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地瓜淀粉转化葡萄糖直接配制葡萄糖氯化钠大输液情况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汪丁兵[1](2020)在《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LY26的发酵条件优化与防治效果初评》文中研究说明
王菁[2](2020)在《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糖尿病肾病(DN)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疾病,是最早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慢性肾衰和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的最主要病因。DN是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引起的代谢障碍并发症,其产生过程与多种病理过程相关。从海带中提取的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LMWF)属于一类高度硫酸化杂多糖,由岩藻糖、硫酸基、半乳糖等组成。LMWF因结构独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症、抗氧化、抗肿瘤等。LMWF作为天然褐藻多糖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抑制DN的发展速度,但LMWF对DN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从体外细胞模型水平与体内动物模型水平入手,探讨LMWF改善DN的作用与机制。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明LMWF能够显着改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发的人体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s)异常增殖与肥大,降低细胞培养基中内毒素含量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从而改善HRMCs损伤;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KEGG富集分析,发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信号通路与LMWF关联性最大,其中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量变化受LMWF影响最显着;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检测发现LMWF与FN存在特异性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为453.7μmol/L;结果证明带正电荷的鱼精蛋白硫酸盐(PS)能够促进LMWF与HRMCs结合,增强LMWF改善HRMCs损伤的治疗作用。在体内动物实验方面,通过STZ诱导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DN早期模型证实LMWF较微晶纤维素(MC)可更好地缓解DN大鼠多饮、多食、体态消瘦等症状,但其对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大,未产生明显改善DN大鼠高血糖的效果。在肾脏功能方面,LMWF能够明显改善DN大鼠多尿、尿蛋白排泄量过多、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过高等DN早期病理症状;能够抑制肾小球基底膜病变,阻止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增厚,缓解肾小球结构病变,下调DN大鼠肾皮质层FN、肌营养不良聚糖蛋白(DG)、层粘连蛋白(LAMC1)、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促炎症因子的水平,而LMWF与抗生素(Anti)联用时其改善DN的效果受到影响且大幅降低。LMWF能够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损伤,降低肾脏组织因炎症引起的病变,且这种作用与肠道菌群相关。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证实LMWF能够显着抑制DN大鼠肠道通透性增大、粪便量增多、结肠长度缩短等肠道功能损伤症状。通过对DN大鼠粪便16S r DNA测序并进行聚类统计分析,结果证明LMWF显着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并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缓解DN大鼠肠道菌群紊乱,显着提高拟杆菌目S24-7(Bacteroidales S24-7 group)和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等可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菌种丰度,且LMWF对DN的治疗作用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性。综上所述,LMWF能够有效缓解DN细胞病变及肾脏损伤,其通过结合FN抑制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缓解由AGEs引起的HRMCs异常增殖与肥大,LMWF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并抑制肠道屏障损伤,下调肾脏FN和IL-6等ECM相关的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褐藻多糖等治疗DN的作用机理及开发大分子活性物质作为海洋药物提供参考。
宋微[3](2019)在《油菜菌核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Kribbella monticol多相分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的高达80%。核盘菌生命力强、易传播,导致了油菜菌核病难以防治。目前,仍是通过化学农药来防治该病害,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使病原真菌产生了抗药性,因此有必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措施防治油菜菌核病。放线菌种类多、分布广、可产生活性物质,利用放线菌控制油菜菌核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以油菜根际土壤为分离源,采用6种培养基(CPA、DPA、SSA、AAG、GS、HV)分离放线菌,并对其进行初步归类。油菜菌核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对所获得的放线菌进行活性筛选,同时探究了拮抗菌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随后分析了拮抗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其中一株放线菌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此外,通过多相分类法鉴定了一株稀有放线菌,增加了菌种丰富度。结果如下:(1)从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467株放线菌,合并后为116株放线菌。形态观察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菌株是链霉菌(Streptomyces),同时包含一些稀有菌属,如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嗜酸链霉菌属(Streptacidiphilus)、诺卡氏菌属(Nocardia)、韩国生工菌属(Kribbella)、野野村菌属(Nonomuraea)、糖霉菌属(Glycomyces)和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um)。(2)油菜菌核病原真菌的抗性实验表明,6株放线菌sw3、sw15、sw23、sw41、sw66和sw108对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5.7%、47.3%、51.4%、85.7%、88.5%和14.3%,其中,菌株sw66的抑制效果最好。(3)离体和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w41和sw66的孢子液和发酵滤液均可以显着控制叶片病斑的扩展。其中,经菌株sw66发酵液处理后,离体和盆栽试验叶片均未产生病斑,防效达到了100%。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这2株菌均为链霉菌。(4)对菌株sw66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7天、接种量5%、转速200 rpm、装液量80 mL时,在GYM培养基中发酵液活性最大。最优发酵条件下对菌株sw66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了3种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核苷、N-乙酰基色氨醇和4-甲基-3,4-二氢-2H-1-萘酮。当N-乙酰基色氨醇浓度为1.0 mg/mL时,对油菜菌核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72.5%。(5)通过多相分类学鉴定了一株稀有放线菌NEAU-SW521T,对该菌及相似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征、形态特征和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其符合韩国生工菌属的特征但与相似菌存在差异,确定了NEAU-SW521T为韩国生工菌属的一株新种,命名为Kribbella monticola。通过基因组信息预测了菌株NEAU-SW521T的功能和次级代谢产物。
丁玉梅[4](2019)在《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文中认为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e)是南瓜属一年或多年生瓜类作物,对瓜类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已作为嫁接砧木有效控制了瓜类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中国是全球瓜类生产大国,枯萎病是影响瓜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镰孢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土传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瓜类种植区普遍发生,一般使瓜类减产20%60%,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最有效和环境友好的途径。有关瓜类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及瓜类-枯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利用高通量的测序技术,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水平上研究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一方面,可以较系统分析抗性基因和抗性蛋白的差异表达特性,有助于从整体水平上揭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代谢通路、信号传导和分子调控网络,深入解析黑籽南瓜-枯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为阐明瓜类寄主响应枯萎病菌胁迫的抗性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信息。另一方面,可获得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全景图,有利于筛选和鉴定起关键作用的抗病基因,为瓜类抗枯萎病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基于此,本研究从黑籽南瓜基因组中克隆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并分析不同抗性品种中NBS同源片段的表达差异,结合枯萎病症状的表现确定抗性基因表达丰度较高的取样时间。在此基础上,选取抗病材料,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和iTRAQ技术,通过多点时序比较,构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胁迫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表达谱,分析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代谢通路和分子调控网络;锁定和鉴别黑籽南瓜NBS类关键抗病基因,构建NBS类基因的VIGS沉默载体进行基因功能的初步验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NBS类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的简并引物,从黑籽南瓜基因组中分离了8条RGAs,其中HQRGA2(GenBank ID:MG946756)包含NBS类抗病基因的4个保守模块:P-loop、Kinase-2、Kinase-3a和GLPL区,且具有NB-ARC(nucleotide-binding adaptor shared by APAF-1,R proteins and CED-4)结构,为CC-NBS-LRR类抗病基因序列。HQRGA2与部分抗病基因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达到87%99%,与中国南瓜抗病蛋白基因SQRGA-13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达到96.6%,与其余抗病基因同源性在16.6%43.8%之间。Q-PCR分析显示3个黑籽南瓜品种中HQRGA2的表达均受枯萎病菌胁迫(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诱导,其中感病白皮品种呈多个升-降的表达趋势,中抗花皮品种呈多个降-升的趋势,抗病绿皮品种HQRGA2的表达水平增加迅速且持续能力强,呈增加-降低的表达特点。结合接种后枯萎病出现和发展特征,确定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取样时间为接种枯萎病菌后48h(无肉眼可见症状的潜伏期)和96h(病症扩展期)。2.以抗病绿皮品种为材料,采用伤根法加灌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对接种后48h、96h和对照(伤根加无菌水灌根后48h)的黑籽南瓜叶片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用Trinity软件对Clean reads进行组装,组装获得的Unigene在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中比对得到注释结果,FPKM法计算Unigene表达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Pathway富集分析,研究黑籽南瓜响应枯萎病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同一时间点及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构建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表达谱。主要结果如下:(1)黑籽南瓜转录组测序经组装后共获得62,169条Unigene,N50为1,640bp,最长Unigene为15,877bp,最短Unigene为301bp,平均长度为1,160bp。将Unigene和NR、SWISSPROT、KOG、GO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共获得47,521条Unigene(76.44%)的生物信息学注释结果,其中11,676条Unigene(29.40%)能与甜瓜基因组比对上,11,674条Unigene(29.39%)能与黄瓜基因组比对上。另有14,648条Unigene(23.56%)未被注释到,推测该部分序列可能是新转录本,或者是黑籽南瓜区别于其他瓜类作物的特有基因。本研究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可为研究其他瓜类抗病机制的基因注释提供参考。(2)通过接种后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富集,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较为可靠。结果显示:(1)受枯萎病菌侵染后,不同时间点被诱导的大多数Unigene的功能都是常见的,几乎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共有25,020条Unigene被富集到25个分子功能家族,其中4,437条Unigene被富集到仅一般功能预测(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是富集基因数最多的一类,其次2,744条Unigene富集到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周转(Protein turnover)和分子伴侣(Chaperones),2,368条Unigene富集到信号转导机制(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而富集到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运输及分解(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synthesis,Transport and catabolism)与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上的基因数分别是837条和228条。(2)枯萎病菌激活的黑籽南瓜差异表达基因随侵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接种后48h和96h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939和2,021个,且下调基因的数量大于上调基因,其中有大量转录因子和抗病R基因发生了上调或下调表达。并集分析显示有721个差异表达基因在2个时间点中共同差异表达,355个基因上调表达,366个基因下调表达;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的有444个,238个持续上调表达,206个持续下调表达。(3)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接种后48h时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Necroptosis)、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硫胺素代谢(Thiamine metabolism)、淀粉和糖代谢(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细胞凋亡(Apoptosis)、糖酵解/糖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溶菌酶(Lysosome)、细胞色素P450代谢(Cytochrome P450 metabolism)、丙酮酸盐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谷胱甘肽代谢(Glutathione metabolism)、抗坏血酸和醛酸盐代谢(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等抗病相关代谢途径。接种后96h,除上述代谢途径外,还激活了P53信号、VEGF信号和TNF信号等抗病相关信号途径,枯萎病菌激发了黑籽南瓜体内多种抗病途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防御反应及信号转导等,显示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受到多基因网络系统的调控。3.在转录组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相同处理的材料,利用iTRAQ技术研究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差异蛋白表达谱。结果表明:(1)总共鉴定到的可信蛋白数量为1,907个,差异表达蛋白总数为567个,CK-VS-48h处理组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13个,其中60个差异蛋白通过KEGG富集到55个代谢通路;CK-VS-96h处理组有329个,198个富集在82条通路;48h-VS-96h有125个。发现在差异表达蛋白中有4个未知功能蛋白,其中的1个上调蛋白CL11145contig1是gpi锚定的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对于抵抗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另一个上调蛋白CL9717contig1为未知蛋白。2个下调的未知蛋白CL29643contig1和CL4168contig1均为假定的Csa蛋白,功能有待研究。(2)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并集分析找到3个处理组中有13个共性差异蛋白,其中与抗性相关的是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1和SAM2),推测SAM合成相关基因也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与KEGG通路之间的互作分析表明,接种后48h的基因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比96h大,上调表达的互作基因和蛋白数量比96h多。(3)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表达蛋白关联性分析表明,接种后48h和96h与转录组差异基因关联表达的差异蛋白分别有11个和39个;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差异蛋白和相关调节基因富集到20个代谢途径,主要参与了核糖体、苯丙素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碳固定、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半乳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途径。研究结果为确定需深入研究的代谢通路及鉴定关键抗性蛋白提供依据。4.综合黑籽南瓜接种枯萎病菌后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中的pathway富集分析数据,提出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抗病信号转导网络,初步明确了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分子调控和信号传导途径,为黑籽南瓜抗病基因的进一步挖掘奠定了基础。(1)受枯萎病菌侵染后,黑籽南瓜通过膜锚定的枯萎病菌受体蛋白识别真菌诱导子/PAMPs(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诱导下游信号传导。(2)钙通道的激活和胞质钙的增加触发NADPH氧化酶的激活,导致H2O2的产生和活性氧(ROS)爆发。(3)黑籽南瓜去除根尖后,枯萎病菌快速入侵,病菌的效应因子/无毒基因(AVR)使黑籽南瓜相关基因作出误判,从而导致木质素合成降低、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壁降解、光合速率下降、蜡质合成下降等过程,植株的物理抗性并未发挥作用。(4)随着病原菌的增多,黑籽南瓜通过特定的病原体受体(PRRS)和NBS类抗病蛋白识别病菌效应因子,从而激活MAPK信号转导途径。(5)ABA途径在MYB和NAC等转录因子的参与下,通过提高丙酮酸盐、介导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及细胞程序性死亡来防御病菌。(6)茉莉酸(JA)途径主要是通过茉莉酸甲酯的增加来促进相关转录因子或基因的表达,但其中的基因有上调或下调,预测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了后期的防御;(7)水杨酸(SA)途径作为主要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通过WRKY和BZIP转录因子激发了PR1蛋白的表达,从而开启系统性防御过程(SAR),调动硫胺素、溶菌酶、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吞噬体等过程来清除病菌;(8)产生的ROS通过抗坏血酸-谷胱苷肽循环(ASA-GSH)循环来清除。(9)过氧化物酶体在抗病过程中通过CAT来调节和平衡ROS的产生。5.针对NBS-LRR类基因在黑籽南瓜抗病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二代转录组Unigene和全长转录组Unigene结合方法对NBS类基因进行了鉴别和筛选。(1)以NB-ARC作为参考氨基酸序列,从黑籽南瓜CDS中鉴定了43条CfNBS(NBS-type gene from C.ficifolia)类基因序列,分属于TNL、CNL、TN、RPW8-N和N类六个亚基因家族,典型的TNL和CNL类分别有2个和13个。进化树分析表明,CfNBS类基因可以分为4大类群,黑籽南瓜的NBS类抗病基因数量较少但其基因分化比其它瓜类物种丰富。(2)与二代转录组进行比对,筛选获得11个差异表达的CfNBS类关键基因,显着富集在防卫反应、谷胱苷肽转运、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富集通路最多的是与TMV抗性蛋白同源的2个基因(CL19588contig1和CL21402contig1),表明这2个基因在抗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接种枯萎病菌后的Q-PCR验证表明,有10个基因表达趋势同转录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在根、茎和果皮中表达量最高的基因分别是CL34065Contig1、CL52011Contig1和CL19588Contig1。6.从黑籽南瓜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了HQRGA2片段的全长基因,其Unigene编码为CL7398Contig1,经实体克隆测序该基因全长4,303bp,命名为CfRFN2(Gene Bank ID:MK618462),ORFfinder分析发现其有一个完整的编码框,长度4,092bp,编码1,363个氨基酸。(1)CfRFN2注释为拟南芥抗病蛋白At4g27190类转录突变体X1同源基因。CfRFN2与其他瓜类抗病基因核苷相似性在87%98%之间,保守结构域分析该基因含有1个NB-ARC和2个LRR结构域;推导该基因的信号肽序列在1920个氨基酸之间且不属于分泌蛋白;CfRFN2蛋白与美洲南瓜和中国南瓜的RPS2蛋白同源性亲缘关系最近。(2)从克隆载体pEASY-CfRFN2片段3中扩增415bp的CfRFN2基因片段,连接入VIGS载体pTRV2,构建完成VIGS沉默载体pTRV2-CfRFN2。以含有沉默载体和共转化载体pTRV1的农杆菌同时侵染黑籽南瓜幼苗,28d后以共侵染的植株接种枯萎病菌为处理,以野生型植株接种枯萎病菌为对照,接种7d后,处理植株较对照发病严重,Q-PCR分析显示处理植株中CfRFN2的相对表达量在接种后48h和96h比对照分别减低34.75%和98.27%,初步表明黑籽南瓜CfRFN2基因具有抗枯萎病的功能。
郑丽屏[5](2018)在《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内生菌是在健康植物组织和器官内、与之共生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不仅能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内生菌独特的生境以及和宿主亲密的互共生关系,造就了它们丰富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害病虫生物防治领域上的应用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作为特境微生物的一种,内生菌已成为天然活性产物的新型资源。桑树(Morus alba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药用植物,桑树内生菌的存在已引起关注,鉴于桑树在提供家蚕饲料、桑果和药材之功用,桑树内生菌在绿色农药和医药领域上的开发特别引人瞩目。本文对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及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具有化感效应(除草、抑藻和抗菌)、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桑树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活性代谢物质分析,探讨了内生真菌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首次结合组织块培养分离法和宏基因组r DNA序列分析法对桑树内生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共分离得到桑树内生菌132株,其中内生真菌106株、内生细菌23株、内生放线菌3株,内生菌数量分布情况根部>茎部>叶部,不同季节内生菌的数量基本都遵循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桑树86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目、18个属。在目的分类水平上桑树内生菌以半知菌中的丝孢目(Moniliales)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8.3%;在科分类水平上以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暗色孢科(Dematiaceae)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2.64%和16.04%;以镰孢霉属(24株,占22.64%)和链格孢属(16株,占15.1%)为桑树内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镰孢霉属(Fusarium sp.)是根部的优势种群,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在茎、叶中均为优势种群。基于宏基因组的内生细菌16S r DNA和18S r DNA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桑树内生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4,菌群丰度指数(Chao)大于12800,提示桑树中内生菌多样而且丰富。桑树内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薄层菌属Hymenobacter(5.6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61%)、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3.55%)、拟杆菌属Bacteroides(2.4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05%)等。不可培养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Knufia属(20.75%)、刺盾炱菌属Cantharellula(4.99%)、竹鞘多腔菌属Myriangium(2.30%)、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1.97%)等。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内生菌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潜在的生物活性资源宝库。本实验筛选了106株桑树内生真菌发酵滤液对黄瓜、生菜、高羊茅、稗草等7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到对种子萌发有显着影响的SZ-21、SZ-42、SZ-55、SZ-60、SZ-83、SZ-102(菌株编号)的6种菌株发酵液。其中菌株SZ-21的发酵滤液显着抑制生菜、黑麦草和稗草种子的萌发,对稗草地上部和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3.85%和71.87%,而且对多数蔬菜和草坪植物幼苗生长无显着抑制作用,提示该菌有较好的除草活性。SZ-2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稀释倍数?5)显着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9.82%、23.69%和90.37%),并抑制了稗草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1.79%和34.85%)。SZ-21菌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可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46.38%、21.43%和78.84%),抑制稗草幼苗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7.64%和75.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作用弱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该菌的化感物质。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进一步考察了桑树内生真菌对3种淡水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假鱼腥藻的生长抑制,筛选到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的SZ-5、SZ-11、SZ-18、SZ-21、SZ-24、SZ-67和SZ-69菌株,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对三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研究表明SZ-21可能通过菌丝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藻水华微囊藻的生长,以蛋白类成分抑制铜绿微囊藻。SZ-21菌代谢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抑藻效果明显(抑藻率62.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培养前期作用稍弱,但在第8天抑藻率也达52.83%。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具有开发成除草和抑藻的微生物制剂的潜在可能。本研究以桑树和其他作物、人类病原菌为靶标,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拮抗筛选,并对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发现SZ-30、SZ-48和SZ-74的菌株显示较广泛的抗真菌作用,抑菌率为20-80%。特别是菌株SZ-48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50%,SZ-48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香石竹镰刀菌和露湿漆斑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1.0 mg/m L,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潜力。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表明:SZ-4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含有23种化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leucylprolyl)]和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penprolyl)]占51.31%,其次是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还有正三十四烷、正四十烷、正四十四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麦芽醇。Cyclo(Leu-Pro)、cyclo(Phe-Pro)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我们以桑树露湿漆斑菌为病原菌,探讨了内生菌SZ-48的抑菌机制,发现SZ-48提取物可抑制露湿漆斑菌孢子萌发和孢子芽管生长。在内生真菌代谢物的诱导下,病原菌可产生活性氧积累,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伤害、生长受抑或死亡。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 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48。本研究还从桑树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的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2。应用胰蛋白酶法和Sevag联用纯化多糖(EPS),产率为6.96%,多糖含量为92.4%。进一步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DEAE-52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4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胞外多糖EPS2和EPS3,其分子量分别为5.8×104 Da和1.5×105Da,分别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及葡萄糖醛酸组成,组成比约为8.5:9.2:1.1:1:1.3和12:16:1:2.4:0.5。EPS2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浓度为1-4 mg/m 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可达38.2-60.3%、68.2-85.2%和10.7-49.6%。在Fenton反应导致的DNA链断裂实验中,EPS2具有较显着地降低·OH对DNA的损伤的能力。在H2O2-PC12细胞模型中,EPS2可缓解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150 mol/L的H2O2处理PC12细胞1 h后,细胞存活率为30.5%。多糖浓度在2-10 mg/m L时,EPS2可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到61.2%以上。EPS2可以显着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EPS2处理还通过保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催化分解H2O2,缓解H2O2的损伤。另一方面,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6.98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呈现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内生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具有开发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可为合理利用桑树资源开发降血糖天然多糖类药物提供新型资源。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丰富多样的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为探讨和开发桑树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种质材料。化感(除草和抑藻)作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为内生菌活性筛选提供了方法参考;内生菌分子鉴定和GC-MS分析工作为内生菌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鉴定提供了分析手段。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理解桑树内生菌化感作用、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开发桑园绿色除草剂和抗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内生菌抑藻剂、抗氧化剂和开发降血糖微生物多糖类药物提供了新型资源,也为桑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颖的途径。
廖祥兵[6](2017)在《铀富集黑麦草的微生物快速减容技术初探》文中提出我国铀及伴生重金属土壤污染主要以中、轻度污染为主,而植物修复作为轻度、大面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首选方法,却缺少一种安全、环保、快速的超富集植物的产后处置方法与之相对应,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为获得一种科学合理的重金属富集生物质处置方法,研究将筛选得到的优势降解菌及菌群进行组合,以此对添加外源铀及其伴生重金属铅、锶的黑麦草进行发酵降解研究,以期获得铀富集黑麦草快速减容技术的基本工艺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研究纤维素酶酶活的最佳测定条件,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DNS法测定纤维素酶酶活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发现还原糖显色液在480、490 nm处波动较大,表明其不适合作为测定波长;还原糖显色液在520 nm处线性相关系数5202与8)(62十分接近,且在520580 nm范围内R2稳定在0.9998且在该范围内斜率随波长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在520 nm处既可达到很好的线性关系,又可实现较好的分辨率。(2)为获得降解特性较好的优势菌株,研究将菌源土样进行限制性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后得到能直接或间接利用黑麦草的菌株,采用透明圈法对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定性考察,再以平板培养法考察所得菌株对利用黑麦草的能力及重金属耐受能力,最终采用16S r DNA或18S r DNA对优势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得到黑麦草利用能力较好且产纤维素酶菌株共8株,其中细菌4株(B3、B8、B9、B(KC)),放线菌2株(A1、A3),真菌2株(F1、F2)。菌种重金属抗性考察发现细菌均对重金属的抗性较强,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差。排除一株重金属抗性很差的放线菌后对剩余7株优势菌株鉴定发现A1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B3、B8、B9、B(KC)分别鉴定为Brevibacillus brevis、Bacillus licheniformis、Bacillus badius、Bacillus subtilis subsp;F1、F2分别鉴定为Fusarium sp.、Microascus manginii。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抗逆性很强且降解性能较好的微生物。(3)为考察菌株的组合降解能力,研究先采用涂布打孔法、DNS法、差重法分别对菌株间的拮抗性、产纤维素酶活特性、降解特性进行考察,再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菌株进行组合。研究发现仅Brevibacillus brevis对其他菌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在发酵初期以Microascus manginii酶活最好,其CMC-Na酶活为13.97 U/m L,FPA酶活为9.76 U/m L;真菌及放线菌以Microascus manginii降解率最大,达9.63%,细菌以Bacillus badius降解率最大,达20.53%。采用正交法对菌株进行组配,发现温度因素水平极差远大于其他因素的极差,按不同温度对正交实验再次进行直观分析,得出真菌及放线菌Streptomyces sp.、Fusarium sp.、Microascus manginii接种配比为2:2:3;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acillus badius、Bacillus subtilis subsp接种配比为1:1:1。研究表明菌株酶活与降解率正相关,酶活越大对应的降解率也越大;不同发酵温度下同一类微生物发挥的功能差异较大,后续研究可采用变温分步发酵,以最大程度发挥各类微生物的降解能力。(4)为获得高效降解菌群,研究以腐败堆弃物秸秆、落叶、杂草等下土壤为菌源材料,通过限制性富集传代培养、重金属驯化等技术对样品进行筛选,并以滤纸分解能力、黑麦草降解率、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筛选指标。研究获得具有较高黑麦草降解活性且具有一定铀及其伴生重金属耐受性的1号及6号菌群的;38℃固体发酵6 d后1号和6号菌群降解率分别可达45.63%、49.54%,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66.21%、76.30%;通过对两个菌群中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再结合16S r DNA进行优势菌株的鉴定发现,两菌群中优势菌种均为枯草芽孢杆菌属。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抗逆性很强且降解性能较好的微生物;菌群降解效率明显高于单菌及组合菌,说明菌群中不可培养微生物对降解的影响较大。(5)为提高降解黑麦草的效率,研究以组合菌剂和菌群制备得到复合菌剂,采用差重法考察其对黑麦草的降解效率。研究发现38℃发酵条件下黑麦草降解率优于28℃,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28℃下优于38℃;变温分步发酵发现变温发酵二次接种其降解率高于变温发酵一次性接种,但变温发酵二次接种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与变温发酵一次性接种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及放线菌的木质纤维降解能力高于细菌;变温分步发酵中第二步发酵时再接入细菌,可使细菌快速占据优势,提高了对木质纤维素分解产物的耗散。综上所述,研究以在高效菌群中添加高效降解组合菌剂的方式进行接种,并采用变温分步发酵方式进行发酵,实现了铀富集黑麦草的快速减容。研究中得出了铀富集黑麦草微生物快速减容技术的一些关键性参数,同时得到了降解能力较好的复合菌系,这很大程度上为重金属富集生物质的微生物降解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陈燕[7](2017)在《甘薯烧酒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研究表明,甘薯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突变、抗癌以及降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麦芽富含各种水解酶酶源和可浸出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帮助消化、降低血糖、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等。麦芽作为植物糖化剂对甘薯淀粉进行糖化不仅可以避免工业糖化酶的苦涩感和微生物曲的毒素隐患,降低成品酒中的高级醇和甲醇含量,还能赋予成品酒独特的麦香味并增加其保健功能。本文以甘薯为原料,对不同地区的甘薯及其酿酒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前甘薯淀粉的液化与糖化条件、甘薯烧酒发酵菌种以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降低甘薯烧酒中的高级醇、甲醇含量,提高总酯含量的蒸馏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研发出一款健康营养、口感舒适、风味独特的甘薯烧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六个地区鲜薯的基本成分和酿造特性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甘薯的基本成分具有显着差异,并且重庆鲜薯的淀粉、可溶性蛋白以及Vc含量均较高。对甘薯酒的基本成分和感官评价进行分析,得出重庆甘薯的酿酒特性较好、感官品质最优。对甘薯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六个地区甘薯酒中共鉴定出68种风味物质,安徽、河北、河南、四川、重庆和山东甘薯酒中香气物质分别为45种、47种、37种、44种、51种和43种;六种甘薯酒中相同的香气成分28种,主体香气成分均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丁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异戊醇、β-苯乙醇和芳樟醇,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甘薯酒中还有一些特有的香气物质,这些相同和不同的香气物质以及含量差异共同构成了甘薯酒之间相似和独特的风格特征。综合鲜薯和发酵酒的品质特征,以及甘薯酒的风味物质分析结果,将重庆甘薯确定为本试验的酿造原料。(2)通过对甘薯淀粉的液化、糖化工艺的研究,确定甘薯淀粉的最佳液化工艺条件:α-淀粉酶添加量0.25%、液化温度60°C、液化pH值6.5、液化时间3.0 h;利用麦芽对液化后的甘薯醪进一步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糖化温度60°C,糖化时间3.0 h,麦芽添加量18%,糖化pH值6.0。在此液化和糖化条件下,最终水解液的DE值为64.32±1.17%。(3)通过对7种酵母和两种发酵方式的研究,确定黄酒高活性干酵母作为甘薯烧酒酒精发酵的最适酵母,此酵母起酵时间短、发酵速度快、产酒率高,并且感官评价结果较好。选择带渣发酵作为甘薯烧酒的发酵方式,此方式对发酵醪中的甘薯和麦芽利用率更高,甘薯酒的酒精度更高,并且总酯含量和感官评分均更高,成品酒品质更优。(4)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根据各因素对甘薯酒的酒精度和总酯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甘薯烧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温度21.5°C、酵母添加量0.15%、发酵初始pH值4.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甘薯酒的酒精度为14.25±0.18%vol,总酯含量为372.41±3.82 mg/L,成品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香气协调,口感醇厚、酒体丰满。(5)通过对甘薯烧酒发酵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甘薯酒的酒精度逐渐升高,第5天开始增速减缓并趋于稳定;甘薯酒的总酯含量在前5天迅速上升,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随后少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发酵前期迅速降低,随后减速变缓,第6天开始几乎没有变化;总酸含量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6)通过对第一次蒸馏的带渣和清汁两种蒸馏方式甘薯烧酒的理化指标、感官评价和风味物质的分析,将清汁蒸馏确定为甘薯烧酒的第一次蒸馏方式。第二次蒸馏选取掐酒头量、切酒尾酒精度和装酒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第二次蒸馏的最佳工艺参数:掐酒头量为装酒量的2.5%,当酒精度为45%vol时切去酒尾,最适装酒量为蒸馏容器的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甘薯烧酒经三个月陈酿后的主要质量指标:酒精度45.37±0.22%vol,高级醇含量351.15±4.73 mg/L,总酯含量411.68±2.62 mg/L,甲醇含量342.04±3.05 mg/L。
朱肖磊[8](2017)在《一株1905#L-苏氨酸诱变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和中试放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苏氨酸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全球苏氨酸产能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已经形成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市场竞争非常惨烈。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菌种研究室提供的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THR6 1905#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系统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50L发酵罐发酵培养,与原始菌株对比验证1905#菌株的发酵水平,并得到1905#菌株50L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指标。结果表明1905#菌株产酸水平达到130g/L,转化率达到53%,对比原始菌株产酸水平110g/L及糖酸转化率50%分别提高了18.2%和6%;并且发酵过程中1905#菌株对比原始菌株,在OD方面得到了提高,在满足溶解氧大于20%的控制条件下,搅拌转速及通风量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更有利于能耗的降低。2.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赤砂糖作为一部分碳源和促生长剂,氮源使用硫酸铵和酵母抽提物,本论文通过试验对比,使用更为廉价的甘蔗糖蜜代替赤砂糖、玉米浆代替酵母抽提物,添加量分别为2g/L和8g/L。同时优化了硫铵的添加量为0.5g/L,将苏氨酸的50L发酵罐发酵产酸提高至140g/L,糖酸转化率提高至55%。3.根据50L发酵罐发酵优化的结果,将1905#诱变菌株发酵放大至12m3中试试验,根据发酵过程及结果,结合中试设备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甘蔗糖蜜添加量为0.15%,玉米浆添加量为8g/L,硫酸铵添加量为0.15g/L,使发酵产酸为135g/L,糖酸转化率为57%。我国关于苏氨酸发酵方面的研究基本以摇瓶和小发酵罐研究为主,很少有报道10吨级以上发酵罐发酵的研究,而且大部分发酵水平比较低,不符合国内苏氨酸发酵水平的实际情况,此论文对苏氨酸发酵水平工业化生产提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了解国内苏氨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吴玲艳[9](2017)在《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的制备及其在保鲜贮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技术已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果蔬保鲜方面,特别是在国内,研究甚少。目前,国内采用的吗啉脂肪酸盐果蜡作为果蔬保鲜涂膜剂,但在欧盟已成禁用产品,高档水果特别是出口果蔬所需保鲜涂膜剂仍需要进口,故开发纳米级、可食性和有抑菌效果的果蔬涂膜剂,并选取甘薯、柑橘进行涂膜保鲜试验,为今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课题通过高能乳化法制备得到了纳米乳涂膜剂和更加安全健康的非吗啉纳米乳涂膜剂,分别从结构、稳定性和抑菌性等方面来比较和考察两种涂膜剂的性能,结果证明两种纳米乳涂膜剂均为水包油结构,达到纳米级,具有良好的均一稳定性,能够抑制果蔬上典型霉菌的生长。在甘薯上的应用试验表明:纳米乳涂膜剂和非吗啉纳米乳涂膜剂均能有效减少甘薯失重率,抑制呼吸速率,保持甘薯块根的硬度和外观色泽,降低腐烂率,从而保持甘薯的品质,延长货架期。纳米乳涂膜剂的对甘薯的保鲜性能更好,而非吗啉纳米乳涂膜剂的绿色安全性更高。在柑橘上的应用试验表明:纳米乳涂膜剂和非吗啉纳米乳涂膜剂均能够有效降低柑橘的失重率,抑制呼吸速率,增加亮度,提高商品价值,维持可溶性糖的含量和减缓维生素C的损失,抑制柑橘上霉菌、酵母的生长,从而保持柑橘的品质,延长货架期。两种纳米乳涂膜剂在柑橘上的保鲜性能相似,而非吗啉纳米乳涂膜剂的抑菌性更好。总体而言,纳米乳涂膜剂具有更好的均一稳定性和保鲜性能,非吗啉纳米乳具有更好的抑菌性和健康安全性。两种纳米乳涂膜剂与普通涂膜剂相比,都具有更优越的保鲜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郭书谱[10](2015)在《低值海参蛋白质构重组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干品海地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条件和不同添加物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最优值。结果显示:1、采用热水法从海地瓜中提出胶原蛋白,并制备成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水分含量、温度、加热时间对热水提取后的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凝胶特性随着水分含量、温度、加热时间而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经过对凝胶强度、硬度、弹性、胶粘性、咀嚼性进行加权法分析得出Y值,Y的大小反映了凝胶特性的强弱。分析后得出凝胶特性分别在水分含量为85%、温度95℃,加热时间6h时达到最佳。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以及响应面(RSM)分析,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化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85.03%,温度96.50℃、提取时间6.16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所得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Y值为1366.83。2、以凝胶特性为指标,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添加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对干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海地瓜胶原蛋白的凝胶特性分别在TGase添加量为238.4U/100g、作用时间为5h、作用温度为40℃时达到最佳。经过RSM分析优化,得出最适TG酶添加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分别为:TG酶添加量为284.45U/100g、TG作用时间5.00h、TG作用温度40.6℃。而且TG作用温度对凝胶特性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酶添加量次之;作用时间影响最小,但对凝胶特性的影响均显着。而且,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温度、TG酶反应时间两两之间均有较明显的交互作用。3、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添加物对海地瓜胶原蛋白的凝胶特性最佳值为: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黄原胶的添加量分别为:3%、12%、0.4%。经过RSM分析优化,得出最优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2.73%,马铃薯淀粉添加量:12.35%,黄原胶添加量:0.46%。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极度显着水平;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次之;黄原胶的添加量影响最小,而且大豆分离蛋白和黄原胶对凝胶特性的影响均为不显着。而且,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黄原胶两两之间均有较明显的交互作用。
二、利用地瓜淀粉转化葡萄糖直接配制葡萄糖氯化钠大输液情况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地瓜淀粉转化葡萄糖直接配制葡萄糖氯化钠大输液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2)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糖尿病肾病 |
1.2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现状 |
1.3 褐藻多糖硫酸酯特性 |
1.4 褐藻多糖硫酸酯生物活性 |
1.4.1 抗凝血作用 |
1.4.2 抗炎症作用 |
1.4.3 抗氧化作用 |
1.5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进展 |
1.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介绍 |
1.7 肠道菌群 |
1.7.1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
1.7.2 肠道菌群与肾病 |
1.7.3 肠道菌群与多糖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LMWF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试剂盒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HRMCs在含不同浓度FBS培养基中生长状况 |
2.2.2 LMWF抑制HRMCs异常增殖 |
2.2.3 LMWF抑制HRMCs肥大 |
2.2.4 LMWF电负性变化及中和条件选择 |
2.2.5 LMWF降低内毒素含量 |
2.2.6 LMWF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 |
2.2.7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8 差异表达蛋白验证 |
2.2.9 FN在 HRMCs中分布情况 |
2.2.10 LMWF在 HRMCs中分布情况 |
2.2.11 LMWF与 FN共定位 |
2.2.12 SPR检测LMWF与 FN特异性结合 |
2.3 讨论 |
2.3.1 LMWF改善AGEs引起的HRMCs异常生长 |
2.3.2 PS中和LMWF电负性 |
2.3.3 LMWF降低AGEs带来的细胞损伤 |
2.3.4 聚焦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及FN |
2.3.5 LMWF与 FN相互作用 |
2.3.6 PS促进LMWF改善HRMCs损伤 |
第3章 LMWF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试剂 |
3.1.5 实验试剂盒 |
3.1.6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生长相关指标 |
3.2.2 血清生化指标 |
3.2.3 葡萄糖耐量 |
3.2.4 胰岛素耐量 |
3.2.5 肾脏功能相关指标 |
3.2.6 肾脏形态学观察 |
3.2.7 肾脏炎症因子 |
3.3 讨论 |
3.3.1 LMWF未降低DN大鼠血糖水平 |
3.3.2 LMWF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 |
3.3.3 LMWF抑制肾脏炎症细胞因子上调 |
3.3.4 LMWF缓解DN与肠道菌群相关 |
第4章 LMWF对 DN大鼠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试剂 |
4.1.5 实验试剂盒 |
4.1.6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肠道通透性 |
4.2.2 内毒素 |
4.2.3 24 h粪便量 |
4.2.4 结肠长度 |
4.2.5 LMWF对 DN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6 肾脏功能相关指标与肠道菌群关联性分析 |
4.2.7 LMWF对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LMWF改善DN大鼠肠道病变 |
4.3.2 LMWF调节DN大鼠肠道菌群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油菜菌核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Kribbella monticol多相分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油菜菌核病 |
1.1.1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 |
1.1.2 病原真菌介绍 |
1.1.3 菌核病的致病机理 |
1.2 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
1.2.1 菌核病的农业防治 |
1.2.2 菌核病的化学防治 |
1.2.3 菌核病的生物防治 |
1.3 根际微生物 |
1.3.1 根与根际微生物的作用 |
1.3.2 根际放线菌 |
1.4 韩国生工菌属研究现状 |
1.4.1 韩国生工菌属特征 |
1.4.2 韩国生工菌的活性产物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
2.4 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
2.5 抑菌活性检测 |
2.5.1 对真菌的活性 |
2.5.2 对细菌的活性 |
2.6 拮抗菌的防病试验 |
2.6.1 离体叶片试验 |
2.6.2 盆栽试验 |
2.7 拮抗菌的特征分析 |
2.7.1 16S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2.7.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2.8 拮抗菌的研究 |
2.8.1 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 |
2.8.2 拮抗菌代谢产物分离与鉴定 |
2.9 新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
2.9.1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
2.9.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2.9.3 化学分类鉴定 |
2.9.4 分子水平鉴定 |
2.9.5 全基因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放线菌的分离结果与分析 |
3.2 抑菌活性测定 |
3.2.1 对油菜菌核病原真菌的活性检测 |
3.2.2 对其他病原菌的活性检测 |
3.3 拮抗菌的抗病能力评估 |
3.3.1 离体叶片防效结果 |
3.3.2 盆栽试验防效结果 |
3.4 拮抗菌的特征分析 |
3.4.1 16S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3.4.2 生理生化特性 |
3.4.3 孢子形态特征 |
3.5 拮抗菌sw66 的拮抗成分 |
3.5.1 不同发酵条件下sw66 发酵液活性分析 |
3.5.2 次级代谢产物的鉴定及活性分析 |
3.6 Kribbella monticola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
3.6.1 16SrRNA基因序列和MLSA的系统进化分析 |
3.6.2 形态及培养特征 |
3.6.3 生理生化特性 |
3.6.4 化学分类特征 |
3.6.5 DNA同源性分析结果 |
3.6.6 菌株NEAU-SW521T全基因组分析 |
4 讨论 |
4.1 油菜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分离 |
4.2 菌株sw41与sw66 的防效分析 |
4.3 菌株sw66 发酵条件优化及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
4.4 菌株NEAU-SW521T功能与代谢产物预测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黑籽南瓜利用与研究进展 |
1.1.1 黑籽南瓜栽培与资源利用概况 |
1.1.2 黑籽南瓜遗传多样性 |
1.1.3 黑籽南瓜抗逆性及其生理基础 |
1.1.4 细胞生物学及细胞工程 |
1.1.5 基因克隆 |
1.1.6 总结与展望 |
1.2 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 |
1.2.1 枯萎病致病机制 |
1.2.2 尖孢镰刀菌基因组测序及致病相关基因 |
1.2.3 寄主枯萎病抗性遗传及其相关基因 |
1.2.4 瓜类—枯萎病菌互作分子机制 |
1.2.5 总结与展望 |
1.3 转录组学在作物应答病原菌胁迫中的研究概况 |
1.4 蛋白组学在作物应答病原菌胁迫中的研究概况 |
1.5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联合研究 |
1.6 植物NBS类抗病基因(蛋白)研究进展 |
1.6.1 抗病基因(蛋白)的类型 |
1.6.2 NBS-LRR抗病基因(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6.3 NBS-LRR抗病基因(蛋白)对效应分子的识别 |
1.6.4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2.3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 |
3.2.6 黑籽南瓜室内抗性鉴定 |
3.2.7 NBS类抗病基因序列表达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黑籽南瓜RGAs的克隆 |
3.3.2 RGAs聚类分析及相似性比较 |
3.3.3 HQRGA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 |
3.3.4 HQRGA2的保守结构域分析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
3.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6 3种黑籽南瓜枯萎病抗性鉴定 |
3.3.7 枯萎病菌胁迫下3种黑籽南瓜NBS同源序列的表达差异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及接种方法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序数据的处理 |
4.2.4 Unigene功能注释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4.2.7 Q-PCR验证关键差异表达基因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测序数据统计 |
4.3.2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4.3.3 蛋白编码区预测(CDS) |
4.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3.7 抗性相关代谢途径及基因分析 |
4.3.8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TF家族分析 |
4.3.9 差异基因R基因家族分析 |
4.3.10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及转录组与Q-PCR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枯萎病菌胁迫下黑籽南瓜的转录组测序 |
4.4.2 关于的生物信息学注释问题 |
4.4.3 硫胺素与抗病性的关系 |
4.4.4 过氧化物酶体与抗病的关系 |
4.4.5 ABA和SA介导黑籽南瓜主要的抗枯萎病信号传导途径 |
4.5 小结 |
第5章 黑籽南瓜应答枯萎病菌侵染的蛋白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4 蛋白组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蛋白质检测 |
5.3.2 蛋白质基本鉴定信息 |
5.3.3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5.3.4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5.3.5 差异表达蛋白的Pathway富集分析 |
5.3.6 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
5.3.7 差异表达蛋白表达模式聚类 |
5.3.8 差异蛋白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关联分析 |
5.3.9 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黑籽南瓜NBS类基因的鉴别与关键基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 |
6.2.2 黑籽南瓜三代转录组测序 |
6.2.3 全长转录组的数据分析 |
6.2.4 NBS类抗性基因的鉴别 |
6.2.5 进化分析 |
6.2.6 CfNBS类差异表达关键基因的鉴定 |
6.2.7 差异表达CfNBS类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6.2.8 CfNBS类关键基因的Q-PCR验证与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CfNBS类基因的鉴定 |
6.3.2 CfNBS类基因的分类 |
6.3.3 黑籽南瓜CfNBS类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6.3.4 黑籽南瓜CfNBS类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6.3.5 CfNBS类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6.3.6 黑籽南瓜差异表达的CfNBS类关键基因的Q-PCR验证 |
6.3.7 CfNBS类关键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NBS类抗病基因CfRFN2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材料 |
7.2.2 菌株及载体 |
7.2.3 仪器及试剂 |
7.2.4 黑籽南瓜总RNA提取及反转录PCR |
7.2.5 CfRFN2全长基因序列的克隆 |
7.2.6 CfRFN2全长基因序列分析 |
7.2.7 接种枯萎病菌后CfRFN2表达量检测、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7.2.8 CfRFN2基因的VIGS体系功能初步验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黑籽南瓜总RNA的提取 |
7.3.2 黑籽南瓜CfRFN2基因的扩增及拼接 |
7.3.3 CfRFN2的核苷酸相似性分析 |
7.3.4 CfRFN2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7.3.5 CfRFN2的亲疏水性分析 |
7.3.6 CfRFN2的信号肽分析 |
7.3.7 CfRFN2的蛋白跨膜域预测 |
7.3.8 CfRFN2蛋白进化树分析 |
7.3.9 黑籽南瓜CfRFN2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7.3.10 黑籽南瓜CfRFN2的VIGS载体构建 |
7.3.11 VIGS侵染黑籽南瓜的体系有效性验证 |
7.3.12 VIGS侵染黑籽南瓜植株的PCR检测 |
7.3.13 pTRV2-CfRFN2沉默植株观察和Q-PCR分析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缩写词表 |
致谢 |
(5)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桑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2.桑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3.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桑树内生真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抗菌菌株SZ-48 鉴定、代谢物GC-MS分析及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桑树内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菌株鉴定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的胞外多糖分离与纯化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三节 桑树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四节 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菌丝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基金资助 |
致谢 |
(6)铀富集黑麦草的微生物快速减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方法 |
1.3 重金属富集植物处置技术 |
1.3.1 焚烧法 |
1.3.2 压缩填埋法 |
1.3.3 高温分解法 |
1.3.4 灰化法 |
1.3.5 液相萃取法 |
1.3.6 堆肥法 |
1.4 生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
1.4.1 自然界生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
1.4.2 人工堆肥降解生物质 |
1.5 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 |
1.5.1 纤维素的降解 |
1.5.2 半纤维素降解 |
1.5.3 木质素降解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方法的参数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还原糖与DNS显色液吸光值与检测波长的关系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还原糖与DNS显色液扫描结果对比 |
2.2.2 不同浓度还原糖与DNS反应显色液检测波长扫描 |
2.2.3 显色液吸光值与还原糖浓度的线性关系随波长变化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产纤维素酶的黑麦草降解菌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黑麦草降解菌初筛 |
3.1.3 黑麦草降解菌复筛 |
3.1.4 高效黑麦草降解菌株的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黑麦草降解菌的富集分离 |
3.2.2 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定性检测 |
3.2.3 微生物对黑麦草的利用能力初探 |
3.2.4 优势黑麦草降解菌对铀及其伴生金属铅、锶的耐受性 |
3.2.5 优势菌株的鉴定 |
3.3 讨论 |
3.3.1 产纤维素酶的黑麦草降解菌筛选 |
3.3.2 菌株的重金属耐受性 |
3.4 小结 |
4 黑麦草降解菌株的组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种子液的制备 |
4.1.3 黑麦草降解菌株间拮抗性考察 |
4.1.4 菌株的纤维素酶活特性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
4.1.5 降解黑麦草的组合菌构建 |
4.1.6 黑麦草灰分测定及元素分析 |
4.1.7 木质纤维素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黑麦草各项基本指标 |
4.2.2 黑麦草降解菌间的拮抗性 |
4.2.3 菌株产纤维素酶特性 |
4.2.4 菌株对黑麦草的降解特性 |
4.2.5 菌株正交组配对黑麦草的降解效果 |
4.3 讨论 |
4.3.1 黑麦草初始C/N比和木质纤维含量分析 |
4.3.2 降解菌酶活与单菌降解率的对比分析 |
4.3.3 温度对菌种组配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高效降解黑麦草的自然菌群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黑麦草降解自然菌群的初筛 |
5.1.3 高效降解黑麦草自然菌群复筛 |
5.1.4 高效降解黑麦草菌群优势菌分离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黑麦草降解自然菌群的富集 |
5.2.2 不同发酵方式对高效菌群降解黑麦草的影响 |
5.2.3 高效降解菌群的酶活性变化趋势 |
5.2.4 高效降解菌群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优势组合菌与优势自然菌群联合降解黑麦草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材料 |
6.1.2 重金属富集黑麦草的一步发酵研究 |
6.1.3 重金属富集黑麦草的分步发酵研究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恒温发酵降解富集重金属黑麦草 |
6.2.2 变温发酵降解富集重金属黑麦草 |
6.3 讨论 |
6.3.1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生物质降解的影响 |
6.3.2 添加外源重金属对黑麦草降解率的影响 |
6.3.3 保得菌剂与复合菌系降解能力对比 |
6.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甘薯烧酒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的研究进展 |
1.1.1 甘薯简介 |
1.1.2 甘薯的营养成分 |
1.1.3 甘薯的保健功能 |
1.1.4 甘薯的食品加工产品 |
1.2 麦芽概述 |
1.3 白酒的研究进展 |
1.3.1 白酒概述 |
1.3.2 白酒香型 |
1.3.3 白酒主要风味物质的来源 |
1.3.4 香气物质分析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
1.3.5 白酒中高级醇和甲醇的控制 |
1.3.6 白酒的发展趋势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地区甘薯的酿酒特性及发酵酒风味物质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1.5 分析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分析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区甘薯原料的基本成分分析 |
2.2.2 不同地区甘薯酒的品质分析 |
2.2.3 不同地区甘薯酒中风味物质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薯淀粉液化及糖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1.5 分析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分析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薯液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2 甘薯糖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薯烧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分析测定方法 |
4.1.6 数据分析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薯烧酒发酵方式的确定 |
4.2.2 不同酵母对甘薯酒的影响 |
4.2.3 甘薯烧酒发酵单因素试验结果 |
4.2.4 响应面优化甘薯烧酒发酵工艺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5 甘薯烧酒发酵过程中基本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薯烧酒蒸馏工艺条件的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1.5 分析测定方法 |
5.1.6 数据分析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一次蒸馏方式的确定 |
5.2.2 二次蒸馏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
5.2.3 甘薯烧酒的质量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8)一株1905#L-苏氨酸诱变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和中试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苏氨酸的介绍 |
1.2.1 L-苏氨酸的性质 |
1.2.2 L-苏氨酸的应用 |
1.2.3 苏氨酸的生产方法 |
1.2.4 苏氨酸的生物发酵生产现状 |
1.3 苏氨酸的生物合成、分解和转运 |
1.3.1 苏氨酸的生物合成 |
1.3.2 苏氨酸的分解和苏氨酸的转运 |
1.4 L-苏氨酸菌种构建思路和改造方法 |
1.5 L-苏氨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
1.5.1 培养基的优化 |
1.5.2 副产物对于L-苏氨酸生产的影响 |
1.5.3 溶氧对于苏氨酸发酵的影响 |
第二章 诱变菌株发酵培养特征及发酵水平的研究 |
2.1 前言 |
2.1.1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技术简介 |
2.1.2 研究用诱变菌株介绍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4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的培养方法 |
2.3.2 实验主要参数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发酵过程菌体浓度的对比与分析 |
2.4.2 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发酵搅拌转速及通气量的对比与分析 |
2.4.3 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发酵产酸率及糖酸转化率的对比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诱变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甘蔗糖蜜替代赤砂糖的研究与讨论 |
3.4.2 玉米浆替代酵母抽提物的研究与讨论 |
3.4.3 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用量对发酵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诱变菌株中试放大试验及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诱变菌株 12m3罐中试工艺放大基本特性 |
4.4.2 诱变菌株 12m3罐中试发酵工艺的优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的制备及其在保鲜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纳米乳的概况 |
1.1.1 纳米乳的结构和特点 |
1.1.2 纳米乳的形成原理 |
1.1.3 纳米乳的制备工艺 |
1.1.4 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1.2 纳米乳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 |
1.2.1 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1.2.2 在食品工业的研究与应用 |
1.2.3 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 |
1.3 涂膜保鲜研究进展 |
1.3.1 可食性涂膜的保鲜技术及机理 |
1.3.2 可食性涂膜的种类 |
1.3.3 可食性涂膜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的制备及其性能测定 |
2.1 前言 |
2.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纳米乳制备方法 |
2.3.2 纳米乳pH值,粘度的测定 |
2.3.3 纳米乳结构类型的判别 |
2.3.4 纳米乳粒径,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的测定 |
2.3.5 纳米乳的微观结构 |
2.3.6 抑菌性试验 |
2.3.7 稳定性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乳的PH,粘度和结构类型的判别 |
2.4.2 纳米乳的粒径,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 |
2.4.3 纳米乳的微观结构 |
2.4.4 纳米乳的抑菌性 |
2.4.5 纳米乳的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在甘薯上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和处理方法 |
3.2.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失重率的测定 |
3.3.2 呼吸速率的测定 |
3.3.3 外观与颜色 |
3.3.4 硬度的测定 |
3.3.5 腐烂率的测定 |
3.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3.7 淀粉含量的测定 |
3.3.8 感官评价 |
3.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失重率的影响 |
3.4.2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呼吸速率的影响 |
3.4.3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颜色的影响 |
3.4.4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硬度的影响 |
3.4.5 不同涂膜剂对甘薯腐烂率的影响 |
3.4.6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7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4.8 不同涂膜处理对甘薯感官评价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在柑橘上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和处理方法 |
4.2.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失重率的测定 |
4.3.2 呼吸速率的测定 |
4.3.3 外观与色差 |
4.3.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3.5 可溶性糖的测定 |
4.3.6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4.3.7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3.8 霉菌、酵母计数 |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失重率的影响 |
4.4.2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呼吸速率的影响 |
4.4.3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颜色的影响 |
4.4.4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4.4.5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4.6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4.4.7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4.8 不同涂膜处理对柑橘霉菌、酵母数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低值海参蛋白质构重组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参概述 |
1.2 海参胶原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研究进展 |
1.2.1 海参胶原蛋白介绍 |
1.2.2 胶原蛋白的提取 |
1.2.3 胶原蛋白凝胶原理 |
1.3 胶原蛋白凝胶的研究进展 |
1.4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应用研究 |
1.4.1 谷氨酰胺转胺酶作用机理 |
1.4.2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功能特性 |
1.4.3 影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因素 |
1.5 低值添加物的作用 |
1.5.1 蛋白类添加物 |
1.5.2 淀粉添加物 |
1.5.3 亲水胶体添加物 |
1.6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加热条件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与方法 |
2.3.1 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制备 |
2.3.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3 凝胶特性的测定 |
2.3.4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2.3.5 凝胶石蜡组织切片 |
2.3.6 水分含量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3.7 温度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3.8 加热时间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3.9 加热提取处理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2.3.10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分含量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相关特性的影响 |
2.4.2 温度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4.3 加热时间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4.4 不同处理条件作用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3.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与方法 |
3.3.1 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制备 |
3.3.2 TGase的添加方式 |
3.3.3 凝胶特性的测定 |
3.3.4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3.3.5 凝胶石蜡组织切片 |
3.3.6 TGase添加量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3.3.7 TGase作用时间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3.3.8 TGase作用温度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3.3.9 TGase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3.3.10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TGase添加量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相关特性的影响 |
3.4.2 TGase作用时间对海地瓜胶原蛋白相关凝胶特性的影响 |
3.4.3 TGase作用温度对海地瓜胶原蛋白相关凝胶特性的影响 |
3.4.4 TGase作用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值添加物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4.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与方法 |
4.3.1 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制备 |
4.3.2 低值添加物的添加方式 |
4.3.3 凝胶特性的测定 |
4.3.4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4.3.5 凝胶石蜡组织切片 |
4.3.6 大豆分离蛋白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4.3.7 马铃薯淀粉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4.3.8 黄原胶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4.3.9 低值添加物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4.3.10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豆分离蛋白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相关特性的影响 |
4.4.2 马铃薯淀粉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相关特性的影响 |
4.4.3 黄原胶对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相关特性的影响 |
4.4.4 不同添加物作用海地瓜胶原蛋白凝胶的响应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本论文的创新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利用地瓜淀粉转化葡萄糖直接配制葡萄糖氯化钠大输液情况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LY26的发酵条件优化与防治效果初评[D]. 汪丁兵.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3]油菜菌核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Kribbella monticol多相分类鉴定[D]. 宋微.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4]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机制及NBS类抗病基因筛选[D]. 丁玉梅. 西南大学, 2019(01)
- [5]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丽屏. 苏州大学, 2018(06)
- [6]铀富集黑麦草的微生物快速减容技术初探[D]. 廖祥兵. 西南科技大学, 2017(01)
- [7]甘薯烧酒生产工艺研究[D]. 陈燕. 西南大学, 2017(02)
- [8]一株1905#L-苏氨酸诱变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和中试放大研究[D]. 朱肖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9]可食性纳米乳涂膜剂的制备及其在保鲜贮藏中的应用研究[D]. 吴玲艳.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10]低值海参蛋白质构重组技术的研究[D]. 郭书谱. 集美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