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佰礼[1](2020)在《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深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域植被生长和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导制约因子,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长期处于亏缺状态,为了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多项生态恢复措施。研究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可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土壤水资源的储存情况,对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以及有效规划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塞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刺槐林地、柠条林、草地和农地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退耕年限,利用土钻法在采样点进行采样,采用烘干法(105-108℃,12h)测定土壤质量含水量;利用低温真空蒸馏法,采用LI-2000植物水和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对土壤水分进行抽提,采用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对土壤水同位素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状况,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草地不同退耕方式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以及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变化的影响较大,刺槐林土壤水分在各个土层深度变化各异;柠条林在整个土壤剖面的变化特征是先减小后稳定然后又减小最后不断增加;草地根系分布较浅,且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能力有限,对土壤水的消耗较少;农地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也比较少,而且有效利用层在土壤表层,降雨能够补给到深层土壤水,而且冬季对水分的消耗少,长期积累,所以农地土壤水分含量较高;土壤平均含水量顺序为:农地(14.86%)>草地(14.00%)>刺槐(9.17%)>柠条(6.48%)。各层土壤水分分布基本一致,整个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介于4.39-32.94%之间;3-7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相差不大,此层为该流域的土壤水稳定层。(2)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土壤含水量总体较低。刺槐林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在7.76%-12.42%之间变化,柠条林各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在7.82%-9.19%之间变化,草地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在9.28%-15.19%之间变化,农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在9.15%-15.03%范围内变化,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都属于中等变异,除了草地,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数据受极端值影响较小;土壤水分与坡度、坡向(阳坡到阴坡)和退耕年限呈负相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刺槐<柠条<草地<农地。(3)在退耕还草基础上应该适当采取一些水土保持措施来提高退耕地植被恢复的效果。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比较明显,且水平阶退耕草地土壤含水量(13.38%)>自然退耕草地(13.21%);水平阶退耕草地和自然退耕草地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0 cm深度以下水平阶退耕草地普遍高于自然退耕草地;在不同生长周期土壤水分在不同深度具有明显差异,以生长期为例,0-100 cm深度平均土壤含水量自然退耕草地(12.46%)>水平阶退耕草地(11.58%),100 cm深度处自然退耕草地(14.02%)<水平阶退耕草地(14.44%);次降雨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4)研究区土壤水δ18O和δD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富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各有差异,土壤水δ18O的大小顺序为:草地>农地>刺槐>柠条,土壤水δD的大小顺序为:农地>草地>刺槐>柠条;由于降雨在短时间内经历了蒸发、分馏等过程,且土壤水是多次降雨的新水和旧水在时空上所发生的混合稀释水,所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的拟合关系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都是土壤水氢氧同位素拟合线位于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同一土层土壤水δ18O和δD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在不同土层变化各有差异;次降雨的补给作用有限,只能补给到表层土壤水,对深层土壤水的补给比较困难,所以次降雨对土壤水δ18O和δD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土壤水δ18O的最小值和平均值都是雨前<雨后,最大值相等;土壤水δD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都是雨前<雨后;在整个剖面范围内总体上土壤水δ18O和δD雨前<雨后。
靳姗姗[2](2019)在《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干旱缺水是限制我国黄土丘陵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该区地下水埋深较深,降水是当地植被生长的唯一水分来源。黄土丘陵区地形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为此国家采取重多植被建设工程。然而随着植被种植面积增加,该区降水量已难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导致深层土壤水分逐渐被过度消耗,形成大面积土壤干层。枣树作为当地一种抗旱性较强的经济林树种,其林地也出现了严重的土壤干燥化问题,给枣树正常生长造成障碍。针对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干化问题,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陕北米脂县山地矮化密植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覆盖,修剪,以及覆盖结合修剪等几种典型农艺措施对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来探索提高黄土丘陵区旱作枣林水分利用效率的新途径,以期为山地枣林土壤干层治理及枣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黄土高原人工林地防治深层土壤干化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与裸地相比,白色地膜和地布覆盖均可改善枣林土壤水热条件。试验期间白色地膜(16.7%)和地布覆盖(16.5%)土壤平均含水率(050cm)分别较裸地提高3.9%,3.7%,但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050cm土层温度表现为,冬季(11-次年2月)地布覆盖增温效果最好,土壤平均温度分别较白色地膜和裸地增加0.5℃和0.8℃;而春夏秋三季(3-10月)白色地膜增温效果最好,土壤平均温度分别较地布和裸地增加0.5℃和0.9℃。覆盖的增温作用使冬季土壤冻结时间延迟,融解时间提前,其中地布较裸地土壤冻融时间缩短711天,白色地膜缩短34天。综合考虑,地布覆盖不仅保墒效果略低于白色地膜,而且能控制地温稳定变化,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年限长及防止杂草生长等特点,因此更适用于旱作山地果园管理中。(2)在2012-2015年四个枣树生育期,试验采取的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枣林土壤水分均高于对照(当地枣林普通修剪强度),土壤平均储水量(0300cm)分别较对照增加6.218.2mm,14.340.0mm,24.263.2mm。修剪降低了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和亏缺度,提高了土壤可再供水量。试验期间平均降雨量高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如果按照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对照,轻度和中度修剪枣林地土壤储水量变化量分别为-58.8mm,-38.7mm,-11.8mm,土壤水分均出现亏缺,而重度修剪枣林土壤储水量变化量为8.6mm,土壤水分得到补给。(3)修剪可促进枣树叶片增大,有利于提高枣吊数量、单果重,降低果叶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枣林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而耗水量低于对照。综合分析枣林产量和耗水量可知,修剪提高了枣林水分利用效率,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分别是对照的1.01.2,1.01.3,1.21.6倍。考虑到研究区枣林已经出现土壤干化情况,重度修剪枣林不仅土壤平均储水量最高,在多年平均降雨量水平下能达到土壤水分正平衡状态,而且水分利用效率也最好,还能获得可观产量(四年年均产量达到9000 kg ha-1左右),因此推荐重度修剪强度作为旱作山地枣林主要推广措施。(4)本研究经过一个干旱年和三个丰水年,结果表明覆盖结合修剪和对照枣林深层土壤水分改善深度分别为480cm和260cm。试验结束时,覆盖结合修剪枣林200500cm土层土壤水分已由二级重度干化转变为一级重度干化水平,而对照枣林仍全部处于二级重度干化程度。(5)覆盖结合修剪(地布+重度修剪)措施在旱作枣林中是一项新措施,能够同时减少土壤蒸发和降低植被蒸腾耗水,更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和消耗,有利于保证树体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该农艺措施能够调节枣树各生长指标变化,与对照相比可提高枣树产量,降低枣林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覆盖结合修剪:2.052.28kg m-3;对照:1.591.79 kg m-3),有效控制了枣林土壤干化,有望实现旱作山地枣林的可持续经营。
甘淼[3](2019)在《坡沟系统土壤持水特性分异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切沟是黄土高原侵蚀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流域水文、植被、地貌和生态等地表过程具有深刻影响。坡面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地貌单元。切沟与坡面共同组成坡沟系统,是流域径流与泥沙的策源地之一。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原来用于农业生产的坡耕地大量转换为具有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林草地。在侵蚀地貌和干旱缺水背景下,促进水分入渗,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和流域植被承载力十分必要。开展坡沟系统土壤持水能力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大孔隙和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坡沟系统相关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特点,揭示大孔隙对土壤持水性能的调节作用,从而理解土壤水分运动和调蓄降水等相关水文过程,结果可为流域植被建设和填沟造地工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设置沟道、沟缘和坡面3种地形处理,本文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WRC),分析切沟对坡沟系统土壤持水能力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CT扫描手段量化土壤大孔隙形态参数,探讨不同地形和坡位对土壤大孔隙的影响;基于统计方法分析地形、坡位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持水性能和饱和导水率等土壤水力参数与大孔隙几何属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联系。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沟道内基本保持不变,坡面地形有所增加;各土层沟缘坡位间有所差异,与表层相比,沟缘亚表层土壤持水能力在坡上、坡中和坡下位置分别表现为基本一致、增大和减小。沟缘表层土壤供水能力受切沟影响突出,沟缘表层比水容量C(θ)在吸力小于100 kPa时略大于沟道和坡面,而吸力达100kPa以后,沟缘C(θ)最小;亚表层以40 kPa为临界值呈现上述相似变化。不同位置土壤持水能力存在差异,其中,沟道初始土壤含水量高于沟缘和坡面。在土壤水分持续减少过程中,沟缘表层坡下位置较早到达到毛管断裂含水量(CRM),而沟缘亚表层坡上位置有效水含量(AWC)高于坡下。由此可见,切沟的存在加剧了坡沟系统土壤持水能力的空间异质性。(2)切沟沟道、沟缘和坡面3种地形处理间土壤大孔隙参数差异显着。对于平均大孔隙数量而言,0110 mm土层,沟缘高于沟道和坡面;而110220 mm深度范围沟道最多,沟缘大于坡面。各地形土壤大孔隙参数亦受坡位影响,其中,沟道和坡面地形坡上位置平均孔隙数量和大孔隙度高于坡下和坡中,沟缘坡中大孔隙度为6.02%,约为坡下的5倍和坡上的4倍。在0220 mm土层范围内,沟缘始终具有最大的平均当量直径。0125 mm土层沟道上游大孔隙数量最多,中游略低于下游。在坡中和坡下位置,沟缘100220 mm土层当量直径略高于坡面。同一地形各坡位间三维大孔隙参数区别明显。沟道和坡面坡中小于坡上和坡下,沟缘则为坡中大于坡上和坡下。(3)不同地形处理显着影响Ks和容重,其中,沟缘和坡面Ks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沟道内二者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地形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为突出,各土层沟缘和坡面地形间土壤含水量无显着差异,但均与沟道差异显着;土壤含水量沿沟道向沟缘至坡面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分布特点,且沟道内土壤含水量较高,沟缘030 cm深度土壤水分亏缺严重。(4)坡沟系统土壤pH呈弱碱性。随土层深度增加,沟缘土壤电导率(EC)基本保持不变,沟道和坡面有所降低,坡面显着大于沟道。土壤有机碳(SOC)由坡上至坡下呈增大趋势,且在表层最为明显。土层以及土层与地形间的交互作用显着(p<0.01)影响SOC,沟缘和坡面浅层SOC较表层有所减小,沟道土层间基本保持不变。表层坡面全磷(TP)含量显着高于沟道。地形及其与坡位的交互作用对速效磷(AP)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与坡面亚表层和浅层相比,沟道相应土壤AP含量分别升高了36.09%和62.17%。坡面浅层全钾(TK)含量显着低于沟道。速效钾(AK)受地形、坡位和土层不同程度影响;表层、亚表层和浅层土壤最大AK值均出现在坡面,分别为沟道的4.0倍,6.4倍和5.5倍。随土层深度增加,沟缘和坡面地形土壤TN、AP、TP、AK和TK均有减小趋势。(5)影响坡沟系统Ks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大孔隙参数和质地养分两个主成分。土壤大孔隙参数对AWC的作用较大。随着变量数目的增多,田间持水量(FC)、CRM、凋萎湿度(PWP)和AWC的拟合效果有所提高。就Akaike信息准则(AIC)而言,引入大孔隙参数后,沟道AWC拟合精度明显提升;基于RMSE和Nash效率系数(NSE)两个参数评价拟合结果,同时考虑大孔隙参数,沟道lnKs、CRM和AWC的拟合效果与仅考虑理化性质相比略高。沟道地形lnKs受分支密度、连接点密度等土壤大孔隙参数影响程度小于沟缘和坡面。此外,沟缘地形孔隙体积分数对lnKs也具有较大贡献,β值为2.077。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拟合lnKs和土壤持水性能参数时均表现出较大的贡献。但利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或同时引入大孔隙参数,毛管孔隙度对AWC变化的贡献仍然较大。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外,沟道地形黏粒和砂粒对FC、CRM和PWP的变化影响较大。坡面地形黏粒和粉粒含量对土壤持水性能相关参数变化贡献较大,但lnKs的变化主要受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影响。该地形FC、CRM、PWP和AWC拟合方程的R2≥75%。在坡面基于容重、质地、孔隙度和有机碳拟合FC、CRM、PWP和AWC,比在沟道和沟缘地形效果更好。切沟增强了坡沟系统土壤持水能力的空间异质性,可归因为沟缘具有较高的水力、重力和冻融侵蚀强度,沟道常发生降雨径流冲刷和泥沙输移沉积,加之植被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土壤孔隙结构、质地及养分分布空间变异较大。土壤大孔隙参数、毛管孔隙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坡沟系统土壤持水性能的主导因素。
周钦[4](2019)在《城市背景下草地蒸散发及土壤水分变异特性 ——以扬州区域性草地植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性,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逾越的阶段,但同时它也会带来相应的生态、气候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原有的植被、土壤逐渐被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覆盖,城市在暴雨时易形成地面积水。同时,人口聚集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和动力性质,对区域内的气温、降雨等气候产生影响,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在此背景下,增加绿地植被能够有效加快雨水入渗,提高绿地的蓄水能力,从而降低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改善提升城市的生态水平。为揭示城市背景下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有效性,本文依托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实验场(P1)及扬州大学江阳路南校区草坪(P2)为研究区,基于实测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草地蒸散发量,采用FAO推荐的经修正的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公式推求参考作物蒸散发量,对水分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各气象因子与ET、ma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差分方法结合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构建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通过对观测土壤水分的数值模拟检验模型的适用性,对表层(0~1Ocm)土壤水分进行模拟;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及纳什效率系数(NSE)对模型的实用性及效率等加以检验。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为:(1)计算时段(2017.01.01-2017.12.31)内,P1、P2两点的年ET0累积值分别为1134.0 mm,稍高于年降雨量(989.7mm),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计算时段(2017.07.01-2017.9.30)内,P1点的ET累积值为129.7 mm,约占同期降雨量的24.2%;P2点的ET累积值为122.2 mm,约占同期降雨量的22.9%。计算时段(2018.01.01-2018.09.30)内,P1点ET0累积值为950.3 mm,略低于同期降雨量(1036.5mm);计算时段(2018.05.01-2018.9.30)内,P1 的ET累积值为 230.9mm,占同期降雨量的27.4%。(2)计算时段(2017.07.01-2017.09.30)内,P1、P2 点 ma分别为 0.39、0.37,计算时段(2018.05.01-2018.9.30)内,P1点a为0.37。(3)ET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太阳辐射量>风速>相对湿度>温度;ma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风速>相对湿度>温度>太阳辐射量。(4)计算时段(2017.07.01-2017.09.30)内,P1、P2 土壤水分模拟模型检验性参数RMSE分别为 0.012、0.021,NSE分别为 0.830、0.928,计算时段(2018.05.01-2018.9.30)内,P1点的RMSE为0.014,NSE为0.817,说明两点的计算序列与实测序列的标准误差较小,相似性程度高,构建的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运行效率高。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化背景下草地植被的土壤水分循环以及基于绿色植被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张露[5](2018)在《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渭北旱塬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光、热、气等自然条件优越,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该区降雨量有限,降雨时空分配不协调,同时,又缺乏灌溉条件,属典型的水资源严重受限的雨养农业区。春旱、伏旱频繁发生,“十年九旱”和“春雨贵如油”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障碍的真实反映。自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渭北地区因优越的自然条件被誉为苹果优质、高产发展区,故将绝大部分农田先后更替为果园,地面覆被和自然景观发生了极大改变,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渭北地区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术界总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在渭北旱塬一带因气候干旱,不宜发展乔木林(果)业生产,存在着土壤内部干燥化、形成干土层的风险;渭北果树快速衰老态势或许因土壤干燥化所致等。针对渭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学术争论不休的相关理论问题,从分析渭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目标出发,本研究以渭北旱地农田、不同园龄段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手段,定点定位监测了果树生育过程中01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状况,并利用了多种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多个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农田和园地、不同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特征与旱情,同时,从土壤水分动力学特性与过程考虑,探求了渭北土壤水分的移动与补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与进展:(1)渭北旱塬地区将农田更替为果园后,因为地面覆被变更,果园地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以及水分的稳定性均显着地优于农田,以往在农田频繁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旱情在果园不复存在。经定位动态观察,在作物生育期内果园土壤没有发生干旱胁迫情况,015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稳定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到毛管断裂含水量(胁迫点)之间水平。相反,农田自春季到夏初土壤旱情较为严重,不仅遭受到土壤水分胁迫的程度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干燥化的土层深度较深。在2040 cm处土壤水分遭受到的胁迫(低于胁迫点)天数连续78d,在406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处于萎蔫系数之下的无效状态天数持续了42d。农田从4月中旬到7月中旬0120 cm土层存在着明显的干旱性威胁,尤其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雨季来临之前,土层2060 cm处最易发生水分胁迫。正因为多年生果树冠层盖度的抑制蒸发作用,使得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农田,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土壤的干旱程度。研究证实,渭北从农作物更替为多年生果树,地面覆被更替明显缓解了以往旱情,这里发展果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间接证明渭北旱情主要源于土面裸露的水分蒸发,而不主要是植被冠层的蒸腾。(2)渭北果园并没有呈现出随园龄的递增0150 cm土壤墒情明显变差的情况,也未发现有土内干燥化的、难以复墒的干土层出现。对3个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得出,虽然在时间尺度上各园龄段果园均呈现为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0150cm范围内,不同深度处土壤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在果树全生育期间各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均稳定地保持在土壤水分胁迫点之上,其中以盛果期果园在土层2040 cm处水分含量降低最多,仅为8.58%;以幼龄果园在土层010 cm处含水量降低为最少,达0.4%。在整个0150 cm土壤剖面范围内,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持续干旱期间,幼龄果园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减少了2.72%,盛果期果园平均减少了5.40%,老龄果园平均减少了4.58%。研究证明,随着园龄持续增长,在25a以上的高龄果园,也未见到有干旱累积效应的土层的呈现。(3)从多指标角度分析可知,渭北不同园龄段果园并没有出现土壤水分胁迫现象,不存在土体干燥化的问题。从0150cm土层“有效贮水量(ASW)”上看出,幼龄果园生育期内平均为187.97 mm,盛果期果园为190.12 mm,老龄果园为176.95 mm;在时间尺度上的储水量的波动是以幼龄果园最为稳定;从“土壤水分过耗量(SWO)”上看出,仅老龄果园在6月中旬为正值,且差值极小;从“干燥化指数(SDI)”上看,仅盛年果园和老龄果园在6月份出现了轻度干燥化;从逐层分析的“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可以看出,高龄果园的剖面耗水空间较小龄果园的程度深,但短时间的耗水随着雨季的到来能够得到有效修复,只是老龄果园复墒略难。以上用多评判指标分别从时、空多尺度分析,未发现果园有明显土壤干燥化问题。(4)渭北地区的农田和果园在果树生育期间,土壤墒情波动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间上分为失墒期和复墒期两个阶段,在080 cm土层,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均呈现“波动式递减”阶段、“显着蓄墒递增”阶段和“逐渐递减”阶段;而在80150 cm土层,只呈现着“低幅度波动式递减”和“显着蓄墒递增”阶段特征。从水分变化的同步性看,在040 cm土层范围内,无论失墒期还是复墒期,在各土层间均基本同步;在40 cm以下土层较上层失墒期延长,复墒期相对滞后1个月;从水分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土层040 cm的墒情与近地层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属于“气象响应敏感”土层;土层4080cm的水分与果树生理耗水和树冠结构有一定关系,属于“生理耗水”土层,存在着暂短时间的水分胁迫不适期;80150 cm土层墒情波动小、有相对稳定的土层空间,属于“补偿调蓄”土层。研究结果证明,渭北土壤剖面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与效应与土体的发生层次有关,地面的植被结构对于其作用也较明显,果树冠层明显弱化了水分变化的程度。(5)以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做为理论基础,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参数,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为依据,分析得到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相关水分动力学参数基本类同,证实本研究所选供试果园、农田间的土壤物理条件具有同质性,那么,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土壤水分状况主要源于地面覆被,而不是土壤条件。作物生育期间不同时、空土壤剖面水力势及非饱和导水能力的动态过程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迁移与补偿过程主要是由地面覆被诱导的、土壤水力势及其导水率驱动的“状态效应”,而不是土壤“性质效应”。即不同时段及不同土层空间水分移动与调蓄能力,主要源于干燥化程度诱导的阻水率(1/K(?))、干燥化土层厚度诱导的阻水力(dx/K(?))等。农田在2060 cm处易干旱,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随之激剧递减,阻水力激剧递增,使得农作物易受旱灾威胁;果园土壤含水量维持着较稳定的高水平,土层间差别小,非饱和导水率递减幅度小,空间差别小,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较农田强,果树蒙受干旱的威胁小。综上所述,地面覆被类型主导着渭北旱塬的土壤旱情,渭北植果对旱情有缓解作用。在强生物蒸腾耗水过程中,土内干燥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农田,其层位相对较浅,雨季易复墒;老龄果园雨季复墒较幼龄果园略显困难,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只要果园土壤管理措施得当,采取合理密植,隔年松土,破除土内紧实化,增加土壤剖面透水性等有效措施,土壤墒情就能得到控制和有效恢复。
杨林林[6](2017)在《麦田土壤水分运移与有效性评价》文中认为在河南省冬小麦主产区开展麦田土壤水分运移与有效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对于促进麦田水分高效利用、缓解区域淡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冬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2-2015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和新乡市两个试验点进行了测坑试验、不遮雨小区试验、土柱试验和大田试验,设置了不同的灌溉处理,分析并模拟了不同灌溉模式下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并对土壤水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阐明了不同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和土壤蒸发的动态变化规律。在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水量超过60mm会对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起到了明显的提高。降雨对各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程度视降雨量的大小而不同。灌溉能明显增强土壤蒸发强度,利用Ritchie模型描述土壤蒸发时,土壤蒸发第1阶段累积蒸发量U值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第2阶段土壤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平方根回归直线的斜率α值建议在不同生育阶段采用不同值。本试验条件下,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α值分别为2.5026、2.0477、3.4250。(2)明确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灌返青水有利于冬小麦返青期株高的增长,而拔节水和灌浆水对株高的增长作用并不显着。灌返青水对于叶面积指数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拔节期灌溉对促进叶面积指数增长作用的幅度要较返青期灌溉小,灌浆期灌溉则能有效减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降低的速率。灌溉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千粒重更为明显,生育前期灌溉有利于产量的提升。返青期足量供水,较生育后期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有更为积极的作用。(3)明确了分层控水对冬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长指标、产量的响应特征。表层(0-40cm)土壤含水率在生育期内持续偏低会对株高、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都产生不利影响。生育期内各层土壤含水率降低,都会造成该层平均根长密度、根重密度、根直径和根表面积等指标的减小。通过分析冬小麦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特征发现,冬小麦生育期根冠比同土壤平均含水率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线性相关性。(4)对SIMDualKc双作物系数模型参数进行了属地化修正,确定了适用于本地区使用的土壤、作物参数;修正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生育期有效根层土壤含水率和棵间地面蒸发过程,对土壤含水率的模拟一致性指数d达到0.933以上,对棵间蒸发量的模拟一致性指数d达到0.913以上。通过模拟分析,确定冬小麦整个生长季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分别占总腾发量的65%和35%左右。(5)对不同深度土壤层次所含水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就不同土壤层次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性而言,本试验条件条件下,在越冬-返青期,0-40cm的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在返青-拔节期,0-40 cm和40-70cm土壤水分有效性较高;在拔节-灌浆期,70-100cm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较高;在灌浆-收获期,各土层土壤水分有效性相当。
李陆生[7](2016)在《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文中指出红枣林是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林,兼具生产和服务功能,截至到2010年,仅黄土高原榆林地区已有红枣林面积达6.67万hm2。土壤水分一直是限制当地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子,准确探明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分生态效应对于红枣林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细根是红枣林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红枣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其吸收利用土壤资源的能力,是影响其生产力及稳定性高低的重要因素。红枣林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幼年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四个年龄阶段,在各个阶段细根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同样对土壤水分亏缺状况的响应程度和反馈方式也存在差异性。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能否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当地干旱缺水的客观事实,以陕北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监测、调查取样、数理统计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红枣林细根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红枣林蒸腾及蒸散发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HYDRUS-1D模型分析了红枣林土壤水分的参数敏感性和根系经验分布函数的适用性,以提高HYDRUS-1D模型红枣林土壤水分模拟效率和精度。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1)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研究表明:深层土壤含水量随红枣林树龄增加,呈减少趋势。2014平水年红枣林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干旱年红枣林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各树龄红枣林00.6 m土层土壤水分波动较大;0.61.8 m土层干旱年时形成季节性低湿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率60%);1.83.0 m土层土壤水分呈常年低湿状态。持续干旱条件下,前期(雨后7天)2龄、6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显着高于10龄、15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后期(雨后18天)2龄、6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增速缓和,而10龄、15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呈显着上升趋势。综上建议干旱年时红枣林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因增加水分管理措施以有效降低枣树自身奢侈性耗水和非生产性耗水,实现红枣林可持续发展。(2)旱作红枣林细根研究表明:随着红枣林树龄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增加,比根长减小;2龄枣树细根主要分布于径向1.5 m以内和垂向1.6 m以上,10龄、15龄枣树细根分布超过径向1.5 m和垂向3 m以上,并在株间形成根系高密度区,6龄枣树细根径向分布范围大于2龄,垂向分布与10龄和15龄接近;不同树龄枣林细根根长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且主要集中在00.6 m土层中;随着树龄增加,细根根长密度径向分布无差异(10龄和15龄)。不同树龄枣树径向0.5 m处土壤水分均值和1.5 m处土壤水分均值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离树干越远,土壤含水量越高。各树龄红枣林细根根长密度(不包括2龄)、比根长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线性相关(p<0.05),前者斜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后者斜率随树龄增加而减少。(3)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规律与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表明:枣树液流速率日间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阴天液流速率整体均低于晴天时液流速率,且液流速率呈不规则波动。枣树生育期蒸腾变化大致可分为:萌芽展叶期缓慢增加、开花坐果期迅速增加、果实膨大期高耗水阶段和果实成熟期蒸腾回落阶段;受降雨量影响,平水年生育期红枣林蒸腾耗水量显着高于干旱年蒸腾耗水量(p<0.05),表明土壤水分增加促进枣树蒸腾,土壤水分亏缺抑制枣树蒸腾。枣树蒸腾量和株间蒸发量占红枣林总耗水量比例随生育期进行呈不规则变化。平水年生育期内降雨量满足10龄红枣林耗水需求,但干旱年土壤水分亏缺现象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10龄红枣林生长发育。平水年红枣林生育期耗水量随树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干旱年6龄以上红枣林耗水量随树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如何将耗水量控制在生育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线(360.1 mm)以下是旱作红枣林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降雨少、雨量小的萌芽展叶期和开花坐果期,红枣林主要吸收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0.62.0 m),在降雨充沛的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主要吸收利用根系密集层土壤水(0.20.6 m),整个生育期内对表层土壤水(00.2m)的使用较少,因此提高0.20.6 m土层土壤含水量是当前旱作红枣林水分管理重点。红枣林内外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差异,旱作红枣林在持续干旱情况下主要对1.4 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4)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旱作枣园3050 cm土层水分易受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气象参数和枣树生长指标影响;表层10 cm处土壤水分主要受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孔径指数、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降雨量影响;深层土壤水分(90 cm土层)主要受气温、总光照辐射通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深度、树高等影响影响。线性根系分布函数可近似反映红枣林根系实际分布情况,且参数简单易获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HYDRUS-1D模型对6龄、10龄、15龄红枣林各土层含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E处于0.050.016,相对误差RE均在0.05以下,决定系数R2均在0.6以上,说明Hydrus对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
蔡进军,韩新生,张源润,董立国,季波,李生宝[8](2015)在《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着重于从土壤水分性质、土壤水分环境、土壤水量平衡和土壤水分异质性等方面研究及分析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以期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汪星[9](2015)在《黄土丘陵密植枣林耗水特征及其可调控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会造成土壤的干化,并且随着林草地年龄的增加土壤干化加重。国家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当地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林地,更加剧了该区域林地土壤水分生态恶化和后续植被建造的困难。而针对已经干化的土层如何修复以及未出现土壤干化的林草地如何防控的专门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目前黄土丘陵坡地枣林地土壤干化特征,以陕北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丘陵区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监测、实地取样调查、小区限制供水、盆栽试验和野外大型土柱等方法,研究自然条件下人工密植枣林不同树龄下的土壤水分干化特点、密植林分根系特征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修剪强度与枣树蒸腾耗水关系,及其人工干预措施对枣林耗水调控作用,探索节水型修剪技术与旱作技术结合对旱作枣林高效用水技术及调控土壤水分与降低枣树蒸腾的机理,评价分析节水型修剪技术与旱作技术结合的综合效应,以修复枣林地土壤水分和防控林地土壤永久性干层为目标,取得以下结果:1)山地密植枣林土壤水分研究规律表明:黄土丘陵的密植枣林中,0-200 cm范围的土壤水分活跃,受季节性降雨影响较大,5月是土壤水分最干燥期,7月是土壤水分提升最快速期,10月是土壤水分最高期。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和枣树生育期需求十分一致,枣树5月开始萌发需水量较小,7、8月枣树进入生长旺季需水量增加较大,9月果实膨大需水继续增多,土壤水分并不会在枣树高耗水阶段出现低值,而是在枣树休眠结束和开始萌芽时出现最低值,12年生密植枣林土壤耗水深度达到540 cm,其中20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难以恢复,难恢复层厚度达340 cm。2)山地密植枣林根系研究表明:密植枣林水平根系在3龄时就出现两树间根系交汇。随着树龄的增加垂直根系最大深度和最小深度差值减小,5龄枣林最深根系与最浅根系差值达260 cm,到12龄枣林最深根系与最浅根系深度差值为180 cm。密植枣林株间根系随着林龄增加,在交汇处根系向深层发展较快。在水平方向(株间)枣林根系与土壤水分没有明显差异变化,即枣林株间土壤水分没有明显差异。根系与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分布关系紧密,主根深度与土壤水分消耗深度一致。12龄枣林根系最大深度和土壤水分亏缺深度大致在540 cm处。在0-200 cm土层是根系分布最多的范围,也是土壤水分年变化幅度最大的范围,当年降雨可以达到这个深度,在雨季常常土壤水分补给大于根系耗水在此期间0-200 cm土壤水分处于一个高值,但是到次年的5月份该层次土壤水分与200 cm以下土壤水分相近,说明每年的全部有效降雨入渗到土壤中的水分基本被该层内的根系消耗完,所以根系在此范围消耗的水分是最多的。3)山地密植枣林耗水规律研究表明:0-1000 cm深度范围的农田和12年生枣林土壤水分储量之差为129.31 mm。意味着山地枣林地12年期间比山地农田多消耗的土壤水分达129.31 mm,12年生枣林在其生长期间平均每年消耗土壤水分约10.76 mm。也就是说当前研究区的密植枣林之所以出现土壤干层,是因为比农田多消耗10.76 m水分。1-3龄枣林土壤耗水与农田相近,无显着差异,说明当年降雨量完全可以满足1-3龄枣林正常生长。5-7龄枣林土壤水分9月份出现亏缺层,说明降雨量不能满足5龄以上林分需水量,5-7龄枣林耗水量393 mm。枣林5龄后土壤开始形成不能恢复的干层,这又说明目前的产量超过水分承载能力。9龄以后产量降到1500 kg ha-1,但土壤耗水深度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枣林生长全部依靠降雨量。所以维持一个目标产量(1500 kg ha-1)所消耗的水量(380 mm)可以作为当地枣林合理的耗水量。控制供水量的试验证明,枣树在年总供水量低于当年降雨量情况下,设置的最小供水量(147 mm)和最大供水量(392 mm)范围仍然可以获得一定产量。说明枣树在一个较大范围的水分条件都可以生长,并依据供水量多少自身调节生长和产量。试验中,五年生枣树在生长季节供水量为337 mm时,产量为14336 kg·ha-1,水分生产效率为42.49 kg·ha-1·mm-1;当供水为286 mm时,产量为13703 kg·ha-1,水分生产效率为47.98 kg·ha-1·mm-1,由于当地属于缺水地区,所以我们建议当地生产中不要追求最高产量,而是推广水分效率高的方案。盆栽条件下枣树在土壤含水量(重量含水量)为2.49%时出现初始萎蔫现象,死亡时的土壤含水量为1.29%,土壤水分达到此值时由于受空气湿度影响,土壤水分不再减少,即使土壤水分达到1.29%这样一个自然空气条件下的最低值,盆栽枣树仍可存活超过27天才后死亡,如果在27天内得到复水仍然有可能发出新芽复活。这个结果说明,枣树在当地极端干旱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因为缺水而死亡的现象。4)山地密植枣林节水调控技术研究表明:旱作保墒措施均具有一定的提升林地土壤水分作用,但不同措施作用有差异,碎树枝覆盖、聚水沟措施可分别影响0-240 cm、0-3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并且聚水沟措施具有更强的土壤水分修复能力。常规的白色地膜覆盖具有很好的提高土壤水分功效,但是膜下往往生长杂草会降低表层土壤水分。通过修剪控制树体规格降低叶面积可以较好地减小枣树蒸腾耗水量,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修复。因为单纯采用保墒措施来提高土壤水分,往往会使得土壤水分提升的同时,又促进枣树营养生长消耗更多的土壤水分,所以林地土壤干层仍然存在,所以修剪节水是防治旱作枣林土壤干层的更重要的新技术途径,节水型修剪与传统保墒措施结合是当地防治林地干层的有效模式。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李淼,张健[10](2014)在《不同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文中认为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依托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长武农业生态实验站中的长期定位实验,采用高速离心机法测定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吸力的土壤含水率,并利用Van Gennuchten数学模型对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对比研究了不同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持水性、供水性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由于长期不同施肥使其土壤结构发生差异,导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化肥处理(N、NP)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持水性能;有机肥(M、NPM)的施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持水性能。有机肥处理(M、NPM)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N、NP、CK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土壤供水能力由强到弱为N、CK、NP、NPM、M。
二、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深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1.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1.2.3 土壤水分影响因素 |
1.2.4 稳定同位素在研究土壤水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资源特征 |
2.1.4 植被及土壤状况 |
2.2 样地选择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状况 |
3.1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
3.2 小流域土壤水分水平空间变化特征 |
3.3 小流域土壤水分分布图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4.2 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4.3 草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4.4 农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4.5 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因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退耕方式草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5.1 降雨对不同退耕草地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的影响 |
5.2 不同退耕草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 |
5.3 不同退耕草地不同生长周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5.4 次降雨条件下不同退耕草地土壤水分变化 |
5.5 结论 |
第六章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
6.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
6.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
6.3 次降雨对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枣林地土壤干层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干化指标研究进展 |
1.2.3 覆盖对土壤水热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修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5 修剪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样地的选择 |
2.4.2 监测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3 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2.5 试验设计 |
2.5.1 覆盖试验设计 |
2.5.2 修剪试验设计 |
2.5.3 覆盖结合修剪试验设计 |
2.6 试验材料 |
2.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地土壤水热变化特征 |
3.1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1.1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随时间动态变化 |
3.1.2 不同阶段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3.2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3.2.1 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3.2.2 土壤温度日变幅动态变化 |
3.2.3 土壤温度月变化动态 |
3.2.4 冻融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
3.3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水热动态变化 |
3.3.1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 |
3.3.2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循环及枣树生长特征 |
4.1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 |
4.1.1 枣林地土壤储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
4.1.2 不同修剪处理土壤储水量的比较 |
4.2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变化 |
4.3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
4.4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状况 |
4.4.1 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 |
4.4.2 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度 |
4.4.3 枣林地土壤可再供水量 |
4.5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平衡 |
4.6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上器官生长变化 |
4.6.1 枣树各生长指标的差异 |
4.6.2 枣树各器官生物量的差异 |
4.7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覆盖结合修剪方式枣林地土壤干化恢复及枣树生长特征 |
5.1 研究区气候条件 |
5.2 枣林地分层土壤水分月动态变化 |
5.3 枣树生育期和休眠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3.1 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3.2 休眠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4 不同处理剖面土壤水分特征 |
5.4.1 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
5.4.2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统计特征 |
5.4.3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分析 |
5.5 不同处理枣林地土壤干化程度 |
5.6 不同处理枣林深层土壤耗水特征 |
5.6.1 不同处理土壤耗水剖面分布特征 |
5.6.2 不同处理分层土壤耗水特征 |
5.7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平衡特征 |
5.8 不同处理枣树生长特征 |
5.9 不同处理枣林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9.1 枣树坐果率,单果重及单株果实个数 |
5.9.2 枣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主要进展 |
6.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坡沟系统土壤持水特性分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土壤持水性能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应用 |
1.2.2 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 |
1.3 土壤大孔隙研究进展 |
1.3.1 大孔隙的定义 |
1.3.2 大孔隙的成因 |
1.3.3 大孔隙的量化方法 |
1.4 土壤孔隙分布特征及其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
1.4.1 大孔隙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
1.4.2 土壤大孔隙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
1.4.3 不同孔径孔隙对土壤水力特性的作用 |
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持水性能参数传递函数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坡沟系统土壤持水能力空间分异 |
2.2.2 坡沟系统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 |
2.2.3 坡沟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分布规律 |
2.2.4 分析造成空间变异的影响机制 |
2.3 研究方法 |
2.3.1 坡沟系统样点布设及样品采集 |
2.3.2 土壤样品测定及计算 |
2.3.3 坡沟系统土壤大孔隙特征 |
2.3.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及计算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坡沟系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坡沟系统土壤物理参数统计特征 |
3.1.2 坡沟系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3.1.3 切沟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 |
3.1.4 坡沟系统内比水容量的分布特征 |
3.1.5 土壤持水能力与切沟地形的关系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沟系统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地形条件土壤大孔隙的发育特征 |
4.1.2 坡位对土壤大孔隙结构的影响 |
4.2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沟系统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 |
5.1.2 土壤容重 |
5.1.3 土壤饱和导水率 |
5.1.4 土壤含水量 |
5.1.5 各参数相关分析 |
5.2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坡沟系统土壤化学性质分布特征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 |
6.1.2 地形和坡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1.3 地形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6.1.4 坡沟系统土壤全磷分布特征 |
6.1.5 其它化学参数分布特征及各参数相关性 |
6.2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孔隙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土壤持水能力参数和Ks与基本性质的统计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7.1.2 土壤持水能力参数和Ks的线性回归分析 |
7.2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4)城市背景下草地蒸散发及土壤水分变异特性 ——以扬州区域性草地植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蒸散发研究现状 |
1.3.2 土壤水分模拟研究现状 |
1.3.3 水分有效性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植被及矿产资源 |
2.2 数据观测 |
2.3 蒸散发的计算 |
2.3.1 ET_0计算 |
2.3.2 ET计算 |
2.3.3 水分有效性推求 |
2.3.4 相关性分析 |
2.4 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4.1 模型介绍 |
2.4.2 模型构建 |
2.4.3 数值算法 |
2.4.4 垂向源汇项N |
2.4.5 参数率定 |
2.4.6 模型检验 |
3 蒸散发及水分有效性分析 |
3.1 气象数据分析 |
3.2 ET_0计算结果分析 |
3.3 ET计算结果分析 |
3.4 m_a计算结果分析 |
3.5 气象因子与ET、m_a的相关分析 |
3.6 P1点2018年蒸散发及水分有效性分析 |
3.7 气象因子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 |
4 土壤水分模拟结果 |
4.1 不同深度土壤层土壤水分变化 |
4.2 土壤水分模拟结果 |
4.3 模型检验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图表清单 |
(5)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2 渭北塬区土壤水分利用状况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水分亏缺研究进展 |
1.2.4 土壤水动力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资源特征 |
2.1.4 土壤及其植被状况 |
2.1.5 果业发展与地面覆被更替情况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及其旱情分析 |
2.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旱情演变分析与评价 |
2.2.3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传导性能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地区土壤覆被/植被情况 |
2.3.2 样品采集 |
2.3.3 研究条件 |
2.3.4 测定方法 |
2.3.5 数据分析 |
2.3.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农田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与旱情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样采集 |
3.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
3.2.2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定量化分析 |
3.2.3 渭北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层剖面水分含量稳定性分析 |
3.2.4 不同地面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性差异状况 |
3.3 讨论 |
3.3.1 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3.3.2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分析 |
3.3.3 土层水分稳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土样采集 |
4.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苹果生育期间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
4.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
4.2.3 不同年龄段果园土壤干燥化特征分析 |
4.2.4 不同园龄果园的耗水特征 |
4.3 讨论 |
4.3.1 渭北旱塬植果后水分胁迫分析 |
4.3.2 渭北旱塬植果优化发展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果园和农田土壤水分传导特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土样采集 |
5.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渭北果园农田土壤导水率的模拟与获得 |
5.2.2 不同季节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性分析 |
5.2.3 果园和农田水分移动的驱动力变异分析 |
5.2.4 不同园龄段果园之间土壤导水率比较 |
5.3 讨论 |
5.3.1 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表征抗旱性的物理机理 |
5.3.2 渭北旱塬土壤水分能量特征 |
5.3.3 土壤水分状态影响导水能力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利用程度不同 |
6.1.2 渭北旱塬水分胁迫时空分布 |
6.1.3 渭北旱塬剖面土壤水分传导特性 |
6.2 创新点 |
6.2.1 通过农田与果园的比较说明渭北覆被不同土壤水分条件植果优于农田 |
6.2.2 多尺度多指标分析评价不同园龄段果园的土壤水分状况 |
6.2.3 提出渭北农田和果园土壤含水量的特征土层的概念 |
6.2.4 明确指出土壤“状态屏障”是影响渭北土壤水分移动的制约因子 |
6.3 研究展望 |
6.3.1 进一步研究渭北地区覆被变化对地区水文循环的影响 |
6.3.2 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 |
6.3.3 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麦田土壤水分运移与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清单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高效灌溉理论研究 |
1.2.2 冬小麦棵间土壤蒸发研究进展 |
1.2.3 麦田水分有效性研究 |
1.2.4 双作物模型——SIMDual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广利试验点概况 |
2.1.2 农田灌溉研究所试验点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测坑试验设计 |
2.3.2 不遮雨小区试验设计 |
2.3.3 大田试验设计 |
2.3.4 土柱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4.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4.2 渗漏量 |
2.4.3 棵间蒸发量监测 |
2.4.4 生长发育进程 |
2.4.5 冬小麦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
2.4.6 根系指标的测定 |
2.4.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4.8 气象数据测定 |
2.5 几项参数/指标的确定方法 |
2.5.1 耗水量的计算 |
2.5.2 土壤贮水消耗量的计算 |
2.5.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
3.1 遮雨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
3.1.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
3.1.2 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
3.2 自然降雨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3.2.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3.2.2 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
3.2.3 土壤蒸发模型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遮雨条件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1 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3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4 遮雨条件下冬小麦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
4.2 自然降雨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1 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
4.2.2 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3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分层控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土壤分层控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5.2 土壤分层控水对冬小麦根系发育特征的影响 |
5.3 土壤分层控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5.4 土壤分层控水对冬小麦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 |
5.5 冬小麦根系发育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 |
5.6 小结 |
第六章 麦田蒸发蒸腾模拟 |
6.1 模型简介 |
6.2 模型评价 |
6.3 模型相关参数的率定 |
6.4 模型模拟与验证 |
6.4.1 土壤含水率的模拟与验证 |
6.4.2 棵间蒸发的模拟与验证 |
6.4.3 棵间蒸发占作物腾发量比例(E/ETc)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 |
7.1 土柱试验中土壤剖面水分有效性分析 |
7.2 冬小麦生育期灌水有效性分析 |
7.3 小区试验中麦田灌溉水有效性分析 |
7.4 田间条件下灌溉水有效性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存在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更加深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分特征 |
1.2.2 林木根系研究 |
1.2.3 林木耗水研究 |
1.2.4 土壤水分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红枣林土壤水分监测 |
2.2.2 红枣林根系取样方案 |
2.2.3 红枣林氢氧稳定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性质 |
2.3.2 土壤水分测定 |
2.3.3 枣树根系测定 |
2.3.4 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测定 |
2.3.5 枣树生长指标测定 |
2.3.6 枣树木质部水和土壤水氧稳定同位素测定 |
2.3.7 气象数据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 |
3.1 红枣林土壤剖面水分特征 |
3.1.1 不同降雨年型土壤水分特征 |
3.1.2 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特征 |
3.1.3 持续干旱条件下红枣林土壤水分衰减特征 |
3.2 讨论 |
3.2.1 树龄对枣林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3.2.2 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及持续干旱条件土壤水分衰减特征 |
3.2.3 红枣林水分管理建议 |
3.3 小结 |
第四章 旱作红枣林细根分布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 |
4.1 旱作红枣林细根径向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 |
4.1.1 细根径向分布特征 |
4.1.2 土壤水分径向分布特征 |
4.2 旱作红枣林细根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 |
4.2.1 细根垂直分布特征 |
4.2.2 根长密度、比根长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树龄对红枣林细根根长密度的影响 |
4.3.2 树龄对红枣林比根长的影响 |
4.3.3 细根根长密度和比根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规律与土壤水分生态效应 |
5.1 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测定及其变化规律 |
5.1.1 枣树树干液流测定 |
5.1.2 枣树树干液流特征 |
5.2 旱作红枣林蒸腾蒸发量计算 |
5.2.1 旱作红枣林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
5.2.2 旱作红枣林生育期耗水特征 |
5.3 旱作红枣林蒸腾蒸发量变化特征 |
5.3.1 旱作红枣林蒸腾变化规律 |
5.3.2 旱作红枣林株间蒸发变化规律 |
5.3.3 旱作红枣林蒸腾蒸发变化关系 |
5.4 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生态效应 |
5.4.1 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收支平衡分析 |
5.4.2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耗散规律 |
5.4.3 旱作红枣林主耗水层分析-以 10 龄旱作红枣林为例 |
5.4.4 旱作红枣林地内外土壤水分比较 |
5.4.5 红枣林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差异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HYDRUS模型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6.1 HYDRUS模型简介 |
6.2 模型组成 |
6.2.1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6.2.2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
6.2.3 根系吸水模型 |
6.2.4 作物潜在蒸腾蒸发量模型 |
6.3 模型模拟方法 |
6.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2 旱作红枣林不同根系分布函数土壤水分模拟 |
6.3.3 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6.3.4 评价指标 |
6.4 基于HYDRUS‐1D模型土壤水分敏感性分析 |
6.4.1 敏感性分析基本理论 |
6.4.2 土壤含水量敏感性 |
6.5 旱作红枣林不同根系分布模型土壤水分数值模拟与验证 |
6.5.1 模型参数设置 |
6.5.2 根系密度分布函数 |
6.5.3 土壤水分模拟结果 |
6.6 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数值模拟与验证 |
6.6.1 模型参数设置 |
6.6.2 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果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性质研究 |
1.1 土壤的持水性能方面 |
1.2 土壤水分有效性方面 |
1.3 土壤水分移动性方面 |
2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环境研究 |
3 黄土高原土壤水量平衡研究 |
4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 |
4.1 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研究 |
4.2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9)黄土丘陵密植枣林耗水特征及其可调控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研究方法 |
1.2.2 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
1.2.3 土壤干层研究 |
1.2.4 林木耗水研究 |
1.2.5 林木根系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自然条件下密植枣林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 |
2.3.2 自然条件下的密植枣林根系与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
2.3.3 土壤水分亏缺下枣树耗水研究 |
2.3.4 密植枣林耗水量估算 |
2.3.5 人工调控措施对旱作枣林耗水的影响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
2.4.2 根系测定 |
2.4.3 林地蒸散耗水量研究方法 |
2.4.4 枣树生长指标的测定 |
2.5 试验设计 |
2.5.1 盆栽试验设计 |
2.5.2 定量供水小区试验设计 |
2.5.3 枣树不同空间生长试验设计 |
2.5.4 枣林耗水可调控试验设计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自然条件下的密植枣林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 |
3.1 密植枣林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月动态变化 |
3.2 密植枣林典型月土壤含水率随树龄变化 |
3.2.1 干旱月枣林土壤水分随树龄的变化 |
3.2.2 湿润月枣林土壤水分随树龄的变化 |
3.3 密植枣林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随树龄的变化 |
3.4 密植枣林周年土壤含水率随树龄的变化 |
3.5 密植枣林土壤储水量随树龄的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条件下的密植枣林根系与土壤水分关系 |
4.1 密植枣林株间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 |
4.1.1 密植枣林株间根系分布特征 |
4.1.2 密植枣林株间土壤水分差异性 |
4.2 密植枣林垂直根系与土壤水分 |
4.2.1 密植枣林垂直根量变化 |
4.2.2 枣林垂直根深、根量及土壤水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水分亏缺下的枣树耗水研究 |
5.1 盆栽条件下的枣树水分胁迫耐性试验 |
5.2 小区定量供水下枣树耐旱性试验 |
5.3 生长空间限制下的枣树生长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密植枣林耗水量估算 |
6.1 与农、草地比较的密植枣林耗水估算 |
6.2 水量平衡法计算枣林耗水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枣林耗水可调控性研究 |
7.1 自然降雨下枣林土壤水分恢复 |
7.2 不同栽植方式对枣树根系深度调控 |
7.3 修剪强度与枣树耗水 |
7.3.1 节水型修剪对枣树蒸腾耗水调控 |
7.3.2 大树截干后的土壤水分恢复 |
7.3.3 生长空间限制下的修剪强度与枣树耗水 |
7.4 补充灌溉对土壤水分的调控 |
7.5 无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逐月恢复能力 |
7.5.1 无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逐月恢复能力 |
7.5.2 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日、时变化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不同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计 |
1.2 土壤样品采集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 |
1.3 土壤水分常数及水分有效性划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2.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 |
2.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供水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土壤持水性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关系分析 |
3.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评价 |
4 结论 |
四、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深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特征研究[D]. 赵佰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D]. 靳姗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3]坡沟系统土壤持水特性分异机制[D]. 甘淼.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城市背景下草地蒸散发及土壤水分变异特性 ——以扬州区域性草地植被为例[D]. 周钦. 扬州大学, 2019(05)
- [5]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D]. 张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6]麦田土壤水分运移与有效性评价[D]. 杨林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7]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D]. 李陆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8]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J]. 蔡进军,韩新生,张源润,董立国,季波,李生宝. 宁夏农林科技, 2015(08)
- [9]黄土丘陵密植枣林耗水特征及其可调控性试验研究[D]. 汪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10]不同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J].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李淼,张健.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