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苹果品种花粉形态观察──花粉大小及形状(论文文献综述)
郑英转[1](2021)在《诱导四倍体马铃薯优良品种合作88降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主要通过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有多种倍性,其栽培种一般为四倍体,但在自然界中也大量存在其他倍性的马铃薯,例如二倍体、三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等,这其中又以二倍体占比最多,它们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是马铃薯育种工作中重要的种质资源。四倍体马铃薯品种较为单一,并且遗传背景相对狭窄、基因资源贫乏,野生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少、遗传背景简单,且具有抗病、抗虫等一系列优良性状。但由于染色体倍性的不同以及杂交不亲和等原因,栽培种四倍体无法直接与野生二倍体进行杂交,这就导致不能直接利用自然界丰富的野生二倍体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将四倍体栽培种进行降倍来产生双单倍体,利用双单倍体可以与野生二倍体直接进行杂交,最终获得相关优良性状。本研究主要利用四倍体优良品种“合作88”(C88)为母本、二倍体IVP101为父本进行了孤雌生殖诱导,最终在大约1600个后代群体中进行了双单倍体的筛选和鉴定,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其降倍机制。主要内容由如下几个方面:(1)成功做成降倍材料无菌苗820个编号。(2)改进了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马铃薯染色体倍性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检测了后代群体的染色体倍性。(3)通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检测了部分后代群体的倍性。(4)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法鉴定了部分后代群体的倍性。(5)对部分后代群体的表型性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6)鉴定部分后代群体的细胞质类型,同时也对其进行了SSR标记分析。(7)初步探究了后代群体的降倍机制。通过以上实验,最终获得了一套C88孤雌生殖诱导降倍的实验材料,其中包括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以及多倍体甚至混倍体,可用于后续实验当中。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孤雌生殖诱导后代中除了产生正常整倍性的后代之外,还产生非整倍体、多倍体和混倍体,其降倍机理复杂。本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方面,以及亲本产生花粉大小方面,对其降倍机理做了初步的推测,在降倍的过程中可能既有孤雌生殖诱导,也有杂交、基因消除、基因渐渗等同时发生。本研究中,在有胚斑材料中检测到了二倍体,在无胚斑材料中也有三四倍体,这说明胚斑标记不能作为区分双单倍体唯一的方法。此外,本研究也对部分后代群体进行了细胞质类型检测和SSR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后代群体的细胞质遗传大部分遵循母系遗传的规律,但也有一部分材料的细胞质遗传并不符合,尤其在线粒体遗传方面。SSR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后代群体中绝大部分材料与母本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直接由母本配子发育而来,少部分后代群体中有父本基因组的参与。
吴宸宇[2](2021)在《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多年生乔本植物,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得名。本研究以课题组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圃的93份三倍体单株为材料,对其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三倍体单株;进行了雌雄配子育性检测,授粉亲和性检测和自然实生后代倍性分析,并对其中60份单株进行了自交不亲和基因型(S-RNase)鉴定。此外,本研究开展了田间辅助授粉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三倍体枇杷农艺性状评价本研究调查的25个农艺性状中,极差最大的是种子数、果实数和果穗数,同一株系不同单株的结果数量,种子数以及果穗数存在极大差异。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CV)的分布在5%~190%之间,平均值为7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穗数(CV=190%),变异系数最低的是可食率(CV=5%)。多样性指数的范围分布在1.0775~2.0290之间,平均值为1.7612。果形指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290,果穗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0775。12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4937~1.1948。种皮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948,果肉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4937。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8851。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质量越大,可食率相对越高;果形指数越大,单果平均种子数越少,果肉厚度越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纵径增大,横径减小,果形指数增大时,果实形状也相对变的更长,果实的平均种子数也相对减小。主成分因子分析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7.592%,可代表绝大部分农艺性状信息。包含了数量因子、重量因子和外观特征因子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单株是B356-2,果实垂挂,排列紧密度中等,共有果穗121个,果实312,果实洋梨形,纵径4.83 cm,横径3.37 cm,果形指数1.432,果肉颜色橙红色,果肉厚度7.73 cm,可食率74.1%,可溶性固形物13.7%,平均单果重21.7g,大果重45.4 g,株产量5.15 kg,共有种子数337,多呈卵圆形,其中瘪籽32粒,平均单粒种子重1.24 g,平均单个果实种子数1.08。具有少核、优质的特点,是优良的三倍体单株。聚类分析表明在类间距离为22.5时,可将93份材料分成3个亚类,第一亚类包含单株最多,以坐果量多的单株为主;第二亚类中多为自然坐果量中等,果形较大,可食率高,种子单粒重较大的单株;第三亚类中同一株系不同单株之间自然坐果结实量差异不大。为了分析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和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之间的相关性,对结果量较大的B378-2、A348-3、K351-2、B356-2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与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的回归分析表明,单果重和种子重量可从不同方向影响可食率;此外,B356-2的可食率的还会受到种子数量影响;B356-2和K351-2可溶性固形物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和种子重量对可溶性固形物有显着影响。以大五星枇杷为对照,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A368-1、A368-2、H324-1、H324-2、A322、B356-1、B356-2、新X69和B337的维生素C含量显着低于大五星;H30-6、B384、A348-3、B378-1、B372-1、B372-2和A376-2的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大五星枇杷;其余各个三倍体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与大五星无显着性差异。对自然结实后代倍性进行鉴定,其后代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非整倍体均有分布,其中以非整倍体居多。2.三倍体枇杷自然结实机理探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三倍体枇杷自然结实的生物学机理,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进行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三倍体各个单株花粉活力极显着低于二倍体大五星(50.64%);三倍体单株中,A368-2、B414-2活粉活力最高,分别为15.59%,9.42%,15.18%;A368-1、J386、Q27、Q16、H324-2、B414-1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分别为9.42%,5.65%,6.06%,5.58%,7.72%和6.05%;其中A384(1.95%)、东湖早3X(1.56%)、A322(0.99%)、E39-1(2.54%)、E39-2(1.31%)等15个单株花粉活力极低,均在5%以下;其余各个单株花粉均未被染色,花粉基本不具活力。使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柱头可授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三倍体枇杷单株柱头可授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绝大部分三倍体柱头可授性极强,如A35-1、A35-2、A348、东湖早3X、A322等;其次,A384、A348-1、K380-1、K380-2、B372-1和B372-2等部分单株柱头可授性相对较差;而A384-1、E39-1、B347、B365-2、B377-1、B377-2、B442-1、B442-2和B444-1单株柱头基本无可授性。花粉原位萌发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的二倍体花粉在不同的三倍体单株柱头上有着不同的萌发率。A35和A322果实数量较多,柱头上花粉粒粘附较多且花粉萌发率较高,已穿过柱头进入花柱,而A384和A313则基本无花粉粒附着。3.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采用9对已知枇杷S基因特异性引物,鉴定了60个单株的基因型,在52个单株中检测出S6-RNase基因型,在6个单株中检测出S2-RNase基因型,在7个单株中检测出S9-RNase基因型,其余S-RNase基因型未检测出。其结果为:S2S6:A35,A313,B378,B355,A379,W1-2;S6S9:A348,E319,B316,NHB3#,B337,B4331,Q27。其余单株中,除B365、C523、K374、Q16、A330、K364、H30-6和A322外都含有S6-RNase基因,有21个单株只检测出了单一的S6-RNase基因。
徐姝颖[3](2021)在《枇杷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代的鉴定及主要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枇杷(Eribotrya japonica Lindl.)(2n=2X=34)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果树之一。选育少核、小核和无核枇杷品种是枇杷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基因组多倍化在植物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倍体枇杷不仅在生长势、枝条粗度、叶片大小和厚度、叶片组织结构、花器官及果实特性等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且通常无核,对于枇杷育种有重要意义。栽培枇杷遗传背景狭窄,较多性状无法通过品种间杂交进行改良。我国野生枇杷资源丰富,野生枇杷具有种子较少(大渡河枇杷)、抗逆能力强(贵州野生枇杷)等特点,是改良枇杷性状的重要材料。本团队在前期以四倍体枇杷株系B431与大渡河枇杷和贵州野生枇杷杂交,获得了较多后代,这些后代为具有特异性状优质三倍体枇杷的培育以及栽培枇杷的性状改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研究以四倍体枇杷B431(2n=4x=68)与二倍体(2n=2x=34)贵州野生枇杷1号、16号、18号、23号、56号、大渡河枇杷、‘宁海白’枇杷杂交获得的58株后代为材料,对其进行杂种鉴定和倍性分析,观察其花、叶片、果实的形态,并检测其对炭疽病的抗性,为后续这些材料的利用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亲本特异性引物筛选、杂种鉴定和倍性测定以杂交后代的8个父母本DNA为模板,对66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B431和贵州野生枇杷1号、16号、18号、23号、56号、‘宁海白’、大渡河枇杷的杂交组合中分别筛选出18、16、17、14、15、10、8对电泳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特异性引物对58个枇杷杂交后代进行鉴定,鉴定得到53个真杂种,真杂种得率为91.4%。用流式细胞仪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鉴定,58个后代中有55个三倍体、1个四倍体还有2个为二倍体,试验共鉴定51个多倍体真杂种。2、花、叶片、果实形态观测对51个多倍体真杂种后代叶片、花、果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定。杂种后代叶形多为椭圆形,叶被毛色多为棕色,叶尖多为渐尖形。花柱数均为5,雄蕊绝大多数为20,花瓣数均为5,与父母本均有相似之处。对杂交后代果实剥皮情况、种子数、口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综合测评,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无籽或少籽,但果实较小,其中B431×贵州野生枇杷1-13,单果重16.43g,果肉酸甜、多汁、风味浓、肉质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2%;‘宁海白’×B431-0单果重19.03g,果肉酸甜、多汁、风味浓、肉质细,固形物含量12.77%;大渡河×B431-19的单果重10.73g,固形物为12.49%,有进一步培育的潜力。3、杂交后代育性初步分析对杂交后代的花粉量和花粉活力进行了观测,花粉数目多在1.0×104个-2.0×104个之间。杂交后代的花粉萌发率较低,多在0.5%~2.0%,其中B431×贵州野生枇杷18号-14、17和B431×贵州野生枇杷16号-16的花粉干瘪皱缩,在显微镜下未见花粉散出。分别从每个杂交组合中选取一个真杂种三倍体后代与二倍体株系Q14进行正反交,统计坐果率。结果显示,大多数杂交组合均有一定的座果率,尤其以Q14为母本,B431×贵州野生枇杷18号-5为父本时,坐果率最高,达到30.39%,当以Q14为父本时B431×贵州野生枇杷23-10的坐果率最高,可达66.03%。大渡河枇杷×B431-19与Q14正反交座果率分别为9.10%和9.57%。4、杂交后代炭疽病抗性测定以胶孢刺盘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病原,利用离体侵染法,对51个真杂种多倍体后代的炭疽病抗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51个后代中有16个表现为中抗,1个表现为抗病,除‘宁海白’×B431的杂交组合外,其他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均出现了超过亲本抗性等级的中抗或抗病材料,说明野生枇杷和B431杂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枇杷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经形态学和果实品质分析,部分杂交后代有进一步培育的潜力,其中大渡河枇杷有少籽的特征,大渡河枇杷与四倍体枇杷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可以成为进一步培育少籽新类型的中间材料;尤其是部分杂交后代对炭疽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这为后续枇杷抗炭疽病育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佳宁[4](2020)在《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掌握蒙古栎开花结实的特性,对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内的蒙古栎的开花物候规律、花芽分化、花器官特征及结果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蒙古栎栽培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古栎物候期可分为7个阶段:芽萌动期、展叶期、花序形成期、开花期、果期、落叶期、休眠期。蒙古栎的初花期在4月下旬,开花后3 d~5 d左右进入盛花期,直至4月末5月初,进入雄花序凋落期,整个群体开花时间持续10 d左右,为集中大量式开花。群体雌花的球苞膨大在5月中上旬,5月下旬壳斗开始出现,壳斗小苞片瘤状突出逐渐明显,6月下旬壳斗基本形成,7月上旬坚果微露出壳斗顶端,8月上旬坚果露出壳斗的三分之一,8月中旬进入果成熟期,8月底,种实开始下落。群体果期持续125 d左右。个体果期平均107 d。2.蒙古栎的芽为混合芽,包括叶芽和花芽,芽在当年8月至翌年3月中上旬基本分化完成,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8月)、分化初期(9月中下旬)、萼片形成期(10月中下旬)、雄蕊形成期(3月中上旬)、雌蕊形成期(3月中下旬)。随后4月上旬开始,进入花器官阶段,此阶段分化速度较快,花器官发育持续时间短,至4月中下旬开始蒙古栎雄花逐渐盛开,4月末到达盛花期。3.从蒙古栎雄花序和雌花的开花过程来看,雄花序根据花药的变化,主要可分4个阶段:药现期,此阶段叶片微露,剥开叶片,可见明显的花序原基,其出现在新枝条的下部;药全现期,此阶段花药可以完全看出,并且花序轴伸长;散粉期,此阶段花药饱满,开始散粉,花粉颜色为黄色的;粉干期,此时花序上只存留花丝和药隔,逐渐整个花序凋落下去。雌花生于新枝顶端,呈红色圆点状突起。根据柱头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柱现期,此阶段柱头笔直聚拢,呈现红色有白色绒毛,柱头微裂;柱裂期,此阶段花柱顶端呈花瓣状,黄色,柱头分裂角度45°左右;柱全裂期,此阶段柱头完全裂开,柱头表面的突起物明显,易于花粉的附着;柱干期,此阶段当柱头接收到花粉时,柱头颜色由红色变红褐色,柱头逐渐变干,花粉不易粘在柱头上且光滑。据观察可知,雌花的柱头最佳可授期与雄花序的最佳散粉期是基本上是一致的。4.蒙古栎的花粉粒形状为长椭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萌发沟能贯穿到花粉粒的两极,外壁纹饰较粗,表面颗粒明显,具有褶皱。通过对蒙古栎花粉萌发的研究,花粉在28℃条件下,培养基为:蔗糖150g·L-1+硼酸200mg·L-1下,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46.59%。在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K+和Ca2+,在0.1mg·L-1的浓度下2,4-D和0.5mg·L-1的浓度下IBA下促进了蒙古栎花粉的萌发,而添加NAA、GA3、K+和Ca2+时,花粉萌发率降低。5.通过对蒙古栎花粉的不同贮藏条件进行研究,花粉在室温的条件下,花粉活力失活较快,花粉在-20℃的冰箱内贮藏,花粉保存的时间较长,两年后,花粉活力还可达14.79%。6.蒙古栎植株5月中上旬到8月中下旬为果实生长发育期,根据果实的外部形态,可以将果实分为苞片形成期、幼果期、壳斗形成期、种子显露期、种子形成期、果实成熟期。从切片中可看出,蒙古栎果实的内部结构主要有胚珠、花柱道、子房。
邓全恩[5](2020)在《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色木本油料树种,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油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逐年增加,区域间引种不可避免。作为秋冬季开花、虫媒授粉、自交不亲和的经济林树种,花期是油茶引种成败的关键。生产中发现油茶花芽对逆境敏感,高温干旱导致花期大幅延迟并影响成花质量。本研究在系统评价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的基础上,以‘常德铁城一号’为材料研究油茶花器官发育对逆境的响应机制,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旨在为油茶引种和生殖生长调控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评价。通过室内梯度低温胁迫和田间自然干旱胁迫,测定油茶品种耐寒和耐旱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观测、石蜡切片、生理实验、扫描电镜观测等方法获取油茶品种的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和花粉指标;通过对以上5大类(抗逆,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花粉)指标的46个具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关键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结果表明,油茶46个具体指标中始花期、耐寒、耐旱、栅海比、CTR、SR等11个指标具有代表性,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排序为:‘长林18号’‘XLC25’‘常德铁城一号’‘鄂油465’‘赣州油8号’‘XLC10’‘长林4号’‘赣州油6号’‘QY235’‘常林3号’。(2)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形态及生理研究。通过显微观测,比较正常年份(2018年)和高温干旱年份(2019年)的花芽分化过程,定位‘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关键时期并分析响应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年份花芽在雌雄蕊形成期开始出现生长停滞,在子房与花药形成期停滞减轻,在雌雄蕊成熟期开始恢复生长;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过程中花芽含水率、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也呈现出和休眠、抗逆反应一致的变化规律。(3)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对‘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关键时期(幼嫩花药期,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成熟期)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索油茶花器官发育的逆境响应调控机制。结果表明,4个花芽时期的转录组共组装成162,621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 795.78 bp,N50 长度为 972 bp,GC 含量为 37.67%,75.11%的 unigene 注释到GO、KEGG、KOG、NR、NT、SwissProt 6大数据库。差异表达基因中生长速度(CYC、EXP)、物质能量代谢(PIP、G6PDH)、逆境响应(HSP、WRKY)、激素代谢(GA20ox、GAI、NCED、SNRK2)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基因呈现规律性表达,MADS-box基因SVP,开花途径(VRN1、VIN3、Col、ELF)和开花整合因子(FLC、SOC)等其它和休眠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不明显。DYT、bHLH10、SERL1/2等和花粉不育相关的基因在花芽生长停滞的阶段表达量较高。以上结果说明‘常德铁城一号’花芽的适应性生长介于内休眠和生态休眠之间,是保证生殖生长正常进行的一种进化策略。(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调控技术研究。在花器官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外源激素处理,通过调查分析花期、成花质量和生理指标变化,探究外源激素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400mg·L-1赤霉素处理始花期最早且盛花期集中,150mg·L-1脱落酸处理始花期最晚。200mg·L-1生长素和150 mg·L-1脱落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粉活力。400 mg·L-1赤霉素和200 mg-L-1生长素处理可增加花器官尺寸和花药数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花芽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以提高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并降低脱落酸的含量。外源脱落酸处理可提高内源脱落酸的含量,降低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赤霉素合成基因GA20ox表达量,降低DELLA蛋白编码基因GAI的表达量。脱落酸处理则抑制GA20ox表达,促进GAI和脱落酸的合成基因NCED、受体基因ABF的表达。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的花芽FLC和PHYA的表达量降低,而ABA处理的花芽中此两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较慢。综上所述,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发生在雌雄蕊形成期到雌雄蕊成熟期,响应机制中包含细胞生长、物质能量代谢、抗逆反应、激素调控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其中激素是重要的调控物质,外源赤霉素、脱落酸和生长素可调控‘常德铁城一号’花期、开花样式和花粉活力,并使花芽内部碳水化合物含量、激素含量、基因表达呈现与花器官发育进程一致的改变。
周静伟,吴晓梦,周慧晶,邹剑锋,陈海霞[6](2021)在《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文中认为利用电镜扫描观察10个八仙花品种的花粉粒,根据花粉粒的形状、长短轴比、萌发沟特征、纹饰特征、极面特征等分析八仙花不同品种间以及孕性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八仙花可孕花的花粉粒均为长球体,除了‘无尽夏’和‘奥塔克萨’不孕花花粉粒为超长球体外,其他也为长球体,均具3条萌发沟,沟长裂至两极,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粒极面形状有差异,‘无尽夏’、‘奥塔克萨’、‘蒙娜丽莎’、‘头花’和‘初恋’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其他品种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不同品种花粉粒的萌发沟长度与萌发沟脊面宽也存在差异,仅‘玫红妈妈’不同孕性花粉粒具有显着性差异。外壁纹饰均为孔穴状,其孔穴大小、形状以及分布特征不同,但是同一品种的不同孕性花粉粒形态特征并无差异。综上所述,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可作为八仙花品种鉴定的依据之一,但是不能作为花粉孕性的鉴别依据。
方仁,安振宇,黄伟雄,白先进,尧金燕,龙兴,周双云,张继[7](2020)在《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明确番荔枝常见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番荔枝品种的分类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长球形,花粉以四合体形式存在,辐射对称,极面观呈近圆形或菱形或四角形,赤面观呈近椭圆形,无萌发沟;各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网孔密度和大小均存在差异,其中,花粉大小为489.46~721.80μm2,极轴长为25.85~31.10μm,赤道轴长为18.93~23.15μm;花粉外壁均为网状饰纹,网孔直径为0.22~0.33μm,网孔密度为1.61~2.60 n/μm2。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品种间的花粉大小、网孔直径和网孔密度等性状指标差异不明显,但与其他供试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花粉大小、极轴长、赤道轴长等特征指标与花朵的长度、花径宽度、鲜重等性状指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大小和花粉形状的差异可作为番荔枝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接近,归为一类;其余栽培品种归为另一类。【结论】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和花粉壁纹饰等性状指标的差异可用作番荔枝品种(系)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子学依据。
邵凤侠,王森,陈建华,洪荣艳,陈娟,王佳,何丽兵[8](2020)在《‘中秋酥脆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文中认为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花粉离体培养法对不同发育时期雄蕊形态发育特性、花粉形态特征和花粉活力等进行研究。探明其相互之间对应的关系及花粉的适宜贮藏条件,旨在为提高枣树杂交育种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秋酥脆枣’花药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饰, 2个花粉囊对称,纵向开裂;花粉属于小型花粉,外壁呈网状雕纹,近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正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孔3个,萌发沟3裂,延伸至两极但无相连通。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的发育成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初开期、萼片展平期和花瓣花药分离期花粉萌发率较高。低温干燥贮藏花粉效果较好。
杜潇[9](2019)在《我国原产栽培山楂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关系及起源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山楂属(Crataegus L.)是蔷薇科(Rosaceae)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家族,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属内某些种的植株还具有观赏价值。前人对我国栽培山楂及其近缘种的种间、种内关系有过一些探索,但目前尚无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的试材包括了原产我国所有栽培山楂种四个,及其近缘的三个野生种的49份山楂资源以及分类地位不明的4份山楂资源,首次从形态特性、种间杂交亲和性、分子标记及全基因组分子信息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原产栽培山楂及近缘种的起源和演化关系,并明确了4份未知资源的分类地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山楂属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果实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山楂属植物的叶片裂刻、平均单果重和物候期等性状可以用作山楂种植物的种类划分依据。山楂属植物的叶片有不分裂、浅裂、中裂和深裂几种类型;山楂属植物的物候期有早、中、晚三个类型;山楂属植物的果实有小果、中果、大果三个类型。基于叶片裂刻、平均单果重和物候期的区别,本研究的山楂种包括以下几个类型:不分裂或浅裂叶片中果类型(湖北山楂C.hupehensis)、不分裂或浅裂叶片小果类型(毛山楂C.maximowiczii和辽宁山楂C.sanguineae)、中裂或深裂叶片早熟类型(伏山楂C.brettschneideri)、中裂或深裂叶片晚熟类型(羽裂山楂C.pinnatifida和大果山楂C.pinnatifida.var.major)。2.本研究在6个山楂种各选取一份资源与其他种的山楂种质进行种间杂交,共设计了25个种间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后调查其坐果率和种仁率,平均坐果率为45.5%,平均种仁率为48.9%。种间杂交坐果率和种仁率反映:我国原产的山楂种中,大果树山楂与湖北山楂亲缘关系较近;辽宁山楂与毛山楂的亲缘关系较近;辽宁山楂与羽裂山楂的亲缘关系较远;伏山楂与辽宁山楂的亲缘关系较远。3.除我国原产的53份山楂资源外,选取了3份来自国外的山楂资源作为对比材料进行SSR分析。首次在山楂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了40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可以将7个原产我国的山楂种和3个国外的山楂种区分开。基于SSR信息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在相似系数为0.72时,7个山楂种被分成了5组,分别为Ⅰ:云南山楂(C.scabrifolia);Ⅱ:湖北山楂与伏山楂;Ⅲ:大果山楂与部分羽裂山楂;Ⅴ:毛山楂;Ⅳ:辽宁山楂与部分羽裂山楂,这与基于表型特征进行的分组并不完全相同。彰武山里红、关山山楂、软肉3号和软肉4号等四份未知资源在基于SSR信息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位于毛山楂与辽宁山楂构成一分支中,与辽宁山楂亲缘关系较近。4.本研究首先将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山楂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中,使用Rsa Ⅰ+Hae Ⅲ酶切方案,得到了平均Q30为91.83%的高质量测序数据。SLAF标签平均测序深度为12.31(?),得到了803,196个SLAF标签和933,450个群体SNP用于山楂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相关分析。基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原产的7个山楂种有两条进化路线,第一条是东北地区的辽宁山楂和毛山楂;第二条是西南地区的云南山楂向东北迁移通过我国的中部、东部(山东)、北部(河北)等地到达我国的东北地区分化出羽裂山楂后与东北地区的毛山楂杂交形成了一个新种伏山楂。四份未知资源彰武山里红、关山山楂、软肉3号和软肉5号,基于SSR和SN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位于辽宁山楂和毛山楂组成的一大支中,与辽宁山楂形成姊妹系,四份未知资源应该属于两个与辽宁山楂和毛山楂亲缘关系较近的种。
邵凤侠[10](2019)在《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我国特有果树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在南方特殊地理与气候条件下,以中秋酥脆枣为代表的南方鲜食枣具有产量高、含糖量高、风味浓、口感好、适应性强、耐贮运等诸多优点,但在生产上却面临落花落果严重、易裂果等问题,需要通过杂交育种综合其他枣品种的优点。但是,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程度高、结实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其杂交育种进程,亟需开展胚败育机制研究。攻克这一难题也是枣新品种选育、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主要从胚胎学和分子机制方面研究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1)中秋酥脆枣为胚高度败育品种。(2)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程度不同;第一、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相似,大枣果胚败育率较低,小枣果胚败育率较高,所含种仁大多为单种仁;第三批次枣果与第一、二批次枣果有较大差异,胚败育程度最高,胚败育率较高的果实集中在大枣果和小枣果,所含种仁均为单种仁。(3)两种类型枣吊上枣果胚败育率差异显着;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胚败育程度高于非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4)果形指数较小和较大的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间型枣果胚败育率较高;较圆或偏长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等长度枣果败胚育率较高。(5)枣裂果胚败育率为100%。2.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1)现序期至开花前,枣花序上零级花蕾的横径、纵径、花柄长、重量均呈递增趋势;现序第1天至第5天,花蕾主要呈横向增长,第5天为蕾扁期;现序第6天至第8天,花蕾以纵向生长为主,第8天为蕾胖期。(2)枣雄蕊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不同花药之间和不同药室之间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均存在不同步性。(3)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少数异常花粉囊,但整体上不影响花粉形成。(4)雌蕊为2室子房,倒生胚珠,2胚珠,内外双层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沿珠心呈直线排列,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于蓼型。(5)中秋酥脆枣存在缺失卵器或未发育完成的成熟胚囊。(6)枣花蕾外部形态与内部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存在相关性,可通过花蕾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内部雌雄蕊的发育进程。3.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1)花药为底着药,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饰,两花粉囊对称,纵向开裂;不同发育时期花药颜色呈“黄绿色-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变化;花药表面纹饰随花药的开裂程度增大而加深。(2)枣花粉形态特征为:花粉为近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正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孔3个,角孔形,萌发孔处有突出的胞质囊;萌发沟3裂,沟痕整体呈细长条形,延伸至两极但无相连通;花粉粒外壁呈网状雕纹,网眼较浅,不规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3)花粉属小型花粉。(4)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花粉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初开期,萼片展平期和花瓣花药分离期花粉萌发率较高。(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发育成熟度相关,花粉越成熟,萌发率越高,花粉衰老时,萌发率也随之降低。(6)花粉萌发率因不同贮藏条件、不同贮藏时间而存在显着差异。(7)-70oC和-20oC干燥贮藏效果较好;活力高的花粉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大于25 d。4.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可授性。(1)枣花柱头二半裂,为干性柱头。(2)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3)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规律性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4)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5)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6)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7)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规律性变化。(8)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9)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以持续6~8 h。5.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规律。(1)存在授粉受精不良、胚中途败育现象。(2)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条件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相似。(3)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时间至少需要4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时间至少6 h。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伸入柱头;授粉24 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1/4处;授粉48 h,花粉管开始扭曲;授粉72~120 h,花粉管在柱头上继续伸长,扭曲交互在一起,膨大呈球形。(4)花柱中有大量胼胝质,使花粉管在花柱道生长受阻,只有小部分花粉管生长到花柱基部,到达子房。(5)授粉72 h后,1个精子移动到2个极核附近,开始双受精。(6)授粉96 h后,1个精子与胚囊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1 d后解体消失;授粉120 h后,另1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经过4~5 d的休眠后,即开始分裂形成小球形胚;小球形胚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7)在受精15 d,胚完全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1)胚囊发育受阻。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多数不能形成完整成熟胚囊,存在反足细胞、卵细胞和助细胞单个或多个细胞器同时缺失现象。(2)花粉管伸长受阻。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可育,发育成熟的柱头在一定开放时期具有强可授性,自交和异交花粉均可以在柱头上萌发,但大部分花粉管在花柱道中伸长受阻,并出现大量胼胝质现象,只有小部分花粉管能到达子房,完成受精。(3)胚乳和胚发育受阻。花粉管释放精子、成功完成双受精后,胚乳核不分裂或只进行了1~2次分裂而逐渐退化消失,胚乳退化最终会引起胚败育。合子分裂形成小球形胚之后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导致胚败育。(4)受精失败。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入花柱,虽未完成受精,但活化了花柱或子房内的生长素合成酶,从而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未正常受精的胚囊内的卵细胞、极核、助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会随时间推移而解体,珠心组织退化,整个胚珠腔中空,成熟胚珠结构退化,最终导致整个胚珠败育,即在枣果内表现为种子败育。7.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筛选。(1)胚珠败育是胚败育的原因之一。(2)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6个调控胚珠发育的相关基因:Zj AGL11,Zj ABCG20,Zj ABCG11,Zj ABCG15,Zj MC1和Zj MC9。(3)Zj AGL11,Zj ABCG11和Zj ABCG15基因可能对枣胚珠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且表达模式相似,在胚珠发育关键时期低表达会导致胚珠发育异常。(4)Zj ABCG20基因对枣种胚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可能会导致胚珠败育。(5)Zj MC1基因在种胚败育时期大量表达,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进而推测下游基因表达量的显着变化影响了胚珠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6)Zj MC9基因在败育枣果中大量表达,推测Zj MC9基因高表达影响了胚珠后期的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
二、苹果品种花粉形态观察──花粉大小及形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品种花粉形态观察──花粉大小及形状(论文提纲范文)
(1)诱导四倍体马铃薯优良品种合作88降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铃薯概述 |
1.2 马铃薯双单倍体的研究意义 |
1.3 马铃薯双单倍体的诱导方法 |
1.4 鉴定马铃薯双单倍体的方法 |
1.4.1 胚斑标记鉴定 |
1.4.2 染色体计数法 |
1.4.3 气孔大小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 |
1.4.4 花粉粒鉴定 |
1.4.5 植株形态鉴定 |
1.4.6 生理生化指标的鉴定 |
1.4.7 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
1.4.8 分子标记鉴定 |
1.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孤雌生殖诱导群体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孤雌诱导后代种子的获得 |
2.2.2 种薯获得 |
2.2.3 无菌苗的获得 |
2.2.4 试剂配制 |
2.2.5 无菌苗制作过程 |
2.3 试验结果 |
第三章 流式细胞术检测马铃薯染色体倍性实验方法的改进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方法制备细胞核悬液的效果比较 |
3.3.2 液氮研磨法中不同染色时间的效果比较 |
3.3.3 利用已知倍性马铃薯材料检验液氮研磨法的可靠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孤雌诱导后代群体的表型性状及染色体组倍性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材料方法 |
4.2.2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统计相关材料方法 |
4.2.3 根尖染色体计数相关材料方法 |
4.3 无胚斑材料结果与分析 |
4.3.1 流式细胞术检测鉴定结果 |
4.3.2 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统计鉴定结果 |
4.3.3 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结果 |
4.3.4 三种不同方法鉴定结果汇总 |
4.3.5 不同倍性材料植株的表型性状观察 |
4.4 有胚斑材料的结果与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细胞质类型鉴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DNA提取(CTAB法) |
5.2.3 细胞质类型鉴定过程 |
5.2.4 细胞质类型判断标准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SSR分子标记检测及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主要试剂 |
6.2.2 DNA提取 |
6.2.3 引物以及PCR |
6.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孤雌生殖诱导四倍体马铃薯C88 降倍的可能机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采集花粉 |
7.2.2 染色液的配制 |
7.2.3 检测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3.1 亲本C88和IVP101 花粉直径大小检测及DNA含量检测 |
7.3.2 后代群体中存在混合倍性的材料 |
7.4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枇杷种质资源概况 |
2.枇杷育种概况 |
2.1 引种 |
2.2 实生选种 |
2.3 杂交育种 |
2.4 倍性育种 |
3.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3.1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意义 |
3.2 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4.三倍体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
4.1 三倍体植物的直接应用 |
4.2 三倍体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 |
4.3 三倍体应用主要问题与前景 |
5.植物自交不亲和现象研究概况 |
5.1 自交不亲和的现象与机理 |
5.2 蔷薇科果树自交(不)亲和突变的分子机理 |
5.3 蔷薇科果树S-RNase等位基因的结构特征 |
5.4 枇杷自交不亲和研究及S基因型研究概况与进展 |
6.枇杷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的鉴定方法 |
6.1 杂交授粉实验 |
6.2 授粉花柱离体培养 |
6.3 花柱S糖蛋白电泳分析 |
6.4 S基因特异性PCR分析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地理位置及气候 |
3.1.3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1.4 数据调查方法 |
3.1.5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各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6 果肉维生素C含量测定 |
3.1.7 雌雄配子育性检测 |
3.1.8 花粉原位萌发观察 |
3.1.9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及染色体制片 |
3.1.10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赋值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与多样性分析 |
3.3.2 果实质量性状分布频率及多样性分析 |
3.3.3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3.3.5 果实品质重要性状回归分析 |
3.3.6 果实维生素C含量测定 |
3.3.7 自然结实后代出苗率分析 |
3.3.8 三倍体枇杷雌雄配子育性检测 |
3.3.9 花粉原位萌发分析 |
3.3.10 实生后代倍性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4.2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
3.4.3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3.4.4 单果重、种子重、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食率的回归分析 |
3.4.5 维生素C含量、实生后代出苗率以及倍性 |
3.4.6 雌雄配子育性分析 |
第4章 三倍体枇杷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4.2.2 60 个三倍体枇杷单株的基因型鉴定 |
4.2.3 辅助授粉结果统计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枇杷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代的鉴定及主要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多倍体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1.1 多倍体及其表现 |
1.1.2 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与方法 |
1.2 枇杷育种进展 |
1.2.1 实生选种 |
1.2.2 杂交育种 |
1.2.3 倍性育种 |
1.3 杂种鉴定的方法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生化标记 |
1.3.4 分子标记 |
1.3.5 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SSR引物的开发、杂种鉴定和杂种倍性测定 |
2.2.2 多倍体真杂种后代的形态学观察和育性初步分析 |
2.2.3 多倍体真杂种后代炭疽病抗性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杂种后代的SSR分子标记鉴定和倍性鉴定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方法 |
3.4.1 枇杷基因组DNA的提取 |
3.4.2 SSR引物 |
3.4.3 SSR-PCR体系 |
3.4.4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3.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3.4.6 流式细胞仪倍性测定 |
3.4.7 染色体制片观察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 |
3.5.2 SSR引物筛选结果 |
3.5.3 杂种后代的SSR鉴定结果 |
3.5.4 杂交后代倍性鉴定 |
3.6 小结 |
第4章 杂交后代的形态学观察和果实品质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叶片性状观察与记录 |
4.2.2 花性状观察与记录 |
4.2.3 果实品质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叶片性状 |
4.3.2 花性状 |
4.3.3 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杂交后代育性的初步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杂交后代花粉计数和花粉萌发率统计 |
5.2.2 杂交组合与Q14正反交统计坐果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杂交后代花粉计数和花粉萌发率统计 |
5.3.2 杂交组合与Q14正反交坐果率统计 |
5.4 小结 |
第6章 杂交后代炭疽病抗性观测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菌种的活化和扩繁 |
6.2.2 接种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 |
6.2.3 叶片离体接种 |
6.2.4 叶斑病分级和抗病评价标准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 |
7.1 真杂种及多倍体鉴定 |
7.2 杂交后代的形态及品质 |
7.3 杂交后代的育性 |
7.4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蒙古栎的分布与应用 |
1.2 物候期的观察 |
1.3 开花物候的观察 |
1.4 花芽分化 |
1.5 花粉特性的研究 |
1.5.1 花粉形态 |
1.5.2 影响花粉活力的因素 |
1.5.3 花粉贮藏条件 |
1.6 壳斗科植物花器官及花粉的研究进展 |
1.6.1 壳斗科的花形态及发育过程 |
1.6.2 栎属植物的开花特性及花粉形态 |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全年物候观察 |
2.2.2 开花物候观察 |
2.2.3 花芽内外部形态观测 |
2.2.4 雌雄花发育过程观测 |
2.2.5 花粉活力测定 |
2.2.6 果实发育的观察 |
3 蒙古栎花芽分化及花器官的发育 |
3.1 物候的研究 |
3.1.1 全年物候观测 |
3.1.2 开花物候观测 |
3.2 花芽分化 |
3.2.1 未分化期 |
3.2.2 分化初期 |
3.2.3 萼片形成期 |
3.2.4 雄蕊形成期 |
3.2.5 雌蕊形成期 |
3.3 芽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 |
3.3.1 芽的外部形态发育过程 |
3.3.2 不同物候期芽的外部形态参数变化 |
3.4 花器官内部发育及外部形态 |
3.4.1 雌雄花器官内部发育 |
3.4.2 雌雄花外部形态发育 |
3.5 小结 |
4 蒙古栎花粉形态及活力研究 |
4.1 花粉的微观结构特征 |
4.1.1 花粉粒外观形态与大小 |
4.1.2 花粉外壁纹饰 |
4.2 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4.2.1 不同浓度蔗糖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3 不同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 添加不同种类外源物质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1 赤霉素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2 2,4-D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3 IBA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4.4 NAA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 K~+和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1 K~+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5.2 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6 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4.7 花粉萌发的动态观察 |
4.8 小结 |
5 蒙古栎果实发育及表型性状 |
5.1 果实发育及形态的观察 |
5.2 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 |
5.2.1 果实性状总体差异分析 |
5.2.2 单株间果实性状差异分析 |
5.3 结果枝类型与结果节位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全年物候及开花物候 |
6.1.2 花芽分化及花器官的发育 |
6.1.3 花粉形态及活力 |
6.1.4 果实的发育 |
6.2 讨论 |
6.2.1 物候期 |
6.2.2 花芽分化 |
6.2.3 花粉微观结构 |
6.2.4 不同贮藏条件下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茶概述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油茶引种适生性评价研究 |
1.3 油茶开花生物学对环境的响应 |
1.3.1 油茶开花生物学研究 |
1.3.2 油茶花期对环境的响应 |
1.3.3 油茶花期及花期环境对产量的影响 |
1.4 植物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芽休眠类型 |
1.4.2 植物芽休眠的机制 |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开花生物学的调控 |
1.5.1 油茶花器官激素含量研究 |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芽生长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0个油茶品种的适生性评价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期观测 |
2.2.2 耐寒(旱)性评价 |
2.2.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
2.2.4 叶片生长势指标 |
2.2.5 花粉指标 |
2.2.6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品种花期 |
2.3.2 耐寒、耐旱性评价 |
2.3.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
2.3.4 叶片生长势指标 |
2.3.5 花粉指标 |
2.3.6 多指标相关性分析 |
2.3.7 油茶品种适生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
2.3.8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
2.3.9 油茶花芽分化后期适应性生长机制研究试验材料筛选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油茶花期 |
2.4.2 油茶耐寒性评价 |
2.4.3 油茶耐旱性评价 |
2.4.4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
2.4.5 叶片生长势指标 |
2.4.6 花粉指标 |
2.4.7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
2.4.8 品种推广建议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形态及生理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采样方法 |
3.2.2 指标检测方法 |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花芽形态指标 |
3.3.2 花芽生理指标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花芽形态指标 |
3.4.2 花芽生理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转录组学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RNA(Ribonucleic acid)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
4.2.2 转录组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3 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油茶花芽的reads质量 |
4.3.2 油茶花芽转录组组装与拼接 |
4.3.3 油茶花芽基因功能注释 |
4.3.4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时期划分 |
4.3.5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研究 |
4.3.6 qRT-PCR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 |
4.4.2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调控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处理及采样日期 |
5.2.2 处理方法 |
5.2.3 调查指标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花期及成花质量 |
5.3.2 生理指标 |
5.3.3 基因表达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花期及成花质量 |
5.4.2 生理指标 |
5.4.3 基因表达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6.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的群体特征 |
1.2 10个八仙花品种可孕花花粉粒的特征分析 |
1.2.1 10个品种可孕花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
1.2.2 10个品种可孕花花粉粒的萌发沟特征 |
1.2.3 10个品种可孕花花粉粒的纹饰细节图案特征 |
1.3 6个八仙花品种的不孕花花粉粒的特征分析 |
1.3.1 6个品种不孕花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
1.3.2 6个品种可孕花与不孕花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作者贡献 |
(7)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花粉采集与保存 |
1.2.2 扫描电镜观察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番荔枝栽培品种花粉形态特征比较 |
2.2 不同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观察 |
2.3 花粉形态指标与花朵性状的相关性 |
2.4 花粉形态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2.5 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8)‘中秋酥脆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雄蕊及花粉形态发育 |
1.3.2 花粉样品的制备 |
1.3.3 花粉萌发率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雄蕊形态发育规律 |
2.2 不同开放阶段枣花粉形态发育规律 |
2.3 不同开放时期花粉萌发特性 |
2.4 不同贮藏条件枣花粉萌发特性 |
2.4.1 室温干燥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对枣花粉活力的影响 |
2.4.2 4°C干燥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对枣花粉活力的影响 |
2.4.3–20°C干燥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对枣花粉活力的影响 |
2.4.4–70°C干燥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对枣花粉活力的影响 |
2.4.5 枣花粉贮藏方法比较 |
3 讨论 |
3.1‘中秋酥脆枣’雄蕊形态发育特征 |
3.2‘中秋酥脆枣’花粉活力及贮藏条件 |
(9)我国原产栽培山楂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关系及起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山楂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进展 |
1.2 山楂属植物的种类划分研究进展 |
1.3 我国山楂属植物的分布及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1.4 果树种间关系及起源演化研究常用方法 |
1.4.1 形态学 |
1.4.2 核型分析 |
1.4.3 孢粉学 |
1.4.4 远缘杂交亲和性 |
1.4.5 分子遗传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山楂属植物的植物学、生物学、果实特性比较及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学特征调查 |
2.2.2 生物学特性调查 |
2.2.3 果实性状调查 |
2.2.4 数据分析 |
2.2.5 杂交组合设计 |
2.2.6 花粉采集 |
2.2.7 花朵去雄和套袋 |
2.2.8 授粉 |
2.2.9 坐果率和种仁率调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学特征比较 |
2.3.2 生物学特性比较 |
2.3.3 果实性状比较 |
2.3.4 山楂属植物的表型和生物学特性相似性分析 |
2.3.5 山楂属植物表型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2.3.6 山楂属植物种间杂交坐果率 |
2.3.7 山楂属植物种间杂交种仁率 |
2.4 讨论 |
2.4.1 山楂属植物植物学、生物学及果实特性分析 |
2.4.2 山楂属植物种间杂交种仁率 |
2.4.3 山楂属植物种间杂交亲和性与种间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SR分子标记研究山楂属植物种间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设计及合成 |
3.1.4 SSR引物筛选 |
3.1.5 SSR引物退火温度筛选 |
3.1.6 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1.7 SSR条带读取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质量检测 |
3.2.2 多态性SSR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筛选 |
3.2.3 基于SSR标记的山楂属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研究山楂属植物种间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酶切方案设计 |
4.1.3 酶切建库测序 |
4.1.4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4.1.5 SLAF标签及SNP开发 |
4.1.6 生物学信息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酶切方案评估 |
4.2.2 测序数据质量值分布检查 |
4.2.3 碱基分布检查 |
4.2.4 测序数据产生和质量统计 |
4.2.5 SLAF标签与SNP信息统计 |
4.2.6 山楂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
4.2.7 山楂属植物遗传结构分析 |
4.2.8 主成分分析 |
4.2.9 山楂属植物种间基因流分析 |
4.2.10 山楂属植物种间分化时间估算 |
4.3 讨论 |
4.3.1 我国原产山楂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分析 |
4.3.2 山楂属植物的进化与地质事件 |
4.3.3 我国原产栽培山楂的起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2.2 枣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败育枣果解剖特性 |
2.2.2 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 |
2.2.3 两种类型枣吊上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4 不同果形指数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5 开裂枣果败育情况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枣蕾期形态观测 |
3.2.2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
3.2.3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发育 |
3.2.4 花蕾外部形态特征与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雄蕊形态发育规律 |
4.2.2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形态发育规律 |
4.2.3 枣花不同开放时期花粉萌发特性 |
4.2.4 不同贮藏条件枣花粉萌发特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及其可授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柱头形态发育进程 |
5.2.2 单花不同开放时期柱头可授性 |
5.2.3 柱头形态发育特征与其可授性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行为 |
6.2.2 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1.4 总RNA的提取 |
7.1.5 总RNA质量检测 |
7.1.6 文库构建与质检 |
7.1.7 转录组测序 |
7.1.8 转录组数据处理及分析 |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2 结果分析 |
7.2.1 转录组测序的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7.2.2 测序质量 |
7.2.3 序列对比结果 |
7.2.4 差异表达基因 |
7.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7.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7.2.7 胚败育过程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1.1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8.1.2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 |
8.1.3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 |
8.1.4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规律及可授性 |
8.1.5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 |
8.1.6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 |
8.1.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分析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不同对比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前50的GO条目 |
附录 B 不同对比富集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苹果品种花粉形态观察──花粉大小及形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诱导四倍体马铃薯优良品种合作88降倍及其机制研究[D]. 郑英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D]. 吴宸宇. 西南大学, 2021(01)
- [3]枇杷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代的鉴定及主要性状分析[D]. 徐姝颖. 西南大学, 2021
- [4]蒙古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 李佳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5]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D]. 邓全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6]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 周静伟,吴晓梦,周慧晶,邹剑锋,陈海霞. 分子植物育种, 2021(21)
- [7]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 方仁,安振宇,黄伟雄,白先进,尧金燕,龙兴,周双云,张继.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7)
- [8]‘中秋酥脆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J]. 邵凤侠,王森,陈建华,洪荣艳,陈娟,王佳,何丽兵. 植物生理学报, 2020(01)
- [9]我国原产栽培山楂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关系及起源演化研究[D]. 杜潇.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10]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D].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