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论黄陵旋卷构造及其动力地质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舟[1](2017)在《鄂西埃迪卡拉纪早中期碳酸盐岩地层成岩作用及其六水碳钙石假晶的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埃迪卡拉纪(约635542 Ma)是早期地球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关键阶段。迄今为止,丰富的沉积地球化学或化学地层学研究数据结合沉积古地理信息和古生物化石记录等,可较好地揭示埃迪卡拉纪海洋和大气环境状态及其变化,例如海洋无机碳库的剧烈扰动(碳酸盐的碳同位素显着负漂移事件)、海水氧化还原状态空间不均一性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海洋成氧与间歇性氧化等。然而上述研究内容均主要基于沉积过程特征,目前相对较少的报道重点关注沉积物成岩作用过程,尤其是沉积过程原始信息中叠加的早期成岩阶段信息。大部分老地层原始沉积物所经历的成岩作用相对复杂,其大部分时间处于晚期埋藏成岩阶段,这期间的成岩信息不具有古沉积环境指示意义,而且还会弱化原始沉积组构的环境指示意义;相比之下,沉积物早期成岩或自生作用阶段的产物由于其通常形成于沉积物浅表层至水—沉积物界面处,可记录同时期孔隙水甚至底层海水信息,因此可与同时期古环境变化相联系,检验或增强沉积过程信息的可靠性。本文选择埃迪卡拉纪相对特殊的两个时段或层位:“雪球地球“冰期结束后“盖帽”碳酸盐岩层位(约635 Ma)和埃迪卡拉纪冰期的潜在对应层位,因为这二个时段均以同时期剧烈的古沉积环境、古气候变化为特征。试图通过探索上述二个时段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成岩作用过程,讨论其对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可能指示意义或反馈响应。论文聚焦鄂西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底部和中部碳酸盐岩地层,利用地质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对比现代海洋沉积和成岩作用原理,对陡山沱组相关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过程得出以下新认识:1.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具有最负碳同位素组成(δ13C低至-49‰VPDB)的甲烷信号基本以充填满孔洞或裂隙等孔隙中心的亮晶方解石为主,在“盖帽”碳酸盐岩各沉积和成岩组构的相对时间序列中,属于最晚世代胶结充填物,其形成时间可能从早期成岩阶段至晚期埋藏成岩阶段,不宜作为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充分证据。峡东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上段多层方解石丛状结晶扇表现出准同生至早期成岩或自生作用阶段产物特征,其成核和生长于水—沉积物界面附近,无机碳同位素组成具有甲烷信号特征或受甲烷端元影响,可以指示沉积物孔隙水环境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增强,并可能与“盖帽”沉积中后期海洋硫酸盐输入量增加有关。陡山沱组“盖帽”沉积物在后期埋藏成岩阶段,所含碳质物的拉曼光谱地质温度计得出其经历的古温度范围普遍小于300℃,这与前人团簇同位素地温计所指示的“盖帽”经历了最高温度近500℃的热液事件结论之间有差异,但不排除陡山沱“盖帽”成岩热历史中存在小于300℃的热液活动作用,拉曼光谱地温计古温度结果符合沉积物埋藏地温热效应。2.部分浅水内陆棚沉积环境的陡山沱组地层中部可见六水碳钙石硅质假晶分布,假晶产出特征表明其原生矿物六水碳钙石形成于沉积物早期成岩或自生作用阶段。推断六水碳钙石的最初形成除指示同时期冰水环境或近0℃低温条件外,可能与樟村坪和胡集等地陡山沱组沉积物中高磷酸盐含量对方解石等其他类型碳酸盐矿物成核生长的抑制作用有关。通过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等综合对比,本文将陡山沱组中部六水碳钙石假晶分布层位对应于约580 Ma Gaskiers冰期。由于六水碳钙石的形成还可能受到沉积物有机质或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增强的影响,因此间接地认为陡山沱组六水碳钙石硅质假晶成因还可能与Gaskiers冰期期间海洋有机质埋藏率增加有关系。此外,六水碳钙石假晶作为Gaskiers冰期古气候变化的矿物学证据,极大地有助于厘清埃迪卡拉纪时期部分环境和生物演化事件的相互关系,包括EN3或Shuram负漂晚于Gaskiers冰期、陡山沱组大型带刺疑源类生物群与加拿大Avalon埃迪卡拉生物群在时间上可能存在重叠等。
姚志祥[2](2014)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块体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破坏后残留的稳定地块,内部矿产资源丰富,活动微弱,而周缘地区新生代受到强烈改造,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鄂尔多斯块体处于中国东西部过渡区域,受到中国东西部双重动力作用的影响,其深部动力学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地质概况、地震活动、块体运动和应力环境以及区域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本文使用基阶瑞利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进行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因此在介绍使用的方法之前,对面波特征、分析方法、各向异性种类和形成进行了概述。本研究利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98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18个宽频带固定台站,挑选出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237个远震事件的高质量面波波形数据,利用双平面波方法反演了20-143s共13个周期的一维和二维相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又利用Saito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S波速度结构。根据这些结果,分析讨论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深部结构和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大部分区域岩石圈厚度在170-180km之间,呈高速特征,内部变形微弱,可能保留有克拉通性质的岩石圈根。岩石圈上部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近EW向,为残留“化石”各向异性,岩石圈下部呈近NW-SE向,可能是现今板块构造运动导致的变形形成,岩石圈的这种垂向上的变形变化约开始于80-100km深度范围。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垂向上的变形差异可能主要与岩石圈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关。现今青藏高原的NE向挤压可能对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变形起主要作用。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存在软流圈沿岩石圈薄弱带的被动裂谷模式下的上涌,上涌中心区域位于大同盆地西侧和岱海断陷盆地东南。由于软流圈岩浆热物质沿通道快速上涌,并注入地壳底部,在热侵蚀作用下引起壳幔物质熔融,导致了该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大范围低速异常。软流圈上涌位置和岩浆运移的差异,可能控制了大同等附近区域火山喷发模式和新生代玄武岩的区域差异。软流圈的上涌,造成新生代大同附近岩石圈的进一步减薄。河套断陷带下地壳和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与软流圈上涌热物质的侧向运移有关。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的西秦岭、东祁连附近区域地壳及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主要与该区的构造运动有关,即主要是由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增生扩展作用引起的壳幔强烈剪切变形导致的地壳和岩石圈内生热和塑性流变引起,而不是软流圈热物质的大规模上涌。在六盘山断裂带附近,可能存在深部软流圈热物质的局部上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的山西地堑南部、豫西北区域岩石圈约厚70km,软流圈显着上升,可能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后的反映。山西地堑中部N37--38。区域可能存在鄂尔多斯块体突出的高速岩石圈,分割了南北异常的软流圈,高速岩石圈可能正遭受到南北软流圈的热侵蚀作用。秦岭造山带中部偏东,在E108°-E109.5°之间靠近渭河盆地一侧,100-150kmm深处存在高速异常体,可能是俯冲到华北块体之下的扬子块体拆沉的岩石圈,该区域现今发生的拆沉可能主要是由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斜向汇聚导致。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并向东北扩展挤压,可能对现今鄂尔多斯块体运动和变形起主要作用,而鄂尔多斯块体的运动又为周缘地区的进一步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环境。
王济洲[3](2011)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加固研究》文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炭已有上百亿吨受到水的威胁,即使是薄层石灰岩水突水,在某些情况下如因地质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垂向通道或横向与强含水层对接而产生水力联系时,也会发生较大的灾害性事故。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在煤矿底板突水因素的研究方面投入很多,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现有技术发展水平限制,致使矿井水防治尚未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梧桐庄煤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矿井,地下水温度40℃左右、水压8MP。年生产能力150万吨,是现代化新型矿井,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大水矿井。本文在充分研究了梧桐庄矿所在井田的区域与井田构造及水文地质和井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础上,以梧桐庄矿1821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比较先进的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音频电透视等综合物探方法查清每层底板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各类通道和薄弱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研究高温条件下加固底板注浆配比与工艺,通过现场注浆加固后再进行探测对比和试采研究,从而达到防治水的目的。这不仅对182104工作面回采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整个矿井,乃至整个深部2号煤(大煤)的开采起到推动作用。
王二七,苏哲,许光[4](2009)在《我国的一些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构造》文中研究表明尽管大陆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人类生活在大陆上,大部分资源也来自于大陆,因此大陆构造研究有特别的意义,我国的地质前辈们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陆壳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因此大陆构造要比大洋构造复杂的多,认识其演化规律极其困难,但是人类正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朝这个目标前进。地块的侧向挤出是大陆构造的主要形式。尽管大规模的地块侧向挤出是否发生在青藏高原主体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有证据显示地块的侧向挤出广泛地发生在青藏高原周边以及我国其它的一些造山带内,呈现出不同的规模、位移量和变形特征。位于滇西三江断裂带内的兰坪—思茅盆地在印度和华南第三纪的压扭性相互作用下向南挤出;沿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形成于早第三纪印度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南北向碰撞,最新的挤出地体是塔里木盆地;雪峰地块向南的侧向挤出受控于华南地区北西—南东向区域性扭性构造作用;沿扬子地块北缘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形成于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晚期的南北向挤压,造成四川盆地发生向西的侧向挤出;沿秦岭—大别山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发生在中生代,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下地壳随扬子地块的挤入向东运动,最后在桐柏—大别山隆升到地表,而中上地壳包括留风关复理石沉积和碧口地块向西挤出。桐柏—大别山和青藏高原均形成于大陆的碰撞,地壳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增厚。因此,有理由相信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和桐柏—大别山的下地壳结构和构造是一样的,要研究两者物质组成和赋存状态以及运动和变形特征可以互相参考和借鉴。例如: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对高原下地壳流变的关注和争论。上述桐柏—大别山中生代下地壳的侧向挤出就是通道流,由此证明青藏高原下地壳通道流是存在的;而青藏高原下地壳和桐柏—大别山一样,一定是由壳内花岗岩、活化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变质核杂岩以及混入的上地幔物质组成。
党犇[5](2003)在《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其形成历史早、演化时间长。同时又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很大。它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其油气资源丰度及其探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了客观地总结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规律,有必要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聚集研究。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研究为原则;以古亚洲、特提斯、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交切、叠合和复合,控制和影响着鄂尔多斯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形成和发育为指导思想。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通过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相应盆地原型的确定、不同期次古构造应力场的分析、以297口探井数据为基础的相关构造图件的编制、奥陶系残余生烃坳陷及其迁移规律研究等的综合分析,开展了盆地基底以及盆地断裂系统、盆地及邻区构造与沉积演化、盆地原型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奥陶系产气层不同时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形成的不同世代盆地之间的叠置关系以及盆地改造与天然气藏的形成、重新分配和最终就位诸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有以下成果及认识: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沉积盖层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分为六大构造阶段: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中新元古代克拉通内裂陷槽或坳拉槽演化阶段、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坳陷演化阶段、中生代中晚期大鄂尔多斯内陆盆地演化阶段及独立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盆地不同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受不同的构造动力体系控制。中新元古代为大陆裂谷集中发育阶段;古生代主要受控于古亚洲构造动力学体系;中生代主要受控于中特提斯—古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其中早期(T)主要受特提斯动力体系影响,晚期(J3-K)主要受古太平洋动力体系影响;新生代主要受控于新特提斯—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 将鄂尔多斯盆地的断裂构造造划分为盆地周缘断裂系统、盆地基底断裂系统、盆地盖层断裂系统和盆地盖层裂缝系统。盆地基底断裂最为发育,且主要发育NE向和EW向两个方向断裂,其中EW向断裂带和NE向的断裂带与油气关系最为密切。 裂缝系统以发育垂直裂缝为主,可形成于不同时期,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平 n中文摘要面X型共扼剪节理,现今的裂缝性质是喜山期最终作用的结果。裂缝的发育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储层的储集性能,是控制油气最终就位和聚集的主要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区存在一中部坳陷带一即乌审旗一靖边一安塞一甘泉坳陷带,该中部坳陷带并非沉积坳陷,而是加里东、早华力西运动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地层分布坳陷带一即构造坳陷带.同时靖边一米脂地区又是马家沟组的一残余生烃坳陷,可视为中部坳陷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主生烃坳陷中心大致在陕参1井一带.中部坳陷带、残余生烃坳陷和中部气田分布范围的叠合,反映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联系,表明中部气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中部坳陷带。 不同期次的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呈NNE一SSw向和近sN向,主要是晚奥陶世以来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并与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印支期主要呈NW一SE向和NNE一SSW向、SN向,主要受中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中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拼贴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影响,西北缘呈NW一SE向为派生;燕山期主要呈NW一SB向,主要受古太平洋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盆地西南缘呈NE一SW向;喜马拉雅期呈NNE一SSW向,主要受新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联合作用影响,即今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有关。 构造裂缝系统控制着奥陶系储集层的发育和天然气的聚集。强度较大的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决定了盆地内裂缝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决定了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最终就位空间,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裂缝系统的交汇部位,通常都是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场所,裂缝密集带及其相互交汇处通常又决定着天然气的高产部位。各时期构造应力场都程度不等的决定着天然气运移通道及其指向,决定着圈闭中天然气的聚集及其再分布。 鸟审旗一志丹南北一线为一构造转换枢纽带,是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聚集区。加里东一华力西期,它是整体西高东低构造背景上的一个次级开阔坳陷带;印支期基本构造面貌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燕山早中期,它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坳陷带存在;在燕山晚期区域构造反转,使东部抬升,西部下降,到早白全世末转变成为靖边一志丹料坡带.该构造转换枢纽带,在整个油气运聚史中,它是左右逢源、上下逢源,从而成为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带并形成了世界级的中部大气田。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6](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唐贵智,陶明[7](1997)在《论长江三峡形成与中更新世大姑冰期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长江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中更新世大姑冰期冰川作用及其后河流袭夺作用的研究,提出长江三峡发育前后历时70~100万年,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早更新世鄂西期夷平及其抬升解体;(2)中更新世大姑冰期来临并覆盖了所有超出当时雪线(相当今日海拔高程800~900m)以上的山原和山谷,形成巨大的冰盖和山谷冰川;(3)冰川溯源刨蚀,使位於东西两侧的峡江冰川和川江冰川之间的分水岭齐岳山-巫山山原冰盖日益缩小,最终打通分水岭并袭夺了西部河流水系使之改向东流,形成今日三峡景观。
王承辉[8](1995)在《鄂西重力地质灾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观鄂西地区岩崩、滑坡、坍方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生,笔者认为大宇宙天体运动控制下的内动力和地质基础背景是其成生变形的主要因素,而与大宇宙天体运动有关的各种外动力条件的影响和变化及人类与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则是其成生发展的诱发因素。两种变量(即内、外动力)和天体运动的有机组合与变化趋势,使地质灾害成生的类型及其频度、强度、破坏(形变)特征及变形机制不尽相同,变形特征多样。在发生时间和灾害规模上多受天体运动变化规律所制约。据此可对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刘传正[9](1993)在《长江三峡库首区地壳表层工程地质环境演化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对三峡库首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演化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尤其是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据自己的工作得到一些新的结果。作者首先论证了库首区的地壳表层结构,强调仙女山、九湾溪、天阳坪三断裂构成的K字型断裂系的重要意义,并据断裂构造岩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质分析了仙女山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孕震物理。其次从白垩—老第三系的分布、温泉的排列、地形变的协调性、地应力的一致性论证了仙女山断裂活动自新构造期以来即已南北一体化,其北延过江的形式是反经验的,即以挤压应力拗折带的形式过江,而在地表无确定的断裂带存在。第三,由赤平投影解,水系优势方位统计等反演研究及现代地应力测量结果,证明库首区自燕山运动以来基本上以NW向应力场为主,属于NNW向构造体系。第四,由阶地、第四纪堆积物及物理地质作用的研究,发现新滩地带不存在阶地“超覆”,瑶子“砾岩”并无明显的构造变形迹象。库首区自新构造期始至今稳定抬升,升率约为0.1 mm/gt。在此背景下,发育了秭归—渔洋关孕震断裂带及黔江—兴山孕震断裂带的一部分。这两个带控制的地区、地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活跃。特别是新滩地带近2000年的重力崩滑(外动力)与区域地震(内动力)在时空上具有明显的相谐性。此外,文中还结合三峡的新构造研究提出了新构造期次划分方案,它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唐贵智,陶明[10](1991)在《长江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了长江三峡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确立了两个活动构造体系:1)齐岳山-巫山帚状构造和,2)黄陵旋卷构造。在野外着重观察了第四纪以来断层活动特点和力学性质,并发现了不少的第四纪活动断层,如杨家岭推覆构造、新滩断层、马槽背断层和贺家坪断层等,研究了它们对本区动力地质现象的时空相关性,从而有效地预测预报了新滩大滑坡。最后讨论了新构造运动对长江三峡地区工程建设的影响,明确指出巴东县的新县址是一个大滑坡体,不宜作新县建设基地。
二、初论黄陵旋卷构造及其动力地质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论黄陵旋卷构造及其动力地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鄂西埃迪卡拉纪早中期碳酸盐岩地层成岩作用及其六水碳钙石假晶的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成岩作用对陡山沱组原始沉积信息的改造或影响 |
1.2.2 “盖帽”碳酸盐岩中甲烷信号的成岩作用成因 |
1.2.3 陡山沱组地层常见早期成岩组构和形成过程 |
1.2.4 成岩作用对陡山沱组生物化石埋葬保存的影响 |
1.3 研究方案和主要工作 |
1.4 研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大地构造和沉积环境 |
2.2.1 大地构造背景和演化 |
2.2.2 沉积环境和古地理 |
2.3 区域地层背景 |
2.3.1 地层概念厘定和区划归属 |
2.3.2 岩石地层特征 |
2.3.3 地层同位素年代框架 |
2.3.4 生物地层概况 |
第三章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1 研究剖面 |
3.1.2 分析技术和方法 |
3.2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拉曼光谱学特征 |
3.2.1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沉积和成岩组构岩石学特征 |
3.2.2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沉积和成岩组构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3.2.3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所含碳质物拉曼光谱学特征 |
3.3 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过程讨论 |
3.3.1 “盖帽”碳酸盐岩沉积和成岩组构形成的相对时间序列 |
3.3.2 “盖帽”碳酸盐岩碳质物拉曼光谱古温度的成岩热历史意义 |
3.4 专题小结 |
第四章 陡山沱组六水碳钙石成岩假晶及其古环境意义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1 研究剖面 |
4.1.2 分析技术和方法 |
4.2 剖面陡山沱组地层学和六水碳钙石假晶矿物特征 |
4.2.1 岩石地层特征 |
4.2.2 碳、氧稳定同位素化学地层特征 |
4.2.3 陡山沱组六水碳钙石假晶特征 |
4.3 陡山沱组六水碳钙石假晶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 |
4.3.1 六水碳钙石矿物及其假晶 |
4.3.2 陡山沱组地层对比 |
4.3.3 陡山沱组六水碳钙石假晶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地层学意义 |
4.4 专题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及研究现状 |
§2.1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演化与地质构造背景 |
§2.1.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主要构造演化概况 |
§2.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3 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的主要断裂及地震活动性 |
§2.1.4 鄂尔多斯块体构造应力环境演变与块体运动 |
§2.2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及研究概况 |
第三章 面波与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
§3.1 面波的特性 |
§3.2 地震面波分析方法 |
§3.3 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
§3.3.1 各向异性 |
§3.3.2 各向异性的来源 |
第四章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及反演 |
§4.1 平面波假设与双平面波方法的发展 |
§4.2 双平面波反演方法介绍 |
§4.2.1 双平面波的形式表达 |
§4.2.2 灵敏度核 |
§4.2.3 方位各向异性 |
§4.2.4 相速度和波场参数反演 |
§4.3 观测资料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区域台站 |
§4.3.2 地震事件数据和数据处理 |
§4.4 瑞利面波相速度反演过程与相关参数选择 |
§4.5 S波速度反演 |
§4.5.1 S波速度反演方法 |
§4.5.2 S波速度反演参数和步骤 |
§4.5.3 用接收函数方法确定研究区域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 |
§5.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相速度 |
§5.2 瑞利面波二维相速度特征 |
§5.2.1 20-33s短周期 |
§5.2.2 40-80s中长周期 |
§5.2.3 100-143s长周期 |
第六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方位各向异性 |
§6.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方位各向异性 |
§6.1.1 一维方位各向异性结果分析 |
§6.1.2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
§6.1.3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平均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
§6.2 瑞利面波相速度二维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
§6.3 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比较 |
§6.4 方位各向异性形成与动力学解释 |
§6.4.1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解释 |
§6.4.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方位各向异性解释 |
第七章 S波速度结构与讨论分析 |
§7.1 S波速度反演结果 |
§7.2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
§7.3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
§7.4 南缘、东南缘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
§7.5 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结构特征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果 |
§8.2 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致谢 |
(3)高温高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
1.2 煤层底板突水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注浆加固技术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和模拟试验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模拟试验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煤层底板加固基础理论研究 |
2.1 岩体注浆理论 |
2.1.1 岩体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2.1.2 几种常见注浆理论 |
2.1.3 常用注浆材料 |
2.1.4 注浆方法 |
2.1.5 注浆监控与检测 |
2.2 矿床充水水源 |
2.2.1 大气降水充水水源 |
2.2.2 以地表水为充水水源的矿床 |
2.2.3 以地下水为充水水源的矿床 |
2.2.4 以老窑水为充水水源的矿床 |
2.3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
2.3.1 矿井充水天然通道 |
2.3.2 矿井人为充水通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梧桐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
3.1 矿井概况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3 井田地质与水文地质 |
3.3.1 井田地层 |
3.3.2 井田构造 |
3.3.3 井田水文地质 |
3.4 井田地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梧桐庄矿煤层底板隔水性探测分析 |
4.1 音频电透视 |
4.2 瞬变电磁探测 |
4.3 高密度电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梧桐庄矿煤层底板注浆加固研究 |
5.1 室内试验 |
5.1.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1.2 试验过程与结果 |
5.2 加固方案设计 |
5.2.1 注浆设计原则 |
5.2.2 预注浆加固防治水钻探工程技术布置 |
5.2.3 注浆加固钻孔单孔设计及施工顺序 |
5.2.4 底板预注浆加固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层底板加固效果检验 |
6.1 注浆加固效果检验 |
6.2 开采安全性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
(5)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摘要] |
[英文关键词]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绪论 |
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主要工作量 |
5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1区域构造背景 |
2盆地的结晶基底特征 |
3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 |
4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三章盆地断裂系统研究 |
1盆地周缘断裂系统 |
2盆地基底断裂系统 |
3盆地盖层断裂系统 |
4盆地盖层裂缝系统 |
第四章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
1中新元古代克拉通内裂陷槽或坳拉槽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 |
2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 |
3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坳陷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 |
4中生代中晚期大鄂尔多斯内陆盆地发育及鄂尔多斯盆地形成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 |
5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形成和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 |
第五章中部气田及邻区奥陶系产气层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1奥陶系产气层的划分与对比 |
2马五上段(气层)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3剖面上反映的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演化的基本特点 |
第六章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运聚 |
1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
2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 |
3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与天然气的运聚 |
致谢 |
四、初论黄陵旋卷构造及其动力地质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埃迪卡拉纪早中期碳酸盐岩地层成岩作用及其六水碳钙石假晶的古环境意义[D]. 王舟.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2]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D]. 姚志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3]高温高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加固研究[D]. 王济洲. 河北工程大学, 2011(11)
- [4]我国的一些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构造[J]. 王二七,苏哲,许光. 地质科学, 2009
- [5]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 党犇. 西北大学, 2003(01)
- [6]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7]论长江三峡形成与中更新世大姑冰期的关系[J]. 唐贵智,陶明.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7(04)
- [8]鄂西重力地质灾害的研究[J]. 王承辉. 地球学报, 1995(01)
- [9]长江三峡库首区地壳表层工程地质环境演化的探讨[J]. 刘传正.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01)
- [10]长江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A]. 唐贵智,陶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7),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