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论文文献综述)
贺新向[1](2017)在《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与推进,同现行学校的组织制度、规则以及行为方式等,正日趋产生诸多的摩擦与冲突。由此,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变革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组织变革之间的关系、促使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学校组织变革过程及策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就显得极为迫切。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之案例研究方法。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理论假设,对三个典型学校案例系统考察,分别描述并讨论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与学校环境改变的依存关系,课堂教学改革导致的学校组织行为转变,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学校管理系统的改进,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所发生的学校领导变革,进而概括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的一般性结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剖析案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引发的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改进与领导变革过程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同学校环境要素关系及管理策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学校教学系统重建过程及策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的学校管理系统改进理论与策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领导变革类型及策略,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学校组织变革关键因素与实施原则。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概括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遵循"理性→行动→策略→制度化"的循环运行规律。学校组织变革以体现师生"主体性"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通过领导者角色转变,分权授权予中层领导和教师,激发教师对学校特色理念的信奉与遵从,促使教师成为变革行动者;施以系统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推行、班级管理转型、教学评价优化、备课组建制化等的教学系统重建策略,推进组织结构职能转变、管理流程改造、学校制度创新等管理系统改进策略,通过领导者理念引领与行动示范、权力调整、组织文化营造、强化输出等学校领导变革策略;推动教学行为持续转变、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与组织文化加快转型及学校环境关系改善,进而促使组织变革的制度化。第二,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实施原则。其一,目标体系重建,包括建构实现师生"主体性"价值的教学系统目标、改进科层制下的教师专业自治管理系统目标、确立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领导变革目标。其二,关联策略施行,包括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教学系统重建策略、管理系统改进策略、领导变革策略等。其三,学校文化重塑,以"师生主体性"价值观为核心,重塑学校教学、管理和领导行为,践行"主体性"教学观、主体教育管理观与"变革性实践"领导观,推动学校组织各系统的变革。形成以"主体性"价值为统领,各系统目标递进、多层面策略关联、相互促进的改革合力。第三,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系统变革的模型建构。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自内向外的同心五层环线漩涡模型及其动力分析发现,学校组织系统变革的动力,源于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系统变革运行中师生"主体性"价值的彰显与目标引领、以专业权力与道德领导力为主的权力驱动、组织策略转化、最终通过制度化得以维系和稳固,是理念引领、权力驱动、组织转化、制度维系等四种力量的持续整合。
陈木,李润男[2](1997)在《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文中指出
安腊梅[3](2020)在《W市盲人学校G校长领导行为生成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这三次重要会议陆续提出办好特殊教育,至此以后特殊儿童开始以全新的面貌进入大众视野,特殊教育学校也随之以区县为单位开始快速普及,而校长便成了国家对特殊教育政策改革落实的践行者、领导者。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是推动特教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了W市较为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的G校长为个案,对她的领导行为展开深入挖掘。本研究以访谈法为主,以观察法为辅,生动的描绘了G校长30年的从业事迹和目前的工作状态,即对G校长领导行为进行阶段性的纵向和横向扫描。首先,通过对G校长职业生涯的纵向梳理,其领导行为的生成总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这一阶段G校长领导行为的特点重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民主,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学生身上;第二阶段是雏形,此时G校长领导行为的特点表现为在其位谋其政,致力于以学生自我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发展为中心;第三阶段是生长,G校长这个时期表现出的是一种求知探索、改革创新的行为特征,力图使盲校办学达到一个新高度;第四阶段是成熟,即G校长成为一校之长后表现出的各种以盲校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带领全疆视障教育发展的大局意识。然后,再通过继续对G校长成为校长之后领导行为的横向梳理,研究发现她在激励、沟通、组织、规划上有着卓越的办学成就和领导魅力,分别表现为以关怀激励作为领导师生的行动方略;以有效沟通作为领导师生的协调指南;以人员组织作为领导师生的行动阵地;以盲校长期规划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最后,研究总结出G校长的领导行为在德行、愿景规划、个性化关怀、领导视野都有卓越之处,也是身为一个变革型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独特之处,体现了变革型校长领导行为的特征。结合其领导行为的特征得出变革型校长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力,创建“学习型”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勇于思考,才能把握现代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凝聚组织实现共同愿景。然而变革型校长也有些许不足,即G校长领导行为的特质与学校发展锲合度,G校长对教师发展规划中的整体性与个性需求满足的矛盾等,这些也都需要反思和改进。
张红阳[4](2014)在《当好副职“六字诀”》文中研究表明副职是一个单位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是正职的智囊和助手,是受正职委托分管某一方面事务的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副职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在这个位置上,"过"了不行,"不及"同样也不行。如何当好一名副职,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字。
汤蓉[5](2010)在《角色定位的困惑与超越 ——关于校长助理角色认同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长助理是学校管理中辅助校长完成相关工作的一个重要角色,校长助理的角色认同是实现预设作用的关键,它指的是校长助理在日常学校管理过程中,基于正确的教育观,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学方面以及学校领导者方面的基本变化的认同过程。随着教育机构的整合优化,各校的校长助理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领域不可忽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角色。然而,在校长助理角色以及作用的认识上,校长助理本人客观存在着一系列的困惑,表现在:他们每天的任务和角色都是含糊不清的,他们的职责并不明晰,他们夹在学生和老师、学校和团体、教师和高级管理者之间,不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人们都期望他们实行改革政策……而在学校其他人员中对校长助理也存在着一个固态化的认知。因此,只有超越角色认识的困惑,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促进校长助理们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研究者基于对校长助理们的实地观察和描述,结合自身角色感受,对校长助理的角色意识、角色行为和角色期望等进行归纳分析,指出校长助理们的困惑来源于对自我和外围角色意识的不清,来源于角色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尴尬,也来源于新时代下社会各方面(包括校长、领导、教师、家长甚至学生等群体)对该角色的期望。在本论文研究中,研究者试图结合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寻求更有效的切入契合点,深入角色日常生活,体验角色困惑,感悟角色,自我超越,从更直观更形象的角度关注校长助理们的生命成长历程,对校长助理角色定位的观念与实践策略进行探索。积极参与,实践学习成为一名对教育改进做出贡献的创新型校长助理是所有校长助理们共同努力并将为之付出的目标。
滕凯[6](2014)在《基于SAT方法的国防生任职培训中领导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行的国防生政策是在借鉴美军后备军官训练团模式发展而来,已经成为我军军人才队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长干部来源的有益补充。国防生政策从诞生到逐渐成熟,其所具有的优越性是十分突出,借助地方优势教育资源培养军队人才,既提高了学术性人才培养质量,又密切了军地紧密联系。但从当前基层部队和各级干部部门反馈得到的情况分析,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具有军校毕业学员共性缺点,另一方面又存在地方教育体制导致的个性缺点,造成一部分国防生在部队发展受限,一部分部队觉得国防生毛病多,能力素质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选培办培养和部队使用脱节,没有把国防生领导力培养在各项能力素质中突出出来所致。本文采取全新的视角,在国防生通过四年在校的系统培养,已初步具备任职必备的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前提下,围绕国防生毕业前任职培训中的领导力培养问题展开重点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国防生领导力培养存在的薄弱环节,使用领导力培养模型,借鉴国内外相关组织,特别是军校对于学员领导力培养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国防生领导力培养模型,并提出了国防生毕业前任职SAT系统化培训方法,旨在探索出一个系统培养国防生领导力的方法,最后结合新疆大学某年度毕业生任职培训进行了实例研究,部分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相关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郑秋钰[7](2020)在《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发展至今,传统教师“独白式”教学已经不再符合课堂教学现状,对话教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佐藤学在数千所小学高年级课堂中摸索出课堂对话教学的规律,结合建构主义与学习型组织等相关理论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以相互倾听为核心立足于三种对话形式,以此来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又被称作21世纪教育改革的愿景。可见,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进行“对话与倾听”的学习共同体建构是可行且必要的。建构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性发展、学生自主性提升、课堂成员人际关系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课堂对话与倾听教学、学习共同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于此梳理了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根据以上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建构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其中着重突出了本研究的特征: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师生倾听的相互性以及生生合作的互惠性。基于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运用调查法和观察法进行探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存在的困境有:教师缺乏合理角色定位、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师生缺失相互倾听关系、生生缺失协同合作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思想的固化、学习环境的禁锢、共同愿景的迷失、合作意识的缺乏。结合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困境及原因、内涵及理论基础,进行本研究的建构:其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增强共同体身份认同;其二,建立师生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体情感联结;其三,培养生生合作意识,促进共同体有效运行;其四,营造宽松课堂环境,达成共同体自我生成。
毛仙春[8](2011)在《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三门县为例》文中认为村民自治实践走过近30年,农村妇女群体中的部分杰出代表走上了村庄治理领导岗位,成为了女村官。从此,由女村官承载的领导力从幕后走向前台。女村官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女村官领导力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本文以浙江三门县为调查范围,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助领导学、社会学、妇女学等相关理论和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探析出当前女村官领导力发展存在着权力虚置、后备人才资源隐含危机、参政意识淡漠等问题。经过论证、分析与研究,认为影响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足、教育投入不均衡、保障制度不健全、妇女综合素质低下、社会传统偏见等。在前述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空间较大,但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妇女自身的共同努力。重点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完善组织支持系统、优化社会性别环境,妇女组织的推动。这些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现状。第二章主要对领导、领导力、性别及相关理论的阐释。第三章选取浙江省三门县女村官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评析三门县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状况。第四章分析三门县女村官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五章提出女村官领导力发展实现方案建议。
王苗[9](2014)在《中职校长领导力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职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具体表现为他在落实国家相关教育政策、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凝练中职学校发展特色、打造中职学校品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职校长的自身素质尤其是领导力作为其发挥重要职能的基础因素,有力的影响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与中职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学界相关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匮乏,这使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实证材料。基于此,本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视角对中职校长领导力进行个案研究,力图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还原中职校长的领导实践图景,进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影响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内外部因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思考和建议。本文主要以萨乔万尼的五力模型作为校长领导力划分的理论基础,从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文化领导力五个方面系统探究中职校长领导力。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D校长的领导力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认为D校长在领导力的五个维度上各有优势和欠缺,具体表现为:技术领导力上,学校组织机构合理,制度执行有待加强;人际领导力上,重视校内外资源整合,教师激励有待完善;教育领导力上,课程领导高效,教学领导有待提升;愿景领导力上,愿景目标明确,感召能力有待增强;文化领导力上,文化建设全面,深入程度有待提高。针对D校长的领导力现状,研究者从宏观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剖析其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宏观层面主要从国家相关政策和中职校长培训两方面进行论述,个人层面主要从教育理念、领导风格、个人素养三方面进行论述。在对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和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提升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反思和建议。首先,国家要通过提高教育政策的有效性,促进中职校长办学自主;开展形式多样校长培训,增强中职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完善中职校长评价体制机制,推动校长自主发展来促进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其次,校长个人要通过重视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思想水平;加强自我管理,检视自身领导实践;促进团队协作,加强领导团队建设三方面来不断提升自身领导力。通过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构建与校长自主发展的有效结合,提升中职校长的领导力,促进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韩晓艳[10](2018)在《基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领导力提升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自2001年教育部施行《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外广泛开展,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凸显出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师作用发挥不充分成为聚焦点。那么,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此引入教师领导力的概念,让教师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导者,进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基本理论,运用教师领导力思想理论,在科学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领导力概念及二者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的模型,即由感召力、构建力、设计力、控制力、评价力五力组成。基于以上背景,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观察、调查问卷、访谈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调研我们发现,初中小组合作学习虽已成为常态,但组织随意化、效率低效化。在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总体现状的基础上,从四个逻辑层面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现状,即认知层面、意愿层面、效果层面及结构层面。认知层面分析来看,教师领导力虽不是新概念,但并不被教师们所了解、理解;从意愿层面分析来看,教师并没有主动学习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从效果层面分析来看,蕴含在教师身上的教师领导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从结构层面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失衡,没有产生合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面对现状,归因分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的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是学生合作能力不足,教师行政事务繁重,学校管理制度薄弱,学校文化氛围沉闷;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格特质中不利影响,合作教学经验积累较少,领导技能及经验欠缺。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提出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提升路径与策略如下:首先,构建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次,完善配套制度;再次,营造支持性文化氛围;最后,多渠道开展培训。
二、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堂教学改革 |
二、学校组织 |
三、学校组织变革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组织变革 |
二、学校组织变革 |
三、组织变革、学校组织变革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范式 |
二、理论假设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学校环境关系改变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学校环境要素探究 |
一、变革决策理论探讨 |
二、学校与环境关系认识 |
三、影响课堂教学改革启动的学校环境要素 |
第二节 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其学校环境要素影响 |
一、民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其学校环境要素影响 |
二、民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其学校环境要素影响 |
三、卓越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其学校环境要素影响 |
四、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及其学校环境要素影响概要 |
第三节 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与学校环境管理策略及分析 |
一、课堂教学改革启动的校长行动策略 |
二、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启动的学校环境管理策略 |
三、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中校长、学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 |
第三章 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行为转变 |
第一节 学校教学系统重建的基本理论探究 |
一、教学系统重建的内涵与要素 |
二、现代教学改革论的基本观点 |
三、重建"主体性"教学价值 |
第二节 学校教学系统重建实践 |
一、民进小学"成长"教学系统重建 |
二、民创初中"大展示"教学系统重建 |
三、卓越高中"主体"教学系统重建 |
四、学校教学系统重建概要 |
第三节 学校教学系统重建策略及分析 |
一、教学系统重建的要素变化及关系 |
二、教学系统重建的策略 |
三、教学系统重建的组织影响 |
四、教学系统重建的组织诉求 |
第四章 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管理系统改进 |
第一节 学校管理系统改进基本理论探究 |
一、学校管理系统改进的概念与内容 |
二、学校系统变革机理及主体教育管理观的理论辨析 |
三、科层控制与专业自治相平衡的实践理性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系统改进实践 |
一、民进小学"五环节"管理系统改进 |
二、民创初中"三横六纵一个圆"管理系统改进 |
三、卓越高中"一制三权"管理系统改进 |
四、学校管理系统改进概要 |
第三节 学校管理系统改进策略及分析 |
一、管理系统改进的策略 |
二、管理系统改进策略的机制 |
三、管理系统改进与教学系统重建关系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领导变革 |
第一节 学校领导变革基本理论探究 |
一、学校领导变革的概念与内容 |
二、学校领导变革的本质、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三、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造 |
第二节 学校领导变革实践 |
一、民进小学"道德"领导变革 |
二、民创初中"学习导向"领导变革 |
三、卓越高中"专业"领导变革 |
四、学校领导变革概要 |
第三节 学校领导变革分析 |
一、领导变革的策略 |
二、领导变革的组织影响 |
三、领导变革实施原理 |
第六章 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的演进 |
一、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 |
二、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演进分析 |
三、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演进的逻辑及启示 |
第二节 课堂教学改革何以引发学校组织变革 |
一、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关键因素相关性分析 |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实施原则 |
第三节 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的模型 |
一、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模型建构 |
二、课堂教学改革引发学校组织变革模型动力分析 |
研究结论 |
结语 关于本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W市盲人学校G校长领导行为生成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1.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 |
2.地方上加大对特殊教育改革的力度 |
3.G校长领带的W市盲校获得高度认可 |
4.特殊学校校长领导行为深入研究的理论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1.领导行为 |
2.校长领导行为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3.简要评析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2.研究方法的选择 |
3.研究思路 |
二、W市盲人学校的基本情况 |
(一)W市盲校概况 |
(二)G校长带领下W市盲校取得的成果和特色 |
1.开拓残健融合,形成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 |
2.倡导全面个性发展,开发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
3.利用多种渠道,教师专业取得长足进步 |
4.重视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 |
5.注重精神力量,营造了感恩向上的校园文化 |
三、追溯过去:G校长领导行为的纵向扫描 |
(一)校长的领导行为的萌芽 |
1.以全面周到服务盲生,关心盲生的关怀型教师领导行为 |
2.以平等公正来管理班级,引导盲生的民主型教师领导行为 |
(二)校长领导行为的雏形 |
1.团委书记:以引导学生团结向上为目标的领导行为 |
2.教务主任:以维持教师公平公正为导向的领导行为 |
3.德育主任:以促进盲生自我实现为核心的领导行为 |
4.教导主任:以扎根特殊教育课堂研究为基础的领导行为 |
(三)校长领导行为的生长 |
1.人间冷暖,盲校改革的心灵触发点 |
2.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形成优良教育教学风气 |
3.实行“送教上门”服务,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
4.紧跟课改发展新趋势,致力盲校课程探索 |
5.变革考试形式,完善学生考核制度 |
6.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
(四)校长领导行为的成熟 |
1.以共建共享共育为理念的盲校引领者 |
2.以激发教师科研活力为源泉的盲校栽培者 |
3.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指向的盲校践行者 |
4.以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为拓展的盲校开拓者 |
(五)小结:G校长的成长轨迹 |
四、着眼现在:G校长领导行为的横向扫描 |
(一)以关怀激励作为领导师生的行动方略 |
1.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是激励也是福利 |
2.协调校园人际关系,不吝啬口中的赞扬 |
(二)以有效沟通作为领导师生的协调指南 |
1.从单向沟通到多方献策 |
2.以理服人,发挥沟通的教育艺术 |
3.喙长三尺,展示沟通的职场效能 |
(三)以人员组织作为领导师生的行动阵地 |
1.在行政组织上,她是盲校中层领导的建设者 |
2.在教师活动组织上,她是盲校教师成长的领路人 |
3.在学生活动组织上,她是盲校活动的集结者 |
(四)以盲校长期规划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 |
1.自身规划:处校长之位,履校长之责 |
2.学校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跟上时代步伐 |
(五)小结:G校长领导行为特征 |
五、G校长领导行为总结、启示与反思 |
(一)G校长领导行为总结 |
1.德行垂范:以爱为声、以责任为伞 |
2.愿景激励: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
3.个性化关怀:饱含人情味、魅力十足 |
4.领导视野:有大局意识、专业敏锐度 |
(二)特殊学校校长领导行为的启示 |
1.修炼校长自我学习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
2.引领校长教学领导力,把握现代教育理念 |
3.强化校长文化领导力,凝聚组织共同愿景 |
4.提升校长领导素质,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
(三)特殊学校校长领导行为的反思 |
1.G校长领导行为的特质与学校发展锲合度的调试 |
2.G校长对教师发展规划中的整体性与个性需求满足的矛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角色定位的困惑与超越 ——关于校长助理角色认同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一个由"私己"到"异己"乃至"连通"的问题 |
(一) 一路走过——我的工作经历与"校长助理"角色体验 |
(二) 一路看过——他人工作实践的观察与思考 |
(三) 一路想过——"校长助理"们的感受和困惑 |
二、研究意义:一项关注副职角色定位的研究 |
(一) 回应新型学校管理体制对校长助理角色定位的呼唤 |
(二) 追求正副职之间的和谐和玉成 |
三、概念界定:一片富饶的处女地 |
(一) 助理与校长助理 |
(二) 有关角色认同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一段自我反思和多方启发的研究历程 |
(一) 研究立场的困惑与抉择:"专业"与"业余"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立:叙事研究——教育研究的新动向 |
(三) 研究技术的历练与打磨:游走于"局内"和"局外"之间 |
第一章 角色意识的回归:从"懵懂"走向"清醒"的现实抉择 |
一、我眼中的校长助理角色意识:"我"的基石与起点的形成 |
(一) 我对校长助理角色意识的思考 |
(二) 我的校长助理角色意识中的"懵懂"之处 |
(三) 我所理解的校长助理角色意识的基石与起点 |
二、他人眼中的校长助理角色意识:一个固态化的模式 |
(一) 普通教师和校长助理 |
(二) 校长和校长助理 |
三、我的"回归":校长助理角色意识的认同 |
(一) 个体与社会 |
(二) 自我标定的内在化 |
第二章 角色行为的显现:从立足"份内之事"到敢揽"难办之事" |
一、我的"立足":校长助理的"份内之事" |
(一) 校务工作和行政活动 |
(二) 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监控 |
二、我的"拓展":校长助理的"难办之事" |
(一) 部门事务的领导者 |
(二) 突发事件的决策者 |
(三) 凝聚力工程的组织者 |
三、我的"苏醒":校长助理角色行为的认同 |
(一) 角色行为的本质 |
(二) 行动路线的总框架 |
第三章 角色期望的呼唤:从"模糊"到"清晰"的渐进 |
一、社会角色期望:游走于现实与期望之间的憧憬 |
(一) 校长的智囊 |
(二) 教师的榜样 |
(三) 有特色的管理者 |
(四) 能奉献的服务者 |
二、"我"的期望:一个亟待定位的坐标 |
(一) 保持最本真的我:四个成长阶段 |
(二) 扮演最完美的我:成为一名创新的校长助理 |
三、我的"涅磐":校长助理角色期望的认同 |
(一) 独立舞台的魅力 |
(二) "后援团"的支持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校长助理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校长助理调研访谈记录 |
附录3.教师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4.教师调研访谈记录 |
附录5.校长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6.校长调研访谈记录 |
附录7.通常设置的校长助理职责 |
上海市宝山区XX中学校长助理岗位职责 |
上海市浦东新区XX中学校长助理职责 |
山东省潍坊市XXX中学校长助理职责 |
青海省西宁市XX中学校长助理职责如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SAT方法的国防生任职培训中领导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领导力培养的理论意义 |
1.1.2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
1.1.3 领导力培养逐渐成为外军军事教育的重点 |
1.2 国内外国防生领导力培养工作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开展学生领导力培养工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开展学生领导力培养工作研究现状 |
1.3 论文框架 |
1.3.1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领导力理论及SAT培训方法 |
2.1 领导与领导力定义及要素 |
2.1.1 领导的定义 |
2.1.2 领导力的定义 |
2.2 领导力模型研究 |
2.2.1 知名领导力模型概述 |
2.2.2 领导力模型开发基本原则 |
2.2.3 领导力模型介绍 |
2.3 领导力培养方法一般规律和特征 |
2.3.1 领导力培养方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
2.3.2 领导力开发方法 |
2.4 SAT系统化培训方法 |
2.4.1 SAT系统化培训的原理 |
2.4.2 SAT系统化培训的特点 |
2.4.3 SAT系统化培训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现状分析 |
3.1 国防生政策的由来及其发展 |
3.1.1 国防生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历史沿革 |
3.1.2 国防生政策的发展历程 |
3.2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及任职前培训概况 |
3.2.1 国防生培养机构介绍 |
3.2.2 国防生在校培养和任职培训简介 |
3.2.3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概述 |
3.3 当前国防生领导力培养现状、主要矛盾及原因 |
3.3.1 现状调查 |
3.3.2 主要矛盾及压力 |
3.3.3 原因剖析 |
3.4 国防生领导力要素模型 |
3.4.1 学习力 |
3.4.2 适应力 |
3.4.3 感召力 |
3.4.4 管理力 |
3.4.5 决策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AT系统化培训理论实施国防生领导力培养 |
4.1 SAT系统化培训准备阶段 |
4.1.1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的目标及岗位需求分析 |
4.1.2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的大纲设计 |
4.1.3 国防生领导力培养计划拟制 |
4.2 SAT系统化培训实施阶段 |
4.2.1 建立国防生自主管理体系 |
4.2.2 构建国防生领导力综合帮带体系 |
4.2.3 加强领导力培养监督管理 |
4.2.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4.3 SAT系统化培训考评阶段 |
4.3.1 领导力考评指标体系 |
4.3.2 领导力考评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大学2013届国防生毕业前任职培训实证分析 |
5.1 国防生基本情况 |
5.2 培训实施过程 |
5.2.1 自主管理体系的实施 |
5.2.2 领导力综合帮带体系的实施 |
5.2.3 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 |
5.3 考评过程 |
5.3.1 考评方法 |
5.3.2 考评过程 |
5.3.3 考评结果分析 |
5.3.4 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国防生任职能力问卷调查 |
附录B 国防生领导力测评、指标体系设置问卷调查 |
(7)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思路 |
3.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4.研究方法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 |
1.学习共同体 |
2.小学高年级 |
3.对话与倾听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
1.维果斯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
2.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3.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征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
1.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
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3.师生倾听的相互性 |
4.生生协作的互惠性 |
三、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困境及原因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困境 |
1.教师缺乏合理的角色定位 |
2.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
3.师生缺失相互倾听关系 |
4.生生缺失协同合作能力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困境的原因 |
1.教学思想的固化 |
2.课堂环境的禁锢 |
3.共同愿景的迷失 |
4.合作意识的缺乏 |
四、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原则及策略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原则 |
1.民主原则 |
2.挑战原则 |
3.对话原则 |
4.合作原则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
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增强共同体身份认同 |
2.建立师生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体情感联结 |
3.培养生生合作意识,促进共同体有效运行 |
4.营造宽松课堂环境,达成共同体自我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三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二、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三、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女村官领导力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一、领导力概述 |
二、农村基层干部领导力的内涵与特征 |
三、我国女村官发展历程概述 |
四、女村官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
第三章 三门县女村官领导力运行现状分析 |
一、三门县农村历史文化与经济特征 |
二、三门县女村官发展演变 |
三、三门县女村官领导力发展成果 |
第四章 三门县女村官领导力发展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一、女村官领导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
二、困境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树立科学妇女观,重构先进性别文化 |
二、完善组织支持系统,优化保障体系环境 |
三、提升妇女整体素质,赢得发展内在条件 |
四、女性及妇女组织推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职校长领导力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1. 国家重视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
2. 中职校长的领导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引 |
3. 现有的中职校长领导力理论研究薄弱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 领导力理论综述 |
2. 国外校长领导力理论研究述评 |
3. 国内校长领导力理论研究述评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1. 校长 |
2. 领导力 |
3. 校长领导力 |
(五) 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设计 |
二、中职校长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学校组织的两种主要观点 |
1. 科层组织观点 |
2. 人力资源开发的观点 |
(二) 校长领导力模型 |
1. 鲍曼的组织结构框架模型 |
2. 萨乔万尼的“五力模型” |
三、D校长的领导力实践图景 |
(一) D校长和他领导的学校 |
1. 初识D校长 |
2. D校长的工作经历 |
3. D校长领导的学校 |
(二) 分维度的D校长领导力样态 |
1. 技术领导力——“事无巨细的管理者” |
2. 人际领导力——“人际关系的维护者” |
3. 教育领导力——“教育教学的引导者” |
4. 象征领导力——“身体力行的示范者” |
5. 文化领导力——“校园文化的构建者” |
四、D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结果分析 |
(一) D校长领导力的分析 |
1. 组织机构合理,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
2. 重视资源整合,教师激励有待完善 |
3. 课程领导高效,教学领导有待提升 |
4. 愿景目标明确,感召能力有待增强 |
5. 文化建设全面,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
(二) D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
1. 宏观层面 |
2. 个人层面 |
五、促进中职校长领导力提升的思考和建议 |
(一) 宏观层面 |
1. 提高教育政策的有效性,促进校长办学自主 |
2. 开展形式多样校长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
3. 完善校长评价体制机制,推动校长自主发展 |
(二) 个人层面 |
1. 重视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思想水平 |
2. 加强自我管理,检视自身领导实践 |
3. 促进团队协作,加强领导团队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领导力提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小组合作学习 |
2.1.2 教师领导力 |
2.1.3 概念之间逻辑关系分析 |
2.2 研究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分析 |
2.2.1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理论基础及适切性 |
2.2.2 教师领导力研究理论基础及适切性 |
第3章 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现状调研—以北工大实验学校为例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2.1 研究设计 |
3.2.2 研究实施 |
3.3 现状分析 |
3.3.1 小组合作学习总体现状 |
3.3.2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发挥现状 |
3.4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发挥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外在因素 |
3.4.2 内在因素 |
第4章 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领导力提升路径与策略 |
4.1 构建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
4.1.1 加强教师参与度 |
4.1.2 进行科学分组 |
4.1.3 合作教学任务系统化 |
4.1.4 规范小组合作过程 |
4.1.5 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 |
4.2 完善配套制度 |
4.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4.2.2 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 |
4.2.3 引入科学的测评工具 |
4.3 营造支持性文化氛围 |
4.3.1 明确共同的愿景 |
4.3.2 打破学校传统文化的束缚 |
4.3.3 增强文化革新内驱力 |
4.4 多渠道开展培训 |
4.4.1 大力发展校本培训 |
4.4.2 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专项指导 |
4.4.3 积极吸收优质学校经验 |
4.4.4 强化学生合作技能培养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 贺新向.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被领导者如何当好“见习领导”[J]. 陈木,李润男. 领导科学, 1997(01)
- [3]W市盲人学校G校长领导行为生成与特征研究[D]. 安腊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4]当好副职“六字诀”[J]. 张红阳. 领导科学, 2014(29)
- [5]角色定位的困惑与超越 ——关于校长助理角色认同的叙事研究[D]. 汤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2)
- [6]基于SAT方法的国防生任职培训中领导力培养研究[D]. 滕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7]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D]. 郑秋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女村官领导力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三门县为例[D]. 毛仙春.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 [9]中职校长领导力个案研究[D]. 王苗.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2)
- [10]基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领导力提升实证研究[D]. 韩晓艳.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