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食盐水电解原理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马雷[1](2007)在《含氯氧化物的化学及电化学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氯氧化物成份的测定方法、氯氧化物之间的化学及电化学转化等用五步碘量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有效氯含量之所以不包括氯酸盐(ClO3-)的量,是因为有效氯测定法中的酸度[H+]远没有达到4 mol/L左右。 有效氯(mol/L)=2Cl2(mol/L)+5ClO2(mol/L)+4ClO2-(mol/L) 电解食盐水时,食盐水的浓度为30g/L,浓度再大对提高ClO-的产率并没有很大影响。电流密度越大,次氯酸根产生量越多。酸性条件及降低温度均能抑制电解时ClO-转化为ClO3-。电解时间过长,ClO2-、ClO3-的浓度急剧增加,不利于自来水(饮用)的消毒。 本研究用隔膜隔离的电解槽深入考察了ClO-、ClO2-、ClO2、ClO3-在阴、阳极上的反应。ClO-在阳极上易放电生成ClO3-,酸性能抑制ClO3-的生成。在阴极上,ClO-可还原为Cl-。ClO2-在阳极上能直接氧化成ClO2,而ClO2-不易在阴极上被还原。ClO2在阳极上氧化生成ClO3-;在阴极上,ClO2还原为Cl-。ClO3-在阳极上不会氧化;而在阴极室,ClO3-还原为Cl-。 亚氯酸钠的酸化歧化产生ClO2的反应,以盐酸酸化转化率高,到达产物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而用硫酸或硝酸酸化,产生的ClO2较少,到达产物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 NaClO2和NaClO3在强酸性条件下(H2SO4浓度约为4.5 mol/L)互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产生ClO2,但转化率不理想。
黄瑞玲[2](2020)在《基于新课程标准下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性活动。现在的各级各类学校都配置了功能较齐全的化学实验室,基本能够满足化学教师的教学需求,也能够满足化学教材中所规定的基本实验的开设。但初中化学关于理论部分的教学涉及的实验较少,实验室所提供的化学教具比较单一,无法充分满足探究性创新性教学的需求,使得教师自制教具成为一种迫切需求。本研究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了自制教具的研究现状,明晰了教具和自制教具的概念,总结了关于自制教具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自制教具的特点、作用和制作要求。本研究编制了调查问卷,以随机形式对郴州市94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发现89.4%的教师认为自制教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突破教学重难点和弥补教学实验不足,说明大部分教师充分肯定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另外,超过90%的教师表示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给予充分认可。但只有9.23%的教师经常使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说明真正经常应用自制教具的教师比较少,且应用比例中年轻教师远小于年长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及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研究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实验及学生课外实验四个方面进行了自制教具的实践,分析了自制教具的制作背景,阐述了制作材料和过程,结合对应的课题设计教学过程进行7个具体应用。针对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效果反馈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教具激发了66.98%的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超过99%的学生表示自制教具能够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说明自制教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82.0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制教具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超过76%的学生自制教具能够帮助其更好理解知识重难点且能将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这说明自制教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
汤平发,廖旭果,刘孝元,毛杨林,孟建仓,江合佩,周璐,张秀球,李道平[3](2014)在《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汤平发廖旭果(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315101)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10-6m)的颗粒,"PM 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
匡付华[4](2011)在《CANopen网络应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逐渐增多,将网络引入到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当前网络控制系统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实时性是网络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体现之一,但网络协议往往达不到较高要求系统的实时性设计需求。此外,随着控制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展,网络控制系统带宽的受限特征也日趋显着,而带宽受限往往也会造成报文信息延迟、系统控制性能下降和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等问题,从而无法保证网络控制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有必要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和调度策略对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资源进行研究,以实现网络控制系统的整体优化。同时,可靠性是自动控制系统最本质的特征之一。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高的系统可靠性逐渐成为控制系统最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因此,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及其调度、网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0735003)和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网络和现场总线实时控制实验室与易托付电气(苏州)有限公司的部分资助。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际应用设计和实际工程项目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CANopen网络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对网络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和CAN总线技术进行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CANopen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在CAN实时性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平台,采用在线实时数据检测,对CANopen在应用中的实时性问题进行了评价。针对总线资源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灵活的量化调度方法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设计是网络控制系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探讨了CANopen协议的具体实现,并对其在水电解制氢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CAN的MAC层协议的时态特征,分析了CAN的实时能力、固有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实时性要求非常苛刻的场合,较细致的阐述了TTCAN(CAN的改进版本)的设计及实现。通过组建CANopen网络测试平台,在线检测了CAN报文的延迟时间,并分析了报文实际传输时延与理论分析上的差异,通过反复实验,验证了错误帧和网络负载是影响网络实时性的一个直接原因。2.针对带宽受限的CAN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问题,提出了量化调度策略。通过对采样信号的量化处理,减少传输报文的长度,从而释放部分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控制性能。本文提出通过采用动态改变均匀量化器的步长来实现对带宽受限下多控制回路的CAN总线系统进行有效调度的策略,本策略可推广到更一般的多回路共享网络资源的网络控制系统。3.基于工业实际应用经验,分析了CANopen网络中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特别分析了故障率最高的现场总线物理层保证可靠性的方案。针对干扰信号比较恶劣的情况,提出了使用H桥匹配终端来防止传输信号反射的方案。本文还研究了通过节点冗余、线路冗余和软件冗余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案。4.在分析CANopen协议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CANopen网络的I/O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问题。针对目前国内缺乏相关CANopen模块产品,自主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模块,包括CPU/DI/DO/AI/AO等模块,并分析了设计此系列模块印刷电路板过程中为提高可靠性所采用的一些措施。5.基于CANopen网络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对现有使用PLC进行控制的水电解制氢设备进行CANopen网络改造的方案,并提出总线改造过程中的软硬件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由CANopen模块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为CANopen网络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孟建波[5](2007)在《SPE水电解和PEMFC电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结合国内外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PE)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用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开展了一系列SPE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多种三合一膜电极(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MEA)的制备及其水电解制氢与H/D同位素分离性能的考察;2)采用微波加热多元醇法(Microwave Heating Polyol Method,MW)制备了Pt/C、Pt-Pd/C、Pt-Ir/C、Pd-Ir/C和Pd/C等催化剂,并进行了TEM、XRD、EDS和XPS等表征和分析;3)利用浸渍-还原法(Impregnation-Reduction,I-R)制备了Ag/SPE电极,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镀层的影响。得到如下较有创新性的结论:研究了IrRu/Nafionl 17/PbAg、IrRu/Nafionl 17/Ni、IrRu/Nafionl17/TiNi3、Ag/Nafionl17/Ni、C/Nafionl17/PtRu等5种MEA电极的水电解性能,结果表明,上述各电极的阳极活性顺序为:IrRu>Ag>C,阴极为:Ni>PbAg>TiNi3,TiNi3的稳定性比Ni好很多,PbAg最为稳定。各电极的过电位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提高。将SPE水电解技术应用于H/D同位素分离,在40℃、90mA·cm-2条件下,IrRu/Nafionl 17/PbAg、IrRu/Nafionl 17/TiNi3、IrRu/Nafionl 17/Ni和C/Nafionl 12/Pt-TiO2MEA电极的H/D分离系数分别为4.49、3.48、3.14和4.53。对IrRu/Nafionl17/PbAg研究还表明分离系数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该电极lnα~103/T的拟合直线为:lnα=0.816×(103/T)-1.112,在40-70℃范围内反应的活化能-△Hα约为6778J·mol-1。研究了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制备Pt/C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微波加热时间为90s所得催化剂平均粒度约为3.5nm,尺寸绝大部分分布在3.0~4.5nm之间,反应完全且基本无团聚,较40s、60s和120s更好;采取总的加热时间为90s时,(60s on+30s off+30s)的分段式加热较一次性加热90s制得的Pt/C催化剂平均粒度更小(约3.2nm),分散更加均匀;pH值对反应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Pt/C催化剂的粒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分散更加均匀。采用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制备了Pt/C、Pt-Pd/C、Pt-Ir/C、Pd-Ir/C和Pd/C催化剂,并与传统的浸渍还原法合成的Pt/C进行了对比。结合XRD与电子衍射分析表明:两法所得的Pt/C均为面心立方结构,Pt-Pd/C和Pd/C的XRD峰形与Pt/C基本一致,Pt-Pd/C为多晶,Pt-Ir/C为非晶结构。EDS进一步证实制备出了各种金属和合金催化剂,得到了催化剂的大致含量。XPS分析发现:微波加热多元醇法所得的含Pt催化剂Pt(0)的相对含量均在60%以上,非晶态的Pt-Ir/C中Pt的氧化态含量较少,PtO2等高价形态的量更少,几乎不存在。浸渍法制得Pt/C的Pt(0)的相对含量略低,氧化态量较多。分析了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机理,可能是因为增加了催化剂颗粒的比表面积、分散度,减少了催化剂表面无催化作用的氧化物的生成,进而增加了H2、CH3OH、OH和O2等吸附的金属原子活性位,因此,较浸渍还原法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性能。进行了浸渍-还原法镀制Ag/SPE电极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Ag+或BH4-的浓度增加镀层粒度增加、尺寸分布变宽、分散度下降、镀层变得致密,但浓度过大会使得镀层太厚、结块团聚严重,不利于气体的传输和扩散。当BH4-浓度为0.1mol·L-1(pH约为13),Ag+浓度为3×10-3mol·L-1时,镀制两次所得的Ag/SPE镀层Ag粒子的平均粒度小,约为52.2 nm,致密性良好,金属利用率高,可获得良好的Ag/SPE电极。
朱建育[6](2009)在《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相互联系。教育领域随之也开始探索如何实现三者的融合,科学教育领域兴起了一股STS教育的研究热潮。纵观国内外多年来化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发现,人们尝试从化学、技术与社会(CTS)的视角改革化学课程与教学,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化学与技术的内在关系、化学课程对技术的目标定位、化学知识与工艺技术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深入研究不够,成果较少。本研究试图从宏观上探讨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从微观上探寻化学课程中“技术”的价值定位及实现方法,以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化学课程建设水平。文章灵活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理论分析法、要素分析法、模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化学课程中“技术思想”的本质、目标水平、内容要素、表征方式、教育模型、教科书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化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化学课程中“技术思想”教育的目标存在三个内容向度、四个目标水平。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技术工艺内容,其外在形式是与化学原理相关的“技术事件”,其本质是“技术思想”。即依托特定的化学知识,利用各类化学技术事件,让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认识技术现象、掌握技术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一定的技术设计、技术决策,进而形成科学的技术价值观,养成一定的技术态度和技术情感,其内容向度与目标水平相互作用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思想”要素,它们是化学课程中“技术思想”雏形。2.以国内外具体化学(科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抽取了“技术思想”要素,并对现行的化学课程进行了广度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举证的方法研究了各个要素的不同表征水平。研究继而利用“技术思想”要素对我国近30年来的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的水平层次逐步提高。研究认为,“技术思想”要素多少、各要素之间的水平关系可以成为评价化学课程“技术思想”水平的重要依据。3.研究选取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化学与技术》教科书,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该教科书中“技术思想”的内容要素、化学原理“工艺化”的内容线索、以“技术问题”决策为主的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基于“技术思想”的化学教科书设计提供了一个范例。研究表明,在教科书中,“技术思想”既要适当渗透在化学知识块之中,也要通过文本体系或结构进行系统建构;既要借助具体的技术事件显现,也要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价值判断等实践活动进行强化。要在化学课程中实现化学知识与“技术思想”的融合,教科书设计必须从“点”与“面”两个角度、内核与外壳两个层次并通过“技术思想”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关系建构方可实现。4.论文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对若干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探讨了化学课程中“技术思想”的系统建构;根据此模型,从要素类型和层次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教科书的三种思路;最后,从实践的视角分析了实施“技术思想”评价的方法和具体途径等。本文首次从“技术思想”的角度对化学课程的目标、教科书内容、活动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借助“技术思想”要素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将化学工艺技术升华为“技术思想”理念。通过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化学课程中“技术思想”的内涵,完成了对“技术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
王庆兰[7](2007)在《绿色食盐水电解实验》文中研究表明
兰安琦[8](2019)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文中提出核心素养教育作为当今教育变革的主体,越来越受学界的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培养更高层次人才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时代特点与前瞻性。而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不仅是对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同时更具有学科性和功能性,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的呈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应是有别于当前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模式,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找到合适的评价机制成为学界的难题,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则提供了一种评价的新思路。本研究以理解构建学习评价模式,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选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分析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因素,以每章为大单位,提炼核心概念,以每课时为小单位,设计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及系列具有复杂情境的内容问题,并对情境问题以理解性学习的六个维度为工具,设置3个水平,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完成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本研究以情境问题为线索,主要涉及化学观念情境、生活情境、复杂问题情境、社会时事情境和人文历史情境,通过设置情境性问题,预设学生学习行为变化,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以教学设计案例的方式说明如何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将情境性评价问题嵌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素养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程小东[9](2014)在《“食盐”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及教学反思》文中研究指明食盐是非常常见、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物质。通过解读教材(苏教版)、分析高考试题,阐述"食盐"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反思并改进教学。
鲍荣焕,张礼聪[10](2009)在《高中化学教材中STS内容的构建方式和教学方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STS教学的实践中,首先要了解STS内容的构建方式及其教学方法。本文以加拿大科学课程专家埃肯海德(G.S.Aikenhead)教授的课程理论解读苏教版高中化学各个模块(专题)STS内容构的建方式,探析其教学方法以及方法背后的STS教育思想。
二、关于食盐水电解原理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食盐水电解原理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氯氧化物的化学及电化学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氯气的性质、应用和制取 |
1.2.1 氯气的性质 |
1.2.2 氯气的应用 |
1.2.3 氯气的制备 |
1.3 次氯酸和次氯酸钠的性质及制取 |
1.3.1 次氯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
1.3.2 次氯酸钠的制备 |
1.4 亚氯酸和亚氯酸钠的性质及用途 |
1.5 二氧化氯的性质、应用和制备 |
1.5.1 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应用 |
1.5.2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
1.6 氯酸和氯酸钠的性质及用途 |
1.7 高氯酸和高氯酸钠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
1.8 各种氯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
1.8.1 氯化合物之间的化学转化 |
1.8.2 氯化合物之间的电化学转化 |
1.9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含氯氧化剂的测定方法 |
2.1 五步碘量法 |
2.1.1 原理 |
2.1.2 分析步骤 |
2.1.3 计算公式 |
2.2 有效氯测定法 |
2.2.1 原理 |
2.2.2 测定步骤 |
2.2.3 计算公式 |
2.3 实验方法 |
2.4 有效氯法测定氯酸盐 |
2.5 有效氯法测定亚氯酸盐 |
2.6 二氧化氯的影响 |
2.7 有效氯测定内容的确定 |
2.8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电解食盐水及含氯化合物的电化学转化 |
3.1 实验方法 |
3.2 影响因素 |
3.2.1 电极 |
3.2.2 pH值 |
3.2.3 食盐水浓度的影响 |
3.2.4 电流大小 |
3.2.5 电流密度 |
3.2.6 温度 |
3.2.7 电解时间 |
3.3 含氯氧化剂在阴、阳极上的反应 |
3.3.1 NaClO在阴、阳电极上的转化 |
3.3.2 NaClO_2在阴、阳电极上的转化 |
3.3.3 ClO_2在阴、阳电极上的转化 |
3.3.4 NaClO_3在阴、阳电极上的转化 |
3.4 混合型二氧化氯电解发生器的性能研究 |
3.4.1 有无回流的电解食盐水实验对比 |
3.4.2 酸性条件下的食盐水电解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含氯氧化物的化学转化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2 测定方法 |
4.2 次氯酸钠溶液的化学转化 |
4.2.1 pH对次氯酸钠消毒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2 酸性次氯酸钠溶液的转化 |
4.3 不同pH条件下NaClO_2溶液中各组分的转化 |
4.4 不同酸对酸化NaClO_2产生ClO_2的影响 |
4.5 酸性状态下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生成ClO_2的反应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基于新课程标准下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自制教具的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自制教具的理论基础 |
2.3 自制教具的特点 |
2.4 自制教具的作用 |
2.5 自制教具制作的基本要求 |
3.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方法及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
小结 |
4.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4.1 自制教具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
4.2 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4.3 自制教具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 |
4.4 自制教具在学生课外实验中的应用 |
5.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调查 |
5.1 自制教具应用于《燃烧和灭火》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
5.2 自制教具应用效果访谈调查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教师卷) |
附录2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附录3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效果调查(学生卷) |
致谢 |
(4)CANopen网络应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网络控制系统 |
1.2.1 概述 |
1.2.2 现场总线技术 |
1.2.3 CAN 总线概述 |
1.2.4 CANopen 协议概述 |
1.3 CANOPEN 网络研究现状 |
1.3.1 CANopen 网络的实时性 |
1.3.2 CANopen 网络的可靠性 |
1.3.3 CAN 总线调度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NOPEN网络的实时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问题描述 |
2.3 CAN 实时性分析及优化 |
2.3.1 CAN 实时能力分析 |
2.3.2 CAN 的固有缺陷 |
2.3.3 CAN 实时性优化方法 |
2.4 TTCAN 的通信及实时性分析 |
2.4.1 TTCAN 通信过程 |
2.4.2 TTCAN 的实时能力分析 |
2.5 应用实例:智能电动执行机构 |
2.5.1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简介 |
2.5.2 总线系统平台组成 |
2.5.3 节点时钟同步 |
2.6 测试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N总线量化调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稳定性分析 |
3.4 量化调度策略 |
3.4.1 性能指标 |
3.4.2 自适应周期量化调度 |
3.5 仿真分析 |
3.5.1 实验1 不采用调度算法 |
3.5.2 实验2 采用调度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NOPEN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 |
4.2.1 系统可靠度 |
4.2.2 系统累积失效概率 |
4.2.3 系统失效率 |
4.2.4 系统寿命 |
4.3 CAN 总线物理层可靠性研究 |
4.3.1 网络电缆及连接器选择 |
4.3.2 终端电阻的确定 |
4.3.3 接口电路设计 |
4.4 CAN 总线冗余可靠性研究 |
4.4.1 概述 |
4.4.2 节点冗余 |
4.4.3 线路冗余 |
4.4.4 软件冗余 |
4.5 实验平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NOPEN协议及I/O功能模块实现 |
5.1 引言 |
5.2 CANOPEN 协议分析 |
5.2.1 对象字典 |
5.2.2 服务数据对象 |
5.2.3 过程数据对象 |
5.2.4 网络管理 |
5.3 自主研发的CANOPEN 系列功能模块 |
5.3.1 CPU 功能模块 |
5.3.2 开关量输入DI 功能模块 |
5.3.3 开关量输出DO 模块 |
5.3.4 模拟量输入AI 模块 |
5.3.5 模拟量输出AO 模块 |
5.4 CANOPEN 功能模块电路的可靠性设计 |
5.4.1 地线设计 |
5.4.2 电磁兼容性设计 |
5.4.3 去耦电容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ANOPEN在水电解制氢设备上的实现研究 |
6.1 引言 |
6.2 水电解制氢设备控制概述 |
6.2.1 水电解制氢原理 |
6.2.2 水电解制氢工艺流程 |
6.2.3 水电解制氢控制系统 |
6.3 系统硬件设计 |
6.4 系统软件设计 |
6.4.1 概述 |
6.4.2 对象字典的构建 |
6.4.3 服务数据对象SDO 的实现 |
6.4.4 过程数据对象PDO 的实现 |
6.4.5 网络管理NMT 的实现 |
6.5 系统实验验证 |
6.5.1 CPU 模块及与上位机通讯的实验验证 |
6.5.2 I/O 模块及CANopen 通讯的实验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SPE水电解和PEMFC电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电解制氢技术 |
1.1.1 SPE水电解的工作原理 |
1.1.2 SPE水电解氧电极催化剂 |
1.1.3 SPE水电解氢电极催化剂 |
1.2 SPE水电解应用于氢同位素分离研究进展 |
1.3 PEMFC电催化剂研究情况 |
1.3.1 合金催化剂研究类型 |
1.3.2 电催化剂制备方法 |
1.3.3 微波加热法 |
1.4 MEA电极及制备工艺 |
1.4.1 MEA电极 |
1.4.2 以GDL为CL支撑体的制备模式 |
1.4.3 以质子交换膜为CL支撑体的制备模式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5.1 SPE水电解 |
1.5.2 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制备催化剂 |
1.5.3 浸渍还原法制备Ag/SPE |
第二章 多种MEA电极SPE水电解及H/D同位素分离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用主要设备 |
2.2 试样及电极制备 |
2.2.1 催化剂制备 |
2.2.2 电极制备 |
2.3 MEA电极水电解性能研究 |
2.3.1 几种电极水电解性能比较 |
2.3.2 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2.3.3 SPE水电解的电流效率 |
2.4 SPE水电解进行H/D同位素分离研究 |
2.4.1 电极对H/D同位素分离系数的影响 |
2.4.2 电流密度对H/D同位素分离系数的影响 |
2.4.3 温度对H/D同位素分离系数的影响 |
2.5 H、D在Nafion膜中的传输机制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微波加热多元醇法电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分析 |
3.1 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基本原理 |
3.2 试剂材料及设备 |
3.2.1 试剂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3 催化剂制备 |
3.3.1 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合成催化剂制备 |
3.3.2 浸渍还原法制备 |
3.4 相结构、晶粒度和微观形貌分析 |
3.4.1 TEM表征 |
3.4.2 XRD表征 |
3.4.3 EDS成分测定 |
3.4.4 XPS存在形态确定 |
3.5 几个因素对Pt/C粒径大小及分散情况的影响 |
3.5.1 反应时间 |
3.5.2 加热方式 |
3.5.3 pH值 |
3.6 新型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实验对比 |
3.7 合金催化剂表征及分析讨论 |
3.7.1 表征分析(TEM) |
3.7.2 催化剂晶相分析 |
3.7.3 催化剂成分分析 |
3.7.4 XPS分析 |
3.8 新方法制备催化剂性能提高原因分析 |
3.9 小结 |
第四章 浸渍—还原法制备Ag/SPE电极的工艺研究 |
4.1 I-R反应原理 |
4.2 Ag/SPE电极的制备及分析 |
4.2.1 电极制备 |
4.2.2 SEM表征与EDS成分分析 |
4.3 影响Ag/SPE电极镀制的因素分析 |
4.3.1 Ag~+离子浓度的影响 |
4.3.2 还原液浓度的影响 |
4.3.3 镀制次数对镀层的影响 |
4.4 镀层成分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技术思想"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课题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二章 化学课程中的"技术目标"探析 |
第一节 化学课程中"技术目标"要求的演变 |
第二节 化学课程中"技术目标"内容解析 |
第三章 "技术思想"要素分析及内容表征 |
第一节 科学教科书中"技术思想"要素的分析提炼 |
第二节 "技术思想"要素的深广度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化学教科书"技术思想"水平的纵向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技术思想"的化学教科书研究 |
第一节 教科书内容要素:融入"技术思想" |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线索:化学反应原理"工艺化" |
第三节 教科书活动设计:围绕"技术问题"展开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 |
1.1.2 学习评价的转型—理解性学习评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2. 关键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2 理解性学习 |
2.1.3 理解性学习评价设计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
2.2.2 学习评价的研究综述 |
2.2.3 理解性学习的研究综述 |
3. 理论依据 |
3.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3.3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3.4 价值澄清理论 |
4. 评价体系的设计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1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
4.1.2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3 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设计的特征 |
4.1.4 学习评价体系的水平标准与内涵 |
4.2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示例 |
4.2.1 学习评价情境的设计 |
4.2.2 核心概念的提炼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体系的使用建议 |
4.2.4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示例 |
4.3 学习评价体系的专家意见征询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学习评价体系对理解性学习的体现 |
5.1.2 学习评价体系对核心素养的体现 |
5.1.3 学习评价问题的设计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高中化学教材中STS内容的构建方式和教学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STS内容的构建方式 |
2 STS内容教学方法及探析 |
2.1 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 |
2.2 调查研究法、活动探究法和问题解决法 |
2.3 创设情境法和阅读活动法 |
(1) 创设情境法 |
(2) 阅读活动法 |
2.4 并非总有一个正确答案 |
3 有关STS教育实践的反思 |
四、关于食盐水电解原理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氯氧化物的化学及电化学转化[D]. 马雷. 同济大学, 2007(06)
- [2]基于新课程标准下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瑞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3]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汤平发,廖旭果,刘孝元,毛杨林,孟建仓,江合佩,周璐,张秀球,李道平.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Z1)
- [4]CANopen网络应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 匡付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5]SPE水电解和PEMFC电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孟建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7(08)
- [6]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研究[D]. 朱建育.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7]绿色食盐水电解实验[J]. 王庆兰.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7(01)
- [8]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D]. 兰安琦.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食盐”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及教学反思[J]. 程小东.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15)
- [10]高中化学教材中STS内容的构建方式和教学方法探析[J]. 鲍荣焕,张礼聪. 化学教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