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机部探伤会议后各地探伤专业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张程[1](2017)在《“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发生的以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论文把这场运动做为反映"大跃进"期间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技术史、政策史、技术与社会等角度开展了专题研究。论文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简要梳理了 1950年代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大跃进"给推广工作带来的变化。第二,系统梳理了"超声波化"运动从发端到兴起的过程,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大致估算了运动的规模,介绍了运动期间保密范围过宽的情况并分析了原因。第三,以典型案例方式分领域、分部门的考察了运动开展情况,并分析了这些领域和部门中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最后,介绍了运动期间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总体上评价了土超声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论文多角度地系统总结了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了运动期间非理性行为存在的思想根源,考察了运动在生产、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期间的表现。
陈勤发[2](2011)在《亲历首次交流——西南地区首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回忆》文中提出一、写在前面的话在2006年至2009年的中国无损检测年鉴中,刊登了一部分西南无损检测学术交流的大事,这作为留存历史史料,纪念无损检测前辈及西南地区所有无损检测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不无益处。
吴勇[3](2017)在《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文中提出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铁路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发生伤害或财产不发生损毁的一种有序状态,事故是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失去控制的产物,安全的本质就是消除或防控与事故发生密切相连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职场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达到生产过程不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毁的目的。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原铁道部党组准确指出当前的铁路安全现状: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问题是铁路最大的风险源。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以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危险和隐患为风险管控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事件链过程识别研判,确认危险和隐患的本质规律,采取技术或管理的手段,主动决策,超前防范,消除或控制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本文通过2010-2015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路行车事故数据的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事故按性质等级、原因类型、专业系统等分类统计,将行车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违章违纪、机——设备不良、环境——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管理等4个方面4种类型,其中管理存在于各种原因类型中。由于管理者水平、管理手段、方法限制,加上未识别的人、机、环境等安全隐患的叠加,风险管控不力,导致列车脱轨、施工等恶性行车事故易发多发;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列车脱轨、施工、作业等铁路典型行车事故,找出事故的基本事件,特别是管理基本事件重要度,提出安全防范措施,服务于安全生产,阻断安全风险,促进铁路安全发展。
王浩[4](2019)在《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管理》文中认为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三到五年一个周期的大检修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参与检修的单位多、人员多,极容易出现事故,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必须要加强这类项目的风险管理。本文以扬巴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案例为基础,主要阐述内容如下:1、首先概述项目风险及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扬巴石化公司乙烯装置进行了介绍。2、其次从物、人、环境三个风险因素,利用“头脑风暴法”等风险识别方法,以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矩阵为分析依据,对大检修项目常见的基本八大类危害作业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工作中的实践,对公司大检修项目识别出风险提出建议控制措施。3、结合大检修项目成果说明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效。由于石化化工企业装置检修特点的通用性,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普遍使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虎[5](2019)在《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伊始,中苏缔结同盟条约。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国政府请求苏联派遣专家来华,苏联开始大规模派遣顾问和专家来到中国参与援助工作。大多数苏联专家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除过在中央各部门工作的专家外,其余专家均分布在各省,据估计,十年间,有500多名苏联专家来到甘肃工作,正是在他们的援助下,甘肃在上世纪50年代全面开启了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苏联专家来到甘肃参与援助,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建国初,甘肃正处于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中央经济发展规划和国防战略考量下,借助苏联专家援华的历史机遇,甘肃的重工业、交通、城市规划、国防军工、工程建设、农业、水利、高等教育等方面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全面发展,为甘肃“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受援方的甘肃,政府部门和聘请单位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苏联专家的各项规定,并为专家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专家与中方工作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苏联专家在甘工作期间与中方人员发生过矛盾,但大多数专家在工作中都表现出了国际主义和敬业精神,真心实意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五十年代甘肃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余泽西[6](2009)在《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相继建成,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其固定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规模和重要性不断增加。研究适合我国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以往对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管体系的研究主要依据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特点、未来的建设规模、维修生产作业效率等因素,结合感性的设计经验得出最后的方案。本文则首次以现代企业理论的方法和技术为基础,通过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的综合维修体系,结合国情、路情,研究了我国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管理体系的设计。业务流程分析是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本文首先引入业务流程理论中有关竞争优先级、流程结构、顾客参与等概念;接着从国内铁路维修管理、固定设备分类、综合检测和核心业务流程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的业务流程;并应用业务流程理论分析了综合维修作业流程的特点:低成本竞争优先级、批量流程结构、低顾客参与度、资源柔性低和资本密集度高。检修关系是综合维修管理体系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检修分离和检修合一方案。在简要介绍交易成本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现有体制的实际情况,从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出发,对比分析了检修分离和检修合一两个方案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平均交易成本,最终提出了在检修合并的基础上引入检测质量监督中心的管理模式。在检修合一的模式下,本文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分析了综合维修组织机构设置中的技术核心、技术支持、行政支持、高层管理和中层管理的构成,组织机构设置是服务于综合维修低成本竞争战略目的的。根据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中长期规划,以及设备和人员的作业时间安排、作业能力,本文又进一步研究了综合维修的生产力布局问题:包括综合维修中心、车间、工区的布点和检测维修装备的配置。最后,本文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综合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蒋骞[7](2014)在《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沉降规律分析与路基病害治理措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提速线路里程的增加和行车密度的加大,铁路路基负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路基内应力水平、分布状态和作用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特别是伴随着新的城际高速铁路的运营,出现了新的路基病害和内容不同的既有病害,所以需要对这些病害的产生原因以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分析是否需要新的病害处治方法,并且由于结构上的不同,既有处治方法在施工工艺上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而在经过路基病害处治的路基沉降规律必然发生了改变,同时为了评判其处治效果,需要我们对其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并且为了预防路基病害的再次发生,需要我们铁路部门建立新的养护与维修机制,其中应包括日常养护以及应急处置。本文结合铁道部科技项目《沪宁城际铁路施工安全与沉降监测技术》(合同编号:2009G008)和《高速铁路地质路基关键技术研究——沪宁城际铁路沉降控制效果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2012G009C),并以此为依托展开了相关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思路。主要内容和成果:(1)总结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并从动态数据中分析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沉降规律。(2)以沪宁城际铁路路基沉降典型区段病害处治为例,对动静态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处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3)介绍了城际高速铁路养护与维修机制,以及其与既有养护与维修机制的不同,并为应急处置队伍建立与突发病害工程措施储备提供了建议。图64幅,表26个,参考文献64篇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顾天丽[9](2020)在《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文中指出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建成的第一台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成功建设,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意义重大。在BEPC工程的整个过程中,着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第一,本文回顾了新中国建造粒子加速器的曲折经历。从总体上回顾了世界上粒子加速器的由低能向高能的历程并且讲述了在赵忠尧、谢家麟等人的努力下,新中国低能加速器的建造历程。接下来回顾了新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起步,主要是在杜布纳联合所期间学习并设计的加速器方案,以及退所后自力更生设计的高能加速器方案。第二,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路线之争。主要回顾了“八七工程”上马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分析了该工程上马和下马的历史原因,得出“八七工程”并不是一次“洋跃进”的结论。接下来论述了在“八七工程”建设过程中,李政道为中国培养高能物理实验培养人才的历史过程,着名的“李政道学者”后来都成为BEPC工程建设中的骨干。第三,本文论述了李政道在对撞机立项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首先论述了李政道对于中国高能加速器建设的路线选择的独到的见解:建造一台低能级的对撞机。其次论述了“八七工程”下马之后,为了刚刚达成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不断线”,在李政道的组织下,在对撞机方案从被提出到正式上马的过程中,李政道起到的关键作用——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第四,本文论述了在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与BEPC的成功建设的过程中,李政道为了给中国高能加速器的成功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以一己之力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建立的历史过程。继而论述了李政道在BEPC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方案设计、关键设备采购以及工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的具体帮助。本文认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至始至终都是中国政府的独立决策,但李政道作为一名杰出的华裔物理学家,在帮助中国实现加速器建造愿望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BEPC的成功建设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的恢复和发展,离不开海外华人科学家的鼎力支持。在高能加速器的方案论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国人逐渐树立了正确的基础科学观。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李政道以一己之力促成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作为中美科技交流的先行者,为后来中美其他领域的交流提供了经典范本。
于宗仁[10](2017)在《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功能构建及其综合分析方法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考古现场发掘过程中,大量出土文物由于环境的突变呈快速劣化趋势。如何对这些易损坏的出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是考古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系统调查和科学分析是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但常规调查和分析方法往往受到技术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场能够获得的即时信息非常有限,很大程度影响了对文物的科学认识和有效保护。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于文物保护和研究需求的现场调查和分析方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利用集成多种设备的车载工作平台,以综合调查和分析为目的的移动实验室现场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弥补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文物科学认知和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空白,发展适合我国文物保护需求的移动实验室综合方法,不仅是综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研究。本论文从文物保护的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在我国首个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构建了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应用技术体系,概括了其主要组成和功能特点,开展了现场埋藏环境综合调查方法和文物本体原位、无损综合分析方法的系统研究。应用研究表明,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综合的技术组成和工作模式,能够为文物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作用,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技术体系和功能构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经过设计、研发、应用和改进四个阶段,发展成为能够在文物现场开展多种调查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可以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论文概括了车载移动试验平台和现场空间信息采集与记录、环境动态监测、埋藏环境和文物本体综合分析、考古现场智能预探测、出土文物应急处置和保护等6个技术单元的设计思想、主要方法和应用效果,是对我国首个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研究和应用的系统总结,对我国文物保护理念、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2)文物埋藏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应用研究。研究了含水率、酸度、易溶盐和微生物等埋藏环境重要指标的现场快速调查方法,建立了埋藏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和工作流程。应用表明,埋藏环境的综合分析结果,是文物现场保护和后续研究重要的背景资料,也可以为考古相关研究提供间接证据。(3)现场原位无损综合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在分析各种方法使用条件、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多种方法协同的现场综合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建立了现场工作的基本分析流程。应用实践表明,现场原位无损综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获取文物元素、形貌、成分、结构等多种信息,能够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多角度信息支持。(4)原位无损分析关键线索的实验室研究。以现场原位无损调查中发现的关键线索为引导,在实验室开展了北宋贵族墓出土白色化妆粉的研究,证明其是由淡水珍珠加工而成的。这是考古研究的一个新发现,说明了现场原位无损分析能够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同时也说明了现场分析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结合的重要性。(5)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技术在古代壁画保护中的应用。以河北正定隆兴寺壁画保护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多种调查方法在壁画保护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说明了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一机部探伤会议后各地探伤专业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机部探伤会议后各地探伤专业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50年代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利条件 |
一、国家科学规划中的超声技术推广 |
二、中苏科技合作协定中的超声技术引进 |
三、超声技术的科普宣传 |
第二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果 |
一、国产超声设备的制造 |
二、超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期超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变化 |
一、跃进式的超声研究和应用规划 |
二、"技术革新"运动与群众自制超声设备 |
小结 |
第二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发明与北京市的推广活动 |
一、北京市化工局的超声应用规划 |
二、兴华染料厂发明土超声波发生器 |
三、对机织印染厂和兴华染料厂制造的超声发生器的分析 |
四、北京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和"新发现"的出现 |
五、北京市委举办超声应用成果展览会 |
六、从落后到先进的机织印染厂 |
第二节 上海市推广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活动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传入上海 |
二、上海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 |
第三节 中央和各部委对推广活动的推动 |
一、北京、上海的两份报告与中央的批示 |
二、国家各部委对"超声波化"运动的推动 |
第四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和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一、"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 |
二、"超声波化"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化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化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化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冶金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冶金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冶金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机械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陕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机械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机械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四节 纺织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纺织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纺织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五节 轻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上海、陕西、四川等地轻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轻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医疗卫生、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农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农业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等地医疗卫生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医疗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三、卫生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吉林分院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科研机构在运动期间的重大"发现"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期间的土超声器与"超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和典型分析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 |
二、对若干典型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分析 |
第二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 |
一、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性能的综合分析 |
二、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所起作用的评价 |
第三节 运动期间的"超声理论"研究 |
一、华东师范大学《超声波对物质作用的机理探讨报告》 |
二、中国科学院《关于超声波应用问题的报告》 |
三、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0年年会会议纪要 |
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失败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 |
第二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失败原因 |
一、技术推广政策失误 |
二、群众运动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三、过分依靠"以土为主"方法 |
四、所追求的"超声波化"目标过高 |
五、如何理解运动期间的非理性行为 |
第三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影响 |
一、"超声波化"运动对生产的影响 |
二、"超声波化"运动对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
三、"超声波化"运动对科教领域的影响 |
四、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表现及其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铁路行车事故现状 |
1.2.2 国内外铁路安全监管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采取的技术线路 |
1.4 相关理论 |
1.4.1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
1.4.2 事故树分析原理 |
第2章 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2.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况及铁路交通事故主要内容 |
2.1.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2.1.2 铁路行车事故定义及等级 |
2.2 2010 -2015 年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2.2.1 按事故等级统计分析 |
2.2.2 按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
2.2.3 按专业部门统计分析 |
2.2.4 按施工作业统计分析 |
2.2.5 按线别及时段统计分析 |
第3章 列车脱轨事故分析 |
3.1 列车脱轨事故一般性分析 |
3.1.1 列车脱轨事故类型 |
3.1.2 列车脱轨机理分析 |
3.1.3 列车脱轨原因类型 |
3.2 线路设备质量不良脱轨事故分析 |
3.2.1 线路失修列车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
3.2.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3 自然灾害脱轨事故分析 |
3.3.1 山洪水害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
3.3.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4 货物偏载脱轨事故分析 |
3.4.1 货物偏载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
3.4.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5 施工脱轨事故分析 |
3.5.1 利用列车间隔违章施工致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
3.5.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第4章 施工行车事故分析 |
4.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一般性分析 |
4.1.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等级类型 |
4.1.2 施工行车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
4.1.3 施工行车事故原因类型 |
4.2 营业线施工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
4.2.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一般C24 类事故 |
4.2.2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一般C10 类事故 |
4.2.3 列车碰撞设备设施一般C13 类事故 |
4.2.4 施工烧断接触网线一般C14 类事故 |
4.2.5 施工检修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9 类事故 |
第5章 行车典型一般事故分析 |
5.1 列车运行中部件脱落一般C12 类事故分析 |
5.1.1 一般C12 类事故构成 |
5.1.2 动车组运行中闸瓦片脱落 |
5.2 接发列车类一般事故分析 |
5.2.1 接发列车典型事故类型 |
5.2.2 车站值班员错误操控信号导致列车停车一般D5 类事故 |
5.3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分析 |
5.3.1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界定 |
5.3.2 调车作业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5.4 典型违章违纪一般D类事故分析 |
5.4.1 违反作业标准耽误列车一般D10 类事故 |
5.4.2 错误操纵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15 类事故 |
第6章 铁路行车事故安全风险防控 |
6.1 管理是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 |
6.1.1 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
6.1.2 规范安全管理 |
6.1.3 强化过程控制管理 |
6.1.4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
6.2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2.1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防控重点 |
6.2.2 加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 |
6.2.3 突出现场违章作业的检查整治 |
6.3 列车脱轨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3.1 行车设备质量隐患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
6.3.2 水害断道等自然灾害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
6.4 施工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4.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风险防控 |
6.4.2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控制风险防控 |
6.4.3 自轮运转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风险防控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10 年-2015 年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铁路交通事故一览表 |
附录2: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事故等级(部令第30 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项目风险与项目风险管理 |
2.1.1 项目风险与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
2.1.3 石化检修项目的风险管理 |
2.2 项目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2.1 风险识别理论和方法 |
2.2.2 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 |
2.2.3 风险控制方法 |
第3章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识别 |
3.1 概述 |
3.2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主要风险来源 |
3.2.1 物的不安全状态 |
3.2.2 人的不安全行为 |
3.2.3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
3.3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的风险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
3.3.1 头脑风暴法 |
3.3.2 核对表法 |
第4章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分析 |
4.1 概述 |
4.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4.3 风险矩阵方法及其应用 |
第5章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的风险控制 |
5.1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过程及风险控制策略 |
5.2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
5.2.1 较大风险作业的控制措施 |
5.2.2 一般风险作业的控制措施 |
5.2.3 交叉作业及专项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
5.2.4 应急管理 |
5.3 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管理实践及成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苏联专家援助甘肃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援华历史过程 |
第二节 中央的战略考量 |
第三节 甘肃建设的优势和困境 |
第二章 苏联专家在甘肃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苏联专家来甘人数与工作方式 |
第二节 苏联专家的实际待遇、生活条件和家属安排 |
第三节 与苏联专家的友谊、矛盾及工作环境变化 |
第三章 苏联专家援助的主要领域 |
第一节 苏联专家参与建设的重工业企业 |
第二节 苏联专家参与建设的铁路和航空 |
第三节 苏联专家参与兰州的城市规划 |
第四章 苏联专家撤离甘肃 |
第一节 苏联撤走专家的原因 |
第二节 苏联专家撤离甘肃的过程和影响 |
第三节 对苏联专家援甘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综合维修管理现状 |
1.2.1 日本高速铁路发展及综合维修模式 |
1.2.2 法国高速铁路发展及综合维修模式 |
1.2.3 德国客货混运铁路发展及综合维修模式 |
1.3 国内铁路养护维修管理现状 |
1.3.1 既有铁路 |
1.3.2 客运专线 |
1.3.3 我国客运专线特点 |
1.3.4 问题的提出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管理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
2.1 业务流程理论 |
2.2 核心业务流程描述 |
2.2.1 我国铁路维修管理简介 |
2.2.2 固定设备分类及管理 |
2.2.3 客运专线综合检测技术 |
2.2.4 核心业务流程 |
2.3 业务流程分析 |
第3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管理模式 |
3.1 交易成本经济学 |
3.2 设计影响因素 |
3.2.1 设计目标 |
3.2.2 设计要求 |
3.2.3 内部环境 |
3.2.4 外部环境 |
3.3 国外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简述 |
3.3.1 管、检、修严格分开模式 |
3.3.2 管、检、修部分分开模式 |
3.4 管理模式设计 |
3.4.1 检修分离管理模式 |
3.4.2 检修合一管理模式 |
3.4.3 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3.4.4 我国客运专线固定设备采用"检修合一"维修管理模式 |
第4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中心组织机构 |
4.1 组织行为理论 |
4.2 设计影响因素 |
4.2.1 组织战略 |
4.2.2 组织任务 |
4.3 国外综合维修管理体系简述 |
4.3.1 国外综合维修机构设置 |
4.3.2 国外综合维修体系 |
4.4 我国综合维修组织设计 |
4.4.1 组织结构分析 |
4.4.2 技术核心机构设置 |
4.4.3 机构职能 |
第5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生产力布局 |
5.1 引言 |
5.1.1 生产力布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5.1.2 国外综合维修生产力布局简介 |
5.2 生产力布局的约束及设计依据 |
5.2.1 轨道结构的影响 |
5.2.2 天窗的影响 |
5.2.3 外部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 |
5.2.4 工务、电务、牵引供电主要的控制性作业周期影响 |
5.3 天窗的设置 |
5.3.1 目的与意义 |
5.3.2 国外综合维修天窗的设置 |
5.3.3 综合维修天窗的设置要求 |
5.3.4 天窗设置影响因素 |
5.3.5 综合维修天窗设置 |
5.3.6 小结 |
5.4 检测装备配置 |
5.4.1 配置原则 |
5.4.2 配置方案 |
5.5 维修装备配置 |
5.5.1 必要性 |
5.5.2 大型养路机械装备的配置依据 |
5.5.3 综合维修管理中心维修装备的配置 |
5.5.4 综合维修车间维修装备 |
5.5.5 综合维修工区的装备与设施 |
5.6 中心的布点 |
5.7 车间的布点 |
5.7.1 布点原则 |
5.7.2 综合维修车间布点 |
5.8 工区的布点 |
5.8.1 工区作业内容 |
5.8.2 综合维修工区布点分析 |
第6章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信息化建设 |
6.1 建设意义 |
6.1.1 有关信息成本的观点 |
6.1.2 综合维修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
6.2 国内外综合维修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6.2.1 国外情况简介 |
6.2.2 国内情况简介 |
6.3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
6.3.1 系统总体结构 |
6.3.2 系统功能结构 |
6.3.3 系统软件架构 |
6.3.4 外部信息交互关系 |
6.3.5 系统网络结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沉降规律分析与路基病害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概述 |
1.2.2 铁路路基病害研究现状 |
1.2.3 铁路路基病害的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1.2.4 铁路路基病害养护与维修机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现状及其病害分析 |
2.1 概况 |
2.1.1 设计概况 |
2.1.2 运营概况 |
2.1.3 工程地质概况 |
2.2 运营期检测 |
2.2.1 检查原则 |
2.2.2 检测手段及检测周期 |
2.3 路基病害的类型 |
3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沉降规律 |
3.1 动态检测数据概述 |
3.1.1 TQI值变化规律 |
3.1.2 单项指标变化规律 |
3.1.3 重点区段的确定 |
3.2 不同基础设施的对比 |
3.3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对比 |
3.4 小结 |
4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路基病害处治及其施工工艺 |
4.1 静压注浆加固 |
4.1.1 注浆加固机理 |
4.1.2 注浆施工工艺 |
4.1.3 注浆技术措施 |
4.2 高压旋喷方案 |
4.2.1 高压旋喷加固机理 |
4.2.2 高压旋喷施工工艺 |
4.2.3 高压旋喷技术措施 |
4.3 施工顺序 |
4.4 高程调整 |
4.4.1 施工概况 |
4.4.2 施工程序及方法 |
4.4.3 施工条件 |
5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处治效果分析 |
5.1 运营期处治前数据分析 |
5.1.1 典型区段动态检测数据分析 |
5.1.2 典型区段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1.3 动态和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 运营期处治后数据分析 |
5.2.1 典型区段动态检测数据分析 |
5.2.2 典型区段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 动态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4 基于灰色理论的维修周期的预测 |
5.4.1 灰色模型GM(1.1) |
5.4.2 Verhulst模型 |
5.4.3 TQI灰色预测 |
5.5 处治效果分析及其对比 |
5.6 线路动态检测和沉降监测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养护与维修机制 |
6.1 安全运营病害处治管理制度建设 |
6.1.1 养护维修体系及机构设置 |
6.1.2 养护维修管理的技术手段 |
6.1.3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
6.1.4 与普通铁路的区别 |
6.2 沉降等病害观测与处置的管理措施 |
6.2.1 沉降观测点设置、观测频率与上报制度 |
6.2.2 应急处置队伍建立与突发病害工程措施储备 |
7 成果与展望 |
7.1 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文献综述 |
3.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新中国建造粒子加速器的曲折经历 |
1.1 粒子加速器的发展历史 |
1.1.1 固定靶加速器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
1.1.2 加速器开始向高能发展 |
1.2 新中国低能加速器的建造历程 |
1.2.1 赵忠尧和静电加速器的建造 |
1.2.2 谢家麟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 |
1.3 新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起步 |
1.3.1 在杜布纳联合所完成的方案设计 |
1.3.2 中苏关系破裂后自力更生设计加速器 |
1.3.3 高能所成立之后的加速器方案 |
第二章 1970年代末中国高能加速器技术路线之争 |
2.1 “八七工程”的上马及其实施 |
2.1.1 “八七工程”上马的历史过程 |
2.1.2 “八七工程”上马的原因分析 |
2.2 “李政道学者”项目与“八七工程” |
2.2.1 “李政道学者”项目的历史过程 |
2.2.2 “李政道学者”项目的历史影响 |
2.3 “八七工程”的下马及其原因分析 |
2.3.1 “八七工程”下马的根本原因 |
2.3.2 “八七工程”下马的直接原因 |
2.3.3 “八七工程”下马后面临的复杂局面 |
第三章 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的出台 |
3.1 对撞机方案的提出 |
3.2 李政道推动对撞机方案的论证 |
3.2.1 对撞机方案的海外论证 |
3.2.2 国内的汇报和讨论 |
3.3 李政道与对撞机的最终定案 |
3.3.1 科学院再一次“变卦” |
3.3.2 对撞机方案尘埃落定 |
第四章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与BEPC的成功建设 |
4.1 李政道与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的创建 |
4.1.1 中美建交之前李政道为高能合作四处奔走 |
4.1.2 中美建交之后李政道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的建立 |
4.2 李政道在BEPC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
4.2.1 方案设计阶段的帮助 |
4.2.2 工程实施阶段的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功能构建及其综合分析方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综述 |
1.1.1 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1.1.2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应用现状 |
1.2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 |
1.4.1 关键技术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研发和方法集成 |
2.1 引言 |
2.2 空间信息采集和记录 |
2.2.1 背景 |
2.2.2 主要技术组成 |
2.2.3 主要特点 |
2.3 无线动态环境监测 |
2.3.1 背景 |
2.3.2 主要技术组成 |
2.3.3 主要特点 |
2.4 综合分析方法集成 |
2.4.1 背景 |
2.4.2 主要内容 |
2.4.3 主要特点 |
2.5 智能预探测技术 |
2.5.1 背景 |
2.5.2 主要内容 |
2.5.3 主要特点 |
2.6 文物应急处置与保护 |
2.6.1 背景 |
2.6.2 主要内容 |
2.6.3 主要特点 |
2.7 移动实验室基础平台 |
2.7.1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设计特点及基本定位 |
2.7.2 车型选择 |
2.7.3 移动实验室平台主要装备配置 |
2.7.4 内部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2.7.5 外观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综合分析方法组成 |
3.1 引言 |
3.2 综合分析方法 |
3.2.1 埋藏环境综合分析 |
3.2.2 文物本体原位无损综合分析 |
3.2.3 现场工作方式 |
3.3 综合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埋藏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在考古发掘现场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埋藏环境研究概况 |
4.3 埋藏环境综合分析内容和方法 |
4.3.1 考古发掘现场样品的提取与保存 |
4.3.2 仪器与分析方法 |
4.3.3 埋藏环境综合分析流程 |
4.3.4 作用和意义 |
4.4 应用实例 |
4.4.1 考古发掘现场埋藏环境调查—以山西翼城大河口遗址为例 |
4.4.2 文化层的划分—以西安凤栖园张安世墓k4墓坑为例 |
4.4.3 考古学问题解析—以双王城盐业遗址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原位无损综合分析方法在文物本体调查中的应用 |
5.1 原位无损分析方法的应用背景 |
5.2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原位无损调查方法 |
5.2.1 便携式数码显微镜 |
5.2.2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
5.2.3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
5.2.4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
5.2.5 多光谱成像系统 |
5.2.6 便携式X射线探伤系统 |
5.2.7 原位无损综合分析流程 |
5.3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原位无损调查的结果 |
5.3.1 微观形貌 |
5.3.2 元素组成 |
5.3.3 材料组成 |
5.3.4 光谱图像 |
5.3.5 结构 |
5.3.6 综合分析案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原位无损调查关键线索的实验室分析 |
6.1 引言 |
6.2 墓葬概况及国内外化妆材料研究背景 |
6.3 实验内容 |
6.3.1 样品概况 |
6.3.2 X射线衍射 |
6.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
6.3.4 同步热分析 |
6.3.5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 |
6.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白色化妆粉的物相组成 |
6.4.2 白色化妆粉的微观形貌特征 |
6.4.3 白色化妆粉的热分析 |
6.4.4 白色化妆粉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6.4.5 白色化妆粉的微量元素分析 |
6.4.6 现场分析和实验室分析的结合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技术在古代壁画保护中的应用 |
7.1 概况 |
7.2 目的与方法 |
7.2.1 目的 |
7.2.2 内容及方法 |
7.3 动态环境监测 |
7.3.1 传感器的布设 |
7.3.2 环境监测结果 |
7.3.3 环境监测分析 |
7.4 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调查 |
7.4.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调查 |
7.4.2 便携式拉曼光谱调查 |
7.4.3 实验室X射线衍射分析 |
7.4.4 数码显微镜调查 |
7.4.5 多光谱影像调查 |
7.4.6 易溶盐分析 |
7.5 水分分布调查 |
7.5.1 高密度电法测试结果 |
7.5.2 微波测湿结果 |
7.5.3 红外热像结果 |
7.5.4 水分分布调查结果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一机部探伤会议后各地探伤专业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D]. 张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2]亲历首次交流——西南地区首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回忆[A]. 陈勤发. 西南地区第十一次无损检测学术年会暨2011年(昆明)国际无损检测仪器展览会论文集, 2011
- [3]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D]. 吴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4]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检修项目风险管理[D]. 王浩. 东南大学, 2019(01)
- [5]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D]. 王虎.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研究[D]. 余泽西.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7]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沉降规律分析与路基病害治理措施研究[D]. 蒋骞. 中南大学, 2014(03)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D]. 顾天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功能构建及其综合分析方法应用[D]. 于宗仁. 兰州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