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甘磷对茶园杂草的防除效应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周炎,路丹,黄太庆,罗江维,黄智刚[1](2021)在《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以沃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柑橘品质以及橘园绿色生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杂草刈割的柑橘叶片氮素含量显着高于除草剂(CK);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磷、钾含量影响不显着;不同除草方式对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表现为杂草刈割显着提高了叶片钙含量,防草布显着降低了叶片铁含量,但是防草布和杂草刈割对叶片镁、锰、铜和锌含量的影响不显着;与除草剂(CK)相比,不同除草方式有提高果实总糖含量、可食率、糖酸比和降低总酸含量的趋势,并显着提高果实的VC含量。总之,杂草刈割提高了叶片氮和钙含量,也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在品质。
林威鹏,张泰劼,郑海,郜礼阳,曾斌,李煦红,舒灿伟,高旭华,蔡昆争,操君喜[2](2021)在《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文中指出草类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栖息天敌等多重功能,对维持茶园生态系统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大部分茶企(农)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对草类进行无差别的防控措施,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严重破坏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建立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对指导茶企(农)科学防治杂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内茶园杂草评价与分级方法的探索和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初探等3个方面展开,针对广东茶区产地特点,提出以发生频级、生长优势度、分布系数、防治难度为指标的杂草危害评价和分级方法,以期为茶园杂草的科学防控及茶-草和谐共生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建议。
李涛[3](2021)在《扁秆荆三棱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姬春红[4](2021)在《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及土壤中的时空分布》文中认为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inn.)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也是甘蔗田最重要的杂草。目前,化学防除是防控甘蔗田香附子最主要的手段,而氯吡嘧磺隆是防治香附子的有效药剂。了解氯吡嘧磺隆施用后,其在土壤和香附子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和时空分布,明确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的分布及防效的影响,可为科学合理使用氯吡嘧磺隆防治甘蔗田香附子提供依据。本论文拟在建立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根、茎叶、全株及土壤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痕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氯吡嘧磺隆在土壤和香附子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和分布情况,比较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评价氯吡嘧磺隆土壤处理的不同用水量对香附子防效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乙酸乙酯-超声辅助提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香附子根、茎叶、全株及土壤中氯吡嘧磺隆的痕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优化了提取方式、提取溶剂及用量、提取时间、净化材料及用量等参数。5g样品用含1.5%甲酸的乙酸乙酯15 m L超声辅助提取提取15 min,然后4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浓缩近干,乙腈重新溶解后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检测。方法的线性良好(R2>0.9912),添加回收率在65.1-9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2.1-11.0%之间,定量限(LOQ)和检出限(LOD)分别在0.3~1μg/kg、0.1~0.4μg/kg之间,满足农药痕量分析的要求,可以用于香附子根、茎叶、全株及土壤中氯吡嘧磺隆的痕量分析。(2)开展了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和土壤中消解及分布试验。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根、茎叶、全株及土壤中时空分布的变化的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按照氯吡嘧磺隆防治甘蔗田香附子推荐剂量的高剂量田间喷雾施药(有效成分67.5 g a.i./ha),氯吡嘧磺隆在土壤,香附子根、全株及茎叶中的含量在药后2 h最大,分别为50.4、241.5、7862.0、9775.1 ug/kg,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剂在土壤及香附子各部分的持留量逐渐降低,氯吡嘧磺隆在土壤、香附子茎叶、全株及根中的持留量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期分别为2.3、3.8、4.2和6.4 d。(3)采用茎叶处理和灌根处理的方法,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的时空分布。灌根处理:盆栽试验中香附子根和茎叶中的药剂含量分别在药后2 h(26.1ug/kg)和14 d(140.7ug/kg)达到最大,而田间试验则是在药后2 h(456.3ug/kg)和1 d(724.8ug/kg)达到最大;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药剂从香附子根传输到茎叶的迁移因子(TF)分别在药后14 d(TF=11.6)、5d(TF=7.8)达到最大;盆栽实验中药剂在香附子根、茎叶中的富集因子(BCF)在分别在药后7 d(BCF=1.0)、14 d(BCF=9.1)达到最大,而田间试验是在药后2h(BCF=1.4)、1 d(BCF=3.2)达到最大。茎叶处理:在试验期间,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土壤中均未有药剂检出;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中,香附子根中药剂含量分别在药后14 d(60.2ug/kg)、3d(693.6 ug/kg)达到最大,药剂从香附子茎叶到根的迁移因子分别在0.003~0.060和0.007~0.108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的传输以根部吸收向上传导为主,易于在香附子茎叶富集;氯吡嘧磺隆虽然可以通过香附子茎叶向下传输至根部,但传输效率较低。(4)在单位面积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水量的多少能够影响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的时空分布及其田间药效。以药剂登记推荐的最大用水量为1倍用水量,喷雾施药后2 h,1倍用水量处理组中香附子茎叶和全株中药剂含量最大,分别为4378.0 ug/kg和4053.8 ug/kg;4倍用水量处理组中香附子根的药剂含量最大,为18.8 ug/kg,其次为5倍用水量处理组,为18.4 ug/kg。药后14 d、21 d、30 d,3X用水量处理组中香附子根、茎叶、全株中药剂含量均为最大,分别在11.8~4.4 ug/kg、57.6~8.8 ug/kg、53.2~6.3 ug/kg之间。氯吡嘧磺隆防治香附子登记推荐最大用水量(40 L/667m2)的3倍用水量的药剂防效为最好,药后30 d的株防效达84.1%,并于其他用水量处理的防效达到差异显着水平。氯吡嘧磺隆防治香附子的田间用水量为120L/667m2时防治效果最好,但考虑到生产应用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施用氯吡嘧磺隆时尽可能使香附子茎叶及土壤湿润。
周挺,张炳辉,杨振纲,梁颁捷,肖顺,顾钢[5](2020)在《烟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杂草防控在烟叶生产中的重要性,综述了烟田杂草防除技术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比较了各种杂草防除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烟田除草技术的发展方向。
李慧冬[6](2020)在《莠去津等多种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莠去津在水/沉积物体系中降解研究》文中指出农药莠去津的单剂和混剂是玉米地、甘蔗田、茶园、果园等农田中的常用除草剂,在我国及世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残留的莠去津在生物体内富集,可对食品产生直接或间接污染。本研究首先对两种剂型的莠去津(50%莠去津油悬浮剂、61%乙·莠·滴悬乳剂)在玉米上进行降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并对使用该农药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探讨其生态环境安全性;其次,对莠去津及其他84种农药及代谢物在番茄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在此残留量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并探讨莠去津的生态迁移性和其他农药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时间内检测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在上覆水、沉积物和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体内含量,建立了对两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莠去津吸收、传导和转化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生态迁移及农产品的安全食用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构建生态沟渠和生态池塘以应对农药污染物的去除及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在山东济南、黑龙江哈尔滨两地,对50%莠去津油悬浮剂、61%乙·莠·滴悬乳剂进行了玉米大田试验,并对莠去津的残留量进行分析。在玉米地中施用两种莠去津制剂后,玉米植株和土壤中莠去津残留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0%莠去津油悬浮剂,在济南供试的玉米植株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20.4e-0.140t,半衰期(T1/2)为4.95 d;在哈尔滨供试的玉米植株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28.1e-0.183t,T1/2为3.79 d。61%乙·莠·滴悬乳剂,在济南供试的玉米植株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1.87e-0.155t,半衰期(T1/2)为4.47 d;在哈尔滨供试的玉米植株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1.51e-0.096t,T1/2为7.22 d。就50%莠去津油悬浮剂而言,在济南的供试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2.11e-0.059t,T1/2为11.7 d;在哈尔滨的供试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0.583e-0.077t,T1/2为9.00 d。61%乙·莠·滴,在济南的供试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1.36e-0.079t,T1/2为8.77 d;在哈尔滨的供试土壤中莠去津的降解方程为CT=1.54e-0.074t,T1/2为9.37 d。2、根据我国膳食结构中的玉米消费量、儿童或成人体重以及我国莠去津在玉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05 mg/kg,本研究计算出我国玉米中理论日允许最大摄入量(MPI)儿童每人每天为0.23μg,成人每人每天为0.72μg。基于风险最大化原则,残留中值(STMR)和残留最大值(HR)均采值为0.01 mg/kg,根据采收的玉米籽粒中莠去津的检出残留量(<0.01mg/kg),对玉米籽粒中莠去津的残留进行长期和短期风险评估:莠去津的长期风险评估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0.0014 mg,其风险概率为0.11%;莠去津的短期风险评估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NESDI)为0.0014 mg,其风险概率为0.02%。莠去津的慢性和短期风险评估概率均小于<100%,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3、在山东各试验地采集的番茄和土壤样品中均未检出莠去津农药,即番茄和土壤中莠去津含量均<0.01mg/kg。由此表明,番茄和土壤中的莠去津含量均在可接受范围,其生态迁移量在可接受范围。番茄和土壤中检出的农药既有交叉,也有不同。检测出来的农药品种与使用的农药剂型、方式以及喷药时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吡虫啉作为土壤处理剂时,土壤检出率为48.8%,而番茄中全部未检出。这也说明,土壤中的吡虫啉,通过植物吸收转运到到番茄果实的残留量极少,土壤处理时,番茄果实相对安全,农药的生态迁移主要来源为直接施药。4、按照英国FSA风险排序体系对番茄中检测的农药进行了三种赋值方法的残留风险排序,对番茄中检出的啶虫脒、噻虫嗪、腐霉利、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嘧霉胺、异菌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进行赋值排序,计算结果均<100,说明检出这些农药风险可接受。对检出农药根据膳食结构、体重、农药残留量等进行膳食评估,慢性风险评估结果%ADI均<100%,说明慢性风险评估结果可接受;而在急性风险评估中,联苯菊酯的%Arf D为155.1%,超过100%,追溯时发现此样品来源于田间样品采集,采摘时未到安全间隔期,施用农药后若不按安全间隔期收获番茄,则这种番茄有一定的膳食风险。5、在水/沉积物体系中,沉积物经莠去津处理后,月湖沉积物中的上覆水,对照莠去津的T1/2为6.95 d,加入菹草为7.82 d,加入穗花狐尾藻为5.00 d;汤逊湖沉积物中的上覆水的情况依次为5.68 d、6.03 d和5.29 d。同样处理,月湖沉积物中对照莠去津的T1/2为18.6 d,加入菹草的为12.4 d,加入穗花狐尾藻的为16.7 d;汤逊湖沉积物中的情况依次为14.8 d、12.4 d和23.7 d。在沉积物中加入莠去津时,菹草对沉积物中的莠去津半衰期缩短作用明显,而穗花狐尾藻作用不明显。菹草和穗花狐尾藻中可累积一定量的莠去津,莠去津在菹草体内的累积大于穗花狐尾藻。测定沉水植物及其相应环境中莠去津代谢物后发现,莠去津在水/沉积物体系中有极少量的2-羟基-莠去津和脱乙基脱异丙基莠去津代谢产物产生,沉水植物体内只检测到脱乙基脱异丙基莠去津,说明沉水植物对莠去津在其体内分解成2-羟基-莠去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文锦圆[7](2020)在《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c)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是茶树在中国自然分布地区的最北区域之一,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区域,是我国优质绿茶产区。为掌握陕南茶产区中茶园杂草多样性情况,指导茶园杂草防控工作,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清单法相结合的方式,于2018年1月开始,对陕南茶叶主产区的茶园杂草物种组成结构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通过分析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茶园不同杂草防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开展陕南茶园杂草防控技术对比试验,为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的防控提出几点建议,为今后陕南茶园杂草综合防控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明确了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的发生种类和优势有害种群。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种类共计42科105属147种,主要为菊科(29种)和禾本科(24种),以双子叶杂草种类最多,单子叶杂草次之,蕨类杂草最少。从生活型归类分析显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总数的占比分别为43.54%、14.97%、41.49%。陕南茶区茶园杂草主要包括看麦娘(A.aequalis)、荠(C.bursa-pastoris)、婆婆纳(V.didyma)、小蓬草(C.canadensis)、牛筋草(E.indica)、刺儿菜(C.setosum)、蒲公英(T.mongolicum)、繁缕(S.media)、打碗花(C.hederacea)、香附子(C.rotundus)等杂草。主要危害种群包括小蓬草(C.canadensis)、牛筋草(E.indica)、马唐(D.sanguinalis)、婆婆纳(V.didyma)、繁缕(S.media)、刺儿菜(C.setosum)、狗尾草(S.viridis)、香附子(C.rotundus)、藜(C.album)、齿果酸模(R.dentatus)。(2)本研究明确了茶园覆盖园艺地布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对杂草的防控效果可达到99.6%。覆盖园艺地布比覆盖黑色地膜和覆盖稻草更能降低茶园控草成本,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实用的杂草防控措施。(3)本研究明确了间作白三叶草能遮盖茶园行间裸露地面,有效控茶园杂草的发生,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为77.6%,且控草效果优于间作大豆和花生,同时控草成本更低,是陕南茶园适宜推广应用的茶园控草方法。(4)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陕南茶园杂草综合防控措施。在建园前减少茶园杂草繁殖器官的有效贮量并控制杂草在茶园的入侵途径;适时对茶园进行园艺地布覆盖或间作白三叶草;采取生态控草方式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同时,加强茶树水肥、修剪和耕作等管理,促进茶树生长,抑制杂草发生。
何秋虹[8](2010)在《生态控草技术对丘陵地区茶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茶叶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在我国茶叶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园草害严重,特别是新辟茶园和幼龄茶园草害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传统的人工除草耗工耗资,成效甚差,化学除草又污染环境。丘陵茶园无杂草使地面覆盖度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山地茶园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生态控草技术的核心是在茶树空行间接一定的规范和密度种植低矮的豆科牧草,使牧草占据行间的空白生境,抑制杂草滋生,增加茶园覆盖度,降低雨水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但湖南丘陵区生态茶园的生态控草的研究较为缺乏。本试验对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中国科学院有机茶试验基地茶园设立间种白三叶草、覆盖稻草两种处理,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种类、杂草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草覆盖处理茶园在春、夏和秋季3个时期杂草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清耕对照茶园,均匀度指数在春和夏季高于清耕对照茶园,优势集中性指数在3个观测时期均低于清耕对照茶园,稻草覆盖使茶园杂草群落趋于稳定,杂草群落优势种不明显,杂草不容易严重发生,对茶树生长影响比较小,在春季和夏季的控草效果好,到秋季后由于覆盖的稻草大部分已经降解和腐烂,茶园杂草的发生数量开始上升,杂草生物量和对照茶园差异不明显。2.茶园间种白三叶草也减缓土壤温度的波动,阻止土壤表面的杂草种子得到光照,白三叶草的根系主要分布的0-20cm土层,密集的地表匍匐茎对杂草种子萌发产生了较强的机械阻力,并使处于土壤表层的部分杂草萌发后因缺乏养分、光照和水分而逐步死亡,很好地控制了茶园杂草的发生和发展。3.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明显提高了水浸出物、氨基酸和水分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提高了茶叶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和持嫩度等主要感官品质,其中秋茶品质的改良效果更好,间种白三叶草的作用更加突出。
顾成波[9](2003)在《草甘膦对大豆田恶性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苣荬菜是一种多年生恶性杂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危害小麦、大豆、玉米等旱田作物。近年来,由于大豆连作普遍、土壤耕作次数减少且无防除苣荬菜的特效药,导致大豆田苣荬菜的危害日趋严重。本试验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应用于大豆田,探讨了草甘膦在大豆田的安全用药时期,初步研究了草甘膦对苣荬菜的防除技术。 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草甘膦在大豆苗前应用的安全用药时期及土壤含水量、用药剂量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草甘膦正常用量(1845g a.i./hm2)条件下,在大豆苗前的安全用药时期为子叶未展开之前但用药量进一步提高安全用药时期提前(2)土壤含水量在40%以下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无影响。 盆栽试验条件下,利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苣荬菜叶龄大小、芽根长度及草甘膦用药量同芽根死亡长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苣荬菜叶龄、芽根长度、草甘膦用药量对芽根死亡长度的影响都很显着,当苣荬菜处于8叶龄,草甘膦用量为2827g a.i./hm2时,芽根死亡的最大长度为36.40cm。 盆栽试验条件下,利用二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助剂APSA-80对草甘膦杀死芽根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助剂APSA-80,增加了草甘膦杀死苣荬菜芽根的长度。防除3叶龄苣荬菜时,草甘膦1845g a.i./hm2杀死芽根的长度为15.61cm,当添加0.28%的APSA-80后,草甘膦1845g a.i./hm2杀死芽根长度的最大值为31.05cm。 盆栽试验条件下还对不同助剂对草甘膦防除苣荬菜除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助剂对草甘膦防除苣荬菜的效果均有提高,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SA-80增效作用最显着、油类助剂HASTEN次之,有机硅类助剂SILWETL-77增效作用最不明显。
汪海洋,衡永志,何进,何刘,刘浪,刘涌[10](1997)在《41%草甘膦防除茶园杂草试验初报》文中提出
二、草甘磷对茶园杂草的防除效应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甘磷对茶园杂草的防除效应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材 |
1.1.2 时间及地点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
1.2.2. 1 叶片样品采集及处理 |
1.2.2. 2 果实样品采集及处理 |
1.2.2. 3 叶片矿质元素的测定 |
1.2.2. 4 果实品质的测定 |
1.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大量营养元素的影响 |
2.2 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 |
2.3 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2)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东茶园控草的基本情况 |
1. 广东茶区杂草危害情况 |
2. 广东茶区杂草防控策略 |
3. 广东茶区杂草防控进展 |
4. 目前防控方式存在不足 |
二、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 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必要性 |
(1)天敌栖息地 |
(2)趋避/引诱茶园害虫 |
(3)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 |
(4)改良茶园土壤环境 |
2. 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的可行性 |
三、国内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探索 |
四、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初探 |
1. 评价指标 |
(1)发生频级 |
(2)分布系数 |
(3)防治难度 |
(4)生长优势度 |
2. 综合评价方法 |
五、展望 |
(4)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及土壤中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外源化合物在植物体中时空分布研究的应用 |
1.2 外源化合物在植物体中时空分布的机理 |
1.3 氯吡嘧磺隆的特性 |
1.4 氯吡嘧磺隆在植物体中时空分布研究现状 |
1.5 氯吡嘧磺隆对香附子的防除效果 |
1.6 香附子发生与防治的现状 |
1.7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相关基质中的分析方法 |
2.2.2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 |
2.2.3 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时空分布和田间药效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相关基质中的分析方法 |
3.1.1 优化仪器条件 |
3.1.2 优化提取净化过程 |
3.1.3 方法确证 |
3.2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 |
3.2.1 田间喷雾试验 |
3.2.2 茎叶和灌根处理的盆栽试验 |
3.2.3 茎叶和灌根处理的田间试验 |
3.3 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时空分布和田间药效的影响 |
3.3.1 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防治香附子效果的影响 |
3.3.2 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及土壤中时空分布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 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 |
4.3 用水量对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中时空分布和田间药效的影响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3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 |
(5)烟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与机械控草 |
1.1 人工控草 |
1.2 机械控草 |
2 化学控草 |
3 地膜覆盖控草 |
4 生物防控 |
4.1 以虫控草 |
4.2 以菌控草 |
5 转基因控草 |
6 生态控草 |
7 火焰除草 |
8 结束语 |
8.1 常规技术解决眼前烟叶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
8.2 着眼未来,创制或研制新型除草剂剂型 |
8.3 生态治理与生物控草有机结合,持续控草 |
(6)莠去津等多种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莠去津在水/沉积物体系中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的应用及归趋 |
1.1.1 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 |
1.1.2 农药在环境中的生态迁移及归趋 |
1.2 农药多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研究 |
1.3 莠去津农药的应用进展 |
1.3.1 莠去津的理化性质 |
1.3.2 莠去津农药的应用现状 |
1.3.3 莠去津农药污染现状 |
1.4 水土环境中农药及莠去津的转化与净化 |
1.5 莠去津等农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5.1 精准方法 |
1.5.2 筛选方法 |
1.6 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背景意义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1.6.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莠去津在玉米中的风险评估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2.3 样品处理 |
2.2.4 色谱分析 |
2.2.5 方法的可靠性试验 |
2.2.6 降解曲线 |
2.2.7 风险评估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2 降解动态分析 |
2.3.3 玉米籽粒及土壤中莠去津的最终残留量 |
2.3.4 莠去津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莠去津等农药在番茄中的残留评估及生态迁移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农药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前处理及质谱条件的优化 |
3.3.2 农药多残留的取样及检测 |
3.3.3 番茄中检出农药情况 |
3.3.4 番茄对应土壤中检出农药情况 |
3.3.5 番茄及对应土壤中农药情况分析 |
3.3.6 农药风险排序 |
3.3.7 番茄中检出农药有MRL值的风险大小 |
3.3.8 检出农药的风险评估 |
3.4 讨论 |
3.4.1 莠去津在番茄和土壤中的迁移 |
3.4.2 番茄及土壤中农药多残留 |
3.5 小结 |
3.5.1 莠去津在土壤中残留及生态迁移情况 |
3.5.2 其他农药污染情况分析 |
4 菹草和穗花狐尾藻对莠去津降解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试验设计方案 |
4.2.4 样品制备及测定 |
4.2.5 仪器条件 |
4.2.8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4.2.9 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4.3.2 方法可靠性 |
4.3.3 上覆水中添加莠去津后莠去津的残留变化 |
4.3.4 沉积物经莠去津处理后莠去津的残留变化 |
4.3.5 上覆水或沉积物中添加莠去津沉水植物中莠去津的变化 |
4.3.6 上覆水或沉积物中添加莠去津菹草和穗花狐尾藻中莠去津代谢物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2015年6月的气象数据 |
附表2 2015年7月期间的气象数据 |
附表3 2015年8月期间的气象数据 |
附表4 2015年9月的气象数据 |
附表5 2015年10月期间的气象数据 |
附图 1 莠去津标准谱图(0.05mg/m L) |
附图 2 玉米籽粒莠去津谱图(添加莠去津 0.05 mg/m L) |
附图 3 玉米籽粒空白 |
附图 4 玉米植株莠去津谱图(莠去津添加 0.1 mg/m L) |
附图 5 玉米植株空白 |
附图 6 土壤莠去津谱图(添加莠去津 0.05 mg/m L) |
附图 7 土壤空白 |
附图 8 所测液质混标谱图 |
附图 9 所测气质混标谱图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基金 |
(7)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杂草科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杂草科学研究进展 |
1.2.2 我国茶园杂草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3 我国茶园杂草防控的研究现状 |
1.2.4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现状及其优缺点 |
1.2.5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存在的问题 |
1.2.6 陕南茶区杂草防控的建议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区域情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分析 |
2.2.2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组成类型分析 |
2.2.3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生活型分析 |
2.2.4 陕南地区茶园主要杂草及其生长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技术对比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对象及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工覆盖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
3.2.2 人工覆盖控草成本比较 |
3.2.3 生物覆盖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
3.2.4 人工覆盖控草成本比较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陕南地区茶园常见杂草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生态控草技术对丘陵地区茶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传统除草方法 |
1.1 人工除杂草 |
1.2 化学药剂除杂草 |
2 生态控草技术 |
2.1 间种绿肥控草 |
2.2 作物轮作控草 |
2.3 覆盖措施控草 |
3 生物防除杂草技术 |
3.1 以虫治草 |
3.2 以菌治草 |
4 化感作用防控杂草 |
5 展望 |
第二章 长沙地区丘陵茶园杂草资源的调查 |
1 试验地点、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园杂草种类 |
2.2 长沙丘陵茶园恶性杂草的危害及其防治 |
3 讨论 |
第三章 间种和覆盖对丘陵茶园杂草种群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2 试验处理和材料 |
1.3 试验小区管理 |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
1.5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稻草对茶园恶性杂草多度(Pi)的影响 |
2.2 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稻草对茶园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2.3 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稻草对茶园杂草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间种白三叶草和覆盖稻草对茶园生态效应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采集 |
1.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2 覆盖与间种对茶园的经济效应的影响 |
3 结论 |
全文结论 |
全文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草甘膦对大豆田恶性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关于草甘膦的研究综述 |
1.3 关于苣荬菜的研究综述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防除方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 |
2.2 供试植物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草甘膦大豆苗前安全用药时期的研究 |
2.3.2 土壤含水量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影响的研究 |
2.3.3 施药剂量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影响的研究 |
2.3.4 草甘膦对苣荬菜的防除技术研究 |
2.3.5 助剂APSA-80对草甘膦杀死芽根长度影响的研究 |
2.3.6 不同助剂对草甘膦药效影响的研究 |
2.3.7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及公式 |
3 结果分析 |
3.1 大豆苗前草甘膦的安全用药时期 |
3.1.1 不同时期草甘膦处理后大豆的药害症状 |
3.1.2 不同时期草甘膦处理后对大豆的影响 |
3.1.3 不同时期草甘膦处理后对大豆产量结构的影响 |
3.2 土壤含水量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的影响 |
3.3 用药剂量对草甘膦安全用药时期的影响 |
3.4 草甘膦对苣荬菜的防除技术研究 |
3.4.1 草甘膦用药时期、用药剂量、芽根长度对芽根死亡长度的影响 |
3.4.2 模型的建立及F检验、t检验 |
3.4.3 单因素降维分析 |
3.4.4 双因素降维分析 |
3.4.5 模型的优化分析 |
3.4.6 频数分析 |
3.4.7 偏导分析 |
3.5 助剂APSA-80对草甘膦杀死芽根长度的影响 |
3.5.1 模型的建立及F检验、t检验 |
3.5.2 单因素降维分析 |
3.5.3 模型的优化分析 |
3.5.4 频数分析 |
3.5.5 偏导分析 |
3.6 助剂对草甘膦防除苣荬菜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草甘磷对茶园杂草的防除效应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除草方式对柑橘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周炎,路丹,黄太庆,罗江维,黄智刚. 热带农业科学, 2021(11)
- [2]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J]. 林威鹏,张泰劼,郑海,郜礼阳,曾斌,李煦红,舒灿伟,高旭华,蔡昆争,操君喜. 中国茶叶, 2021(07)
- [3]扁秆荆三棱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的研究[D]. 李涛. 石河子大学, 2021
- [4]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及土壤中的时空分布[D]. 姬春红. 广西大学, 2021
- [5]烟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周挺,张炳辉,杨振纲,梁颁捷,肖顺,顾钢. 江西农业学报, 2020(11)
- [6]莠去津等多种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莠去津在水/沉积物体系中降解研究[D]. 李慧冬.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文锦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生态控草技术对丘陵地区茶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何秋虹.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9]草甘膦对大豆田恶性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技术研究[D]. 顾成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10]41%草甘膦防除茶园杂草试验初报[J]. 汪海洋,衡永志,何进,何刘,刘浪,刘涌. 茶业通报,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