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PDCA循环提高病人办出院手续的满意度(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智[1](2021)在《基于PDCA循环的BY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
魏知[2](2021)在《基于双满意度的公立中医医院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以C市某中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田冬杰[3](2020)在《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医患双方在切身利益、交易环节、服务诉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利益诉求极端不同时,医患之间就会处于对立面,进而发生医患矛盾。经研究,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医患矛盾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医患矛盾、增进医患沟通,满足医院管理升级的现实需求,本课题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指导下探究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建立健全医患信息流通的通路,提出缩小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研究方法:本文以某二级综合医院为例,以医院服务场景下的医务人员、来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医患双方为研究对象,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HCRM)中的患者服务模块、内部管理模块、管理决策模块的指导下对医患信息不对称情况开展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从医学知识、角色定位、认知和谐及就医差异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通过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信息不对称重点人群,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信息不对称现况分析,使用柏拉图分析法找出患方信息缺失的具体表现。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1.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医学专业均对信息不对称产生影响。女性比男性对医患信息不对称感知相对明显,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所学专业非医学类的人群,对信息不对称感知越明显。2.关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认知结果分析主要集中在医学知识、角色定位、双方认知和谐和就医过程差异四个方面。3.医患信息不对称存在要存在于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的16个环节以及非医疗专业服务方面,其中:门急诊部分的挂号、面诊、检查/治疗环节的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20%以上,住院部分患方对疾病的认知、辅助检查及化验、治疗方案中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40%以上;在非医疗专业方面,患者权益中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及投诉权,患者服务中的导医、预约、咨询、便民服务和综合服务项目患者信息缺失情况突出,均达到20%以上。4.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果显示,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有:患者服务模块的患方咨询通道及患方获取医疗信息的质量;内部管理的服务信息展示方式、医院导视系统设计、服务硬件设备以及设施、信息不对称发生的重点人群、医患沟通机制质量;管理决策模块的SOP规范升级、规章制度设计升级、引入第三方机构、以客户为中心。研究结论:立足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理论(HCRM)依循“患方服务-内部管理-管理决策”这三个维度思考缩小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建议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第一,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例如在挂号环节,咨询服务台可以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导医服务的精准度,快速解决来院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困惑,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第二,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在增强医方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意识的同时,医方还需“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医院服务系统,如SOP规范。这一系统的支持是帮助医方又好又快地落实“CRM”管理的核心内容。此外,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改善仅依赖医方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因此还需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下功夫。其中,硬件方面主要包括行为识别系统的升级与迭代,如根据投诉与反馈,定期更新行为识别系统,提供更为清晰的导视系统和服务流程说明。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来院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教育、员工服务话术以及更为规范的服务人员沟通行为。根据某二级综合医院在调研阶段的实践,依托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升级、更新与创新是缩小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路径。第三,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个体的努力以及服务流程的调整往往局限于其经验。医方只有把感性的经验落定为有效的机制、规章制度、管理系统才能更彻底地实现医患信息不对策局面的改观。因此,本文认为服务机制方面的首问负责制、智能导诊制、信息动态跟踪制等的完善、内部职工管理方面的分配机制、第三方服务机制等可为改善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供制度保障。
陶思羽[4](2020)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研判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形势环境和搭建其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围绕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运行现状,建立一套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为选取典型案例研究进行效果检验提供依据;探究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方、医院方、医务人员方、患方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实证评估公立医院内部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方法】1、文献计量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灰色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界定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本研究理论分析平台和框架。2、实证研究法(1)典型案例研究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选取28家来自灰色文献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典型医院和17家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武汉市、枝江市、荆门市和四川省南充市现场调研的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收集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细化管理措施、医保运行数据、智能审核数据、患者费用、医保管理资源配置等资料进行案例研究。(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75名医保科工作人员和1242名医务人员关于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感知、工作满意度等情况。(3)关键知情人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访谈提纲,访谈了来自17家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医保科及相关职能科室的科主任和医保联络员共56人,内容涵盖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对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管理成效、现存的问题及建议等。3、专家咨询法邀请对医院医保管理研究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医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共30人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采集评分数据。4、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法等构建研究理论框架,界定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管理运行现状。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法构建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通过典型样本的纵向比较和典型样本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论证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1、界定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并构建了内涵关键管理要素和逻辑关系的管理模式理论框架。2、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现状,发现全国各地已有公立医院开展了一定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其中各院在组织结构、流程改造、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管理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本模型评价和模式优化等奠定基础。但是各自重点和方向不一,未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3、构建了一套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说明了对于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而言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R1=0.963;R4=0.502;R2=0.418);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结果因素(R5=-0.823;R3=-0.532;R7=0.207;R8=0.198;R6=0.124);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P4=24.039;P1=23.443;P2=22.619)。4、模型评价表明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医保基金风险发生概率和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的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风险概率从30%下降至7%,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月度平均的186.71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77.11万元;医院DRGs组数从580组增长至689组,DRGs病组权重大于1的病例数持续上升、权重小于0.5的病例数下降,CMI值从0.83增长至0.99,时间消耗指数从1.1下降至0.94,费用消耗指数从1.05下降至0.87,低风险死亡率从0.31%下降至0.1%;院内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满意度、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P<0.05);有利于提高患者收益水平和就医满意度(P<0.05)。【结论】1、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指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2、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面对复杂的新形势,院内医保管理需要明确作为医、保、患三方的沟通纽带,医保基金的守护者和医院发展的指挥棒的功能定位,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应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3、目前我国已有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为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及测量评价奠定了基础。4、在构建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工具及模式因素关系模型中,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其中管理理念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理人员、管理目标;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结果因素,其中管理流程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架构、管理工具;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5、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医保基金风险防控,但目前在医保政策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学科能力发展;医保精细化管理能进一步规范医生行为,但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运行机制以赢得医生认可和提高满意度;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6、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还存在忽视精细化管理理念、模式设计的系统性不完整、管理策略与公立医院社会目标和内部发展目标不一致、组织构架和部门沟通协调需进一步优化、缺乏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从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在形势复杂、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之下应满足实践需要和科学理论支持的管理模式发展。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的角度提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以精细化管理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方法学的创新: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等分析专家咨询、关键知情人访谈结果,科学界定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理论框架、总结运行现状和科学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搭建评价模型和管理成效分析。应用性的创新: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实践情况,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公立医院构建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2、不足之处在实证数据的收集方面,受各地不同医保政策、支付方式、地方财政实际水平的影响,各院所执行的医保政策、面对的医保防控风险和配套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医院的比较存在差异。在研究的资料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医保数据量化分析基于可识别的风险,有些隐藏于深处的“隐形”风险无法识别并纳入分析。作为本研究分析证据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是一种主观感知和判断,数据的客观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另外,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本研究在公立医院实地调研的样本范围和现场调研内容受到影响,虽然研究已通过大数据进行规避,但希望待疫情结束后通过继续调研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杨玉营[5](2020)在《重组发展下医院病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 ——基于二级医院评审与三级医院筹建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获得了卓越的发展及进步,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的提升,对病案的需求逐渐的提高,不论是从病历归档的时效性,还是病案的质量,又或者是病案的复印、借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重组的过程中发现被重组院区与现有院区在病案管理上存在的差别,汇集两个院区的力量互相学习不断的提升,创建更优化的病案管理方式,为三级医院的筹建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病案主要是用来记录患者的病史、患病时间、治疗情况及医嘱等详细医疗资料,病案的品质是体现医院单位科研技术、医疗水平、教学质量及管理工作的关键性依据,病历回收管理作为病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其最基础的环节管理,其工作情况的好坏,对报表的失效、精准度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病案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供领导者参考和利用。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2017年7月-2019年6月两年期间病历回收时效性以及病历回收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及指标为基础,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实施细则及指标为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病历回收率以及病历回收质量的因素,以寻求有效的提高病历回收率和病历回收的质量的方法,后续将不断推广到病案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提升病案管理质量,为更好的快速的适应新院区的要求。方法:利用HIS系统中的病案管理系统,对南京市某二级医院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一年时间里出院病人的病历回收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这一年时间里出院病人的病历按照《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以及《住院病历评分表》进行逐一审查,对各种指标进行分析,采用PDCA循环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采取PDCA循环前一年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病历回收率及回收质量情况,通过SPSS20.0验证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的提升病历回收率及病历回收的质量。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1)对病案管理的回收和病案管理质量采用了PDCA循环的方法,逐渐提升病历回收率及病历回收质量。(2)文献复习法:在国内各大知名的搜索网站及文献数据库中,查阅、搜索国内外与病案品质管理及审核方法、成果有关的文献。(3)问卷调查法:对全院的住院医师、科室质控医师以及科室护士长和办公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下发130份问卷,回收123份有效问卷,住院医师49份,质控医师24份;护士长20份,办公护士30份。找出影响病历回收时效和病历质量的原因。(4)专家访谈法:对全院24个科室主任和大诊疗组的组长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找出影响科室及时送交病历和病历质量的因素,以及需要科室主任及诊疗组组长及时沟通和解决的问题。结果:对比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病案回收率。结果发现,实施PDCA循环法前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平均病历3天回收率为41.18%,5天病历回收率为66.52%,7天病历回收率为78.20%,超7天的病历回收归档率为21.80%。实施后即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平均3天回收率为70.32%,5天病历回收率为88.87%,7天病历回收率为97.68%,仅有2.32%的病历超过7天回收。这实现了7天回收率达90%的目标,这为实现3个工作日归档率90%打下切实可行的基础。将实行PDCA循环法前与其之后的病历品质转变进行相应的比较,由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平均甲级病案率为76.50%到实施后一年平均甲级病案率为90.20%,乙级病案率由23.13%缩减为9.78%,丙级病案更为大大减少,由实施前的0.37%(77本)丙级病历减少为实施后0.02%(全年共5本)丙级病历。病历质量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按照《住院病历评分表》进行评分,将病历主要含有首页、住院及出院记录、病程、检查、医嘱单和同意书几块,经过评分分析发现,病历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病历首页、病程记录以及辅助检查和医嘱单三方面,这三方面占所有问题的80.42%。其中病历首页占37.02%,病程记录10.51%,医嘱及影响报告32.89%,其他问题只占所有问题的19.58%。结论:通过对比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病历的回收录以及病历回收的质量,发现PDCA循环法有利于提高病历回收录和病历质量。但距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建议:进一步加强院内及院外的培训,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思想认识,对病历重要性的认可;对工作方式进行革新,组建不断优化的质量管理班子,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热情及责任感;对工作所依据的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确定相应的程序规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加大监管力度;外部信息设备的支持,根据各科室的要求不断的更新信息系统及硬件设备。
吕惠敏[6](2019)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改进 ——基于某大型综合医院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广东省某大型公立医院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评测,了解患者的医疗需求与服务期望,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基于患者体验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相关理论基础,根据满意度评测结果制定改进方案,进行第二次住院患者满意度评测来检验方案实施是否有效。这可以为医疗机构改善患者住院体验,增加医疗机构的人文性,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方法:通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及服务质量评价理论,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与患者访谈,形成了首次测量的调查量表,具体内容包括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满意度相关问题,分为9个服务维度与38个服务环节。满意度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5分制计分并将最终得分转换为百分制。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共计69个科室的住院患者,由调查员携带移动终端进入科室采集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EXCEL2007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首次调查的患者满意度平均分87.84,对应的9个服务维度的得分均在85分以上,其中后勤服务,医疗费用以及就医流程维度的得分排名靠后。选取“住院费用”、“导引标识”、“入院手续”、“护士宣教”、“手术安排”和“护工巡视”几个服务环节和得分较低的科室进行重点分析与改进。第二次测量的患者满意度平均分达到93.28,各维度满意度得分均在90分以上,比首次满意度有了显着提高。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应基于患者体验设计,能反映出医院的服务短板;利用满意度调查,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确实能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王雅庆[7](2019)在《PDCA循环法在患者出院流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PDCA循环法来优化患者出院流程。方法: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当前患者出院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同时在整改落实的过程中再检查。结果:在PDCA循环法实施之后,医院患者出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和工作质量都显着得到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在患者出院流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李晓婉[8](2019)在《智慧医疗视角下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医院管理与医疗业务的各个层面的深入结合,打造“智慧型医院模式”成为了医疗服务建设的重点。本文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研究住院业务流程再造是否能够解决当前住院流程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对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现状进行剖析,通过鱼骨图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从而为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设计一套全新的住院模式,在研究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流程再造是对原有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整合且具有针对性,首先,住院业务流程再造是对流程媒介载体的再造,通过电子住院票和智能床位预约平台代替纸质住院票解决床位信息不明确及信息化落后的问题;其次,住院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结算模式的再造,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自助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代替人工流程,多样化的支付手段可以提高患者办理业务效率;再次,住院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人工窗口职能再造,打造“一站式”窗口职能,提高人工窗口办理业务多样化,缩短患者排队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最后,住院业务流程再造是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再造,流程再造是循序渐进的且牵扯较多部门的业务技能再造,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业务能力,使流程高效运转。流程再造在实际工作中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因此针对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床位预约爽约机制,合理安排床位资源;其次,加强自助机自助服务建设,提高自助机使用率;最后,改良医保兼容系统,打破“地域化”结算。
佘剑[9](2019)在《L县人民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十二五”规划明确医疗单位落实药品零加成政策,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不得高于30%,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下降到20元以下,医疗收入将持续进行结构性调整。“十三五”规划立足于医保支付改革,推进单病种定额支付政策,医疗机构在保收入的前提下必定将对支出做出结构性调整。无论医院收入,还是医院支出的结构性调整都离不开医院后勤管理,后勤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文以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基础,以PDCA循环为执行程序,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过程控制的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用于减少后勤的运营成本,降低后勤的运行风险,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探索出一条属于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还提出,将PDCA循环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基本程序的观点,能够有效的形成闭环管理,保证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共计划分六章,第一章明确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叙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和PDCA相关理论,强调理论的重要性。第三章论述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总结分析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第四章提出以PDCA为主要工具,设计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的优化方案。第五章是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六章是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郑启[10](2019)在《新医改政策下控费与提质协同效益研究 ——以衢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9年国家出台了“新医改政策”,至今已快10年,随着医改的年年推进,针对医疗保障的改革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在报销内容、报销比例,支付方式转变,大病报销制度、异地就医制度,商业保险的参与等方面。新医改指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及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很大的篇幅讲了健康中国的重要性,强调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尤其指出要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质高效”四个字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看病就医的需求已不仅仅期待在合理的费用下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随着对医疗行为本身的服务质量、服务感受度的关注,更多的是期待如何能在费用合理的情况下享受到更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本文从各种医保政策的改革下,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如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出发,论证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衢州市某三甲医院对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住院费用结构比、平均住院日等数据,结合病床周转次数、治愈好转率和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的分析,探索医院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目标的实现。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同时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也发现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支付标准不合理、支付方式及支付主体单一。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有:1、减少人员开支、实现信息化管理2、调整收费标准,政府责任到位3、多元化支付方式与支付主体
二、应用PDCA循环提高病人办出院手续的满意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PDCA循环提高病人办出院手续的满意度(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况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技术路线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表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 |
二、专家咨询表 |
第二部分 医患信息不对称现况调查及分析 |
一、总体情况 |
二、医患信息不对称调查结果分析 |
三、德尔菲法调查结果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三部分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建议对策 |
一、创新“以患方为中心”的服务 |
二、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系统 |
三、完善“以患方为出发点”的管理决策制度 |
第四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医患不对称调查问卷(医方) |
附录二 信息不对称调查问卷(患方) |
附录三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指标及建议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四 缩小医患信息不对称指标及建议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
文献综述 医患信息不对称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 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医院医保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内容 |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资料分析方法 |
1.4.3 质量控制方法 |
1.4.4 研究使用软件 |
1.5 研究逻辑框架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结构安排 |
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 |
2.1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及环境判断 |
2.1.1 医院医保管理的发展 |
2.1.2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形势判断 |
2.2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激励相容问题 |
2.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
2.2.2 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所面临的激励相容问题 |
2.3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3.2 激励相容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行为科学理论 |
2.3.5 现代组织理论 |
2.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
2.4.1 公立医院的概念 |
2.4.2 医保管理的概念 |
2.4.3 管理模式的内涵 |
2.4.4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2.4.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
2.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2.1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2.2 样本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
3.3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构架分析 |
3.3.1 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分析 |
3.3.2 部门划分及部门联动机制分析 |
3.3.3 职位设置与职权责划分分析 |
3.4 样本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流程改造分析 |
3.5 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
3.6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工具分析 |
3.7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建设分析 |
3.8 公立医院内部主要医保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
3.8.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8.2 主要医保管理者的医保管理理念及认知的定量分析 |
3.8.3 主要医院医保管理者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质性分析 |
3.9 医院医保管理队伍服务能力分析 |
3.9.1 医保科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 |
3.9.2 医保科办公基本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 |
4.1 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4.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法 |
4.2 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基于DEMATEL和 ANP方法 |
4.3.1 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评价各指标相互影响关系 |
4.3.2 运用ANP方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 |
4.4 评价对象——VIKOR方法评价 |
4.4.1 评价对象 |
4.4.2 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分析——对医保、医院、医生、患者的影响研究 |
5.1 医保角度——医院医保资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效果分析 |
5.1.1 基于FTA方法构建医院医保基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 |
5.1.2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实证分析 |
5.2 医院角度——基于DRGs的医院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DRGs的评价方法 |
5.2.2 评价结果 |
5.3 医生角度——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成效评估 |
5.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3.2 结果 |
5.4 患者角度——患者医保受益变化及满意度分析 |
5.4.1 基于GAM的患者医保收益分析 |
5.4.2 开展精细化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
6.1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缺乏精细化医院医保管理理念和目标管理 |
6.1.2 管理模式缺乏精细化的系统组织管理 |
6.1.3 支持管理模式的医保管理队伍非职业化、人员专业水平较弱 |
6.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
6.2.1 树立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目标指导模式构建 |
6.2.2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组织管理 |
6.2.3 加强稳定、高质量的医保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公立医院医保科(室)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医务人员人员基本建设和运行调查表 |
附录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相关指标关系矩阵表 |
附录5 公立医院主要医保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6 MATLAB程序命令 |
附录7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相关主要政策梳理表 |
(5)重组发展下医院病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 ——基于二级医院评审与三级医院筹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PDCA循环具体实施步骤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历回收归档情况 |
3.2 病案回收质量 |
3.3 病案管理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3.4 工作优化改进与发展展望 |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
4.1 病历回收改进措施 |
4.2 病案回收质量改进措施 |
4.3 病案管理持续改进的建议 |
第五章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病案管理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医院病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问卷调查问卷 |
附件2:住院病历质量评分表 |
附件3:病历回收归档制度 |
(6)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改进 ——基于某大型综合医院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患者就医体验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外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相关理论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某大型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首次满意度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2 就医体验量表的设计流程 |
2.1.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2 调查实施 |
2.3 统计分析 |
2.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结果 |
2.3.2 就医体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 |
2.3.3 首次调查就医体验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 |
2.3.4 首次调查就医体验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 |
2.3.5 拟改进的重点服务环节的重要性矩阵分析 |
2.3.6 不同科室量表得分情况 |
2.3.7 拟改进的重点临床科室分析 |
2.4 调研质控 |
2.4.1 调研数据质控 |
2.4.2 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质控 |
第三章 改进方案及其再调查对比分析 |
3.1 改进措施 |
3.1.1 住院费用方面 |
3.1.2 医院标识系统方面 |
3.1.3 入院手续方面 |
3.1.4 住院手术安排方面 |
3.1.5 护士宣教方面 |
3.2 实施改进方案后再测量结果 |
3.2.1 二次测量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
3.2.2 量表各维度得分及与首次测量结果的纵向对比 |
3.2.3 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及与首次测量结果的纵向对比 |
3.2.4 重点改进临床科室测量结果及与首次测量结果的纵向对比 |
第四章 完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建议 |
4.1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服务更规范 |
4.1.1 加强医疗质量和随访管理 |
4.1.2 严格落实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
4.1.3 探索健全人文服务制度 |
4.1.4 规范院内投诉管理 |
4.2 推进人文医院建设,让医疗更温暖 |
4.2.1 创新管理模式 |
4.2.2 实现充分有效的医患沟通 |
4.2.3 诊疗过程注重保护患者权益 |
4.2.4 开展人文护理 |
4.3 推进医院总体流程再造,让环境更舒适 |
4.3.1 加快总体布局及功能优化 |
4.3.2 采取渐进式更新模式 |
4.3.3 优化内部服务设施 |
4.3.4 加强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
4.4 加强智慧医院建设,让服务更快捷 |
4.4.1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服务流程 |
4.4.2 借助新兴技术建设智慧型医院 |
4.5 加强医疗风险防控,让服务更高效 |
4.5.1 贯彻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4.5.2 加强医疗质量过程管控 |
4.5.3 持续推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PDCA循环法在患者出院流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
2 项目组织和制度保障 |
3 PDCA的实施 |
3.1 P阶段(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 |
3.2 D阶段(2017年2—4月) |
3.3 C阶段(2017年5—7月) |
3.4 A阶段(2017年8—9月) |
4 结论 |
(8)智慧医疗视角下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流程再造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1 流程再造的定义和内涵 |
2.1.2 流程再造的原则与方法 |
2.1.3 流程再造的模式 |
2.1.4 流程再造理论在医院管理的应用 |
2.2 智慧医疗理念及研究综述 |
2.2.1 智慧医疗理念定义和应用 |
2.2.2 智慧医疗理念在住院流程中的应用 |
第3章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QL医院概况 |
3.2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介绍 |
3.2.1 QL医院入院业务流程介绍 |
3.2.2 QL医院出院业务流程介绍 |
3.3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问题分析 |
3.3.1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问题调研 |
3.3.2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问题总结 |
第4章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再造规划阶段 |
4.1 住院业务流程再造分析阶段 |
4.1.1 流程再造实施的必然性分析 |
4.1.2 鱼骨图法分析流程再造关键因素 |
4.2 住院业务流程再造准备阶段 |
4.2.1 成立住院业务流程再造小组 |
4.2.2 住院业务流程再造目标 |
4.2.3 住院业务流程再造原则 |
第5章 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再造设计阶段 |
5.1 住院业务流程再造设计思路梳理 |
5.2 床位预约与登记再造设计 |
5.2.1 信息化再造电子住院票 |
5.2.2 信息化再造床位预约功能 |
5.3 入院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
5.3.1 增设入院流程指南 |
5.3.2 推行多种住院支付方式 |
5.3.3 整合优化入院窗口职能 |
5.4 出院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
5.4.1 信息化再造“一站式”窗口职能 |
5.4.2 推行护士站出院模式 |
5.4.3 信息化建设出院回访平台 |
5.5 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估 |
5.5.1 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分析 |
5.5.2 流程再造效果评估 |
第6章 QL医院住院流程再造保障措施 |
6.1 完善员工业务培训机制 |
6.2 改善业务绩效考核和强化奖励约束 |
6.3 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
6.4 完善财务结算制度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住院患者满意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9)L县人民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研究 |
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1.1 精细化管理理论发展 |
2.1.2 精细化管理概念界定 |
2.2 质量管理理论 |
2.3 PDCA循环理论 |
2.3.1 PDCA的概念 |
2.3.2 PDCA的运作机制 |
2.3.3 PDCA与精细化管理的协作机制 |
3 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 |
3.1 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1 后勤管理的工作机制 |
3.1.2 后勤成本管理和后勤风险管理 |
3.1.3 后勤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 |
3.2 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1 后勤管理粗放混乱 |
3.2.2 后勤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 |
3.2.3 后勤管理缺少主动服务意识 |
3.2.4 后勤管理缺少持续改进和考核机制 |
3.3 L县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后勤定位不精准 |
3.3.2 后勤管理体系陈旧 |
3.3.3 后勤管理手段单一 |
3.3.4 后勤管理进入盲从的误区 |
4 L县人民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方案设计 |
4.1 完善制度流程 |
4.1.1 清理制度流程 |
4.1.2 制度流程的精细化改造 |
4.1.3 后勤分工的精细化改造 |
4.2 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控制 |
4.2.1 运用信息化实现过程控制 |
4.2.2 完善后勤工作记录 |
4.3 建立后勤成本管控体系 |
4.3.1 加强后勤支出的统计与分析 |
4.3.2 加强工作时间投入的统计与分析 |
4.3.3 完善日常例行性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机制 |
4.3.4 建立后勤问题性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机制 |
4.4 建立后勤风险管控体系 |
4.4.1 建立风险分级制度,绘制风险分布图 |
4.4.2 风险管理责任到人 |
4.4.3 加强风险管理的成本核算 |
4.5 建立后勤服务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 |
4.5.1 精细化后勤管理的考核指标 |
4.5.2 建立逐级考核机制 |
5 L县人民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障碍和可行性分析 |
5.1 障碍分析 |
5.1.1 管理理念转变不够 |
5.1.2 管理理论知识欠缺 |
5.1.3 需要多科室协调推进 |
5.2 可行性分析 |
6 L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医改政策下控费与提质协同效益研究 ——以衢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 本文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内文献 |
2.3 国外文献 |
2.4 文献评述 |
3 控费与提质协同发展理论分析 |
3.1 解读新医改政策的内容 |
3.2 控费与提质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
3.2.1 医保在内容、报销比例上的调整 |
3.2.2 医保在支付方式上的转变 |
3.2.3 医保在大病制度、异地就医制度上的深化 |
3.2.4 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参与 |
3.3 控费与提质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3.3.1 从管理入手,改善服务质量,引进考核指标 |
3.3.2 不断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是推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
3.3.3 开通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率 |
4 控费与提质协同发展案例分析 |
4.1 衢州市某三甲医院医疗费用数据分析 |
4.1.1 不同医保政策下门诊均次变化 |
4.1.2 不同医保政策下住院人次变化 |
4.1.3 不同医保政策下住院均次费用变化情况 |
4.1.4 不同医保政策下住院费用结构情况 |
4.1.5 不同医保政策下住院日变化情况 |
4.2 衢州市某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数据分析 |
4.2.1 治愈好转率 |
4.2.2 诊断符合率 |
4.2.3 三日确诊率 |
4.2.4 病床周转次数和平均住院日 |
4.2.5 一周内再次复诊次数 |
4.2.6 电话回访满意度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减少人员开支、实现信息化管理 |
5.2.2 调整收费标准,政府责任到位 |
5.2.3 多元化支付方式与支付主体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应用PDCA循环提高病人办出院手续的满意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DCA循环的BY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改进研究[D]. 黄明智. 安徽财经大学, 2021
- [2]基于双满意度的公立中医医院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以C市某中医院为例[D]. 魏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医院客户关系管理(HCRM)的理论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研究[D]. 田冬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4]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D]. 陶思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重组发展下医院病案管理的改进与优化 ——基于二级医院评审与三级医院筹建的研究[D]. 杨玉营. 东南大学, 2020(01)
- [6]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改进 ——基于某大型综合医院对比研究[D]. 吕惠敏. 兰州大学, 2019(02)
- [7]PDCA循环法在患者出院流程中的应用[J]. 王雅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19(09)
- [8]智慧医疗视角下QL医院住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 李晓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L县人民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D]. 佘剑.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新医改政策下控费与提质协同效益研究 ——以衢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D]. 郑启.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