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色列为何袭击黎巴嫩(论文文献综述)
肖克(Karim Alwadi)[1](2013)在《黎巴嫩真主党研究》文中指出中东地区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宗教教派等问题又使得地区政治错综复杂,成为维持世界政治和平必须要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真主党成立于1982年,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宗教秘密组织,由于在阿拉伯政治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日渐扩大。研究真主党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现有的对真主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对真主党持一边倒的立场,要么支持,要么批判,缺乏对真主党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中国国内对于真主党问题的研究很少且零星,本文弥补了中国国内对真主党问题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真主党的诞生、思想理论基础、发展历史、组织结构、外交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对真主党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呈现真主党的现实,分析真主党对中东地区政治的影响。本文研究指出,黎巴嫩什叶派对真主党的支持、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长期敌对关系等因素为真主党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有着宗教背景的真主党,其思想来源主要是什叶派的“教法学家统治”理论以及有关圣战和抵抗运动的理论。这些思想来源体现在真主党的纲领文件中,指导真主党开展活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真主党的发展历史,即从一个宗教秘密组织、通过在反以斗争中获得了诸多力量的支持,凭借自身拥有的武装力量和地区人民的支持逐渐参与到黎巴嫩的国家政治事务中,成为黎巴嫩的合法参政党。真主党在获取地区民众支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真主党始终坚持反美和反以色列立场,与伊朗等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真主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外部政治因素的挑战,对伊朗问题的立场影响着真主党在国内的支持率,随着真主党成为黎巴嫩政府的参政党,真主党拥有武装这一事实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些挑战都使得真主党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真主党的分析,认为真主党会根据地区发展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政党。未来,真主党将通过政策调整等方式继续在中东地区政治局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需要对真主党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贾龙阳[2](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楠[3](2017)在《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异常引人注目,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亦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史的重要篇章。本文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当代巴勒斯坦历史为立足点,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1948年、1964年、1987年、2004年为分水岭将其发展轨迹划分为五个阶段,力求勾勒出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衰起伏的完整脉络,探寻巴勒斯坦人未能实现民族自决及建国目标的原因所在,为解读现状提供深刻的、历史的视角。第一章探讨了巴勒斯坦人由奥斯曼认同向巴勒斯坦认同的转变及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分析了巴勒斯坦人在1936年起义失败后重新回归暴力及在1948年战争中未能建国的原因。第二章探究了巴勒斯坦难民保留民族身份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努力,论述了本土人士接受阿拉伯国家统治的原因及表现,介绍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随后的社会发展及各类精英团体的政治活动。第三章分析了巴解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获得内外合法性的过程,探讨了巴解组织领土目标、利益维护手段及战略重心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构建实践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了因提法达发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分析了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兴起的原因、政治主张及其同世俗派别的关系,探讨了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的原因、特点及效用。第五章分析了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主要内容、面临的挑战及成绩与不足,探讨了后阿拉法特时代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与决裂,评述了加沙事变后法塔赫对西岸的治理及入联的外交博弈。结论部分总结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六个特征及其消极影响:第一,民族认同多变,这使巴勒斯坦人一度将民族自决事业的领导权让给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战争中只顾举家避难,是造成民族灾难的重要原因。第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温和化和极端化并存,温和手段无法使对手屈服,极端手段则破坏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使之被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第三,中央机构权威有限,其后果在于既无法自上而下地贯彻指令,也不能约束反对派的言行。第四,精英团体的分化与分裂并存,几大派别几乎均发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各派别领导层的权威严重不足,宗派主义普遍存在。第五,族群分化明显,巴勒斯坦人在地理上分为流亡者和本土居民,在年龄上分为老一代和青年一代,两种分化皆造成路线之争,加大了内耗。第六,经济民族主义长期缺失,造成政治民族主义异常发达却忽视了民族独立所需的经济基础,形成依赖以色列经济的思维定式,后患无穷。这些特征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重大缺陷,亦是造成民族独立事业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张波[4](2016)在《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旨在研究以色列反恐战略,构建的分析框架包括以色列对恐怖主义和反恐的认知,反恐战略的目标,建立的反恐机制,运用反恐手段在国内外开展的反恐活动,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获得的启示。对恐怖主义及反恐的认知是以色列制定和实施反恐战略和政策的基础。1948年颁布的《预防恐怖主义条例》中对恐怖主义相关概念的界定是以色列反恐认知的起点,这个界定只强调了恐怖主义“暴力性”这一特性。以色列以此认定了反恐对象,形成了对恐怖主义威胁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地位的认知和相应反恐手段的认知。在不同时期以色列确定了不同的反恐对象。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巴解及其主要政治派别,80年代后,真主党、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相继成立,到90年代,以色列已完全把后者确定为反恐对象。因为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战争,所以一直到90年代,国家生存的传统安全问题在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恐占据附属地位。随着和平进程的展开,国家生存得到了保障,以色列逐渐把反恐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首位。强调“暴力性”的概念界定在认知框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最主要的就是把反恐认知为战争,相应采取军事化反恐手段。以色列认为其实施的反恐行动,包括军事行动、斩首行动、封锁边境等都是正当的。这是导致以色列反恐对象和规模扩大化的根源。基于认知,尤其是对反恐在不同时期国家安全战略中不同地位的认知,以色列分别设立了两个时期的反恐战略目标。反恐居从属地位时,反恐目标主要是从属于国家传统安全目标,打击认定的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使其不能威胁国家生存。20世纪90年代后,反恐逐渐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首位,不仅打击所认定的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保障国家和公民安全,而且还配合解决其它安全问题,即维护以色列在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主动权,并打击地区敌对国家。为达到反恐目标,以色列在长期的反恐实践中构建了完善的反恐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情报和执行机构。这些机构既分工明确,又有顶层的统筹协调,达到了专业化和一体化的统一。反恐决策机构主要包括安全内阁和外交与军事委员会,其中前者也称为国家安全事务部长委员会,是反恐主要决策机关,后者则是反恐决策监督和批准机关。以色列的情报体系由多个各有分工的机构构成: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即摩萨德,主要负责以色列国外的各种秘密活动;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即阿穆恩,主要负责搜集和分析国外军事情报;国家安全总局,即辛贝特,主要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间谍工作。反恐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国防军、预备役部队、警察等直接参与具体反恐行动的机构。为了保持反恐各机构间的协调,以色列还专门设立了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怖主义局。以色列反恐决策、情报和执行机构及其间的协作组成的反恐机制在情报、军事、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和网络等方面采取多种反恐手段,比较有效地达成了反恐的目标。但总体上,以色列倾向于采用军事手段反恐,包括军事行动、斩首行动、构筑导弹防御系统、封锁边境等。以色列在利用国内资源反恐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宣讲遭受的恐怖主义危害,利用国际社会提供的反恐合作机会,但又经常违背联合国的决议和国际法的准则。与美国的反恐合作是以色列国际反恐的基础,以色列从美国获得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反恐支持。同时以色列也与本地区较温和的国家以及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合作反恐,精心构建国际反恐合作网络。以色列反恐战略在实施上具有理念上先发制人、组织上协调有力、行动上重视技术等特点,这有利于以色列达成反恐目标。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偏重军事反恐手段使其国家形象受到破坏,而且反恐并没有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恐怖主义袭击仍然持续不断。从根本上说,这源于以色列反恐战略的困境:反恐规模扩大化和反恐战略的矛盾性。这意味着在相当长时间内以色列还会继续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以色列反恐战略的得失对其他国家反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需要有客观准确的反恐认知,确立适度的反恐目标;构建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反恐机制;综合采取多种反恐手段,同时消除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成员实施恐怖活动的能力和动机;积极参与多领域的国际反恐合作。
杨理智[5](2018)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合作机制,旨在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加强政治合作,具有重大意义。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时间长、范围广,涉及海域广泛、国家众多,其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面临重大的安全挑战。因此,本文针对“海丝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风险评估、海上战略支点和港口基地优选决策等重大战略问题和前沿技术开展了创新探索和系统研究,构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自然要素强度-频率的风险分级标准,发展了基于定性语言描述的知识提取和基于不完备样本的评估建模技术。文章开展了在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条件下的评估建模研究,并针对定性语言描述的专家经验开展了特征提取和量化表达等创新性研究探索,定义了语义测度、构建了相应的语义云测度函数,并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法如贝叶斯网络、云模型理论引入了风险评估领域,创新发展了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及犹豫云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一)系统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并提出了语义测度定义、构建了语义云测度函数,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海丝路”国家的人文环境互联互通情况及海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了量化聚类分析。(二)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定义、分类,开展了“海丝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分析及风险辨识研究,构建了“海丝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三)研究构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风险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详细定义,研究了指标的风险机制,总结了指标的数据来源。(四)开展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量化评估,构建了同时考虑自然要素强度和发生频率的风险分级方法,并引入不同未来气候情景,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海丝路”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五)开展了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条件下评估建模研究,提出了犹豫云模型理论、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理论,对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的“海丝路”人文环境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六)开展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建模研究,基于“海丝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入DEA模型的思想,选用超效率区间DEA模型,实现“海丝路”沿线港口优选。
陈伟,翟国方,沈志翔,施益军[6](2020)在《1970—2015年中东地区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认为中东作为恐怖活动的多发区域,了解其恐怖袭击的时空特征对恐怖活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TD的恐怖袭击事件空间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东地区1970—2015年袭击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恐怖组织偏好在边境区域活动,超过50%的袭击事件发生在距边界15km的范围内,约80%的袭击事件位于距边界35km范围内;恐怖袭击重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迁移特征,主要分布于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和以色列等西亚地区,重心的变化与地区之间的武装冲突、战争等具有空间上的关联性;历年的恐怖袭击形成了涉及伊拉克、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黎巴嫩和阿尔及利亚的三处主要集聚区,同时集聚区伴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各时间段的主、次集聚区分布于12个国家与地区,且恐怖主义活动表现出愈发激烈的趋势;恐怖袭击总体上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在不同时间段内,"高-高"聚类地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性,但恐怖袭击的空间集聚现象愈加明显。
马文超[7](2015)在《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社会对当前叙利亚危机的关注大多着眼于国际及地区力量可能存在着的重新分配,以及相关国家和组织利益得失的权衡与评估,但叙利亚自身的国家利益关切却少人问津。“国家利益”对叙利亚而言,同样也充满着与阿拉伯民族利益相互交织的无奈,而难以定性。观念的影响使国家利益在国家的社会性实践和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身份中不断改变。国家的观念变了,其身份就会发生变化,身份发生了变化,国家利益也就自然地随之发生变化。叙利亚正处于剧烈的政治社会变革当中,其国家身份的走向决定于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本文试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历史发展和决策沿革,以及对叙利亚所处的国际体系文化的系统性阐述和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过程。全文共分为六章和一个结语。第一章为绪论,综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状况、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在阐明理论选取缘由的同时,将国家的身份和行为概念引入到了分析框架之内。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中分析国家利益主要基于两种视角,即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建构主义作为后者对于国家利益的认识不同于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由主义,而是主张将客观性应用于政治行为体之上,并认为结构主义的整体认识论是分析国际政治所不可或缺的。因而温特提出了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社会结构,而是由国家行为体作为施动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体系结构建构出来的论断。在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温特将国家利益定义为“国家—社会复合体”的再造要求或者安全要求,并且在乔治和基欧汉关于国家利益类别的基础之上,将国家利益的内容解释为“生存、独立、财产和集体自尊”。如果国家—社会复合体要想得到安全,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利益,否则国家就会逐渐灭亡。本章以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实力以及国家主观认识水平等因素做为判定叙利亚国家利益的标准,基于建构主义对国家利益内容的理解和叙利亚(内战前)整合发展型的构建中国家属性,将叙利亚的国家利益总体划分为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文化利益。第三章从国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对叙利亚国内政治文化以及基于此的国家认同观念的变迁叙述和特点总结来勾勒出叙国家利益的观念变化动态图,并最终总结出巴沙尔时期叙利亚政治文化所呈现出的几大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巴沙尔执政前叙利亚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的一套建立在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下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此外,本章还以叙利亚国家独立作为起点,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简述巴沙尔政权之前叙利亚在各个政权统治下国家利益的演变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叙利亚独立初期国民政府时期、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以及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直至延续到巴沙尔时期的“弱权威主义”体制。并分析了在这一体制下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制和巴沙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叙利亚公民社会的发展说明了叙存在区别于国家政治文化的公民政治文化,为了更为全面地把握叙利亚国家利益的真正内含,本章也对其进行了单独阐述。第四章从国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基于国家的身份和利益是在国际体系结构中建立起来的这一建构主义体系理论的核心论点,本章综合运用费丽莫“经验性”规范建构模式和温特“理想型”建构分析模式,分别以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上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过程为分析对象,展现了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具体而言即叙利亚与大国关系博弈下形成的“国际责任”安全体系、与一系列国际经贸协定和双边经贸协约所构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以阿拉伯国家之间长期维系着的传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叙利亚形成的国家身份通过其偏好建构着叙利亚的国家利益。第五章分析了巴沙尔时期叙利亚在以大国政治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与中东国际关系中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和在该过程中与它国之间的利益交汇,以及阿萨德政权与叙利亚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世界主要力量在中东国际体系中逐渐形成了处于“洛克文化”下新的互动模式,面对新的中东局势,以及在传统利益的驱使下,美、俄、欧等中东地区主要区域外势力纷纷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这为处于中东政治核心地位的叙利亚在其新的国家身份形成过程中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完全有能力去表达自身对地区规范和力量的认同,因此,本章以地区国家身份和观念认同为视角,同时以国家的民族身份为划分标准,分析了当今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对外关系当中的行为和作用,从而廓清叙利亚外生认同的表现和特征。第六章以个案分析的形式,进一步就叙利亚国家安全利益的建构过程进行了验证。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其重要性在叙以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出于叙以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对关系所处的政治文化类型仍旧停留在霍布斯文化之中,并且作为可能将中东整体政治文化拉回霍布斯文化的影响因素而存在。学界普遍认为,以色列在中东代表着美国的利益,而叙利亚则是伊朗的代言人,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美国与伊朗之间存在着的另一种霍布斯文化,而这种文化内化到了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国家身份及利益当中,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叙以关系的概述和两国之间国家安全战略的比较,本章在建构主义框架下对巴沙尔执政以来的叙以和谈进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叙以两国一直以来对彼此“敌人”的身份虽未发生改变,其互动模式也并没有因为体系文化的改变而发生重构,但在不同时期霍布斯文化的内化程度受到体系的影响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在根据中东各国对现有中东国际体系持有的不同态度而归纳出的三种国家利益性质的基础上,本部分将巴沙尔时期的叙利亚划归为中东国际系统进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之列。受到这一属性的影响,叙利亚在国内危机中更加受制于中东国际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而围绕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几大国际规范都将影响着叙利亚国家利益新的的建构方向,中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
姬瑞聪[8](2018)在《论伊朗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文中认为本文旨在考察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从硬实力与软实力来看,虽然伊朗是波斯湾当之无愧的大国和强国,但域外大国深度介入、海湾合作委员会集体行动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迫使伊朗无法在波斯湾独断专行,只能在合作和平的战略下进行博弈。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凭借其地缘优势、综合国力及什叶派影响力,充分展现了其在波斯湾地区的独特地位和地区大国的多种作用。在大中东,虽然伊朗依旧凭借着其特殊的地缘位置、较强的宗教影响力和强大的军事存在,在该地区发挥着其作用。但与其波斯湾战略不同,伊朗在中东地区通过加强与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及哈马斯等“代理人”的联系,施展其影响中东事务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区域地位,获取地区话语权,但也因此遭到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大国的公开指责。在欧亚大陆,伊朗注重发展与俄罗斯、中国及欧盟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伊朗在欧亚大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伊朗与这些国家存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对伊朗来说,后冷战时代,俄罗斯与伊朗不再是邻国,消除了伊朗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实际威胁。两伊战争后急需进行经济改革和完成国家重建任务,迫切需要欧盟国家的投资和技术。伊朗为抗衡美国,消除美国金融制裁带来的消极影响,伊朗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与此同时,伊朗是中国和欧盟重要的能源供应国,还是俄罗斯重要的武器销售国。更重要的是,伊朗是反美阵营的一员,因而伊朗反美行动获得俄罗斯的青睐,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中国所面临的美国政治和经济压力。因此,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不可或缺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虽然伊朗未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宗教影响力,它仍是处理国际问题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对维持世界核不扩散以及在国际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翔,申亚娟[9](2021)在《伊朗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动力及限度》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中东变局的演化以及伊朗与域内外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变化,代理人战争成为伊朗地区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为应对不同对手,伊朗在海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分别扶持不同的代理人,并形成了三个次级战略板块。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动力主要包括通过代理人战争制衡与掣肘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全球及地区对手;巩固与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避免与对手直接开战,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的战略目标。然而,受代理人能力与战略意愿的改变、国内政局以及民众支持度变化、对手反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存在明显限度,代理人战争的效果不应被过度夸大。
付一兰[10](2018)在《《新闻分析:国际和全国新闻个案研究》节选翻译及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该翻译项目由两章组成。第一章为源文及其中文译本。第二章为翻译报告。翻译源文选自荷兰着名语言学家范·迪克的《新闻分析:国际和全国新闻个案研究》第二章第二部分,经向原作作者求证得知该着作尚无中译本。节选部分主要通过黎巴嫩总统比彻·杰马耶勒遭暗杀这一国际新闻事件的具体案例研究,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揭示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翻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介绍;翻译理论;交际翻译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和总结。第一部分包含了作者简介、源文本内容、文体风格,并详细介绍了翻译任务和项目开展的过程。第二部分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他的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合理性,并详细分析了他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本项目属于信息型文本,应使用交际翻译策略指导翻译过程。第三部分中,笔者指出翻译该文本的关键就在于把英文语言的主谓结构转换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话题评价结构。这一部分也详细列出笔者在翻译实践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并举例进行解释。第四部分为总结,笔者首先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提炼总结,其次还谈论了翻译过程中中英文结构差异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完成该翻译项目操作的意义。
二、以色列为何袭击黎巴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色列为何袭击黎巴嫩(论文提纲范文)
(1)黎巴嫩真主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真主党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对真主党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结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真主党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什叶派因素 |
一、 黎巴嫩的什叶派 |
二、 伊朗的影响 |
第二节 黎巴嫩国内因素 |
第三节 以色列因素 |
一、 水源问题 |
二、 巴勒斯坦人的问题 |
第二章 真主党的思想和纲领文件 |
第一节 真主党的主要思想 |
一、 教法学家统治理论 |
二、 圣战(抵抗运动)思想 |
第二节 真主党的纲领性文件 |
一、 第一份原则性声明《公开信》 |
二、 《政治文件》及其分析 |
第三章 真主党的成立、组织结构和重要人物 |
第一节 真主党的成立 |
一、 真主党的成立 |
二、 真主党的主要活动 |
第二节 真主党的组织结构及其它特征 |
一、 组织结构 |
二、 真主党的武装力量 |
三、 真主党的资金来源 |
四、 社会影响 |
第三节 真主党的重要人物 |
一、 哈桑·纳斯鲁拉 |
二、 伊玛德·穆格尼亚 |
三、 阿巴斯·穆萨维 |
四、 纳伊姆·卡西姆 |
第四章 真主党发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一节 第一阶段(1982-2000 年) |
第二节 第二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五章 真主党的对外关系 |
第一节 真主党与巴勒斯坦的关系 |
第二节 真主党与叙利亚的关系 |
第三节 真主党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
第四节 真主党与美国的关系 |
第五节 真主党与中国的关系 |
第六章 真主党的未来和挑战 |
第一节 “阿拉伯之春”的挑战 |
第二节 其他挑战 |
一、 国内宗教势力的挑战 |
二、 政治挑战 |
三、 军事挑战 |
第三节 真主党的未来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3)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民族主义的学理简析 |
第一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现代萌发 |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间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的变化 |
一、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形成的社会基础 |
二、奥斯曼认同的渐趋衰落 |
三、昙花一现的大叙利亚认同 |
四、巴勒斯坦认同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 |
一、巴勒斯坦人维护民族利益的早期斗争 |
二、大规模武装斗争的首次高潮——1936-1939年大起义 |
第三节 失之交臂的巴勒斯坦民族自决与建国 |
一、巴勒斯坦人重返温和路线 |
二、联合国分治决议使巴勒斯坦人走向暴力冲突 |
三、巴勒斯坦土地纷争的暴力解决——巴勒斯坦战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几近沉寂(1948-1964) |
第一节 巴勒斯坦难民民族身份的保留 |
一、巴勒斯坦难民的艰难处境 |
二、难民保留巴勒斯坦民族身份的努力 |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统治巴勒斯坦的合法化 |
一、外约旦夺得巴勒斯坦人代表权 |
二、一体化进程中西岸社会自治的发展 |
三、埃及管理下加沙地带难民社会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
第三节 巴勒斯坦世俗精英政治团体的活动 |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泛民族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 |
二、约旦共产党——唯一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政党 |
第四节 伊斯兰政治团体的兴起 |
一、穆斯林兄弟会在西岸的活动 |
二、解放党的社会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起(1964-1987) |
第一节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组织化 |
一、巴解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二、主要政治派别主张简介 |
三、巴解组织获得合法性 |
第二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务实变化 |
一、领土目标的变化 |
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调整 |
三、战略重心向被占领土的转移 |
第三节 构建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
一、巴解组织与约旦的聚散离合 |
二、巴解组织与黎巴嫩教派政治的碰撞 |
三、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的单向关系构建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多维发展(1988-2005) |
第一节 被占领土大众民族主义的首次高潮——因提法达 |
一、因提法达爆发的背景考察 |
二、因提法达特点分析 |
三、因提法达影响简析 |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主义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初步挑战 |
一、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勃兴 |
二、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政治主张 |
三、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早期活动 |
四、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对世俗派别的有限挑战 |
第三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和平进程实践 |
一、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之因 |
二、巴以和平进程的特点 |
三、巴以和平进程的效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实践与挑战 |
第一节 阿拉法特时代的国家构建实践 |
一、国家构建实践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历史重构与民族历史教育 |
三、对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评价 |
第二节 后阿拉法特时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 |
二、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决裂 |
第三节 加沙事变后法塔赫的国家构建努力 |
一、法塔赫对约旦河西岸的治理 |
二、巴勒斯坦申请联合国成员国身份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以色列对反恐战略的认知 |
第一节 对恐怖主义的认知 |
一、对恐怖主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对反恐对象的认定 |
第二节 对反恐的认知及其特点 |
一、对反恐战略地位的认知 |
二、对反恐手段的认知 |
三、反恐认知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以色列反恐战略的目标 |
第一节 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居从属地位时的目标 |
一、打击巴解及其主要政治派别 |
二、巩固国家生存 |
第二节 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居首要地位时的目标 |
一、维护国民安全 |
二、打击激进组织 |
三、维护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主动权 |
四、维持地区优势地位 |
小结 |
第三章 以色列反恐战略机制和手段 |
第一节 反恐的战略机制 |
一、决策机构 |
二、情报机构 |
三、执行机构 |
四、机构间的协作 |
第二节 反恐手段 |
一、情报侦查 |
二、军事反恐 |
三、经济封锁 |
四、法律制裁 |
五、反恐教育 |
六、网络反恐 |
小结 |
第四章 以色列反恐国际合作 |
第一节 政治领域国际反恐合作 |
一、在联合国争取政治支持 |
二、以美政治合作 |
三、以色列与周边国家政治合作 |
四、以印政治合作 |
五、以欧政治合作 |
第二节 军事领域国际反恐合作 |
一、联合研发多层级反导系统 |
二、联合反恐演习和应急处理合作 |
三、培训反恐人员 |
第三节 其它领域国际反恐合作 |
一、经济领域国际反恐合作 |
二、情报方面国际反恐合作 |
三、法律方面国际反恐合作 |
四、医疗卫生方面国际反恐合作 |
第四节 国际反恐合作的特点 |
一、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二、构建国际反恐合作网络 |
小结 |
第五章 以色列反恐战略评估与启示 |
第一节 反恐战略效果 |
一、反恐目标基本实现 |
二、配合国家整体安全战略 |
三、国际形象受损 |
四、恐怖主义根源依然存在 |
第二节 反恐战略的特点 |
一、理念上先发制人 |
二、组织上协调有力 |
三、行动上重视技术 |
第三节 反恐战略困境 |
一、反恐规模扩大化 |
二、以色列反恐战略的矛盾性 |
第四节 以色列反恐战略的若干启示 |
一、准确的反恐认知 |
二、完善反恐战略机制 |
三、综合运用反恐手段 |
四、加强国际合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7 发展总态势 |
1.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带来新的机遇 |
1.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的挑战 |
1.1.4 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 |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形地貌 |
2.2 风场 |
2.3 海浪 |
2.4 海温 |
2.5 海平面高度 |
2.6 海流 |
2.7 热带气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分析及区划 |
3.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分析 |
3.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互联互通现状 |
3.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聚类模型 |
3.3.1 云模型理论的基本概念 |
3.3.2 语义云距离测度 |
3.3.3 基于语义云距离测度的K均值聚类模型 |
3.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指数区划 |
3.4.1 指标体系 |
3.4.2 仿真实验及聚类结果 |
3.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非传统安全问题聚类分析 |
3.5.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3.5.2 基于语义云、直觉模糊数距离测度的K均值聚类模型 |
3.5.3 聚类结果及海盗分布特点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 |
4.1 风险定义及形成机制 |
4.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定义及分类 |
4.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影响因子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3.2 人文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辨识 |
4.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5.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指标体系 |
5.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指标体系 |
5.2.1 传统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5.2.2 非传统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
6.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 自然环境要素风险等级划分 |
6.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气候态自然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
6.4 气候变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评估 |
6.4.1 RCP2.6 情景下自然环境风险预估 |
6.4.2 RCP8.5 情景下自然环境风险预估 |
6.4.3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评估 |
7.1 数据资料与特征分析 |
7.2 人文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7.2.1 犹豫云模型理论 |
7.2.2 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 |
7.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治环境风险评估 |
7.3.1仿真实验 |
7.3.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
7.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环境风险评估 |
7.4.1仿真实验 |
7.4.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
7.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社会环境风险评估 |
7.5.1 仿真实验 |
7.5.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
7.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盗及恐怖主义风险评估 |
7.6.1 海盗风险理论体系 |
7.6.2仿真实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 |
8.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战略支点价值评估 |
8.1.2 仿真实验 |
8.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模型 |
8.2.1 传统DEA模型 |
8.2.2 区间DEA模型 |
8.2.3 超效率区间DEA模型 |
8.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仿真实验 |
8.3.1 基于超效率区间DEA的效率值计算 |
8.3.2 港口效率值排序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内容 |
9.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特征分析 |
9.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及评估指标体系 |
9.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
9.1.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评估 |
9.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决策优选 |
9.2 特色与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IMO报告南海海域部分海盗袭击事件(2010 年)海盗特征信息提取 |
附录B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与来源 |
附录C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及来源 |
附录D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社会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及来源 |
附录E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环境风险云图 |
附录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环境风险云图 |
附录G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社会环境风险云图 |
附录H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支点价值指标数据 |
(6)1970—2015年中东地区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1.1 研究区域界定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加权平均中心分析 |
2.2 核密度估计(KDE) |
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 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特征 |
3.1 恐怖袭击事件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 |
3.2 恐怖袭击重心迁移分析 |
3.3 恐怖袭击事件的集聚区分析 |
3.4 恐怖袭击事件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7)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关于相关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着名学者 |
三、国内外关于叙利亚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
一、本文主要论点和创新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使用材料说明 |
第二章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研究视角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理论 |
一、为什么是建构主义 |
二、国家利益在“观念”中建构 |
三、国家的身份和行为 |
第二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判断标准 |
第三节 叙利亚的国家利益 |
一、叙利亚国家的安全利益 |
二、叙利亚国家的政治利益 |
三、叙利亚国家的经济利益 |
四、叙利亚国家的文化利益 |
第三章 叙利亚政治文化与国家利益观的演变:国内维度 |
第一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变迁 |
一、民主政治文化与军人政治文化 |
二、复兴党政治文化 |
三、阿萨德统治集团集权政治文化 |
第二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特点 |
一、伊斯兰体系文化的属性 |
二、国家民族主义的工具性特点 |
三、“克里斯玛”式的统治模式 |
四、军事强权之核心理念 |
五、西方及其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
六、叙利亚部族主义文化的严重制约 |
第三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一、叙利亚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利益(1946—1963) |
二、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的国家利益(1963—1970) |
三、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1970—2000) |
第四节 巴沙尔执政时期的权威政治 |
一、巴沙尔时期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系 |
二、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的外交决策 |
三、“大马士革之春”中的叙利亚“公民社会” |
第四章 叙利亚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的建构: 国际维度 |
第一节 叙利亚与国际安全政治体系 |
一、叙利亚与中东地区安全 |
二、叙利亚与中东民主化进程 |
三、打击恐怖主义 |
第二节 叙利亚与国际经济体系 |
一、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体系 |
二、经贸合作进程中叙利亚的经济身份 |
第三节 叙利亚与国际文化体系 |
第四节 叙利亚国家身份的新特色 |
一、“弱权威主义”的世俗化伊斯兰国家 |
二、秉持阿拉伯国家反以先锋的角色 |
三、阿拉伯民族主义“不倒的旗手” |
第五章 叙利亚的对外关系与其国家利益的维护 |
第一节 当代大国政治体系下的叙利亚 |
一、叙美、叙欧关系的演变 |
二、叙俄关系 |
第二节 叙利亚与中东国际关系 |
一、叙利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 |
二、叙伊同盟的深度发展 |
三、叙土关系 |
四、叙黎特殊关系 |
第三节 巴沙尔政府与叙利亚国家利益 |
第六章 叙以和谈中的国家利益建构: 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叙以关系概述 |
第二节 叙以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一、叙以军事力量对比 |
二、巴沙尔政权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三、以色列对叙利亚的安全观 |
第三节 叙以关系构建中的美国、伊朗因素 |
第四节 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叙以和谈 |
一、巴沙尔上任之初对以色列的强硬态度 |
二、叙利亚在伊拉克战争后对以和谈态度趋于缓和 |
三、叙以和谈在黎巴嫩战争后再陷冰点 |
四、叙以“秘密”和谈公开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伊朗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一章 伊朗在波斯湾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波斯湾对伊朗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伊朗在波斯湾的地位——地区第一大国 |
一、伊朗地缘、人口、面积与能源优势 |
二、伊朗军事优势 |
三、伊朗经济优势 |
四、宗教文化优势 |
第二章 伊朗在中东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革命后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伊朗在中东发挥影响力的途径 |
一、伊朗与叙利亚 |
二、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 |
三、伊朗与伊拉克什叶派 |
四、伊朗与哈马斯 |
第三章 伊朗在欧亚大陆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伊朗与俄罗斯 |
一、苏联对伊斯兰革命的态度 |
二、苏联解体对伊朗的影响 |
三、伊朗对苏联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伊朗与中国 |
一、中伊关系迅速发展的动因 |
二、伊朗对中国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伊朗与欧盟 |
一、欧伊关系改善的背景 |
二、伊朗对欧盟的重要性 |
第四章 伊朗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伊朗参与国际反恐的重要性 |
一、伊朗对恐怖主义态度 |
二、美国指责伊朗支持恐怖主义活动 |
三、伊朗是否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
第二节 伊朗对维持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性 |
一、伊朗寻求核计划的原因 |
二、伊朗发展核计划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危害 |
第三节 伊朗在打击国际毒品走私中的作用 |
一、伊朗禁毒政策 |
二、伊朗参与国际禁毒合作 |
第五章 制约伊朗发挥影响的因素 |
第一节 内在制约因素 |
一、什叶派因素的制约 |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波斯民族主义的对立 |
三、伊朗伊斯兰革命对海湾六国政体的冲击 |
四、伊朗经济的脆弱性 |
第二节 外在制约因素 |
一、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预 |
二、伊朗与“代理人”关系存在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伊朗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动力及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伊朗在中东地区代理人战争的表现 |
二、 伊朗在中东地区代理人战争的动力 |
三、 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限度 |
四、 结语 |
(10)《新闻分析:国际和全国新闻个案研究》节选翻译及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Part 1 Translation |
1.1 The Original Text |
1.2 Translated Text |
Part 2 Critical Commentary |
2.1 Introduction |
2.1.1 Introduciton to the OriginalText |
2.1.2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Text |
2.1.3 Translation Task and Process Descriptions |
2.1.3.1 Problem and Cause in the First Translation |
2.1.3.2 Translation Theory to Solve the Problem |
2.2 Translation Theory |
2.2.1 Newmark's Translation Typology |
2.2.2 Semantic Strategy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y |
2.3 Translation Method Guided by Communicative Strategy |
2.3.1 Personality as the Topic |
2.3.2 Contrast of Topics |
2.3.3 Time as the Topic |
2.3.4 Extra Position and the Topic |
2.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ments |
四、以色列为何袭击黎巴嫩(论文参考文献)
- [1]黎巴嫩真主党研究[D]. 肖克(Karim Alwadi). 外交学院, 2013(12)
- [2]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D]. 王楠. 西北大学, 2017(06)
- [4]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D]. 张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D]. 杨理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1970—2015年中东地区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J]. 陈伟,翟国方,沈志翔,施益军. 世界地理研究, 2020(04)
- [7]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D]. 马文超. 南京大学, 2015(07)
- [8]论伊朗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D]. 姬瑞聪. 西南大学, 2018(01)
- [9]伊朗介入中东地区事务的动力及限度[J]. 陈翔,申亚娟.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1(01)
- [10]《新闻分析:国际和全国新闻个案研究》节选翻译及翻译报告[D]. 付一兰.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