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性思维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鲜静[1](2021)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以南充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蒋瑀[2](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印象是抽象、空洞、枯燥。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要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必须要有所创新。运用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失为一种新颖的途径,能够在塑造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音乐文化,通过音乐素材更好的接收知识、理解知识。本论文以某市S中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法探究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最佳应用方法。首先阐述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相关概述,发掘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契合关系,以及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再根据情感教育理论以及美国当代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从而阐述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化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并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方法,寻求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音乐素材,构建“多学科、多互动,师生共融”的新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新知识带来的快乐,为课堂教学添光添彩。
李惠鲜[3](2020)在《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理念的提出,更加强调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践行能力。结合《生活与哲学》课程特点,引入尝试教学法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有力途径。把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和《生活与哲学》具体情况相结合,对《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蕴含着巨大价值。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对《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具体含义进行界定,从三个角度剖析《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措施进行展开研究,最后提炼出运用过程中的几点实施建议并创设完整的《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课例展示。研究结论:第一,从学生层面看。《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第二,从教师层面看。在《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有利于创建师生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第三,从课程层面看。丰富了《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马兆吉[4](2020)在《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法,目前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欢迎,部分学校采用探究式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课程中运用时间较短,存在教师不能全面把握探究式教学的现象。从目前的考试形式来看,也在逐年发生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主观题和创新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善于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基于上述理由,笔者选择研究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课堂中的实际应用。首先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能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将国内外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做出归纳与总结,借鉴前人理论成果,并结合教育实习与观摩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搜集与探究式教学的相关案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有效对策。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更好运用提出指引。本文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阐述。主要对探究式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释义,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探究式教学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阐述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通过访谈,了解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运用现状,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缺乏独立思考、探究的意识、探究活动组织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分析其原因:从学校来说,主要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可利用教学资源不足;从教师方面分析,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受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第四部分针对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扩大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保障;二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技能;三是树立探究意识,增强合作探究。最后笔者呈现了高中《经济生活》“征税和纳税”的教学课例,增强本文的实践性。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阐述探究式教学理论基础,为理论运用于实践提出路径,也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一些策略支持。同时也为学生应对考试、创造性思维等提供参考。
黎小芳,蒙宇[5](2019)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创设策略》文中认为情境是素养生成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是统整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导向等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必要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与探究,不断激发兴趣,激荡思维,引发情感共鸣,促进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塑造品格,形成素养。本文从发展素养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内在关系出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创设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性,生发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顾小璐[6](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提出
周月红[7](2019)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许多需要更新的教学理念和需要改变的教学环节。在国际社会提倡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响应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将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中实施,学科内容不再是灌输的、活动形式不再是固定的、思维碰撞不再是单一线性的、课堂氛围不再是沉闷的。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师为本,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力量,其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响应民族复兴对人才培养的诉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行探索,既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下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这即为本课题的选题缘起。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大纲》及《标准》的要求以及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依据。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德育课程,因此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性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正向价值引领的能力、教学议题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活动化的能力和学科思维运用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既具有重要意义,也具备可行性。重要性是提升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转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引领政治教师课堂教学方向。可行性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提升正向价值引领能力提供方向性指引;议题式教学为提升教学议题设计能力提供范式;教材模块的简化、重构和统筹为提升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提供便利;细化教学提示,为提升学科思维运用能力增强实操性。国家对政治教师培训的制度不断完善,研究者在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索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思想政治教师正向价值引领的能力、教学议题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活动化的能力和学科思维运用的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更新理念,提升正向价值引领能力;打破思维定势,提升教学议题设计能力;盘活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强化理论深度,提升学科思维运用能力;着眼学生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需要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支持与帮助,总之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冯煜杰[8](2019)在《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哲学概念的教学是哲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它的教学效果关系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哲学素养的养成。然而,在传统的哲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理论阐释法讲解哲学概念,很少有教师在讲解哲学概念时,介绍这个概念的形成、发展和衍化过程,也因此导致中学生只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学习哲学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对新时期中学哲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词源分析法引入中学哲学课程教学是一种探索和尝试。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了述评,并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这是做好本次研究要基于的根本理论现实。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作用的对象,即哲学概念的教学。第三章分析了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词源分析法的必要性。基于这样的必要性,这一章同时明确了词源分析法独特的价值所在,即:词源分析法可以规范、拓展哲学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增添哲学课堂的趣味性。第四章紧扣哲学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习主体的特点,对词源分析法在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明确了其运用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遵循目的性和适度性原则、要注意教学效果,且尝试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示例,为教师运用词源分析法进行哲学课程教学提供指导。
陈楠楠[9](2019)在《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维导图是一种高维度思考与图文并茂形式相结合的可视化笔记法,它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储存、加工、优化和输出信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门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于一体的德育类综合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品德、心理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标的制定充分说明,目前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最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为依据,以课程理念为出发点,结合思维导图相关理论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相关规律,如何将思维导图灵活有效的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意义重大。围绕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思维科学等相关学科,挖掘思维导图的潜藏教育价值,开展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对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界定,总结近年来关于国内外广大学者对思维导图的分析及研究成果,并论证了思维导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针对该基础,对如何完整的绘制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建构三大意义模块进行梳理整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对教师、学生、课堂的影响和意义都极其重大。其次,在思维导图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案例和访谈等方法,针对笔者实习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找出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经过分析研究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相关的访谈结果和研究案例,提出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的优化策略,优化推进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也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先天性优势,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是目前正在挖掘和研究的重要领域,要想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仅仅从重要性上研究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找出现阶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从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化路径入手解决问题,建立起新的解决问题的优化对策,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学习效率、创造力。
万春香[10](2018)在《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时事政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促进学生科学、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改进课堂生态和课堂效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师不懈探求的命题。从理论上看,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较为丰富的基础。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其一定的形式和特点,其主要功能在于整合教学资源,丰满教学准备;体现时代发展,提高政治素养;巩固学科基础,突破知能瓶颈。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调查表明,我国许多中学在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诸如融入时事政治的目的不够全面,内容不够严谨、方法不够得当、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掌握缺乏主动性和分析辨别能力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重智育轻德育;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不足,理念更新滞后;学生急功近利思想存在,学科重视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应强化学习,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与能力;彰显德育,逐一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好整合,优化时事政治内容的选择;加强创新,改进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此外,还应通过精选透析热点开展基础性教学,整合优化案例开展综合性教学,巧设相关议题开展活动性教学,走近社会现实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将时事政治有效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性思维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性思维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机融合 |
2.1 音乐素材与音乐素材选择 |
2.1.1 音乐素材的内涵 |
2.1.2 音乐素材的功能 |
2.1.3 音乐素材选择及理论依据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结构及要求 |
2.2.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
2.2.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 |
2.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要求 |
2.3 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态分析 |
2.3.1 高中学生心理特点 |
2.3.2 高中学生心态分析 |
2.4 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在契合关系 |
2.4.1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音乐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
2.4.2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音乐素材达成教学目标 |
2.4.3 音乐素材的选用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指引方向 |
2.5 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
2.5.1 音乐素材有利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
2.5.2 音乐素材合理选用有利于加深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 |
2.5.3 音乐素材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
第3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现状分析 |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数据统计 |
3.1.2 调查结果分析 |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
3.2.1 部分教师未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 |
3.2.2 忽视教学目标而过分强调音乐作用 |
3.2.3 教师未能充分认识音乐素材对思政教学的价值 |
3.2.4 素材形式选取不恰当 |
3.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选择与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因素 |
3.3.1.1 教师群体缺乏主动开发和利用音乐素材的意识 |
3.3.1.2 教师群体围绕教学目标运用音乐素材的课堂教学能力不足 |
3.3.2 学校组织因素 |
3.3.2.1 学校过于追求功利化 |
3.3.2.2 学校缺乏组织和营造教学氛围的意识 |
3.3.2.3 学校缺乏组织教学创新的引导 |
3.3.3 学生因素 |
3.3.3.1 学生缺乏对音乐素材深层次理解 |
3.3.3.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
第4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的策略 |
4.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选择与应用的原则 |
4.1.1 提升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原则 |
4.1.2 符合教材内容的目标性原则 |
4.1.3 符合教学的审美性原则 |
4.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应用的方法 |
4.2.1 活动讨论法 |
4.2.2 问题教学法 |
4.2.3 案例教学法 |
4.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 |
4.3.1 精选典型音乐素材 |
4.3.2 选用音乐素材紧贴学生实际 |
4.3.3 注重音乐素材启发性和科学性 |
4.4 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方案 |
4.4.1 实践课时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
4.4.2 具体实践过程 |
4.4.3 实践评价及效果对比 |
4.4.4 实践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尝试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
一、尝试的含义 |
二、尝试教学法的内涵 |
(一)尝试教学法的含义 |
(二)《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 |
三、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
(一)理论基础 |
(二)尝试教学法的特征 |
四、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分类 |
(一)基本模式 |
(二)灵活模式 |
(三)整合模式 |
第二章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中运用的价值分析 |
一、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
(一)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性 |
(二)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理念相契合 |
二、运用的重要性分析 |
(一)有助于提高《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新精神 |
三、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教育观念的支撑 |
(二)尝试教学法的有效性 |
(三)人自身的属性 |
第三章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实施原则与措施 |
一、《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 |
(一)学生尝试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
(二)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
(三)即时反馈与即时矫正相结合 |
(四)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二、《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 |
(一)尝试准备阶段 |
(二)主体尝试阶段 |
(三)二次尝试练习阶段 |
第四章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实施建议与课例展示 |
一、《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 |
(一)灵活处理起始概念引入课 |
(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
(三)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尝试教学模式的能力 |
(四)提高教师应对尝试错误的能力 |
(五)提高教师尝试教学评价的能力 |
二、《生活与哲学》尝试课堂教学的具体课例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
1.1 探究式教学概念释义 |
1.1.1 探究式教学 |
1.1.2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
1.2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2.2 人本主义理论 |
1.3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遵循的原则 |
1.3.1 启发性原则 |
1.3.2 主体性原则 |
1.3.3 指导性原则 |
1.3.4 合作性原则 |
1.4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 |
1.4.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 |
1.4.2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1.4.3 提高高中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
第二章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 |
2.1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成效 |
2.1.1 探究式教学逐渐受到学生的认可 |
2.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
2.1.3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 |
2.2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忽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
2.2.2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探究的意识 |
2.2.3 教师对探究活动组织缺乏整体性 |
2.3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2.3.1 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
2.3.2 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
2.3.3 学生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 |
第三章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策略及具体实施 |
3.1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策略 |
3.1.1 扩大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保障 |
3.1.2 改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技能 |
3.1.3 形成探究意识,增强合作探究 |
3.2 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步骤 |
3.2.1 创设自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3.2.2 师生确定主题,学生自主探究 |
3.2.3 教师学生合作,教师适当点拨 |
3.2.4 形成知识建构,进行评价反思 |
3.3 探究式教学教学实例——《经济生活》“征税和纳税” |
3.3.1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
3.3.2 教材和学情分析 |
3.3.3 “征税和纳税”教学过程 |
3.3.4 板书设计 |
3.3.5 “征税和纳税”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创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情境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概念 |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性与人文性并存 |
(二)科学性与生活性相统一 |
(三)富有启发性和思辨性 |
(四)凸显典型性与示范性 |
(五)具有适宜性与趣味性 |
(六)注重整合性 |
四、创设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策略 |
(一)基于教学目标,聚焦素养创情境 |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情境创设 |
(三)超越例证思维,情境交融促深思 |
(7)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起 |
1.人才培养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
2.课堂教学发展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3.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能力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概述 |
(一)核心概念 |
1.课程标准 |
2.课堂教学 |
3.课堂教学能力 |
(二)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依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大纲》及《标准》的要求 |
3.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 |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
1.政治教师的一般性课堂教学能力 |
2.政治教师课堂教学的学科能力 |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
1.有利于培育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2.有利于转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
3.有利于引领政治教师课堂教学方向 |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可行性 |
1.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提升正向价值引领能力提供方向性指引 |
2.议题式教学为提升教学议题设计能力提供范式 |
3.教材模块的简化、重构和统筹为提升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提供便利 |
4.细化教学提示,为提升学科思维运用能力增强实操性 |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
1.正向价值引领能力有待提升 |
2.议题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升 |
3.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比较欠缺 |
4.学科思维运用能力比较欠缺 |
(二)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学理念滞后制约正向价值引领能力提升 |
2.思维定势制约着教学议题设计能力的提升 |
3.教学资源因素制约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的提升 |
4.理论深度的缺乏制约学科思维运用能力的提升 |
5.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认知误区 |
四、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一)更新理念,提升正向价值引领能力 |
1.在思想上认同德育为先的课堂教学理念 |
2.在行为上贯彻德育思想 |
(二)打破思维定势,提升教学议题设计能力 |
1.统筹中心议题与小议题 |
2.依托“智慧课堂”,落实议题设计 |
(三)盘活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 |
1.以开放的心态选择课堂教学资源 |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课堂教学资源 |
3.从社会实践中选取课堂教学资源 |
(四)强化理论深度,提升学科思维运用能力 |
1.以课程目标为导向 |
2.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协调发展 |
3.强化对思想政治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
(五)着眼学生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
1.以人为本,构建人文关怀评价标准 |
2.重视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课堂探究 |
3.设置具有层次性的课堂评价 |
五、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
2.1 词源分析可以成为基本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
2.2 词源分析法有助于实现基本教学目标 |
2.3 词源分析法契合中学哲学课程理念的要求 |
第三章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3.1 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与词源分析法教学的必要性 |
3.2 中学生的特殊性与词源分析法教学的必要性 |
3.3 词源分析法的特点及价值 |
第四章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4.1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4.2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4.3 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
2.1 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 |
2.1.1 思维导图的涵义及特征 |
2.1.2 思想政治课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涵义 |
2.2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2.2 脑科学理论 |
2.2.3 信息加工理论 |
2.3 思维导图的构成 |
2.3.1 思维导图的构成要素 |
2.3.2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
2.4 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中的意义 |
2.4.1 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
2.4.2 思维导图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 |
2.4.3 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
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
3.1 调查现状及其结果 |
3.1.1 访谈思路 |
3.1.2 访谈结果分析 |
3.2 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梳理思维框架较为耗时 |
3.2.2 模式应用固化思维 |
3.2.3 课后推广延展性差 |
3.2.4 形式化构图挫伤学生兴趣 |
3.3 对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学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
3.3.2 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
3.3.3 教师轻视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
3.3.4 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过于强调形式主义 |
4 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化路径 |
4.1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
4.1.1 合理分配思维导图的运用时间 |
4.1.2 对教师开设思维导图相关的培训课程 |
4.2 提升教师深入梳理思维导图的能力 |
4.2.1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
4.2.2 提高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能力 |
4.3 加强课后应用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4.3.1 加强课后应用 |
4.3.2 培养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
4.4 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
4.4.1 激发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参与度 |
4.4.2 多维度并用达成教学目标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部分教师访谈过程 |
参考文献 |
在读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
一、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概念 |
(一) 时事政治 |
(二)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
二、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三)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 |
(四)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
(五) 建构主义理论 |
三、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与特点 |
(一)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 |
(二)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 |
四、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功能 |
(一) 整合教学资源,丰满教学准备 |
(二) 体现时代发展,提高政治素养 |
(三) 巩固学科基础,突破知能瓶颈 |
第二章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一) 教师问卷调查概况 |
(二) 教师问卷统计结果 |
二、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 学生问卷调查概况 |
(二) 学生问卷统计结果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成效 |
(二) 存在问题 |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三章 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 |
一、强化学习,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与能力 |
(一) 提高信息素养,与时俱进 |
(二) 提高媒体素养,理性辨别 |
(三) 提高创新素养,启迪思维 |
二、彰显德育,逐一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
(一) 提倡无痕渗透,促使学生自然进入情境 |
(二) 加强角色体验,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思维 |
(三) 推行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
三、做好整合,优化时事政治内容的选择 |
(一) 坚持导向性,发展政治认同素养 |
(二) 坚持科学性,弘扬科学发现精神 |
(三) 坚持启发性,增强探究学习意识 |
(四) 增强带入性,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
四、加强创新,改进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 |
(一) 精选透析热点,开展基础性教学 |
(二) 整合优化案例,开展综合性教学 |
(三) 巧设相关议题,开展活动性教学 |
(四) 走近社会现实,开展实践性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性思维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以南充市三所中学为例[D]. 鲜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D]. 蒋瑀.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李惠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 马兆吉.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5]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创设策略[J]. 黎小芳,蒙宇. 教育观察, 2019(31)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顾小璐.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7]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D]. 周月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8]词源分析法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冯煜杰. 广州大学, 2019(01)
- [9]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楠楠.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10]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 万春香. 扬州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