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陆应球[1](2021)在《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网络数字资源权益保障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保障我国未成年人网络资源权益的必要性,以广州图书馆为例,在对未成年人上网现状及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公共图书馆内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网络数字资源权益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何子旭[2](2021)在《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文中认为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做好古籍保护工作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直接体现。近年来,依托“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古籍保护工作发展成果颇多,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工作,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升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本文梳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主体、对象、内容、渠道和效果,分析国家图书馆和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和宣传策略,发现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在宣传推广主体积极性、推广内容吸引力、宣传推广渠道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提出了注重策划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展览讲座和阅读推广活动、努力融入新技术、拓宽受众群体、发挥宣传推广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策划;从古籍收藏机构自身和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推广渠道两方面进行宣传推广的可行性建议。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传播格局的发展,宣传推广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推广的传播渠道由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必然趋势;古籍保护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危机感,让全民都能自发地加入到古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建立一张覆盖面广、人人参与的古籍保护网,古籍保护走向民众自觉的保护也是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美好愿景。
黄国彬,黄恋[3](2021)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剖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环境下,美国不同服务范围的公共图书馆应对不同种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从中获得相应启示,继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公共图书馆面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将其分为自身业务工作和对外社会服务两大类。其中,针对社会服务类工作,将案例以突发事件来源归类,并探讨在不同类型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实与网络两种环境下,美国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模式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突发事件的来源看,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下的社会服务都具有对损失的补偿性,但社会问题下的社会服务在短期应急响应方面还具有对灾后不良后果的遏制性;而从提供服务的环境看,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公共图书馆逐渐呈现出将工作重心从现实转移到网络的趋势;此外,从公共图书馆的类型看,大型公共图书馆更具宏观调度的特点,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则更具针对性服务本地民众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启示。
吴爽[4](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潘星[5](2021)在《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各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社会其他机构多层级、跨系统的联盟组织。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图书馆联盟开始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低、服务对象有限等问题。2008年,“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理念相继提出,伴随着信息爆炸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环境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加强新型信息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图书馆紧随智慧化浪潮,探索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形态向智慧图书馆形态转变。目前,RFID、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技术已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上有所实践,如读者电子借阅证、自助借还系统、智能书架、AR互动绘本、座位预约等。这也为解决上述图书馆联盟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即在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联盟之间寻找一种融合之道,帮助图书馆联盟实现从协作建设到智慧协同服务,最终以最小的投入、最大化的收益将图书馆智慧化成果扩散。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构建要素和形式,再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定义与特点。同时对智慧图书馆联盟进行调查分析,从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构建智慧图书馆联盟提出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五条相关策略。最后则通过对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的简单介绍、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周雪芹[6](2020)在《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文中认为
马丽玲[7](2020)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型图书馆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当跟进趋势,将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的技术相融汇。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思想上的片面认识、缺乏高素养人才、缺乏导向引领等转型难问题,文章提出了变革传统服务结构、采用全面合作的路径、加强特藏数据库资源建设、增强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希冀逐步实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张佰超[8](2020)在《网络环境下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管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关系管理理论体系。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中较为常见的阅读环境问题、资源整合问题及组织结构问题等都可以依据该理论进行改革和优化。文章简要分析了生态管理理论的沿革及其在图书馆管理重要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李积君[9](2020)在《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发展环境,图书馆应当积极谋求服务转型来适应外部变化。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文化机构,其发展目标是怎样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当前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方兴未艾,需要将知识生态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转型之中,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并梳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地把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清晰地总结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相关理念。运用系统研究法对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趋势、障碍、措施做出考察与探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外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运用移植研究法将自然生态学的生态系统理念类比到知识生态系统理念进行研究,得出图书馆知识生态服务体系框架。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图书馆服务转型前与转型后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图书馆服务转型前后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性状变化。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是知识环境的改变、用户需求的提升、服务主体的多样和知识资源的泛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具有四大趋势,即图书馆基础服务的转型升级、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持续推进,但存在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和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等四个方面的障碍。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主要有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和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图书馆服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图书馆服务转型朝着优化基础服务、打造生态化的空间服务、开拓全新的知识服务、开展全面的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生态系统。
李婧媚[10](2020)在《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借阅权制度从产生到现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设立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着作权人的经济利益。早期的公共借阅权制度是建立在纸质图书载体上的,但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开始不断涌现,这使得人们可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接触和获取他人作品。数字图书的兴起一方面给人们阅读和使用作品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另一方面又对着作权人的利益保护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了平衡着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传统公共借阅权制度有必要向数字图书领域延伸。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因此,在数字图书领域首先尝试引入该制度,这对推动我国着作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未达成共识,因此,加强该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篇文章首先界定了公共借阅权的法律性质、数字图书的基本概念,并对公共借阅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合理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其次讨论了数字背景下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次以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为划分标准,选取德、英国两个国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两国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立法模式、主体、客体、管理组织、补偿金等内容,归纳总结了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启示;最后是对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如何构建的设想,主要提出应严格界定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厘清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的性质、管理机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客体等制度要素,并对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中的补偿金制度进行了具体化设计。
二、网络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网络数字资源权益保障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上网现状及保障其网络资源权益的必要性分析 |
1.1 未成年人上网现状及风险分析 |
1.2 公共图书馆保障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资源权益的必要性 |
1.2.1 发展公益性文化需要。 |
1.2.2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 |
2 广州图书馆保障未成年人利用网络数字资源权益的实践与其存在的问题 |
2.1 在设施建设上:率先开设未成年人绿色网络空间 |
2.2 在资源配置上:提供专用的上网设施设备,建设未成年人特色网络数字资源库 |
2.3 在制度规范及技术保障上: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获取网络数字资源的各项保障制度 |
2.4 在服务辅导上:提供多形式的网络数字资源利用保障服务 |
2.5 存在的问题 |
2.5.1 社会公众对绿色网络空间概念存有偏差,且缺乏有效的对外推广宣传。 |
2.5.2 馆内数字资源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且在“人性化”服务供给上略有不足。 |
2.5.3 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网络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仍欠缺。 |
3 对公共图书馆在保障未成年人网络数字资源权益的几点建议 |
3.1 完善公共图书馆内的未成年人网络设施设备,注重对外交流宣传 |
3.2 管理注重科学性与人性化方式相结合,丰富服务内容 |
3.3 重视本地区未成年人特色网络数字资源库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 |
(2)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理论探索 |
一、古籍保护 |
二、古籍保护的宣传推广 |
(一)宣传推广主体 |
(二)宣传推广对象 |
(三)宣传推广内容 |
(四)宣传推广渠道 |
(五)宣传推广效果 |
第二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案例分析 |
一、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主体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内容 |
(三)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二、天一阁博物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主体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内容 |
(三)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第三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存在的问题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存在的问题 |
(一)宣传推广主体策划活动积极性不高 |
(二)宣传推广内容缺乏吸引力,针对性不强 |
(三)宣传推广渠道单一 |
第四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建议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策划 |
(一)以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托,策划各类推广活动 |
(二)举办各类专题展览、讲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三)推广经典阅读活动 |
(四)古籍保护宣传推广融入新技术 |
(五)扩宽受众群体、打造“亲民”的古籍保护推广形象 |
(六)发挥宣传推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型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一)古籍收藏机构自身进行宣传推广 |
(二)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
第五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展望方向 |
一、古籍保护推广进行“分众传播” |
二、古籍保护走向民众自觉的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剖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研究方法 |
3.1 案例选择 |
3.1.1 大型公共图书馆 |
3.1.2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
3.2 分类标准 |
3.2.1 重大突发事件 |
(1)社会问题类重大突发事件。 |
(2)自然灾害类重大突发事件。 |
3.2.2 社会服务类型 |
(1)根据减灾效果分。 |
(2)根据服务环境分。 |
4 案例分析 |
4.1 自然灾害下的补偿型社会服务 |
4.1.1 现实社区 |
(1)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
(2)大型公共图书馆。 |
4.1.2 网络环境 |
(1)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
(2)大型公共图书馆。 |
4.2 社会问题下的双重型社会服务 |
4.2.1 现实社区 |
(1)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
(2)大型公共图书馆。 |
4.2.2 网络环境 |
(1)大型公共图书馆。 |
(2)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
4.3 总结 |
5 对我国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启示 |
5.1 明确自我服务定位 |
5.2 分别开展外部合作 |
5.3 建立内部应急网络 |
5.4 聚焦社会人文关怀 |
(4)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3.1 论文内容 |
3.2 论文结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调查与归纳法 |
4.2 调查分析法 |
4.3 实证研究法 |
第1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概述 |
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界定 |
1.2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构建要素 |
1.3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特点 |
第2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调查分析 |
2.1 现状分析 |
2.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类型 |
2.1.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为联盟发展提供契机 |
2.1.3 深化用户服务理念,提升智慧服务质量 |
2.2 问题分析 |
2.2.1 标准问题 |
2.2.2 管理制度问题 |
2.2.3 安全问题 |
2.2.4 人才队伍问题 |
2.3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3.1 联盟建设标准化 |
2.3.2 联盟制度规范化 |
2.3.3 智慧馆员专业化 |
2.3.4 联盟合作网络化 |
第3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策略 |
3.1 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 |
3.2 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 |
3.3 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 |
3.4 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 |
3.5 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 |
第4章 国内智慧图书馆联盟案例分析——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为例 |
4.1 选取理由及联盟简介 |
4.2 发展成效 |
4.3 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与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图书馆主体发展方向:融汇传统型与数字型图书馆的技术 |
2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 思想上的片面认识 |
2.2 资金匮乏 |
2.3 缺乏导向引领 |
2.4 高素养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 |
3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
3.1 建设健全自动化管理系统 |
3.2 加强对特藏数据库资源建设的重视 |
3.3 采取全面合作的路径,实现资源共享 |
3.4 变革传统服务框架,拓宽服务领域 |
3.5 加强对先进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学习与借鉴 |
3.6 人力资源建设是数字型建设的要点 |
4 结语 |
(8)网络环境下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管理的引入及应用价值 |
1.1 生态管理 |
1.2 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价值 |
2 影响公共图书馆生态管理的主要因素 |
2.1 环境因素 |
2.2 技术和资金因素 |
2.3 管理因素 |
3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生态管理模式的构建 |
3.1 以读者为中心与生态管理相融合 |
3.2 生态设计与动态互动 |
4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生态管理应用策略 |
4.1 信息资源建设的生态管理 |
4.2 人文环境的生态管理 |
4.3 运营与维护能力的生态管理 |
4.4 生态管理的应用优化 |
(9)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动因 |
2.1 知识环境改变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
2.1.1 知识社会环境的改变 |
2.1.2 知识技术环境的改变 |
2.1.3 知识制度环境的改变 |
2.2 用户需求提升呼唤图书馆服务转型 |
2.2.1 用户的精准服务需求 |
2.2.2 用户的差异服务需求 |
2.2.3 用户的便利服务需求 |
2.3 服务主体多样刺激图书馆服务转型 |
2.3.1 图书馆自身服务的局限 |
2.3.2 传统知识服务机构竞争 |
2.3.3 新型的服务机构的冲击 |
2.4 知识资源泛化要求图书馆服务转型 |
2.4.1 知识来源渠道的泛化 |
2.4.2 知识资源形式的泛化 |
2.4.3 知识资源内容的泛化 |
第3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趋势 |
3.1 图书馆基础服务转型升级 |
3.1.1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 |
3.1.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3.1.3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
3.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全面打造 |
3.2.1 实体空间服务 |
3.2.2 虚拟空间服务 |
3.2.3 混合空间服务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拓创新 |
3.3.1 数据挖掘服务 |
3.3.2 创业咨询服务 |
3.3.3 成果转化服务 |
3.4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积极开展 |
3.4.1 知识智库服务 |
3.4.2 知识智联服务 |
3.4.3 知识智网服务 |
第4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障碍 |
4.1 图书馆知识要素管理失范 |
4.1.1 不足的知识环境感知 |
4.1.2 不多的用户指向引导 |
4.1.3 不强的馆员转型意愿 |
4.1.4 不周的知识资源建设 |
4.2 图书馆知识空间建设不力 |
4.2.1 有缺陷的实体知识空间 |
4.2.2 待调整的虚拟知识空间 |
4.2.3 待开发的混合知识空间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保障不足 |
4.3.1 繁杂的知识服务节点 |
4.3.2 较少的知识服务反馈 |
4.3.3 较低知识服务包容度 |
4.4 图书馆服务圈层构建失衡 |
4.4.1 缺乏与支撑层的协作 |
4.4.2 缺乏与扩展层的协调 |
4.4.3 缺乏与相关层的构建 |
第5章 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措施 |
5.1 推进图书馆要素生态化 |
5.1.1 增强知识环境感知 |
5.1.2 加强用户指向引导 |
5.1.3 深化馆员培训管理 |
5.1.4 强化知识资源建设 |
5.2 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场 |
5.2.1 转变知识场的理念 |
5.2.2 完善知识场的功能 |
5.2.3 增强知识场适应性 |
5.3 重构图书馆知识服务链 |
5.3.1 融合发展加固知识服务链 |
5.3.2 改进反馈调节知识服务链 |
5.3.3 加强竞争激活知识服务链 |
5.4 打造图书馆知识生态圈 |
5.4.1 建立与知识供应商的协同机制 |
5.4.2 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集群协同 |
5.4.3 增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声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数字背景下公共借阅权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借阅权的法律性质 |
一、公共借阅权的发展 |
二、公共借阅权的含义 |
三、公共借阅权的权利定位 |
第二节 数字图书的含义及特征 |
一、数字图书的含义 |
二、数字图书的特征 |
第三节 公共借阅权与相关权利、原则辨析 |
一、公共借阅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
二、公共借阅权与出租权 |
三、公共借阅权与合理使用原则 |
第二章 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 |
二、有利于平衡着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可行性 |
一、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 |
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为该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 |
三、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是国际上的一种趋势 |
第三章 域外公共借阅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德国公共借阅权制度 |
一、立法模式 |
二、主体与客体 |
三、管理机构 |
四、补偿金计算与分配 |
第二节 英国公共借阅权制度 |
一、立法模式 |
二、主体与客体 |
三、管理机构 |
四、补偿金计算与分配 |
第三节 域外公共借阅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建立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构想 |
第一节 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适用范围 |
一、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
二、无偿性数字图书馆 |
第二节 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一、立法模式 |
二、权利主体 |
三、义务主体 |
四、权利客体 |
五、管理机构 |
第三节 补偿金制度的具体化设计 |
一、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
二、补偿金的行权限制 |
三、补偿方式多样化 |
四、补偿金支付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络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网络数字资源权益保障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 陆应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1)
- [2]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D]. 何子旭.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2)
- [3]美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剖析及启示[J]. 黄国彬,黄恋.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9)
- [4]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D]. 潘星. 扬州大学, 2021(09)
- [6]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12)
- [7]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 马丽玲. 江苏科技信息, 2020(26)
- [8]网络环境下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 张佰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9)
- [9]知识生态理念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D]. 李积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10]我国数字图书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D]. 李婧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