变的机理 |
1.4.1 自由基伤害假说 |
1.4.2 酚-酶区域性分布假说 |
1.4.3 保护酶系统假说 |
1.5 黄连木概况 |
1.5.1 黄连木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5.2 黄连木的经济价值 |
1.5.3 黄连木的观赏价值及在园林中应用 |
1.5.4 黄连木繁殖方式及研究现状 |
2. 引言 |
3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3.1 初代培养设计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外植体最佳灭菌措施的筛选 |
3.1.3 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
3.2 黄连木外植体褐变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外植体生理状态 |
3.2.2 不同预处理试验 |
3.2.3 取材时间对外植体污染与褐变的影响试验 |
3.2.4 培养基浓度对褐变的影响试验 |
3.2.6 糖类物质对褐变的影响 |
3.2.7 水解乳蛋白对褐变的影响 |
3.2.8 转接周期对褐变的影响 |
3.2.9 培养温度对褐变的影响 |
3.3 数据统计方法与分析工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初代培养 |
4.1.1 灭菌措施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
4.1.2 基本培养基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诱导的影响 |
4.2 黄连木外植体褐变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1 不同来源外植体对褐变的影响 |
4.2.2 外植体取材部位对褐变的影响 |
4.2.3 不同预处理措施对褐变的影响 |
4.2.4 外植体采集时期对褐变的影响 |
4.2.5 琼脂浓度对褐变的影响 |
4.2.6 褐变抑制剂种类及浓度对褐变的影响 |
4.2.7 糖类物质对褐变的影响 |
4.2.8 水解乳蛋白对褐变的影响 |
4.2.9 转接周期对褐变的影响 |
4.2.10 培养温度对褐变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黄连木组织培养条件 |
5.1.2 外植体的选取 |
5.1.3 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 |
5.1.4 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 |
5.1.5 外植体褐变影响因子的研究 |
5.2 讨论 |
5.2.1 外植体的选择和灭菌 |
5.2.2 关于无菌繁殖系的建立 |
5.2.3 褐变影响因素 |
5.2.4 其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7)澜沧江流域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流域生态环境 |
1.1.2 流域研究区的选择 |
1.1.3 项目背景 |
1.1.4 技术方案的选定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社会经济 |
2.3 生态环境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数据来源及工作平台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工作平台 |
3.2 遥感信息处理 |
3.2.1 遥感图像处理 |
3.2.2 遥感影像解译 |
3.2.3 辅助图件制作 |
4 研究区水土流失及变化分析 |
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4.1.1 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等级划分 |
4.1.2 水土流失空间分布 |
4.2 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分析 |
4.2.1 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分析 |
4.2.2 水土流失情况趋势分析 |
4.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气候因素 |
4.3.2 地形因素 |
4.3.3 植被因素 |
4.3.4 流域环境因素 |
4.3.5 人为因素 |
5 研究区景观格局及变化分析 |
5.1 景观结构研究 |
5.1.1 景观分类方法 |
5.1.2 景观格局指数 |
5.2 景观格局分析 |
5.2.1 景观格局面积变化 |
5.2.2 景观格局变化系统分析 |
5.3 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5.3.1 景观要素面积变化的影响 |
5.3.2 景观类型格局变化的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水土流失现状情况 |
6.1.2 水土流失变化情况 |
6.1.3 景观格局变化情况 |
6.1.4 对策建议 |
6.2 讨论 |
6.2.1 特点与优点 |
6.2.2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茶树落叶规律及其防止措施[J]. 尹祖贤. 茶叶科技简报, 1976(01)
- [2]从皖东地区茶树异常落叶早花多花等异常现象看护茶林带的作用——兼论影响茶树异常落叶的主导因素[J]. 杨维时. 茶叶科学简报, 1977(03)
- [3]茶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 戚利潮,张叶大. 茶叶, 2016(01)
- [4]食用菌种植中污染菌青霉的拮抗菌筛选与应用研究[D]. 向晶晶. 四川大学, 2007(05)
- [5]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片段的克隆[D]. 张劲松.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6]黄连木初代培养及褐变影响因子的研究[D]. 吴蒙. 安徽农业大学, 2009(S2)
- [7]澜沧江流域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景观格局研究[D]. 吴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