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宽带网络及其建设

我国宽带网络及其建设

一、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秦伟[1](1997)在《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文中指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宽带信息网的研究热潮。本文介绍了宽带网产生的背景、组成、提供的业务及国际动态,并就我国宽带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曾中全[2](2001)在《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CIMS应用工程规划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CIMS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在国家科技部领导下,十几个国家863/CIMS主题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现在CIMS技术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多个行业的200多个企业示范应用,其中大部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有很多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启动CIMS应用工程。实践证明:CIMS是我国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CIMS技术日趋成熟,CIMS的理论也得到极大的充实和提高,人们相继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工程、企业重组等新思想、新管理模式引入CIMS,进一步丰富了CIMS的内涵,进而提出“以人为中心”的CIMS思想,CIMS集成的范围也从单纯的信息集成进一步扩展至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 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和系统集成,将成为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根据许多CIMS示范企业的经验,企业应尽快实施CIMS,在CIMS的总体设计框架下,实现财务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自动化生产线信息集成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及决策支持子系统(领导查询)等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本文就是在认真研究CIMS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生产过程和管理程序的深入调查,对企业现状和需求的深刻分析,提出了实施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CIMS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CIMS应用工程(简称JF-CIMS)由五大应用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领导查询系统、质量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及两大支撑分系统(数据库分系统、网络分系统)构成,具有典型的流程工业的特点。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2001~2005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的分步实施方案,对各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和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效益驱动的原则,方案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陈立平[3](2006)在《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传播学、信息传播学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我国目前主要农村信息服务的模式和途径从信息服务方式、组织模式和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我国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案,并在信息化村建设和小城镇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应用实践,从政策、技术和实践等方面对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为解决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1、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发展背景、发展路径、发展动力、优惠政策、培训制度和信息立法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我国应该加强政府对农村信息服务的统一协调和领导、制定相应的法规和优惠政策、注重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2、研究我国目前主要的农村信息服务的模式和途径,分析了信息服务支撑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同服务途径和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和信息服务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为现代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和途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从实现“三电(电话、电视、电脑)一体”和“三线(电话线、有线电视和数据)合一”的目标出发,研究分析了公益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渠道建设和内容建设方案,提出了经营性农村信息服务机制的建立办法。4、基于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案,在北京市顺义区吴雄寺村和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分别开展应用,从信息化村建设和小城镇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5、提出了我国未来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从政府立法、科研单位研究和双向信息交流机制保证信息源建设的质量与实用性;信息传播渠道建设要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服务模式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的原则,稳定公益性服务、放活经营性服务;从政策支持到财政扶持,鼓励各类农业组织的发展,发挥他们在农村信息专业化服务中的作用;以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农业,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坚持开放性和参与广泛性原则,政府牵头,调动各方力量,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李恭伟[4](2006)在《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接口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宽带化发展以及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通讯技术与医疗科学呈现紧密渗透趋势。远程医疗信息共享的实现已经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与社会需求。在我国大力推进数字化和宽带网建设的今天,利用宽带网络的高速传输性能,建立起一个能够提供多家医院之间信息和存储设备共享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真正地建立起完善的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需要考虑一个关键点:在各家医院内的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服务器之外建设接口服务器系统,来制定基于美国卫生信息传输标准(Health level seven,HL7)以及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的HIS与PACS数据入库策略。另外,基于安全与行政管理等原因,各家医院局域网与信息共享平台高速宽带网必需隔离,因此医院原始数据服务器及其它终端设备处于与信息共享平台高速宽带网物理隔离的内部局域网中,通过接口服务器系统接入信息共享平台。本论文结合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基于PACS和宽带网的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的设计,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网络系统是平台建设的基础,作者以网络物理隔离技术为核心对接口服务器系统的硬件架构以及平台网络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设计了基于VPN技术的高安全性能的平台网络系统实现方案。其次,在平台功能分析与网络系统实现的基础上,作者以中间件为主要技术,对以接口服务器系统为核心的平台软件进行设计,实现了平台的三个功能子系统:基于HL7与DICOM标准的医学影像与病历数据传送系统,通过接口服务器系统实现医疗信息从医院到平台数据中心的汇总;基于WEB的医学影像病历信息查询浏览系统,使医院终端设备在接口服务器系统的管理下实现对医疗影像病历信息的在线查询、浏览与处理;基于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远程会诊网络系统,实现远程会诊模式的创新。最后,作者通过对各子系统的流程分析探讨了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实现与应用。以上这些工作为本项目的全面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廖婷婷[5](2015)在《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物联网政策文本研究》文中提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被视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物联网被正式列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物联网相关政策,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全面收集和整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51份。根据罗斯韦尔和泽福德的思想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并结合物联网产业的研发、投资、生产和消费四个阶段,构建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收集的政策文本具体条款进行编码,并将其归入二维分析框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总结出近年来我国物联网政策的特点。运用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法,剖析我国物联网政策在政策工具维度存在需要改善之处:政策工具类型比例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不足;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不足或缺失,主要表现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目标规划类工具过溢,经济激励类工具不足;供给型政策工具中,资金支持类工具不足;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外包和贸易管制的运用存在不足。政策工具集中在研发、生产和消费阶段,投资领域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改进物联网政策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适度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强其实施力度;以及加大政策工具在物联网产业投资阶段的应用。

詹恂[6](2005)在《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目前中国国内上网人数仅位居美国之后,排名全球第二,2004年比1997年增长了128倍。预计到200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互联网用户的国家,人数将达1.46亿人,届时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在网络传媒的服务业务方面:搜索引擎、网络教育、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上视频服务、收费邮件服务、短信服务、网上招聘、网络资讯服务、网络游戏等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并被更多用户信赖、接受和使用。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互联网经济从第一个发展顶峰跌入低谷,经历了严酷的泡沫挤压和市场淘汰。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网络传媒的发展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是抓住机遇,加快了发展步伐,大大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在全世界范围看来,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今天,笔者几乎可以肯定地认为,随着中国网络人口的不断扩大,网络传媒的作用和影响会进一步显现出来。而目前国内对网络传媒的研究刚刚起步,对网络传媒领域专门的经营研究就更少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在中国自出现到现在还不到20年时间,但是,其发展之快是以往所有的研究没有预料到的。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庞大人群每天必须使用的工具,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在传播形式上,它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无论是动态、静态的信息,还是文字、声音、图像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从传播范围看,互联网跨国

何志新[7](2004)在《动态环境下的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的出现与宽带产业的高速增长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宽带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首先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而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非洲、拉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的宽带发展明显加速。从全球范围来看,电信业在经历了数年的低迷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宽带业务的快速增长已成为电信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亮点。 本文对中国的宽带产业所面临的形势、接入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湖南电信的实际情况,认为湖南电信应利用宽带市场的成长机会,加快宽带业务的发展,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宽带业务在湖南电信的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使之成为保障湖南电信持续发展的新的基点。 湖南电信基于的自身实力与行业状况,战略发展目标确定为:占领湖南宽带业务市场80%的市场份额,确保市场主导地位;五年内在现有50万用户的基础上增加到200万户;湖南电信的宽带业务在中国电信集团内部居于先进地位。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应当具体分析,宽带接入领域应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而宽带应用领域宜采取差异化战略。就发展宽带业务的市场策略而言,湖南电信应结合自身资源和行业环境采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竞争合作、渠道营销、捆绑营销、灵活定价等多种策略。

王票利[8](2005)在《构建HL7中间件——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与医学影像科学在医疗行业的进一步渗透,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进程得到不断深入和拓展。医疗领域逐步建立了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管理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系统,实现了病人病历信息和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管理、传输,使得医疗系统之间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然而,各个医疗系统几乎都是来自不同的开发商,并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系统中数据存储和表达方式相差很大,传输模式不尽相同,硬件环境参差不齐,很难直接在系统之间交换数据。要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首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目前,对于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厂家缺乏对标准化和系统开放性的认识,一般都没有采用通用的标准接口进行设计,严重地阻碍了医院PACS与HIS、医院间HIS等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本文结合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基于PACS和宽带网的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主要完成对HL7(Health Level 7,医疗电子信息交换标准)即HIS系统遵循的国际通用标准的剖析工作。系统分析了利用HL7标准进行医疗信息集成的方法,探讨了PACS与HIS、院际HIS等系统之间融合的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HL72.4标准的医疗信息交换系统的主要模块:消息的构建、解析、数据库接口以及传输模块等中间软件,实现了医疗信息交换中消息的构建、发送、接收、解析的基本交换流程,解决了医院内部子系统之间以及多家医院HIS与HIS的异构数据源环境下的数据集成与数据共享问题,成功地实现了医疗系统之间医疗信息的共享,为医疗信息交换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远程医疗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刘恋[9](2012)在《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城市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制约时,“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很多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较早地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比如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继提出并落实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逐渐取得了成效。近两年来,“智慧城市”在中国也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但我国目前对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的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处于政策性的阶段。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建设内容,从技术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从产业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从应用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整理美国、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举措、建设内容及相关政策;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上海、广东、深圳、南京、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举措、建设内容及相关政策;结合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及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及长春市建设的启示及借鉴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利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要素。利用SWOT方法分析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外部的机遇、挑战,内部的优势、劣势;从金融、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从无线城市建设、电子政务、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公共安全及应急指挥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建设中明确推进重点;从加强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国内典型城市如宁波、上海、南京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模式及推进策略;从政府与市场的不同组合,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不同的优缺点;从技术创新、产业带动、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闻洪涛[10](2016)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却备受质疑。在国内国际面临环境因素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到底如何进行创新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聚焦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话题,基于产业创新理论、文化产业理论、战略管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2)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3)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结构,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从个体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4)研究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重要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所在,并把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重点创新领域研究。(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本文提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突出市场创新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6)从产业制度创新的视角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回到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的理论本源,结合产业实践,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所在。提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领域在于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市场创新为核心领域。产业创新宜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新的市场创新”的渐进性创新路径。文章建构了网络文化产业逆向周期模型,并分析了网络产业创新中的“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互动关系。(2)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结构应“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建立了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企业、风投机构和用户居于核心层,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处于外围层),提出应高度重视风投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3)提出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战略模式。自主创新带动战略的内涵主要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产业创新主导权;产业创新要发挥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合作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二、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CIMS应用工程规划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意义
        1.2.1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2.2 保证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
        1.2.3 确保信息的整体集成
        1.2.4 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最佳投入/产出比
        1.2.5 提高企业竞争力
    1.3 系统规划覆盖的范围
    1.4 系统规划原则
        1.4.1 系统性
        1.4.2 整体性
        1.4.3 开放性
        1.4.4 重点是解决信息集成问题
        1.4.5 充分保护现有资源
        1.4.6 处理好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
        1.4.7 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相一致
        1.4.8 不过分强调细节
    1.5 系统规划依据
2 现行系统概况
    2.1 企业的发展历史及总体概况
    2.2 企业的组织机构
        2.2.1 职能管理部门
        2.2.2 生产经营单位
    2.3 企业内部管理现状
    2.4 企业生产销售状况
    2.5 企业计算机应用概况
    2.6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6.1 企业的发展目标
        2.6.2 发展规划
        2.6.3 信息化发展的初步设想
3 现行系统分析
    3.1 引言
    3.2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在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方面
        3.2.2 信息化方面
        3.2.3 财务成本管理方面
        3.2.4 人事管理方面
        3.2.5 生产管理方面
        3.2.6 物资管理方面
        3.2.7 营销管理方面
        3.2.8 质量管理方面
    3.3 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3.3.1 合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3.2 科技中心的正确定位
        3.3.3 成立企业信息中心
        3.3.4 加强企业标准化和情报工作
        3.3.5 加强人事管理
        3.3.6 加强财务信息管理
        3.3.7 大幅度精简报表数量和格式
        3.3.8 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4 JF-CMIS一期工程的目标
        3.4.1 JF-CIMS一期工程的主要内容
        3.4.2 关于企业信息代码设计
        3.4.3 领导查询系统
        3.4.4 宽带网资源的整合及企业内部电子邮件与通知系统
        3.4.5 厂内经济指标考核系统
        3.4.6 档案及情报管理系统
        3.4.7 办公自动化和WEB查询系统
        3.4.8 生产系统监控
4 需求分析
    4.1 总目标与任务描述
        4.1.1 总目标
        4.1.2 主要任务
    4.2 第一阶段目标及任务描述
        4.2.1 主要目标
        4.2.2 主要任务
    4.3 第二阶段目标及任务描述
        4.3.1 主要目标
        4.3.2 主要任务
    4.4 第三阶段目标及任务描述
        4.4.1 主要目标
        4.4.2 主要任务
    4.5 功能需求
        4.5.1 总体功能需求
        4.5.2 管理信息分系统MIS的功能需求
        4.5.3 领导实时化查询分系统LIS的功能需求
        4.5.4 质量信息分系统QIS的功能需求
        4.5.5 以生产过程集成化信息管理为主的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的需求
        4.5.6 电子商务分系统EC的功能需求
        4.5.7 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分系统DDS的功能需求
    4.6 信息需求
        4.6.1 信息范围
        4.6.2 信息分类
        4.6.3 信息的管理与信息的一致性
    4.7 性能需求
        4.7.1 集成性
        4.7.2 开放性
        4.7.3 可靠性
        4.7.4 简单性和适用性
        4.7.5 先进性
        4.7.6 覆盖面
        4.7.7 响应速度
        4.7.8 经济性
    4.8 约束条件分析
        4.8.1 现行管理模式的约束
        4.8.2 员工素质和水平约束
        4.8.3 生产经营连续性的约束
        4.8.4 资金方面的约束
        4.8.5 技术成熟度的约束
        4.8.6 多种生产模式并存的约束
        4.8.7 地域宽广的约束
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1 制定总体结构的指导思想
    5.2 总体功能树
    5.3 系统总体结构
    5.4 系统的功能模型
6 信息标准化设计
    6.1 报表分析
        6.1.1 按用途分
        6.1.2 按产生周期分
    6.2 信息代码分析
        6.2.1 816厂使用信息代码的现状分析
        6.2.2 建立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的基本原则
        6.2.3 JF-CIMS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
    6.3 信息模型的设计
        6.3.1 处理功能与信息实体的关系
        6.3.2 系统信息模型的建立
        6.3.3 数据储存的组织
    6.4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7 MIS分系统结构设计
    7.1 MIS分系统需求分析
    7.2 MIS分系统目标和任务
        7.2.1 总目标和任务
        7.2.2 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7.2.3 第二阶段目标和任务
        7.2.4 第三阶段目标和任务
    7.3 MIS分系统功能树
    7.4 MIS分系统结构及信息运行模式
        7.4.1 MIS分系统结构
        7.4.2 MIS分系统信息运行模式
8 LIS分系统结构设计
    8.1 LIS分系统需求分析
    8.2 LIS分系统目标和任务
        8.2.1 总目标和总任务
        8.2.2 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8.2.3 第二阶段目标和任务
        8.2.4 第三阶段目标和任务
    8.3 LIS分系统功能树
    8.4 LIS分系统的系统结构
9 MAS分系统结构设计
    9.1 MAS分系统需求分析
        9.9.1 解决原始记录数据量大、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9.9.2 解决生产日报表不能及时上报的问题
        9.9.3 解决生产计划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9.9.4 解决能源管理较落后的问题
    9.2 MAS分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9.2.1 总目标和总任务
        9.2.2 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9.2.3 第二阶段目标和任务
        9.2.4 第三阶段目标和任务
    9.3 MAS分系统功能树
    9.4 MAS分系统的系统结构
10 QIS分系统结构设计
    10.1 QIS分系统需求分析
        10.1.1 通过实施QIS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10.1.2 实施QIS可以实现对全厂所有质量信息的集成化管理
        10.1.3 实施QIS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10.1.4 实施QIS可以为总厂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提供支持
        10.1.5 实施QIS可以有效控制质量成本
        10.1.6 实施QIS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10.2 QIS分系统目标和任务
        10.2.1 总目标和总任务
        10.2.2 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10.2.3 第二阶段目标和任务
        10.2.4 第三阶段目标和任务
    10.3 QIS分系统功能树
    10.4 QIS分系统的系统结构
11 EC分系统结构设计
    11.1 EC分系统需求分析
        11.1.1 社会信息化大环境的发展迫使企业实施电子商务
        11.1.2 加强与企业上下游的联系和合作需要电子商务
        11.1.3 提高企业的形象需要电子商务
        11.1.4 改善企业管理水平需要电子商务
        11.1.5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电子商务
    11.2 EC分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11.2.1 总目标和总任务
        11.2.2 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11.2.3 第二阶段目标和任务
        11.2.4 第三阶段目标和任务
    11.3 EC分系统功能树
    11.4 EC分系统的系统结构
12 支撑分系统结构设计
    12.1 概述
    12.2 网络子系统(NES)的设计
        12.2.1 816厂宽带网络设计原则
        12.2.2 宽带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方案设计
        12.2.3 网络技术选型
        12.2.4 网络结构设计
        12.2.5 网络设备选型
        12.2.6 服务器系统的选型
        12.2.7 WEB应用系统和邮件服务系统选型
    12.3 DBS子系统设计
        12.3.1 实施DBS的需求分析
        12.3.2 DBS分系统设计原则
        12.3.3 DBS功能树
        12.3.4 DBS子系统的系统结构
13 系统接口设计
    13.1 内部接口
        13.1.1 分系统内部的接口
        13.1.2 分系统之间的接口
    13.2 外部接口
    13.3 软件接口
        13.3.1 对软件接口的要求
        13.3.2 软件接口的说明
    13.4 硬件接口
14 系统软硬件配置
    14.1 系统配置原则
        14.1.1 适用性原则
        14.1.2 开放性原则
        14.1.3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14.2 系统配置
15 实施计划
1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工作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材料
第二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2.1 国外农村信息服务现状
    2.2 国内农村信息服务现状
    2.3 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情况的比较
    2.4 国外农村信息服务对于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信息服务相关理论
    3.1 传播学
    3.2 信息传播学
    3.3 信息经济学
第四章 主要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和途径分析
    4.1 现代农村信息服务的信息技术支撑
    4.2 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分析
    4.3 农村信息服务组织模式
    4.4 农村信息服务主体分析
    4.5 典型案例
第五章 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设计
    5.1 设计原则
    5.2 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设计
第六章 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
    6.1 北京市顺义区吴雄寺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6.2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示范
第七章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4)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接口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台实现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2.1 共享平台的系统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2.2 实现平台软件的标准与关键技术
    2.3 共享平台中的接口服务器系统
    2.4 共享平台功能子系统
    2.5 小结
第三章 接口服务器系统硬件及平台网络的构建
    3.1 接口服务器系统硬件及平台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3.2 接口服务器系统硬件构建
    3.3 医院端的网络连接
    3.4 共享平台网络系统的实现
    3.5 小结
第四章 共享平台中接口服务器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接口服务器系统在共享平台软件中的功能需求
    4.2 基于HL7 与DICOM 的医学影像病历数据传送系统
    4.3 基于WEB 的医学影像病历信息查询浏览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功能系统的实现
    5.1 医学影像与病历数据传送系统的功能实现
    5.2 医学影像病历信息查询浏览系统的功能实现
    5.3 基于共享平台的远程会诊系统的实现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物联网政策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政策工具分类及应用的研究
        1.3.2 关于物联网产业政策的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统计分析法
        1.4.3 内容分析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重点及难点
第2章 物联网及其产业政策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物联网概念
        2.1.2 政策工具概念
    2.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政策概述
        2.2.1 国外典型物联网产业政策
        2.2.2 国内物联网产业政策
第3章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物联网政策文本分析
    3.1 物联网政策文本选择
        3.1.1 确定物联网政策文本
        3.1.2 政策文本分布情况
    3.2 物联网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框架
        3.2.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
        3.2.2 Y维度:产业活动类型维度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类目
    3.4 信度和效度评估
    3.5 频数统计分析
        3.5.1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3.5.2 产业活动类型维度分析
第4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1.1 政策工具类型比例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不足
        4.1.2 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不足或缺失
        4.1.3 政策工具集中在研发、生产和消费阶段,投资领域不足
    4.2 政策建议
        4.2.1 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
        4.2.2 适度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强实施力度
        4.2.3 加大政策工具在物联网产业投资阶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国家层面的物联网政策文本
附录B 物联网政策文本分析单元编码表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6)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
导论
    第一节 网络传媒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研究网络传媒经营的意义
第一章 数字化时代推动了网络传媒的经营
    第一节 传播格局的数字化倾向
        一、数字化对传媒的普遍影响
        二、传播格局和传媒自身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 传媒研究理论和方法有了新发展
        一、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再认识
        二、国内外传媒理论研究机构的改进
    第三节 网络传媒经营的规律和内容
        一、特征变化
        二、运营规律
        三、内容分析
第二章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的现状透析
    第一节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已体现出产业化特点
        一、我国的网络传媒是呈阶梯式发展
        二、商机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节 我国的网络传媒经营现状分析
        一、普遍采用三种运营模式
        二、最常见的八种赢利模式
        三、赢利空间正不断成长和突破
        四、中国特色已经初现
第三章 我国网络传媒经营的拓展研究
    第一节 加强对我国传媒政策的研究
        一、政策面的传媒体制改革
        二、传媒业的积极应对
        三、规范经营活动
    第二节 从内容入手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重提“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内容改善的几个方面
        三、网页设计的十个注意
        四、内容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第三节 与传统传媒的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位势分析
        二、竞争与挑战
        三、渗透与合作
        四、未来的震荡
        五、跨媒体经营的可行性
        六、竞合关系总结
    第四节 网络营销的技巧分析和品牌管理
        一、增加网络传媒竞争调研的透明度
        二、网络传媒的市场拓展和销售
        三、网络传媒的公共关系和顾客服务
        四、网上广告
        五、降低产品支持费用
        六、增强品牌形象
第四章 经济资本的策略和运用
    第一节 风险投资钟情我国网络传媒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和特征
        二、国际风险投资更加理性
        三、我国网络传媒刚刚复苏
        四、风险投资热衷追逐我国网络传媒中的几个新领域
    第二节 我国网络传媒掀起第二次上市热潮
        一、海外上市近期表现不俗
        二、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国内合并上市
        三、最佳上市时期还没有到来
    第三节 推动传媒的并购和重组
        一、全球化的媒体并购还远没有结束
        二、推动我国媒介产业资本化过程的加快
        三、推动我国传媒业的股权发生变化
    第四节 正确把握网络传媒业的资本往来
        一、资本往来带来的必然走势
        二、资本运营更受重视
        三、未来更多资本还会注入
第五章 网络文化资本的经营价值
    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生存态势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二、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网络文化的四大悖论
    第二节 网络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关系
        一、网络文化资本的全球性特征
        二、我国网络文化资本运营现状
        三、警惕负面因素的破坏作用
    第三节 充分挖掘网络文化资本的价值
        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业
        二、网络经济文化力的挖掘、开发与建构
        三、把文化资本创值作为发展战略
        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保证
        五、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7)动态环境下的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宽带与宽带业务概述
        1.1.2 宽带业务战略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境外宽带业务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2.1 境外宽带业务发展的一般状况
        2.1.1 世界宽带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2.1.2 美国
        2.1.3 日本
        2.1.4 韩国
    2.2 宽带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2.2.1 市场导入阶段
        2.2.2 市场发展阶段
        2.2.3 市场饱和阶段
    2.3 全球宽带产业发展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我国宽带业务发展概况
        3.1.1 市场规模与发展速度
        3.1.2 接入方式
        3.1.3 运营商竞争格局
        3.1.4 存在的问题
    3.2 宽带业务的定位与发展趋向
        3.2.1 宽带业务的发展定位
        3.2.2 影响宽带业务发展的因素
        3.2.3 宽带业务的发展趋势
    3.3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3.4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宏观环境分析
        3.4.1 政策-法律环境
        3.4.2 经济环境
        3.4.3 技术环境
        3.4.4 社会文化环境
    3.5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竞争环境
        3.5.1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5.2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竞争环境的综合评价
    3.6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 SWOT分析
        3.6.1 优势
        3.6.2 劣势
        3.6.3 机会
        3.6.4 威胁
    3.7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动态竞争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的分析与选择
    4.1 湖南宽带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
    4.2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基本竞争战略比较
        4.2.1 成本领先
        4.2.2 差异化
        4.2.3 聚焦战略
    4.3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4.3.1 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4.3.2 宽带接入业务的成本领先战略
        4.3.3 宽带应用业务的差异化战略
        4.3.4 差异化战略之品牌经营战略
        4.3.5 战略组合
    4.4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的市场策略
    5.1 技术创新策略
    5.2 服务创新策略
    5.3 竞争合作策略
    5.4 灵活定价策略
    5.5 渠道营销策略
    5.6 捆绑营销策略
    5.7 案例研究
        5.7.1 活动介绍
        5.7.2 成功经验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6.2 该战略对湖南电信宽带业务的影响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构建HL7中间件——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框图
    §2.1 引言
    §2.2 系统的架构与工作原理
    §2.3 基于HL7标准的医疗信息系统集成中间件的设计
    §2.4 基于HL7标准的医疗信息共享中心的设计
    §2.5 开发平台及工具
    §2.6 小结
第三章 HL7中间件的设计
    §3.1 引言
    §3.2 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3.3 医疗信息交换系统的开发模式的选择
    §3.4 HL7中间件的主要组成模块
    §3.5 小结
第四章 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实现
    §4.1 引言
    §4.2 各家医院HIS结构比较
    §4.3 HL7消息设计方法
    §4.4 HIS系统之间基于HL7标准的病历信息共享模型的设计
    §4.5 HIS与RIS/PACS的集成设计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HL72.4标准
    B HL7的相关资料
    C 本课题设计的遵循HL7标准的病人病历文档示例
    D XML标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国外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
    2.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
        2.1.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特征
        2.1.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应用
    2.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云计算
        2.2.1 云计算的定义
        2.2.2 云计算服务模型及其特点
        2.2.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云计算的关系
    2.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物联网
        2.3.1 物联网的定义
        2.3.2 物联网核心技术
        2.3.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与物联网的关系
    2.4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机理
    3.1 智慧城市建设的形成过程
        3.1.1 城市信息化演进路径
        3.1.2 智慧城市演进特征
    3.2 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因素分析
    3.3 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要素
        3.3.1 基础设施
        3.3.2 智慧政府
        3.3.3 智慧经济
        3.3.4 智慧社会
    3.4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因素
        3.4.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3.4.2 智慧城市管理体制
        3.4.3 全民信息素养的环境培育
        3.4.4 智慧城市人才培养
        3.4.5 信息资源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
    4.1 智慧城市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模型
        4.1.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需求分析
        4.1.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整体框架
        4.1.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4.2 基于物联网的构建模式
    4.3 基于云计算的构建模式
    4.4 基础设施智能化构建模式
    4.5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实践案例解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春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
    5.1 长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SWOT 分析)
        5.1.1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5.1.2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劣势分析
        5.1.3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分析
        5.1.4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潜在的威胁分析
    5.2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需求分析
        5.2.1 问卷设计
        5.2.2 样本结构
    5.3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5.4 长春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分析
    6.1 政府层面的建设
    6.2 产学研结合层面的建设
    6.3 企业层面的建设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1.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1.5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2.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关理论
    2.2 核心能力理论
    2.3 创新扩散理论
    2.4 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概念
    2.5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及述评
3.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
    3.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1.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历程
        3.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就
        3.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特点
    3.2 国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经验
        3.2.1 美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2.2 日本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2.3 .韩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3 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及启示
4.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4.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框架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科技环境
        4.1.5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分析——基于创新能力视角
        4.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评估
        4.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优势和劣势
    4.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SWOT分析
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网络构建——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
    5.1 从单一主体到多样化主体的转化——从企业个体到创新网络
        5.1.1 企业作为核心创新主体的地位
        5.1.2 政府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5.1.3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5.1.4 中介机构的作用
        5.1.5 用户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5.1.6 风投机构:从外围因素到创新主体的变化
    5.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5.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模型构建
        5.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分层现象分析
        5.2.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5.2.4 创新主体网络中“企业-风投”和“企业-用户”关系的建立
    5.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5.3.1 产业创新形式和独立创新的价值
        5.3.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5.4 从产业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5.4.1 产业集群的作用
        5.4.2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
        5.4.3 从创新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6.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
    6.1 从价值链理论看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价值活动
        6.1.1 价值链理论
        6.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价值链分析
    6.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领域分析
        6.2.1 平台型产品创新
        6.2.2 内容产品创新
        6.2.3 市场创新
        6.2.4 产业制度创新
        6.2.5 商业模式创新
    6.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和核心
        6.3.1 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
        6.3.2 市场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领域
    6.4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6.4.1 服务业逆向产品周期理论
        6.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7.1 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7.1.1 创新的主动权问题
        7.1.2 创新的核心领域
        7.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定位和创新目标
    7.2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构建
        7.2.1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7.2.2 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创新的主动权
        7.2.3 网络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7.2.4 合作创新——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保障与激励措施
    8.1 产业制度创新及挑战
        8.1.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8.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
    8.2 从房地产“后拐点论”的广泛传播看产业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8.2.1 “后拐点论”的出台及其传播过程
        8.2.2 “后拐点论”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8.2.3 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思考
    8.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保障和激励措施
        8.3.1 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励
        8.3.2 金融创新:国有和民营风投机构的合力
        8.3.3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8.3.4 加强内容真实性保障
        8.3.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宽带网及其在我国的建设[J]. 秦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7(01)
  • [2]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CIMS应用工程规划与实施研究[D]. 曾中全. 重庆大学, 2001(01)
  • [3]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D]. 陈立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6)
  • [4]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接口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李恭伟. 福州大学, 2006(12)
  • [5]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物联网政策文本研究[D]. 廖婷婷. 东北大学, 2015(04)
  • [6]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 詹恂. 四川大学, 2005(04)
  • [7]动态环境下的湖南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何志新. 中南大学, 2004(07)
  • [8]构建HL7中间件——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D]. 王票利. 福州大学, 2005(08)
  • [9]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D]. 刘恋. 吉林大学, 2012(10)
  • [10]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D]. 闻洪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我国宽带网络及其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