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病(论文文献综述)
钟浪[1](2021)在《抗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益生菌制剂的研制》文中指出犊牦牛腹泻病是西藏地区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大肠埃希氏菌(E.coli)是犊牦牛腹泻病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着眼于健康养殖理念,欲使用前期分离到的耐酸、耐胆盐且对E.coli O78有较好抑菌作用的乳酸杆菌Lac-2、枯草芽孢杆菌Kc-4各1株制作抗牦牛腹泻的益生菌制剂。结果如下:(1)益生菌对E.coli O78所致犊牦牛腹泻病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本试验通过分组试验的方法,使用剂量为109CFU的E.coli O78对犊牦牛每日攻毒2次,对前期获得的具有抑制E.coli O78生长的Lac-2、Kc-4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以获得最佳预防和治疗方案预防试验显示:使用1010CFU的Lac-2预防E.coli O78效果最佳。连续灌服益生菌3日,每日2次,剂量为109CFU的E.coli O78对犊牦牛每日攻毒2次,15±0.5日内不会出现腹泻。治疗试验显示:5×109CFU/m L Lac-2+5×109CFU/m L Kc-4混合菌液治疗由E.coli O78引起的犊牦牛腹泻病效果最好。每日灌服3次、最长连续灌服3±0.5日可治愈E.coli O78所引起的犊牦牛腹泻病。(2)抗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益生菌制剂的制作本试验对Lac-2、Kc-4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获得益生菌干粉制剂,筛选出的最佳冷冻保护剂为20%的脱脂乳液,保护剂与发酵物沉淀物的最佳比例为1:1。对制作出的Lac-2冻干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乳酸杆菌Lac-2冻干粉剂量为0.64×109CFU/g,活菌率为90.29%,水分含量为11.82%,蛋白质含量为2.32 g/100g,脂肪含量测定为1.20g/100g,分散力良好,无大肠埃希氏菌污染。Lac-2与Kc-4二联益生菌冻干粉剂量为0.56×1010CFU/g,活菌率为90.34%,水分含量为12.35%,蛋白质含量为2.68 g/100g,脂肪含量测定为1.68 g/100g,分散力良好,无大肠埃希氏菌污染。冻干剂保藏试验显示:益生菌制剂在-20℃经过12个月的冷藏,活菌率为70.5%;为保证益生菌制剂1年的保质期,所制作1头份的益生菌制剂为2 g/瓶。(3)益生菌抗犊牦牛腹泻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本试验使用ELISA法检测攻毒及治疗各阶段牦牛血清zonulin含量;对各肠段做石蜡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使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各肠段中zo-1、muc1蛋白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如下:ELISA试验显示,经E.coli O78攻毒4天后,其血清zonulin含量与攻毒前相比极显着升高(P<0.01),经益生菌治疗2天后,血清zonulin含量与攻毒第4天相比显着下降(P<0.05);经氟苯尼考治疗2天后,血清zonulin含量与攻毒第4天血清zonulin含量相差不显着(P>0.05)。治疗2天后,氟苯尼考治疗组的犊牦牛血清zonulin含量显着(P<0.05)高于益生菌治疗组。石蜡切片观察表明,益生菌制剂对恢复由E.coli O78所致犊牦牛肠道的病理变化方面比氟苯尼考优良。荧光定量试验表明,E.coli O78会通过抑制zo-1、muc1的表达而改变肠道上皮紧密连接的通透性,肠黏膜zo-1、muc1蛋白的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与zonulin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状态。综上所述,本试验对Lac-2、Kc-4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试验获得益生菌制剂,Lac-2冻干粉剂量为0.64×109CFU/g;Lac-2与Kc-4二联益生菌冻干粉剂量为0.56×1010CFU/g,两者均制作1头份的益生菌制剂为2 g/瓶,两种益生菌制剂于-20℃冷藏12个月依旧有效。前者每日灌服2次、连续灌服3日可保证犊牦牛15±0.5日健康,后者每日灌服3次,最多连续灌服3±0.5日可以治愈E.coli O78病。该二联益生菌制剂恢复由E.coli O78所致犊牦牛肠道的病理变化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ELISA试验与荧光定量试验结果提示,二联益生菌制剂通过降低血清zonulin含量提高肠黏膜zo-1、muc1蛋白含量,从而增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的通透性,最终达到治愈犊牦牛E.coli O78腹泻病的目的。本试验证明,利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防治犊牦牛E.coli O78腹泻病完全可行,可作为替代抗生素来防治此类疾病的备选药物之一。
宋海港[2](2020)在《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水禽疫病并没有因为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并且多种病原继发或并发使得细菌病病情更加复杂,加之部分地区药物敏感性监测、综合性防治措施和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完善,因而造成抗生素药物的乱用和滥用,在生产养殖中给水禽细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快速检测江苏地区水禽源的4种重要病原菌,根据大肠杆菌F1菌毛A亚基基因(fimA)与P菌毛C亚基基因(papC)、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ompA)、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hlyA)、沙门氏菌肠毒素基因(stn),合成5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的PCR方法。于2017~2019年采集江苏10个地级市水禽规模养殖场的768份样品,其中包括临床健康肛拭子样品510份,临床发病水禽组织样品258份。运用PCR方法对4种水禽重要病原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江苏地区水禽样品大肠杆菌F1菌毛基因与P菌毛基因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4.21%(570/768)和0.78%(6/768),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5.60%(43/768),鸭疫里默氏杆菌平均检出率为2.73%(21/768),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平均检出率为7.42%(57/768)。表明江苏地区水禽细菌性疾病中大肠杆菌的发病率最高,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也不容忽视,该结果为水禽源细菌病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数据。大肠杆菌在水禽细菌病中极为重要,因此为了揭示大肠杆菌各个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对以上检出大肠杆菌阳性的355份肛拭子样品和213份组织样品,运用PCR方法检测其中所含有的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的基因(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基因Tsh、溶血素E基因hlyE)和大肠杆菌毒力岛基因(ETT2毒力岛ECs3703和ECs3737基因、HPI毒力岛irp2基因和LEE毒力岛eaeA基因)。通过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从肛拭子样品获得342株大肠杆菌,共有12种毒力基因组合,表型分别为F1+(217株),F1+ETT2+(56株),F1+HlyE+(3 株),ETT2+HPI+(15 株),F1+ETT2+HPI+(13 株),F1+HPI+Tsh+(1 株),F1+ETT2+HPI+Tsh+(7 株),F1+E-TT2+LEE+Tsh+(8 株),F1+P+ETT2+Tsh+(2 株),F1+ETT2+LEE+Tsh+HlyE+(3 株),ETT2+(6株),F1+HPI+(11株),从临床发病组织样品共获得206株大肠杆菌,共有13种毒力基因组合,分别为 F1+(13 株),F1+ETT2+(39 株),F1+HlyE+(2 株),F1+E-TT2+HPI+(100 株),F1+HPI+Tsh+(7 株),F1+ETT-2+HPI+Tsh+(7 株),F1+ETT2+LEE+Tsh+(5株),F1+P+ETT2+Tsh+(4 株)F1+ETT2+LEE+Tsh+HlyE+(3 株),ETT2+Tsh+(2 株),Tsh+(7 株),ETT2+HPI+(4株),通过比较发现临床健康水禽和发病水禽分离株的基因组合共有15种,上面前10种基因组合是相同的,但比率不同,临床健康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肛拭子分离株中仅单一基因F1+菌株高达63.45%,其次是F1+ETT2+占比16.37%,而发病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组织分离株中占比率最高的基因组合为F1+ETT2+HPI+占比率高达48.54%,其次为 F1+ETT2+占比 1 8.93%。为分析水禽源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选取13种抗生素对以上地区获得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总体上临床健康与发病水禽源分离株对13种药物的敏感度差异不大,超过70%以上的水禽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强力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超过70%以上的水禽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99.7%大肠杆菌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最常见的耐药组合为强力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对药物的敏感度呈现一定的差异,但对强力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具有普遍性。为了研究带有不同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差异,将分离已知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F1+菌株、F1+ETT2+菌株和F1+ETT2+HPI+菌株)各一株,分别测定其对一周龄雏鸭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毒力基因为F1+ETT2+HPI+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最强(LD50 为 2.88×108 CFU/0.5 mL),其次是F1+ETT2+菌株(LD50 为 6.92×108 CFU/0.5 mL),F1+菌株毒力相对最弱(LD50为4.28×109 CFU/0.5mL),测定结果表明,水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强弱与其所含的毒力基因数量呈正相关,其含有的毒力基因越多,毒力就相对越强。
姜珣[3](2020)在《急性胰腺炎腹腔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分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感染腔病原微生物学分布、AP患者肠道微生物分析、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c pancreatitis,INP)腹腔微生态和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及基于中医证候及早期清胰汤应用对AP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四部分。1、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感染腔病原微生物学分布目的:分析AP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及感染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连续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2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AP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回顾性收集AP合并胰腺感染患者胰周引流液、血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的细菌鉴定结果,明确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感染时间。结果:在286例患者中,根据有无胰腺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63)和感染组(n=12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既往病史上无差异。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认为修正CT严重指数(modified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MCTSI)、胰腺坏死面积、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使用时间、胰外感染、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AP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病原菌中,G-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以屎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G-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率低。结论:MCTSI、胰腺坏死面积、TPN使用时间、胰外感染、HCT、CRP为AP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的早期预防,积极完善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均为AP治疗的重要环节。2、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物分析目的: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明确AP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南开医院肝胆胰外科且符合纳入标准的AP患者37例,健康志愿者20例,将纳入者分为正常组、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包含MSAP、SAP患者),采集患者粪便样本,通过16SrDNA测序完成肠道微生物信息检测及菌群功能预测分析。比较组间肠道菌群差异,探索肠道菌群与感染、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AP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伴随疾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加重,肠道有益菌减少,病原菌及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AP合并胰腺感染组患者较非感染组肠道变形菌门、肠球菌属丰度增加(P<0.05),罗斯氏菌属减少(P<0.05)。菌群功能预测分析表明AP在分子相互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细胞骨架蛋白、硫辛酸代谢、限制酶、氨基酸代谢的基因通路中特征菌群丰度较正常组差异显着(FDR<0.05;P<0.05)。结论:AP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肠道有益菌的减少,病原菌及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肠道菌群的变化或参与疾病炎症反应并激化AP病情的发展。3、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微生态和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目的:前瞻性动态观察INP患者在微创化手术治疗的不同阶段下肠道菌群的变化,探寻感染腔胰腺坏死组织与肠道菌群同源性特征及肠道菌群恢复时间,并将INP患者胰腺坏死组织/胰周引流液的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与16Sr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前瞻性动态观察2019年4月至2019年12于我中心行微创化手术治疗的INP患者5例。收集患者从发病经历次手术到出院各阶段粪便样本及历次术中胰腺坏死组织,经高通量测序分析INP患者不同手术治疗阶段下肠道微生物与感染腔坏死组织微生物的同源性表现,并将测序获得胰腺坏死组织微生物信息与同期胰腺坏死组织/胰周引流液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进行对比。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到粪便标本采集时间的间隔长短分为五组,分别表示为T1(1-3周),T2(4-6周),T3(7-8周),T4(9-10周),T5(>10周),对不同时间段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初步预测IN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INP患者胰腺坏死组织菌群与肠道菌群具有一定同源性,肠道首要优势菌群多为坏死组织的优势菌群。胰周引流液/胰腺坏死组织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与16SrDNA检测结果相似,由于实验室检测技术性限制,测序中丰度较低菌群未在实验室中培养中检出。经规范化治疗的INP患者肠道菌群在发病第7周后开始恢复。结论:INP患者胰腺坏死组织菌群与肠道菌群具同源性,实验室胰腺坏死组织/胰周引流液细菌鉴定结果与16SrDNA检测结果相似,INP患者在标准化治疗下肠道菌群在第7周开始恢复,但完全恢复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4、基于中医证候及早期清胰汤应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TCM)下AP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性,及早期清胰汤治疗对于AP患者肠屏障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以第二章节中纳入者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并将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证组、肝胆湿热证组和腑实热结证组,提取粪便菌群DNA并开展测序,明确AP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肠道菌群差异。我们也研究了早期清胰汤治疗对AP患者临床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优势菌群相似,但丰度差异较大。腑实热结证患者疾病较其他两组严重,炎症反应更明显。肝胆湿热证及腑实热结证患者肠道致病菌丰度增加、有益菌丰度降低,主要表现在变形菌门(?-变形菌纲)、肠杆菌纲(肠杆菌科)丰度增加,普拉梭菌、罗斯氏菌丰度减少。早期清胰汤能有效改善MAP、MSAP患者临床症状,维持肠道菌群稳定,加速患者病情恢复。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优势菌群相似但丰度差异明显。早期清胰汤治疗能有效改善MAP、MSAP患者肠道功能状态,促进疾病恢复。
徐峰[4](2020)在《鸡大肠菌病的诊治》文中研究指明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这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特征,因而治疗难度较大,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鸡均可感染,以雏鸡感染率最高。大肠埃希氏菌不仅发生在鸡肠胃部分,还易发生在脐部、输卵管、眼部等多处因抗生素治疗易产生抗药性,不易
王强[5](2019)在《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建立与辨证分型》文中指出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家禽养殖业中最常见的多发病。环境、应激反应或继发病等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发病,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疗效大不如前,同时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目前众多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在治疗细菌性传染病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市场上的中兽药种类繁多,部分中兽药制剂的方剂缺乏中兽医辨证理论依据。因此,本试验通过不同途径感染大肠杆菌的模型来观察症状体征与中兽医证候特点比较分析,建立鸡大肠杆菌病的辨证标准,为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兽药研发与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喉头气管接种鸡大肠杆菌模型的建立与观察通过预试验发现喉头气管接种攻毒剂量为0.54×109 CFU/mL菌液0.5mL/只时,发病率能达到100%,死亡率为40%,症状病变与临床自然发病基本一致,因此选用该剂量通过喉头气管接种进行模型建立。攻毒后,观察临床症状和体温变化,同时对血生化、组织病理切片和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随病情的发展,症状及组织器官病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攻毒后12 h,以发热症状为主,占存活鸡群总数的100%,攻毒后36 h,有90%的存活鸡表现出典型拉稀症状,攻毒后72 h,鸡群体温开始出现下降;剖检发现攻毒后24 h病死鸡出现渗出性心包炎;攻毒后48 h肝脏出现病变,边缘充血坏死,攻毒后96 h后心包炎和肝周炎等典型病变检出率达到100%,个别鸡出现肾脏、脾脏肿大等病变;病理学观察发现,攻毒后12 h,肺部率先出现病变,进而侵害心、肠、肝等组织器官;表明细菌由呼吸道侵入机体后,通过肺部进入血液,进而逐渐侵害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血生化指标发现ALT、AST和TBIL在24 h-36h出现显着和极显着升高(P<0.05,P<0.01),其中AST在攻毒后72 h开始降低;炎性指标检测发现血清中IL-1β表达量在攻毒后24 h出现升高,24h、36h、48h和72h差异显着(P<0.05),攻毒后72h恢复正常,TNF-α表达量在攻毒前期无明显变化,在攻毒后96 h出现显着升高(P<0.05),表明在疾病发展的炎性反应不断加剧,肝功能受损严重。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喉头气管接种鸡大肠杆菌,模拟自然感染途径,可成功建立人工疾病模型,为人工建立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和治疗鸡大肠病的中药筛选提供参考。试验二肌注模型的建立与观察通过预试验发现胸肌注射攻毒剂量为0.30×109 CFU/mL菌液0.5mL/只时,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50%-70%左右,症状病变与临床自然发病基本一致。攻毒后同上进行相关指标观察,同时进行血常规、菌血症和肝脏触片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本模型症状和病变出现的时间点,均比喉头气管接种模型提前且更加严重。在攻毒后12 h出现发热症状,24 h后发热症状消失,持续时间比喉头气管接种模型减少12 h,部分鸡体温开始下降,比喉头气管接种模型提前36 h出现;拉稀症状在攻毒后24 h出现,比喉头气管接种模型提前12 h出现,占存活鸡群的比例高达85%;剖检出现心包炎和肝周炎病变的时间点均比喉头气管接种模型提前12 h出现,并在60 h,检出率达到100%;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心、肝的病理变化出现的时间点也提前24 h。血常规检查发现攻毒组的WBC总数在36 h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60 h、72 h、96 h、120 h和144 h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NEUT)数在攻毒后72 h出现升高,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血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检测与喉头气管接种模型无显着差异,以上指标均反应出细菌在侵入机体后,炎症反应在不断加剧。试验鸡菌血症检测攻毒后在12 h检出率最高达到87.5%;各时间段病死鸡取肝脏组织触片,均可观察到致病菌,表明通过肌注途径进行攻毒,细菌可迅速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大幅减少临床的感染和发病周期。以上结果表明,肌注模型具有发病快、致病性强、所需剂量小且死亡率高等特点,缺乏临床上自然感染发病的典型病程。试验三鸡大肠杆菌病最佳辨证方法为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喉头气管接种模型的鸡大肠杆菌病程按六经辨证分析:在攻毒后6 h-18h,病鸡主要表现为恶寒(扎堆、羽毛蓬松等)、高热(80%以上病鸡体温升高℃以上,精神极度沉郁等),这与太阳-少阴病证相符;攻毒后18 h-24h,发热症状鸡仅占存活鸡的33%,这与阳明病证向少阳病证传变的主证微热不退、寒热往来相符;攻毒后24 h-36h,病鸡群主要表现发热鸡逐渐减少,体温下降鸡逐渐增多,且有90%的病鸡出现拉稀症状,这与太阴病证基本相符;攻毒后36 h-72h,与少阴主证恶寒、嗜睡和神昏相符,此时病在心肾;72 h以后与厥阴主证寒热错杂、神昏衰竭相符。按卫气营血辨证分析:攻毒后6 h-24h,与卫分阶段主证发热相符,病在卫分;攻毒后24 h-48h,与营分阶段病邪入血,与营分阶段主证神昏相符,病在营分;攻毒后48 h-72h,个别鸡脾脏、肾脏肿大,血象分析中,肝功能严重下降,而血分病以神昏、肝肾病变为主,病在血分。肌注模型组鸡病程按六经辨证分析:攻毒后6 h-12h,与太阳和阳明阶段主证相符,病位为太阳传入阳明;攻毒后12 h-24h,发热症状鸡仅占存活鸡总数的8%,同时拉稀症状鸡比例达到85%,因此病位辨为少阳传入太阴病证;攻毒后24 h-72h,与少阴主证恶寒、嗜睡和神昏相符;攻毒后72 h,鸡群体温出现显着下降,神昏衰竭且肝肾出现病变,病位在厥阴。按卫气营血辨证分析:攻毒后6 h-12h,与卫分阶段主证发热相符,病在卫分;攻毒后12 h-24h,营分阶段病邪入血,主证神昏相符,病在营分;攻毒后24 h-72h,症状以体温下降和嗜睡为主,占存活鸡总数的80%以上,剖检可见典型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检出率为100%,个别鸡变现出脾肾肿大病变,而血分病以神昏、肝肾病变为主,病入血分。本研究通过喉头气管接种和肌肉注射两种途径建立了鸡大肠杆菌的人工模型,对两种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并通过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加以辨证,初步建立鸡大肠杆菌病的人工疾病模型和辨证标准。
孙嘉一[6](2019)在《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物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作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了获得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物(Extract from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Sihuangzhili,ECCS)、获悉ECCS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效果,本研究开展了建立ECCS多组分HPLC检测方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参数、研究其体外抗APEC-O2的活性、对毒力基因的影响及体内治疗效果系列实验,为ECCS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四黄止痢复方中药(黄芩、黄柏、大黄、黄连、板蓝根、甘草)为原料,甲醇为提取溶剂,用浸渍法提取,设计浸渍温度、浸渍时间、液料比、甲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为自变量,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及干膏率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制备ECCS;利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ECCS对APEC-O2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吸光光度法检测ECCS对细菌生长曲线、胞内核酸物质和能量代谢活力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CCS在亚抑菌浓度下对APEC-O2四种主要毒力基因tsh、iss、ibeA和fimC表达量的影响;用亚抑菌浓度ECCS预处理攻毒菌液,观察ECCS对APEC-O2致病性的影响;以APEC-O2构建蛋鸡病理模型,设ECCS治疗组(高、中、低3个剂量)、化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鸡只体重的变化。结果1、四黄止痢复方中药多组分HPLC检测方法为: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5℃。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渍时间146 min、料液比1:333(g/mL)、甲醇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干膏率为17.44%,其中黄芩苷质量浓度为209.28 mg/g、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为168.17 mg/g。2、ECCS对APEC-O2的MIC为125 mg/mL;14 MICMIC(31.25125mg/mL)浓度ECCS能够显着抑制APEC-O2的正常生长,使核酸等内容物外泄(P<0.01);也显着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3、18 MIC12 MIC组ECCS处理APEC-O2后,对各种毒力基因的表达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尤其当ECCS的浓度为14 MIC(31.25 mg/mL)时,能显着抑制tsh、iss和fimC基因的表达(P<0.01),其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相比均减少超过了40%。ibeA基因在ECCS浓度为12 MIC时表达量呈显着升高(P<0.01);14 MIC浓度ECCS可使APEC-O2发病率、死亡率降低,且进一步证实了iss、tsh和fimC基因均在APEC-O2对宿主的致病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浓度为2 g/L的ECCS混饮治疗可对人工感染禽大肠杆菌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显着提高病鸡的增重水平。结论建立了ECCS多组分的HPLC检测方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获悉ECCS可以通过使APEC-O2细菌胞内核酸物质外泄、影响其能量代谢、调控其毒力基因表达发挥抑制APEC-O2作用;ECCS对APEC-O2人工感染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促进病鸡生长。
LiRonggang[7](2018)在《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莲香散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三类新中兽药,主要用于防治雏鸡大肠杆菌性腹泻与蛋鸡输卵管炎型大肠杆菌病。莲香散主要由穿心莲、木香、干姜、苍术、厚朴等5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等功效。经前期临床前研究确定了莲香散的制备工艺及生产流程,稳定性及药理药效实验表明该方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功效,而且稳定性好、安全无毒。为了全面评价本散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分别开展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实验性临床试验与扩大临床试验,对莲香散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试验研究工作,为新中兽药上市后的推荐给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毒理学试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研究试验鸡对莲香散的耐受程度(最大耐受剂量),及添加超过最大耐受剂量之后,试验鸡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其血液学与生化指标影响等,为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研究中药莲香散对试验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及临床上鸡大肠杆菌自然病例的防治效果与最佳用药剂量,为临床养鸡中常见的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工作中的具体给药方案提供试验数据与科学依据。成果:1、急性毒性试验未能测得LD50,故进行MTD试验,结果表明莲香散属于无毒物。莲香散30d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方对SD大鼠未显示毒性反应,说明莲香散无毒性。2、在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分别以临床推荐剂量(1%莲香散)、3倍临床推荐剂量(3%莲香散)和5倍临床推荐剂量(5%莲香散)将中药复方莲香散添加进试验肉鸡基础日粮中,连续饲喂7d。试验期间观察鸡临床症状与试验前后的体重变化,检测试验鸡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并在试验结束后剖解试验鸡,并取脏器观察组织学结构等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中药莲香散在靶动物(试验肉鸡)上按照临床推荐剂量、3倍临床推荐剂量、5倍临床推荐剂量添加使用,均未对试验鸡的饮水、食料、粪便、体重、血液学与生化指标产生明显的影响,试验鸡脏器组织学结构也未发生明显的异常。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莲香散在临床上大剂量使用(即临床推荐剂量5倍)也是安全的。3、在实验性临床试验中,通过人工诱发试验鸡大肠杆菌病,并观察了莲香散推荐剂量的高、中、低剂量(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5%)与四味穿心莲散对感染鸡的疗效,试验投药7 d,观察14 d。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试验鸡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与无效率,以及试验鸡在试验前后的平均体重,存活试验鸡剖解病理变化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诱发鸡大肠杆菌病,发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被毛脏乱、逆立,扎堆、缩颈、翅膀下垂、排黄白稀粪,饮食欲减退。剖检死亡鸡,观察内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肝周炎和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小肠黏膜有出血点等主要病理变化,并从肝脏、脾脏及心脏均分离出大量典型的大肠杆菌。当在试验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莲香散高、中、低剂量(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5%)与四味穿心莲散,试验结果显示,当在试验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莲香散、四味穿心莲散,均能显着降低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试验鸡的死亡率,并能提高其治愈率与有效率,并减轻试验鸡脏器病变,改善试验鸡的生长状况,增加体重等功效;试验结果显示,在添加1%莲香散、2%莲香散时对感染鸡的疗效最佳。4、在扩大临床试验中,通过对发病蛋鸡临床症状、典型的剖解病理变化及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等方法,筛选出100只由大肠杆菌导致的蛋鸡输卵管炎症自然发病蛋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只试验鸡,第1组(1%莲香散治疗组)与第2组(0.5%四味穿心莲散治疗组)。试验结果显示,输卵管炎型大肠杆菌病自然发病蛋鸡在分别经中药莲香散、四味穿心莲散治疗7 d并观察到第14 d,随着中药治疗时间的延长,自然发病试验蛋鸡精神逐渐恢复、拉稀症状不断减轻、饮欲增加,死亡逐渐停止,产蛋率不断提高、蛋品质有所改善,并在试验结束后有50%以上蛋鸡被治愈,治愈率加有效率超过80%。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莲香散、四味穿心莲均具有改善蛋鸡输卵管炎症(由大肠杆菌导致)的临床症状,降低蛋鸡死亡率,提高蛋鸡产蛋率与改善鸡蛋品质,促进病鸡耐过与逐渐恢复健康并达到治愈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药莲香散疗效优于四味穿心莲散,但差异不显着。结论:莲香散临床研究通过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受试药品莲香散,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安全、有效的,适合临床应用。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拌料使用,连续使用7d。
李伟跃[8](2017)在《复方金雄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草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草药具有抑菌、杀菌和抗病毒作用,清热解毒类中草药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类疾病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无毒副作用和残留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目前缺乏从分子水平来研究中药分子结构与抗病毒分子机理间的关系,但对中草药的抗菌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研究应用中兽医辩证施治理论,结合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疗效试验,制备了复方金雄口服液,选用临床常发病——鸡大肠杆菌病,以中草药复方制剂防治大肠杆菌为切入点,结合临床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的分离鉴定、中草药复方对鸡大肠杆菌病防治效果的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研究,科学、系统的筛选出防治效果比较突出的复方金雄口服液组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对敏感中草药进行筛选,得到抗菌基础组方,根据中兽医理论,选取穿心莲、金银花、连翘、野菊花、板蓝根和雄黄等中草药,将确立的抗菌基础组方进行加味,采用正交试验,结合体外MIC和MBC试验以及体内效力试验,从而确立中草药复方——金雄口服液。综合MIC和MBC试验结果,最终选取对大肠杆菌杀菌浓度最低的组方(7)、(13)、(15)进行体内疗效试验。中草药复方预防试验结果显示,3组中草药复方以低(最低杀菌浓度)、中(2X最低杀菌浓度)、高(4X最低杀菌浓度)在连续用药3d停药后5d内针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均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其间无死亡率,保护率均在80%以上,其中,中、高剂量在保护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感染大肠杆菌后出现疑似临床症状时使用复方口服液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出现症状24h后再用药,其中,中药组方(7)和(15)以质量浓度为62.5mg/mL和125.0mg/mL治疗时,治愈率均为90%,死亡率仅为10%。由此,得到临床指导用药方案为:预防时,一次用量为16只/ml,2次/d,连续用药3d;治疗时,待鸡群零星出现疑似大肠杆菌临床可疑症状后开始用药,一次用量为8只/ml,2次/d,连续用药5d。试验进一步对复方金雄口服液进行了安全性性评价研究,金雄口服液组鸡在临床特征、增重、免疫器官指数以及病理变化均无异常变化,同时,试验鸡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砷的残留量均无显着差异,且均低于我国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GB18406.3-2001)中(以As计)砷的标准。结果表明该复方体内疗效确切且安全、无毒副作用。2.为明确山东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有针对性地结合临床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筛选出最优中药组方。试验首先从山东省的25个鸡场分离出了 150株鸡源大肠杆菌并鉴定了其血清型,其中有16株未定型,2株出现自凝现象,其它132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共有16种;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078血清型的菌株最多,共计45株,占菌株的30%,024a、O111和05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分别为12.6%、9.3%和8.0%,为优势血清型。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判定标准,测定了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且以多重耐药为主,对大肠杆菌敏感度高于50%的有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对150株大肠杆菌的耐药率达到50%以上的常规药物有诺氟沙星、头孢噻呋、氟派酸、红霉素、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对150株大肠杆菌低敏或耐药率达到100.0%的是恩诺沙星和复方磺胺类药物。以上结果表明,山东省鸡源性大肠杆菌已对抗生素产生了普遍的耐药性,研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药复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应用组方(7)和(15)针对从临床分离得到的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和体内疗效比对试验。其中组方(15)对078、O24a、O111、05的保护率分别为90%、80%、100%、80%,试验鸡均未死亡;其对078、024a、O111、O5治愈率分别为80%、80%、90%、80%。整体效果均好于组方(7)和化学抗菌药,因此,将其作为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复方。为进一步阐明该复方中药制剂“金雄口服液”在实际生产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依次进行肉鸡的预防比对、青年育成鸡和产蛋鸡的临床治疗对比等田间试验。复方金雄口服液预防组鸡群发病率为8.1%,死亡率为1.5%,同化学抗菌药预防组试验鸡12.9%的发病率和2.2%的死亡率相比明显降低。复方金雄口服液对青年育成鸡和产蛋鸡群的治疗效果发现,复方金雄口服液治疗组试验鸡整体效果与化学抗菌药治疗组相当,治愈率分别为72.7%和72.9%,死亡率均为1.5%。复方金雄口服液治疗组试验鸡从育成、开产、产蛋高峰期到产蛋后期共治疗次数较化学抗菌药治疗组减少了3次。从成本预算分析发现,化学抗菌药治疗成本是复方金雄口服液治疗成本的2倍。结果表明,复方金雄口服液的治疗成本低,预防周期长。综合评定:研制的复方金雄口服液的具有明显的临床防治效果且用药安全,该复方金雄口服液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方面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杨斯琴[9](2016)在《抑菌蒙药复方筛选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筛选有效抑制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的蒙药复方,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机理和对感染致病性E. coli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和机制,为蒙兽药的开发铺垫基础,为兽用蒙药复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5个试验,试验1从奶牛直肠粪便中分离鉴定致病性E. coli,并进行了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检测。试验2针对致病性E. coli 01(含有eaeA、 stx1、hlyA和irp2等赋予菌株强致病性的4种毒力基因),通过体外抑菌、正交设计、体内抗菌和药物加味试验筛选了最佳抑菌蒙药复方。试验3研究了试验2中筛选出的3种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的抑菌作用机理和抗菌谱。试验4选取60只SD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抑菌蒙药复方Ⅲ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分别灌胃灭菌生理盐水、0.13 g/kg环丙沙星、2.16 g/kg抑菌蒙药复方ⅢK 1.08 g/kg抑菌蒙药复方Ⅲ 0.54 g/kg抑菌蒙药复方Ⅲ,连续7 d,2次/d,并于第五天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80%最低致死量的E. coli O1。试验结束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的检测,研究了抑菌蒙药复方Ⅲ对感染致病性E. coli O1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试验5以RAW264.7细胞为巨噬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测定抑菌蒙药复方Ⅲ和E. coliO1对RAW264.7细胞的最适作用时间和浓度,并将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E. coli O1感染组、抑菌蒙药复方Ⅲ组和抑菌蒙药复方Ⅲ干预组,采用ELISA和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细胞存活率、ACP和LDH含量,探索了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巨噬细胞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试验1:从奶牛直肠采集的100份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出50株致病性E. coli,其中有24株菌分布于10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018、0146和0152;该50株致病性E. coli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从高到低:irp2> eaeA>stxl> stx2> hlyA A,未检出bfpA、st和lt;同时,10种血清型E.coli均对青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等6种抗生素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中发现,致病性E. coli O1致小鼠死亡时间最快、病变最明显,并含有eaeA、stxl、hlyA和irp2等赋予菌株强致病性的4种毒力基因。因此,选取E. coli O1作为本研究的供试菌。试验2:针对致病性E. coli O1,筛选出3种抑菌蒙药复方,分别为朝您·哈日莫各、给喜古讷、阿如拉等7味蒙药组成的抑菌蒙药复方Ⅲ;古日古木、给喜古讷、阿如拉等5味蒙药组成的抑菌蒙药复方Ⅳ;当棍、浑钦、给喜古讷等7味蒙药组成的抑菌蒙药复方V。试验3:3种抑菌蒙药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致病性E.coli O1,且对人工感染E. coli O1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中抑菌蒙药复方Ⅲ的保护率与环丙沙星相当,达到50%;3种抑菌蒙药复方通过降低E. coli O1细胞表面疏水性、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外渗,抑制E. coli O1的蛋白表达,从而达到抑菌效果。此外,3种抑菌蒙药复方有较广的抑菌谱。试验4: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盲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着降低(P<0.05),抑菌蒙药复方Ⅲ中剂量组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回肠黏膜ITF含量显着降低(P<0.05),抑菌蒙药复方Ⅲ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TF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小肠绒毛变短、水肿、断裂脱落,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值、肌层厚度均出现减小趋势,TJ结构受损、DE异常、微绒毛紊乱变短,回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和Z0-1蛋白含量和mRNA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血清DAO、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显着增高(P<0.05),并出现细菌移位现象。但抑菌蒙药复方Ⅲ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上述情况均得到显着的改善和修复。④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回肠黏膜sIgA、IL-2、IL-10、IFN-y和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5), 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显着提高(P<0.05);抑菌蒙药复方Ⅲ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鼠回肠黏膜sIgA、IL-2、IL-10、 IFN-y和TGF-{1含量显着提高(P<0.05), IL-1β、IL-6、IL-8和TNF-a含量显着降低(P<0.05)。由此可知,E. coli O1可破坏肠黏膜屏障(生物、化学、物理和免疫屏障),但高和中剂量的抑菌蒙药复方Ⅲ能显着改善和修复E. coli O1引起的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中抑菌蒙药复方Ⅲ中剂量的效果最佳。试验5: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最佳有效浓度为10-2g/mL,最佳作用时间为12h; E. coli O1对RAW264.7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106CFU/mL,作用时间为2h; E.coli O1感染组测定的细胞因子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P<0.01),胞外LDH活力显着提高(P<0.01)胞内LDH和ACP含量显着降低(P<0.01)。抑菌蒙药复方Ⅲ组IL-1β、IL-12、TNF-α. IFN-γ和IL-10显着提高(P<0.05),但其含量显着低于E. coli O1感染组;抑菌蒙药复方Ⅲ干预组与E. coli O1感染组相比,细胞因子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显着提高(P<0.01),胞外LDH活力显着降低(P<0.01),胞内LDH和ACP显着提高(P>0.01)。由此可知,抑菌蒙药复方111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和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对入侵的致病性E. coli O1的吞噬和杀伤作用。
李世静[10](2015)在《规模养鸭场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病原菌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三穗鸭养殖,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养殖过程中大量鸭群排泄物给鸭场及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环境细菌也会影响鸭群健康。临床上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大面积耐药,给养殖业带来了难题。为了解鸭场环境细菌种类及鸭群发病原因,本试验对贵州省三穗县部分鸭场环境土壤、水样中细菌种类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及PCR方法对患鸭内脏器官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开展分离菌耐药性调查、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质粒消除等试验研究,以期为养鸭过程中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控制及细菌性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规模养鸭场环境细菌群落结构分析:采集贵州省部分鸭场环境土壤样本及水样样本,采用试剂盒提取样本中细菌总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对扩增产物进行DGGE电泳,最后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DGGE图谱,并对目的条带切胶回收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鸭场环境土壤中共有5个细菌种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类群、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非培养细菌,其中厚壁菌门条带最多,占44.19%;其次为变形菌门,占20.93%;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均占6.98%;酸杆菌门最少,占2.33%;非培养细菌,占18.60%。(2)鸭场环境水样中共有3个细菌种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非培养细菌,其中变形菌门条带最多,占56.67%;其次为厚壁菌门,占10.00%;酸杆菌门最少,占6.67%;其余为非培养细菌,占26.67%。2.规模养鸭场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集贵州省部分鸭场患鸭内脏器官,采用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纯化培养后进行生化鉴定或PCR鉴定;随机选取主要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患鸭内脏器官中共分离到7个属137株细菌,包括埃希氏菌56株,占总分离菌的40.88%(56/137);葡萄球菌47株,占总分离菌的34.31%(47/137);里氏杆菌14株,占总分离菌的10.22%(14/137);变形杆菌9株,占总分离菌的6.57%(9/137);耶尔森菌和枸橼酸杆菌均4株,均占总分离菌的2.92%(4/137);假单胞菌3株,占总分离菌的2.19%(3/137)。致病性结果显示:埃希氏菌分离菌、葡萄球菌分离菌均可致死BALB/c鼠,致死率分别为23.3%(7/30)和16.7%(5/30);里氏杆菌分离菌则不可致死BALB/c鼠,致死率为0(0/9)。3.规模养鸭场病原菌耐药性调查及控制研究:选取15株埃希氏菌分离菌、15株葡萄球菌分离菌、3株里氏杆菌分离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埃希氏菌E coil 1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和耐药质粒消除研究。结果表明:在20种抗生素中,埃希氏菌分离菌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高达100%(15/15),葡萄球菌分离菌对4种抗生素敏感率高达100%(15/15),而里氏杆菌分离菌对80%的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50%。埃希氏菌分离菌中可检出TEM型和CTX-M型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6.7%(7/15)和100%(15/15),SHV型耐药基因未检出。通过高温-SDS交替处理,埃希氏菌E coil 1的耐药质粒出现丢失,且最佳条件为0.5%的SDS与43℃高温交替处理至第7次。综上所述,贵州省部分鸭场环境土壤中主要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及非培养细菌,环境水样中主要有变形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及非培养细菌;患鸭内脏器官中分离到埃希氏菌、葡萄球菌、里氏杆菌等7个属137株细菌;主要分离菌对BALB/c鼠致病性程度不同;主要分离菌对试验抗生素存在广泛耐药;埃希氏菌E coil 1耐药质粒经高温-SDS交替处理后被消除。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病(论文提纲范文)
(1)抗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益生菌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的流行现状 |
1.2 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机制 |
1.2.1 刺激肠道粘膜 |
1.2.2 破坏TJ蛋白结构及功能 |
1.2.3 破坏细胞骨架结构 |
1.3 益生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益生菌对EIEC感染肠道上皮的保护作用机制 |
1.4.1 益生菌通过调控Zonulin来调节肠道渗透性 |
1.4.2 Zonulin调控MAPK的机制研究 |
1.5 益生菌代替抗生素治疗腹泻病的应用 |
第2章 益生菌对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犊牦牛腹泻病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处理 |
2.2.2 腹泻等级的划分试验 |
2.2.3 预防试验 |
2.2.4 治疗试验 |
2.2.5 数据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腹泻等级的划分试验 |
2.3.2 预防试验 |
2.3.3 治疗试验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抗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益生菌制剂的制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前准备 |
3.2.2 真空冷冻干燥试验 |
3.2.3 益生菌制剂理化性质测定 |
3.2.4 冻干剂保藏试验 |
3.2.5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真空冷冻干燥试验 |
3.3.2 益生菌制剂理化性质测定 |
3.3.3 冻干剂保藏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益生菌抗犊牦牛腹泻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样品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器材 |
4.1.4 血清的制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血常规检测 |
4.2.2 ELISA试验 |
4.2.3 石蜡切片的观察 |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链式反应 |
4.2.5 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血常规检测 |
4.3.2 ELISA试验 |
4.3.3 石蜡切片的观察 |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链式反应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水禽生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致病菌 |
1.1 大肠杆菌 |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 |
1.3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
1.4 沙门氏菌 |
2、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 |
2.1 大肠杆菌菌毛 |
2.2 溶血素 |
2.3 温度敏感性血凝素 |
2.4 毒素 |
2.5 毒力岛 |
3. 大肠杆菌耐药性 |
3.1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3.2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
3.3 多重耐药的产生和对策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水禽源常见致病菌PCR检测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水禽源大肠杆菌菌毛基因PCR检测 |
2.2 水禽源沙门氏菌的PCR检测 |
2.3 水禽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水禽源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PCR检测方法建立 |
2.5 临床样品的PCR快速检测 |
3 讨论 |
第二章 水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2.2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基因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毒力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 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2.3 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急性胰腺炎腹腔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感染腔病原微生物学分布 |
1.1 研究对象、资料及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排标准 |
1.1.4 病例分组 |
1.2 资料收集 |
1.2.1 基线数据 |
1.2.2 实验室检查 |
1.2.3 临床治疗措施 |
1.2.4 疾病重症化指标 |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 |
1.4 统计方法 |
1.5 结果 |
1.5.1 一般情况 |
1.5.2 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1.5.3 胰腺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 |
1.5.4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分析 |
1.5.5 胰内外感染时间 |
1.6 讨论 |
1.7 小结 |
二、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物分析 |
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资料收集 |
2.1.5 样本采集处理 |
2.2 粪便样本肠道菌群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分析 |
2.2.1 实验流程 |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统计学处理 |
2.4 结果 |
2.4.1 一般情况 |
2.4.2 炎症指标比较 |
2.4.3 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性分析 |
2.4.4 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与相关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 |
2.4.5 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感染与非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差异 |
2.4.6 肠道菌群功能预测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三、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微生态和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排标准 |
3.1.4 临床治疗 |
3.1.5 样本采集及检测 |
3.2 数据收集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一般情况 |
3.4.2 感染腔微生物和肠道微生物聚类分析 |
3.4.3 感染腔微生物和肠道微生物物种注释分析 |
3.4.4 感染腔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与16SrDNA测序结果比较 |
3.4.5 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恢复时间 |
3.5 讨论 |
四、基于中医证候及早期清胰汤应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候分型与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性研究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诊断标准 |
4.1.3 研究方法 |
4.1.4 结果 |
4.2 早期清胰汤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4.2.2 观测指标 |
4.2.3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准则 |
4.2.4 统计学处理 |
4.2.5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急性胰腺炎与肠粘膜屏障的相关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鸡大肠菌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1.1 饲养管理不当 |
1.2 饲养环境不佳 |
1.3 滥用抗生素 |
2 临床症状 |
3 诊断 |
4 防治策略 |
4.1 预防 |
4.2 治疗 |
5 结语 |
(5)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建立与辨证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 鸡大肠杆菌病 |
1.1 病原学 |
1.2 致病机制 |
1.3 鸡大肠杆菌病耐药性研究 |
1.4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
1.5 防治措施 |
2 中兽医药抗鸡大肠杆菌病现状 |
2.1 中兽医学对大肠杆菌病的认识 |
2.2 治疗鸡大肠杆菌常用中药复方 |
2.3 中药的抑菌作用 |
2.4 中药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的防治作用 |
2.5 中药防治存在的问题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喉头气管接种鸡大肠杆菌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菌株来源 |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4 细菌培养与细菌计数 |
1.5 预试验 |
1.6 喉头气管接种模型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预试验结果 |
2.2 喉头气管接种模型 |
3 讨论 |
3.1 感染前期 |
3.2 感染中期 |
3.3 感染后期 |
第二章 肌注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菌株来源、主要仪器和细菌培养计数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预试验 |
1.5 肌注模型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预试验结果 |
2.2 肌注模型 |
3 讨论 |
3.1 感染前期 |
3.2 感染中期 |
3.3 感染后期 |
第三章 鸡大肠杆菌病中兽医辨证 |
鸡大肠杆菌病的六经辨证 |
鸡大肠杆菌的卫气营血辨证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物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 致谢 |
四 个人简介 |
(7)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概述 |
一 大肠杆菌的概述 |
二 鸡大肠杆菌病的概述 |
三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中兽药抗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一 中兽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机理 |
二 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兽药的研究概况 |
三 当前中兽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弊端 |
第三节 莲香散的组方及其研究进展 |
一 穿心莲、苍术、木香、厚朴及干姜的化学成分 |
二 穿心莲、苍术、木香、厚朴及干姜的药理作用 |
三 莲香散的前期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莲香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第一节 莲香散的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莲香散最大耐受剂量试验 |
1 实验材料与样品制备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莲香散急性毒性试验小结 |
第三章 莲香散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试验结果与讨论 |
三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四 毒理学评价 |
第四章 莲香散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试验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试验中检测指标 |
四 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 莲香散对肉鸡生长状况的影响 |
二 莲香散对试验鸡体重的影响 |
三 莲香散对试验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四 莲香散对试验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五 剖解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莲香散实验性临床试验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试验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试验期间主要观察指标 |
四 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 人工诱发肉鸡大肠杆菌病试验结果 |
二 莲香散对试验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
三 莲香散对试验鸡体重的影响 |
四 剖解检查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莲香散扩大临床试验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试验材料 |
二 试验方法 |
三 试验中检测指标 |
四 数据统计处理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 试验蛋鸡经中药治疗后临床表现 |
二 药物疗效结果 |
三 试验鸡产蛋率与蛋品质变化情况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一) 总结 |
(二)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复方金雄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及其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 |
1.2 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2. 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概述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理 |
2.4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5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
2.6 我国大肠杆菌发病新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复方金雄口服液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材 |
1.2 菌株 |
1.3 实验动物 |
1.4 主要仪器 |
1.5 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_(78)菌液的制备 |
1.6 黄连、白头翁、黄芩、黄柏、大黄等单味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6.1 黄连、白头翁、黄芩、黄柏、大黄等单方煎煮液的制备 |
1.6.2 单味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7 中草药复方的筛选 |
1.7.1 中草药复方的组成 |
1.7.2 16种中草药组方对大肠杆菌O_(78)血清型的MIC和MBC的测定 |
1.8 中草药复方的体内效力试验 |
1.9 复方金雄口服液的安全性评价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础组方的筛选 |
2.2 中草药复方的筛选结果 |
2.3 中草药不同组方的体内疗效试验 |
2.4 复方金雄口服液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组方原理和单味药的协同作用 |
3.2 中草药复方金雄口服液的制备 |
3.3 单味中药和组方的体外抑菌效果 |
3.4 中草药复方的体内疗效试验 |
3.5 中草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山东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料及分型血清 |
1.2 试剂和培养基 |
1.3 药敏纸片 |
1.4 试剂配制方法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1.6 细菌分离培养 |
1.7 染色、镜检 |
1.8 生化试验 |
1.9 血清型鉴定 |
1.10 药敏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
2.2 生化试验结果 |
2.3 血清型鉴定结果 |
2.4 药敏试验 |
3 讨论与分析 |
3.1 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析 |
3.2 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复方金雄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复方金雄口服液不同组方的制备 |
1.3 大肠杆菌O_(78)、O_(24a)、O_(111)和O_5血清型的致病性试验 |
1.3.1 不同浓度的O_(78)、O_(24a)、O_(111)和O_5型大肠杆菌菌液的制备 |
1.3.2 O_(78)、O_(24a)、O_(111)和O_5型大肠杆菌菌株致病性试验 |
1.4 复方金雄口服液组方(7)、(15)对不同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MIC和MBC的测定 |
1.5 复方金雄口服液组方(7)、(15)对不同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体内疗效试验 |
1.6 复方金雄口服液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田间试验 |
1.6.1 复方金雄口服液的中试生产 |
1.6.2 养殖场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 |
1.6.3 复方金雄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肠杆菌O_(78)、O_(24a)、O_(111)和O_5血清型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2.2 复方金雄口服液对不同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MIC和MBC的测定结果 |
2.3 复方金雄口服液对大肠杆菌体内疗效试验结果 |
2.4 复方金雄口服液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
2.4.1 养殖场鸡大肠杆菌病发病与治疗用药调查结果 |
2.4.2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试验结果 |
2.4.3 青年育成鸡和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试验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金雄口服液组方(7)、(15)对临床分离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和体内疗效分析 |
3.2 复方金雄口服液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田间试验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奖励及专利 |
致谢 |
(9)抑菌蒙药复方筛选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病原学 |
1.1.2 致病机理 |
1.1.3 流行病学 |
1.1.4 耐药性 |
1.1.5 防治措施 |
1.2 蒙药学研究进展 |
1.2.1 蒙药学发展史 |
1.2.2 蒙药学基础理论 |
1.3 蒙药观的腹泻 |
1.4 蒙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4.1 蒙药的抑菌作用 |
1.4.2 蒙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
1.5 植物性药物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1.5.1 植物性药物对肠黏膜生物屏障的影响 |
1.5.2 植物性药物对肠黏膜化学屏障的影响 |
1.5.3 植物性药物对肠黏膜物理屏障的影响 |
1.5.4 植物性药物对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2 牛源致病性E.coli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E.coli的初步分离 |
2.2.2 E.coli的生化鉴定 |
2.2.3 E.coli的致病性试验 |
2.2.4 致病性E.coli的血清型鉴定 |
2.2.5 致病性E.coli的毒力基因检测 |
2.2.6 致病性E.coli的耐药性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coli的分离鉴定 |
2.3.2 致病性试验 |
2.3.3 血清型分型 |
2.3.4 致病性E.coli毒力基因分布 |
2.3.5 毒力基因目的片段的测序 |
2.3.6 致病性E.coli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致病性E.coli的检出率 |
2.4.2 致病性E.coli的血清型 |
2.4.3 致病性E.coli毒力基因分布 |
2.4.4 致病性E.coli的耐药性 |
2.5 小结 |
3 抑菌蒙药复方的筛选 |
3.1 试验材料 |
3.1.1 受试菌株 |
3.1.2 供试蒙药 |
3.1.3 主要仪器 |
3.1.4 试验动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致病性E.coli O1敏感蒙药的筛选 |
3.2.2 致病性E.coli O1敏感蒙药FIC指数的测定 |
3.2.3 正交蒙药复方体外抑菌主要成分的筛选 |
3.2.4 正交蒙药复方体外抑菌主要成分剂量优化 |
3.2.5 致病性E.coli O180%最低致死量(MLD)的测定 |
3.2.6 加味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致病性E.coli敏感蒙药的筛选 |
3.3.2 致病性E.coli O1敏感蒙药FIC指数的测定 |
3.3.3 正交蒙药复方体外抑菌主要成分的筛选 |
3.3.4 正交蒙药复方体外抑菌主要成分的剂量优化 |
3.3.5 致病性E.coli O1对小鼠80% MLD的测定 |
3.3.6 加味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抑菌蒙药复方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体内外抑菌受试菌株 |
4.1.2 抗菌谱受试菌株 |
4.1.3 抑菌蒙药复方 |
4.1.4 主要试剂 |
4.1.5 主要仪器 |
4.1.6 试验动物 |
4.2 试验方法 |
4.2.1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的体外抑菌作用 |
4.2.2 抑菌蒙药复方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1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 |
4.2.3 抑菌蒙药复方的抗菌谱 |
4.2.4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生长曲线的影响 |
4.2.5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2.6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壁的影响 |
4.2.7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4.2.8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培养液中蛋白浓度的影响 |
4.2.9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总蛋白的影响 |
4.2.10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的体外抑菌作用 |
4.3.2 抑菌蒙药复方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1小鼠的体内抗菌保护率 |
4.3.3 抑菌蒙药复方的抗菌谱 |
4.3.4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生长曲线的影响 |
4.3.5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3.6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壁的影响 |
4.3.7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4.3.8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培养液中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9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菌体总蛋白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coli O1的抑菌作用 |
4.4.2 抑菌蒙药复方的抗菌谱 |
4.4.3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生长曲线的影响 |
4.4.4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4.5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细胞壁的影响 |
4.4.6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4.4.7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培养液中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8 抑菌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 coli O1总蛋白的影响 |
4.5 小结 |
5 抑菌蒙药复方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1 试验材料 |
5.1.1 受试菌株 |
5.1.2 供试蒙药复方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动物 |
5.2 试验方法 |
5.2.1 抑菌蒙药复方散剂的制备 |
5.2.2 致病性E. coli O1对大鼠80%最低致死量(MLD)的测定 |
5.2.3 3种抑菌蒙药复方对感染E.coli O1大鼠体内抗菌保护率的测定 |
5.2.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感染致病性E. coli O1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5.2.5 样品收集 |
5.2.6 指标检测方法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致病性E. coli O1对大鼠80%MLD的测定 |
5.3.2 3种抑菌蒙药复方对感染E.coli O1大鼠体内抗菌保护率的测定 |
5.3.3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 |
5.3.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 |
5.3.5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化学屏障的影响 |
5.3.6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 |
5.4.2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 |
5.4.3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化学屏障的影响 |
5.4.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抑菌蒙药复方对RAW264.7细胞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受试菌株和细胞株 |
6.1.2 供试蒙药复方 |
6.1.3 主要试剂 |
6.1.4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RAW264.7细胞的培养与准备 |
6.2.2 致病性E. coli O1菌悬液的制备 |
6.2.3 抑菌蒙药复方Ⅲ水煎剂的制备 |
6.2.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作用有效浓度和时间的确定 |
6.2.5 致病性E. coli O1对RAW264.7细胞细胞增殖能力影响 |
6.2.6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6.2.7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 |
6.2.8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胞内LDH和ACP的影响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和时间 |
6.3.2 致病性E. coli O1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6.3.3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6.3.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和胞外LDH的影响 |
6.3.5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胞内LDH和ACP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和时间 |
6.4.2 E. coli O1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6.4.3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6.4.4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4.5 抑菌蒙药复方Ⅲ对RAW264.7细胞胞内LDH和ACP的影响 |
6.5 小结 |
7 总体讨论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规模养鸭场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r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第一章 规模养鸭场环境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 |
1.1 试验样本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样本采集及预处理 |
2.2 样本细菌总DNA提取 |
2.3 细菌 16S rDNA PCR扩增 |
2.4 PCR产物DGGE检测 |
2.5 目的条带切胶回收及测序 |
3 结果 |
3.1 基因组总DNA提取结果 |
3.2 细菌 16S rDNA PCR扩增结果 |
3.3 环境细菌DGGE图谱分析结果 |
3.4 相似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
3.5 目的条带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多样性 |
4.2 关于环境微生物总DNA提取 |
4.3 关于养殖场环境微生物与畜禽发病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规模养鸭场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样本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试剂 |
1.4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菌分离 |
2.2 细菌纯化培养 |
2.3 细菌鉴定 |
2.4 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细菌培养结果 |
3.2 细菌鉴定结果 |
3.3 致病性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引起鸭群发病的细菌种类 |
4.2 关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 |
4.3 关于细菌致病性 |
第三章 规模养鸭场病原菌耐药性调查及控制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药敏纸片 |
1.4 试验试剂 |
1.5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离菌耐药性检测 |
2.2 分离菌耐药基因检测 |
2.3 分离菌耐药质粒消除 |
3 结果 |
3.1 分离菌耐药性检测结果 |
3.2 分离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3.3 分离菌耐药质粒消除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畜禽细菌的耐药性 |
4.2 关于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 |
4.3 关于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消除方法 |
全文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二 相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致谢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病(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益生菌制剂的研制[D]. 钟浪. 西藏农牧学院, 2021
- [2]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D]. 宋海港. 扬州大学, 2020(04)
- [3]急性胰腺炎腹腔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D]. 姜珣.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鸡大肠菌病的诊治[J]. 徐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04)
- [5]鸡大肠杆菌病模型建立与辨证分型[D]. 王强. 扬州大学, 2019(02)
- [6]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物抗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作用效果研究[D]. 孙嘉一.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7]中兽药莲香散治疗鸡大肠杆菌的毒理学及临床研究[D]. LiRongg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5)
- [8]复方金雄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D]. 李伟跃.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抑菌蒙药复方筛选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杨斯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11)
- [10]规模养鸭场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病原菌耐药性研究[D]. 李世静. 贵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