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论文文献综述)
蒙永业[1](2019)在《中国标准国际化评价及其对外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标准化是中国经济追求发展速度转向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中国标准国际化是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质量与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外开放40年经济发展、“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等都与中国标准国际化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定量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研究提出标准国际化评价的理论模型,从标准编制国际化、标准文本国际化、标准使用国际化和标准活动国际化四个维度构建出标准国际化评价模型,并对该评价模型进行数据验证。本研究从标准国际化四个维度采集数据,包括1977-2017年期间标准编制国际化数据,标准文本国际化强度、速度、效度数据,标准使用国际化数据及标准活动国际化数据,另外建设百万词级别中外标准英文版语料库研究标准英文版语言特征,计算中国标准英文版母语接近度。研究方法采用统计方法、文本分析法、语料库方法、计量模型方法等。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发现:首先,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就标准编制国际化而言,国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编制中国标准程度较低,外商参与编制中国国家标准比例只有1.8%,跨国合作编制中国标准为0;(2)就标准文本国际化而言,中国标准英文版母语接近度为89.87%,有着较为明显的第二语言可读性特征,现行国家标准只有中34.7%在不同程度上均采用国际标准或翻译为英文版,国际采标平均滞后8.61年,中国标准英文版不具备法律效力;(3)就标准使用国际化而言,中国标准国际互认度低,与英法等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标准互认协议仅涵盖两国均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尚未有外国企业项目采用中国标准;(4)就标准活动国际化而言,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量高质不高,截止2017年底,中国加入ISO/IEC约900个技术机构(TC/SC),承担其中67个主席副主席职务,注册国际标准化专家达到2000人,对口单位380家,但累计仅主导制定333项国际标准。其次,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和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对促进进出口贸易增长作用明显。表现在:(1)从短期看,当期标准国际化程度提高对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的作用为负(短期半弹性分别为(-0.097020和-0.204333),对进口总额的作用为正(短期半弹性为0.024321),表明当期标准国际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滞后,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滞后则不明显;(2)从长期看,标准国际化程度提高可以促进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增长(长期相关性分别为R=1.732532、R=1.763353和R=1.699957)。本研究具有理论上、方法上和应用上的贡献。从理论上看,本研究跨越语料库语言学、语言经济学、国际化理论、标准化理论、国际贸易学等理论研究标准国际化,尝试构建出包含四大维度的“标准国际化理论模型”,为考察各国标准国际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从方法上看,本研究通过大规模中外标准语料库,提取超过108项语言特征,从标准英文版母语接近度、标准文本国际化强度、效度及速度四个方面构建一套测量标准文本国际化程度的方法,另外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经济计量软件和统计软件等多种计算机软件结合方法验证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从应用上看,本研究总结出的标准英文版语言特征可应用于中国标准英文版翻译实践,标准国际化测评模型可应用于测评各行各业的标准国际化程度,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对外贸的影响评价可应用于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其他领域。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五项对策性建议:第一,适时适度扩大我国标准编制国际化程度。让更多国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编制中国标准;扩大国家间、城市间、民间跨国合作编制标准,实现标准化项目合作和双边、多边交流等。第二,进一步扩大我国标准国际一致性,加大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标工作;缩短国际采标滞后时间;研究我国标准同时发布中英版、具备同等法律效力的可能性与路径。第三,改变我国标准使用国际化思路,重视标准带来的实质效益,提高我国标准海外示范度。第四,提升我国标准活动国际化质量。第五,设立国家机构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连升[2](2018)在《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本控制是氯碱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生产成本状况,降低企业的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组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对抗经济风暴和外部竞争的能力。当前国内氯碱企业虽然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电解耗电、伴热蒸汽等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使用,基本上占到企业生产成本的50%~60%左右。由于氯碱电解中,主要的原料就是原盐,而且原盐消耗量较大,因此原盐在氯碱企业生产成本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出现经济乏力或疲软的情况,就会迅速直接造成氯碱企业出现较大的利润变化和波动,因此,氯碱企业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就成为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而且也是提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和主要因素。HB氯碱公司是我国一家中等规模的氯碱企业,本文通过对HB公司生产及运营特点进行分析,由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氯碱行业当前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HB公司当前生产成本控制使用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并就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通过员工成本控制技能培训、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成本预警及奖励机制、推进技术创新、严格成本核算等措施,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从而提高HB公司的经济效益。
余彤[3](2012)在《我国当前的信托风险管理》文中指出金融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和前沿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信托业是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信托机构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信托机构的风险为主线,在吸收运用西方的风险管理理论、信托理论和中外专家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结合具体案例等方法,对我国信托机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我国信托机构风险管理的有效模式和政策措施。
曹旭[4](2010)在《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省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落后的基础设施是会阻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云南省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物质载体,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云南省的兴衰。随着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规模的加大,造成了该领域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由来已久的政府主导的融资方式,实际上已经很难满足云南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了。融资渠道的困境和融资模式的单一,导致了建设项目与融资的需求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丰富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这是云南省经济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为研究对象,从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渠道以及融资模式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现状;接着笔者进一步从宏观体制性因素,及微观内部性因素的角度分析,得出导致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针对分析得出的原因并结合云南省的实际状况,笔者提出要大力发展云南省市政债券,积极尝试新兴的BOT融资模式,以及深入开展政府信用融资平台至县市级政府。笔者认为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必将极大的改善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状况。
李小军[5](2009)在《建设项目代建制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代建制作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新的制度,必须由初步的探索阶段逐步的走向成熟和完善,虽然在一些地区实践中已经初步显现出一定的优势,但由于代建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代建制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代建制企业自身,以及企业选择评估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由传统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入手,简要分析了传统管理模式、PMC管理模式、CM模式以及公共工程中的BOT模式的优缺点,引出代建制管理模式,进一步介绍了代建制的基本概念,产生机理和主要参数,并从上海重庆等地代建制现行模式中提取经验,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各地代建制优势和不足,从代建制模式的改进,代建制风险评估和代建制行业利益分配,准入标准和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整合一套自己对促进我国代建制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①采用了“投、建、管、用”分离,改革原来代建制带有官办色彩的性质,提高透明度。②兼顾大型小型项目,政府不再采用内部委托方式,提高企业积极性,促进竞争,完善代建制企业内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专业服务。③建立职业保险制度,进行风险分担,保障代建制企业相当管理费用,公平分配利益,建立代建制综合成果评估标准。④明晰权利分配,明确代建企业法律权利义务,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和项目的投资人,应当承担起正确引导代建制企业科学发展的责任,充分认识到代建制的管理优势,转变观念,加快政府自身机构改革,同时为代建制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大力推广这一新的制度,为公共建设项目的高效,廉洁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赵海[6](2007)在《“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代建制”是近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基建项目管理模式。在代建制实施过程中,不论是业主方还是代建方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论文主要通过对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建立有关代建制模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旨在对代建制模式下业主方和代建方所面对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可以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各主体在实施代建制模式中的风险,推动代建制模式在国内工程领域的应用。论文以“代建制”模式的相关概念以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查阅国内大量相关资料,在大量的数据采集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风险管理逻辑体系,归纳出在代建项目中,项目法人和项目代建人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并运用风险识别的方法,通过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与分类,把这些因素按层次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构建了关于项目法人和代建人的代建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剖析了现行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特色和弊端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的评价方法对代建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完整的进行代建制模式下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实证分析,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结论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合理的,所得的结论也是可靠的。论文所提出的方法能适用于所有应用代建制模式的工程风险评价,为国内其他项目运用代建制模式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罗玉中,哈斯[7](1997)在《信息高速公路立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
会明,耀威[8](1997)在《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文中研究说明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一、防止外汇风险的主要途径与作用 任何可以完全或部分消除外汇风险的技术称为保值措施或外汇风险的防止方法。具有外汇风险的国际企业结合每笔交易的特点与本身贸易财务条件,从以下5个方面,采取一定的方法来防止风险: (一)做好货币选择,优化货币组合,正确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与购销原则。 采取计价货币从优法、拖延收付法、提前收付法、平
会明,耀威[9](1996)在《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上)》文中指出第六讲外汇风险管理(上)会明,耀威第一节外汇及汇率一、外汇“外汇”(FOREIGNEXCHANGE)的英文原意是“国际汇兑”。外汇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一)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外...
张德利[10](1994)在《《政治经济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三)》文中研究表明 上两期我们分析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材,本期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教材的内容作一简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实际上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专题讲座。全书六讲,第一讲主要是介绍我国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导论;第二至第六讲具体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二、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标准国际化评价及其对外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个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标准国际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标准与标准化 |
2.1.2 标准国际化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语言学理论 |
2.2.2 标准化理论 |
2.2.3 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基于语料库的文本测量研究 |
2.3.2 标准国际化研究 |
2.3.3 标准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3章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模型构建 |
3.1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的理论模型 |
3.1.1 标准编制国际化 |
3.1.2 标准文本国际化 |
3.1.3 标准使用国际化 |
3.1.4 标准活动国际化 |
3.2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3.3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测量指标说明 |
3.3.1 标准编制国际化程度测量指标 |
3.3.2 标准文本国际化程度测量指标 |
3.3.3 标准使用国际化程度测量指标 |
3.3.4 标准活动国际化程度测量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语料与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语料库方法 |
4.3.2 计量模型方法 |
4.3.3 统计方法 |
4.4 研究工具 |
4.4.1 语料加工工具 |
4.4.2 语料库统计工具 |
4.4.3 统计工具 |
4.4.4 计量经济学工具 |
4.5 中国标准国际化指数计算方式 |
4.5.1 三级指标赋值说明 |
4.5.2 标准文本国际化指标计算公式 |
4.5.3 标准国际化指数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
5.1 中国标准编制国际化定量评价 |
5.1.1 国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编制标准定量评价 |
5.1.2 跨国合作编制标准 |
5.1.3 标准编制国际化指标计算 |
5.1.4 标准编制国际化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
5.2 中国标准文本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
5.2.1 中外标准英文版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
5.2.2 标准文本国际化强度分析 |
5.2.3 标准文本国际化速度分析 |
5.2.4 标准文本国际化效度分析 |
5.2.5 标准文本国际化指标计算 |
5.2.6 标准文本国际化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
5.3 中国标准使用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
5.3.1 境外项目本国标准采用度 |
5.3.2 标准国际互认度 |
5.3.3 他国采用本国标准度 |
5.3.4 标准海外示范度 |
5.3.5 标准使用国际化指标计算 |
5.3.6 标准使用国际化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
5.4 中国标准化活动国际化程度定量评价 |
5.4.1 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合作度 |
5.4.2 国际组织任职数 |
5.4.3 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度 |
5.4.4 国际标准制/修订我国参与度 |
5.4.5 标准活动国际化指标计算 |
5.4.6 标准活动国际化指标发展趋势分析 |
5.5 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指数测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标准国际化对外贸的影响评估 |
6.1 研究数据加工处理 |
6.2 研究数据单位根检验 |
6.3 研究数据Johansen协整检验 |
6.4 研究数据误差修正模型 |
6.5 研究数据因果关系检验 |
6.6 结果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发现 |
7.1.1 标准国际化程度评价维度和指标合理有效 |
7.1.2 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 |
7.1.3 中国标准编制国际化步伐和水平正稳步发展 |
7.1.4 中国标准英文版译文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
7.1.5 中国标准文本国际化程度较高 |
7.1.6 中国标准使用国际化程度需要加强 |
7.1.7 中国标准活动国际化数量多层次不高 |
7.1.8 中国标准国际化程度对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 |
7.2 对策性建议 |
7.2.1 适时适度扩大中国标准编制国际化程度 |
7.2.2 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国际一致性 |
7.2.3 标准使用国际化应提质增效 |
7.2.4 中国标准活动国际化应从量变到质变 |
7.2.5 设立标准国际化专门机构推动发展 |
7.3 研究贡献 |
7.3.1 理论贡献 |
7.3.2 方法论贡献 |
7.3.3 实践贡献 |
7.4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7.4.1 研究局限性 |
7.4.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1:标准国际化指数评价指标初设权重 |
附表2:国家统计局1977-2017年改革开放40年进出口额统计数据 |
附表3: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标准国际化指数对数处理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相关概述 |
2.1 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 |
2.2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与要求 |
2.3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
2.4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
2.4.1 标准成本法 |
2.4.2 责任成本法 |
2.4.3 目标成本法 |
2.4.4 作业成本法 |
2.4.5 战略成本法 |
第3章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
3.1 HB公司概况 |
3.2 HB公司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3.2.1 原辅材料成本 |
3.2.2 能源成本 |
3.2.3 检维修成本 |
3.2.4 部门生产经费 |
3.2.5 企业管理费用 |
3.2.6 生产成本结构比例 |
3.3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
3.4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
3.4.1 定额控制 |
3.4.2 目标分配 |
3.4.3 全面预算 |
3.5 HB公司目前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
3.5.1 物资定额控制备品备件消耗 |
3.5.2 节能降耗鼓励员工低成本控制 |
3.5.3 峰谷平运行降低用电成本 |
3.5.4 多级签批控制施工成本 |
3.5.5 全面预算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 |
第4章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材料使用存在浪费 |
4.1.2 水电及蒸汽费用高 |
4.1.3 检维修及维保费用较高 |
4.1.4 生产成本控制人员流动大 |
4.1.5 成本统计核算重点不当 |
4.2 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职工队伍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
4.2.2 生产成本控制职责不明确 |
4.2.3 成本分析环节薄弱 |
4.2.4 成本控制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 |
4.2.5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5章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对策 |
5.1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
5.1.1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 |
5.1.2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则 |
5.2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
5.2.1 增强培训,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技能 |
5.2.2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全员生产成本控制积极性 |
5.2.3 推进技术创新,多渠道降低能源成本 |
5.2.4 构建成本预警机制,严控意外成本 |
5.2.5 严格成本核算,强化前馈控制 |
5.2.6 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
第6章 HB公司改进生产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组织领导 |
6.2 完善成本控制的技术和信息基础 |
6.3 培育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文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我国当前的信托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托简介 |
二、信托当前概况 |
三、风险的表现方式 |
1. 经营基础薄弱,违规作业普遍。 |
2. 资产与负债不对称,潜藏巨大金融风险。 |
四具体案例分析 |
(4)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基本概念 |
1.5.1 基础设施 |
1.5.2 基础设施的特点 |
1.5.3 基础设施的作用 |
1.5.4 融资 |
1.5.5 融资的类型与特点 |
1.5.6 融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
1.6 创新点及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分析 |
2.1 云南省基础设施融资基本状况 |
2.2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中直接融资渠道 |
2.2.1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融资渠道 |
2.2.2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中股票融资渠道 |
2.2.3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渠道 |
2.2.4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融资情况 |
2.2.4.1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总量过小 |
2.2.4.2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 |
2.3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间接融资渠道——银行融资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1 宏观体制因素 |
3.1.1 商业银行的基础建设融资功能的缺失 |
3.1.2 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基础建设融资功能的缺失 |
3.2 内部环境因素 |
3.2.1 较弱的经济基础 |
3.2.2 缺乏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金融组织体系 |
3.2.3 缺乏有效的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手段 |
3.2.4 思想不够解放,改革的意识相对淡薄 |
3.2.5 其他因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的化解策略 |
4.1 大力发展市政债券 |
4.1.1 美国市政债券的特点 |
4.1.2 其他发达国家市政债券的发展 |
4.1.3 云南省发展市政债券的意义 |
4.1.4 云南省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运作模式 |
4.1.4.1 云南省发展市政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
4.1.4.2 云南省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具体运作 |
4.2 积极采用BOT 融资模式筹集建设资金 |
4.2.1 BOT 融资方式的主要特点 |
4.2.2 云南省基础设施采用BOT 融资方式的运作 |
4.2.2.1 云南省基础设施采用BOT 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4.2.2.2 云南省基础设施采用BOT 融资方式的具体运作 |
4.3 加强云南省政府融资平台建设 |
4.3.1 云南省级信用融资平台的组织建设模式 |
4.3.2 深入开展政府融资平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建设项目代建制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代建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 |
2.1 代建制研究综述 |
2.1.1 代建制研究现状 |
2.1.2 代建制产生的机理 |
2.2 代建制中主要参与方及其职责 |
2.3 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
2.3.1 传统管理模式 |
2.3.2 PMC 管理模式 |
2.3.3 CM 模式 |
2.3.4 公共工程的BOT 模式 |
2.3.5 设计/建造模式 |
3 代建制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3.1 代建制模式国内外现状分析 |
3.1.1 国外现状分析 |
3.1.2 国内现状分析 |
3.2 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
3.2.1 代建制的优势 |
3.2.2 与CM 模式的比较 |
3.2.3 各种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
3.3 国内代建制模式的介绍 |
3.3.1 重庆模式 |
3.3.2 宁波模式 |
3.3.3 深圳模式 |
3.3.4 上海模式 |
3.3.5 北京模式 |
3.3.6 国内模式的综合分析 |
3.4 实际案例分析 |
4 对代建制管理模式的改进 |
4.1 改进代建制遵循的原则 |
4.2 对现行模式的改进 |
4.3 改进的机理与重点 |
4.4 对模式改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保障措施 |
4.4.1 代建制风险问题 |
4.4.2 代建费问题 |
4.4.3 制约代建制发展的其它问题与保障措施 |
4.4.4 对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项目管理模式实践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实践应用情况 |
1.2.2 国内实践应用情况 |
1.3 项目代建制 |
1.3.1 代建制的提出 |
1.3.2 代建制的概念 |
1.3.3 代建制的运行机制 |
1.4 代建项目风险研究的现状 |
1.4.1 国内外风险管理的发展 |
1.4.2 国内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 |
1.4.3 目前国内代建制项目风险研究状况 |
1.5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2.1 代建制模式下项目风险的定义 |
2.2 代建制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2.2.1 风险识别的概述 |
2.2.2 代建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 |
2.2.3 风险识别的技术 |
2.3 代建制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2.3.1 代建项目的风险来源 |
2.3.2 代建制项目的风险特点 |
2.3.3 代建工程项目法人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4 代建项目中代建人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3.1 代建制模式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
3.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3.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3.2.1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
3.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代建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建项目风险的实证研究 |
4.1 代建项目的基本概况 |
4.2 项目建设的模式 |
4.3 代建项目的风险评价 |
4.3.1 基于项目法人─毫州市涡河近期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的代建风险分析 |
4.3.2 基于代建人─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的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 |
5.2 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标准国际化评价及其对外贸的影响[D]. 蒙永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
- [2]HB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连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3]我国当前的信托风险管理[J]. 余彤. 经济视角(上), 2012(06)
- [4]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研究[D]. 曹旭. 云南大学, 2010(05)
- [5]建设项目代建制模式的研究[D]. 李小军. 重庆大学, 2009(12)
- [6]“代建制”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析[D]. 赵海. 河海大学, 2007(05)
- [7]信息高速公路立法初探[J]. 罗玉中,哈斯. 科技与法律, 1997(Z1)
- [8]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下)[J]. 会明,耀威. 中国商检, 1997(01)
- [9]第六讲 外汇风险管理(上)[J]. 会明,耀威. 中国商检, 1996(12)
- [10]《政治经济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三)[J]. 张德利. 湖北电大学刊(文经版), 1994(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