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地基本建设规划中,我们是如何依靠群众进行测绘的?

在农地基本建设规划中,我们是如何依靠群众进行测绘的?

一、我们是怎样在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中依靠群众办测绘的(论文文献综述)

乔蓉蓉[1](2021)在《扬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汪颖[2](2021)在《“多规合一”视角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以卧龙镇三个村庄为例》文中认为

张宏智[3](2021)在《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韩俊喆[4](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郑婉华[5](2021)在《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已经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打破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屏障,增强了三产横向产业联系,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相融合成为发展重要趋势。农村产业转型离不开农村空间提供的平台和物质支撑,因此,探索广泛而差异化的规划方法和手段,实现农村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现代农业对于乡村空间的影响路径和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作为研究内容,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构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理论。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规划的影响,参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征进而综合得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以杨凌区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农业发展大背景下其产业现状和乡村空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选取新集社区为杨凌区农村社区典型研究对象,梳理其产业发展与空间建设历程,归纳每个阶段农业发展和空间的特征,总结社区产业发展和乡村空间的问题,提出基于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新集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策略。本研究旨在为杨凌地区农村空间规划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策略,进而促进关中地区农村的发展。结论如下:(1)产业发展下的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随着新集社区的产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农工并存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集社区空间经历了从以线性组团式生活空间为核心,外层分布生产空间的双层空间圈层结构变化为——“居住-工业-农田”的三层向心式集中布局再到——多中心式组团状布局。(2)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3)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新集农村社区未来的的发展规划策略将是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与空间一体化发展。

姜春宇[6](2021)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包头在新中国成立初的十年间,从西北地区的一个商业城市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以“一五”计划开始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契机,依托包头丰富的矿产、水利等资源,优越的战略位置,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为配合建设5个“156项工程”,包头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围绕包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市建设开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特点和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作为当时国家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一五”计划实施后,包头的新市区由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建设队伍,苏联专家利用苏联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中国技术人员设计包头新市区规划方案,高校毕业生在综合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城市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东部省市有经验的城市建设部门对口支援包头新市区建设,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这样的建设力量使包头拥有从城建管理、制定规划到实施建设多环节优于同时代非重点建设城市的建设队伍。在城市为工业化服务的思想和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共同影响下,包头新市区整体上形成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城市内部具有鲜明的形态特点,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房屋建筑风格样式中苏相结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为包头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本框架,其特点为今天的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论文从城市建设的特性、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理念三个方面总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第一,包头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相对稳定性。包头新市区在建设之初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有力推动包头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城市远景计划,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但包头城市远期和近期发展关系考虑不足,给城市近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包头新市区整体上是在规划方案的长期指导下建设的,有利于城市建设长期稳定,但受特权思想和政治运动影响,包头规划建设发生不少变动,造成城市建设事业受挫。第二,三大原因造成包头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新旧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市底子薄,包头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短板;二是包头城市建设侧重为城市工业服务,忽视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以及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三是急于求成的建设心态破坏城市循序渐进的建设。第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理念既要有总揽全局的宏观认识,又要从城市建设的各个微观方面总结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而丰富科学指导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依据。

柔木亦[7](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王秀鹭[8](2021)在《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传承和发扬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的传统本土文化,国内掀起了一阵“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众多建筑师参与其中,力求改变“千村一面”的乡村风貌,笔者在其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乡村建设项目,努力将地方性历史文化特色和本土建筑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并积极探索其融入到当代设计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陕西丹凤“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对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自然要素、建筑风貌、人文要素以及本土材料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基于丹凤县的自然因素和本土营造特征完成该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本文以传承丹凤本土营造特色为基础目标,发扬本土文化特征为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在丹凤进行本土营造建筑设计。首先,基于对本土营造的基础理论梳理,总结其发展脉络,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当下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实践案例,对36个本土营造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归纳,并对其建设方法进行提取和总结,为后续建筑设计提供方法论;最后,以上述本土营造设计理论基础和乡村建设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实地探勘。调研以自然地理要素、历史文化脉络、空间布局分布以及乡土建筑特色等本土营造特征为设计依据,从设计定位、总图布局、建筑单体、绿色技术设计四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深入对“党员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践创作研究,使“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设计既能结合自然山水、融合村落肌理、体现本土特征,又能结合现代功能、融入先进技术、注入生态理念等,通过多种要素结合进行现代创新设计,进而实现对丹凤县本土营造特色的传承和本土文化特征的发展。期望本文所提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能够为丹凤当代本土建筑的设计开拓思路,对今后丹凤地区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田雨薇[9](2021)在《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愈演愈烈,建筑师逐渐介入到乡村建设活动之中,这是建筑师群体在21世纪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深受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影响的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在面对中国乡村建设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先例可循的。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历程同时进行作品解析,总结些许贵州乡村建设的在地经验,为今后建筑师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文章第一部分对21世纪建筑师的乡村工作进行阐述,分析了21世纪以来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通过对2010-2019年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进行梳理,将建筑师在贵州乡建的设计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作品解析,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建筑师介入贵州乡村建设活动中的趋势、工作模式以及空间策略,从而探索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文章第三部分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出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以及以上三个时段中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同时总结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从“建筑师”向“建筑师+”职业转变,最后反思当下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杨艺[10](2021)在《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红色古村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和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村落,其理论研究应成为村落保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红色古村不仅蕴含历史文化遗产共同的价值,而且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特殊价值。山西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军事背景,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辗转于山西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古村,古村内有许多价值较高的革命历史建筑,其历史和军事地位不言而喻。近些年来,人们对红色古村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红色古村也面临了一定的问题。如何保护红色古村不受破坏,如何解决红色古村现存的问题,如何使红色古村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成为红色古村当下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有助于促进红色古村的不断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文章以时空理论为基础,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重要机构及其领导人在山西省驻扎过的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探析其特征和保护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内容。简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起源和背景、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并查阅国内外有关历史建筑、战争遗址、古村镇、革命旧址建筑和红色古村等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第2章内容。解读了红色古村的内涵,并阐述了红色古村的概况及所包含的内在价值;解读了时空观的概念,分析了红色古村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为后文研究红色古村的特征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理论构建,具体为第3章内容。此部分基于时空理论,对红色古村的分布、环境、空间格局和建筑特征进行探析。随着时间的变化,村落的环境、空间、建筑随之发生着改变和演化。总结出红色古村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传统村落的特征,具有独特性。第四部分:实例分析,具体为第4章内容。列举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砖壁村和王家峪村的典型案例,将理论构建的内容实践于实例中,分析其防御系统、选址必然性、时间性特征等内容,为后文总结红色古村在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策略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具体为第5、6章内容。通过剖析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总结红色古村的特色保护和利用、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等适应性策略,为今后红色古村的延续性和适应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引入时空理论,对红色古村特征进行动态的、四维的分析,并基于这些特征,有效地解决红色古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红色古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日后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我们是怎样在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中依靠群众办测绘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在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中依靠群众办测绘的(论文提纲范文)

(4)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1.“水利”
        2.“1950—1965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5)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提出新的需求
        1.1.2 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1.1.3 杨凌区农村社区急需规划建设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1.3.2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
        1.3.3 乡村空间
        1.3.4 乡村规划/乡村空间规划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现代农业
        2.1.2 农村社区
        2.1.3 乡村空间规划
    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
        2.2.1 现代农业
        2.2.2 农村社区
        2.2.3 乡村空间规划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2.3.1 既有研究成果
        2.3.2 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3 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构建
    3.1 传统农业时期乡村空间特征
        3.1.1 传统农业特点
        3.1.2 影响因素
        3.1.3 乡村空间特征
    3.2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3.2.1 现代农业特征
        3.2.2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空间规划的影响
    3.3 农村社区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3.3.1 新型农村社区特征
        3.3.2 农村社区对乡村空间的需求
    3.4 现代农业发展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3.4.1 产业发展规划
        3.4.2 功能布局规划
        3.4.3 交通系统规划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4.5 生态景观规划
        3.4.6 住宅建设规划
    3.5 小结
4 传统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特征
    4.1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4.1.1 杨凌区总体概况
        4.1.2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4.1.3 典型农村社区案例选取
    4.2 新集社区概况
        4.2.1 地理区位
        4.2.2 自然资源
        4.2.3 经济社会
        4.2.4 产业分布
    4.3 新集社区发展历程
        4.3.1 新集社区发展建设历程
    4.4 新集社区传统农业时期空间特征(1982 年以前)
        4.4.1 产业特征
        4.4.2 空间特征
    4.5 小结
5 现代农业发展下新集社区空间演进
    5.1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1982-2007 年)
        5.1.1 产业发展
        5.1.2 空间特征
    5.2 现代农业提升阶段(2008-至今)
        5.2.1 产业发展
        5.2.2 空间特征
    5.3 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空间演进的关系
        5.3.1 直接影响
        5.3.2 间接影响
    5.4 小结
6 现代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6.1 新集社区当前问题与困境
        6.1.1 产业发展问题
        6.1.2 空间问题
    6.2 规划思路
        6.2.1 规划理念
        6.2.2 规划目标
    6.3 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6.3.1 产业发展规划
        6.3.2 空间布局规划
        6.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6.3.4 道路与停车场规划
        6.3.5 绿地景观规划
        6.3.6 农村住宅建设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结论一:产业发展下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
        7.1.2 结论二: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7.1.3 结论三: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新集社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附录二: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状况
        2、包头城市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包头建设现代工业城市的基本条件
    (一)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确立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重点城市建设
        1、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2、为配合建设“156 项工程”确定重点建设城市
    (三)包头特殊的区位优势
        1、具备满足现代工业的矿产、水利资源
        2、保障国防安全和均衡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位置
        3、便于工业建设起步的铁路设施和城市基础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参与规划建设
        1、苏联城市规划专家以指导为主
        2、高校毕业生是城市规划的主力
        3、东部省市对口支援包头城市建设
        4、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城建干部接受专业培训
    (二)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和城市布局
        1、由包钢厂址决定包头新市区位置
        2、以服务包钢生产生活为主的城市布局
    (三)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的城市内部形态
        1、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
        2、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
        3、房屋建筑结合中苏建筑风格和建设标准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的历史评述
    (一)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稳定性
        1、城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
        2、公共设施建设注重城市长远发展
        3、规划方案总体上长期指导城市建设
    (二)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
        1、城市建设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
        2、新旧市区建设不平衡
    (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点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1.大规模社会开发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小结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1.湖区地形地貌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4.畜牧草原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1.水利系统的构成
        2.河网水系的运行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1.农田分类与分布
        2.平田
        3.山田
        4.丘陵地形
    (四)文化环境基础
        1.河套水利文化
        2.岁时节令
        3.文学艺术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小结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小结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3.构建地方性认知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
        1.1.2 乡村建设的困境
        1.1.3 现象:个人及团体层面的乡村建设实践
        1.1.4 项目缘起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本土营造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相关词义辨析
        2.1.2 相关营造理念
    2.2 脉络梳理
        2.2.1 整体概述
        2.2.2 当代本土营造脉络梳理
        2.2.3 社会及学界的关注
    2.3 本土营造的影响要素
        2.3.1 自然要素
        2.3.2 技术要素
        2.3.3 人文要素
    2.4 本章小结
3.本土营造的设计内容研究
    3.1 相关实践案例研究
        3.1.1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3.1.2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3.2 设计方法
        3.2.1 回应自然环境
        3.2.2 回应社会人文环境
        3.2.3 对技术的创新
        3.2.4 设计方法总结
    3.3 小结
4.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马炉村与刘西有精神
        4.1.2 马炉村与乡村振兴
        4.1.3 党员活动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4.2 项目定位
        4.2.1 建筑性质——村镇公共活动中心
        4.2.2 党员活动中心服务对象及特点
        4.2.3 党员活动中心经济技术指标
    4.3 基地分析
        4.3.1 地理区位分析
        4.3.2 周边环境分析
        4.3.3 基地地形分析
        4.3.4 气候条件分析
        4.3.5 水资源条件分析
        4.3.6 景观条件分析
        4.3.7 造价与建材市场情况分析
        4.3.8 基地特征及应对策略总结
    4.4 总平面研究
        4.4.1 建筑入口的选择
        4.4.2 总平面布局形态多方案提出
        4.4.3 回归本土因素影响下的传统建筑
        4.4.4 总平面布局形态比选
        4.4.5 功能分区的确定
    4.5 平面图研究
        4.5.1 因山就势的院落布局
        4.5.2 隐于山林的体量控制
        4.5.3 典型空间设计
        4.5.4 院落空间设计
    4.6 剖面图研究
        4.6.1 建筑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6.2 景观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7 建筑单体的结构选型设计
        4.7.1 马炉村传统建筑承重结构形式调查调研
        4.7.2 承重结构的现代创新
        4.7.3 马炉村传统屋顶形式调查研究
        4.7.4 屋顶做法的现代创新
        4.7.5 马炉村传统外围护结构调查研究
        4.7.6 外围护结构的现代创新
        4.7.7 外维护结构的现代设计创新
        4.7.8 典型建筑单体整体结构示意
    4.8 造型设计研究
        4.8.1 马炉村建筑符号调查研究
        4.8.2 传统立面延续三段式
        4.8.3 屋顶造型设计
        4.8.4 墙身造型研究
        4.8.5 传统元素符号总结与选取
        4.8.6 立面图展示
    4.9 本章小结
5 本土营造技术措施
    5.1 节约能源
        5.1.1 墙体节能设计
        5.1.2 被动式采暖与遮阳设计
        5.1.3 被动式通风设计
    5.2 节约资源
        5.2.1 节材设计
        5.2.2 节水设计
        5.2.3 绿色施工
    5.3 绿色建筑检验
        5.3.1 日照检验
        5.3.2 采光模拟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乡建
        1.2.2 建筑师设计实践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1.4 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及量化分析
        1.5.2 典型案例比较解析
        1.5.3 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现状存在的问题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21 世纪的建筑师乡村工作概述
    2.1 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现象解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
        2.1.2 建筑学层面的设计思考
        2.1.3 建筑师大规模下乡运动的起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
    2.2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时间节点梳理
第三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2010-2014 年)
    3.1 2010-2014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3.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3.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3.2 西线工作室:建筑师感知下的地域性表达
        3.2.1 由地缘秩序引发的空间生产
        3.2.2 空间氛围营造与公共生活模型
        3.2.3 表现地域特色的复合建造模式
        3.2.4 建筑师思想观念的单向输出
    3.3 前人建筑文化工作室:建筑师意识中的从传统到创新
        3.3.1 从修复传习的乡村实践到创新发展的乡土实践
        3.3.2 贵州乡建中建筑师身份多元转型的萌芽
    3.4 袁咨桐故居组团改造:对“新”传统的尊重
        3.4.1 “新”传统与“旧”传统的回应
        3.4.2 设计与施工的偏差带来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2015-2017 年)
    4.1 2015-2017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4.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4.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4.2 两种主流的整体村落建设模式:雨补鲁村与中关村
        4.2.1 整体村落空间规划设计
        4.2.2 建筑改造更新模式
        4.2.3 公共空间主题导向的挖掘及设计策略
        4.2.4 乡建五年后的凋敝与衰败:中关村乡村建设启示
    4.3 茅贡计划:从乡村建设到乡镇建设
        4.3.1 茅贡计划:寻找乡建的另一种可能
        4.3.2 “廊”——作为建筑整合的空间语言
        4.3.3 乡建工作:不仅仅是盖房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18-2019 年)
    5.1 2018-2019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5.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5.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5.2 黄岗实践:重塑乡村的循环共生
        5.2.1 厕所的改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建与更新
        5.2.2 事件与物件介入乡村建设
        5.2.3 黄岗后记:为村民而设计
    5.3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未来乡村的探索
        5.3.1 起点:露营装置设计活动
        5.3.2 未来乡村的诗意重建
        5.3.3 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转型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归纳
        6.1.1 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持续关注
        6.1.2 日常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并置设计
        6.1.3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工作方法要点总结
    6.2 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
        6.2.1 贵州乡建的当代示范价值
        6.2.2 贵州乡建的不足之处与反思
    6.3 从“建筑师”到“建筑师+”
    6.4 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访谈笔录——无名营造社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陈国栋

(10)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1.1.1 研究起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时间
        1.2.2 对象
        1.2.3 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山西省红色古村概况及时空理论介入
    2.1 山西省红色古村概况
        2.1.1 红色古村的内涵
        2.1.2 红色古村的概况
        2.1.3 红色古村的价值
        2.1.4 八路军总部概况
    2.2 时空理论介入红色古村
        2.2.1 时空观
        2.2.2 红色古村空间的时间性
        2.2.3 红色古村的时空构成要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红色古村四维分布及特征探析
    3.1 红色古村的四维时空分布
        3.1.1 红色古村的时间分布
        3.1.2 红色古村的空间分布
        3.1.3 红色古村的四维时空分布
        3.1.4 红色古村的分布特征
        3.1.5 红色古村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3.2 历史变迁体现的红色古村环境特征
        3.2.1 历史演变的生长性
        3.2.2 军事介入的突变性
        3.2.3 红色记忆的延续性
    3.3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
        3.3.1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结构性要素
        3.3.2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
        3.3.3 红色古村空间格局的时空特征
    3.4 红色古村建筑的时间维度特征
        3.4.1 建筑功能布局特征
        3.4.2 建筑外观装饰特征
        3.4.3 建筑情感意义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色古村典型案例特征分析
    4.1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
        4.1.1 北村概况
        4.1.2 北村价值
        4.1.3 抗战时期北村的防御系统解读
        4.1.4 北村的时间性
    4.2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砖壁村
        4.2.1 砖壁村概况
        4.2.2 总司令部选址砖壁村的必然性
        4.2.3 砖壁村的时空叙事结构特征
        4.2.4 砖壁村的时间性
    4.3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峪村
        4.3.1 王家峪村概况
        4.3.2 总司令部进驻王家峪村的原因
        4.3.3 王家峪村的时间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色古村保护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5.1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北村的现状
        5.1.1 红色资源现状
        5.1.2 生态环境现状
        5.1.3 道路交通现状
    5.2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砖壁村的现状
        5.2.1 革命旧址现状
        5.2.2 道路环境现状
        5.2.3 旅游资源现状
    5.3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峪村的现状
        5.3.1 革命旧址现状
        5.3.2 道路环境现状
    5.4 红色古村保护利用的问题总结
        5.4.1 红色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5.4.2 红色文化传承缺失
        5.4.3 缺乏整体性的保护和利用
        5.4.4 红色旅游资源利用不足
        5.4.5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色古村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6.1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对象
        6.1.1 整体形态
        6.1.2 革命旧址
        6.1.3 自然环境
        6.1.4 人文环境
    6.2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6.2.1 保护原则
        6.2.2 利用原则
    6.3 红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6.3.1 加强红色古村的各种资源的保护力度
        6.3.2 加强红色古村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
        6.3.3 鼓励村民参与,传承红色文化
        6.3.4 加大旅游资源利用,加强宣传力度
        6.3.5 尊重传统,适应时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我们是怎样在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中依靠群众办测绘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乔蓉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多规合一”视角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以卧龙镇三个村庄为例[D]. 汪颖. 长江大学, 2021
  • [3]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D]. 张宏智.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D]. 郑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D]. 姜春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8]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D]. 王秀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D]. 田雨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时空视角的红色古村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以长治地区砖壁、王家峪和北村为例[D]. 杨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在农地基本建设规划中,我们是如何依靠群众进行测绘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