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合理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姜泉,王海隆,巩勋,罗成贵[1](2018)在《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文中研究指明《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参照国际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在符合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通过对近30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检索、梳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经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专家的广泛论证而形成。本《指南》规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辨证论治、中成药选择、外治疗
赵越,晏菁遥,黄闰月,陈秀敏,王茂杰,吴晓东,黄清春[2](2019)在《近十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中医证候分布与遣方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文献,探讨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与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知网"数据库2008—2018年中医药治疗RA的文献,系统提取其中涉及中医证候分型、舌脉表现、方药使用等信息,进行规范并归类,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证候、舌脉、方剂、中药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9494篇,纳入研究247篇;共出现9种舌质,8种舌苔,21种脉象;经规范证候名称后,获得共计15种证候,最常见的前五位证型为风湿痹阻、肝肾不足、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瘀血痹阻;在证候分布的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得到10种证素,居于前6位的为风、寒、湿、肾虚、瘀;除自拟方外,治疗RA方剂共计37首,主要来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大中医经典;共使用了171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为1524次,平均每处方使用13.6味中药,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肾壮骨药、利湿药为最常用。结论:综合证候分型与方药使用两方面,得出RA的核心病理要素为(肾)虚、湿、瘀。
饶晶[3](2014)在《对陈纪藩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主要是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现在临床治疗仅仅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或控制炎症,缓解临床症状,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预防关节畸形,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由于RA的致残率高,因此防止关节骨侵蚀在RA治疗中显得异常重要。祖国传统医学把关节、肌肉、筋骨的酸楚、麻木、疼痛和屈伸活动不利,甚至是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临床表现的疾病归属于”痹病”范畴,出现关节畸形、屈伸不利影响功能活动时称为“尪痹”,此类病证病因不明,病机复杂,证候多变,因此治疗难以取得速效。陈纪藩教授在中医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领域擅长运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着作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陈教授明确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特征为“筋伤骨损”,其病因是肝肾气血亏虚导致筋骨失养,而“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入侵痹阻经脉,因此“风、寒、湿、痰、瘀”是病之标,肝肾不足和气血虚弱是病之本,虚实相兼,寒热错杂、阴阳失衡是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特点;另外,陈教授辨证注重整体,治疗推崇从本论治,调和阴阳,平补平泻,陈教授结合广东的气候水土特点,在治疗上根据不同时期病理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在早期、中期,治疗上宜疏风清热、祛湿活血等驱邪为主,减轻“筋伤”并预防“骨损”;晚期患者肝肾气血亏虚,关节畸形,“筋伤骨损”病理特征明显,当补益肝肾,调和营卫,制止“骨损”的进一步发展,陈教授另外强调该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有别,但“顾护脾胃”的指导思想需贯穿治疗的始终。为更好地总结陈纪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探索其临证规律及学术特色,挖掘其科学内涵,并加以升华和创新,本课题研究即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陈教授多年的临床临证经验,客观评价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RA的抗筋伤骨损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以便于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完善中医学理论,弘扬和繁荣中医药事业。方法:本课题选用小样本的平行随机对照实验,为同时性前瞻性研究,该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1的比例将入组病例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和对照C组共4组,指导每一组患者坚持康复运动治疗和按摩康复等一般治疗措施,其中治疗组给予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对照A组予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对照B组单用通痹灵片治疗,对照C组单用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疗程12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所有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内服外用药物。治疗期间采用DAS-28疗效标准进行临床观察,记录每例入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的28处关节疾病活动积分(DAS-28)变化,并观察记录患者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疼痛程度患者整体评价(GH)等症状体征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比较所有入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综合疗效评价,整个实验进行期间密切观察并客观记录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客观准确评价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筋伤骨损的近期疗效。成果: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组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构成比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的构成方面基本均衡,入组患者治疗前对比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以及血液生化学检查RF、CRP、ESR等方面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性,提示入组患者基本均衡,具有可比性;经过12周治疗后,四组患者在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疾病的整体评价(GH)、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ESR、CRP、RF)等方面与治疗前相对比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以DAS-28标准评价最终疗效,四组治疗效果分别为治疗组86.7%,对照A组76.7%,对照B组63.3%和对照C组的70.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在改善患者DAS-28积分和减少SJC、TJC及降低ESR、CRP、RF等方面与其它各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明显(P<0.05),提示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RA疗效较对照A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照B组单用通痹灵片,及对照C组单用二藤通痹合剂治疗RA方案效果更好;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和对照C组相比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RA时安全性良好;对照A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与对照B组和对照C组相比,对照A组在减少SJC、TJC,以及降低CRP、ESR、RF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B组和对照C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B组和对照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A组,但统计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RA虽不良作用较多,但在减轻患者症状及控制病情方面效果优于单用通痹灵、二藤通痹合剂;对照B组在改善患者患者DAS-28积分和减少SJC、TJC及降低ESR、RF、CRP等上述指标方面对比较治疗前改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B组与对照C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别(P>0.05),提示单用二藤通痹合剂较单用通痹灵能够更好地改善RA症状、控制病情。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可消失,并未对持续用药造成影响,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及对血细胞不良影响。结论:总结了陈教授提出的RA病机在于“筋伤骨损”,其病因是肝肾气血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入侵痹阻经脉;风、寒、湿、痰、瘀是病之“标”,肝肾气血虚弱才是病之“本”,寒热错杂、阴阳失衡,虚实相兼是该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治疗需全程“顾护脾胃”。基于陈教授提出的治疗RA主要在于控制“筋伤骨损”并需“顾护脾胃”这一认识制成的二藤通痹合剂和通痹灵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其近期临床效果良好,单用二藤通痹合剂和单用通痹灵均可改善RA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阻止筋伤骨损的进展,且二藤通痹合剂效果优于单用通痹灵组;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优于分别单用二藤通痹合剂、通痹灵,但前者的不良作用却多于单用中药治疗组;以抗筋伤骨损为指导原则的治疗组二藤通痹合剂联合通痹灵治疗方案对比分别单用二藤通痹合剂、通痹灵,及西药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近期临床疗效更加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减轻临床症状,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RA指明了方向。
马菲[4](2013)在《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侵害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反复发作的滑膜炎症为特征,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因其病因仍未真正明确,西医尚无根治办法,治疗以控制炎症和关节的损伤,延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伤等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着临床效果。有毒中药如雷公藤、细辛、乌头类(川乌、草乌与附子)等临床用于治疗痹证,疗效明显。附子因其毒性较川乌、草乌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合理配伍广泛用于RA的治疗,但因其毒副作用限制临床使用。目的:对临床应用含有不同剂量附子的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病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试图总结并探讨临床应用附子的毒性与证候、疗效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制定临床上重用附子的临床用药指导原则。方法:收集160例临床应用运用含附子的中药复方治疗RA(寒湿阻络证)的病例,按附子的不同剂量分为15g、20g、30g组以及50g组,每组各40例,疗程为8周,收集附子用量、用法、配伍、煎煮、疗效及不良反应资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总积分,在治疗前及治疗8后对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28joints, DAS28)评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附子复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其中脱落病例8例(15g组3例,20g组2例,30g组1例,50g组2例),2例因违反治疗方案加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而被剔除(30g组1例、50g组1例)。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共150例,病例脱落率为5%,剔除率为1.25%,脱失率6.75%,小于20%。2、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四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和自身总体评价随观察时点的推移,在治疗2周时上述临床指标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50g组在治疗治疗2、4、6、8周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15g、20g和3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在治疗6、8周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15g和2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5g组和20g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治疗后(第8周)上述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比较,50g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优于15g、20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20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中医症状、体征方面,四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关节不利、关节畏寒、全身畏寒等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不利、晨僵、关节畏寒、全身畏寒方面,50g组在治疗2、4、6、8周时疗效均优于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5g组、20g组和3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改善患者手足不温、夜间痛甚、神疲乏力方面,尚不能认为四组疗效有差异。5、在DAS28评分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50g组较其他3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较15g组和20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组和2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后DAS28评分减少值比较,50g组的降幅较其它3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与15g组、20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组和2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疗效判定,15g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愈显率0%),20g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愈显率2.63%),30g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愈显率7.89%),50g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愈显率35.14%),经统计分析,四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g组明显优于其它3组。7、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附子50g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均因其煎煮方法不当,症状自行缓解。结论:附子虽是有毒中药,因有良好消炎、止痛及免疫调节作用用于RA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临床应用关键是发挥其疗效而规避或减少其毒性。经临床观察得出初步结论,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剂量,经合理配伍和正确的煎煮方法,附子临床应用是安全并且有效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李逸群,胡瑞学,贾可欣,王金霞,徐腾腾,崔瑞昭,明瑞蕊,李泰贤,刘春芳,廖星,林娜[6](2020)在《雷公藤多苷(甙)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系统评价》文中提出为了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甙)片(TG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不良反应(ADR),该研究检索并收集了四大中文数据库(CNKI, VIP, WanFang, SinoMed)和三大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EMbase, PubMed)建库以来至2019年8月关于TGT治疗RA的所有研究类型的文献,并按目前国际公认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或报告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资料评估、提取及Meta分析。共纳入79篇文献,包括治疗组为TG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病例系列、病例报告以及对照组为TGT的RCT。纳入7篇病例报告中,使用TGT患者出现14例ADR;纳入24篇对照组为TGT的RCT研究中,共1 153例患者使用TGT发生507例ADR;纳入治疗组为TGT的30篇RCT、11篇non-RCT、7篇病例系列研究中,共2 214例患者使用TGT发生765例ADR。48篇治疗组为TGT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总ADR发生率为0.23(95%CI[0.22,0.24]);ADR结局主要针对生殖、胃肠、皮肤及其附件、血液、肝胆系统损害,其合并ADR发生率分别为0.14(95%CI[0.12,0.17]),0.07(95%CI[0.06,0.08]),0.06(95%CI[0.04,0.07]),0.04(95%CI[0.03,0.05]),0.04(95%CI[0.03,0.05]);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用TGT的ADR尤其是胃肠、生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与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联用;日用剂量越大或用药时间越长,ADR尤其是胃肠系统损害的发生率越高;不同厂家TGT对不同系统损害的发生率不同,其中湖南对女性生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最高,江苏对皮肤及附件损害的发生率最高。提示临床使用TGT治疗RA可能引起多系统ADR,以生殖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胃肠系统损害次之,单用、日用剂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不同药物厂家均可能增加ADR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RA患者使用TGT治疗时要尽量少量、短时间、联合用药,做好生殖、胃肠、肝胆等系统保护措施,并注意对不同厂家药物的反应,最大限度避免可能产生的ADR。
陈世云[7](2014)在《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评价方法,评价与西药、中药或其他治疗方式相比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即时、近期和远期疗效,对临床应用不同蜂针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电子检索CMB disc(1978—2014年)、CNKI(1979—2014年)、VIP(1989—2014年)、万方(1998—2014年)、PubMed(1966—2014年)、EMbase(1980—2014)和Coehrane library (ISSue4,2013)并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相关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nae Review Handbook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0软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系统评价。2.临床研究:2.1分组方法:采用SPSS19.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蜂针大剂量组(蜂针1组),61例;(2)蜂针小剂量组(蜂针2组),61例;(3)西药对照组(西药组),61例。2.2治疗方案:蜂针大剂量组和蜂针小剂量组均采用家养中华蜜蜂,活蜂经穴螫刺治疗,治疗前必须先做蜂毒过敏试验。以阿是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采用游丝镊夹住活蜂蜂腰段,直接用活蜂在穴位上螫刺,留针15分钟为操作方法。蜂针大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2只,前10次每次2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2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5只以上,3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蜂针小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1只,前10次每次1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1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10mg qW,塞莱昔布(西乐葆)0.2g qd,病情严重时塞莱昔布片加至0.2g bid,病情缓解逐渐减量,直至不服为止。各组疗程均为8周,收集各观察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资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4、8周,随访1个月时及随访3个月时,共5个时点进行采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自我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HAQ)、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 ive protein, CRP)、DAS28(disease act ivi ty score in28joints, DAS28)评分等疗效指标,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以随访3个月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疗效指标,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远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蜂针治疗的安全性。2.3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应用exce1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O.05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若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则采用多组秩和检验;各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s,共694例受试者。采用Jadad i分法,Jadad’S评分均在2分或1分。6项只提及“随机”字样,4项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其他均未阐述具体方法。所有试验均未采用分配隐藏,均未提及采用盲法情况,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5项试验提及“脱落或退出”病例。对11个研究资料合并进行Meta分析,包括2篇蜂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与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芬必得+中药熏洗与甲氨喋呤+芬必得比较、1篇蜂针与甲氨喋啶或瑞得金诺芬+非甾体类的止痛药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比较,1篇蜂针与中药辨证治疗比较,1篇蜂针+青霉素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中药外敷+青霉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较,1篇蜂针+养血通痹汤加减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激素比较,1篇蜂针与布洛芬+中药比较,1篇蜂针与矿泉浴比较。其合并分析结果提示:与甲氨蝶呤等常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西药治疗相比,蜂针在减少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缩短晨僵时间、降低RF滴度方面均显着优于甲氨蝶呤,但在关节压痛数减少、血沉降低方面与甲氨蝶呤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2.临床研究2.1本研究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3例,其中脱落病例9例(蜂针大剂量组4例,蜂针小剂量组3例,西药对照组2例),3例因违反治疗方案,服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而被剔除(蜂针小剂量组1例,西药对照组2例)。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共171例,病例脱落率为4.92%,剔除率为1.64%,脱失率6.56%,小于20%。2.2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三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和自身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随观察时点的推移,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4周时除关节肿胀数外,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蜂针大剂量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蜂针大剂量组RF改善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小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4、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疗效均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在DAS28疗效方面,西医DAS28评分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7.72%,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44%,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经统计分析,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6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经统计分析,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7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在治疗期间,蜂针大剂量组及蜂针小剂量组均有发生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针刺部位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均未予任何处理,几天后自行缓解。西药组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发热及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未予任何处理,未出现明显异常,几天后自行缓解。因此,蜂针总体属于安全的治疗措施。结论:1.文献研究:现有研究显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试验措施大多不一致,可合并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资料少,本研究中纳入文献在质量及数量上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分析结果提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优势比较明显,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2.疗效评价:蜂针不同剂量组能显着改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自我总体评价及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CRP、ESR、RF、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QA评分。其中,除关节肿胀数外,蜂针大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在治疗4周开始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而蜂针小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临床疗效相当。研究表明蜂针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而且能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安全性评价:三组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提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除初期有一些过敏反应外其他安全性良好。
丁明辉[8](2016)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慢性病管理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关节疼痛、肿胀、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畸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其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现状及探索慢性病管理干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分别对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中医学认识及慢性病管理的现状、中医学认识及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等进行详细论述。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第一节RA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RA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初步评价,并与健康对照组相对照,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SF-36、SAS、SDS量表对RA组及健康成人组各40例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分析取得的结果,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在SF-36量表8个维度的各自评分及PCS、MCS总评分均较低,而在SAS、SDS量表评分方面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类型、居住地区等对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RA生存质量水平低于一般健康人群,涉及生存质量所包含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且RA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类型、居住地区等相关。第二节慢性病管理对RA患者疾病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目的:通过对RA患者实施包括情志疏导、饮食调摄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病管理措施干预,观察其对RA患者疾病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初步探讨慢性病管理对RA患者疾病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在口服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慢病管理措施,对照组仅口服常规药物,不给予规律的慢性病管理措施,疗程12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RA患者VAS评分、DAS28、ESR, CRP.关节滑膜平均厚度等疾病控制指标及HAQ、SAS、SDS量表评分等生存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经慢性病管理干预后VAS评分、DAS28、CRP、关节滑膜平均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ESR差异不明显;治疗组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HAQ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慢性病管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并能改善因为疾病所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张晓朦,金勇男,张冰,李宁[9](2018)在《川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势缠绵、较难治愈,常规治疗用药周期长、易诱发不良反应,特别需要考量患者的获益与风险。毒性中药川草乌作为RA治疗重要手段之一,用药存在一定争议。该研究切入临床用药的实际问题,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量化评估川草乌中药单独应用以及联用西药的效益与风险。采用Rev Man 5.2软件分别综合21项川草乌单独应用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49项川草乌联用西药治疗RA的RCT各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无论单独应用还是联用西药,川草乌均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合RA治疗的效益-风险评价指标决策体系,应用Hiview 3软件以及Crystal Ball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川草乌单独应用与联用西药的效益值、风险值、效益-风险总值。结果显示川草乌联用西药的效益高于其单独应用(效益差=15,95%CI[9.72,20.25]),但其风险也相对更高(风险差=23,95%CI[15.57,30.55]),当效益与风险对RA患者同等重要时,川草乌单独应用的效益-风险总值为58,联用西药为55,且单独应用优于联用西药的概率为81.07%。由此可见,川草乌是RA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且当患者对于风险的可接受性较低时,则不推荐中西药联用。
程俊敏[10](2018)在《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表现为多关节慢性滑膜炎症,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以及内脏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残率较高,生物制剂等临床治疗经济费用颇高,常规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较突出,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增效减毒的优势。分析研究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成果显示记忆性CD4+T细胞上的CXCR4高表达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导致关节骨破坏的原因之一。前期的痹痛定胶囊试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能调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观察痹痛定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4、IL-10和外周血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的影响,以期探寻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新靶点。方法1、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目前中西医各自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前沿,从理论上溯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从痹痛定胶囊组方分析及前期试验研究结果寻求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依据。2、试验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9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服用痹痛定胶囊及来氟米特片,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空白组是初次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目前尚未给予药物。生化仪测定与患者疾病活动相关的CRP、ESR、anti-CCP、RF等生化指标,并分别采用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及西医ACR标准、DSA28评分等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4、IL-10含量。应用标准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的PCS及MCS改善情况。在上述分组的基础上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组,分离各组清晨空腹采集的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通过流式分析仪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表达CXCR4比例。对四组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CD45RO+CD4+T细胞)表达CXCR4比例及其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相关生化指标CRP、ESR、anti-CCP、RF及DSA28评分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评分方面在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的比较中,相较于对照组75%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CR20、ACR50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ACR70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DSA28评分较空白组明显改善,治疗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生命质量评价方面在PCS和MCS评分中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优于空白组(P<0.01)。3、生化指标方面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三组患者的CRP、ESR、anti-CCP水平依次降低,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F在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细胞因子方面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三组血清TNF-α含量依次降低,IL-4、IL-10的表达依次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5、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表达CXCR4水平方面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三个组CD45RO+CD4+T淋巴细胞表达CXCR4水平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表达下降幅度较空白组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下降比例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6、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表达CXCR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生化指标的相关性CD45RO+CD4+T细胞表达CXCR4与疾病活动度DAS28呈正相关(P<0.05);与ESR、CRP、anti-CCP等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但与R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痹痛定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相关生化检查指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有效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及促进抑炎相关细胞因子产生。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高表达记忆性CXCR4+CD4+T淋巴细胞,且其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生化指标呈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3、痹痛定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表达CXCR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合理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风湿关节炎的合理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的来源、质量评价和推荐原则 |
1.1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证据评价和分级标准 |
1.5 推荐原则 |
2《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过程 |
3《指南》具体内容 |
3.1 诊断标准 |
3.2 辨证论治 |
3.2.1 风湿痹阻证 |
3.2.2 寒湿痹阻证 |
3.2.3 湿热痹阻证 |
3.2.4 痰瘀痹阻证 |
3.2.5 瘀血阻络证 |
3.2.6 气血两虚证 |
3.2.7 肝肾不足证 |
3.2.8 气阴两虚证 |
3.3 现代方剂推荐 |
3.4 中成药选择 |
3.5 外治疗法 |
3.6 预防调摄 |
4 治疗推荐 |
(2)近十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中医证候分布与遣方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选择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数据录入与分析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舌象分布特征 |
2.3 脉象分布特征 |
2.4 证候类型分布特征 |
2.5 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
2.6 用方分析 |
2.7 用药分析 |
3 讨论 |
(3)对陈纪藩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研究 |
二、病因学研究 |
三、发病机制 |
四、病理改变 |
五、临床表现 |
六、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
八、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
九、预后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一、不同时期对该病的认识发展 |
二、病因病机 |
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
第三节 陈纪藩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思想初探 |
一、陈纪藩教授简介 |
二、陈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色 |
三、通痹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四、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方案 |
三、统计方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
第二节 治疗结果 |
一、疗效性指标比较 |
二、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通痹灵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二、二藤通痹合剂的临床疗效 |
三、陈纪藩教授经验总结 |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类风湿关节炎西医研究进展 |
1 RA病因学研究 |
1.1 感染因素 |
1.2 遗传因素 |
1.3 内分泌因素 |
1.4 营养因素 |
1.5 其他因素 |
2 RA发病机制研究 |
2.1 T淋巴细胞 |
2.2 B淋巴细胞 |
2.3 树突状细胞 |
2.4 肥大细胞 |
2.5 自然杀伤细胞 |
2.6 细胞因子 |
3 RA病理表现 |
4 RA临床表现 |
4.1 全身表现 |
4.2 关节表现 |
4.3 关节外表现 |
5 RA的诊断 |
6 RA的治疗 |
6.1 一般治疗 |
6.2 药物治疗 |
6.3 其它治疗方法 |
6.4 RA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痹证的阐述 |
1.2 现代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
2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常见证候及分型 |
3.1 按病因分类 |
3.2 按病机变化分类 |
3.3 按症状特征分类 |
3.4 按分期分类 |
4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附子临床应用研究 |
1 对附子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1.2 近现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2 附子的临床应用 |
2.1 古代医家应用附子 |
2.2 近现代医家应用附子 |
2.3 现代医家对附子的临床应用 |
3 附子毒性及不良反应 |
3.1 附子的毒性成分及中毒机理 |
3.2 附子中毒的临床表现 |
3.3 附子中毒的救治 |
3.4 附子中毒原因及减毒方法分析 |
4 《黄帝内经》“有故无殒”思想对有毒中药的认识 |
4.1 “有故无损”的内涵 |
4.2 “有故无损”的临床意义 |
4.3 “有故无损”思想对有毒中药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治疗结果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有故无殒,亦无殒”在附子安全性评价中的意义 |
3 病机基础分析 |
4 方药分析 |
5 关于附子用量的分析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表 |
中医症状与体征评分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6)雷公藤多苷(甙)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方法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提取与处理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1 RCT |
2.3.2 non-RCT |
2.3.3 病例系列 |
2.3.4 病例报告 |
2.4 ADR分析 |
2.4.1 病例报告 |
2.4.1.1 一般情况 |
2.4.1.2 ADR与用药方式的关系 |
2.4.1.3 ADR与日用剂量的关系 |
2.4.1.4 ADR与药物厂家的关系 |
2.4.1.5 ADR发生时间 |
2.4.1.6 ADR愈后 |
2.4.2 治疗组有TGT的RCT、non-RCT、病例系列 |
2.4.2.1 文献基本信息 |
2.4.2.2 部分研究数据处理 |
2.4.2.3 ADR系统分布 |
2.4.2.4 总ADR及各系统ADR发生率的Meta分析 |
2.4.2.5 总ADR发生率的亚组分析 |
2.4.2.6 胃肠、生殖、皮肤及其附件、血液、肝胆系统ADR发生率的亚组分析 |
2.4.2.7 发表偏倚 |
2.4.3 对照组为TGT文献 |
2.4.3.1 一般情况 |
2.4.3.2 ADR归属系统 |
2.4.3.3 ADR与用药方式关系 |
2.4.3.4 ADR与日用剂量关系 |
2.4.3.5 ADR与用药时间的关系 |
2.4.3.6 ADR与药物厂家的关系 |
2.4.3.7 ADR愈后 |
3 讨论 |
3.1 ADR评定 |
3.2 ADR系统分布与发生率 |
3.3 ADR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 |
3.3.1 用药方式 |
3.3.2 日用剂量 |
3.3.3 用药时间 |
3.3.4 药物厂家 |
3.4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7)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第二节 循证评价研究 |
一、纳入标准 |
二、排除标准 |
三、检索策略 |
四、评价步骤与方法 |
五、结果 |
六、结论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慢性病管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
1 生存质量的概念 |
2 RA患者QoL现状 |
3 影响RAQoL的因素分析 |
4 RAQoL测定量表 |
5 中医学对QoL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
1 国外慢性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
2 我国慢性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
3 中医对慢性病管理的认识 |
4 慢性病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RA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概述 |
2 慢性病管理在RA中的运用概述 |
3 前期基础及设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RA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4 分组与处理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第二节 慢性病管理对RA患者疾病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4 分组与处理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川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多准则决策模型的建立 |
1.3.1 建立评价指标决策树 |
1.3.2 数据合并 |
1.3.3 指标评分 |
1.3.4 灵敏度分析 |
1.4 蒙特卡洛模拟 |
2 结果 |
2.1 文献纳入情况 |
2.2 RCT合并结果 |
2.3 效益值比较 |
2.4 风险值比较 |
2.5 效益-风险总值的比较 |
2.6 权重的灵敏度分析 |
3 讨论 |
3.1 川草乌治疗RA获益 |
3.2 川草乌治疗RA风险 |
3.3 川草乌治疗RA的效益-风险 |
(10)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及病因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1.3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
2.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学研究 |
2.1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
2.3 中医治疗类风湿的优势及不足 |
3.痹痛定胶囊的组方研究 |
3.1 处方来源及组成、组方原理 |
3.1.1 黄芪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
3.1.2 青风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
3.1.3 全蝎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
3.2 痹痛定胶囊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痹痛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三章 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痹病源流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类风湿关节炎的合理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 姜泉,王海隆,巩勋,罗成贵. 中医杂志, 2018(20)
- [2]近十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中医证候分布与遣方用药规律分析[J]. 赵越,晏菁遥,黄闰月,陈秀敏,王茂杰,吴晓东,黄清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9)
- [3]对陈纪藩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的研究[D]. 饶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 马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6]雷公藤多苷(甙)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系统评价[J]. 李逸群,胡瑞学,贾可欣,王金霞,徐腾腾,崔瑞昭,明瑞蕊,李泰贤,刘春芳,廖星,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4)
- [7]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陈世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慢性病管理效果分析[D]. 丁明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川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益-风险评价[J]. 张晓朦,金勇男,张冰,李宁. 中国中药杂志, 2018(02)
- [10]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影响[D]. 程俊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