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于红[1](2014)在《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化的进程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和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程度和速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补偿和修复能力。改革开放30年,惯性赶超战略引领下的高位增长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资源的的巨大需求和过度开采消耗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基础的退化和枯竭,造成重要资源稀缺度加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资源匮乏局面形成长列反差的是,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大量废弃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存与健康。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正确决策,势必会加剧资源与环境的风险,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长期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那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包括考虑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但因“唯GDP至上”的惯性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日益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环境风险仍不断加剧。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的深度揭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昭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生态文明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衡量资源产业有序良性运转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前提条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法最重要的理念。自然资源政府监管制度体系、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新能源战略,无不体现着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执政理念,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国家利益争夺最尖锐地表现在对世界资源的控制,因此,资源是各国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极不均衡,但发展进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全球资源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就是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必须从改革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本文所研究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本文的“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论文的研究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风险——资源环境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风险题的根源与成因——借鉴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提出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与建议”的思路展开。本文首先对资源、环境、财政政策等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述,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整个论文铺垫了理论基础。而后,本文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方面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量化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同时,阐释了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在研究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利用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稀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案例,为探索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依据。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资源环境风险的问题,他们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创新政策制度举措,比如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等方式,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为开拓研究视野,本文选定了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梳理国外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国外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使研究成果更多地具有参考价值。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讨论中国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从需求、利用、配置、管理方面分析根源与成因,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财政改革要考虑生态文明假设的要求,也就是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在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宏观思路设计、财政政策与制度性创新方面提出来具体举措与建议。
张润丽[2](2014)在《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事关国家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影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前三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转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顺应国际大趋势,依托高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难题。为此,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必须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需要不断拓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创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战略设计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地质调查需求变化、国内外对比、现状与问题、队伍能力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选择,包括业务发展、队伍发展、体制机制等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内容概述如下:(一)通过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分析,揭示了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为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1)地质工作需求可以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需求表现为常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地质调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永久性基础支撑作用。(2)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含准公共地质产品)和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具有高效率,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需要国家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由国家需要决定,经费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公共地质产品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专门的,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才能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公共地质产品和服务。地质调查具有常态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建立有稳定国家财政资金保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3)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地调局的定位应当是集调查、科研、服务于一身。(二)论述地质调查发展现状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分开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7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基本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信息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存在八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地质工作薄弱,严重影响了矿产勘查、社会服务、海洋权益的维护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统一的地质调查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协调运行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地质调查投入的快速增长对现有工作体系提出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六是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七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规模过小、结构欠合理,队伍能力亟待提高,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才急缺;八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有待进一步建实建强等。(三)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发展趋势。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经过重组与调整之后,世界地质调查及机构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如下特点:一是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二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于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社区服务;四是服务对象日趋广泛,采用个性化服务;五是重视信息机构,强调信息服务质量;六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七是机构实现精简合并。(四)开展了我国地调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的对比,并根据其中的重要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存在差距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效果欠佳,服务能力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地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不是很完善,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五)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预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地质调查需求重点不同。根据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演变历程可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山工业化初期——中、后期——后工业化阶段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由资源型——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演变。我国地质调查需求发展趋势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凸显,多元投入,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环境地质调查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基础地质调查需求稳定增长。四是地质调查需求相继出现新领域。五是资源利用方法和技术水平需求提高。六是地质调查社会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对服务水平需求明显提高。(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使命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不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基础知识和地学信息的需要。主要职责任务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战略性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基础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程度,提升地球科学研究和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和公益服务,持续创造社会效益。把地调局建成国家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地学服务中心,争创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论文具有以下主要创新之处:(1)在研究提出了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建立了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预测模型,对地质调查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具体预测需求上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数结构比例增长法,即以2009年实际投入为基数,确定各结构年度增长比例,再测算到2020年的总需求;二是地质项目概算法,即按照预计需要完成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再把任务进行分解,最后用概算费用标准具体计算出总需求。综合预测结果:2011年到2020年地质调查常态需求平均每年90亿元。并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预测结论:如果不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2-1.5万人;如果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7-2万人。(2)在研究并提出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地质调查机构对比,找出差距,并构建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规划体系、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等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17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地质调查科学发展二级指标的深入分析,比较系统地把握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状况,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核心业务体系战略选择,围绕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冯琳[3](2010)在《中国西部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石河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是实现本土优势资源转换的重要链结,同时也是物质能量代谢、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工业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课题。我国西部干旱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复杂敏感,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和绿洲稳定已构成一定的威胁。仿照生物种群共生关系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对突破干旱区深层次矛盾和资源约束的瓶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石河子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玛纳斯河流域,既拥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又具备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选取石河子作为实证靶区,系统研究循环经济理论在干旱区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不仅能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以及西部干旱区的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对促进干旱区探索低碳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综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及相关进展,探讨了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尝试运用前期参与研究的环境学与环境经济学原理来解读工业循环经济的产生与运行机制,从环境科学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以新疆为例,分析了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现存问题。结合“3R”原则,探讨了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目标、原则、思路和模式。其中,建设目标为促使干旱区工业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综合最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和优先确保绿洲发展空间原则;建设思路为“一个综合、两类循环、两个体系”;建设模式分为三层——企业小循环的微观层面模式、生态工业园的中观层面模式、绿洲区域协调的宏观层面模式。归纳了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其在国家及新疆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中的定位,进行了工业总链与分链设计的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图论、复杂性科学及网络理论对石河子工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用物质/能量关联所刻画的石河子工业共生网络具有复杂性、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以局部聚集的相对水平衡量,与神经网络、细菌代谢网络和生态链网络比较相似。以2009年末实地调研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托,从区域和企业(以天业为例)两个层次分析了石河子清洁生产中的物质集成、水集成以及能量集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定性讨论了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的执行能力。以工业共生网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最优作为目标函数,将非线性的相对优属度作为共生企业产量的权重系数,运用模糊数学和运筹学建立了工业共生网络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选取石河子相对成熟完善的化工链网络,以新建40万t/a PVC及配套建设项目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石河子工业共生网络进行了定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企业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工业共生效果,电石厂仍有节水节能和减排的空间。模型严谨合理,实用性较强,为干旱区工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定量优化方法。以因地制宜、科学客观、动态可比、可操作为原则,构建了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SICEMIS),采用离差权与Delphi相组合的组合权重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系数,提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指标分级标准,以简明的线性加权法作为评价方法。结果显示:2002-2008年,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指数SICEDI由0.27提高到0.70,整体发展水平由较低循环阶段进入了较高循环阶段。而天业集团的领跑带动作用以及政府对试点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和推助是促进SICEDI指数上升的两个最主要原因。通过以上评价和分析,对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运行目前尚存的问题逐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总结了案例对干旱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启示。指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链结日趋完善和延展的重要支撑。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实质上是流域循环经济,绿洲循环经济。与非干旱区相比较,干旱区的工业循环经济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建设模式的限制因子与边界条件具有显着的地区特点,优先确保绿洲发展空间是其重要原则。“一个综合、两类循环、两个体系”的思路对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其中,“一个综合”是科学构建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前提,“两类循环”可促进干旱区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有机统一,“两个体系”将为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持续推进和优化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认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王登红[5](2019)在《关键矿产的研究意义、矿种厘定、资源属性、找矿进展、存在问题及主攻方向》文中提出自工业4.0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关键矿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着。2017年底,特朗普以总统令的方式要求美国对35种危机矿产实现"自给",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关键矿产的关注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远不如美国,不但大宗矿产需要大量进口,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的对外依存度也是居高不下,而中国社会对于这些"小矿种"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美国。因此,加强对关键矿产的调查研究与找矿勘查已经迫在眉睫。在当前形势下,为了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了国民经济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出将9种稀有金属、17种稀土金属、8种稀散金属、6种稀贵金属、3种稀有气体矿产、12种关键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和8种非金属矿产及铀作为中国的关键矿产。这8个大类41个矿种(组)与美国的35个矿种(组)大致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以稀有稀土稀散金属(三稀)矿产为重点开展了调查评价工作,在成矿理论、潜力评价、找矿突破、环境保护、物理选矿、找矿方法、分析测试、矿政管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通过对四川甲基卡及可尔因等地的找矿工作,新增资源储量相当于10个大型锂辉石矿床,为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我国铌钽铍等长期短缺的稀有金属仍然没有取得找矿突破,以往探明的资源往往品位低、难选冶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属于"呆矿";即便是以往具有优势的锡、锑、汞等有色金属也已经开始进口,湖南锡矿山等世界闻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纷纷进入资源枯竭阶段,接替资源难以为继,需要高度重视。建议在加强已有矿山深部找矿的同时,不但要继续攻克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还要对非常规的、新类型的关键矿产资源(如沉积型锂矿)加强研究、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攻关,从关键矿产的关键应用方面寻找突破口,让关键矿产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陆邦柱[6](2018)在《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商洛市位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区域集群源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选择新兴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化为实施载体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明确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得到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给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案例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扎根理论,将深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融入一起来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论文按照发展循环集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设计了水资源保护区循环集群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概念进行定义,介绍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分析方法,并构建了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最后,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区域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商洛市区位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及法律法规是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在“基础—诱因—推动”理论框架下分析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商洛市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是以企业自组织方式、链条牵引式和网络集成式三种方式形成的;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得知,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外在驱动因素、内在激励因素和内部结构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三,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群从业人员的总数、交通便利度、人均财政专项补贴额度、矿产资源生产与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人均集群产业总产值、集群低碳研发经费、集群申请低碳专利数、集群科研人数、人均环境治理投资支出、外商投资额度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第四,按照循环集群发展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商洛市设计了三个层次上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企业为核心的小循环模式、以生态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级循环模式和在社会范围的大循环模式。第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逐年对比分析。最后,文章阐述了对具体的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前面有关的研究结论提出要从政府调控、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和宣传要素五个方面构建对策支撑体系。
倪国江[7](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曾万平[8](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郑绵平,张永生,刘喜方,齐文,孔凡晶,乜贞,贾沁贤,卜令忠,侯献华,王海雷,张震,孔维刚,林勇杰[9](2016)在《中国盐湖科学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分布于北半球盐湖带欧亚盐湖亚带东部,主要分布在现代降水量<500mm/a的范围内。本文对中国盐湖科学技术60年来取得的若干进展进行初步梳理。1.在盐湖沉积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盐类矿物的古气候转换指标。柴达木西部-塔里木东部氯化物型-硫酸盐型沉积区为我国第四纪以来干旱成盐中心,历经了6次以上的向外干旱(成盐)扩张期;提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存在5次泛湖高湖面;2.在盐湖成矿与成盐成钾理论研究方面:首编青藏高原湖泊水化学分带图(1/250万),揭示了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类型由南往北、由碳酸盐-氯化物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应成盐成矿专属性;发现几个大型陆相钾盐矿床,提出了高山深盆成盐模式、链式多级中浅盐湖成矿模式、多级湖盆深盆成盐模式、砂砾型含钾卤水成矿模式以及"隔代承袭成钾"等新认识,建立和发展了"陆相成钾"理论认识;发现青海大柴旦湖钠硼解石-柱硼镁石矿床、西藏扎仓茶卡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矿床、聂尔错库水硼镁石矿床等新类型镁硼酸盐(锂)矿床,进而提出冷冻稀释成硼理论新认识。3.自主研发出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生产氯化钾自控系统,使察尔汗盐湖钾盐达到300万吨/年KCl产量,形成了名牌钾肥产品。成功研发了罗布泊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建成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装置,2015年产量达160万吨,以上为我国钾肥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自主研发的"冬储卤-冷冻-日晒-分离-盐梯度太阳池积热沉锂"创新技术支撑下,在西藏高原海拔4421米的扎布耶盐湖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锂盐产业,也是我国首条年产5000吨碳酸锂的盐湖提锂基地。4.根据盐水域发育大面积杜氏藻等嗜盐菌藻、盐沼带和盐碱地繁衍多种盐生植物的盐境生态特点,提出"盐湖农业"("盐土农业")农业新概念,发展盐境绿色产业提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最后,为今后盐类科学发展方向,提出了深绿科技与产业研发方向,随着盐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盐类学(Salinology)的发展和日臻完善。
马江[10](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二、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1.1 日趋严重的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2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3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 |
1.1.1.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可发挥重要作用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说明 |
1.3 研究创新 |
1.4 论文逻辑结构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与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
2.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绿色财政 |
2.1.5 财政政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展经济学 |
2.2.2 制度经济学 |
2.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2.4 环境伦理学 |
2.2.5 多中心理论 |
2.2.6 贝克社会风险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2.1 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
2.3.2.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研究 |
2.3.2.3 资源管制体制研究 |
2.3.2.4 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
2.3.2.5 资源综合节约利用与有偿使用研究 |
2.3.2.6 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
2.3.2.7 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 |
2.3.2.8 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 |
2.3.2.9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研究 |
2.3.3 国外研究现状 |
2.3.3.1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
2.3.3.2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发展 |
2.3.3.3 现代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进展情况 |
2.3.3.4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税政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 |
3.1.2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3.1.3 土地环境现状对统筹城乡新发展的影响 |
3.1.4 土地无法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3.1.5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1.5.1 土壤污染严重现状 |
3.1.5.2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2 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2.1 水资源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 矿产资源与能源环境现状分析 |
3.3.1 矿产资源环境现状 |
3.3.2 能源供应基本情况 |
3.3.3 矿产资源和能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3.1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3.3.2 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影响分析 |
3.3.3.3 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与风险 |
4.1 资源环境风险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
4.1.1 粗放式发展加剧经济运行风险 |
4.1.2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亟需调整升级 |
4.1.3 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不合理使用导致产能过剩 |
4.1.4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
4.2 水资源问题的经济代价和社会风险加剧 |
4.2.1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
4.2.2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加剧社会风险 |
4.3 土壤污染代价风险 |
4.3.1 耕地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2 城市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3 资源开发损毁土地代价风险分析与预测 |
4.3.3.1 煤炭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3.3.2 金属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4 资源开发利用与枯竭问题加剧风险 |
4.4.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1.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 |
4.4.1.2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2.1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 |
4.4.2.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3 资源开采破坏土地代价统计数据 |
4.4.4 资源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损失代价统计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 |
5.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判断 |
5.1.1 资源供给事关国家安全 |
5.1.2 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
5.1.3 我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风险困境 |
5.1.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减排压力和环境约束矛盾凸显 |
5.1.5 政府配置资源要兼顾代际公平 |
5.2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成因分析 |
5.2.1 需求原因 |
5.2.1.1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特点 |
5.2.1.2 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3 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4 我国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加大 |
5.2.1.5 我国对重要资源的需求 |
5.2.2 利用原因 |
5.2.2.1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5.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5.2.2.3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5.2.2.4 尾矿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5.3 配置原因 |
5.3.1 资源产权配置不合理 |
5.3.2 资源价格扭曲导致我国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 |
5.3.2.1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
5.3.2.2 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
5.3.3 科技支撑乏力 |
5.4 体制与制度原因 |
5.4.1 管理体制机制未理顺 |
5.4.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
5.4.3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
5.4.4 财税政策与制度亟需优化创新 |
5.4.4.1 缺乏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系统性的财税制度 |
5.4.4.2 现行财税政策制度难以发挥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作用 |
5.4.4.3 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发挥资源环境风险调控功能的因素分析 |
5.4.4.4 资源环境风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亟需优化政策完善制度 |
5.4.5 民众环保意识淡薄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与典型案例 |
6.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6.1.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
6.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6.2.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6.2.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 |
6.2.3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
6.2.4 资源开采与环境影响模型 |
6.3 典型案例分析—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3.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
6.3.2 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2.1 南方各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6.3.2.2 北方重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3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借鉴 |
7.1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1.1 美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
7.1.2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财政政策 |
7.1.3 美国资源防范化解资源环境财政政策剖析 |
7.1.3.1 美国的矿产能源政策 |
7.1.3.2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分析 |
7.2.1 欧盟的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
7.2.2 欧盟的资源环境政策 |
7.2.3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3.1 德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案例 |
7.2.3.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策制度 |
7.2.3.3 德国资源开采保证金财政对策 |
7.3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分析 |
7.3.1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3.2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3.3 防范化解韩国资源环境风险其他配套政策 |
7.3.4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4.1 防范化解日本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4.2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4.3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其他配套政策 |
7.4.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4.1 日本支持新能源替代等财政政策 |
7.4.4.2 日本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对策 |
7.5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7.5.1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比较 |
7.5.2 各国能源财政政策比较 |
7.5.3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6 本章小结 |
8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建议 |
8.1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依据 |
8.1.1 十八大报告与基本精神 |
8.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提高财政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 |
8.2 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困境的对策 |
8.2.1 防范化解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宏观政策体系设计思路 |
8.2.1.1 推动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
8.2.1.2 创新财政调控体制制度安排,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
8.2.1.3 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激励作用 |
8.2.2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 |
8.2.2.1 财政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8.2.2.2 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财政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8.2.2.3 调整资源消费结构,财政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8.2.2.4 财政助推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高效利用 |
8.2.2.5 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
8.2.2.6 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 |
8.2.2.7 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完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
8.2.2.8 财政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
8.2.3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约束环境风险的财政制度创新举措 |
8.2.3.1 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的政府规制 |
8.2.3.2 财政支持加快完善资源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储备制度体系 |
8.2.3.3 加快完善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体系的配套措施 |
8.2.3.4 深化我国资源产业产权改革举措的说明 |
8.2.3.5 财政政策驱动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
8.2.3.6 价值取向:用社会环境伦理创新化解中国资源环境风险制度创新 |
8.2.3.7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研究建议 |
9.2.1 财政政策 |
9.2.2 税收政策 |
9.2.3 金融政策 |
9.2.4 其他政策 |
9.3 本文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9.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世界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调查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 |
2.1.1 常态需求的特点 |
2.1.2 不同类型地质工作对管理的要求 |
§2.2 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 |
2.2.1 基于经济属性划分地质产品类型 |
2.2.2 公共地质产品的提供方式 |
§2.3 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历史沿革 |
§3.2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现状 |
§3.3 地质调查队伍发展现状 |
3.3.1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2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3.3 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
§3.4 地质调查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问题树分析法简介 |
3.4.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 |
3.4.3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地质调查发展趋势与启示 |
§4.1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
4.1.1 21世纪初期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4.1.2 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应用广泛 |
4.1.3 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由供给驱动型变为需求驱动型 |
4.1.4 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 |
§4.2 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情况综述 |
4.2.1 美国地调局——“为变化的世界”服务 |
4.2.2 印度地调局——服务生产、生活,职能不断扩大 |
4.2.3 澳大利业地学局——以研究为主,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机构 |
§4.3 经验总结及启示 |
4.3.1 调整组织机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
4.3.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4.3.3 提供持续的经费和装备保障 |
4.3.4 增强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注重社区服务 |
4.3.5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 |
§5.1 2013年地质调查投入跟踪分析 |
5.1.1 经费投入分析 |
5.1.2 队伍投入分析 |
§5.2 地质调查需求与发展趋势 |
5.2.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新需求 |
5.2.2 调查问卷显示的我国地质调查需求特点 |
§5.3 地质调查需求定量预测 |
5.3.1 基数增长法预测 |
5.3.2 工作量法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定位与方向 |
§6.1 建设世界一流地调机构的必要性 |
§6.2 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设置及内容 |
6.2.2 关键评价指标对比应用分析 |
§6.3 对比分析与发展建议 |
6.3.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差距 |
6.3.2 中国地质调查局未来发展探索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与战略选择 |
§7.1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 |
7.1.1 构建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
7.1.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分析 |
7.1.3 研究结论 |
§7.2 地质调查业务的战略思路 |
7.2.1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战略取向 |
7.2.2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
§7.3 地质调查工作核心业务体系战略新框架 |
7.3.1 基础地质调查:认识和描述“关键带”地球作用与过程 |
7.3.2 能源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服务经济建设需求 |
7.3.3 地质灾害调查预警: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7.3.4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7.3.5 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
7.3.6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与公众认知 |
§7.4 战略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西部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石河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2.1 循环经济的源起 |
2.1.1 萌芽阶段 |
2.1.2 诞生阶段 |
2.1.3 蓬勃发展阶段 |
2.2 循环经济的概念 |
2.3 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 |
2.3.1 内涵与原则的界定 |
2.3.2 相关立法与政策 |
2.3.3 物质减量化及资源循环利用 |
2.3.4 生命周期评价和产品生态设计 |
2.3.5 工业共生与生态工业园 |
2.3.6 循环经济的层次及实践模式 |
2.3.7 相关指标体系及评价 |
2.4 国内外循环经济相关研究进展 |
2.4.1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进展与评述 |
2.4.2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进展与评述 |
2.4.3 干旱区循环经济概述 |
2.5 问题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 |
3.1 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经典理论 |
3.1.2 理论新探 |
3.2 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技术与方法 |
3.2.1 面向物料的分析方法——工业代谢 |
3.2.2 面向产品的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 |
3.2.3 面向企业的研究方法——清洁生产审核 |
3.2.4 面向园区的研究方法——系统工程方法与景观生态设计 |
3.2.5 面向区域的研究方法——工业系统集成及图论 |
3.3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问题及思路模式 |
4.1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
4.1.1 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
4.1.2 工业结构 |
4.1.3 工业布局 |
4.1.4 工业循环经济进展 |
4.2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现存问题 |
4.2.1 水资源制约 |
4.2.2 市场运营程度较低且认识不足 |
4.2.3 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高 |
4.2.4 经费不足且实施不力 |
4.2.5 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 |
4.3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目标及原则 |
4.4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思路 |
4.4.1 一个综合 |
4.4.2 两类循环 |
4.4.3 两个体系 |
4.5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 |
4.5.1 微观层面模式 |
4.5.2 中观层面模式 |
4.5.3 宏观层面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 |
5.1.2 社会经济 |
5.1.3 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定位 |
5.2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5.3 工业循环经济实施进展 |
5.3.1 相关政策及法规 |
5.3.2 清洁生产与技术进步 |
5.3.3 发展模式 |
5.3.4 经济-资源-环境的响应 |
5.3.5 未来发展目标 |
5.4 工业循环经济管理实施体系分析 |
5.4.1 生态产业链设计 |
5.4.2 工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分析 |
5.4.3 清洁生产设计 |
5.4.4 工业循环经济执行能力分析 |
5.4.5 工业共生网络的定量优化 |
5.5 工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
5.5.1 工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
5.5.2 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及模型 |
5.5.3 实证评价 |
5.6 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
5.6.1 存在问题 |
5.6.2 对策措施 |
5.7 案例对干旱区的启示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 |
6.1.2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思路探索 |
6.1.3 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管理实施体系的系统分析 |
6.1.4 石河子工业共生网络的定量优化 |
6.1.5 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
6.1.6 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启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结合"低碳经济"增强前瞻性 |
6.2.2 水资源科学配置的补偿及促进机制 |
6.2.3 研究内容的深化及融合 |
6.2.4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集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ICEMIS指标权重专家问卷调查 |
附录2 文中图表索引 |
附录3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及论文情况 |
致谢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关键矿产的研究意义、矿种厘定、资源属性、找矿进展、存在问题及主攻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关键矿产的种类 |
1.1 关键矿产与大宗矿产的关系 |
1.2 国外对关键矿产种类的选择 |
1.2.1 美国:战略高技术矿产 |
1.2.2 欧盟:关键矿产原材料 |
1.2.3 日本:战略稀有金属 |
1.2.4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 |
1.2.5 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关键金属 |
1.3 我国对关键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 的认识 |
1.4 本文对关键矿产种类的选择 |
2 关键矿产的定性定位 (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 |
2.1 关键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
2.2 关键矿产资源的环境属性 |
2.3 关键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 |
3 当前加强关键矿产研究的历史意义 |
3.1 关键矿产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
(1) 关键矿产是维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
(2) 关键矿产同样具有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 |
(3)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 |
3.2 关键矿产资源是我国“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保障和历史机遇 |
3.3 关键矿产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的特殊意义 |
3.4 关键矿产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战略意义 |
4 国内外找矿勘查的新进展 |
4.1 重点省份三稀资源家底初步摸清, 实现从战略研究到战略侦查再到找矿突破的跨越 |
4.2 “三稀调查成果数据库”信息丰富, 大数据平台首次搭建并不断充实 |
4.3 通过对关键矿产调查选区的部署, 为找大矿、找好矿提供了决策依据 |
4.4 矿山环境监测“空-天-地-人”一体化, 全方位服务矿政管理 |
4.5 风化壳型稀土矿勘查技术方法更新换代, 加大勘查深度 |
4.6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实现单元素圈矿, 稀缺矿种精准定位 |
4.7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储量动态计算方法与时俱进, 真正体现“经济地质” |
4.8 构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环境评价模型, SMAIMA工作法自成体系 |
4.9 深化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理论研究, 内生外成机制关联找矿标志 |
4.10 提高三稀矿政管理科技含量, 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4.11 分析测试技术手段日新月异, 技术要求和行业规范不断完善 |
4.12 找矿方法和勘查技术不断更新, 绿色勘查取得新进展 |
4.13 通过物理选矿 (物) , 探索非药剂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路子 |
4.14 攻深找盲, 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取得新突破 |
4.15 幕阜山大型稀有金属基地基本成型, 为湘鄂赣革命老区脱贫作出贡献 |
5 存在问题和主攻方向 |
6 结语 |
(6)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循环经济 |
2.1.3 循环产业集群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3.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3.1.1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客观基础 |
3.1.2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现实要求 |
3.1.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推动 |
3.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3.2.1 形成机制系统动力框架构建 |
3.2.2 形成系统动力理论框架的分析 |
3.2.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分析方法 |
3.2.4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因果关系结构图 |
3.2.5 循环产业集群因果关系关键反馈回路 |
3.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3.3.1 企业层面自组织形成方式 |
3.3.2 链条牵引式形成方式 |
3.3.3 网络集成式形成方式 |
4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4.1 研究方法 |
4.2 访谈过程介绍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过程 |
4.3 访谈资料编码分析 |
4.3.1 资料分析准备工作 |
4.3.2 开放性编码 |
4.3.3 关联性编码 |
4.3.4 理论编码 |
4.4 质性研究信度与效度 |
4.4.1 质性研究信度 |
4.4.2 质性研究效度 |
4.5 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获取 |
5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 基于企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1.1 资源型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2 农业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
5.1.3 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 |
5.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5.2.2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5.2.3 打造龙头企业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3 基于社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4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6.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概念 |
6.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6.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
6.2.2 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6.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 |
6.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1 投入指标的确定 |
6.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
7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
7.1 商洛市背景现状 |
7.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 |
7.2.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
7.2.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
7.3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
7.3.1 研究方法及步骤 |
7.3.2 驱动因素及指标设计 |
7.3.3 数据的获取及计算过程 |
7.3.4 实证结果分析 |
7.4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4.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7.4.2 企业层面发展模式 |
7.4.3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
7.4.4 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
7.5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
7.5.1 数据来源 |
7.5.2 商洛市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 |
8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8.1 发挥政府的调控保障作用 |
8.1.1 加快政府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保证 |
8.1.2 改进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管理 |
8.1.3 动态调整产业集群范围 |
8.2 积极培育循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8.2.1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8.2.2 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 |
8.3 强化循环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8.3.1 重视科技人才 |
8.3.2 强化人才的引进工作 |
8.4 政策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4.1 经济政策 |
8.4.2 技术政策 |
8.4.3 产业政策 |
8.5 宣传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
8.5.1 注重区域品牌宣传管理 |
8.5.2 提升区域企业品牌形象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性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
一、产业转型 |
二、体制机制建设 |
三、社会转型 |
四、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
一、产业结构转型 |
二、整体社会转型 |
三、综合环境转型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四、政府制度保障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D]. 于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2]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 张润丽.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3]中国西部干旱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石河子为例[D]. 冯琳. 新疆大学, 2010(11)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关键矿产的研究意义、矿种厘定、资源属性、找矿进展、存在问题及主攻方向[J]. 王登红. 地质学报, 2019(06)
- [6]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陆邦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7]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9]中国盐湖科学技术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J]. 郑绵平,张永生,刘喜方,齐文,孔凡晶,乜贞,贾沁贤,卜令忠,侯献华,王海雷,张震,孔维刚,林勇杰. 地质学报, 2016(09)
- [10]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标签:地质; 环境经济; 生态环境; 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