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琦,林子舒,马天一,刘泽[1](2021)在《负荷量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防治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负荷量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防治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93例,随机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PCI前给予负荷量替格瑞洛(18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开始静滴丹红注射液至术后2 h。记录2组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种类和发生率、心肌灌注指标,比较2组PCI前、PCI即刻、PCI后2 h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记录2组PCI后随访28 d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13/46),对照组为53.2%(25/4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律失常发生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IMI 3级比例、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50%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PCI前比较,2组PCI即刻、PCI后2 h的血浆CK、CK-MB、LDH、cTnI、FIB、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在以上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PCI后随访28 d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9%(5/46),对照组为25.5%(12/4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量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显着降低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改善心肌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王婷婷[2](2021)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室性早搏又叫室性期前收缩,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在到达心室之前,心室提前出现期前收缩产生的异位心律。室早是临床多发病,在超过75岁的老年人中,室早的发病率高达69%。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易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进而造成心源性猝死,积极治疗室性早搏能有效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临床中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射频消融术等。目前最常见的治疗室早的药物有索他洛尔、胺碘酮等,但是因其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射频消融术长期有效率约为75%,有一定的复发率,并且属有创操作,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所以当前临床治疗中,仍然以药物作为主流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副作用小,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推进中药复方新方的研究,探索治疗室性早搏更好的方法是当前临床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临床的需求。冯玲教授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显着,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与认可,进一步探索其核心处方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冯玲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病历为切入点,在“形神一体观”理论指导下对冯玲教授通过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挖掘对治疗核心处方进行整理,对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通过网络药理学与离子通道的细胞实验等手段对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3.研究方法3.1.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冯玲教授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诊疗病历进行收集,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病历处方进行频数、关联和聚类分析,挖掘核心处方。将病例进行筛选,对连续治疗时间满8周,并且具有治疗前后Holter检查信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疗效评价,观察核心处方对室性早搏的疗效。3.2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数据挖掘出的核心处方中的核心药物作用机制进行探索。通过数据库挖掘、.文献检索获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和靶标,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的网络。通过数据库挖掘,查找室性早搏的作用靶点,对药物和早搏的靶标取交集,筛选预测靶点。基于蛋白互作进行网络构建,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并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初步探索核心处方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3.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培养HEK293和CHO细胞,配制数据挖掘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化合物及阳性对照物工作液,进行电生理记录。通过电流峰值的对照,探索数据挖掘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不同浓度对hERG钾通道、Kir2.1通道、Kv1.5通道、Kv4.3通道、KAch通道、KATP通道、Nav1.5通道、Cav1.2通道、Cav3.2通道、HCN2通道、HCN4通道、IKs通道的影响。4.研究结果4.1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冯玲教授于广安门医院门诊诊治的室性早搏诊疗信息,共收集病例220例,共计890个诊次。冯玲教授在临床中治疗室性早搏的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白芍、丹参、苦参、珍珠母、太子参、玄参、甘松、降香、制远志、柏子仁、桂枝,取名为安神定律颗粒。本研究对就诊超过8周的60例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Holter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治疗前室早≥20000次者20人,室早≥10000次并<20000次者38人,服用安神定律颗粒治疗8周后,室早≥20000次者0人,室早≥10000次并<20000次者12人。室早<10000次者48人。参照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67%,其中显效33.33%,有效53.33%。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Holter结果中的总心搏数、室早数量和SDNN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总心搏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指数SDNN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安神定律颗粒能够降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能明显升高室早患者SDNN,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4.2本研究对冯玲教授治疗室早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的核心药物进行了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查找到丹参、苦参、甘松、珍珠母靶点499个,室性早搏疾病靶点896个,药物与早搏的交集靶点共112个,这112个靶点是核心药物治疗室性早搏的预测靶点。核心药成分与预测靶点的网络表明,预测靶点集中于槲皮素、木犀草素、白菖烯、马兜铃烯、白芷素、隐丹参酮等成分中,药物成分的靶点集中于钠、钙、钾通道的编码基因,提示本方对于钠、钙、钾离子通道可能有调节作用,直接抑制离子电流减少室性早搏,对于神经调节的基因也有调控作用,可能是安神定律颗粒调节神的功能的作用机制。此外,对预测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后发现靶点集中于抗炎等机制,本方可能对于炎症导致的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如心肌缺血类室性早搏。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研究发现,靶点的生物进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集中于细胞膜、离子通道转运相关的基因,信号通路中包含了钙离子信号通路,肾上腺素传导的信号通路,与预测靶点相应,进一步阐明了安神定律颗粒对离子通道和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4.3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离子通道的调控情况如下: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ERG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hERG电流的抑制率为66.51%± 3.07%,10 mg/mL 浓度时,对 hERG 电流的抑制率为 91.14%±1.04%,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hERG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ir2.1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为2.85%±2.33%,10mg/mL浓度时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为22.67%±3.43%,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v1.5电流的抑制率为44.60%±4.08%,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大,无法给药,对Kv1.5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v4.3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68.74%±1.17%,10 mg/mL浓度时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89.06%±3.33%,0.1 mg/mL时作用微弱,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Ach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Ach电流的抑制率为53.16%±9.06%,0.1 mg/mL时作用微弱,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KAch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ATP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为79.94%±4.11%,10mg/mL浓度时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为93.11%± 1.30%,0.1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Na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67.36%±0.64%,10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95.66%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Cav1.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2.32%±1.89%,1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6.84%±0.78%,10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25.55%±0.22%。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Na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1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67.36%±0.64%,10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95.66%±1.80%,0.1 mg/mL浓度,作用微弱,对Navl.5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Cav3.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13.27%±0.76%,1 mg/mL浓度时对Cav3.2电流的抑制率为82.62%±0.01%,10 mg/mL 浓度时对 Cav3.2 电流的抑制率为 100.00%。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CN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为1.78%±4.32%,1 mg/mL浓度时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为28.01%±3.85%,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CN4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为25.18%±4.60%,1 mg/mL浓度时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为40.63%± 3.62%,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IKs电流具有激活作用,0.1 mg/mL时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93.71%± 6.67%,1 mg/mL浓度时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199.28%±4.15%,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未测出。5.研究结论5.1冯玲教授通过调脉安神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中药核心处方包含11味药物,取名为安神定律颗粒。回顾性研究表明,安神定律颗粒能够降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能明显升高室早患者SDNN,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5.2安神定律颗粒核心药可能通过对钠、钾、钙离子的调节作用及抗炎作用抑制室性早搏。同时,安神定律颗粒的核心药物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包括CHRM1,CHRM2,CHRM3、SLC6A、心肌细胞肾上腺素的传导信号通路,表明安神定律颗粒对于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以上对靶点和通路的调控可能是其调节神的作用机制。5.3安神定律颗粒对于心肌动作电位的hERG钾通道、Kir2.1通道、Kv1.5通道、Kv4.3 通道、KAch 通道、KATP 通道、Nav1.5 通道、Cav1.2 通道、Cav3.2通道、HCN2通道、HCN4通道均有抑制作用,对IKs通道有激活作用。
陈安莉[3](2021)在《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和致死的首位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心律失常。因此,寻找一种预防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价值。针刺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同时,针刺能够明显的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研究也表明,针刺预处理可降低心律失常评分。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电针能抑制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而有关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迄今鲜有人涉足。现代医学研究提示:κ-阿片受体(κappa opoid receptor,κ-OR)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针刺镇痛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节阿片受体表达、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然而,阿片受体系统在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效应机制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介导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表明:电针可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而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可以部分阻断电针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效应,提示电针极有可能通过调节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而将阿片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路径的探讨引入到针刺改善心律失常的机制中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研究目的及意义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同时确定κ-OR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干预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的完成不仅对于针刺防治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亦将为系统探讨针刺心血管效应作用规律及其机制找到一条新思路或新的切入点。研究方法本实验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阻断剂组通过观察心律失常评分。第二部分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在再灌注结束后,取大鼠心脏左心室做western Blot检测κ-OR、Gq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cAMP)含量的变化;Forskolin(AC 激动剂)、8-Br-cAMP(PKA激动剂)、BayK-8644(L-Ca2+激动剂)、PMA(PKC激动剂)等κ-阿片受体后信号转导成分在激动剂的作用下,观察单个心肌细钙离子变化。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上哪些信号分子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结果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的确定与NC组相比,M组再灌注时的和EA组心律失常评分显着性升高(P<0.01),而经过电针干预后,EA组较M组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与M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1),而在电针前给与κ-OR特异性拮抗剂——Nor-BNI,其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组较与NC组和EA组比较均有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增加(P<0.05或P<0.01)。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1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κ-OR蛋白的影响M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考虑是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应激保护性反应;而EA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更为明显地增加(P均<0.01)。2.1.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Gq蛋白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Gq蛋白的表达略有增加(P<0.05);而EA组Gq蛋白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进一步的增加(P均<0.01)。2.1.3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IP3的影响M组IP3的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1);而EA组IP3的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4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DAG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DAG的表达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DAG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5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C反应性的影响2.1.5.1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情况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的影响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1.5.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0%,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3.73%(P<0.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1.79%,明显低于M组。2.2 κ-阿片受体后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2.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AC反应性的影响2.2.1.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作用下均有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1.2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1.16%,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7.91%。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EA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0.50%,明显低于M组。2.2.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cAMP的影响M组cAMP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cAMP与M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2.2.3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A反应性的影响2.2.3.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的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3.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8.72%,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90.87%。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0.63%,明显低于M组。2.2.4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反应性的影响2.2.4.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4.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1%,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6.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5.11%,明显低于M组。研究结论:1、电针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κ-OR特异性阻断剂nor-BNI能够部分阻断电针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效应。提示:κ-OR可能参与介导了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引发心律失常的保护效应。2、电针干预的具体作用机制一方面可能是通过增加κ-OR含量,继而作用于κ-OR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系统相关站点,即增强Gq、IP3及DAG的表达、抑制PKC的过度激活;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间接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站点即下调cAMP含量、抑制AC、PKA、L-Ca2+通道的过度激活,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陈虹燚[4](2021)在《龙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模型,评价龙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龙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与分布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7d,随机将大鼠分成正常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龙血竭总黄酮低剂量组(SDF-L组90 mg·kg-1)、龙血竭总黄酮中剂量组(SDF-M组180 mg·kg-1)、龙血竭总黄酮高剂量组(SDF-H组360 mg·kg-1),每组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Control组、Sham组及MIRI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另取12只SD大鼠备用。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造成缺血30 min、解除结扎后再灌注2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x43的表达与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测定心肌组织Cx43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Control组、Sham组相比,MIRI组、SDF-L组、SDF-M组及SDF-H组大鼠血清LDH和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及Cx43 m RNA表达减少(P<0.05)。(2)与MIRI组相比,SDF-L组、SDF-M组及SDF-H组大鼠血清LDH和CK-MB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及Cx43 m RNA表达增加(P<0.05)。(3)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可见,Control组、Sham组的心肌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致密,肌纤维完整,未见到心肌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无炎症细胞浸润。MIRI组的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心肌纤维肿胀断裂、排列紊乱,肌丝溶解,心肌细胞坏死,间质水肿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各龙血竭总黄酮给药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症状较MIRI组均有明显减轻。(4)光镜下观察Cx43分布,可见Control组、Sham组心肌Cx43强阳性表达,呈条带状分布,排列规律,多数分布在闰盘处,少数位于心肌侧面连接处。MIRI组的Cx43在闰盘处表达明显减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心肌侧面连接处。SDF-L组、SDF-M组及SDF-H组在闰盘处的Cx43表达较MIRI组明显增多。结论:(1)龙血竭总黄酮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2)龙血竭总黄酮可能通过影响心肌Cx43表达与分布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马嘉鑫[5](2021)在《葛根与粉葛抗MIRI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葛根(PLR)与粉葛(PTR)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PLR和PTR含药肠吸收液(IAF)和含药血清(MS)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H9c2细胞的影响,经系统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者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SD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组,每组15只,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5d:普萘洛尔组(Propranolol,Pro,15mg/kg/d),PLR低、中、高组(PLRL=1.6、PLRM=3.2、PLRH=6.4g/kg/d),PTR低、中、高组(PTRL=1.6、PTRM=3.2、PTRH=6.4g/kg/d),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每日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h后监测Ⅱ导联心电图,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缺血15min,再灌注30min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全程记录ECG。再灌注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动物用伊文斯兰染色法确认心脏缺血区面积。ECG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8只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SOD、MDA、CK-MB、GSH-Px、TNF-α和IL-6。并立即移取心脏,清洗干净后每组随机选取8个用于计算心肌肥厚指数,随后将心肌组织保存在-80℃,用于左心室心肌组织c Tn T含量、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检测。每组随机选4只动物取相同部位部分左心室心肌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HE、Masson染色、TUNEL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每组随机选6只动物取相同部位左心室心肌组织用于Western Blot检测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2)用Q-TOF检测鉴定PLR和PTR的IAF和MS中的有效成分,用Pro、2.5%、5%、7.5%的IAF或MS和葛根素(Puerarin,Pue)干预H9c2细胞,通过建立OGD/R损伤模型,检测H9c2细胞活力和细胞内SOD活性和LDH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3)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将在TCMSP和化学数据库获得的葛根有效成分及其靶点与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中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进行交叉,将共有靶点通过GO和KEGG分析获取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及参与其中的通路。最后选择优先度和关联度较高的活性成分与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这些成分与蛋白之间的结合方式与特点,探究葛根抗心律失常的潜在机制。结果:(1)心电图参数:与Sham相比,大鼠经I/R处理后,心电图参数异常,表现为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P<0.05),综合所有心律失常评分显着高于Sham(P<0.05)。与I/R组相比,PLRL、PLRM和PTRL可改善I/R大鼠心电图参数异常,降低心律失常评分(P<0.05),所有治疗组都可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降低大鼠VT和VF的发生率;相同剂量的PLR和PTR相比,PLRL组的paired VPC发生次数少于PTRL(P<0.05),PLRM组二联律、三联律次数和心律失常评分低于PTRM(P<0.01);心肌肥厚指数与缺血区面积:与Sham相比,I/R处理对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并无明显影响(P>0.05),所有给药组与I/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am相比,I/R大鼠心肌缺血区面积显着增加(P<0.01),所有药物预处理组均减少了大鼠缺血区面积(P<0.01);Elisa试剂盒检测:与Sham相比,I/R可降低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升高MDA、TNF-α含量和CK-MB活性(P<0.01),PLR和PTR可以不同程度调节这些心肌酶的活性和炎症因子含量(P<0.05);I/R可降低大鼠心脏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降低(P<0.01),c Tn T含量升高(P<0.01),对比I/R组,药物预处理组Pro、PLRL、PLRM、PTRL、PTRM提高Na+-K+-ATPase活性(P<0.01),Pro和PLRM升高Ca2+-ATPase活性(P<0.01),Pro、PLRL、PLRM能降低I/R处理大鼠心脏c Tn T含量(P<0.01),PTR组Ca2+-ATPase活性和c Tn T含量与I/R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PLRL组TNF-α含量低于PTRL(P<0.05);PLRH组GSH-Px活性高于PTRH组(P<0.05);PLRM和PLRH组CK-MB活性分别低于PTRM和PTRH(P<0.05)。PLRL和PLRM组c Tn T含量分别低于PTRL和PTRM(P<0.05);病理变化:与Sham相比,I/R大鼠表现出心肌细胞纤维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排列紊乱、细胞间质胶原沉积。药物预处理组不同程度改善了这些变化,Pro、PLRM、PTRH(P<0.01)和PLRL、PLRH、PTRM(P<0.05)减少了大鼠心肌间质胶原体积;Pro、PLRM、PLRH和PLRL(P<0.01)及PTRL(P<0.05)降低了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LRL和PLRM组凋亡细胞分别少于PTRL和PTRM(P<0.05);免疫组化:I/R组大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药物预处理组可不同程度增加Cx43表达,其中Pro和PLRM组(P<0.01)及PLRL(P<0.05)Cx43阳性表达较I/R组增强,其余组与I/R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LRL组和PLRM组Cx43表达分别高于PTRL和PTRM(P<0.05);Western Blot:与Sham相比,I/R大鼠心脏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I/R相比,Pro、PLRL、PLRM、PLRH、PTRH(P<0.01)及PTRM(P<0.05)可抑制MAPK p38蛋白表达,所有给药组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减少(P<0.01 vs I/R);PLRL和PLRH组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低于PTRL和PTRH(P<0.05)。(2)Q-TOF检测:通过Q-TOF检测鉴定出PLR和PTR的IAF和MS含有Pue、大豆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素、芒柄花苷、滨蒿内酯、芒柄花素、染料木素。细胞活力:经OGD/R处理后,H9c2细胞活力比Normal组显着降低(P<0.01),Pro、IAF、MS和Pue组H9c2细胞的活力较OGD/R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PLR的三个浓度IAF和MS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同浓度的PTR(P<0.05);SOD和LDH活性:与Normal组比较,OGD/R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LDH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OGD/R比较,Pro、Pue以及PLR和PTR的IAF和MS均可以升高H9c2细胞SOD活性(P<0.01),PLR组的SOD活性高于PTR组;Pro、Pue以及PLR和PTR的IAF和MS均可以降低H9c2细胞LDH活性(P<0.01);PLR的三个浓度的IAF组的SOD活性均高于同浓度的PTR(P<0.05),2.5%PLR和5%PLR的MS组的SOD活性高于同浓度的PTR(P<0.05);2.5%PLR和5%PLR组在IAF处理后,LDH活性低于同浓度的PTR(P<0.05);Western Blot:OGD/R组H9c2细胞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比Normal组明显增加(P<0.05),不同浓度PLR、PTR的IAF和MS可不同程度抑制MAPK p3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PTR-MS组NFκB p65蛋白表达与OGD/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AF和MS比较:IAF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高于MS处理组(P<0.01),IAF组SOD活性高于MS组(P<0.01),IAF处理组LDH活性低于MS处理组(P<0.05),IAF和MS处理的H9c2细胞MAPK p38蛋白相对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AF组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低于MS组(P<0.01)。(3)分析得到葛根中有12种活性成分干预135个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基因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将这些映射到268条KEGG通路中,主要包含PI3K-Akt、MAPK、Fox O、TNF、IL-17、HIF-1、c AMP、C-type lectin receptor、Toll-like receptor、Ras、p53、NFκB、VEGF信号通路。将关联度最高的5种成分与MAPK14和NFκB3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打分,发现它们通过氢键或π-π共轭的形式结合。结论:(1)PLR与PTR对MIRI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保护作用,PLR抗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的效果优于同剂量的PTR;(2)PLR与PTR的IAF和MS可以不同程度的保护OGD/R对H9c2细胞的损伤,PLR的IAF和MS保护OGD/R对H9c2细胞的损伤优于同浓度的PTR的IAF和MS;(3)IAF避免了多种外源和内源性成分的干扰,比MS更适合于中药体外药理学研究;(4)PLR与PTR可能是通过大豆素、葛根素、染料木素、芒柄花素和滨蒿内酯等成分作用于MAPK p38/NFκB p65信号通路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从而保护缺血心肌免受再灌注损伤。
潘明月[6](2021)在《金归配伍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自噬水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金归配伍(JG,由乌腺金丝桃与当归2:1比例配伍而成)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旨在为MIRI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取50只健康的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为280±20g。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情况为:(1)假手术组(Sham组);(2)模型组(I/R组);(3)金归配伍预处理组(JG组);(4)金归配伍预处理+自噬激活剂组(JGR组);(5)自噬激活剂组(R组)。各组大鼠于给药前适应性饲养一周。JG组和JGR组连续预防性灌胃给药21天,其余三组大鼠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大鼠除Sham组外均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MIRI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其它组处理方式皆与模型组相同。造模过程中对大鼠心电图进行实时监测。造模结束后取血清及心脏组织,检测相关指标。观察不同时段各组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CK-MB、T-AOC的水平,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自噬小体的产生情况;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水平及自噬调控因子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金归配伍能改善MIRI模型大鼠心电图异常,有效抑制MIRI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缺血时,与Sham组比较,JG组ST段显着抬高(P<0.05),I/R组、JGR组、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比较,JG组、JGR组ST段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与JG组比较,JGR组、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缺血30min时,与Sham组比较,I/R组、JG组、JGR组、R组ST段均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比较,JG组ST段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ST段显着降低(P<0.05),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与JG组比较,JG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再灌注时,与Sham组比较,JG组ST段显着抬高(P<0.05),I/R组、JGR组、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比较,JG组ST段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ST段显着降低(P<0.05),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与JG组相比,JG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R组ST段显着抬高(P<0.01)。再灌注120min时,与Sham组比较,JG组ST段显着抬高(P<0.05),I/R组、JGR组、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比较,JG组ST段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ST段显着降低(P<0.05),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与JG组相比,JGR组ST段显着抬高(P<0.05),R组ST段抬高,差异极显着(P<0.01)。2.金归配伍能降低MIRI模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Sham组相比,I/R组、JG组、JGR组和R组梗死面积均增加,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相比,JG组梗死面积减少,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梗死面积显着减少(P<0.05),R组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0.05);与JG组相比,JGR组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0.05),R组梗死面积增加,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梗死面积增加,差异极显着(P<0.01)。3.金归配伍能显着降低MIRI模型大鼠血清CK-MB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提高总抗氧化能力。与Sham组相比,I/R组、R组、JG组和JGR组血清中CK-MB含量均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相比,JG组CK-MB水平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CK-MB水平显着降低(P<0.05),R组CK-MB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JG组相比,JGR组CK-MB水平显着升高(P<0.05),R组CK-MB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CK-MB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JGR组和R组血清中T-AOC水平均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组T-AOC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I/R组相比,JG组、JGR组T-AOC水平均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R组T-AOC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JG组相比,JGR组T-AOC水平显着降低(P<0.05),R组T-AOC水平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T-AOC水平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应用Rapa后,JG作用被抑制。4.金归配伍可降低自噬水平,维持正常心肌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Sham组核膜完整,线粒体结构完整,肌丝排列整齐;I/R组心肌细胞损伤,线粒体肿胀严重,肌丝断裂明显,可见自噬体出现;JG组细胞膜完整,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肌丝断裂明显改善,未见明显自噬体的出现;JGR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改善,核膜相对完整,线粒体肿胀改善,肌丝断裂明显改善,未见明显自噬体形成;R组线粒体肿胀,肌丝断裂,可见较多自噬体出现。应用Rapa后,JG作用被抑制。5.金归配伍能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并提高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与Sham组相比,JG组LC3-Ⅱ含量显着升高(P<0.05),I/R组、JGR组和R组LC3-Ⅱ含量均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相比,JG组、JGR组LC3-Ⅱ水平均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R组LC3-Ⅱ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JG组相比,JGR组LC3-Ⅱ水平显着升高(P<0.05),R组LC3-Ⅱ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LC3-Ⅱ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Sham组相比,JG组Beclin-1含量显着升高(P<0.05),I/R组、JGR组、R组Beclin-1含量均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相比,JG组Beclin-1水平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Beclin-1水平显着降低(P<0.05),R组Beclin-1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JG组相比,JGR组Beclin-1水平显着升高(P<0.05),R组Beclin-1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Beclin-1水平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与Sham组相比,JG组pmTOR表达显着降低(P<0.05),I/R组、JGR组和R组pmTOR表达均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与I/R组相比,JG组pmTOR表达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JGR组pmTOR表达显着升高(P<0.05),R组pmTOR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JG组相比,JGR组、R组pmTOR表达均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与JGR组相比,R组pmTOR表达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应用Rapa后,JG作用被抑制。结论:1.金归配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MIRI模型大鼠心电图异常,降低MIRI模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2.金归配伍通过降低MIRI大鼠血清中CK-MB水平,提MIRI模型大鼠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细胞损伤。3.金归配伍能降低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维持心肌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4.金归配伍能够显着降低MIRI模型大鼠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其发挥抑制MIRI和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mTOR,抑制自噬过度表达有关。
李晨[7](2021)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心胸内关谋”经典理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以及细胞自噬的角度出发,观察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借用FXR/SHP凋亡信号通路激动剂GW4064及抑制剂Z-guggulsterone从FXR/SHP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细胞凋亡、焦亡和自噬的联系,为电针预处理防治MIR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方法 一理论探讨: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从心肌细胞焦亡、自噬及凋亡角度出发,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从FXR/SHP凋亡信号通路的角度出发,探讨FXR/SHP通路对心肌细胞凋亡、焦亡以及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三者间的联系。二动物实验:将Wistar大鼠80只(雄性,SPF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电针预处理组(EA组),20只为一组。所有实验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正式实验。通过左侧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MIRI大鼠模型,每组大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再增加40只Wistar大鼠(雄性,SPF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为电针+GW4064激动剂组(EA+GW组)和电针+z-Guggulsterone抑制剂组(EA+Z组),每组大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实验1: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TTC染色测量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梗死质量;采用TUNEL染色计算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进行各组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和c Tn I)的测定;从而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实验2: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等焦亡相关指标的表达,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焦亡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Beclin1、LC3I、LC3Ⅱ蛋白表达以及LC3Ⅱ/LC3I比值,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4: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Bcl-2、Bax蛋白表达,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表达,研究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5:采用TUNEL染色法计算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指标FXRm RNA、SHPm 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焦亡相关指标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自噬相关指标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模型大鼠FXR/SHP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FXR/SHP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焦亡、自噬的影响及三者间的联系。结果 实验1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形态学影响(1)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结果如下:N组和S组大鼠心肌纤维走向整齐,横纹清晰可见,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无炎性浸润,细胞核位置正常,无空泡样变性;M组心肌纤维走形紊乱、可见心肌纤维断裂现象,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空泡样变性;EA组大鼠心肌组织大体形态正常,破坏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稍显杂乱,少许纤维断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细胞水肿坏死。表明电针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N组和S组大鼠心肌纤维走向整齐,横纹清晰可见,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无炎性浸润,细胞核位置正常,无空泡样变性;M组心肌纤维走形紊乱、可见心肌纤维断裂现象,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空泡样变性;EA组大鼠心肌组织大体形态正常,破坏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稍显杂乱,少许纤维断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细胞水肿坏死。表明电针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2)心肌梗死面积:与N组相比较,S组梗死面积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较,M组的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0.01);与M组相比较,EA组的梗死面积显着减小(P<0.01)。(3)心肌梗死质量;与N组相比较,S组梗死质量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较,M组的梗死质量显着增加(P<0.01);与M组相比较,EA组的梗死质量显着减小(P<0.01)。(4)心肌细胞凋亡指数:N组和S组心肌组织中,可见极少量凋亡细胞核,M组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成碎片状,EA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核。与N组和S组比较,M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上升(P<0.01),与M组比较,E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5)血清LDH、CK、c Tn I含量:与N组相比较,S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组比较,M组、EA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均上调(均P<0.01),EA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均低于M组(均P<0.01)。实验2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焦亡通路的调控作用(1)心肌组织NLRP3、ASC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相比较,M组、EA组的NLRP3、ASC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NLRP3、ASC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均P<0.05)。(2)心肌组织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相比较,M组、EA组的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均P<0.05)。实验3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1)心肌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EA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心肌组织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相比,EA组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4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2)心肌组织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和EA组Caspase-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的Caspase-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实验5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FXR/SHP信号通路的影响(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EA+GW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2)心肌组织FXRm RNA、SHPm RNA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及EA+GW组大鼠心肌细胞FXRm RNA、SHP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EA+Z组的FXRm RNA、SHPm RNA表达均有显着性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FXR、SHP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EA+GW组FXR、SHP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3)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s-3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M组及EA+Z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及EA+Z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EA+GW组Bax、Caspases-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4)心肌组织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及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相比,EA组、EA+GW组及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均显着降低(均P<0.05),EA+GW组均显着升高(均P<0.05)。(5)心肌组织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及EA+Z组大鼠心肌细胞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及EA+Z组的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均有显着性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EA+GW组均显着升高(均P<0.05)。结论 1.电针预处理能使MIRI模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程度明显下降,降低凋亡指数,病理形态学检测提示电针可显着改善受损心肌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2.电针预处理能下调MIRI模型大鼠血清中LDH、CK及c Tn I的含量,保护大鼠心肌组织。3.电针预处理能抑制MIRI模型大鼠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通过抑制细胞焦亡,保护心肌组织。4.电针预处理能抑制MIRI模型大鼠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过度升高,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保护心肌组织。5.电针预处理能下调MIRI模型大鼠Bax蛋白表达、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组织。6.电针预处理能通过抑制FXR/SHP凋亡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凋亡,能起到抑制细胞焦亡和抑制细胞过度自噬的作用,从该角度探讨三者间的联系,进一步说明电针预处理对MIRI的保护机制可能是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效应。
曹瑀莹[8](2021)在《新型人参皂苷AD2通过抑制GPCR/cAMP/PKA通路和炎性因子表达调节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人参皂苷AD2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律失常的调节作用。方法:提取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D2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雄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CON组,ISO诱导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组,AD2+ISO组和AD2组。通过Langendorff灌流系统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给药,利用多电极阵列映射系统分析大鼠心肌电活动变化;再对CON组和ISO组大鼠心室肌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推测心律失常模型组的可能致病基因,然后进一步验证基因测序中的靶标,利用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GPR35、GPR65和GPR132 m RNA水平,确定AD2抑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心肌细胞膜作用靶点;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成像系统对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内cAMP和PKA的含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离体心脏组织炎性因子水平;利用荧光标测技术检测AD2对ISO诱导豚鼠心室肌APD90、动作电位激活时间及心率变化;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CON组,ISO组,AD2+ISO组和AD2组。通过生物机能仪检测不同组的小鼠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将小鼠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检测不同组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AD2(0~50μM)均对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无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ON组比较,ISO模型组心室传导方向变化显着,心率明显增加(P<0.05),APD90瞬时增大,动作电位激活时间缩短,GPR35 m RNA水平增加(P<0.05),cAMP和PKA含量增加,CXCL1、CXCL2、CXCL3和TNF-α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PR间期缩短(P<0.05),QRS时程和QT间期延长(P<0.05),心脏有明显的胶原沉积;与ISO模型组相比,AD2+ISO组心率明显下降(P<0.05),APD90降低,动作电位激活时间延长,GPR35 m RNA水平降低(P<0.05),cAMP和PKA含量降低,CXCL1、CXCL2、CXCL3和TNF-α水平均显着下调(P<0.05),PR间期延长,QRS时程和QT间期缩短(P<0.05),胶原沉积显着降低。结论:AD2通过抑制GPR35/cAMP/PKA通路和炎性因子水平(CXCL1、CXCL2、CXCL3及TNF-ɑ)缓解ISO诱导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熊伟[9](2021)在《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40例成年患者,随机对照双盲分为2组(N=20例/组),对照组(CO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然后0.5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注射负荷量药物、切皮、锯开胸骨前后SBP及HR变化情况,注射负荷量药物后高血压、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MACE)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常规,在术前、停机时、术毕和出ICU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nI和TPS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TnI、TPS和NLR预测PMACE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负荷量药物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但切皮和锯开胸骨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DEX组较CON组的高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和多巴胺使用量,DEX组低于CON组;而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CON组(P<0.05)。DEX组的低心排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ON组低(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在停机时、术后即刻和出ICU前的外周血中cTnI和TPS的浓度降低(P<0.05),且 cTnI 和 TPS 呈正相关(R2>0.9)。NEUT、MONO 和 WBC绝对值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而LYMPH绝对值和NL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单独使用NLR、TPS和cTnI预测PMACE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分别为0.831、0.833和0.848)。另外,联合使用NLR、TPS和cTnI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MACE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中联合cTnI和NLR,TPS 和 NLR,cTnI、TPS 和 NLR 的 AUC 分别为 0.902、0.892和 0.89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抑制切皮和开胸刺激,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术后cTnI、TPS和NLR,联合cTnI、TPS和NLR在预测PMACE中具有一定准确性。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缺血)和再通120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处理。在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只/组),Sham组、MIRI组、Group Ⅰ 组(C48/80 0.1 mg/kg.i.v.)、Group Ⅱ 组(C48/80 0.5mg/kg.i.v.)和 GroupⅢ组(C48/80 1 mg/kg.i.v)。在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Sham组、I/R 组、DEX+I/R 组(DEX20 μg/kg.i.v.)、C48/80+I/R 组(C48/800.5 mg/kg.i.v.)和 DEX+C48/80+I/R 组(DEX 20 μg/kg.i.v.+C48/80 0.5 mg/kg.i.v.)。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以及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成功构建大鼠在体MIRI模型,C48/80在一定范围内(0.1、0.5、1.0mg/kg.i.v.)可以加重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面积比明显增加,cTnl和TPS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损伤在C48/80+I/R组中明显加重,在DEX+I/R组中明显减轻(P<0.05)。另外,I/R组较Sha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明显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然而,这些损伤在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部分逆转。与Sham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I/R组中这些改变被部分逆转,而C48/80+I/R组中加剧了这些改变(P<0.05)。另外,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细胞凋亡率和HMGB1、TLR4和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在体I/R损伤。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心脏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 只/组),Control 组、MIRI 组、GroupⅠ 组[(C48/80 1 μg/mL×5 min+KHB × 5 min)× 4]、Group Ⅱ 组(C48/80 1 μg/mL × 5 min+KHB × 5 min)和 GroupⅢ组(20 μg C48/80)。离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Control组、I/R组、DEX+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I/R 组(C48/80 1 μg/mL × 5 min)和 DEX+C48/80+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 1μg/mL × 5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水含量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成功构建大鼠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中Group I组中反复的C48/80干预洗脱,可改善MIR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而Group Ⅱ和Group Ⅲ经短时程C48/80干预激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可加重I/R损伤(P<0.05)。离体正式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I/R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升高,cTnI和TPS含量升高(P<0.05)。I/R组较Control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上述改变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同时,DEX+C48/80+I/R组较C48/80+I/R组上述改变被部分逆转(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离体I/R损伤。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和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共培养体系,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 nM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 10 μg/mL预处理。实验分为三组(N=6孔/组):S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处理)、C组(C48/8010μg/mL 干预 30 min)和 DC 组(10 nM DEX 预处理 60 min,然后 C48/80 10μg/mL干预30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肥大细胞标志物TPS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较S组的H9C2(2-1)和RBL-2H3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TnI和TPS释放明显升高,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可部分抑制(P<0.05)。另外,C组较S组的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中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夏君彦[10](2021)在《益气活血中药调节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及氧供后反而加重心肌组织损伤的现象,其与缺血诱导的损伤共同决定最终的心肌梗死面积。有研究显示MIRI可占全部梗死心肌面积的50%。如何有效减轻MIRI,对于减少再灌注治疗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对维持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可有效减轻MIRI。中医药在改善MIRI中具有较好前景,有临床研究显示,中药能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每搏量(stroke volume,SV)等心功能指标,降低术后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inekinase-MBisoenzyme,CK-MB)峰值水平,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程度,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研究表明,益气活血中药及其复方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用益气药或活血药,且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拟通过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运用siRNA转染、激光共聚焦技术、腺病毒感染、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从细胞、分子层面,围绕心肌细胞的损伤、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自噬、自噬流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验证“益气活血中药配伍{三七总皂苷(PNS)+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可能通过HIF-1α/BNIP3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发挥抗心肌细胞H/R损伤作用”假说的科学性。研究方法:1.制备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细胞融合度达70%以上后,预热PBS清洗1次,加入低糖无血清培养液,置于三气孵箱中(37℃,5%CO2,1%O2,94%N2,湿度≥95%)缺氧培养4h,更换为完全培养液于37℃5%CO2孵箱中复氧培养2h,4h,6h,CCK-8法检测不同复氧时间对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影响。2.药物最佳剂量筛选:将PQS与PNS配置成40mg/ml、80mg/ml、160mg/ml的储存液,于H/R前12h将储存液1000倍稀释以1:1比例加入完全培养液中含药培养细胞,造模后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增殖影响。3.siRNA脂质体转染以沉默目标基因BNIP3:用RT-PCR法检测转染时间分别为12h,24h,48h时siRNA转染效率,并筛选出最佳siRNA序列。4.分组及给药:分为5组:Control组、H/R组、H/R+PQS+PNS组、H/R+PQS+PNS+siBNIP3 组、H/R+PQS+PNS+siNC 组5.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检测ΔΨm,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Mitosox Red染色检测线粒体ROS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水平及线粒体超微结构,以证实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NS+PQS)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的作用,及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6.以mRFP-GFP-LC3腺病毒感染H9C2心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数目及自噬溶酶体数目,判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NS+PQS)对H/R损伤心肌细胞内自噬流的影响。7.Real 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间HIF-1α和BNIP3 mRNA表达情况。8.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Beclin1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HIF-1a、BNIP3 表达情况。研究结果:I.CCK-8:与 Control 组相比,H/R 组 OD 值降低(P<0.01);与单药 PQS、PNS 两组相比,H/R+PQS+PNS 组 OD 值升高(P<0.05)。2.流式细胞凋亡率:与Control组相比,H/R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 H/R 组相比,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 组、H/R+PNS+PQS+siNC组细胞凋亡率得到显着改善(P<0.01)。ΔΨm:H/R组相较于Control 组△Ψm显着下降(P<0.01);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 组、H/R+PNS+PQS+siNC组相较于H/R组ΔΨm明显升高(P<0.01)。细胞内ROS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升高(P<0.01);与H/R组相比,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 组、H/R+PNS+PQS+siNC 组细胞内 ROS 产生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ROS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线粒体ROS产生明显升高(P<0.01);与 H/R 组相比,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组线粒体ROS产生明显减少(P<0.01)。3.mRFP-GFP-LC3腺病毒感染观察自噬流:与Control组相比,H/R组自噬体数量明显升高(P<0.05);与 H/R 组相比,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 组、H/R+PNS+PQS+siNC组心肌细胞内自噬溶酶体数量显着升高(P<0.01)。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水平及线粒体超微结构:与Control组相比,H/R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 H/R 组相比,H/R+PNS+PQS 组自噬水平明显下降(P<0.05),H/R+PNS+PQS+siBNIP3组、H/R+PNS+PQS+siNC组自噬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线粒体外形肿胀、嵴型异常表现,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数量增多(P<0.01);与H/R组相比,H/R+PNS+PQS 组、H/R+PNS+PQS+siBNIP3 组、H/R+PNS+PQS+siNC 组可见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善,线粒体外形肿胀减轻,嵴型较为完整。4.RT-PCR:与Control组相比,H/R组HIF-1α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H/R组相比,H/R+PNS+PQS组HIF-1a的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H/R+PNS+PQS 组相比,H/R+PNS+PQS+siBNIP3组HIF-1α的mRNA 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Control组相比,H/R组BNIP3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H/R组相比,H/R+PNS+PQS组BNIP3的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H/R+PNS+PQS+siBNIP3 组相比,H/R+PNS+PQS 组和 H/R+PNS+PQS+siNC 组 BNIP3 的mRNA 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LC3-Ⅱ/Ⅰ、P62、Beclin1、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NS+PQS)能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其共同作用效果优于单药PNS或PQS。2.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QS+PNS)能减少H/R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维持ΔΨm、减少胞内及线粒体ROS含量、保护线粒体结构。3.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QS+PNS)可能通过降低过度激活的自噬水平,增加自噬溶酶体的生成、畅通自噬流,发挥抗心肌细胞H/R损伤的作用。4.益气活血中药配伍(PQS+PNS)对H/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HIF-1a/BNIP3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相关。
二、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负荷量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防治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种类和发生率 |
1.3.2 PCI后心肌灌注指标 |
1.3.3 心肌损伤相关指标 |
1.3.4 心血管不良事件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和发生率比较 |
2.2 2组PCI后心肌灌注指标比较 |
2.3 2组PCI不同时间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比较 |
2.4 2组PCI后随访28 d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
3 讨 论 |
(2)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1. 心悸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心悸病因病机的历史源流 |
3. 现代医家对室性早搏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现代中医药对室性早搏的治疗进展 |
5. 小结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形神一体观的认识 |
1. 形神内涵 |
2. 形神一体观的内涵 |
3. 形神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
4. 小结 |
综述三 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研究现状 |
1. 室性早搏临床研究现状 |
2. 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形神一体观指导下脉神同调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案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安神定律颗粒核心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离子通道细胞实验对安神定律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及评价 |
3. 结论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个人简介 |
致谢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3)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认识 |
3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形成机制研究 |
3.1 氧自由基假说 |
3.2 钙超载 |
4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
4.1 通过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
4.2 针刺改善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综述二 κ-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
1 κ-阿片受体参与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
1.1 κ-阿片受体直接通路相关站点 |
1.2 间接通路调节β-肾上腺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 |
2 结语与展望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试剂 |
1.3 设备和仪器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方法 |
2.2.1 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
2.2.2 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
2.2.3 电针刺激及给药方法 |
2.2.4 分离单个心肌细胞 |
2.2.5 心肌细胞负载荧光探针Fura-2/AM |
3 检测指标 |
3.1 心电图检测 |
3.2 单个心肌细胞钙瞬变及收缩的检测 |
3.3 心肌细胞内κ-OR、Gq含量的检测 |
3.3.1 主要溶液的配置 |
3.3.2 提取蛋白 |
3.3.3 制胶 |
3.3.4 加样及电泳 |
3.3.5 转膜 |
3.3.6 抗体孵育 |
3.4 心肌细胞内IP3、DAG、cAMP含量的检测 |
3.4.1 IP3/DAG/cAMP检验试剂盒的组成 |
3.4.2 实验步骤 |
3.5 单个心肌细胞对PKC激动剂--PMA、AC激动剂--Forskolin、PKA激动剂--8-Br-cAMP、L-Ca~(2+)激动剂-BayK-8644反应性的检测 |
4 数据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定及κ-OR特异性介导作用 |
5.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实验结果 |
5.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5.2.2 κ-OR后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6 讨论 |
6.1 κ-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
6.2 κ-OR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6.2.1 κ-OR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6.2.2 κ-OR后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7 结论 |
8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龙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药物 |
1.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方法 |
1.2.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制备 |
1.2.2 心电图监测 |
1.2.3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4 血清和心脏标本采集 |
1.2.5 血清心肌酶LDH和 CK-MB的测定 |
1.2.6 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 |
1.2.7 TUNEL法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
1.2.8 心肌组织HE染色 |
1.2.9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Cx43 表达与分布 |
1.2.10 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Cx43的mRNA表达 |
1.2.11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实验动物基本情况 |
2.2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血清LDH和 CK-MB含量的影响 |
2.3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2.4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5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6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与分布的影响 |
2.7 龙血竭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Cx43m 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缝隙连接蛋白4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葛根与粉葛抗MIRI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1章 葛根与粉葛对MIRI致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PLR、PTR提取 |
2.2 仪器设备 |
2.3 药品及试剂 |
2.4 试验动物 |
3 试验方法 |
3.1 溶液配制 |
3.2 试验动物分组 |
3.3 建立I/R模型 |
3.4 心电图评分 |
3.5 大鼠心肌肥厚指数 |
3.6 大鼠心肌缺血危险区面积占比 |
3.7 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 |
3.8 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脏生化指标 |
3.9 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3.10 TUNEL检测大鼠心脏细胞凋亡 |
3.1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脏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 |
3.12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MAPK p38和NFκB p65 表达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 |
5.1 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
5.2 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肌肥厚指数的影响 |
5.3 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脏缺血危险区面积占比的影响 |
5.4 葛预处理对I/R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 H-E染色检测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5.6 Masson染色检测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
5.7 TUNEL检测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5.8 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脏缝隙连接蛋白Cx43 表达的影响 |
5.9 Western Blot检测葛预处理对I/R大鼠心脏MAPK p38和NFκB p65 的影响 |
6 讨论 |
第2章 葛根与粉葛IAF、MS对 H9c2 细胞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主要药物与试剂 |
2.3 溶液配制 |
2.4 葛根与粉葛的IAF和MS的制备与检测 |
2.5 H9c2 细胞分组 |
2.6 建立(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 |
2.7 Pro和 Pue浓度筛选 |
2.8 IAF和 MS浓度对H9c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9 IAF和 MS对 OGD/R诱导H9c2 细胞损伤的影响 |
2.10 IAF和 MS预处理对H9c2 细胞SOD活性和 LDH活性的影响 |
2.11 Western Blot检测IAF和 MS预处理对H9c2 细胞MAPK p38和NFκB p6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1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Q-TOF检测葛根与粉葛的IAF和 MS |
3.2 OGD/R模型对H9c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 Pro和 Pue浓度筛选 |
3.4 IAF或 MS对 H9c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3.5 葛根IAF和 MS预处理对OGD/R诱导H9c2 细胞损伤的影响 |
3.6 IAF和 MS预处理对H9c2 细胞SOD活性和 LDH活性的影响 |
3.7 IAF和 MS预处理对H9c2 细胞MAPK p38和NFκB p6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8 IAF和MS比较 |
4 讨论 |
第3章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葛抗心律失常的机制 |
1 引言 |
2 方法 |
2.1 数据库与软件 |
2.2 RP活性成分获取与靶点筛选 |
2.3 心律失常靶点的获取与筛选 |
2.4 RP-活性成分-靶点-心律失常网络构建 |
2.5 RP治疗心律失常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 |
2.6 RP治疗心律失常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7 RP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 |
3 结果 |
3.1 RP中潜在活性成分获取与靶点筛选 |
3.2 RP-活性成分-靶点-心律失常网络构建 |
3.3 RP治疗心律失常的PPI网络绘制 |
3.4 RP治疗心律失常的靶点GO富集分析 |
3.5 RP治疗心律失常的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6 RP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 |
4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创新与不足 |
文献综述 第4章 再灌注心律失常及中药防治的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再灌注心律失常机制 |
2.1 钙超载 |
2.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
2.3 氧化应激 |
2.4 炎症机制 |
2.5 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 |
3 中药及其制剂防治心律失常 |
3.1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 |
3.2 中药有效成分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金归配伍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自噬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与防治 |
(一)学术源流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论治 |
二、现代医学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代认识 |
(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
(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现状 |
三、自噬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
(一)自噬的研究进展 |
(二)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
(三)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药品 |
(三)实验试剂 |
(四)实验仪器 |
(五)药物制备 |
二、实验方法 |
(一)分组及给药 |
(二)造模方法 |
(三)造模成功标准 |
(四)模型排除标准 |
三、检测指标 |
(一)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二)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三)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血清中CK-MB、T-AOC水平的影响 |
(四)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超微结构与自噬水平的影响 |
(五)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自噬相关蛋白及pmTOR的影响 |
四、统计学处理 |
五、技术路线 |
实验结果 |
一、各组大鼠心电图的变化 |
二、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 |
三、各组大鼠血清中CK-MB、T-AOC水平的变化 |
四、各组大鼠超微结构与自噬水平的变化 |
五、各组大鼠自噬相关蛋白及pmTOR的变化 |
讨论 |
一、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
二、动物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三、金归配伍的组方依据及研究进展 |
(一)方药组成与方剂功效 |
(二)现代药物研究进展 |
四、关于实验结果的探讨 |
(一)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二)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三)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血清中CK-MB、T-AOC水平的影响 |
(四)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超微结构与自噬水平的影响 |
(五)金归配伍对MIRI大鼠自噬相关蛋白及pmTOR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介 |
(7)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凋亡指数和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二 |
附录三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
致谢 |
(8)新型人参皂苷AD2通过抑制GPCR/cAMP/PKA通路和炎性因子表达调节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第一部分:AD2对ISO所致的大鼠心肌电活动及其机制的影响 |
2.1.1 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2.1.2 CCK-8检测AD2对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1.3 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制备 |
2.1.4 多电极阵列映射系统(Electrical Mapping)检测心室肌心外膜电生理指标 |
2.1.5 高通量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检测心律失常模型可能的致病基因 |
2.1.6 实时定量PCR检测GPCR mRNA的表达 |
2.1.7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成像系统(FRET)检测细胞内cAMP、PKA含量变化的检测 |
2.1.8 ELISA检测大鼠离体心脏组织内炎性因子含量变化 |
2.2 第二部分:高分辨荧光标测技术检测AD2对ISO所致豚鼠动作电位(Vm)信号的变化 |
2.3 第三部分:AD2对ISO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2.3.1 通过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
2.3.2 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第一部分:AD2对大鼠心肌电活动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3.1.1 不同浓度AD2对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1.2 AD2对ISO所致离体灌流大鼠心室肌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传导速度及心率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3 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寻找AD2抑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靶标 |
3.1.4 AD2对ISO诱导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GPC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5 AD2对ISO所致乳鼠心肌细胞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 |
3.1.6 AD2对ISO所致乳鼠心肌细胞PKA含量变化的影响 |
3.1.7 AD2对ISO刺激离体大鼠心室肌炎性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 第二部分:AD2对ISO刺激豚鼠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 第三部分:AD2改善ISO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心肌纤维化 |
3.3.1 AD2改善了ISO诱导的小鼠心功能指标的异常 |
3.3.2 AD2降低了ISO诱导的在体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参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益气活血中药调节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线粒体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益气活血中药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气活血中药通过HIF-1a/BNIP3线粒体自噬通路干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负荷量替格瑞洛联合丹红注射液防治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 陈琦,林子舒,马天一,刘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23)
- [2]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 王婷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D]. 陈安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4]龙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D]. 陈虹燚.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5]葛根与粉葛抗MIRI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马嘉鑫.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金归配伍对MIR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自噬水平的研究[D]. 潘明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D]. 李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新型人参皂苷AD2通过抑制GPCR/cAMP/PKA通路和炎性因子表达调节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研究[D]. 曹瑀莹. 大连大学, 2021(01)
- [9]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熊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10]益气活血中药调节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研究[D]. 夏君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