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疼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疼痛调节研究中的应用

大鼠疼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疼痛调节研究中的应用

一、大鼠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痛调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娜[1](2021)在《前扣带皮层多巴胺D2受体参与大鼠痛情绪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疼痛作为许多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之一,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分,其中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生产效益。疼痛的最新定义包括痛的感受、情绪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四个维度。疼痛伴随的厌恶和不愉快等负面情绪情感体验给患者带去的痛苦,远远比疼痛本身更严重和难以承受。疼痛的感觉分辨和情绪情感体验分别由外侧的感觉传导通路和内侧的情绪传导通路介导,其中内侧痛神经传导通路终止于前扣带皮层(ateriorcingulate cortex,ACC)。ACC,尤其前扣带皮层吻侧部(rostral ACC,rACC)对痛情绪的调控作用已被多次报道,我们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激活rACC阿片受体可抑制NMDA受体活性而缓解大鼠痛情绪。另有研究证明,中枢多巴胺是除阿片类物质外另一重要的痛觉调制器,多巴胺分布的脑区和参与疼痛处理的脑区之间存在大量重叠,提示多巴胺及其受体可参与疼痛的调节。大脑中枢各脑区均分布有多巴胺D1和D2样受体(dopamine receptorD1/D2,DRD1/DRD2),但多数脑区DRD2的疼痛调节效果更加显着。在福尔马林或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激活DRD2可产生明显的镇痛效果,抑制DRD2则会发生促伤害作用,说明大脑中枢DRD2参与疼痛调控的高效性。ACC脑区主要接受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s,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也有DRD1和DRD2的分布,同样,在啮齿类动物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ACC的DRD2对疼痛的调节作用比DRD1更集中有效,但ACC作为管理负面情绪的关键脑区之一,其内的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可以参与痛情绪反应的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炎性痛模型,利用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和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FT)行为范式,结合多通道电生理技术,辅以机械痛和热痛行为测试、免疫荧光等技术探索ACC的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调控大鼠的痛情绪反应。方法:一、疼痛模型和C-CPA模型的建立1.炎性痛模型:大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0.08 ml CFA,用动态足底触觉仪和热辐射仪分别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PWTL),确定炎性痛大鼠模型建立成功。2.C-CPA模型:CPA是一种评估大鼠负性情绪反应的经典范式。利用自制的CPA反应检测装置,监测大鼠在“非痛环境”和”痛环境”停留的时间,反映足底注射CFA后诱导的CPA(C-CPA)行为反应。二、实验分组1.建立炎性痛模型和CPA模型时:Naive(足底不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左后足底皮下注射NS)、CFA(左后足底皮下注射CFA)三组。2.正式实验时:Sham组(只进行相应手术,脚掌和rACC均不做处理);左后足底皮下注射CFA,rACC注射NS组/DRD2激动剂Quinpirple组/DRD2拮抗剂Eticlopride组;左后足底皮下注射NS,rACC注射NS/DRD2激动剂Quinpirple组/DRD2拮抗剂Eticlopride组,n=8~10只。三、rACC注射多巴胺D2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1.埋置给药管:将自制的给药管通过手术埋置于大鼠rACC脑区。2.rACC药物注射:通过电子推样泵将DRD2激动剂或拮抗剂或NS注射至CFA诱导的疼痛模型鼠或足底注射NS的对照鼠的rACC脑区。四、检测rACC脑区DRD2是否参与调控大鼠CPA反应检测实验大鼠在接受相应的处理后(Sham、CFA-NS、CFA-Quinpirple、CFA-Eticlopride、NS-NS、NS-Quinpirple、NS-Eticlopride)的CPA变化,探索rACC脑区DRD2是否参与大鼠CPA反应的调节作用。五、旷场实验综合评估激活或抑制rACC中DRD2后对大鼠的负性情绪调节和运动能力影响通过检测Sham、CFA-NS、CFA-Quinpirple、CFA-Eticlopride、NS-NS、NS-Quinpirple、NS-Eticlopride七组实验大鼠在旷场中心停留的时间,反映大鼠疼痛相关焦虑样情绪的变化。通过统计在测试时间内的总运动距离评定大鼠在受到相应药物处理后的运动能力变化。六、通过观察多通道电生理记录到的不同神经元类型的放电特征,筛选出ACC脑区的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根据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典型放电特征,筛选出每组大鼠ACC脑区的锥体神经元,在此基础上进行所有组别大鼠的ACC放电活动的统计。七、利用多通道电生理技术,同步监测大鼠CPA行为反应时ACC脑区神经元的放电情况,探索DRD2对CPA反应的调节作用1.制作微丝电极阵列及埋置电极。2.利用多通道电生理技术检测Naive、NS和CFA组大鼠分别在“非痛环境”和“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放电情况,为疼痛大鼠的C-CPA行为提供客观且直观的证据。3.分别记录Sham、CFA-NS、CFA-Quinpirple、CFA-Eticlopride与NS-NS、NS-Quinpirple、NS-Eticlopride七组大鼠在“非痛环境”与“痛环境”时AC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客观反映DRD2对大鼠痛情绪的调控作用。八、免疫荧光rACCⅡ/Ⅲ层神经元上多巴胺D2受体与NMDA受体亚型Glu N1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实验。结果:1.炎性疼痛及C-CPA模型诱导成功1)与NS和Naive组相比,CFA组大鼠的PWMT和PWTL均显着降低(P<0.001)。2)与NS与Naive组相比,CFA组大在“痛环境”停留的时间显着少于“非痛环境”(P<0.01)。2.rACC注射DRD2激动剂Quinpirple可有效缓解大鼠C-CPA行为在CFA诱导的疼痛模型大鼠的rACC注射等体积的NS或Quinpirple,与CFA-NS组相比,CFA-Quinpirple组大鼠在“痛环境”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3.rACC注射DRD2拮抗剂Eticlopride可增强大鼠C-CPA行为在CFA诱导的疼痛模型大鼠的rACC注射等体积的NS或Eticlopride,与CFA-NS组相比,CFA-Eticlopride组大鼠在“痛环境”停留的时间进一步缩短(P<0.05)。4.rACC注射DRD2激动剂或拮抗剂均不会改变足底注射NS的大鼠在“痛环境”的停留时间与NS-NS组相比,NS-Quinpirple和NS-Eticlopride组大鼠在“痛环境”停留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5.旷场实验检测结果激活或抑制rACC DRD2会改变炎性疼痛大鼠在旷场中心停留的时间,但不会改变总运动距离。而激活或抑制rACC DRD2不会改变足底注射NS的大鼠在中心位置停留的时间和总运动距离。6.多通道电生理主要记录到锥体神经元的放电多通道记录过程中,明显看到绝大部分通道记录到的神经元呈典型的锥体神经元放电特征。7.多通道检测CFA诱导的疼痛模型大鼠在“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利用多通道电生理技术检测大鼠在CPA装置的“痛环境”与“非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两侧各检测10 min,经对比,Naive、NS-NS组大鼠在两侧的放电频率没有显着差异,CFA-NS组大鼠在“痛环境”的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01),说明CFA诱导的疼痛大鼠的ACC神经元兴奋性升高,进一步验证了CPA行为,为痛情绪的产生提供客观证据。8.激活rACC中DRD2可恢复疼痛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与CFA-NS组相比,CFA-Quinpirple组大鼠在“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rACC注射Quinpirple后大鼠的慢性痛情绪得到有效缓解。9.抑制rACC中DRD2可进一步增加疼痛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与CFA-NS组相比,CFA-Eticlopride组大鼠在“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5),说明rACC注射Eticlopride后进一步强化了疼痛大鼠的厌恶情绪。10.激活或抑制rACC中DRD2不会改变足底注射NS的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与NS-NS组大鼠相比,NS-Quinpirple和NS-Eticlopride组大鼠在“痛环境”时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并无明显变化,说明rACC注射Quinpirple或Eticlopride后并不会影响健康大鼠的神经元兴奋性。11.rACC注射DRD2激动剂或拮抗剂均不会改变大鼠的PWMT与PWTL与对照组相比,rACC注射Quinpirple和Eticlopride均不会改变大鼠在受到机械和热刺激后的足底撤退阈值,不会逆转或改变痛感觉。12.ACCⅡ/Ⅲ层神经元上DRD2与Glu N1受体有共表达因ACCⅡ/Ⅲ层分布有大量的锥体神经元,所以选取此部位做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该目标视野神经元上存在大量多巴胺D2受体与NMDA受体亚型Glu N1的共定位结论:激活rACC脑区多巴胺D2受体可以反转C-CPA反应,降低大鼠在“痛环境”的锥体神经元放电活动;抑制rACC脑区多巴胺D2受体可以进一步加大C-CPA行为,提高大鼠在“痛环境”的锥体神经元放电活动;rACC脑区多巴胺D2受体在CFA诱导的炎性疼痛过程中会参与痛情绪反应的调节。

张雨彤[2](2021)在《老龄鼠痛感觉分辨变化和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衰老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使衰老相关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化过程中,疼痛表现出极为复杂的特征,严重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我们观察老年大鼠生理状态下基础痛阈以了解老年疼痛的基本特征。神经系统老化过程中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虽然获得一些进展,但老化疼痛的机制仍不清晰,亟待从新的角度探索老年疼痛的细胞分子机制。炎性衰老是老化重要特征之一,在自然衰老进程中机体呈现出促炎功能缓慢进行性增高现象。神经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机制,血脑屏障严格控制着大分子进出,那么老化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表现出与外周相似的慢性促炎症状态?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两种类型细胞均参与脊髓水平疼痛信息的调制,这些细胞是否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炎症状态进而参与老化疼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疼痛特征,明确老化过程中脊髓胶质细胞相关的可能的炎症机制,分析胶质细胞炎性老化与老年疼痛的关系。方法:1.实验分组雄性SD大鼠,年轻组:3月龄;老年组:20月龄。2.Von Frey机械痛阈检测用Von Frey纤维丝通过简化up-down法(simplified up-down method,SUDO)测量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以了解老化机械痛的基本特征。3.热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实验开始时,将聚焦光源对准脚掌正中区域,记录从光源开始照射到大鼠缩起脚掌的时间,即为大鼠热辐射缩足潜伏期的测量值,共测量5次取平均值,以了解老化热痛的基本特征。4.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胶质细胞取大鼠脊髓组织制备细胞悬液,使用70%-50%-35% SIP Percoll从脊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中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5.免疫荧光染色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并观察离体脊髓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验证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出的细胞纯度。6.荧光定量PCR应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炎性因子IL-1β、TNF-α、IL-10和TGF-β的m RNA含量,以及检测纯化的脊髓胶质细胞炎性因子IL-1β、TNF-α、IL-10、TGF-β mRNA的含量。7.台盼蓝染色单细胞悬液与台盼蓝9:1混匀,室温静置3 min后,用细胞计数板计数,10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老年鼠的基础痛行为特征生理状态下,老年组大鼠的机械基础痛阈值较年轻组大鼠高,而热基础痛阈较年轻组大鼠低。2.老年大鼠脊髓组织炎性状态老年大鼠脊髓组织促炎因子IL-1β、TNF-α与抗炎因子TGF-β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无明显变化。3.老年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形态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形态上处于激活状态,细胞增多,胞体更为圆润饱满,突起也更粗更短;老年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肥大,突起同样变粗变短,也呈现出激活状态。4.急性分选脊髓组织胶质细胞经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所得脊髓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多、活性好、存活率高,可达95%以上,可自行贴壁生长,细胞纯度达85%以上,可用于后续实验观察细胞生物学特征。5.离体脊髓胶质细胞形态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离体脊髓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在形态上偏向于一种激活状态,数目增多,胞体饱满,突起粗短。6.离体脊髓胶质细胞炎性状态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表达增加,抗炎因子TGF-β无明显变化,表现为抗炎表型;老年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下降,抗炎因子TGF-β增加,整体表现为促炎表型。7.慢性CFA炎性痛行为特征老年大鼠与年轻大鼠的痛敏持续时间接近,但痛敏程度明显高于年轻大鼠。结论:老化过程中,老年大鼠基础痛阈表现出复杂的特征;老年大鼠脊髓组织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基础阈值改变的原因;老年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表现出抗炎表型,星形胶质细胞主要表现为促炎表型;两种胶质细胞共同参与脊髓组织的炎性衰老,可能是老年疼痛改变的基础。

端木程琳[3](2021)在《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文中认为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国内针灸治疗的疾病谱中,与疼痛相关的病种占50%以上,在国外有60%以上的慢性痛患者寻求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真针刺和假针刺镇痛均有效,尤其是以浅刺、小微针刺等作为安慰针刺对照,也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应,说明深浅针刺均有一定镇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也观察到痛阈较高的患者采用真针刺效果较好,而痛阈较低的患者采用真针刺反而加重了疼痛,提示医生可根据患者痛阈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些研究说明针刺镇痛疗效确切,但镇痛规律不明。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主要和针灸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患者的感受等,均影响到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针刺取穴方法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以痛为输”等,此外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视刺激强度、深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在《素问·刺要论》中就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记载,针刺身形皮、肉、筋、骨、脉等不同层次都和疗效相关。而且对于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相同穴位予以不同深度、不同强度的针刺,疗效也不尽相同。这些古代临床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启发了我们深入思考针刺穴位、刺激深浅、刺激强度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疗效是否有差异?为什么深浅刺激都有治疗作用?不同针刺强度和深浅的镇痛机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阐明针刺镇痛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以往对针刺镇痛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针刺启动脊髓闸门产生节段性镇痛、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激活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作用等等。但是对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外周局部镇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针刺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痛源局部激活皮肤C-纤维的传入,反射性减弱深部炎性肌肉的伤害性传入活动,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注射蛇毒破坏A-纤维髓鞘导致C-类伤害性感觉传入增加,并引起局部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而补充A-纤维刺激则可抑制C-纤维的伤害性感觉传入,说明外周A-纤维的正常活动可对C-纤维传入产生抑制。这些研究表明,在痛源部位的不同层次,感觉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为本研究探索针刺深浅和刺激强度的镇痛机制提供了立论依据。综合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等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逐个开展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成本较高,周期长,这对多种因素的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本研究聚焦针刺镇痛的参数和层次选择,采用动物实验,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入手,选用不同强度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作为刺激穴位不同强度和深浅层次的方法,以肌肉炎性痛大鼠作为模型,研究不同穴位(痛源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不同强度(激活A-或C-纤维)的刺激对肌肉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差异及脊髓机制,为揭示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也为临床针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1实验目的本研究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如针刺穴位(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刺激深浅(皮肤、肌肉)和刺激强度(激活A-或C-纤维)入手,系统探讨激活痛源部位穴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揭示其在次级传入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的整合机制。通过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比较了激活不同穴位(同侧、对侧及远端穴位)、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纤维(A-或C-纤维)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传入镇痛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刺激参数。在此基础上,观察激活局部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痛行为和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观察了不同针刺参数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并和行为学进行对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阐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针刺镇痛机制。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备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范围200-220g之间。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在大鼠右侧股二头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200μL/只,左侧股二头肌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肌肉炎性痛模型。2.2 C纤维反射采用C纤维反射实验确定激活Aδ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A fiber,Ta)和C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C fiber,Tc)。造模后第4天,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刺激电极置于后肢4、5趾外侧,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记录C纤维反射的肌电图。在股二头肌记录到的肌电图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短,从潜伏期来看该成分由Aδ纤维介导;第二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来看应该是由C纤维介导。其中,诱发出第一个成分和第二个成分的最小刺激强度,分别定义为Ta和Tc。本研究以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纤维反射肌电作为诱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2Tc强度的刺激诱发出C纤维反射肌电(C-反射伤害性肌电)作为基线。给予电针或TEAS,在干预后的0、1、2、3、4、5分钟使用刺激器分别给予1次2Tc强度的伤害性刺激,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ike2,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变化,并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干预前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为100%,统计干预后0-5分钟内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变化。2.3干预方法及穴位选择分别采用TEAS激活皮肤的A-纤维和C-纤维(TEAS-Ta,TEAS-Tc),电针激活肌肉A-纤维和C-纤维(EA-Ta,EA-Tc)进行干预。分别选择痛源局部梁丘穴(ipsilateral ST34,i-ST34)、对侧梁丘穴(contralateral ST34,c-ST34)及远端合谷穴(LI4)进行不同的电针和TEAS刺激,观察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的镇痛作用。2.4疼痛行为学测定本研究以大鼠双足承重差值作为自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小动物双足平衡仪检测大鼠双后肢站立时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双足承重差值=健侧后肢的受力值(左侧)-患侧后肢的受力值(右侧),作为痛行为指标。2.5股二头肌肌电记录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暴露右侧股二头肌,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地线插入大鼠尾部,通过常规电生理技术将电信号引入Labchart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这部分实验首先通过记录大鼠炎性痛肌肉异常肌电的发生率,来观察肌肉痛程度。记录到稳定的异常肌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股二头肌异常肌电的发放,记录完成后将结果导入spike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大鼠异常肌电的曲线下面积、放电频率的差异评价电针或者TEAS的镇痛效应。2.6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手术操作及记录方法:大鼠经乌拉坦麻醉后,于背部正中线切开胸腰段皮肤,暴露出L3-L4脊髓后,去除硬脊膜,将阵列电极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微推进器上,于脊髓节段L3-4后正中沟旁开1mm上方,垂直缓慢进入脊髓背角。深度范围控制在脊髓表面下900-1000 μm,参考电极插入背部肌肉中。急性脊髓化实验部分:暴露出C8-T1节段脊髓,用生理盐水制成碎冰覆盖于脊髓表面,采用冷冻法阻断脊髓的传递通路。采用多通道电生理采集系统记录,将结果导入NeuroExplorer4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脊髓背角不同种类神经元的鉴别:采用电子压力测痛仪给予肌肉感受野10s不同强度的压力刺激。本实验中将60mN和200mN分别定义为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只对6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LTM神经元,只对20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NS神经元,对60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均有反应的神经元为WDR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判断标准:在无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下,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超过3min。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变化。3结果3.1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3.1.1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TEAS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A-纤维的阈值是1.23±0.31 mA,C-纤维的阈值是3.86±0.92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 Ta 强度的 TEAS(TEAS-Ta)和 Tc 强度的 TEAS(TEAS-Tc)。①采用TEAS-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TEAS-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③采用TEAS-Tc干预LI4:未观察到TEAS-Tc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采用TEAS-Ta干预i-ST34、c-ST34和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均无抑制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提示TEAS-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2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电针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激活A-纤维的阈值是1.14±0.34 mA,激活C-纤维的阈值是3.63±0.89 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Ta强度的电针(EA-Ta)和Tc强度的电针(EA-Tc)。①采用EA-Ta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a干预c-ST3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③采用EA-Ta干预LI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①采用EA-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2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③采用EA-Tc干预LI4:在干预结束后0 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以上结果提示,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说明EA-Ta和EA-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3 TEAS-Ta、TEAS-Tc、EA-Ta、EA-Tc 干预 i-ST34 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的镇痛效应,我们观察了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的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无差异(P>0.05);造模后第三天,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显着增加(△△P<0.01),提示大鼠出现肌肉痛,造模成功。经过三天的TEAS干预后,TEAS-Tc组双足承重差值显着降低(*P<0.05);采用电针刺激深达肌肉层,干预三天后,EA-Ta组和EA-Tc组双足承重差值均显着降低(*P<0.05),但二者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i-ST34均可改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根据以上C反射和行为学验证的参数,我们选择在痛源局部i-ST34进行TEAS干预,观察对痛源部位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均显着降低(**P<0.01);TEAS-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无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减少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异常肌电发放,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5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5),EA-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对异常肌电的发放具有即刻的抑制作用,缓解了肌肉疼痛。3.2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3.2.1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板层分布特点我们采用阵列电极同时记录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Ⅴ板层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了不同神经元对感受野不同刺激的反应。观察到WDR神经元对60 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LTM神经元对60mN的压力刺激也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对200 mN的压力刺激无反应。WD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650-9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V板层;LTM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350-6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Ⅲ-Ⅳ板层。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P<0.05),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提示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2.2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 组 7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5±0.59 Hz 降至 0.89±0.44 Hz(*P<0.05);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81±1.00 Hz 增加到 2.15±1.08 Hz(P>0.05)。TEAS-Ta 组 43.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5±0.72Hz 降至 1.35±0.64Hz(P>0.05);56.2%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8±0.39 Hz 增加到 1.91±0.51 Hz(P>0.05)。为了验证TEAS-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TEAS-Tc组43.3%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00±0.74Hz降至1.01±0.33 Hz(*P<0.05);56.7%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 1.86±0.59 Hz 增加到 3.35±0.9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3.2.3 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增加了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我们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组48%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39±0.22 Hz降至0.17±0.10 Hz(P>0.05);52%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33±0.09 Hz 增加到 0.53±0.12 Hz(*P<0.05)。TEAS-Ta 组 58.3%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9±0.28 Hz 降至0.26±0.19 Hz(P>0.05);41.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27±0.13 Hz 增加到0.44±0.21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4 EA-Ta、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观察到EA-Ta组77.5%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0±0.53 Hz 降至 0.89±0.36 Hz(**P<0.01);2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4±0.91 Hz 增加到 2.37±1.33 Hz(P>0.05)。EA-Tc 组 6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86±0.92 Hz降至1.15±0.63 Hz(*P<0.05);32%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6±0.73 Hz 增加到 4.14±1.01 Hz(*P<0.05)。为了验证EA-Ta和EA-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EA-Ta和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EA-Ta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兴奋作用为主。EA-Ta组70%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14±0.93 Hz降至0.63±0.43 Hz(*P<0.05);30%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9±0.85 Hz 增加到3.36±1.52 Hz(P>0.05)。EA-Tc 组 34.2%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2.06±0.96 Hz 降至1.11±0.74 Hz(P>0.05);65.8%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66±0.47 Hz增加到4.84±0.8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而采用EA-Tc干预则明显增加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3.2.5 EA-Ta、EA-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观察到EA-Ta组52.6%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1±0.11 Hz 增加到 1.08±0.31 Hz(*P<0.05);47.4%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7±0.17 Hz 降至 0.15±0.45 Hz(P>0.05)。EA-Tc 组 46.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28±0.15 Hz增加到0.56±0.28 Hz(P>0.05);53.3%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50±0.11 Hz 降至 0.16±0.55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6 EA-Ta和TEAS-Tc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脊髓背角LTM和WDR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了同一实验动物中,采用EA-Ta和TEAS-Tc干预后,放电频率增加的LTM神经元和放电频率减少的WDR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这部分LTM和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率进行分析,以确定LTM和WDR神经元之间是否有关联。EA-Ta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0.64,P=0.045),表明EA-Ta在兴奋了 LTM神经元的同时,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TEAS-Tc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46,P=0.17)。以上结果表明:EA-Ta可能通过激活LTM神经元,抑制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疼痛。4研究小结4.1采用TEAS-Tc、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炎性痛,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TEAS-Tc和EA-Ta干预还可以减少大鼠炎性局部异常肌电发放。4.2 EA-Ta可以通过兴奋LTM神经元,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EA-Tc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对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TEAS-Tc可明显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5结论5.1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痛源局部穴位的镇痛效应优于对侧穴位和远端穴位。5.2局部镇痛的效果和穴位局部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密切相关。在肌肉炎性痛局部激活深层的A类神经传入,在皮肤层次激活C类纤维传入可发挥较好的镇痛效应。5.3在痛源局部,EA-Ta是通过兴奋肌肉的A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LTM神经元,从而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发挥镇痛作用。

张雨飞[4](2021)在《托烷司琼通过激活α7nAChR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鞘内注射托烷司琼(Tropisetron,Tro)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对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的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180-220g,由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值表法将鞘内置管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均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分支的选择性损伤组(SNI组)、托烷司琼组(Tro组)、α7n ACh R拮抗剂Methyllycaconitine citrate+托烷司琼组(MLA+Tro组)、α7n ACh R拮抗剂组(MLA组)。Sham组大鼠只暴露和游离坐骨神经与其分支,不损伤坐骨神经。SNI组、Tro组、MLA+Tro组和MLA组均进行SNI模型神经损伤手术;通过观察鞘内注射不同剂量(1μg,3μg,10μg,30μg,100μg,300μg)的Tro 1小时后的机械缩爪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绘制药物剂量效应曲线,确定Tro的最大镇痛效应(Emax)和95%有效剂量(ED95)通过观察鞘内注射后不同时间(0.5 h、1 h、2 h、4 h、8 h)的PMWT和辐射热缩爪潜伏期(Paw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PTWL),确定药物发挥效用的时间与峰值。并且还确定了MLA的使用剂量。按照获得的药物剂量和时间效应确定后续实验的使用剂量与时间。术后第14天疼痛行为学测量完成后,使用微量注射器分别鞘内注射等体积(以下均为10μL)药物:Tro组注射托烷司琼,MLA组注射MLA,MLA+Tro组注射MLA 1小时后注射托烷司琼。ELISA检测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α7n ACh R分布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蛋白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1.SNI术后导致大鼠产生机械刺激痛觉超敏和热刺激痛觉过敏;2.Tro的镇痛作用具有封顶效应,最大效应(Emax)为73.64%,95%有效剂量(ED95)为17.47μg。Tro能显着减轻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刺激痛觉过敏,分别于1小时和0.5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效应分别维持在2小时和1小时内;3.SNI术后大鼠脊髓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显着升高,Tro注射后IL-6、IL-1β、TNF-α的含量显着降低;4.与Sham组相比,SN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α7n ACh R表达量显着减少。而与SNI组相比,Tro鞘内注射1小时后α7n ACh R表达量无明显增加;5.10μgα7n AChR拮抗剂MLA能部分抑制Tro的镇痛作用。6.α7n ACh R拮抗剂MLA能部分抑制Tro的抗炎作用。7.Tro可以下调SNI大鼠神经损伤后脊髓中p38MAPK和CREB的磷酸化表达,MLA能逆转Tro的作用。结论鞘内注射托烷司琼可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神经炎症和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α7n ACh R,进而抑制了p38MAPK-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疼痛的缓解。

杨一玲[5](2020)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原发疾病(带状疱疹)消除后病变部位仍存在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或者数年、乃至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0%的患者对传统止痛药物治疗反应差。已有的研究表明,(1)疼痛中枢敏化后的脑可塑性变化所诱发的疼痛记忆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所在;(2)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3)电针作为周围电刺激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从而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可塑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通过检测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为人体大脑皮层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确、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因此,在经过meta研究观察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影响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应用了TMS的多种检测模式,观察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皮层兴奋性的特点、电针治疗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兴奋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HN的脑可塑性机制,为针灸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加翔实的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中Meta研究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编号:CRD42019121546),临床研究内容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伦理编号NO.Y2017-066-01,注册号NO.AMCTR-IOR-16000138)。具体分为三个内容:1.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检索内容:因应用TMS检测电针调节脑皮层兴奋性效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故搜索包括了电针在内的关于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人脑可塑性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具体检索词包括: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等。(2)检索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all Cochrane databases、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式使用OR、AND、NOT等连接运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较高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等,探索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志愿者的脑可塑性改变的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研究对象:基础研究已发现慢性长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诱发皮层可塑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拟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精准无创的观察PHN患者的皮层可塑性变化。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0位PHN患者和18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研究方法:采用TMS单刺激模式分别测量PHN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双侧运动皮层的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EPs),静息运动阈值和活动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皮质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等;其次应用双脉冲TMS刺激模式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运动皮层的皮层内抑制和易化效应(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or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SICI/SICF)的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可塑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研究方案:对符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2Hz电针以及假电针治疗,主穴为夹脊穴和阿是穴。每周完成3次治疗,隔日一次,6次/疗程,总计治疗8周(四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随访1个月。(2)评估内容: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疼痛评分,6个评估时点,分别为治疗前1次,治疗期内2周评估一次(共4次),随访期完成后1次。次要结局指标为简式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三种维度量表评分、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评估,此外应用配对联合刺激技术(PAS)观察治疗前后PHN患者脑可塑性变化,具体指标包括运动阈值,诱发电位的评价波幅及PAS25所诱发的长时程可塑性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的波幅比变化,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分为3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完成后。(3)统计方法:针对以上多个时点的定量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譬如次要指标分析时使用3个时点*2种治疗方法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去探索不同治疗措施(电针、假针组)随着时间的变化(三个检测时间)对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31项临床研究,所纳入文献皆符合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为可靠;2.周围电刺激可对脑皮层可塑性产生影响[MD=0.41,95%CI(0.05,0.78),P=0.000],电刺激亦可对皮层内抑制效应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MD=1.53,95%CI(0.83,2.23),P=0.000];3.亚组分析研究显示,电激强度为阈上刺激[MD=0.36,95%CI(0.15,0.56),P=0.000],刺激频率小于30Hz[MD=0.34,95%CI(0.23,0.44),P=0.000],刺激时长30-120min[MD=0.27,95%CI(0.16,0.38),P=0.000]均可对脑可塑性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PHN组患者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的静息运动阈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HN组患者的双侧皮层的活动运动阈值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组比较,PHN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运动皮层静息期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健康组比较,70%的刺激强度下PHN患者的患侧支配区的运动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内易化效应(S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皮层兴奋性指标运动阈值,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和临床相关变量如病程、疼痛强度、疼痛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SICI与PHN患者的每日疼痛频率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2=0.3244,P<0.05)。对侧皮层的RMT与PHN患者临床疼痛的相关变量如病程和疼痛强度以及疼痛频率无相关性,而皮层的SICI与病程和疼痛强度无相关性。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34例胸段PHN患者,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数据和PHN疼痛病史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观察指标基线评分比较,基线特征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与假针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四个疗程期间)电针组均可明显降低PHN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对简式疼痛量表(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量表评分发现,SF-MPQAS评分在电针组的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可改善PHN患者的PP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PHN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同治疗对压痛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N患者的压痛阈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干预措施对RMT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措施对MEPs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7.电针治疗可对PAS诱导的LTP效应产生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LTP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电针对PAS25诱导的LTP效应可产生影响,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皮层兴奋性指标LTP样可塑性改变和临床相关变量VAS的变化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分析发现随着LTP波幅比的减少,VAS评分也随之降低,有显着的相关性(R2=0.37,P=0.015<0.05)。结论:1.包括电针在内的外周电刺激可明显影响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运动阈值以上)、刺激频率(不超过30Hz),治疗时长(30-120min)密切相关。2.PHN患者皮层内抑制减弱(去抑制),可能是PHN患者脑可塑性改变的特征之一。3.电针通过调节PHN的脑可塑性(抑制运动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王列[6](2020)在《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以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改善作用,分析针刺激痛点对促炎症因子的影响,而后进一步从脊髓背角相关神经细胞和生物因子角度探讨针刺激痛点对中枢痛觉敏化相关因素的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7周龄、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每组8只。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慢性MPS模型。具体方法为:每周实验第1天,将大鼠逐一称重后,用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腹腔麻醉,自制打击器打击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实验第2天,令大鼠于-16°的电动跑台上以16m/min速度持续性下坡跑90min;其余3-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以上过程反复持续8周,为干预期。此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为恢复期。造模完成后,激痛点组大鼠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提插、捻转引发局部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施以频率2-20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以大鼠左下肢出现轻微颤动为宜,留针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阳陵泉组大鼠针刺左下肢阳陵泉穴,其他干预措施与激痛点组相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取和固定,而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根据实验目的,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论文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复建及针刺后疗效研究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论文二: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OX-42)的免疫阳性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论文一: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结束后,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步态异常及自发性抬腿和舔足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偶见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步态、热缩足潜伏期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偶见跛行,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步态基本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激痛点组比阳陵泉组热缩足潜伏期升高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图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对照组肌电图形似一条直线,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表明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存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的背景电位和振幅相对较高的峰电位,持续0.5-10min,自发电位活动频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的多边形,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每个细胞边缘可见多个细胞核,且细胞核位于肌膜下;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横切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增大、圆形、深染的肌细胞,增大肌细胞的周围多出现相对较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细胞,并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与核内移现象,细胞核多移至细胞内部或中央;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紊乱,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粘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阳陵泉组偶见圆形或椭圆形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激痛点组明显;纵切面显示,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激痛点组肌纤维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论文二:1.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IL-1β、TNF-α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GFA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可见散在的GFAP阳性神经细胞,突起细小,胞体形态不清楚,染色浅,细胞形如蜘蛛,呈散在分布,数量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阳性细胞明显密集,细胞胞浆、细胞体及突起纤维呈棕褐色,染色加深,胞体增大,形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和阳陵泉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染色略浅,且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比较更接近于正常。3.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OX-4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在脊髓背角中未见OX-42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MPS大鼠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密集,染色较对照组显着加深,胞体变大,突起缩短,从分支状变成变形虫样形态;激痛点组和阳陵泉组OX-4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密集且染色较深,但不及模型组;与阳陵泉组比较,激痛点组OX-42阳性细胞略稀疏且染色略浅。4.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NGF、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钝性打击结合离心收缩运动,可成功复制MPS模型。2.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针刺激痛点可以通过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MPS。3.针刺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合成与释放,一方面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另一方面削弱疼痛信号强度,减少神经递质释放,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敏化反应。4.针刺激痛点可以下调NGF、BDNF表达,与神经递质及胶质细胞之间形成相互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疼痛敏化程度,提高痛觉阈值以改善MPS。

侯滕菲[7](2020)在《腺苷受体参与电针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炎症性肠病的机制》文中指出炎症性肠病为一类慢性进行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总称,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其主要的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为肠道屏障功能紊乱、内脏超敏反应、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现阶段关于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学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粘膜免疫、肠道菌群等。炎症性肠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氨基水杨酸、嘌呤类似物、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烧心、腹泻、头痛、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副作用。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能会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等促炎因子的抑制剂。这些治疗虽然改善了疾病的早期症状,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使症状恶化。电针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内脏超敏反应、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疼痛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因此能够显着提升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电针还可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缓解期的乏力症状。然而,电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制约了在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进一步应用。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作用于四种受体:A1受体、A2a受体、A2b受体以及A3受体,在结肠以及与情绪相关的基底节区、纹状体、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质等脑区均有分布。据报道,腺苷及其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激活A1、A2a、A3受体可升高内脏痛阈值、缓解结肠粘膜炎症、保护炎症消化道粘膜层,并减弱结肠运动。而激活A2b受体则会提高肠道上皮促炎因子活性从而加重肠道炎症。另外,在中枢激活A1受体可增强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抑制A2a受体可产生抗焦虑的作用。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可明显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肠道运动亢进和腹泻症状,并可调控结肠组织A1和A3受体的表达,但几种腺苷受体(A1、A2a、A2b、A3受体)在电针改善炎症性肠病小鼠的内脏炎症痛和焦虑情绪中发挥的作用是否有差异,其外周神经免疫机制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本次研究将进行深入探讨。。P物质(substance P,SP)是速激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激活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有研究报道,外周的SP和IL-1β可通过放大疼痛信号、维持炎症肠道的炎症状态等方式,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内脏炎症痛。中枢的IL-1β还有致痛作用。另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可通过调控其他神经递质释放产生抗焦虑的作用。那么,电针能否调控这些神经递质或细胞因子,从而缓解炎症性肠病的内脏炎症痛和焦虑情绪,这也是我们将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在痛感觉以及与之伴随的焦虑状态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性连接,例如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 HPC)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v HPC和m PFC均含有丰富的BDNF,疼痛、压力、抑郁焦虑等情况均会导致两个脑区的BDNF减少,并伴有体积萎缩。而海马选择性IL-1β基因敲除可显着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记忆缺陷和焦虑样行为。大量研究报道表明,v HPC通过向m PFC发送带有消极情绪的信号来促进焦虑状态。那么电针能否调控v HPC和m PFC的BDNF和IL-1β表达以及v HPC与m PFC之间的神经环路,从而缓解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内脏痛和焦虑,在本次研究中也将深入探讨。根据以上研究报道和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如下假说:电针可能通过调控外周和中枢的腺苷受体表达,进而调控外周和中枢的致痛递质(SP)、炎症因子(IL-1β)以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以及v HPC和m PFC之间神经环路的激活,从而改善炎症性肠病内脏痛、肠道炎症和焦虑情绪。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首先研究电针是否通过调控外周结肠组织腺苷A1、A2a、A2b、A3受体,抑制结肠组织SP和IL-1β的表达,从而缓解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内脏痛和肠道炎症;继而研究电针是否通过调控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和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 HPC)的腺苷A1、A2a受体,调控这两个脑区的BDNF、IL-1β的表达,从而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内脏痛和焦虑情绪。最后研究电针对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各脑区c-fos的调控作用,并结合文献报道及第二部分的工作基础,采用化学遗传技术兴奋或抑制vHPC-mPFC投射通路,观察能否拮抗或模拟电针镇痛抗焦虑的效应。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电针治疗炎症性肠病内脏炎症痛和焦虑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切入点,并为电针镇痛抗焦虑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策略。第一部分腺苷受体参与电针治疗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内脏炎症痛的外周机制目的:(1)采用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研究电针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体重、腹泻、结肠长度以及结肠组织SP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确认电针的特异性消炎镇痛作用。(2)研究电针对炎症性肠病小鼠外周结肠组织腺苷受体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在电针前进行腺苷A1、A2a、A2b、A3受体拮抗剂预处理,观察对电针消炎镇痛作用以及SP和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外周腺苷受体参与电针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内脏炎症痛的机制。方法:(1)造模:小鼠经单次肛门直肠给药方式,每只注射50μl TNBS(5%w/v)与50μl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建立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模型。(2)电针、假电针治疗:造模后第一天开始给予治疗。每天一次,连续7天。电针组毫针直刺双侧大肠俞(穴位BL25)约3mm,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同一输出的2个电极,电流1m A,波宽0.3ms,频率2Hz,时间30min。假电针组浅刺皮下,留针30min,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针刺激或电流刺激。(3)腺苷受体拮抗剂注射:在造模后1天,每次电针治疗之前30min,对TNBS+电针+拮抗剂组小鼠进行腺苷受体拮抗剂预处理。注射方式为每次电针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天。A1受体拮抗剂DPCPX的剂量为3mg/kg,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的剂量为1 mg/kg,A2b受体拮抗剂PSB603的剂量为3 mg/kg,A3受体拮抗剂MRS3777的剂量为5 mg/kg。(4)行为学检测:通过Von Frey丝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痛阈值;运用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实验记录腹部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 reflex score,AWRs)评分;每天记录体重、腹泻评分;取材前测小肠推进率,取材测量结肠长度;(5)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肠组织的A1、A2a、A2b、A3受体以及SP、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出现了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体重减轻、腹泻以及结肠长度缩短的症状。电针可显着缓解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的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体重减轻、腹泻和结肠长度缩短等症状。而假电针效果不明显。(2)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肠组织致痛因子SP和促炎因子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结肠组织的SP与IL-1β的表达显着增多。电针可明显下调小鼠结肠组织的SP和IL-1β的表达,而假电针则无显着效应。(3)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结肠组织腺苷A1受体的表达显着减少。电针可以明显上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1受体的表达,而假电针组则无显着效应。A1受体拮抗剂DPCPX可明显减弱电针缓解机械痛觉超敏和下调结肠组织SP与IL-1β表达的作用。(4)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结肠组织腺苷A2a受体的表达显着减少。电针可以明显上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2a受体的表达,而假电针组则无显着效应。A2a受体拮抗剂ZM241385可明显减弱电针缓解机械痛觉超敏和下调结肠组织SP与IL-1β表达的作用。(5)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结肠组织腺苷A3受体的表达显着减少。电针可以明显上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3受体的表达。假电针组可轻度上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3受体的表达,但仍低于电针组。A3受体拮抗剂MRS3777可明显减弱电针缓解机械痛觉超敏和下调结肠组织SP与IL-1β表达的作用。(6)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组小鼠结肠组织腺苷A2b受体的表达显着增加。电针可以明显下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2b受体的表达。假电针可轻度下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A2b受体的表达,但仍高于电针组。A2b受体拮抗剂PSB603对电针缓解机械痛觉超敏的作用无显着影响,但进一步增强了电针下调结肠组织SP与IL-1β表达的作用。结论:(1)电针可显着缓解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和肠道炎症,并显着下调结肠组织致痛因子SP和促炎因子IL-1β的表达。证明电针具有特异性消炎镇痛作用。(2)电针可上调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结肠组织A1、A2a、A3受体的表达,下调A2b受体的表达。A1、A2a、A3受体的上调参与了电针对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消炎镇痛过程。A2b受体下调参与电针抑制内脏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这些结果提示,电针通过上调外周A1、A2a、A3受体,下调A2b受体,抑制炎症因子SP和IL-1β的表达,从而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内脏炎症痛。第二部分腺苷A1和A2a受体参与电针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痛感觉和痛情绪的中枢机制目的:(1)研究电针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焦虑行为以及m PFC和v HPC的BDNF、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电针的中枢镇痛和抗焦虑作用。(2)研究电针对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m PFC和v HPC的A1、A2a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使用sh RNA干扰m PFC和v HPC的A1和A2a受体表达,观察其对电针镇痛抗焦虑作用的影响,从而探讨中枢腺苷受体参与电针缓解炎症性肠病小鼠痛感觉和痛情绪的机制。方法:(1)痛感觉检测:Von Frey丝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痛阈值评价机械痛觉超敏;CRD实验记录AWRs评价内脏痛觉过敏。(2)焦虑行为检测: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3)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m PFC和v HPC的A1受体、A2a受体、BDNF、IL-1β的表达水平。(4)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在造模前三周,对溶媒+A1/A2a R空病毒组、模型+A1/A2a R空病毒组、模型+电针+A1/A2a R空病毒组、溶媒+A1/A2a R sh RNA组、模型+A1/A2a R sh RNA组、模型+电针+A1/A2a R sh RNA组进行注射。注射剂量:每侧注射500nl/只(上海吉凯基因购买)。注射位置:双侧m PFC(AP:+2.5 mm,ML:±0.4mm,DV:-2.5 mm),双侧v HPC(AP:-3.5mm,ML:±2.8 mm,DV:-3.8 mm)。注射时间约17min,注射速度30nl/min,留针约10min。共注射一次。(5)电针、假电针治疗:造模后第一天开始给予治疗。每天一次,连续7天。电针组毫针直刺双侧大肠俞(穴位BL25)约3mm,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同一输出的2个电极,1m A,波宽0.3ms,频率2Hz,30min。假电针组浅刺皮下,留针30min,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针刺激或电流刺激。结果:(1)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出现了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并伴有焦虑情绪。电针可显着缓解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的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和焦虑。而假电针则无明显效果。(2)Western blot方法测定m PFC和v HPC的抗焦虑因子BDNF、致痛因子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m PFC和v HPC的BDNF表达明显减少,IL-1β表达明显增多。电针可显着上调m PFC和v HPC的BDNF表达,下调IL-1β受体表达。假电针则无明显影响。(3)Western blot方法测定m PFC和v HPC的A1、A2a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m PFC和v HPC的A1受体表达明显减少,A2a受体表达明显增多;电针可显着上调m PFC和v HPC的A1受体表达,下调A2a受体表达。假电针则无明显影响。(4)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1R sh RNA和A2a R sh RNA的干扰效果。结果显示,分别注射了A1R sh RNA和A2a R sh RNA的m PFC中A1和A2a受体表达均明显减少。(5)在m PFC注射A1受体sh RNA对电针改善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无明显影响,但减弱了电针改善焦虑的作用,并抑制了电针上调BDNF表达、下调IL-1β表达的作用;在m PFC注射A2a受体sh RNA对电针改善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同样无明显影响,但增强了电针改善焦虑的作用,并增强了电针上调BDNF表达、下调IL-1β表达的作用。(6)在v HPC注射A1受体sh RNA对电针改善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无明显影响,但减弱了电针改善焦虑的作用,并抑制了电针上调BDNF表达、下调IL-1β表达的作用;在v HPC注射A2a受体sh RNA对电针改善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同样无明显影响,但增强了电针改善焦虑的作用,并增强了电针上调BDNF表达、下调IL-1β表达的作用。结论:(1)电针可显着缓解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症状以及焦虑情绪,并可上调m PFC和v HPC的抗焦虑因子BDNF表达,下调致痛因子IL-1β的表达。(2)电针可上调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m PFC和v HPC的A1受体表达,下调A2a受体的表达。干扰m PFC和v HPC的A1受体表达可减弱电针的抗焦虑以及调控BDNF、IL-1β的作用,干扰m PFC和v HPC的A2a受体表达可增强电针的上述作用。但干扰m PFC和v HPC的A1和A2a受体均对电针的缓解痛感觉作用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提示,电针通过上调中枢A1受体表达、下调中枢A2a受体表达,调控疼痛及焦虑相关因子BDNF和IL-1β的表达,从而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焦虑情绪。第三部分腹侧海马至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投射在电针缓解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痛感觉和痛情绪中的作用目的:(1)通过检测各脑区c-Fos的表达来探讨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模型各脑区神经元激活情况以及电针治疗对激活脑区的影响。(2)使用化学遗传技术检测腹侧海马至内侧前额叶皮质(vHPC-mPFC)的投射通路参与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痛感觉和痛情绪的过程,以及对电针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1)痛感觉检测:Von Frey丝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痛阈值评价机械痛觉超敏;CRD实验记录AWRs评价内脏痛觉过敏。(2)焦虑行为检测: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各脑区的c-Fos表达水平。(4)化学遗传技术的病毒构建:基于Cre-DIO系统,在v HPC注射顺行DIO病毒r AAV-EF1α-dio-h M3Dq-m Cherry-WPRE-p A或r AAV-EF1α-dio-h M4Di-m Cherry-WPRE-p A;在m PFC注射逆行Cre病毒retro-r AAV-h Syn-Cre-WPRE-p A(AAV2/R)。h M3Dq兴奋病毒联合Cre重组酶病毒可以激活vHPC-mPFC投射通路;h M4Di抑制病毒联合Cre重组酶病毒可以抑制vHPC-mPFC投射通路。(5)脑立体定位注射病毒方法:在造模前三周注射病毒。注射剂量:每侧200nl/只。注射位置:双侧m PFC(AP:+2.35mm,ML:±0.35 mm,DV:-2.0mm),双侧v HPC(AP:-2.9mm,ML:±2.5 mm,DV:-4.0mm)。注射时间约7min,注射速度30nl/min,留针约10min。共注射一次。(6)化学遗传操控:在行为学实验或电针治疗60min前向小鼠腹腔注射氯氮平(clozapine N-oxide,CNO),用于激活h M3Dq或h M4Di。(7)电针、假电针治疗:造模后第一天开始给予治疗。每天一次,连续7天。电针组毫针直刺双侧大肠俞(穴位BL25)约3mm,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同一输出的2个电极,1m A,波宽0.3ms,频率2Hz,30min。假电针组浅刺皮下,留针30min,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针刺激或电流刺激。结果:(1)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可激活小鼠岛叶(insular cortex,I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ACC)、第二运动皮层(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M2)、丘脑室旁核(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T)、海马(hippocampus,HPC)、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 prefrontal cortex,m PFC)脑区。电针可抑制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IC、PAG、ACC、M2、PVT、HPC脑区神经元活性。(2)抑制vHPC-mPFC通路可显着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焦虑情绪、机械痛觉超敏和内脏痛觉过敏。(3)激活vHPC-mPFC通路可拮抗电针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机械痛觉超敏、内脏痛觉过敏的作用,但对电针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焦虑情绪的作用无显着影响。结论:(1)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会激活小鼠的IC、PAG、ACC、M2、PVT、HPC和m PFC脑区,电针对IC、PAG、ACC、M2、PVT、HPC有调控作用。(2)vHPC-mPFC下行投射通路参与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痛感觉和痛情绪的调节,并参与了电针对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的镇痛过程。

唐玉芝[8](2020)在《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艾炷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炷灸改善RA的抗炎镇痛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把64例纳入的RA受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片(7.5-15mg/周)、叶酸片(10mg/周)或来氟米特片(10mg/天)。试验组:除口服常规西药外,在足三里、肾俞、阿是穴施用艾炷灸疗法。每周2次,每3天治疗1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症状、常规检验指标(RF、CRP、ESR)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结果:1.基线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相关资料、临床症状(VAS评分、晨僵评分、DAS28评分)、常规检验指标(RF、ESR、CRP)及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艾炷灸对RA受试者临床症状(VAS评分、晨僵评分、DAS28评分)和常规检验指标(RF、ESR、CRP)的影响:(1)组内比较:两组RA受试者各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常规检验指标均有改善(P<0.05)。(2)组间比较:两组RA受试者治疗后,试验组各项临床症状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检验指标两组间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3.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含量的影响:(1)组内比较:试验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镇痛相关因子和炎性相关因子改善更为明显。(2)组间比较:两组RA受试者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后镇痛相关因子和炎性相关因子改善更为明显。4.β-EP、Dyn与TNF-α、1L-1β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组治疗前后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的差值与TNF-α、1L-1β的差值均存在相关性,且主要为负相关(r<0)。5.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者4例,症状持续1周左右。艾炷灸试验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者1例,症状持续3天左右,继续艾炷灸后,胃肠不良反应消失。结论:1.常规西药能稳定RA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艾炷灸能增强常规西药对RA患者关节疼痛的减轻,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肿胀程度。2.试验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能与艾炷灸增强了常规西药对RA患者血清中β-EP、Dyn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炎性因子TNF-α、1L-1β含量的影响有关。3.艾炷灸增强了常规西药对RA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其抗炎镇痛的效应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炎性因子起到抗炎作用,通过影响β-EP、Dyn起到镇痛作用。但其机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的探讨。4.艾炷灸治疗RA安全有效,且可能减轻常规西药的副作用。

吕婷婷[9](2019)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显抑制内脏高敏感性,可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部分抑制。电针能够抑制内脏痛大鼠DRG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静息膜电位、上调基强度、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鞘内注射FCA后电针的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电针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调节。P2X7选择性激动剂Bz ATP增加AWR评分,拮抗剂A740003抑制AWR评分,说明P2X7在内脏痛敏中发挥促进作用。Bz ATP拮抗了电针镇痛效应,A740003能够协同电针镇痛效应。电针显着抑制P2X7蛋白与m RNA表达。P2Y1激动剂ADP-β-S降低AWR评分,而P2Y1拮抗剂MRS2179对评分无影响;TNBS下调DRG中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提示P2Y1内脏痛敏中发挥抑制作用。ADP-β-S协同电针镇痛作用,MRS2179拮抗电针的镇痛效应,说明P2Y1介导了电针缓解内脏高敏感过程。MRS2179抑制A740003的镇痛效应。TNBS诱导P2Y1表达下调,Bz ATP下调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A740003上调其表达,说明P2Y1参与P2X7对内脏痛觉调节。内脏痛大鼠DRG中P2X3表达上调,Bz ATP进一步上调其表达,A740003抑制其上调。Bz ATP拮抗电针上调P2Y1,A740003协同EA上调P2Y1。Bz ATP拮抗电针下调P2X3,A740003协同电针抑制P2X3,表明P2X7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TNBS能上调P2X3表达,ADP-β-S下调DRG中P2X3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表达。TNBS上调结肠相关DRG中P2X3 m RNA的表达;ADP-β-S下调P2X3m RNA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 m RNA表达。说明P2Y1通过调节P2X3受体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来实现对内脏痛觉的调制。电针显着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ADP-β-S协同电针对P2X3蛋白的下调,MRS2179拮抗电针的下调作用。结论:DRG胶质细胞参与TNBS诱导IBS内脏痛的外周敏化与电针镇痛效应;DRG中P2X7、P2Y1受体介导IBS大鼠内脏高敏感与电针镇痛效应;

沈军[10](2019)在《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其中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损伤程度最重的一种类型,伤后不仅患肢遗留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较高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据报道,约30%-80%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被疼痛困扰,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一个疼痛的患肢,往往比一个无功能的患肢更令患者痛苦,处理也更为棘手。中国传统医学的针刺疗法有两千多年历史,能够治疗各种痛症,国内有学者报道电针能缓解臂丛根性撕脱伤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但确切的作用方式尚不清楚。本实验中,我们建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模型,采用电针干预,并与假电针、模型、正常大鼠对比,通过行为学评估电针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联合运用小动物PET/CT技术和组织形态学,动态研究电针疗法对大脑功能代谢和微观结构的长时程影响,阐明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中枢可塑性机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目的:通过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健侧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检测,评估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分别经后路半椎板切除制备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3天、1周、2周、3周、1月、2月、3月、4月)检测左前爪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评估疼痛造模情况及电针干预的效果。结果:(1)左前爪MWT: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和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比较,左前爪MWT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2周、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干预1周、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比假电针组升高(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2)左前爪TWL:基线水平4组间比较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天、1周和2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假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造模后3周、1月、2月、3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2周、3周、7周、11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4周),模型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显着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右侧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大鼠左前爪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基线水平显着下降,电针刺激颈5-颈7夹脊穴与假电针相比,可改善中枢痛觉敏化,显着提高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的健侧前爪的痛觉阈值,从而缓解疼痛,并能维持到电针治疗停止后至少1月。第二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目的:通过小动物PET/CT检测,研究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功能代谢的长时程变化,探索电针改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经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穴位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分别行尾静脉注射18F-FDG后进行大鼠大脑PET/CT扫描,观察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改变,评估其中枢效应机制。检测时间点:(1)基线水平;(2)造模后1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3周);(3)造模后3月(开始电针或假电针11周);(4)造模后4月(停止电针或假电针1月)。结果:(1)疼痛的神经环路激活:在大脑运动感觉系统中,模型组的右侧梨形皮质、左侧中脑区域、右侧尾壳核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左侧苍白球、左侧梨状皮质、左侧体感皮质代谢较正常组降低。在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模型组的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的右侧脑岛代谢较正常组降低。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左侧隔部、右侧海马内侧部、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被盖腹侧区域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增高。右侧海马后外侧部、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伏核外壳部、右侧下丘脑外侧部、左侧隔部代谢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2)电针穴位特异性的神经调控:在大脑的运动感觉系统中,右侧体感、右侧运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升高。双侧尾壳核、右侧丘脑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疼痛系统相关脑区中,电针组左侧中缝核代谢较模型组降低;电针组的双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在大脑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电针组的右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压后皮质、右侧眶额叶代谢较假电针组增高。电针组的左侧海马腹侧、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前外侧部、左侧海马内侧部代谢较假电针组降低。(3)电针镇痛即时效应的中枢机制:在运动感觉大脑网络中,右侧运动、右侧体感、右侧苍白球、右侧背外侧丘脑、左侧运动、右侧脑岛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丘脑外侧部、左侧丘脑腹内侧部、右侧丘脑外侧部、右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右侧杏仁核、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海马腹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右侧隔核、左侧海马腹侧部、右侧压后皮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4)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在大鼠的感觉运动网络中,右侧尾壳核、左侧体感、左侧丘脑背外侧、右侧运动、左侧内侧膝状体代谢体电针组较模型组增高;左侧体感、左侧运动、右侧苍白球腹侧部、左侧梨形皮质、右侧体感、左侧丘脑中线外侧部代谢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在情绪和认知相关脑区中,左侧下丘脑内侧部、右侧眶额叶皮质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升高;左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内嗅皮质、左侧杏仁核电针组较模型组代谢降低。(5)电针镇痛的双向调节机制: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在臂丛神经损伤后1月明显提升了双侧感觉-运动皮质的代谢链接,但是在损伤后3月特别是健侧肢体的感觉运动皮质功能区的代谢连接出现了下降,而在治疗结束后1月(损伤后4月),电针治疗的后效应又表现为患肢的感觉运动皮质相关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假电针组在大鼠代谢连接方面的改变比较有限,仅在损伤后3月时出现非特异性的健侧的背外侧丘脑脑区为中心的代谢连接的增强,其余时间都与模型组的模式相类似。结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脑感觉运动功能区出现明显功能下降,中缝核群、左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镇痛脑区的兴奋性下降,情绪认知相关脑区的代谢降低。假电针的中枢效应较为弥散和不典型,电针治疗能诱导感觉运动皮质重塑,促进疼痛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第三部分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目的:通过对疼痛相关脑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及树突/树突棘的观察,研究电针治疗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其中正常组15只,其余各组20只。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均建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左侧“颈5-颈7夹脊穴”;假电针组浅刺左侧“颈5-颈7夹脊穴”旁开3mm处,不输出电流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无特殊干预。免疫荧光和高尔基染色的检测分为4时间点:(1)基线;(2)造模后3天;(3)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4)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每组每个时间点取2只大鼠行免疫荧光检测、3只大鼠行高尔基染色(其中正常组第2个时间点沿用基线数据)。观察电针/假电针干预的即时效应和后效应。在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高尔基染色观察,通过对比评估电针治疗对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效应脑区微观结构的作用。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双侧S1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左侧S1区GFAP、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右侧S1区IBA-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右侧S1区GFAP、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左侧S1区IBA-1表达低于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GFAP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GFAP、IBA-1表达量较假电针组显着降低(P<0.05)。(2)高尔基染色:(1)S1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较、树突棘密度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S1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2)丘脑区:基线水平4组大鼠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无显着差异;造模后3天,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月(即开始电针或假电针后3周),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假电针组增加(P<0.05);造模后4月(即停止电针或假电针后1月),模型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较正常组减少(P<0.05),电针组双侧丘脑区树突交点总数、树突棘密度表达高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并促进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和丘脑区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

二、大鼠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痛调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痛调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前扣带皮层多巴胺D2受体参与大鼠痛情绪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及试剂
    1.3 实验方法与设计
2 结果
    2.1 大鼠疼痛模型和C-CPA模型的成功诱导
    2.2 rACC注射DRD2 激动剂后可缓解大鼠C-CPA行为
    2.3 rACC注射DRD2 拮抗剂后可加重大鼠C-CPA行为
    2.4 rACC注射 DRD2 激动剂或拮抗剂后不会改变足底注射 NS的大鼠在“痛环境”停留的时间
    2.5 rACC脑区的DRD2 在调控大鼠疼痛相关负面情绪的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实验大鼠原本的运动能力
    2.6 多通道电生理主要记录到锥体神经元放电
    2.7 CFA诱导的疼痛模型大鼠在“痛环境”时rACC脑区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2.8 rACC注射Quinpirple可降低疼痛模型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
    2.9 rACC注射Eticlopride可增加疼痛模型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
    2.10 rACC注射 Quinpirple或Eticlopride不会改变足底注射 NS 的大鼠在“痛环境”中的锥体神经元兴奋性
    2.11 rACC注射DRD2 激动剂或拮抗剂均不会影响大鼠的疼痛阈值
    2.12 ACCⅡ/Ⅲ层DRD2与NMDA受体Glu N1 亚型的共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疼痛调节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老龄鼠痛感觉分辨变化和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主要装置及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大鼠机械痛与热痛基础痛阈观察
    2.2 老年大鼠脊髓组织老化特征观察
        2.2.1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2.2.2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形态观察
        2.2.3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形态观察
    2.3 老年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老化特征观察
        2.3.1 急性分选脊髓组织小胶质细胞
        2.3.2 不同年龄大鼠纯化所得脊髓小胶质细胞形态
        2.3.3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分选所得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2.4 老年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老化特征观察
        2.4.1 急性分选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
        2.4.2 不同年龄大鼠纯化所得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形态
        2.4.3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分选所得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2.5 老年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化疼痛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2 针刺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
        2.1 电针频率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2 针刺深浅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3 针刺部位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4 针刺强度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前言
第一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双足负重不均衡和局部异常肌电的发放
        3.2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3.3 电针和TEAS激活A-(Ta)和C-(Tc)纤维的阈值、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1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2 TEAS-Ta和TEAS-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3 TEAS-Ta和TEAS-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1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2 EA-Ta和EA-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3 EA-Ta和EA-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6 不同强度TEAS和电针干预i-ST34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3.7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3.8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4 研究小结
第二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肌肉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
        3.2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板层分布及自发放电频率分布特点
        3.3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5 脊髓化后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6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7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8 脊髓化后EA-Ta和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9 EA-Ta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3.10 TEAS-Tc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4 研究小结
讨论
    1 CFA肌肉注射可成功诱导肌肉炎性痛模型
    2 激活不同穴位的神经纤维传入镇痛效应的差异
    3 脊髓背角对伤害性信息的整合和调制
    4 激活深层的A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5 激活深层的C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上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6 TEAS可能涉及局部镇痛机制
    研究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4)托烷司琼通过激活α7nAChR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p38MAPK 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5)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
        1.1 中医经典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2.2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3 电针参数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3.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
        3.1 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基础研究
        3.2 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期特点
        3.3 临床常用的皮层可塑性检测方法
        3.4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一 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方法
        1.3.1 检索内容
        1.3.2 检索策略
        1.3.4 文献补充整理
        1.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纳入文献结果
        1.4.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1.4.3 Meta分析结果
        1.4.4 偏倚风险评估
        1.4.5 发表偏倚
        1.5 小结
        1.6 问题和展望
    2. 研究内容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流程
        2.2.1 操作环境
        2.2.2 研究设备
        2.2.3 检测指标
        2.2.4 具体检测流程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一般资料比较
        2.5.2 应用单脉冲TMS检测的脑皮层兴奋性指标比较
        2.5.3 双脉冲TMS检测运动皮层内抑制/易化(SICI/ICF)
        2.5.4 皮层兴奋性指标和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检测
        2.6 小结
    3. 研究内容三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量计算
        3.2.2 随机化、分配隐藏和盲法
        3.2.3 研究流程
        3.2.4 治疗方案
        3.2.5 评价指标
        3.3 统计学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一般资料比较
        3.4.2 临床疗效评价
        3.4.3 针刺前后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
        3.4.4 相关性分析
        3.4.5 脱落病例分析
        3.4.6 不良发生情况汇总
        3.5 小结
第三章 讨论部分
    1.针灸治疗PHN的中医理论基础
        1.1 选穴依据
        1.2 针刺方法
        1.3 针刺“调神”
    2.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
        2.1 周围神经电刺激诱发的皮层兴奋性改变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皮层兴奋性变化
        2.3 电针对PHN患者的脑可塑性影响
    3.结论
    4.创新点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复建及针刺后疗效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论治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腺苷受体参与电针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炎症性肠病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腺苷受体参与电针治疗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内脏炎症痛的外周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1和A2a受体参与电针改善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小鼠痛感觉和痛情绪的中枢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腹侧海马至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投射在电针缓解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痛感觉和痛情绪的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创新点
综述 腺苷及其受体与针刺镇痛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中止标准
        1.6 病例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血清检测
        2.7 观察指标
        2.8 安全性评价
        2.9 不良事件
        2.10 数据管理
        2.11 质量控制
        2.12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
        2.13 统计学方法
        2.14 研究流程图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研究对象脱落与剔除情况
        3.3 安全性分析
        3.4 基线分析
        3.5 艾炷灸治疗后结果分析
讨论
    1 西医对RA的认识
        1.1 RA的病因探讨
        1.2 RA发病机制
        1.3 RA的治疗
    2 中医对RA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3 艾灸对RA的影响
        3.1 艾灸的镇痛作用
        3.2 灸法的选择
        3.3 艾灸治疗RA的相关机制研究
    4 选穴依据
    5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 β-EP与RA
        5.2 Dyn与RA
    6 结果讨论
        6.1 艾炷灸对RA受试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6.2 艾炷灸对RA受试者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
        6.3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TNF-α、IL-1β的影响
        6.4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β-EP的影响
        6.5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Dyn的影响
        6.6 β-EP、Dyn与 TNF-α、IL-1β的相关性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镇痛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二:治疗图片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敏效应观察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结肠组织微观病理评分标准
        2.6 结直肠扩张球囊制作
        2.7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8 溶液配置
        2.9 鞘内注射
        2.10 大鼠穴位定位
        2.11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3 结肠组织病理学HE染色
        2.14 结肠相关DRG神经元逆行示踪
        2.15 DRG神经元急性分离与培养
        2.1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17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TNBS诱导结肠炎症在不同时间微观病理评分
        3.2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内脏痛效应
        3.3 胶质细胞介导电针调节TNBS诱导内脏痛大鼠DRG中结肠相关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4.讨论
        4.1 慢性内脏痛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4.2 慢性内脏痛发病机制研究
        4.3 穴位选择依据
        4.4 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感觉信息整合
        4.5 结肠非炎症性内脏高敏感
        4.6 DRG胶质细胞参与IBS内脏高敏感性及电针对结肠相关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小结
第二部分 DRG胶质细胞P2X_7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X_7、P2X_3-P2X_7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胶质细胞中P2X_7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3 P2X_7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嘌呤受体与内脏痛
        4.2 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信使物质-ATP
        4.3 P2X_7在TNBS诱导的IBS内脏高敏感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4.4 P2X_7介导电针抑制内脏痛外周敏化
    小结
第三部分 DRG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的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Y_1、P2Y_1-P2X_3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神经元中P2Y_1介导IBS内脏痛敏的抑制效应
        3.3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DRG神经元P2Y_1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敏
        4.2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小结
第四部分 DRG中 P2X_7→P2Y_1→P2X_3途径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7 标本采集与处理
        2.8 溶液的配置
        2.9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0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一)“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3.1 胶质细胞P2X_7受体抑制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2 “P2X_7→P2Y_1"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IBS内脏痛
        (二)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及电针镇痛效应
        3.3 内脏痛大鼠结肠相关DRG神经元P2Y_1抑制P2X_3受体表达
        3.4 “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内脏痛
    4.讨论
        4.1 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与IBS内脏痛
        4.2 “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4.3 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敏及电针镇痛效应
    小结
创新点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P2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在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及摘要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10)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行为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机械痛阈的影响
        2.2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左侧前爪热痛阈的影响
    3.分析与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疼痛的大鼠脑代谢机制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大鼠全脑代谢组间差异
        2.2 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全脑代谢连接比较
    3.分析与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双侧S1区和丘脑的GFAP表达变化
        2.2 双侧S1区和丘脑的IBA-1表达变化
        2.3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交点总数变化
        2.4 双侧S1区和丘脑的树突棘密度变化
    3.分析与讨论
        3.1 电针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胶质细胞的影响
        3.2 电针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大鼠大脑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4.小结
创新点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脑重塑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学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一篇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摘要

四、大鼠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痛调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前扣带皮层多巴胺D2受体参与大鼠痛情绪调控的研究[D]. 张利娜.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老龄鼠痛感觉分辨变化和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特征的研究[D]. 张雨彤.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D].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托烷司琼通过激活α7nAChR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D]. 张雨飞.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5]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D]. 杨一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D]. 王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腺苷受体参与电针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炎症性肠病的机制[D]. 侯滕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D]. 唐玉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D]. 吕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10]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的脑微观结构及代谢机制研究[D]. 沈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大鼠疼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疼痛调节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