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克[1](2014)在《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文中认为效果评估是风险管理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效果评估既可以对拟定的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检验,又能为风险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农业保险的效果评估和模拟在美国农业保险方案的完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项工作在我国却十分滞后,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实务中至今尚未开展全面、深入的效果评估工作。因此,在我国农业保险一方面蓬勃发展、一方面经营粗放、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效果到底如何?如何进行评估?应该如何完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争论和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基于此,为夯实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指导,本文在福利经济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农作物保险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目标、实施主体、作用客体三个维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内涵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其次,对保险效果的外在表现、度量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效果评估已有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户效用等值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方法;然后,以河北、河南等10个省份1004个农户为例,借助数理统计软件MATLAB、统计软件STATA和专业风险分析软件SIMETAR对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最后对保额、保费、保险产品、政府补贴比例等农作物保险效果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模拟结果,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从农户视角评估农作物保险效果较为合适,作物保险效果可以利用农民效用确定性等值进行度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评估;2)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确实增加了农民福利水平,对粮食大省的贡献要高于其它省份,但改变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本文中假定直接补贴给农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完善;3)以县为单位精算费率能够显着提升农作物保险效果(10个省份中有7个会因精算费率而受益);4)保额提高在政府补贴超过一定比例后会增加农民农业保险福利,保持农民福利不变则可以适度降低政府补贴比例;5)50%及以上的平均保费补贴比例是我国农作物保险顺利开展的前提;6)在政府保费补贴一定的情况下保持高补贴比例更为重要;7)区域指数保险+个体保险补充的组合保险效果良好,该思路值得推广试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视角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较为系统的构建了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首次提出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我国农作物保险几种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模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第二,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评估是农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以往评估方法存在低估风险或无法具体到作物的缺陷,本文根据我国数据资源特点,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第三,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作物保险可能的产品创新形式:组合保险。
耿传辉[2](2016)在《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改革”是当今经济领域里比较热点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的弱质性,“三农”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都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资金短缺,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贷款可获得性差的现象并存。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症结就是缺少好的抵押品。基于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土地上,将农村土地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化的转换,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实现金融普惠。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置于国际横向比较与国内纵向发展的背景下,力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问题解决,从而使研究的主题与对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整体规划,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及其溯源,也是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该部分对文章中土地金融、农村土地金融等几个中心词汇进行了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其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收益资本化理论等。再次,对西方学者有关农村土地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等。第三章是从横向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土地金融进行考察与借鉴。一是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与公立土地银行相结合的模式;二是美国以联邦土地银行为核心的政府农业信贷体系;三是印度的以农村协作金融为特色的土地金融体系;四是台湾地区以台湾土地银行为主导的土地金融模式。通过对上述国家与地区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比较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土地金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作用。第四章是从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一是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变迁历程,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功能、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到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金融发展变革等;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成绩。一方面是建立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形成了包括钱庄、合会、民间借贷、典当、民间集资、民间借贷、民间贴现组织等的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和农村土地债券滞后;四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农业弱质性的局限、市场机制异化的制约、金融监管滞后的障碍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等。第五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本章主要是在上一章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典型模式实践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分析各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优劣。一是以绍兴为代表的农村土地信托模式;二是以重庆江津为代表的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三是以重庆为代表的地票交易模式;四是以吉林梨树为代表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尤其是在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填补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的可获得性。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总体目标都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功能。第六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一定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体制和机制再造,不断加大农村土地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等。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农村土地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邓晓霞[3](2010)在《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高速增长。1978年到2009年间,GDP以年均9%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国内消费占GDP的比例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而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中比较落后却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是农村消费市场。所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点之一在于大幅度提升7亿农民的消费能力,培育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依托。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国增加对农村投入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财政资金投入,二是信贷资金投入。但国家对农村财政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硬约束。相比之下,通过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更为可行。增加农村信贷资金的投入,必须大力发展和培育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注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完善,畅通信贷资金的流入渠道。在此问题的解决上,与中国毗邻的印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印度和中国同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保持着6%以上的高速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印度不仅和中国地理位置毗邻,而且两国均农业人口众多,发展农村经济都是当务之急。中国和印度虽然社会体制不同,但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基本目标和主要步骤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具有可比性。印度从英殖民地时期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及法律体制,农村金融机构也有着较高的覆盖率及较好的服务质量,这些都值得当前中国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制中学习和借鉴。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对比,借鉴印度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经验和法律制度,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新农村经济体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为改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思路,探索一条信贷资源向农村转移的畅通渠道,从而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中国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下来探讨金融体系建立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这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体系的构建又是与该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采取了从对比两国农村经济基础,到对比两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再到对比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逻辑思路,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的农村经济基础、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微型金融运作之间的发展规律、组织结构、运行特点、绩效水平等,找出两国改革与发展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以及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中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势和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篇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导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阐明了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的概念,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市场的评价,给出了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第2章,中国与印度农村经济基础比较研究。金融体系的演变总是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因此,分析其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首先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特点。本章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两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异同。由于中印两国在经济走向市场化改革前农村经济的落后,两国的农村金融需求都不旺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要求不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视与培育。在本章的对比中发现,中国和印度两个农业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上具有相似性,重大经济变革时间相近,但两国经济发展所走的道路不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印度高,人均GDP和经济货币化程度都高于印度。就农业农村而言,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在两次“绿色革命”后农业机械化运用程度也较高。特别是印度金融发展基础较好,对农村金融服务较重视,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较中国高,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体制较中国完善,因而保障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印度农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第3章,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的宏观金融体系之内运行的。本章对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体系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分别从两国银行体系演变、保险业的发展、资本市场(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金融衍生品)的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运行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中国和印度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了印度的金融体系在新兴经济体市场中是最为发达的,而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的结论。本章还进一步对两国在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负债总额、不良贷款、银行机构效益等银行指标体系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并对两国银行系统的改革绩效进行了评价,讨论了中印两国银行国有权占主体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分析了印度银行机构通过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来加强监控以及通过推行联结担保和信贷组合证券化来减少农村信贷风险,都使得印度银行机构管理更为规范,绩效更高,同时正是这些优势才奠定了印度在农村金融市场推行诸如“领头羊计划”等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第4章,中国与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比较研究。本章从分析两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入手,分别列出了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图及各个机构的功能。在对比两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中,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从单一化、无序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元化过程中缺乏像印度那样明确的层次分工,存在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定位及特色不鲜明的缺陷。相比而言,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在国家、地区、州之间层层分工,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分工协作,特别注重对贫困及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本章还从机构网点布局、利率市场化、结算体系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印度农村金融市场基础更好,金融市场法规对印度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章最后对中印农村金融市场的农业保险作了对比,发现印度较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了金融机构投放信贷的风险,促进了信贷产品的创新,推动了印度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第5章,中国和印度微型金融运行模式比较。本章首先阐述了一般微型金融模型理论,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微型金融运作模式,以及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监管;然后分析了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以及印度微型金融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印度的金融联结方式和中国小组联保的差别,列出了印度的微型金融机构在组织培训、自助组的运用及法律法规方面对中国的借鉴之处。第6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本章总结了关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农村经济基础、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及微型金融运作上的对比结论。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重视农村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发展农村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注重微型金融运作中金融联结模式的运用以及理顺政府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等建议。本文从功能观出发,主要采取了对比分析方法。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维度和关系维度,多角度地分析了两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较系统地对两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对比。本文创新之处在于较系统地对比分析了两个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发展中大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历程,并总结出以下三点创新:一是根据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时间上的相近性和阶段特点的相近性对两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两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两国从20世纪40年代末独立解放后直至90年代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对农村和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都比较少;中国由于选择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比印度快,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货币化程度都高于印度,但是在耕地等农业发展基础和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印度较强于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印度银行金融机构总量、总资产、贷款和股东权益的总量、平均净息差、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不良贷款等各项绩效指标,结果表明印度银行机构管理更规范,绩效更高。本文特别比较了中印两国的银行改革效率,讨论了所有权改变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两国都存在银行国有权占主体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政府在银行运行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金融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改革的需要。对于中国银行改革来讲,银行股份制改革必须和治理结构改变相结合才能真正改变银行绩效水平。三是把宏观金融比较和微观金融比较相结合,对比分析了中印两国农村金融中微型金融机构的运行。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健全的法律保障以及农业保险对金融机构风险的分担,是印度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对农村资金投入的保证。因此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要健全法律体系,从制度上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定位确认,发展农业保险,合理运用政府作用来共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江美芳[4](2011)在《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然而,农业落后、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民相对贫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贫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以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农业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工业产业,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如没有国家必要的政策干预和介入,寄希望于市场本身的自我修复和完善,就算并非完全不可能,也注定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高昂的过渡成本。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其农村金融在政策支持下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等,没能对农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如何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教训,为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生产结构。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获利更高的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这使得本已薄弱的农村经济受到发展上的严重制约,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重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拟结合对江苏省农户金融需求情况的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分析,以及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江苏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进行研究。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言,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文章的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评述:对金融发展、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政府在农村金融中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第三章为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回顾这些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研究其发展过程和特点,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取长补短,为本文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指导。第四章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影响,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以及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第五章、第六章与第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对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对江苏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江苏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第八章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创新: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应如何定位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析有自己的视角与创新之处。强调政府适当介入和有效干预对发展与稳定农村金融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点研究介入的方式和如何提高介入的效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和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并通过建立OLS模型,以及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及其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江苏的农村金融需求,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研究的说明:本文的研究主要以农村的信贷市场为主,而对我国农村保险以及农村的资本市场等问题未作研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州等苏南地区这些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作用应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作者希望今后能在本文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管文行[5](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理主体构成。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容置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实施之初所依赖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已经逐渐消解。农村治理已经溢出农村社会场域,单纯依靠农村社会自主性调节不能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全部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以村“两委”为主要治理主体的二元结构已经不能承担起全部农村治理的重任,需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发展。毫无疑问,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势必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农村治理的无序化与治理有效性的降低。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否稳定与个体化的农民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关联性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要农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性治理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能否理顺。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调试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在农村微观场域中,不同属性的农村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其中,利益是影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要求改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内外环境,对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提出新的结构性要求和功能性诉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农村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构成主体较为单一,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以村“两委”为主要构成主体,甚至是“空心村”,乡镇政府角色缺位、市场性治理主体缺失,并没有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局面,难以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二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理论上的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乡镇政府在治理中角色缺位、村民自治组织角色越位以及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市场性治理主体挤压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等问题。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构成,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于整个国家的控制而实行完全的独立自治,而国家也始终以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保持着对农村社会的控制与渗透。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家成为了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主体缺失的重要外部诱因,即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之间张力失衡造成农村自治空间被压缩,挤压了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空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更是直接造成了农村治理主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空心村”的大量出现。但是,除了国家宏观层面的原因外,造成农村治理主体间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场域内,相应制度供给的缺失、结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农村治理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和农村社会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共同推进。从国家宏观思路方面而言,首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其他治理主体的组织化嵌入,通过组织化嵌入确保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的核心方位以及对其他治理主体的领导关系;其次,妥善处理国家控制与农村社的会自我调适,赋予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应有的活动空间;再次,努力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为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农村层面的微观对策来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加强作为具体行动者的农村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从理论上明确具有不同属性和利益诉求的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和角色;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农村治理主体间的行为选择,理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再次,健全农村治理主体间的利益整合机制、监督机制与协同机制,提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文化对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起着潜在的引领与规范作用,优化农村治理主体结构还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袁建岐[6](2006)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跨越式发展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揭示了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全文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己有研究文献做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金融与经济高度相关,本章从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金融及其体系的动员储蓄、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监督经理和促进交换功能,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阐述了金融结构变化规律、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农业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从县域金融支持的差距出发,详细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及信贷投放量萎缩的表现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危害;从县域金融本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县域金融现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因;最后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做了描述。第四章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考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第五章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金融组织体系是保障金融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伴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生过许多变化。本章在对我国县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县域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功能和绩效,指出正规金融的不足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分蘖,致使县域非正规金融成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探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县
郭刚[7](2012)在《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撑机制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时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基点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的研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显得很重要。而研究我国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涉及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条件与相应的动力机制问题,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影响农村金融资本形成、配置、产出效率,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中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层面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分析中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模式与农村金融特点,更准确地把握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现实,理清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中部农村经济增长的脉络关系,这对寻找缩小区域农村差距的金融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中部崛起战略规划的付诸实施,中部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因为中部农村存在“经济塌陷”和“金融弱化”现象,所以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塌陷的金融支持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与更有现实意义。论文以促进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支持为着眼点,在前人丰富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理论、农村金融理论等研究为指导的基础上,采用了规范和实证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经典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运用到区域农村这一特殊的研究对象中,并通过中部地区详实的数据对比与实证计量分析来考察中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把握中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进而探讨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策略,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分析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农村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并获得的基本观点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金融发展的支持,而区域金融发展又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种观点可以对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2)通过中部区域六个省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比较分析,揭示中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困境: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金融深化程度低及农户资金供求短缺,从而形成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抑制,导致中部农村经济塌陷。根据这种情况总结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总结了影响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因素为金融供需、金融创新、金融服务及金融制度等四个主要因素。(3)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入手,构建了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化模型,并分析该内生模型中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农村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最终途径主要靠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货币资金储蓄效应、农村金融投资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推动中部区域农村地区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及技术进步,以促进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因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是中部地区农村经济运行的重要动力,而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产生了中部区域农村金融中介,中部区域农村金融中介的发展通过中部区域农村金融服务系统资源配置、支付与清算及金融风险分散功能来影响农村金融的的规模、结构与效率,由此再来影响某一个区域的农村金融深化;而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农村金融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来推动中部区域农村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而中部区域农村物质资本积累又具有正的外部性以推动中部区域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研究与发展部门。通过农村金融的储蓄、物质资本积累、劳动力积累及研究与发展部门共同作用,促进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4)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度进行分析,并对虚拟变量交互项的解释,来确定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变量对因变量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偏效;以上实证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中部农村农村金融规模与效率对中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金融结构不能支持中部农村经济增长;在长期过程中,中部农村农村金融规模与结构对中部农村经济发展都没有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效率能支持中部农村经济增长。导致这种原因可能是由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弱化与抑制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农村信贷不能很好转化为农村有效率的投资,促使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不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中部区域农户收入的增长仅仅是中部区域农户储蓄比率上升的缘由,所以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是区域内农户收入增长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这表明经济转型以后,中部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及市场效率不高,金融市场对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引导功能没有很好发挥,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户收入提升还是不能成为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目的。(5)在中部区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框架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与费用已经越过其拐点,表现出了明显的低效率性,所以,基于中部崛起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必须放弃现有制度安排,进行重构:完善土地产权改革,让土地可以流转,提供中部区域农户的有效抵押资产;提出构建中部区域的政策性银行,如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中部农业发展银行及中部区域民营银行;构建中部区域金融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中部地区金融合作定期协调机制,建设健全、高效的中部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和制度体系,有效防范、规避与控制农村金融风险,从而构建了金融支持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杨云[8](2010)在《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农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选择之一。随着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创新工具,拓宽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思路,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与发展必然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由综述、原理解析、实证分析和结论及政策建议四大部分构成。研究的逻辑是:从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村金融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出发;解析了抵押担保品的拓展、林权抵押贷款内涵及其运行机制,并对实践中几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解释林权抵押贷款的机理;然后从农村信贷需求的角度,对机构供给、农户需求和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进行分析;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福建林权抵押贷款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在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作用;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构建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思路下,作为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的林权抵押贷款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品的困境,拓展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第二,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耦合,表明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第三,供给和需求层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机构优势表现在微观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所处政策环境及对社会资本的利用等方面;当然,在林权抵押贷款开展过程中,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存在一些来自机构自身发展和能力构建、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因素。第四,从林权抵押贷款实践来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激励机制分别来自行政激励与经济激励两个方面,比较而言,在初期发展阶段,行政激励大于经济激励;但是经济激励地位的转换对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五,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的设计汲取了小额信贷运行机理,同时充分发挥了非正式制度(信用、担保体系、协会等)、森林保险等在林权抵押贷款运作中的作用,实现了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有效融合。第六,实证的分析表明,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对农村正规金融经营绩效有改善作用,同时,对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生产及收入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七,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承担着重要功能和作用,其作用有效发挥的实质在于构建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农户存之间互动的关系,克服“市场失灵”,减缓“政府失效”,这种互动机制的和谐与完善将有助于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五点:第一,本研究从农村信贷市场、目标群体、机构和农户四个层面,来揭示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和发展对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第二,将林权抵押贷款的概念框架纳入农村金融系统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创新性。第三,从农村信贷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供给机构、农户需求、产品的条件和优劣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第四,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别从机构和农户层面展开研究,较全面系统地评价了福建林权抵押贷款的绩效,具有创新性。第五,从系统论的角度,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对政府、机构、农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为构建完整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提供了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严青[9](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于丽红[10](2008)在《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正规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规金融无法有效的覆盖农村市场。而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广泛存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规金融获得满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本文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的关注。本文在金融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产生原因、现状、运行机制、对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相关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方法,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供给创新等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讨了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从内容上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是全文的总起,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界定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回顾和借鉴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协调思想。第二部分第三章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阐述自民国以来,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和数量、利率以及运行特征,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接下来的三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第三部分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及其效率损失,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分析,在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二元金融结构对社会融资量、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自由化政策的影响。第五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适应效率,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变迁动因和阻碍因素,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最后,第六部分第八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首先对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论依据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正成为全球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走向 |
1.1.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仍亟待完善 |
1.1.3 效果评估是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依据,但在我国严重滞后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综述 |
1.2.1 农业保险内涵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2 农业保险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 |
1.2.3 改进农业保险方案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数据、方法和假设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假设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理论分析 |
2.1 农作物保险的概念及性质 |
2.1.1 农业保险及农作物保险 |
2.1.2 农作物保险的特点 |
2.1.3 农作物保险的性质 |
2.2 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2.2.1 效果的概念和界定 |
2.2.2 农作物保险的目标 |
2.2.3 农作物保险的相关主体 |
2.2.4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
2.3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因素 |
2.3.1 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支持和干预 |
2.3.2 农作物保险条款 |
2.3.3 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偏好 |
第三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3.1 效果评估 |
3.1.1 效果评估的概念 |
3.1.2 效果评估的程序和路径 |
3.2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1 农作物保险具体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2 农作物保险综合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3 对两种评估思路的比较和评述 |
3.3 基于农户福利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方法 |
3.3.1 农户效用等值评估模型 |
3.3.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 |
3.3.3 随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模拟数据的生成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 |
4.1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 |
4.1.1 建国初期农业保险的兴起、探索和停办(1949 年-1958 年) |
4.1.2 改革开放初农业保险的恢复和快速发展(1982 年-1992 年) |
4.1.3 市场经济确立后农业保险的萎缩和徘徊(1993 年-2003 年) |
4.1.4 新世纪后农业保险的新一轮试点和蓬勃发展(2004 年-2012 年) |
4.1.5 《农业保险条例》出台之后的正规化和大发展时期(2013 年-至今) |
4.2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
4.2.1 总体情况 |
4.2.2 基本原则 |
4.2.3 发展模式 |
4.2.4 保险产品 |
4.2.5 主要保险要素 |
4.3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
4.3.2 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健全 |
4.3.3 大灾分散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4.3.4 风险评估、区划和费率精算工作亟待开展 |
4.3.5 保障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和加强 |
4.3.6 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和比例需要改善 |
第五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基于农户福利视角的评估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指标和样本分布 |
5.1.3 数据清洗和质量审核 |
5.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及数值模拟 |
5.2.1 样本农户特征 |
5.2.2 标准化农户构建 |
5.2.3 标准化农户的数值模拟 |
5.3 样本省份农作物保险的现状和特征 |
5.4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5.4.1 参保后标准化农户的福利变化 |
5.4.2 农作物保险和替代政策的比较 |
5.4.3 风险厌恶程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策略与方法 |
6.1 改善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思路 |
6.2 改善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具体策略 |
6.2.1 精算费率和科学定价 |
6.2.2 开展风险及保险分区 |
6.2.3 提高保障水平和能力 |
6.2.4 创新保险产品 |
6.3 农作物保险费率精算的具体方法 |
6.3.1 作物风险评估的已有研究和评述 |
6.3.2 基于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新方法 |
6.3.3 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方法 |
6.4 组合保险中个体农户风险的分解方法 |
第七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模拟分析 |
7.1 总体思路 |
7.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3 模拟仿真结果 |
7.3.1 精确定价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2 提高保障水平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3 政府补贴变化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4 高保额 or 高补贴:保险方案的选择 |
7.3.5 组合保险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内容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土地金融基本理论及其溯源 |
2.1 农村土地金融的基本理论 |
2.1.1 农村土地 |
2.1.2 土地金融 |
2.1.3 农村土地金融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
2.2.1 地租与收益资本化理论 |
2.2.2 合作制理论 |
2.2.3 信贷合作社理论 |
2.2.4 土地抵押贷款债务理论 |
2.2.5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
2.3 西方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理论 |
2.3.1 金融结构理论 |
2.3.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3.3 金融约束理论 |
2.3.4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
3.1 德国农村土地金融 |
3.1.1 成立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 |
3.1.2 构建金字塔式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1.3 创新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
3.1.4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支持政策 |
3.2 美国农村土地金融 |
3.2.1 成立联邦土地银行 |
3.2.2 优化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
3.2.3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2.4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
3.3 印度农村土地金融 |
3.3.1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
3.3.2 强力推进商业银行的支农服务 |
3.3.3 创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
3.4 台湾地区农村土地金融 |
3.4.1 台湾土地银行的创建与发展 |
3.4.2 其他专业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
3.4.3 台湾农村土地金融的特征 |
3.5 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
第4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情况 |
4.1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
4.1.1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情况 |
4.1.2 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 |
4.1.3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
4.1.4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历程 |
4.2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 |
4.2.1 基本建立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
4.2.2 初步形成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体系 |
4.2.3 建立和试行了一些农村土地金融模式 |
4.3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 |
4.3.2 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 |
4.3.3 农村土地债券滞后 |
4.4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 |
4.4.1 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 |
4.4.2 农业弱质性的局限 |
4.4.3 市场体制异化的制约 |
4.4.4 风控机制落后的阻碍 |
4.4.5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
第5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 |
5.1 农村土地信托模式 |
5.1.1 农村土地信托的运行 |
5.1.2 农村土地信托的流程 |
5.1.3 农村土地信托的创新 |
5.1.4 农村土地信托的问题 |
5.2 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 |
5.2.1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运行 |
5.2.2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创新 |
5.2.3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问题 |
5.3 地票交易模式 |
5.3.1 地票交易的运行 |
5.3.2 地票交易的创新 |
5.3.3 地票交易的问题 |
5.4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 |
5.4.1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运行 |
5.4.2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创新 |
5.4.3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问题 |
5.5 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典型模式的启示 |
5.5.1 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
5.5.2 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依托 |
5.5.3 以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为载体 |
第6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 |
6.1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
6.1.1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
6.1.2 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
6.1.3 落实农村土地还权赋能 |
6.2 完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机构 |
6.2.1 发挥商业银行的支农主体作用 |
6.2.2 健全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农职能 |
6.2.3 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6.2.4 成立政策性的中国土地银行 |
6.2.5 重建基层农村合作金融系统 |
6.3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
6.3.1 加快互联网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
6.3.2 加快商业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
6.3.3 推进政策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
6.3.4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抵押担保品创新 |
6.4 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 |
6.4.1 财政政策 |
6.4.2 货币政策 |
6.4.3 监管政策 |
6.5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法律制度 |
6.5.1 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和《物权法》 |
6.5.2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法》 |
6.5.3 制定《农业保险法》 |
6.6 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 |
6.6.1 探索多元风险补偿形式 |
6.6.2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财政补贴体制 |
6.6.3 利用信息技术降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金融体系的概念 |
1.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 |
1.2.3 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1.3 主要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2. 中国与印度农村经济基础比较 |
2.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2.1.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 |
2.1.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2.2.1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 |
2.2.2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中印农村经济基础的异同分析 |
2.3.1 中印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比较 |
2.3.2 中印金融发展指标比较 |
2.3.3 中印农村经济变革比较 |
2.4 小结 |
3、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 |
3.1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 |
3.1.1 中国银行体系的演变 |
3.1.2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 |
3.1.3 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
3.1.4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 |
3.2 印度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 |
3.2.1 印度银行体系的构成 |
3.2.2 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 |
3.2.3 印度金融监管的演变 |
3.3 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 |
3.3.1 中印银行体系的比较 |
3.3.2 中印资本市场的比较 |
3.3.3 中印金融监管的比较 |
3.4 总结 |
4、中国与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
4.1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演变历程 |
4.1.1 中国农业银行 |
4.1.2 农村信用社 |
4.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4.1.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4.1.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 |
4.2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
4.2.1 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 |
4.2.2 商业银行 |
4.2.3 地区农村银行 |
4.2.4 合作银行 |
4.2.5 国家土地开发银行 |
4.3 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
4.3.1 中印农村金融机构比较 |
4.3.2 中印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比较 |
4.3.3 中印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手段比较 |
4.3.4 中印农村金融法律监管比较 |
4.3.5 中印农业保险比较 |
4.4 结论 |
5、中国与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比较 |
5.1 微型金融理论一般模型 |
5.2 中国微型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 |
5.2.1 中国不同类型微型金融运作模式 |
5.2.2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监管 |
5.3 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 |
5.3.1 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 |
5.3.2 印度微型金融风险管理 |
5.4 中国与印度微型金融运行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1.1 中印农村经济基础比较结论 |
6.1.2 中印金融体系比较结论 |
6.1.3 中印农村金融机构比较结论 |
6.1.4 中印微型金融运行模式比较结论 |
6.2 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文章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1.5.3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2. 理论回顾与评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约束论 |
2.1.2 金融深化论 |
2.2 金融中介理论 |
2.2.1 关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 |
2.2.2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农业补贴信贷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3.4 局部知识理论 |
2.4 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角色定位 |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4.2 对于农村金融中政府介入的争论与评价 |
2.4.3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 |
2.5 本章小结 |
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3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4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
3.2.3 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4 菲律宾的农村金融 |
3.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
3.3.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4. 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 |
4.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
4.1.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
4.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 |
4.2 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 |
4.2.1 利率政策 |
4.2.2 金融制度 |
4.2.3 金融结构 |
4.3 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
4.3.1 市场内在结构的“双重不平衡” |
4.3.2 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 |
4.3.3 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 |
4.4 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 |
4.5 本章小结 |
5. 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
5.1.1 指标设计 |
5.1.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5.1.3 结果 |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其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灰色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农村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6.1 被调查农户收支状况分析 |
6.1.1 农户的基本情况 |
6.1.2 农户的收入特征 |
6.1.3 农户的支出特征 |
6.2 农户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
6.2.1 农户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
6.2.2 农户金融需求的地区差异显着 |
6.2.3 正规金融信贷供给与农户借贷需求的错位 |
6.2.4 民间借贷在农户金融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
6.2.5 农户对正规金融服务认可度不高 |
6.2.6 农户金融资产需求结构失衡 |
6.3 基本结论 |
7. 江苏省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分析 |
7.1 农村金融机构中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
7.1.1 现状 |
7.1.2 取得的成绩案例 |
7.1.3 江苏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 |
7.2 农村金融市场供应的主力军-农信社 |
7.2.1 江苏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
7.2.2 农信社经营困局 |
7.3 农村金融中的新型机构 |
7.3.1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背景 |
7.3.2 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3 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4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4 本章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与江苏农户需求的特征选择政府介入的基本路径 |
8.2.2 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8.2.3 构建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基本格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1.江苏省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农信社的信贷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模型 |
附录3.2010 年农村金融大事记 |
附录4.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 |
附录5.江苏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系统分析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逻辑归纳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农村治理 |
(二)农村治理主体 |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 |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结构功能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与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 |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到解体(1949—1978) |
(二)人民公社解体到村“两委”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78—1987) |
(三)村“两委”二元结构建立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1988—2012) |
(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初步形成(2013—2019)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典型特点 |
(一)结构主体构成日益多元化 |
(二)结构主体间互动日趋协同 |
(三)结构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 |
(四)结构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启示 |
(一)坚持党组织在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
(二)坚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
(四)坚持结构调整与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行动者的位置与角色 |
(一)政治性行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 |
(二)行政性行动者——乡镇政府 |
(三)社会性行动者——村民自治委员会 |
(四)市场性行动者——企业等经济组织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的结构性要求 |
(一)治理主体位置与角色的合理 |
(二)结构主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三)结构主体治理过程中的协同 |
(四)结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一致 |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功能性诉求 |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经济适应功能 |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目标达成功能 |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整合功能 |
(四)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维持功能 |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生成逻辑 |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 |
(二)乡镇政府在治理结构中存在角色缺位与越位 |
(三)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主体地位存在弱化 |
(四)市场性治理主体侵占其他治理主体的活动空间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宏观诱因 |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 |
(二)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间的张力失衡 |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造成治理主体缺失 |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微观原因 |
(一)制度供给滞后使治理主体偏离既定的位置与角色 |
(二)结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主体间矛盾冲突不断 |
(三)治理主体间治理权力失衡冲击了结构的稳定性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宏观思路 |
(一)加强党组织对农村治理的结构性嵌入 |
(二)平衡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的外部环境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微观对策 |
(一)明确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与角色 |
(二)完善治理主体结构的制度建设 |
(三)健全治理主体结构运行的相关机制 |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 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 |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 |
3.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实践 |
3.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困境及其影响 |
3.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抑制的成因 |
3.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4.3 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 |
5.1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5.2 县域正规金融组织及其绩效 |
5.3 县域非正规金融组织及其作用 |
5.4 现有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
第六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
6.1 县域经济特征及其类型 |
6.2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
6.3 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及内容 |
6.4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特点 |
第七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
7.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目标 |
7.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思路 |
7.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步骤 |
第八章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8.1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
8.2 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
8.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
8.4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撑机制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中部地区经济范围 |
1.2.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1.3.2 农村金融体系架构及性质研究 |
1.3.3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
1.3.4 金融支持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路线及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体系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框架体系 |
第2章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中货币金融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功能扩展 |
2.2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金融支持过程理论基础 |
2.2.1 HARROD-DOMAR经济增长中金融过程 |
2.2.2 内生经济增长中金融过程 |
2.3 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2 不完全竟争市场理论 |
2.3.3 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2.3.4 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现状及困境 |
3.1 中部区域经济及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3.1.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
3.1.2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1.3 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
3.2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践 |
3.2.1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支持 |
3.2.2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支持 |
3.2.3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 |
3.3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困境 |
3.3.1 金融抑制导致的农村金融反作用农村经济 |
3.3.2 农村金融制度支持的困境 |
3.3.3 农村金融市场支持的困境 |
3.3.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的困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因素及指标体系构建 |
4.1 国外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 |
4.1.1 国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
4.1.2 国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
4.1.3 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其它经验 |
4.2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非金融因素 |
4.2.2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 |
4.3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困境成因分析 |
4.3.1 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分析 |
4.3.2 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分析 |
4.3.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分析 |
4.4 基于成因分析的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要素提炼 |
4.4.1 影响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源因素 |
4.4.2 影响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因素 |
4.4.3 影响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因素 |
4.4.4 影响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因素 |
4.5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4.5.1 农村金融支撑因素指标选择的原则 |
4.5.2 农村金融支撑因素指标体系 |
4.5.3 农村金融支撑因素指标选择及内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作用机理分析 |
5.1 中部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的增长效应 |
5.1.1 中部区域农村货币资源的效应功能 |
5.1.2 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商品资源的效应 |
5.1.3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门槛效应 |
5.2 金融支持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 |
5.2.1 通过农村金融资源效应来影响农村经济增长 |
5.2.2 通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影响农村经济增长 |
5.2.3 通过农村金融制度构建影响农村经济增长 |
5.3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模型构建 |
5.3.1 基于金融制度约束的农村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
5.3.2 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金融支持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金融支持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检验模型及方法 |
6.1.1 检验模型构建 |
6.1.2 检验模型方法 |
6.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及计算说明 |
6.2.2 实证数据来源及说明 |
6.3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单位根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协整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误差修正检验结果及分析 |
6.4 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 |
6.4.1 脉冲响应函数检验 |
6.4.2 方差分解检验 |
6.5 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的再检验 |
6.5.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的方式 |
6.5.2 数据来源及检验模型构造 |
6.5.3 计量检验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持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构建 |
7.1 中部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外部环境塑造 |
7.1.1 完善土地产权改革使得土地可以流转 |
7.1.2 建立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
7.1.3 建立中部地区金融诚信产权基础 |
7.1.4 建立中部地区区域农村保险体系 |
7.1.5 实施向中部区域农村倾斜的信贷政策 |
7.2 中部崛起下中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
7.2.1 构建支持中部区域农村发展政策性银行 |
7.2.2 重塑中部区域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 |
7.2.3 改革中部区域农村金融调控体系 |
7.3 创新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3.1 以农村金融平台市场建设为先导 |
7.3.2 规划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市场合作 |
7.3.3 推动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业务创新 |
7.4 中部区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
7.4.1 注重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基础建设 |
7.4.2 进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
7.4.3 发展农村绿色金融制度 |
7.5 金融支持中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
7.5.1 构建中部农村金融协调发展运行机制 |
7.5.2 构建中部地区金融安全运行保障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林权抵押贷款研究文献与评述 |
1.2.2 农村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研究的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 相关术语的界定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
1.6.1 相关术语的界定 |
1.6.2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
1.7 数据资料来源及说明 |
1.7.1 调查设计和数据的获取 |
1.7.2 文献及统计资料 |
1.8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9 本章小结 |
2 林权抵押贷款的一般理解 |
2.1 林权抵押贷款的内涵 |
2.1.1 抵押信用担保品扩展和替代机制与农村金融创新 |
2.1.2 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创新的耦合 |
2.1.3 林权抵押贷款的涵义 |
2.1.4 林权抵押贷款的目标和作用 |
2.2 衡量林权抵押贷款成功与否的标准 |
2.2.1 评估贷款机构的指标 |
2.2.2 评估农户的指标 |
2.3 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 |
2.3.1 农村金融及其供求系统 |
2.3.2 创新机制与普惠式农村金融体系 |
2.3.3 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的构建 |
2.3.4 福建实践中的几种模式 |
2.3.5 几种实践模式简要评析 |
2.4 林权抵押贷款演进中的经济思想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分析 |
3.1 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 |
3.1.1 农户经济行为分析 |
3.1.2 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 |
3.2 中国农村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3.3 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 |
3.3.1 计量模型 |
3.3.2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
3.3.3 计量分析及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供给机构分析 |
4.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的机构优势分析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机构优势:与非正规金融的理论比较分析 |
4.1.2 基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分析 |
4.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障碍因素 |
4.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激励机制 |
4.3.1 行政激励机制 |
4.3.2 经济激励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分析 |
5.1 林权抵押贷款运作模式及特点 |
5.1.1 农户林权证直接抵押贷 |
5.1.2 专业担保机构保证林权抵押贷款 |
5.1.3 产业化龙头企业承贷林权抵押贷款 |
5.1.4 农户联保贷款 |
5.2 农户林权证直接抵押贷与林业小额林权抵押贴息贷款 |
5.2.1 业务基本原理和流程及评价 |
5.2.2 林业小额林权抵押贴息贷款 |
5.3 专业担保机构担保林权抵押贷款 |
5.3.1 基本做法 |
5.3.2 福建省尤溪县的专业担保机构担保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
5.3.3 福建省屏南县信用建设促进会开展的林权抵押担保贷款模式 |
5.3.4 担保林林权抵押贷款的评析 |
5.4 农户联保林权抵押贷款和信用平台与行社协作 |
5.4.1 国家开发银行在永安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基本流程 |
5.4.2 永安市林权抵押贷款融资信用平台构建 |
5.4.3 永安模式的简要评析 |
5.5 对林权抵押贷款产品的分析与探讨 |
5.5.1 机构的可持性问题 |
5.5.2 产品的可持性问题 |
5.5.3 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性问题 |
5.5.4 政府的作用 |
5.6 小结 |
6 福建林权抵押贷款绩效评价 |
6.1 林权抵押贷款发展情况 |
6.2 金融机构绩效评价 |
6.2.1 研究方法说明 |
6.2.2 调查资料说明 |
6.2.3 实证分析 |
6.3 农户绩效评价 |
6.3.1 农户绩效评价有关理论研究 |
6.3.2 信贷在农村发展作用的探讨 |
6.3.3 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贷款获得的改进作用 |
6.3.4 林权抵押贷款增加农户信贷需求满足的判断 |
6.3.5 林权抵押贷款增加农户收入的贡献分析 |
6.3.6 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贡献的宏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政府在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作用 |
7.1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研究评述 |
7.2 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作用与定位 |
7.3 正规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发展中政府、金融机构与农户互动关系分析 |
7.4 林权抵押贷款中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7.4.1 不同部门对于是否林权可以抵押贷款的认识分析 |
7.4.2 不同部门认为影响林权抵押贷款重要因素统计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相关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机构调查问卷 |
附录3 屏南县XX村民调查报告 |
附录4 屏南县农户贷款调查表 |
致谢 |
(9)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1.6.3 改进方法 |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4.1 研究的成果 |
2.4.2 研究的不足 |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
3.2.1 发展模式 |
3.2.2 机构模式 |
3.2.3 贷款模式 |
3.2.4 利率模式 |
3.2.5 监管模式 |
3.2.6 扶持模式 |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5.1 调查样本来源 |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
5.3 对农户的分类 |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5.1 总体需求特征 |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
5.7.1 问卷调查法 |
5.7.2 收支平衡法 |
5.7.3 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6.1 调查样本来源 |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
6.2.1 资金来源 |
6.2.2 信贷额度 |
6.2.3 贷款方式 |
6.2.4 贷款投向 |
6.2.5 贷款期限 |
6.2.6 贷款利率 |
6.2.7 办贷时间 |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
6.6.1 政策执行情况 |
6.6.2 贷款变化情况 |
6.6.3 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
7.6.1 郁南模式 |
7.6.2 梅州模式 |
7.7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
8.1 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发展模式 |
8.2.1 总体模式 |
8.2.2 运行机制 |
8.3 组织机构模式 |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
8.4 资金来源模式 |
8.4.1 农村信用社 |
8.4.2 商业银行 |
8.4.3 村镇银行 |
8.4.4 小额贷款公司 |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
8.4.6 NGO |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
8.4.8 民间资本 |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
8.6 农户贷款模式 |
8.6.1 运作机制 |
8.6.2 贷款条件 |
8.6.3 贷款种类 |
8.6.4 贷款额度 |
8.6.5 贷款用途 |
8.6.6 贷款期限 |
8.6.7 贷款利率 |
8.7 信贷保险模式 |
8.7.1 政府主导模式 |
8.7.2 市场主导模式 |
8.8 扶持模式 |
8.8.1 法律法规保障 |
8.8.2 财政政策支持 |
8.8.3 货币政策引导 |
8.8.4 金融生态建设 |
8.9 监管模式 |
8.9.1 监管原则 |
8.9.2 监管重点 |
8.10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1.4 二元金融结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
2.1.1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
2.1.2 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分析范式 |
2.1.3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理论 |
2.1.4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两种模式 |
2.1.5 金融系统功能观 |
2.1.6 金融发展理论 |
2.1.7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标准 |
2.2 社会资本理论 |
2.3 协调思想 |
第三章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 |
3.1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 |
3.1.1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历史现象与特点 |
3.1.2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村信用合作化 |
3.1.3 计划经济体制下正规的国有金融垄断经营与非正规金融的衰亡 |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正规金融不断改革完善与非正规金融的复兴与发展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
3.2.1 前人研究 |
3.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
3.3 结论与评论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的正规金融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同的分工与功能绩效 |
4.1.2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的信贷支持状况 |
4.1.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
4.1.4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 |
4.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 |
4.2.2 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和数量 |
4.2.3 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 |
4.2.4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
4.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 |
第五章 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5.1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 |
5.1.1 利率限制条件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5.1.2 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条件下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
5.1.3 信贷约束下的寻租行为与信贷市场配置效率 |
5.1.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配给及效率 |
5.1.5 基于“资金配置成本”考虑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5.1.6 农村正规金融资金配置效率的现实考察 |
5.1.7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局限性 |
5.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 |
5.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业务竞争与替代性均衡 |
5.2.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制度互补 |
5.2.4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的转换--一个基于企业贷款模型的分析 |
5.2.5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界变动--一个基于宏观角度的分析 |
5.2.6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垂直联结:理论与经验分析 |
5.3 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与经济效应 |
5.3.1 资本流动约束的结构根源--二元分割经济与二元分割金融 |
5.3.2 资本流动约束的损失效应的几何模型分析 |
5.3.3 资本流动约束的融资效应与投资抑制效应 |
5.4 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分析 |
5.4.1 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
5.4.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金融共生效应分析 |
5.4.3 农村金融体系共生发展中不和谐的现状 |
5.4.4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金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 |
6.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定性评价与调查 |
6.1.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正经济效应 |
6.1.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负经济效应 |
6.1.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调查 |
6.2 二元金融结构与社会融资量 |
6.3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福利效果--基于辽宁省1890户农户的分析 |
6.3.1 引言 |
6.3.2 基本假设 |
6.3.3 数据来源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 |
6.3.4 农户福利效果分析的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6.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4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 |
6.4.1 引言 |
6.4.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6.4.3 农村中小企业为何选择非正规融资--一些解释 |
6.4.4 农村中小企业成长与非正规金融尴尬 |
6.4.5 改进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思路 |
6.5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 |
6.5.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5.2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5.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
6.6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相关政策效应 |
6.6.1 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6.6.2 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利率自由化政策效应 |
6.7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7.1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准备 |
7.1.1 制度与制度安排 |
7.1.2 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的方式 |
7.1.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7.1.4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制度化 |
7.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与适应效率 |
7.2.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非均衡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
7.2.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7.2.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及制度变迁路径特点 |
7.2.4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的适应效率 |
7.2.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
7.3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兼论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动因与阻碍因素 |
7.3.1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理论与经验 |
7.3.2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意义和作用 |
7.3.3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动因 |
7.3.4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阻碍因素 |
7.4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 |
7.4.1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的案例分析:草根智慧无处不在 |
7.4.2 农村新型金融主体的考验:草根智慧与商业理念 |
7.4.3 小额贷款公司:制度设计与成效评价 |
7.4.4 村镇银行:制度安排与思考 |
7.4.5 授人以渔: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
第八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
8.1 经验借鉴 |
8.1.1 中国台湾经验 |
8.1.2 韩国经验 |
8.1.3 菲律宾经验 |
8.2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改革的基本原则 |
8.2.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 |
8.2.2 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则 |
8.3 宏观层面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
8.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 |
8.4.1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创新 |
8.4.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 |
8.4.3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 |
8.5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
8.5.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几个认识性问题 |
8.5.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政府的三种行为选择 |
8.5.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
8.6 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
8.6.1 理论:市场失败与政府干预 |
8.6.2 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反省:政府越位、错位与缺位 |
8.6.3 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的行为边界与行为选择 |
8.7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D]. 王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2]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 耿传辉. 吉林大学, 2016(08)
- [3]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D]. 邓晓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4]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D]. 江美芳. 苏州大学, 2011(06)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D]. 管文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袁建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撑机制及实证研究[D]. 郭刚. 中南大学, 2012(01)
- [8]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D]. 杨云.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7)
- [9]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10]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 于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