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啤酒花化学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贵恒[1](2021)在《高耐性酿酒酵母的杂交育种及高浓啤酒酿造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啤酒酵母S-04、US-05与葡萄酒酵母CY3079、RC212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耐高酒精度、高渗透压且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并结合发酵性能、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含量筛选出适用于酿造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的酵母菌株。在确定酵母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感官评分,探究酵母接种量、主发酵温度以及酒花添加量对啤酒风味与口感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的发酵工艺参数,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出发菌株经麦汁培养基活化后,接至Mcclary培养基中,啤酒酵母菌株S-04与US-05在28℃培养6d达到最高产孢率,分别为67.23%与72.69%;葡萄酒酵母菌株CY3079与RC212在26℃培养7d达到最高产孢率,分别为31.67%与33.56%。通过单倍体分离与鉴定,共获得34株单倍体菌株。其中MAT-a型单倍体共有17株,占50%;MAT-α型单倍体共有17株,占50%。经过单倍体菌株筛选试验,将单倍体S-1、U-7、C-5、C-6、R-4、R-9作为高耐性杂交亲株,杂交后获得85株生长良好的杂交酵母菌株。(2)经过压力筛选与麦汁发酵试验,结合酵母的发酵性能以及代谢产生的风味物质含量及比例,将杂交酵母菌株UR-2确定为更适合高浓特种啤酒酿造的酵母菌株。与葡萄酒出发菌株(CY3079、RC212)相比,其实际发酵度提高了7.2%与4.1%,酒精度提高了24.7%与23.2%,残糖降低了5.4%与14.5%;菌株UR-2代谢产生的醇类、酯类物质含量较高且比例协调,可使啤酒口味均衡,酒体醇柔,适用于啤酒超高浓发酵。(3)在单因素优化水平范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响应面实验,将感官得分作为响应值,优化帝国世涛特种啤酒酿造工艺参数。实验优化结果为:酵母接种量2.75×107个/mL,主发酵温度21.0℃,酒花添加量1.06 g/L。在此酿造工艺条件下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的感官评分较高,可达93分,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仅相差0.21%。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进行50L发酵罐小试,帝国世涛特种啤酒酒精度为11.2%vol,实际发酵度为69.5%,残糖为5.06 g/100mL,其余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成品酒外观呈现咖啡色,泡沫绵软细腻,泡持性良好,杀口力较强,双乙酰含量低,无异味,苦味值较高,与高酒精度相协调,酒体较为醇厚,有着浓浓的焦香麦芽与热带水果味道,略有甜口,是一款极具特色的烈性啤酒。
吴卓凡[2](2021)在《高浓酿造优良酵母的评价及抗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啤酒是世界上第三受欢迎的饮料,仅次于水和茶。中国占全球啤酒产量的两成,其中工业生产的Lager型啤酒占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啤酒工业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希望能够降低生产能耗。高浓酿造技术对于啤酒工业意义重大,在工业啤酒生产中应用高浓酿造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排放并节约水资源等。但是高浓酿造亦存在诸多不足,高浓酿造中酵母发酵性能会显着下降,同时啤酒风味物质不呈比例增加。目前对于高浓酿造的研究多局限于发酵工艺研究与酵母选育提升,从酵母基因水平探究高浓酿造,可以进一步揭示高浓酿造的分子机制,并为酵母选育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室保藏的多株工业啤酒酵母在高浓酿造条件下的发酵性能与风味表型,选取一株优良菌株与其亲本菌株进行发酵过程分析,通过多种指标评价确定该菌株为高浓酿造的优良酵母。通过代谢组与转录组学分析,获得了对啤酒酵母抗逆性能具有关键影响的代谢途径与差异调控基因,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并检测分析重要胞内代谢物。为后续高浓酿造酵母的改造提升奠定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啤酒酵母高浓酿造性能分析及评价:啤酒酵母在高浓酿造条件下发酵性能下降且风味物质变化。对M14与Tsing2菌株进行胁迫测定与发酵过程分析,通过发酵性能、死亡率与风味物质等评价指标判断,M14菌株在各方向优于Tsing2菌株,是高浓酿造的优良菌株。(2)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分析:浅析了M14菌株在起酵阶段的差异基因与途径,分析了发酵末期M14与Tsing2菌株的转录组与代谢组,确定了高浓酿造中重要调控的代谢途径为碳代谢与氨基酸代谢。高浓酿造会显着抑制EMP途径重要基因,阻碍酵母利用糖原。高浓酿造下的胁迫同样导致了氨基酸途径的显着变化,多种能够纾解胁迫压力的氨基酸含量与基因表达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结合M14与Tsing2的表型差异,通过两株菌的显着差异基因筛选获得了9个关键差异调控基因(FDH1、MAN2、PCL1、TPK1、MET30、ATH1、PFK26、TOP3和RPM2)。(3)抗逆相关基因的基因功能验证:选取上述基因进行过表达与敲低菌株的构建,对基因工程菌进行高浓发酵实验并检测胞内ATP与NADH/NAD+比率。发现MAN2、PCL1、PFK26可以显着提升Tsing2菌株的发酵性能,通过ATP动态变化初步分析了影响机制。且基因工程菌的风味物质与出发菌株差异较小。
闵可怜[3](2020)在《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了解γ、X射线辐射对小苍兰(Freesia refracta Klatt)M2代和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iot Houtt)M3代的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5个辐射剂量组的小苍兰(?F.armstrongii‘?F.corymbosa‘)2个品种的M2代和唐菖蒲(?道兰(Dowland)‘、?柏辽兹(Berlioz)‘)2个品种的M3代种球盆栽于温室大棚内,观察其后代生长发育状况、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将结果与M1或M2代对比,以便寻找到辐射诱变育种的最佳辐射剂量。同时把在M1代中出现的变异单株单独种植,观察在M2代或M3中是否保持了变异性状和当代是否出现新的变异植株,最终筛选出变异性状可稳定遗传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变异单株。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减轻γ射线对小苍兰的辐射损伤,降低辐照后种球的死亡率,扩大变异群体,提高辐射诱变效果。因此本研究以小苍兰(Red River)为研究对象,用辐射剂量分别为55、65、75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小苍兰种球,并分别在辐照前、辐照后、发芽后三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使用浓度为150、300、450mg/L的水杨酸(SA)和浓度为5、10、15mg/L的赤霉素(GA)、褪黑素(MT)3种保护剂,研究辐射保护剂对各辐射剂量组下小苍兰生长发育指标及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索筛选各剂量适宜的保护剂使用种类、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γ、X射线辐射后,对小苍兰M2代和唐菖蒲M3代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小苍兰2个品种M2代的发芽率、存活率、株高、叶片数、开花率、小花数等指标与M1代基本相同,且各生长指标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说明小苍兰2个品种经γ、X射线辐射后M1代与M2代的相对生物学效应无显着差异。且各剂量下M2代的平均株高、叶片数、开花率和小花朵数均比M1代略高,说明辐照对小苍兰M2代的生长发育仍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效应相比M1代减弱。唐菖蒲经γ、X射线辐射后,对M1代的发芽率和存活率无显着影响,但在M2代时其发芽率和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大抑制程度比较明显,在M3代时发芽率和存活率也随剂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γ、X射线的辐射损伤效应具有滞后性和延续性。同时在M1-M3代中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在25Gy辐射剂量下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说明25Gy可以作为改良唐菖蒲品种的适宜剂量。(2)小苍兰经历2代后,各变异单株的叶片性状易发生变化,出现较多不稳定现象。对于小苍兰(F.armstrongii)来说,50%的突变植株到M2代时性状全部消失,25%的变异单株保留部分变异性状,其中仅XH-X25-1和XH-X25-2两株变异单株完全保留了M1代的变异性状;对于小苍兰(F.corymbosa),57.14%的变异单株变异性状完全消失,只有42.86%的变异单株部分保留了上一代的变异性状,且没有完全保留变异性状的植株。同时小苍兰2个品种在M2代均未发现新的变异单株。总的来说,经γ、X射线辐射后,小苍兰2个品种通过营养繁殖2代之后,大多数变异单株变异性状较难稳定。唐菖蒲通过营养繁殖3代以后,各变异单株的叶片形态、株高等性状稳定性较差,辐射效应持续时间较长。从M1-M3仅有4株变异单株变异性状较稳定,其中变异编号为GR-D-4-8、GR-B-3-9表现为叶片基部白化,编号为GX-B-3-4表现为叶色黄绿相间,编号为GR-B-3-1表现为叶片嫩黄色。且在M3代中出现4株前两代未出现的变异单株,变异编号为GX-B-2-4、GX-B-3-5的2株变异单株表现为叶片基部白化并伴玫红色,编号为GX-D-3-3、GX-D-3-9的2株变异单株表现为叶片波浪形,说明唐菖蒲营养繁殖后代叶色变异性状较稳定易保留。(3)经2种射线处理后,对小苍兰M2代和唐菖蒲M3代的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变化。小苍兰2个品种M2代的叶绿素总含量,均在25Gy达到最大值。当辐射剂量>25Gy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略有所降低。辐射小苍兰2个品种M1、M2代叶片内的MDA含量均表现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大。其叶片内的SOD酶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多数辐照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唐菖蒲2个品种的叶绿素总含量在M3代时,均表现为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经γ射线辐射后,道兰叶片内的MDA含量变化不大,而柏辽兹在M3代受γ射线的影响较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增大。25Gy辐照可提高唐菖蒲2个品种M3代的SOD酶活,分别比辐射对照组多42.22%、26.49%。(4)利用γ射线辐射处理小苍兰M1代种球,并使用水杨酸、褪黑素、赤霉素3种保护剂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保护剂对小苍兰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从辐射小苍兰整体生长趋势来看,辐照后浸泡3种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发芽后喷施>辐照前浸泡。其中在55Gy辐射下,辐照后浸泡150mg/LSA保护效果最好,其存活率和开花率分别达到了90%和33.33%;当辐照剂量为65、75Gy时,辐照后浸泡450mg/L SA、15mg/L MT和15mg/L GA保护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小苍兰发芽率、存活率、叶片面积、开花株率和小花朵数,尤其是在高剂量(75Gy)辐照下,450mg/L SA使小苍兰存活率分别达到了66.67%,比未使用保护剂的辐射对照组多36.67个百分点,且开花株率比辐射对照组多500.6%。说明在低剂量辐射下选用低浓度保护剂,高剂量辐射下选用高浓度保护剂的保护效果较好。对小苍兰M1代各生长指标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后发现,在不同辐照剂量下,小苍兰各生长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未辐照组,且各生长指标的变异系数有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异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数>株高>开花数>叶长>叶宽。在高剂量(75Gy)辐照下的变异率达到24.44%,略低于55Gy下的变异率,其中在SA处理下的变异单株数最多。(5)使用不同浓度的SA、MT和GA 3种保护剂处理后,大多数处理组能明显降低小苍兰M1代叶片内的MDA含量。辐射后使用3种保护剂,大多数辐射保护剂处理组SOD酶活性没有提高,反而低于各剂量辐射对照组。这有可能是由于SA、MT、GA三种保护剂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延缓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总体而言,小苍兰辐照后采用450mg/L的水杨酸(SA)浸泡处理的保护效果最好,能够提高高剂量辐射下的小苍兰发芽率、存活率、开花率和变异率。
徐婉[4](2019)在《尾叶紫薇特征香气成分释放规律与MEP通路关键基因的研究》文中提出紫薇(Crape myrtles)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木本植物,但缺少香花品种。花香是紫薇育种的一个主要方向。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 caudata)作为紫薇属的一个重要香花种质,已知单萜类化合物是其香气物质的一个主要类别。但目前尚未确定尾叶紫薇的特征香气成分及其时空释放规律。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生物数据,影响尾叶紫薇单萜类化合物形成的关键基因、转录因子等也均不清楚。使得尾叶紫薇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表型观测,HS-SPME-GC-MS技术,外标半定量技术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尾叶紫薇主要香气物质的构成特征,释放规律与影响其合成的关键基因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PME的萃取参数直接影响尾叶紫薇花朵香气物质的萃取结果。本试验在A4B3C2D4E1条件下,即称量 0.4 g 样品,50/30μm DVB/CAR/PDMS-2 cm 萃取头,50℃条件下,萃取40 min,解析2 min时达到最佳萃取效果。共在尾叶紫薇单花(6:00 am)中鉴定了 29种香气物质,其中有20种在尾叶紫薇中被首次鉴定。主要的香气物质类别为脂肪醇(48.79%)和单萜类(38.22%)化合物。(2)尾叶紫薇香气物质的释放与其花发育阶段有关。盛开期中总的香气物质释放量(140.90 ng/g/min)显着高于现蕾期(36.54 ng/g/min)和盛开末期(24.92 ng/g/min),是尾叶紫薇花香释放的最主要阶段。单萜类化合物是盛开期区别于现蕾期和盛开末期的特征香气组分。橙花醇、香叶醇和芳樟醇是其中释放量最高的3种香气物质,它们大多表现为甜香、花香。以单萜类为主的香气物质的释放还受昼夜节律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白天授粉的日间释放模式。6:00 am为最佳授粉时间点。(3)尾叶紫薇花朵香气物质的释放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雄蕊中总的香气物质释放量(627.96 ng/g/min)显着高于花瓣、雌蕊、花萼和花梗(6.02-69.74 ng/g/min),是尾叶紫薇香气物质最主要的来源。雄蕊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别为单萜类和脂肪醇,与单花中的香气物质构成特征更为一致。尾叶紫薇花朵香气物质的释放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如橙花醇和芳樟醇分别仅在雄蕊和雌蕊中被检测到。(4)在尾叶紫薇现蕾期、盛开期和盛开末期的花朵中共筛选出16种显着性差异表达代谢物,包括7种单萜类、4种脂肪醇、3种脂肪醛和2种苯类化合物。其中,有6种单萜,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香茅醇、柠檬醛和反式柠檬醛的表达模式与尾叶紫薇的花香表型变化完全一致,其最主要的富集代谢途径为香叶醇降解途径。结合这3个开花阶段RNA-seq测序的结果,筛选出多个参与该通路的关键基因,并提出了一个尾叶紫薇MEP途径的假设模型。本研究阐述了尾叶紫薇香气物质的构成特征和释放规律,并探索了其花香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拓展了紫薇属植物香气物质的认知,为高效利用紫薇属香花种质,定向培育紫薇香花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田风华[5](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指出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春凤[6](2019)在《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醛类是啤酒中的主要羰基化合物,其中乙醛是啤酒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醛类,含量过高会给啤酒带来恶劣的青草味、缩短啤酒风味保鲜期。通常优质啤酒乙醛含量在3mg?L-1以下。酵母代谢是啤酒中乙醛的主要来源,因此筛选低产乙醛啤酒酵母是控制啤酒中乙醛含量的根本所在。本论文首先建立了啤酒中游离态和结合态乙醛同时检测的方法,其次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诱变育种手段对啤酒工业酵母进行改良,利用甲吡唑-戒酒硫双重抗性平板及高浓度乙醛培养基连续驯养方法筛选出优选菌,进而结合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手段,探讨影响啤酒工业酵母菌株乙醛生成的代谢调控机制,寻找与酵母乙醛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HS-GC)的乙醛和乙缩醛的快速检测方法,乙醛和乙缩醛的检测限均能达到0.005 mg·L-1,精密度RSD<5.5%,回收率为95%-115%。24种市售啤酒样品中乙醛和乙缩醛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83 mg·L-1和4.36 mg·L-1;乙醛和乙缩醛的Pearson相关性最高,系数为0.963。乙醛和乙缩醛均在主发酵3天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逐渐降低。随自然储存和强制老化时间的延长,成品啤酒样品中的乙缩醛含量逐渐下降,乙醛含量逐渐升高;当自然储存时间达到6个月时,啤酒样品中乙缩醛含量下降比率和乙醛含量上升比率分别约为25.0%和30.0%。这表明:乙醛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可逆醇醛缩合反应,啤酒样品及其发酵和储藏过程中在检测乙醛含量的同时,应该分析乙缩醛的含量。(2)利用ARTP对啤酒酵母出发菌株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M14进行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低产乙醛酵母菌株LAL-8a。考察了不同酵母菌株的生长性能:在低麦汁浓度12°P下,M14和LAL-8a的生长延滞期较短;随麦汁浓度的增加,两者的生长延滞期均有所延长,在原麦汁浓度为16°P和20°P下,LAL-8a的延滞期较M14缩短,更利于工业生产。检测了优选菌株的发酵指标:LAL-8a在传代过程中乙醛量代谢稳定;三角瓶和EBC管发酵过程中优选菌株的乙醛生成量分别为6.00 mg?L-1和2.20 mg?L-1,较出发菌株分别降低了70.0%和85.0%;诱变菌株LAL-8a发酵液中的乙缩醛生含量较出发菌株M14偏低,发酵结束时较出发菌株降低了近80%;诱变菌株的双乙酰、醇酯比和总酸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利于啤酒风味的协调。因此,啤酒酵母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优选菌株LAL-8a的生长性能和发酵性能均有所改善。(3)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啤酒酵母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与出发菌株M14相比,ARTP诱变方式较传统紫外诱变方式可以使菌株在转录水平上获得更大的改变;发酵2天和4天时,菌株LAL-8a与D-A-14分别有9个和6个共有差异基因,发酵6天时,两株菌的共有差异基因数量高达97个,发酵过程中差异基因的显着增加和最终发酵液中乙醛含量息息相关。菌株LAL-8a在发酵2天、4天和6天时糖酵解途径上发生转录水平变化的基因分别为18、23和26个,这些基因在糖质新生、碳代谢、丙酮酸代谢、氨基酸降解、乙醇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乙醛的合成和还原。采用qRT-PCR技术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较强;基因过表达菌株的发酵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基因ADH2对乙醇向乙醛的转化反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其同家族基因ADH4和ADH5则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乙醛向乙醇的转化反应,使得相应菌株M/adh4和M/adh5发酵液中的乙醛含量低于出发菌株;而乙醛脱氢酶基因ALD3和ALD5可以催化乙醛向乙酸的转化,其相应过表达菌株M/ald3和M/ald5的乙醛产量较出发菌株偏低。(4)为了从基因层面阐释乙醛代谢调控机制,分别对出发菌株和优选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啤酒工业酵母菌株M14的基因组大小22.84 M,GC含量38.98%,对基因组的9970个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Lager型啤酒酵母菌株M14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uvarum的杂合体,其线粒体遗传自亲本S.uvarum,M14菌株存在9个特有基因序列;Mauve分析显示啤酒酵母菌株M14的基因序列与其近缘菌株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Mummer分析展示了菌株M14与Lager啤酒酵母S.pastorianus Weihenstephan 34/70的高度共线性。以啤酒酵母菌株M14为参考基因组,对菌株D-A-14和LAL-8a进行重测序分析,两菌株中SNP数量分别为41991和38080个,碱基转换为基因组主要的SNP突变型,即T:A>C:G和C:G>T:A。菌株LAL-8a和D-A-14的基因组中Indel数量分别为4152和4175个、拷贝数变异CNV数量均为142个、染色体变异SV数量分别为953和542个。乙醛产量的高低主要与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6和乙醛脱羧酶基因ALD3的SNP突变有关。
张亚琴,陈雨,雷飞益,李思佳,石峰,窦明明,马留辉,陈兴福[7](2018)在《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感自毒作用是造成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会降低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随着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其连作障碍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物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即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干扰活性氧和激素的代谢、影响光合作用等方面抑制药用植物生长;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综述了选育抗自毒药用植物品种、合理施肥、选用合理种植制度以及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法在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上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生产提供借鉴。
陈思雨[8](2018)在《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花部形态多样,花色类型丰富,是极佳的园林观赏树种。但红花玉兰是高大乔木,不便于庭院和室内盆栽种植,为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本试验根据前人在其他乔木树种上的研究经验,选择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截干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探讨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和不同截干程度对红花玉兰产生的形态变化、生理影响、内源激素变化三方面的影响,以期通过试验能找到最适宜红花玉兰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浓度和施用次数,以及截干程度,得到有效的矮化红花玉兰植株的技术方法。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部分使用烯效唑、多效唑、调环酸钙这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500、1000、1500mg g-1这3个浓度及1次、3次、5次这3种喷施次数,采取L9(34)正交表对1年生红花玉兰娇红2号嫁接苗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1)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达到最佳矮化效果,该处理下,红花玉兰植株株高、节间距、接穗直径显着变小,分别是对照的56.94%、62.62%、72.77%,节数相比对照也显着减少;(2)植物生长延缓剂使红花玉兰SOD、P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MDA的含量下降;(3)延缓剂主要通过减少GA3、IAA、ZT含量、增加ABA含量影响红花玉兰生理,进而改变形态,导致矮化。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有4个处理,分别是喷施0、1500、2000、2500 mg.g-1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浓度的烯效唑使红花玉兰各形态指标差异不显着,2000和2500mg·g-1时叶片畸形,出现皱缩粘连等现象,因此烯效哩最佳浓度为1500mg·g-1。综合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和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延缓剂最佳组合是烯效唑1500 mg.g-1施用5次。截干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不同的截干程度,分别是不截干、截干四分之一、截干三分之一、截干二分之一,结果表明:(1)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可实现株高最矮,接穗直径最小,侧枝数量最少,该处理平均株高为120.71cm,平均接穗直径14.62 mm,平均侧枝数量5.07枝,分别是对照的54.18%、77.66%、32.49%;(2)SOD活性随着截干程度的增强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跟着截干强度的增强而减少,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分别是对照的84.56%、50.79%、74.32%,MDA含量却是相反,跟着截干强度的加强而增多,截干二分之一时是对照的157.28%;(3)截干去除了红花玉兰嫁接苗的顶芽,阻碍了顶芽合成的内源激素向下运输,GA3、IAA、ZT、ABA含量相比对照均显着减少,分别是对照的19.08%、16.25%、39.47%、67.46%,从而导致红花玉兰植株高度存在差异。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K、只截干、只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矮化效果最佳,株高减少至11.95cm,接穗直径减少至5.10cm,节数减少到3.9,平均节间距减少到3.28cm,分别是对照组的40.77%、81.40%、59.09%、74.21%;(2)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只截干的处理,MDA含量低于只截干的处理,同时除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余四个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对照组CK,与CK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着,而可溶性蛋白显着高于对照组CK;(3)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GA3、IAA、ZT含量较对照组CK减少,ABA含量较对照组CK增多。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红花玉兰矮化的最佳措施是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并截干二分之一。
梁若楠[9](2018)在《高耐性啤酒酵母选育及高浓度特种啤酒酿造工艺优化》文中指出高浓度啤酒等特种啤酒以其醇厚浓烈的口感和原料创新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高浓度啤酒(麦芽汁浓度≥15°P),尤其是超高浓度啤酒(麦芽汁浓度≥18°P)市场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国内生产高浓度啤酒的企业较少。高浓度啤酒在酿造过程中会受到发酵环境和工艺条件的胁迫,包括高渗透压、高酒精浓度、营养物质匮乏等,影响高浓度啤酒的发酵效率和品质,制约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本文首先选育出高耐性啤酒酵母,并优化了麦芽糖化工艺,然后对超高浓度啤酒的发酵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两种超高浓度特种啤酒的酿造优化工艺。主要结果如下:1.以工业啤酒酵母SC为出发菌株,采用ARTP技术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多级压力培养基筛选和24°P超高浓啤酒发酵实验,选育出一株发酵性能和风味品质优良的啤酒酵母SC16。与出发菌株相比,啤酒酵母SC16在24°P超高浓发酵过程的平均降糖速率提高了23.5%,发酵周期缩短了2 d,真正发酵度提高了10.0%,酒精度提高了8.1%,且经过多次传代后遗传性能保持稳定,初步说明该诱变菌适用于超高浓啤酒的生产酿造。2.通过研究麦芽糖化过程的水解作用规律,优化麦芽糖化各项工艺参数,确定最佳麦芽糖化工艺:50℃蛋白质休止60 min、65℃糖化40 min、72℃糖化20 min、初始pH=5.0、糖化酶添加量0.01%(V/V)。制备的16°P麦芽汁经发酵得到酒精度达6.5%vol、真正发酵度达75.3%的酒。与原糖化工艺相比,发酵的酒精度提高了32.7%,真正发酵度提高了22.3%,大大提高了啤酒酵母在高浓度麦芽汁中的可发酵性。3.研究超高浓发酵工艺条件对啤酒发酵性能和风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超高浓度啤酒最佳发酵工艺:麦芽汁浓度20°P、酵母接种量5×107 cfu/mL、主发酵温度15℃、主发酵时间7 d,煮沸阶段酒花添加量0.05%(W/V),发酵阶段酒花添加量0.009%(W/V)。在此条件下,啤酒麦芽香酒花香清新、酒体感强烈、口味纯正、酒花味浓郁,酒精度达9.5%vol,真正发酵度达70.0%。4.在超高浓啤酒发酵工艺基础之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青梅啤酒最佳发酵配方:青梅汁添加量10%(V/V),青梅汁添加时间发酵3 d,煮沸阶段酒花添加量0.05%(W/V),发酵阶段不添加酒花。在此条件下,啤酒青梅果香麦芽香清新、口味协调柔和、具有青梅特征果味,酒精度为8.9%vol,真正发酵度为62.5%。
洪坤强[10](2018)在《PGK1启动子改造调控酿酒酵母风味物质合成》文中认为酯类是中国白酒中风味物质含量最多的一类,是酒类的香味物质基础。酒类的不同多是由于酒体中风味物质的不同所决定。其中由于乙酸酯含量相对较多而且容易被检测对酒体风味影响最大,所以研究乙酸酯更有价值。本研究从弱化表达乙酸酯合成酶活力以及提高醇乙酰转移酶和辅酶Ⅰ的含量来调控乙酸酯的合成,通过截断PGK1启动子插入到ATF1基因前实现启动子调控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过表达CAB1/CAB3基因(泛酸激酶)达到提高辅酶Ⅰ含量进而提高乙酸酯含量的目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ATF1基因的5’端为靶位点、PGK1p作为目的片段,通过融合PCR技术建立了无缝连接的梯度过表达ATF1基因盒子。然后分别将梯度过表达盒子连接到整合质粒YIPlac211质粒上,利用质粒上的URA3筛选标记基因为两步同源重组提供正反筛选标记;通过两步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到白酒酵母菌AY12a,通过PCR验证筛选目的酿酒酵母突变菌株;在白酒酵母菌株中PGK1启动子3’端缺失100 bp、200bp、300bp的菌株ATF1基因表达量分别下降为未截断的菌株AY12a-P(ATF1基因前插入为全长的PGK1基因启动子)的20%,17%和10%;AY12a-P-100、AY12a-P-200和AY12a-P-300的醇乙酰转移酶活力相对于AY12a-P均有所降低,分别降低了 36%,56%和62%,相对于亲本菌株AY12a仍是提高的。对得到的白酒酵母工程菌株进行玉米浓醪结果显示,AY12a-P的乙酸乙酯含量提高到了54mg/l,相比较 AY12a-P 而言 AY12a-P-100、AY12a-P-200 和 AY12a-P-300 的乙酸乙酯含量分别降低28%、30%和42%。(2)将梯度过表达质粒通过两步同源重组整合到多配体啤酒酵母菌株中,得到的菌株通过菌株驯化实验实现发酵性恢复。突变株S6-P12和S6-P30的ATF1 mRNA水平和醇乙酰转移酶活力相对于亲本菌株S6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 4倍和3倍。对得到的工程啤酒酵母菌株分别进行麦芽汁啤酒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株S6-P的乙酸乙酯含量(mg/l)有所提高,从原来亲本菌株的(mg/l)19.96提高到(mg/L)23.98~24.00,提高了 20%,乙酸异戊酯没有明显变化。此外,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活性戊醇和苯乙醇分别下降了 8%、13%、6%、20%和10%。(3)在白酒酵母菌株中分别过表达CAB1和CAB3并且同时敲除BAP2基因,以探究该基因对酿酒酵母菌株的乙酸酯和高级醇合成的影响;在得到的工程菌株中AY12α-P乙酸乙酯的含量从24.82 mg/L提升到43.27mg/L,提高了 74.00%,同时乙酸异戊酯的含量也有小幅度提高,提高了 35.92%;突变株AY12α-AB2+UC1和AY12α-ΔB2+UC3乙酸乙酯的含量分别提高了 51%和42%,同时这两株突变株的乙酸异戊酯含量也有提升,分别增加了 39.97%和14.50%;正丙醇有降低幅度分别为26.67%和21.66%,其中AY12α-ΔB2+UC3的苯乙醇也有小幅度降低,降低了 8.29%。AY12α-P的NAD+和NADH含量分别增加到0.247nmol/mg和0.084nmol/mg,相比于原菌增加了 74%和 68%;AY12α-ΔB2+UC1 的 NAD 和 NADH 含量分别增加到 0.218nmol/mg和 0.117nmol/mg 相比于原菌增加了 54%和 134%;AY12α-ΔB2+UC3 的 NAD 和 NADH含量分别增加到0.449nmol/mg和0.085nmol/mg相比于原菌增加了 216%和70%。
二、啤酒花化学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花化学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耐性酿酒酵母的杂交育种及高浓啤酒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啤酒的发展及现状 |
1.1.1 啤酒发展简史 |
1.1.2 精酿啤酒的发展状况 |
1.1.3 啤酒超高浓酿造技术简介 |
1.2 酿酒酵母简介 |
1.2.1 啤酒酵母概述 |
1.2.2 葡萄酒酵母概述 |
1.3 高耐性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
1.3.1 酵母的选育方法 |
1.3.1.1 杂交育种 |
1.3.1.2 诱变育种 |
1.3.1.3 基因工程育种 |
1.3.1.4 自然突变株的选育 |
1.3.2 高耐性酿酒酵母的选育现状 |
1.4 超高浓酿造过程中麦汁组分对酵母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氮源 |
1.4.2 碳源 |
1.4.3 含氧量 |
1.5 超高浓酿造发酵过程中的工艺控制 |
1.6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耐性酿酒酵母的选育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原料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2.4 培养基 |
2.2.5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麦汁制备 |
2.3.2 单倍体的制备 |
2.3.2.1 酵母纯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
2.3.2.2 诱导孢子形成的方法 |
2.3.2.3 子囊孢子的染色 |
2.3.2.4 子囊孢子的分离与单倍体的获得 |
2.3.3 单倍体的鉴定 |
2.3.3.1 特异性PCR扩增 |
2.3.4 单倍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5 单倍体菌株的筛选 |
2.3.5.1 耐高渗透压单倍体菌株的筛选 |
2.3.5.2 耐高酒精度单倍体菌株的筛选 |
2.3.6 杂交菌株的检出 |
2.3.7 杂交菌株的筛选 |
2.3.7.1 耐高渗透压杂交菌株的筛选 |
2.3.7.2 耐高酒精度杂交菌株的筛选 |
2.3.7.3 杂交菌株的发酵试验 |
2.3.8 啤酒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2.3.8.1 酒精度的测定 |
2.3.8.2 酵母数的测定 |
2.3.8.3 残糖的测定 |
2.3.8.4 外观糖度的测定 |
2.3.8.5 实际发酵度的测定 |
2.3.8.6 双乙酰的测定 |
2.3.8.7 总酸的测定 |
2.3.8.8 风味物质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
2.4.2 产孢温度的选择 |
2.4.3 单倍体鉴定结果 |
2.4.4 单倍体生长曲线的绘制 |
2.4.5 单倍体菌株的筛选 |
2.4.6 杂交菌株的筛选 |
2.4.6.1 不同菌株在高浓麦汁中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6.2 不同菌株在发酵过程中酵母数的测定 |
2.4.6.3 不同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外观糖度的测定 |
2.4.6.4 不同菌株在发酵过程中CO_2失重情况的测定 |
2.4.6.5 不同菌株发酵性能理化指标的测定 |
2.4.6.6 不同菌株发酵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浓特种啤酒酿造工艺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
3.3.2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酿造工艺优化试验 |
3.3.2.1 单因素优化试验设计 |
3.3.2.2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3.3.3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感官品评 |
3.3.4 酒液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3.3.4.1 酒精度的测定 |
3.3.4.2 残糖的测定 |
3.3.4.3 实际发酵度的测定 |
3.3.4.4 浊度的测定 |
3.3.4.5 色度的测定 |
3.3.4.6 双乙酰的测定 |
3.3.4.7 总酸的测定 |
3.3.4.8 泡持性的测定 |
3.3.4.9 苦味值的测定 |
3.3.5 成品酒风味物质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4.1.1 酵母接种量对帝国世涛特种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1.2 主发酵温度对帝国世涛特种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1.3 酒花添加量对帝国世涛特种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2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酿造工艺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3.4.3 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的最佳酿造工艺 |
3.4.4 成品帝国世涛特种啤酒理化指标测定 |
3.4.5 成品帝国世涛特种啤酒风味物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高浓酿造优良酵母的评价及抗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的高浓酿造 |
1.1.1 啤酒高浓酿造概述 |
1.1.2 高浓酿造的工艺 |
1.1.3 高浓酿造酵母的选育 |
1.1.4 高浓酿造现状总结 |
1.2 高浓酿造下的酵母抗逆研究 |
1.2.1 酵母抗逆概述 |
1.2.2 高浓胁迫下的酵母生理表征 |
1.2.3 高浓胁迫下的酵母代谢研究 |
1.2.4 啤酒酵母的组学 |
1.2.5 啤酒酵母的基因功能验证 |
1.2.6 啤酒酵母的抗逆研究总结 |
1.3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2.1.4 实验仪器 |
2.2 主要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活化与扩培 |
2.2.2 酵母发酵实验 |
2.2.3 抗高浓麦汁胁迫测定实验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2.2.5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2.2.6 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2.2.7 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
2.3 主要分析方法 |
2.3.1 啤酒主要指标测定 |
2.3.2 啤酒主要风味物质测定 |
2.3.3 转录组学分析 |
2.3.4 代谢组学分析 |
2.3.5 qRT-PCR测定基因表达量 |
2.3.6 胞内ATP的测定 |
2.3.7 辅酶ⅠNAD(H)含量测定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高浓酿造对啤酒酵母发酵的影响 |
3.1.1 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分析 |
3.1.2 啤酒酵母抗高浓麦汁胁迫分析 |
3.1.3 M14与Tsing2啤酒发酵过程跟踪测定 |
3.1.4 高浓酿造优良酵母的评价 |
3.2 啤酒酵母在高浓胁迫下的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分析 |
3.2.1 M14与Tsing2菌株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概述 |
3.2.2 高浓酿造早期啤酒酵母应答浅析 |
3.2.3 高浓酿造末期酵母转录组学分析 |
3.2.4 高浓酿造末期酵母代谢组学分析 |
3.2.5 高浓酿造末期啤酒酵母碳代谢与氨基酸途径变化 |
3.2.6 M14与Tsing2关键差异调控基因筛选 |
3.3 抗逆相关基因的基因功能验证 |
3.3.1 抗逆相关基因的过表达菌株与敲除菌株构建 |
3.3.2 qRT-PCR分析目的基因表达量 |
3.3.3 基因工程菌啤酒发酵实验 |
3.3.4 基因工程菌的ATP与NADH/NAD~+比率评价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
(3)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辐射诱变育种概述 |
1.1.1 辐射育种发展史 |
1.1.2 我国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
1.1.3 诱变源种类 |
1.2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1 花卉育种主要手段 |
1.2.2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的概况 |
1.2.3 花卉辐射育种剂量和材料的选取 |
1.2.4 辐射诱变花卉的突变类型 |
1.2.5 辐射花卉突变体的鉴定方式 |
1.2.6 辐射诱变育种机理研究概况 |
1.3 球根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概况 |
1.3.1 小苍兰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
1.3.2 唐菖蒲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
1.4 辐射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4.1 辐射保护剂的保护机制与修复效应 |
1.4.2 辐射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2.1 辐照方式 |
2.2.2 保护剂处理 |
2.2.3 田间栽培方法 |
2.2.4 分析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γ、X辐照对小苍兰和唐菖蒲的遗传效应 |
3.1.1 γ、X射线辐照对小苍兰M2 代的影响 |
3.1.2 γ、X射线辐照对唐菖蒲M3 代的影响 |
3.2 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M1 代的保护效应 |
3.2.1 3种保护剂对辐射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保护剂作用下γ射线对小苍兰的诱变效应 |
3.2.3 3种保护剂对辐射小苍兰生理生化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4.1 γ、X射线辐照对小苍兰M2 代的影响 |
4.1.1 小苍兰辐照M2 代与M1 代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
4.1.2 小苍兰辐照M2 代与M1 代特殊变异性状的继承 |
4.1.3 γ、X射线对小苍兰M2 代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γ、X射线辐照对唐菖蒲M3 代的影响 |
4.2.1 唐菖蒲辐照M3 代与M2 代、M1 代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
4.2.2 唐菖蒲辐照M3 代对M1-M2 代特殊变异性状的继承 |
4.2.3 γ、X射线对唐菖蒲M3 代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3 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M1 代的保护效应 |
4.3.1 3种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3种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生理生化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尾叶紫薇特征香气成分释放规律与MEP通路关键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1.1 香气物质的提取制备 |
1.1.1 蒸馏法 |
1.1.2 直接萃取法 |
1.1.3 顶空法 |
1.1.4 固相微萃取法 |
1.1.5 多技术的联合萃取 |
1.2 香气物质的分离检测 |
1.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2.2 气相色谱-气味测定联用技术 |
1.2.3 人工嗅觉系统 |
1.3 香气物质的组成及其合成途径 |
1.3.1 萜类代谢 |
1.3.2 苯类/苯丙素类代谢 |
1.3.3 脂肪酸代谢 |
1.4 香气物质的释放机理 |
1.4.1 香气物质释放的时空规律 |
1.4.2 香气物质释放的转录调控 |
1.5 高通量分析技术在香气物质合成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1.6 紫薇属植物花香研究进展 |
1.6.1 紫薇属植物的化学组成 |
1.6.2 紫薇属香花新品种的培育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2 尾叶紫薇香气物质构成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样品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2.1.3 香气组分的分离与浓缩 |
2.1.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条件 |
2.1.5 外标半定量方法的建立 |
2.1.6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样品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2.2.2 标准品的标准曲线 |
2.2.3 总的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
2.2.4 香气物质各组分及其含量 |
2.3 讨论 |
2.3.1 SPME方法的建立 |
2.3.2 主要香气物质组分及其香味贡献 |
2.4 小结 |
3 尾叶紫薇香气物质释放节律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开花习性观测 |
3.1.3 样品采集 |
3.1.4 HS-SPME-GC-MS条件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 |
3.2.2 香气物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 |
3.2.3 PCA分析 |
3.2.4 香气物质的昼夜释放规律 |
3.3 讨论 |
3.3.1 差异特征香气组分 |
3.3.2 香气物质释放与授粉吸引 |
3.4 小结 |
4 尾叶紫薇香气物质释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含量 |
4.2.2 香气物质各组分及其含量 |
4.3 讨论 |
4.3.1 香气组分的差异 |
4.3.2 香气物质释放的组织特异性 |
4.4 小结 |
5 尾叶紫薇不同开花阶段花香代谢组的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本信息 |
5.1.2 样本前处理 |
5.1.3 色谱/质谱检测(GC-TOF/MS)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CA分析 |
5.2.2 PLS-DA分析 |
5.2.3 OPLS-DA 分析 |
5.2.4 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及其组间变化分析 |
5.2.5 显着性差异代谢物的聚类分析 |
5.2.6 显着性差异代谢物的KEGG通路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尾叶紫薇花香转录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
6.1.3 文库的构建、质检及测序 |
6.1.4 数据质量的评估 |
6.1.5 转录本的拼接 |
6.1.6 序列功能及通路的注释 |
6.1.7 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
6.1.8 样品间相关性的检查 |
6.1.9 差异表达的分析 |
6.1.10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6.1.11 关键基因RT-qPCR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测序质量评估 |
6.2.2 Unigene功能注释 |
6.2.3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 |
6.2.5 DEGs的GOseq分析 |
6.2.6 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6.2.7 与单萜合成代谢相关的DEGs分析 |
6.2.8 与尾叶紫薇花香代谢调控相关的TFs分析 |
6.2.9 候选基因的RT-qPCR验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尾叶紫薇不同时间点(48h内)各香气物质的释放量值 |
附录B 尾叶紫薇不同花器官部位各香气物质的释放量值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
1.3 基因组学研究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 转录组学研究 |
1.6 苦味物质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的风味物质 |
1.1.1 醇类和酯类化合物 |
1.1.2 酚类化合物 |
1.1.3 酒花风味化合物 |
1.1.4 醛类化合物 |
1.2 啤酒中的乙醛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啤酒中的乙醛与啤酒的稳定性 |
1.2.2 啤酒中乙醛的检测 |
1.2.3 啤酒中乙醛的控制措施 |
1.2.4 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
1.3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 |
1.4 酵母基因组学及啤酒酵母菌株的遗传背景研究 |
1.4.1 酵母基因组学研究 |
1.4.2 啤酒酵母的遗传背景研究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S-GC法检测啤酒中乙醛和乙缩醛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和材料 |
2.2.2 试剂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啤酒中乙醛和乙缩醛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 |
2.3.2 市售啤酒样品中乙醛和乙缩醛 |
2.3.3 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乙醛和乙缩醛 |
2.3.4 啤酒储藏过程中的乙醛和乙缩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和材料 |
3.2.2 试剂和仪器 |
3.2.3 主要实验方法 |
3.2.3.1 麦汁制备 |
3.2.3.2 ARTP诱变 |
3.2.3.3 筛选培养基的确定 |
3.2.3.4 戒酒硫+甲吡唑双重抗性平板筛选 |
3.2.3.5 高浓度乙醛驯养试验 |
3.2.3.6 诱变酵母菌株生长性能和表型稳定性实验 |
3.2.3.7 诱变酵母菌株三角瓶发酵实验 |
3.2.3.8 EBC管发酵实验 |
3.2.4 主要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低乙醛啤酒酵母筛选策略 |
3.3.2 低乙醛啤酒酵母筛选条件的确定 |
3.3.3 低乙醛啤酒酵母的筛选 |
3.3.4 优选啤酒酵母菌株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材料 |
4.2.2 试剂和仪器 |
4.2.3 主要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4.3.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
4.3.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
4.3.4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
4.3.5 发酵过程中不同啤酒酵母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表达概述 |
4.3.6 啤酒酵母共有差异基因及乙醛代谢基因解析 |
4.3.7 基因过表达重组菌的构建 |
4.3.8 高拷贝数过表达菌株的筛选及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啤酒酿造工业菌株的基因组学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和材料 |
5.2.2 试剂和仪器 |
5.2.3 主要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测序DNA质量检测结果 |
5.3.2 啤酒酵母菌株M1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3.3 啤酒酵母菌株M14 基因组序列拼装与分析 |
5.3.4 啤酒酵母菌株M14 基因组功能元件分析 |
5.3.5 啤酒酵母菌株M14 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
5.3.6 啤酒酵母菌株M14 蛋白编码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5.3.7 啤酒酵母菌株M14 全基因组测序个性化分析 |
5.3.8 低乙醛啤酒酵母菌株的重测序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
附录3 酵母表达盒基因序列 |
附录4 乙醛代谢相关基因测序结果 |
附录5 附图 |
(7)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感自毒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抑制种子萌发 |
1.2 影响药用植物生长 |
1.3 影响药用植物产量及药效成分 |
2 化感自毒物质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 |
2.1 破坏细胞结构 |
2.2 影响光合作用 |
2.3 影响活性氧 (ROS) 的代谢 |
2.4 干扰激素代谢平衡 |
2.5 其他机制 |
3 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措施 |
3.1 选育优良耐自毒药用植物品种 |
3.2 合理施肥 |
3.3 合理的种植制度 |
3.4 合理利用微生物制剂 |
3.5 其他缓解措施 |
4 展望 |
(8)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乔木树种矮化研究进展 |
1.2.1. 常用矮化方法 |
1.2.2.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1.3. 红花玉兰研究进展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 |
2.3. 截干矮化试验 |
2.4. 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 |
2.5.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修剪结合矮化试验 |
2.6.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1. 形态调查 |
2.6.2. 生理指标测定 |
2.6.3. 内源激素测定 |
2.6.4. 数据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分析 |
3.1.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 |
3.1.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1.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生理的影响 |
3.1.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3.1.4.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结论 |
3.2. 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 |
3.2.1.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2.2. 不同浓度烯效唑对生理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3.2.4. 烯效唑浓度补充试验结论 |
3.3. 截干矮化试验 |
3.3.1. 不同截干处理对形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截干处理对生理的影响 |
3.3.3. 不同截干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 |
3.3.4. 截干矮化试验结论 |
3.4.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 |
3.4.1.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4.2.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生理的影响结果 |
3.4.3.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 |
3.4.4.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试验结论 |
4. 展望与结论 |
4.1. 展望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高耐性啤酒酵母选育及高浓度特种啤酒酿造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及啤酒工业发展现状 |
1.1.1 啤酒概述 |
1.1.2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现状 |
1.2 高浓度啤酒发酵研究进展 |
1.2.1 高浓度啤酒发酵概述 |
1.2.2 高浓度发酵对啤酒酵母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高浓度发酵啤酒酵母的选育研究进展 |
1.2.4 高浓度麦芽汁制备研究进展 |
1.2.5 高浓度啤酒发酵工艺控制研究进展 |
1.2.6 高浓度发酵对啤酒风味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耐高渗透压高酒精度啤酒酵母的选育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啤酒酵母生长曲线测定 |
2.3.2 啤酒酵母耐渗透压能力实验 |
2.3.3 啤酒酵母耐酒精能力实验 |
2.3.4 ARTP诱变方法 |
2.3.5 耐高渗透压高酒精啤酒酵母菌株的筛选 |
2.3.6 啤酒相关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啤酒酵母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2.4.2 啤酒酵母耐渗透压能力测定结果 |
2.4.3 啤酒酵母耐酒精能力测定结果 |
2.4.4 耐高渗透压高酒精啤酒酵母选育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芽汁制备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及材料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麦芽汁制备方法 |
3.3.2 麦芽糖化影响因素实验方法 |
3.3.3 麦芽汁发酵实验方法 |
3.3.4 麦芽汁及啤酒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还原糖标准曲线制作 |
3.4.2 可溶性蛋白质标准曲线制作 |
3.4.3 蛋白质休止温度对麦芽糖化的影响 |
3.4.4 蛋白质休止时间对麦芽糖化的影响 |
3.4.5 糖化温度对麦芽糖化的影响 |
3.4.6 糖化时间对麦芽糖化的影响 |
3.4.7 初始pH值对麦芽糖化和啤酒发酵的影响 |
3.4.8 糖化酶添加量对麦芽糖化和啤酒发酵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度啤酒发酵工艺研究及特种啤酒研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种及材料 |
4.2.2 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麦芽汁制备方法 |
4.3.2 啤酒发酵方法 |
4.3.3 超高浓啤酒发酵工艺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 |
4.3.4 青梅啤酒发酵工艺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 |
4.3.5 啤酒相关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4.3.6 啤酒感官品评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超高浓度啤酒发酵工艺探究及优化结果分析 |
4.4.2 青梅啤酒发酵工艺探究及优化结果分析 |
4.4.3 成品啤酒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PGK1启动子改造调控酿酒酵母风味物质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酒概述 |
1.1.1 白酒的分类 |
1.1.2 白酒中的风味物质 |
1.1.3 白酒中乙酸酯合成机理以及合成途径 |
1.1.4 白酒中乙酸酯合成因素 |
1.2 啤酒概述 |
1.2.1 啤酒的分类 |
1.2.2 啤酒中的风味物质 |
1.2.3 啤酒中乙酸酯合成机理和途径 |
1.2.4 影响啤酒中乙酸酯合成的因素 |
1.3 酿酒酵母菌株乙酸酯调控研究现状 |
1.4 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 |
2.2.2 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 PCR反应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5 PCR产物纯化回收 |
2.2.6 目的片段或质粒的酶切 |
2.2.7 质粒和片段连接 |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2.2.9 酵母转化 |
2.2.10 重组菌株的验证 |
2.2.11 两步整合方法实现启动子的插入 |
2.2.1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CR,RT-qPCR) |
2.2.14 玉米原料液态白酒发酵工艺 |
2.2.15 啤酒酵母菌株驯化实验 |
2.2.16 乙酰辅酶A含量的测定 |
2.2.17 酵母细胞杂交融合产孢回复URA3基因 |
2.3 分析方法 |
2.3.1 啤酒发酵方法 |
2.3.2 酶的活力测定 |
2.3.3 发酵速度的测定 |
2.3.4 酒精度测定 |
2.3.5 残余还原糖测定 |
2.3.6 发酵度的测定 |
2.3.7 总酸测定 |
2.3.8 总酯测定 |
2.3.9 高级醇和酯类含量的测定 |
2.3.10 辅酶Ⅰ NAD (H)含量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GK1启动子改造对酿酒酵母AY12a乙酸酯的影响 |
3.1.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1.2 酿酒酵母突变株的构建 |
3.1.3 酿酒酵母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1.4 ATF1基因mRNA水平测定 |
3.1.5 醇乙酰基转移酶活力测定 |
3.1.6 玉米浓醪白酒发酵 |
3.1.6.1 基本发酵性能比较 |
3.1.6.2 高级醇和酯的含量比较 |
3.2 PGK1启动子改造对啤酒酵母菌株S6乙酸酯的影响 |
3.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2 一步、二步重组工业啤酒酵母菌株的验证 |
3.2.3 工业啤酒酵母菌株的URA3基因回复 |
3.2.4 啤酒酵母菌株驯化实验回复发酵 |
3.2.5 重组菌株与出发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2.6 重组菌株与亲本菌株发酵性能的比较 |
3.2.7 亲本菌株与工程菌株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比较 |
3.2.8 ATF1基因mRNA水平和醇乙酰基转移酶活力测定 |
3.3 酿酒酵母菌株中敲除BAP2并分别过表达CAB1和CAB3基因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
3.3.1 目的片段的扩增 |
3.3.2 重组菌株的验证 |
3.3.3 酿酒酵母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3.4 酿酒酵母突变株与亲本菌株发酵性能的比较 |
3.3.5 发酵液醇酯含量的比较 |
3.3.6 辅酶含量的测定 |
3.3.7 阿尔法氨基氮的测定 |
3.3.8 乙酰辅酶A含量的检测 |
3.4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啤酒花化学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耐性酿酒酵母的杂交育种及高浓啤酒酿造工艺研究[D]. 杨贵恒.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高浓酿造优良酵母的评价及抗逆机制研究[D]. 吴卓凡. 江南大学, 2021(01)
- [3]小苍兰、唐菖蒲辐射诱变后代生物学效应及小苍兰M1代辐射保护技术研究[D]. 闵可怜.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尾叶紫薇特征香气成分释放规律与MEP通路关键基因的研究[D]. 徐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啤酒酿造酵母M14低产乙醛的研究[D]. 刘春凤. 江南大学, 2019(11)
- [7]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进展[J]. 张亚琴,陈雨,雷飞益,李思佳,石峰,窦明明,马留辉,陈兴福. 中草药, 2018(08)
- [8]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D]. 陈思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高耐性啤酒酵母选育及高浓度特种啤酒酿造工艺优化[D]. 梁若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PGK1启动子改造调控酿酒酵母风味物质合成[D]. 洪坤强. 天津科技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