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传感器 199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盼盼[1](2021)在《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人类面临新发再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技术谬用等严重生物威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巨大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科技支撑对于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对国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加强生物防御研究,启动了大量生物防御科研项目;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以后,美国大幅度加强生物防御研究经费投入,发布了多项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科研计划,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近些年美国部署的部分生物防御项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生物安全风险的担忧。目前,国内尚缺乏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卫生与公众服务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发管理局(BARDA)和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等机构。系统梳理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部署情况及研究特点,分析其部分项目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文献计量、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NIH、BARDA、DARPA和DTRA等机构的生物防御项目部署情况,分析了部分项目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此外,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了中美COVID-19的研究布局。一.NIH生物防御及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NIH是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重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NIH 2009-2018财年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投入、承担机构分布、主要资助领域等角度分析了NIH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的5项建议;梳理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对NIH冠状病毒研究的影响。二.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BARDA是美国生物防御相关医学应对措施高级研发的主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2005~2018年BARDA资助或管理的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合同,从经费投入,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了BARDA生物防御研究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BARDA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三.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军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构。上世纪90年代开始,DARPA着眼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大生物威胁,聚焦生物防御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部署了一系列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ARPA部分科研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四.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是美军重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应对机构,也是美军生物防御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部门和主要协调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DTRA通过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和国防部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科学与技术研究类项目进行了大量生物防御工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TRA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及DTRA管理的国防部化学生物防御计划(CBDP)科学与技术类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TRA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五.COVID-19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及中美研究比较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相关文献在期刊发表或提交到预印本平台。在本研究中,我们检索了已正式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收录或提交到bio Rxiv、med Rxiv、Preprints和SSRN预印本平台的COVID-19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和研究类别的统计,分析了全球COVID-19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美国发表的文献最多,其次为中国;Wo S收录文献中,美国在非药物干预、治疗和疫苗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在临床特征与并发症、病毒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NIH、BARDA、DARPA和DTRA等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机构部署的科研项目和中美在COVID-19研究中的侧重点,分析了美国生物防御研究的布局重点与研究特点以及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为我国生物防御相关研究人员和政策管理部门了解美国生物防御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高永为[2](2021)在《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过渡金属类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晶体材料,在众多领域如传感、离子识别、药物缓释以及固体抗菌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应用前景。本文中以提高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为前提,采用了传统的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合成出了三种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晶体材料。并采用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单晶/粉末-XRD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三种晶体材料进行了晶体结构的分析;另外,还对这三种晶体材料进行了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的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过渡金属与含氮类化合物构筑配合物,既可以使其化合物本身的稳定性提高,还使配合物同时具备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金属两方面的特性,从而丰富了配合物晶体材料在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中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过渡金属Ni2+离子作为金属中心离子,乙二胺(en)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Ni2(en)4Cl2]Cl2(1),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配合物1具有零维(0D)结构,且通过N-H…Cl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通过对配合物1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23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只存在一次失重现象。这也说明了乙二胺再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还对配合物1进行了抑菌圈法以及生长曲线法的抗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相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因此配合物1在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过渡金属Zn2+离子作为金属中心离子,乙二胺(en)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Zn(en)Cl2]n(2)。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该配合物2具有一维链状结构,且通过N-H…Cl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通过对配合物2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2在16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只存在一次失重现象。这也说明了乙二胺再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还对配合物2进行了抑菌圈法以及生长曲线法的抗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2相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效果比配合物1效果明显要好。因此配合物2在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通过溶剂热合成反应,利用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配体与过渡金属Zn2+离子作用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Zn(L2-)(H2O)4](3)。配合物3具有零维(0D)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对分子的构筑起到了重要作用,将配合物3连接形成了具有三维(3D)结构的超分子材料。通过对配合物3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3在12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存在两次失重现象。此外,对配合物3进行了抗菌性能研究,通过对比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3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抗菌性能优于革兰氏阳性菌,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抗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余沁[3](2020)在《含共轭多硫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硫烯金属配合物由于体系内丰富的π共轭体系离域效应能够产生较窄的HOMO-LUMO能隙,使得其可以作为良好的选择性近红外吸收材料。四硫富瓦烯(TTF)及其衍生物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电化学活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分子导体和超导体以及构筑多功能超分子化合物等研究领域。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不同的配位基团与含共轭多硫基元,包括二硫烯和TTF衍生物等相连,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共轭二硫烯和四硫富瓦烯的功能性配合物,同时研究了它们的物理及化学性质。1.基于多硫二硫烯配体,合成了四种带有不同苯环取代基的二硫烯镍配合物(n-Bu4N)[N i(Lx)2](L1=benzo[b][1,4]dithiin-2,3-dithiolate,1;L2=6,7-dimethylbenzo[b][1,4]dithiin-2,3-dithiolate,2;L3=6,7-dimethoxylbenzo[b][1,4]dithiin-2,3-dithiolate 3;L4=5,6,7,8-tetrafluorobenzo[b][1,4]dithiin-2,3-dithiolate 4)。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在晶体状态下,配合物1-4中镍的二硫烯阴离子均呈椅式构型。在配合物2-4中,[n-Bu4N]+阳离子与镍的二硫烯阴离子之间或镍的二硫烯阴离子之间存在着非经典氢键。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探究了取代基的供电子/吸电子能力对吸收波长的影响,并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计算和MO(Molecular Orbital)能量分析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现象。同时对配合物1-4的电化学和磁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引进不同的取代基调节其电化学性能和发光性能。2.以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四(4-吡啶基)四硫富瓦烯为配体,与不同阴离子(Clˉ,N3ˉ,N(CN)2ˉ)的锰(II)盐进行自组装,得到三种新型锰(II)的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 CPs),即{[Mn Cl2][TTF(py)4]·4(CH2Cl2)·(CH3OH)}n(5),{[Mn(N3)][TTF(py)4]·(Cl O4)·2(CHCl3)·(CH3OH)}n(6),{[Mn(dca)2][TTF(py)4]0.5·(CH3OH)}n(7)(dca=dicyanamide)。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阴离子在CPs的结构及性能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配合物5-7呈现出不同的二维或三维结构。我们还对这三种CPs的磁性、导电性能和固态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磁性测试显示这三种配合物都是反铁磁性的。此外,对这三种配合物的固态电化学研究表明CPs保留了TTF基元的氧化还原活性,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配体与CPs相结合是合成功能性氧化还原活性材料的有效途径。客体溶剂分子交换导致导电性能有轻微的调整,说明了其在可调性新型分子电子器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3.利用含有3,5-二叔丁基硫苯基的TTF前驱体,合成了一个带有四个(3,5-二叔丁基硫苯基-TTF)结构单元的D-π-A型酞菁化合物2,3,9,10,16,17,23,24-tetrakis[4’,5’-bis(3,5-di-tert-butylbenzylthio)tetrathiafulval ene]phthalocyanine(9),并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的前驱体5,6-Didicyano-2-(4,5-bis(3,5-di-tert-butylbenzylthio)-1,3-dithio-2-ylidene)benzo[d]-1,3-dithiole(8)的单晶结构。在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中邻苯二腈与其相邻的半边TTF基元是近平面的,而含有3,5-二叔丁基硫苯基一侧的TTF部分平面略微弯曲。分子之间通过非经典氢键形成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另外分子之间存在S···S和?···?等弱作用。对化合物9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李强强[4](2020)在《rGO修饰半导体异质结界面调控提高对含氮有害气体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气体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化学过程控制、农业和医学应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行业,检测含氮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NO2)和三乙胺(TEA)等非常重要。半导体传感器的原材料具有易获得、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一系列特点,被广泛用于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但是需要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操作和选择性较差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该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二维石墨烯因其大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途的气敏材料。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与石墨烯或石墨烯衍生物复合,进而提高MOS的气敏性能。本论文旨在探索以NiO、WO3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与其它半导体材料如BiVO4等复合形成p-n异质结,再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异质结界面进行修饰和调控,合成在低温下具有高气敏性能的半导体金属复合氧化物。本实验中合成的新型三元异质结气敏材料在传感器领域还未有人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提高p型半导体NiO的气敏性能,半导体异质结与rGO复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本文通过两步氧化改进的Hummers方法合成氧化石墨烯(GO),并通过简单的水热和金属有机分解法成功合成了 3.7 wt%rGO-NiO-BiVO4纳米复合物。气敏测试结果表明,该三元材料在60℃低温下对2 ppm NO2表现出快速响应能力,并且响应值分别是rGO-NiO和纯NiO的4倍和8倍。探究了该材料对多种还原性气体如甲醛、甲苯等的气敏响应,发现对NO2的响应最高。气敏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异质结界面电子的快速转移和负载rGO后表面积和缺陷浓度的增加。该工作对提高p型半导体的气敏性能具有参考价值。2.为了提高WO3对三乙胺(TEA)的气敏性能,通过水热和热还原法成功合成了 WO3-NiO-rGO(5.5 wt%)纳米复合物,该三元材料在130℃工作温度下对TEA的响应是纯WO3的4倍,对7.5 ppm TEA的响应时间极短仅为16 s,响应极限浓度仅需0.561 ppm。详细讨论了气敏增强机理,归因于异质结的形成和rGO的引入,前者降低势垒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后者增大了比表面积并加快电子迁移速度。该研究有望在开发rGO-MOS和异质结气体传感器方面广泛应用。
刘凯凯[5](2020)在《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高稳定性全固态电位型传感器》文中研究说明碳纳米管是在1991年由Iijima博士发现的一种一维纳米材料,其结构为无缝柱状形态,具有非常高的纵横比,径向尺寸是纳米级,轴向尺寸是微米级,长径比达到102~107。按照片层石墨烯层数分类,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可以看做是由单层片状石墨烯曲卷而成,管径一般在1~2 nm之间。多壁碳纳米管可以理解为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套装而成,层与层之间的距离约为 0.34 nm。单壁碳纳米管是一种通用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电子、机械和力学性能。它可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非常少量的单壁碳纳米管的添加,就可以显着改善材料的性能。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本文以提高全固态电位型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响应性能为目的,研究探索了几种基于单壁碳纳米管材料的高稳定性全固态电位型传感器。1、基于单壁碳纳米管与导电胶混合的全固态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当前,在环境和生物领域,基于纳米材料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ASS-ISE)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电位传感器。但是,纳米材料固体接触层由于粘附性差,容易从电极表面脱落,从而限制了这些传感器的广泛使用。本文使用具有导电性和粘附性的导电胶(CA)作为粘合剂,单壁碳纳米管(SWCNT)作为固体接触层,Ca2+-ISE作为模型,研究了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ASS-ISEs的制造方法。构建的基于CA-SWCNT为固体接触层的电极在10-6~10-3 M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线性响应,斜率为25.96±0.36 mV/decade,检测极限为1.7×10-7 M。与涂丝电极相比,基于CA-SWCNT的Ca2+-ISE表现出更好的电位稳定性并防止了水层的出现。实验还表明,基于CA-SWCNT的电极在电阻、电容和电势稳定性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的仅基于SWCNT的电极几乎相同的电化学特性。因此,基于CA纳米材料的固体接触层可以替代传统的仅基于纳米材料的固体接触层在电极中使用。2、基于单壁碳纳米管与导电胶混合的全固态免增塑剂聚合物膜无机离子选择性电极传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以PVC和增塑剂为敏感膜基体,在使用电极进行测量离子浓度时,聚合物膜中的增塑剂会渗出。渗出的增塑剂通常是有毒的,会引起短期或长期的毒性反应。本文选择无机离子钙离子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聚合成一种新的聚合物敏感膜基体,用来代替聚氯乙烯(PVC)和增塑剂。研究表明,所聚合的新型免增塑剂聚合物膜可以代替传统聚合物膜在离子选择性电极中使用。利用CA-SWCNT作为固体接触层,构建的新型免增塑剂聚合物膜电极具有稳定的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为1.0×10-6~1.0×10-3 M,检出限为3.7×10-7M。并且电极对CO2、O2和光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抗性,此外,在敏感膜和固体接触传导层之间没有水层的生成,新型合成膜表现出了良好的疏水性。该研究体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敏感膜,是一种可以改善传统全固体离子选择性电极敏感膜的新方法,对进一步开发离子选择性电极奠定了基础。3、全固态免增塑剂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对电中性有机分子的检测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受体的聚合物膜电位传感器已成功开发用于检测各种有机和生物物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传感器都是以增塑的聚氯乙烯(PVC)作为敏感膜基体。这种增塑的PVC膜传感器通常会有以下问题;增塑剂浸出,炎症反应和弱的膜粘附能力。这些问题会限制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微型传感器的制造和生物体内测量时的使用。因此,本文首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MIP的免增塑剂电位传感器,使用MMA-2-EHA共聚物作为敏感膜基体,中性有机分子双酚A(BPA)作为模型,CA-SWCNT作为固体接触层。所提出的基于MIP免增塑剂电位型传感器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检测极限为32 nM。此外,与传统的PVC为基体的MIP敏感膜相比,基于MMA-2-EHA的MIP膜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更高的疏水性和更好的MIP分散能力。因此,在聚合物膜的电化学和光学MIP传感器的开发中,新型基于MIP的免增塑剂敏感膜可以代替传统的PVC敏感膜。
黄小洲[6](2020)在《新型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文中提出双酚A(BPA)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以及各种食品包装材料中,由BPA的迁移所导致的各种疾病问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的性质,大量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存在潜在的威胁。由于现阶段检测BPA的方法中大多费时费力,因此探索一种快速、简单和灵敏的检测方式对食品包装中所迁移的双酚A进行检测是研究的热点。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灵敏的检测BPA的手段,电化学传感器上的电极修饰材料是提高检测灵敏度及降低检出限的一种重要研究方向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兴趣。加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材料的催化位点、增强材料的导电能力和提高BPA的响应强度是本文的核心宗旨。本文通过聚乙烯亚胺包裹的多壁碳纳米管上原位合成纳米金颗粒的纳米复合材料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BPA的灵敏检测,其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及较低的检出限。我们开发了Cu-MOF-199/MWCNT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BPA的快速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MOF材料,并探讨MOF的新形态和新结构对BPA检测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利用水热法创新的合成出双金属核心的Ce-Ni-MOF制备了BPA电化学检测传感器,发现检测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以及检出限进一步降低。所以我们合成并筛选了具有最优性能的双金属Ce-Zn-MOF且用于新型BPA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正运[7](2020)在《铜基MOFs的定向组装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的汗液包含丰富的化学信息。汗液中的乳酸与葡萄糖含量反映出个体的代谢情况,实时监测这两种生物标志物能够获知个体的健康状态。而目前的可穿戴汗液传感器中,尽管酶-贵金属复合材料作为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的检测材料较为高效,但制备方式复杂,稳定性差,价格昂贵,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长期应用。急需开发性能优异的廉价材料作为替代者。铜基金属有框架(copp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Cu-MOFs)材料由于种类繁多,性能可调,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展现了广阔的电化学传感应用前景。因此,本文以Cu-MOFs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简易可控的组装方法实现其定向组装,系统研究了其乳酸与葡萄糖双功能电化学无酶传感性能,并应用于汗液检测。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以Cu2+为金属源,1,3,5-苯三甲酸(H3btc)为有机配体,采用界面合成与组装法制备了Cu3(btc)2纳米立方体并将其均匀组装于氨基化石墨烯纸表面,得到氨基化石墨烯纸(NH2-graphene paper,NH2-GP)支撑的Cu3(btc)2纳米立方体复合材料(NH2-GP-Cu3(btc)2)。得益于Cu3(btc)2纳米立方体的二维定向组装以及氨基官能化石墨烯纸基底对其导电性的提升,NH2-GP-Cu3(btc)2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优异,具有乳酸与葡萄糖双功能电化学传感性能,且两者互不干扰。NH2-GP-Cu3(btc)2对乳酸和葡萄糖的电流响应分别与电解质中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呈正相关,碱性条件下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μM和30 n M。NH2-GP-Cu3(btc)2对乳酸和葡萄糖的电流响应值在50天以后仍能分别达到初始响应值的89.5%和92.1%,能够实现人体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的无酶检测。(2)受自然界分级多孔的雾凇结构启发,采用电化学阳极沉积法,分别以Cu2+和4-吡啶甲酸(HINA)为金属源和有机配体,在三维石墨烯包覆的活化碳纤维(reduced graphene oxide wrapp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r GO)表面原位定向组装了Cu(INA)2膜,得到雾凇状ACF-r GO/Cu(INA)2。雾凇状的ACF-r GO/Cu(INA)2包含大孔、介孔和微孔,有效促进了分析物,电解液中的离子的扩散以及电化学反应。在碱性条件下,雾凇结构的ACF-r GO/Cu(INA)2的乳酸与葡萄糖灵敏度分别为0.047和3.1397 m A cm-2 m M-1,展现出优异的乳酸与葡萄糖传感性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现雾凇结构的ACF-r GO/Cu(INA)2也具备一定的传感性能,乳酸与葡萄糖灵敏度分别为46.8和16.3μA cm-2 m M-1。雾凇结构的ACF-r GO/Cu(INA)2展现了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稳定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不需要电解质的情况下实现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的双功能灵敏检测。(3)提出仿生自然界穆雷结构策略,由咖啡环效应启发,分别以Cu(OH)2和2,6-萘二甲酸(H2NDC)为金属源和有机配体,采用快速蒸发驱动组装法和外延生长法在改性的A4纸(pencil drawed hydrophobic paper,PDHP)上定向组装了Cu2(NDC)2膜,得到穆雷结构的Cu2(NDC)2/PDHP复合材料。Cu2(NDC)2/PDHP中的大孔、介孔与微孔的孔径大小,连接方式与分布满足穆雷规则,其大孔个数决定了整个穆雷结构的传输阻力,能够明显提升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碱性条件下Cu2(NDC)2/PDHP的乳酸和葡萄糖的灵敏度分别可达0.0359和1.69 m A cm-2 m M-1,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5 m M-22.25 m M和5μM-1.775 m M,整体电化学传感性能十分优异。通过探讨影响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的因素,得到了穆雷结构的Cu2(NDC)2/PDHP在碱性,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响应灵敏度的变化趋势,成功实现了普适条件下的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的双功能检测。(4)从自然界分形结构出发,提出分形MOFs材料的概念。分别以Cu(OH)2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2,3,6,7,10,11-hexahydroxytriphenylene,CAT)为金属源和有机配体,由盐水蒸发获得灵感,采用缓慢蒸发驱动法和外延生长法两步自组装在碳纸(carbon paper,CP)上制备得到分形结构的Cu-CAT材料。分形结构的CP/Cu-CAT复合材料不仅能够电催化氧化乳酸和葡萄糖,而且对钠离子具有检测功能。得益于分形结构Cu-CAT材料中的亚扩散行为和边缘效应,在酸性条件下,分形结构的CP/Cu-CAT复合材料的葡萄糖,乳酸和钠离子的灵敏度分别为0.11,1.62 m A cm-2 m M-1,20 m V/dec,传感性能十分优异,成功实现了三功能汗液传感应用。通过电化学现象的观察与总结,对其葡萄糖,乳酸和钠离子的传感行为进行了合理解释。
郭雅丹[8](2020)在《硒醇化合物检测的荧光探针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硒以有机硒醇的形式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与许多生理疾病息息相关。硒醇不仅存在于人体中,也存在于原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然而并不是所有原核微生物都含有硒醇,因此检测硒醇的存在可以作为鉴别部分原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的一种途径。同时,农作物中(如茶叶大米)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硒形成富含硒醇植物,因此,检测食品内硒醇含量也可以帮助监测富硒食品中的硒含量是否达标。综上所述检测硒醇对了解人体代谢、鉴别细菌以及检测食品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检测硒醇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电化学法,这些方法存在着仪器昂贵,生物相容性差以及检测限高等缺点,因此本研究需要开发新型的灵敏度、生物兼容性好的检测硒醇方法。在本文中,构建了基于硒醇化合物检测的三种荧光探针,并实现其生物、食品方面的应用。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一种新型纳米金探针并实现对硒醇检测。近红外染料Nile Blue与含有巯基的谷胱甘肽结合形成含巯基的染料分子(NB-GSH),并通过Au-S修饰到纳米金粒子的表面。由于纳米金颗粒的独特的FRET性质,整个体系处于荧光淬灭状态。硒醇与纳米金粒子之间拥有更好的亲核性,当硒醇出现时,纳米金探针上面修饰的含硫醇化合物会被替换下来,形成更稳定的Au-Se键,而脱落下来的NB-GSH恢复荧光,因此达到检测硒醇的目的。此纳米探针具有优异的选择性、灵敏性,其检出限为9.5 n M,可以应用于Hep G2细胞中内源以及外源硒醇的成像和检测从而实现其生物应用。同时,其也对富硒茶叶以及富硒大米中的硒醇含量进行检测来实现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2、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金棒的荧光探针,利用硒醇对磺酰胺键的特异识别来实现对硒醇的检测。将含磺酰胺键的Nile Blue荧光染料分子与含有巯基的嘧啶分子结合并修饰到纳米金棒的表面,合成了新型的检测硒醇的纳米材料GNRs-SH-NB。纳米金棒具有FRET性质,GNRs-SH-NB处于荧光淬灭状态,当硒醇存在时,磺酰胺键被硒醇裂解体系荧光恢复,实现对硒醇的识别检测。GNRsSH-NB对硒醇具有良好响应检出限为11.36 n M。其可以实现对含硒醇的微生物的鉴别,在4种细菌和2种真菌中,GNRs-SH-NB可以鉴别出含有硒醇的大肠杆菌,并具有良好的响应。此外GNRs-SH-NB也可以实现对肉、牛奶以及蛋壳表面的大肠杆菌的检测,从而实现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而后,进一步对该材料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抑菌试验表明,该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对大肠杆菌极好的抑制率,其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鉴别并抑制大肠杆菌的纳米材料。3、构建了一种基于硒醇检测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利用二硫键(S-S)将细胞穿透肽(R8)以及抗菌抗癌肽蜂毒肽(Melittin)结合形成两亲的多肽分子,在亲水体系中,合成的两亲多肽分子与疏水的氟硼荧类的荧光染料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R8-S2-Melittin@BODIPY)。此时荧光分子包裹在纳米粒子的内部,几乎没有荧光信号。当硒醇存在时,由于硒醇的亲核性可以使S-S键裂解,释放出氟硼荧类荧光染料分子进而产生荧光,达到检测硒醇的目的,其检出限为3.34 n M。同时,裂解下来的蜂毒肽具有抗癌抗菌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其进一步的生物应用。R8-S2-Melittin@BODIPY可以迅速灵敏的实现对硒醇的检测。在抑菌试验中,R8-S2-Melittin@BODIPY相较于蜂毒肽具有更好的抑菌性,这归功于蜂毒肽与含有正电荷的氟硼荧类荧光分子共同作用。同时R8-S2-Melittin@BODIPY的MTT实验充分证明,其在细胞内具有较低的毒性,在细胞成像以及癌细胞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检测硒醇的荧光探针,它们有十分优异的选择性以及灵敏性且具有较低的检测限。探针在生物以及食品方面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成为检测硒醇进而检测大肠杆菌以及癌细胞的有效手段,并且能够实现对大肠杆菌以及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薛波[9](2020)在《基于苝二酰亚胺和三蝶烯类功能分子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功能有机分子的结构比较简单明确,便于大量合成,稳定性较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例如可以开发功能小分子探针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些功能有机分子还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自组装成为有机凝胶,有机小分子凝胶具有自我修复性、热可逆性、低毒性等优良特性。功能有机分子在光学、催化、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第一章综述了两类应用广泛的功能分子,基于苝二酰亚胺和三蝶烯类的功能分子。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因为具有大环共轭分子结构,它们的光热稳定性较好,长期被用于涂料制品的研发。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磁性性质,所以可以应用于功能材料中。在本章论述了它们在生物荧光探针、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化学传感器、药物载体等方面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体现了它们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三蝶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刚性结构、芳香性和高度对称的特点,同时具有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具有富电子开放空腔,可以作为合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体,本章论述了它们在包括材料化学、主客体化学、超分子自组装、有机反应以及生物医药等诸多研究领域里具有的巨大应用潜能。苝二酰亚胺具有合成原料易得、产率高、容易修饰取代基团的特性,这使其成为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第二章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对它们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合成的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进行了可见-紫外光吸收测试、电化学测试和分子模拟,探索了它们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分子轨道信息等,同时总结了它们的性质随结构变化的变化规律。三蝶烯化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在第三章中我们通过分子设计和反合成的化学原理,首先采用[4+2]Diels-Alder环加成方式构建了2,3,6,7,12,13-六甲基三蝶烯骨架,在此基础上继续合成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之后进行脱水得到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三酐,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三酐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本课题尝试将其与环己胺进行反应,在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对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尝试与总结,对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第四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这两种功能分子的合成进行总结,探索了其应用前景。
黄炎炎[10](2020)在《基于改进丝网印刷电极与多功能纳米金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及其他化学有害物等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更加快速、准确、灵敏检测方法是研究人员致力的方向。在众多快速检测方法中,电化学传感器(Electrochemical sensor)由于具有高特异性、高效率以及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在各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电化学传感器也仍需要不断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性能。目前改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主要致力于电极的修饰程序、修饰方式和修饰材料的选择,如制备新型的纳米材料进行修饰。这些研究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与提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电极性能。也有一部分致力于对电极本身性质改善的研究,使得从开始的固体电极改进为印刷电极,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极每次检测都要进行理化处理的繁琐工艺。经过近些年的资料查询以及研究总结发现,工作电极的表面积的大小是影响电极性能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关的研究报道很少见。因此本研究从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电极本身出发,进行改进设计和性能测试研究。同时通过制备不同的纳米金及其复合物材料,结合不同的修饰方法,以3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有害因子为检测对象,分别研制了3种电化学传感器以促进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性能的提升,也为此类检测提供研究模型,从而促进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纳米金修饰不同表面积改进丝网印刷工作电极E.coli O157:H7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为改进工作电极进而改善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4种不同工作电极表面积(直径分别为2 mm,2.5 mm,3 mm,3.5 mm)的丝网印刷电极(Screen Printed Carbon Electrode,SPCE)。为探究其性能并选择最佳者,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将氯金酸(HAuCl4)还原成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并均匀牢固地沉积于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通过CV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大工作表电极面积的SPCE具有最佳电信号,其氧化峰电流变化值(ΔIpa)和还原峰电流变化值(ΔIpc)分别是工作电极直径为2 mm的SPCE的3.28倍和3.69倍,且能够承载更多的抗体,因此选择其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coli O157:H7)进行直接法检测。用CV及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来表征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该免疫传感器通过CV方法进行定量,氧化峰电流变化值(ΔIpa)与E.coli O157:H7菌液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19×103 CFU·mL-1至1.19×109 CFU·mL-1。最低检测限为5.94×102 CFU·mL-1。同时,该免疫传感器有较好的特异性、重现性及稳定性。对实际样品分析的回收率在91.5%至105.8%之间。2.基于稳定聚苯胺及金铂复合金属纳米粒子修饰不同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不同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及复合纳米修饰材料对他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之电化学性能的改进情况,本研究基于金铂复合纳米粒子(Au@Pt)具有的优异电化学性能,将其结合恒电位方法得到的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Au@Pt/PANI/SPCE修饰电极。比较4种不同工作电极表面积的SPCE在相同条件下制成的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仍然为表面积最大的工作电极表现的性能最佳,其对1 mM的H2O2计时电流响应值分别是直径为2 mm,2.5 mm,3 mm的2.84倍、2倍和1.5倍。继而选择表面积最大的工作电极对H2O2进行检测,结果为:线性范围为0.02 mM至12mM,检测限为2.9μM,灵敏度为749.8μA?mM-1?cm-2。该传感器有良好的重现性及特异性。尤其是优异的稳定性,能够重复检测53次而准确率仍能达97%。对实际样品分析有较好的回收率(99.5%至104.2%之间)。3.功能化rGO复合金钯纳米粒子对禽流感病毒H5及H7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为探求更好的复合纳米粒子及制备更好的新型免疫探针,构建基于大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的适用于病毒检测的新型免疫传感器,本研究基于Au@Pt复合纳米粒子能对H2O2有明显催化性能的特点,引申出另一种金的纳米复合物——金钯复合纳米粒子(Au@Pd),通过比较发现制备的Au@Pd相比于Au@Pt具有更好的催化能力,继而将其结合最强导体石墨烯(Graphene)纳米材料制备复合免疫探针rGO-NR-Au@Pd-Ab2-BSA,结合大表面积SPCE构建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的夹心结构新型免疫传感器。研究结果发现,构建的新型免疫传感器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在2-7至2-1616 HA unit/50μL浓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6 HA unit/50μL,且具有良好特异性、重现性及稳定性。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分析的回收率较好,在98%至105.4%之间。同时对低浓度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同样在2-13、2-14、2-15、2-16 HA unit/50μ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测限为2-16 HA unit/50μ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由此可知,基于大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和复合免疫探针rGO-NR-Au@Pd-Ab2-BSA构建的新型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传感器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为其他检测对象创建了一个很好的快检模型。
二、化学传感器 199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传感器 199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NIH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二章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BARDA资助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章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四章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五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计量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1 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特点 |
2 美国生物防御相关部分项目存在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
3 对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经费数前100) |
附录 B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数前50) |
附录 C BARD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D DARPA2000 年以来主要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简介 |
附录 E 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F DARPA生命科学相关主要科研项目简介及发表论文数量 |
附录 G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基本信息及所管理项目 |
附录 H DARP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I 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主要承担机构地理位置及官方网站地址 |
附录 J DTR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K COVID-19 研究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骨架的概述 |
1.1.1 金属有机骨架的概念 |
1.1.2 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特点 |
1.2 金属有机骨架的构筑 |
1.2.1 金属有机骨架中的次级结构单元(SBUs) |
1.2.2 金属有机骨架的几何结构 |
1.3 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方法 |
1.3.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1.3.2 微波及超声波合成法 |
1.3.3 电化学合成法 |
1.3.4 机械化学合成法 |
1.3.5 扩散合成法 |
1.3.6 溶剂蒸发和离子热合成法 |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1.4.1 发光器件及化学传感器方面 |
1.4.2 药物运输方面 |
1.4.3 固体抗菌剂方面 |
1.5 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药品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2.2 测试手段 |
2.2.1 元素分析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2.2.3 单晶X-射线衍射 |
2.2.4 粉末X-射线衍射 |
2.2.5 热稳定性分析 |
2.2.6 抗菌性能分析 |
2.3 配合物[Ni_2(en)_4Cl_2]Cl_2(1)的合成 |
2.3.1 配合物1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配合物1的合成 |
2.4 配合物[Zn(en)Cl_2]_n(2)的合成 |
2.4.1 配合物2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配合物2的合成 |
2.5 配合物[Zn(L~(2-))(H_2O)_4](3)的合成 |
2.5.1 配体(H_2L)的合成 |
2.5.2 配合物3 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3 配合物3 的合成 |
第3章 配合物[Ni_2(en)_4Cl_2]Cl_2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1 晶体结构分析以及表征 |
3.2.1 配合物1 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2 配合物1 的P-XRD分析 |
3.3 配合物1 的性质研究 |
3.3.1 配合物1 的热重分析 |
3.3.2 配合物1 的抗菌活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合物[Zn(en)Cl_2]_n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配合物2 晶体结构分析以及表征 |
4.2.1 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分析 |
4.2.2 配合物2 的P-XRD分析 |
4.3 配合物2 的性质研究 |
4.3.1 配合物2 的热重分析 |
4.3.2 配合物2 的抗菌活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合物[Zn(L~(2-))(H_2O)_4]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晶体结构解析、表征和性质测定 |
5.2.1 配合物3 的晶体结构分析 |
5.2.2 配合物3 的P-XRD分析 |
5.3 配合物3 的性能研究 |
5.3.1 配合物3 热重分析 |
5.3.2 配合物3 抗菌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含共轭多硫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硫烯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1.1.1 基于[M(dmit)_2]~(X?)类的配合物 |
1.1.2 基于[M{S_2C_2(SR)_2}_2]~(X-)类的配合物 |
1.1.3 基于[M(mnt)_2]~(X-), [M(bdt)_2]~(X-)和[M(tdas)_2]~(X-)类的配合物 |
1.1.4 基于[M(TTF-dt)_2]~(X-)类的配合物 |
§1.2 四硫富瓦烯的结构与性质 |
§1.3 基于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的多功能配位聚合物 |
1.3.1 基于TTF羧酸盐类的CPs |
1.3.2 基于TTF吡啶类的CPs |
1.3.3 基于TTF氰基类的CPs |
1.3.4 基于TTF氮杂环类的CPs |
§1.4 基于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的酞菁化合物 |
1.4.1 基于TTF的 D-σ-A型 Pc |
1.4.2 基于TTF的 D-π-A型 Pc |
§1.5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苯并多硫二硫烯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常规方法 |
2.2.2 合成部分 |
2.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2.2.4 理论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晶体结构讨论 |
2.3.3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TD-DFT计算研究 |
2.3.4 电化学性质 |
2.3.5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 |
2.3.6 磁学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四(4-吡啶基)四硫富瓦烯配体的锰(I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常规方法 |
3.2.2 合成部分 |
3.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晶体结构 |
3.3.2 晶体结构讨论 |
3.3.3 磁学性质 |
3.3.4 固体电化学性质 |
3.3.5 溶剂交换 |
3.3.6 导电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四(3,5-二叔丁基硫苯基-四硫富瓦烯)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常规方法 |
4.2.2 合成部分 |
4.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晶体结构讨论 |
4.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4 电化学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rGO修饰半导体异质结界面调控提高对含氮有害气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和进展 |
1.2.1 气体传感器的定义及应用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1.2.3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1.2.4 气敏机理 |
1.2.5 气敏材料合成方法 |
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敏性能研究 |
1.3.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与石墨烯复合气敏材料 |
1.3.2 贵金属负载 |
1.3.3 金属氧化物与导电高分子复合 |
1.3.4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间的异质结复合 |
1.4 石墨烯概述 |
1.4.1 常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
1.4.2 石墨烯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1.5 论文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药品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气敏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界面调控和rGO修饰增强NiO-BiVO_4异质结对NO_2的气敏性能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 |
3.2.1 两步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 |
3.2.2 水热和金属有机分解法合成rGO-NiO-BVO_4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材料的表征分析 |
3.3.2 气敏性能测试 |
3.4 气敏机理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GO修饰WO_3-NiO异质结提高对三乙胺的气敏性能 |
4.1 引言 |
4.2 材料的制备 |
4.2.1 水热和煅烧热处理合成WO_3-NiO-rGO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气敏性能测试 |
4.4 气敏机理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高稳定性全固态电位型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碳纳米管简介 |
1.2 新型高分子共聚物 |
1.3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
1.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指标 |
1.3.3 选择性电极的特点 |
1.4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
1.4.1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
1.4.2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 |
1.4.3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与导电胶混合的全固态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固体传导层的制备 |
2.2.3 全固态Ca~(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 |
2.2.4 仪器和测量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导电胶-单壁碳纳米管的表征 |
2.3.2 电化学阻抗分析 |
2.3.3 O_2、CO_2和光的影响 |
2.3.4 计时电位分析 |
2.3.5 电极的电位响应 |
2.3.6 水层测试 |
2.4 结论 |
3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与导电胶混合的全固态免增塑剂聚合物膜无机离子选择性电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新型免增塑剂敏感膜基体的制备 |
3.2.3 固体传导层的制备 |
3.2.4 基于新型合成膜的全固态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 |
3.2.5 电位及电化学性质测量 |
3.2.6 接触角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极的电位响应 |
3.3.2 O_2、CO_2和光的影响 |
3.3.3 水层测试 |
3.3.4 接触角的表征 |
3.4 结论 |
4 全固态免增塑剂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对电中性有机分子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4.2.3 固体接触时传导层的制备 |
4.2.4 新型免增塑剂敏感膜基体的制备 |
4.2.5 新型免增塑剂双酚A聚合物膜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 |
4.2.6 细胞增殖实验的研究 |
4.2.7 仪器和材料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膜组成成分的优化 |
4.3.2 基于新型免增塑剂双酚A聚合物膜电极的电位响应 |
4.3.3 增塑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4 新型免增塑剂MIP聚合物膜的表面形貌 |
4.4 结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新型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食品包装中BPA的存在现状 |
0.1.1 食品包装材料中BPA的迁移 |
0.1.2 BPA的危害 |
0.2 食品中BPA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0.2.1 食品中常见的BPA检测方法 |
0.2.2 电化学分析法在BPA检测领域的应用 |
0.3 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0.3.1 碳纳米管的应用 |
0.3.2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
0.3.3 金纳米颗粒的应用 |
0.3.4 MOF材料的应用 |
0.4 研究依据及目的 |
第一章 基于聚乙烯亚胺包裹的MWCNT原位合成AuNPs的新型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1.1 引言 |
1.2 实验 |
1.2.1 实验试剂 |
1.2.2 仪器设备 |
1.2.3 AuNP/PEI/MWCNTs的合成 |
1.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1.2.5 BPA的电化学行为 |
1.2.6 实际样品的制备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AuNP/PEI/MWCNTs/GCE的表征 |
1.3.2 AuNP/PEI/MWCNTs/GCE的电化学表征 |
1.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1.3.4 标准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
1.3.5 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1.3.6 实际样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u-MOF-199/MWCNT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检测食品包装中迁移的双酚A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碳纳米管羧基化 |
2.2.3.2 Cu-MOF-199/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3 电极的前处理 |
2.2.3.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5 样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MOF-199 的表征 |
2.3.2 可行性分析 |
2.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4 涂层优化 |
2.3.5 缓冲液种类的选择 |
2.3.6 缓冲液pH的优化 |
2.3.7 扫描速度的影响 |
2.3.8 累积电位和累积时间的影响 |
2.3.9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检出限 |
2.3.10 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2.3.11 样品的加标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双金属Ce-Ni-MOF的新型双酚A电化学检测传感器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双金属Ce-Ni-MOF的合成 |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方法 |
3.2.6 实际样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NP/PEI/MWCNTs/GCE的表征 |
3.3.2 Ce-Ni-MOF/MWCNTs/GCE的电化学响应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扫描速度的影响 |
3.3.5 标准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
3.3.6 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3.3.7 实际样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基于双金属Ce-Zn-MOF的新型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双金属Ce-Zn-MOF的合成 |
4.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5 电化学方法 |
4.2.6 实际样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筛选及可行性实验 |
4.3.2 双金属Ce-Zn-MOF和Ce-Zn-MOF/MWCNTs的表征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4 扫描速度的影响 |
4.3.5 标准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
4.3.6 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4.3.7 实际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铜基MOFs的定向组装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简介 |
1.3 葡萄糖与乳酸无酶电化学检测 |
1.3.1 葡萄糖与乳酸电化学响应机理 |
1.3.2 葡萄糖与乳酸无酶电化学传感性能评价指标 |
1.4 葡萄糖与乳酸电化学传感器无酶检测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无酶检测材料 |
1.4.2 乳酸电化学传感器无酶检测材料 |
1.5 葡萄糖与乳酸双功能无酶电化学检测电极 |
1.6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6.1 金属有机框材料的电化学特性 |
1.6.2 基底支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 |
1.7 本论文选题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结构及形貌表征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模块化定向自组装二维有序Cu_3(btc)_2纳米立方体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极材料制备 |
3.2.1 氨基化石墨烯纸的制备 |
3.2.2 Cu_3(btc)_2纳米立方体的制备与组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3.3.2 材料电化学行为表征 |
3.3.3 材料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原位定向自组装雾凇结构Cu(INA)_2膜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ACF-rGO/Cu(INA)_2雾凇结构微电极材料的制备 |
4.2.2 Cu(INA)_2大块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4.3.2 材料电化学行为表征 |
4.3.3 材料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咖啡环效应启发定向自组装穆雷结构Cu_2(NDC)_2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PDHP基底材料的制备 |
5.2.2 穆雷结构Cu_2(NDC)_2/PDHP电极材料的制备 |
5.2.3 Cu_2(NDC)_2大块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5.3.2 材料电化学行为表征 |
5.3.3 材料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
5.3.4 Cu_2(NDC)_2/PDHP中的穆雷规则和网络矩阵 |
5.3.5 柔性及汗液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分形结构Cu-CAT的定向自组装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分形结构CP/Cu-CAT电极材料的制备 |
6.2.2 块状Cu-CAT材料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6.3.2 材料电化学行为表征 |
6.3.3 材料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
6.3.4 分形结构的传感机理分析 |
6.3.5 柔性及汗液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附录 Ⅰ 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的主要符号表 |
附录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附录 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会议、科研项目及所获奖励 |
(8)硒醇化合物检测的荧光探针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硒醇的生理作用与硒醇检测研究进展 |
引言 |
1.1 硒醇的存在及作用 |
1.1.2 硒醇生物体内的代谢及检测意义 |
1.2 硒醇检测的研究进展 |
1.2.1 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及对硒醇检测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硒醇检测纳米金荧光探针的构建与应用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谷胱甘肽修饰的耐尔兰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
2.2.2 纳米荧光探针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3 实验所需溶液配制以及紫外与荧光光谱的测定 |
2.2.4 细胞培养 |
2.2.5 纳米荧光探针的细胞毒性试验 |
2.2.6 内源性以及外源性硒醇的荧光成像 |
2.2.7 纳米探针在富硒茶叶以及富硒大米中的应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荧光探针GSH-NB@AuNPs的设计思路 |
2.3.2 纳米荧光探针GSH-NB@AuNPs的检测机理探究 |
2.3.3 纳米探针GSH-NB@AuNPs对 Sec的响应及其灵敏性探究 |
2.3.4 纳米探针GSH-NB@AuNPs的时间以及pH响应探究 |
2.3.5 纳米探针GSH-NB@AuNPs对 Sec检测选择性探究 |
2.3.6 荧光探针GSH-NB@AuNPs在富硒米以及富硒茶叶中的应用 |
2.3.7 纳米探针GSH-NB@AuNPs对硒醇的细胞成像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硒醇检测的功能化纳米金棒的构建与应用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GNRs-SH-NB的制备 |
3.2.2 检测溶液的配制与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3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
3.2.4 细菌以及真菌的培养 |
3.2.5 细菌的荧光成像 |
3.2.6 抑菌性质的测定 |
3.2.7 纳米材料GNRs-SH-NB在牛奶、肉类以及蛋壳的应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NRs-SH-NB的设计思路 |
3.3.2 GNRs-SH-NB的表征 |
3.3.3 GNRs-SH-NB的光学性质以及选择性探究 |
3.3.4 GNRs-SH-NB干扰性的探究 |
3.3.5 GNRs-SH-NB对常见细菌的成像 |
3.3.6 GNRs-SH-NB的抑菌性质的探究 |
3.3.7 GNRs-SH-NB在食物样品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硒醇检测的多肽自组装纳米粒子的构建与应用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BODIPY衍生物合成及表征 |
4.2.2 细胞穿透肽R8的合成 |
4.2.3 功能性多肽R8-S2-Melittin的合成 |
4.2.4 R8-S2-Melittin@BODIPY的组装 |
4.2.5 检测溶液的配制 |
4.2.6 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的测定 |
4.2.7 细菌以及细胞培养 |
4.2.8 抑菌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8-S2-Melittin@BODIPY设计思路 |
4.3.2 R8-S2-Melittin@BODIPY的表征 |
4.3.3 R8-S2-Melittin@BODIPY的光学性质探究 |
4.3.4 R8-S2-Melittin@BODIPY的抑菌性质的探究 |
4.3.5 R8-S2-Melittin@BODIPY的细胞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苝二酰亚胺和三蝶烯类功能分子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概述 |
1.1.1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
1.1.2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3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应用及研究近况 |
1.2 三蝶烯类化合物概述 |
1.2.1 三蝶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1.2.2 三蝶烯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1,7-二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的合成 |
2.3.2 N,N-二正辛基-1,7-二溴-3,4,9,10-苝二酰亚胺(2Br-PDI)的合成 |
2.3.3 2Br-PDI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
2.3.4 1,6,7,12-四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的合成 |
2.3.5 N,N-二正辛基-1,6,7,12-四溴-3,4,9,10-苝二酰亚胺(4Br-PDI)的合成 |
2.3.6 4Br-PDI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化合物合成讨论 |
2.4.2 PDI系列衍生物的紫外-可见光吸收与荧光性能测定 |
2.4.3 PDI系列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4 PDI系列衍生物的分子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蝶烯衍生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2,3,6,7-四甲基蒽(3-a)的合成 |
3.3.2 2,3,6,7,12,13-六甲基三蝶烯(3-b)的合成 |
3.3.3 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3-d)的合成 |
3.3.4 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三酐(3-e)的合成 |
3.3.5 N,N,N-环己基-三蝶烯-2,3,6,7,12,13-三酰亚胺(3-f)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2,3,6,7-四甲基蒽(3-a)的合成 |
3.4.2 2,3,6,7,12,13-六甲基三蝶烯(3-b)的合成 |
3.4.3 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3-d)的合成 |
3.4.4 三蝶烯-2,3,6,7,12,13-六甲酸三酐(3-e)的合成 |
3.4.5 N,N,N-环己基-三蝶烯-2,3,6,7,12,13-三酰亚胺(3-f)的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改进丝网印刷电极与多功能纳米金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食源性有害物及食品安全问题 |
1.2 三种食品有害物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
1.2.1 食源性致病菌E.coli O157:H7 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
1.2.1.1 免疫学检测技术 |
1.2.1.2 代谢学检测技术 |
1.2.1.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2.1.4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
1.2.2 过氧化氢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
1.2.3 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及检测技术 |
1.3 电化学传感器 |
1.3.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
1.3.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1.3.2.1 气体传感器 |
1.3.2.2 离子传感器 |
1.3.2.3 生物传感器 |
1.3.3 丝网印刷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运用 |
1.4.1 贵金属纳米粒子 |
1.4.2 石墨烯 |
1.4.3 复合纳米材料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纳米金修饰不同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E.coli O157:H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E.coli O157:H7 抗原的制备 |
2.1.4 纳米金丝网印刷电极制备 |
2.1.5 丝网印刷电极工作电极面积选择 |
2.1.6 免疫电极修饰制备 |
2.1.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定量检测 |
2.1.8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特异性,重现性及稳定性 |
2.1.9 实际样品检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氯金酸浓度优化 |
2.2.2 最佳工作电极表面积选择 |
2.2.3 纳米金电极表征 |
2.2.4 电化学免疫电极表征 |
2.2.5 电化学免疫电极对不同浓度E.coli O157:H7 检测 |
2.2.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2.2.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及稳定性检验 |
2.2.8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实际样品检验 |
2.3 结论 |
第3章 基于稳定聚苯胺及金铂复合金属纳米粒子修饰不同表面积丝网印刷工作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 |
3.1.4 Au@Pt的制备 |
3.1.5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1.6 过氧化氢的计时电流响应 |
3.1.7 实际样品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电沉积聚苯胺条件优化 |
3.2.2 复合纳米金属Au@Pt的表征 |
3.2.3 四种电极比较 |
3.2.4 Au@Pt/PANI修饰电极形貌表征 |
3.2.5 修饰电极电化学表征 |
3.2.6 修饰电极对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响应 |
3.2.7 条件优化 |
3.2.8 过氧化氢传感器线性响应 |
3.2.9 传感器特异性 |
3.2.10 过氧化氢传感器重现性和稳定性 |
3.2.11 过氧化氢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功能化rGO复合金钯纳米粒子对禽流感病毒H5及H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Au@Pd及 Au@Pt金属纳米粒子制备 |
4.1.4 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物制备 |
4.1.5 rGO-NR-Au@Pd的制备 |
4.1.6 免疫修饰电极制备 |
4.1.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检测 |
4.1.8 免疫传感器特异性 |
4.1.9 实际样品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Au@Pd与 Au@Pt比较 |
4.2.2 Au@Pd制备优化 |
4.2.3 纳米复合物rGO-NR-Au@Pd表征 |
4.2.4 免疫传感器电化学表征 |
4.2.5 条件优化 |
4.2.6 免疫传感器对梯度稀释的H5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
4.2.7 免疫传感器对H5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 |
4.2.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2.9 免疫传感器的实际样品检验 |
4.2.10 免疫传感器对低浓度稀释的H7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
4.2.11 免疫传感器对H7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 |
4.3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化学传感器 199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D]. 王盼盼. 军事科学院, 2021
- [2]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D]. 高永为.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3]含共轭多硫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余沁. 南京大学, 2020(09)
- [4]rGO修饰半导体异质结界面调控提高对含氮有害气体的检测[D]. 李强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高稳定性全固态电位型传感器[D]. 刘凯凯. 烟台大学, 2020(02)
- [6]新型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D]. 黄小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铜基MOFs的定向组装及其汗液乳酸与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D]. 王正运.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硒醇化合物检测的荧光探针构建与应用[D]. 郭雅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基于苝二酰亚胺和三蝶烯类功能分子的合成[D]. 薛波.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改进丝网印刷电极与多功能纳米金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D]. 黄炎炎.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