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

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

一、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鹭[1](2021)在《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传承和发扬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的传统本土文化,国内掀起了一阵“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众多建筑师参与其中,力求改变“千村一面”的乡村风貌,笔者在其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乡村建设项目,努力将地方性历史文化特色和本土建筑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并积极探索其融入到当代设计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陕西丹凤“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对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自然要素、建筑风貌、人文要素以及本土材料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基于丹凤县的自然因素和本土营造特征完成该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本文以传承丹凤本土营造特色为基础目标,发扬本土文化特征为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在丹凤进行本土营造建筑设计。首先,基于对本土营造的基础理论梳理,总结其发展脉络,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当下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实践案例,对36个本土营造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归纳,并对其建设方法进行提取和总结,为后续建筑设计提供方法论;最后,以上述本土营造设计理论基础和乡村建设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实地探勘。调研以自然地理要素、历史文化脉络、空间布局分布以及乡土建筑特色等本土营造特征为设计依据,从设计定位、总图布局、建筑单体、绿色技术设计四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深入对“党员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践创作研究,使“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设计既能结合自然山水、融合村落肌理、体现本土特征,又能结合现代功能、融入先进技术、注入生态理念等,通过多种要素结合进行现代创新设计,进而实现对丹凤县本土营造特色的传承和本土文化特征的发展。期望本文所提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能够为丹凤当代本土建筑的设计开拓思路,对今后丹凤地区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乔丹[2](2020)在《严寒地区温室大棚热风采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农业温室大棚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太阳辐射能量偏少,与其它地方相比,寒冷地区温室大棚的保温隔热和采暖越冬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最大化的获得太阳能、如何更好地实现保温隔热、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供暖才可保障温室大棚温度均匀性要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的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以下研究:(1)建立了温室大棚太阳直射得热和散射得热的数学模型,基于Dest软件,深入研究了温室大棚最冷月总辐射得热、采暖季总辐射得热、全年总辐射得热随大棚倾斜角和朝向角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要求下的大棚倾斜角和朝向角。以哈尔滨地区为例,大棚设计优化倾斜角度为31°,优化朝向角度为267°,即南偏西3°。通过对不采暖大棚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进行实测,发现最冷月温室大棚的太阳辐射得热基本能保障温度要求,但是夜间温度偏低,必须进行采暖。(2)建立温室大棚动态负荷的计算模型,基于EnergyPlus软件,分别对无保温隔热措施的常规大棚、设置隔热地基的单层膜温室大棚、双层膜保温温室大棚,进行最冷月逐时负荷和供暖季负荷的动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隔热地基和双层膜对减小寒区温室大棚的热负荷效果非常明显,是寒区温室大棚必须采取的节能措施。(3)为了解决常规采暖方式下,温室大棚温度梯度过大的难题,依据温室大棚的空间尺寸特点,提出全热风的采暖方式。在温室大棚在隔热地基和双层膜作用下动态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温室大棚的热风采暖系统。为了研究热风采暖形式下温室大棚的气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特点,基于Airpak仿真软件,对热风采暖温室大棚进行了数值模拟建模和网格划分。(4)针对上送下回、下送上回、两侧送风和低送高回等四种热风采暖送回风方式,基于Airpak仿真模拟,分别考察了这四种送回风方式下温室大棚白天和夜间的气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特点,结果表明最优的送风方式为两侧送风。本文指出了隔热地基、双层膜和采暖对寒区温室大棚的重要作用,提出的热风采暖方式可为寒区温室大棚的建设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张兴惠[3](2019)在《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雾霾”已成为关系基本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农村冬季供暖对雾霾的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全国大力推广“煤改气”和“煤改电”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因地制宜为农村供暖成为缓减雾霾的突破口。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供暖技术作为缓解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手段,正在快速发展。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软件模拟和实验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进行了研究。(1)通过调查山西省农村地区建筑特点及供暖方式,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可知,农村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很差,热耗高且室内热环境差,大部分未按建筑节能标准建造。基于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外墙和屋顶对能耗的影响因子最高,因此,节能改造应主要加强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性能,提升建筑物的气密性。(2)农村供暖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从定性角度选择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的评价体系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最好。(3)结合不同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表现,对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进行了农户自身财务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计算了生命周期成本回收期、财务净现值(FNPV)及经济内部收益率,结果表明该供暖系统可产生良好的间接效益,可通过价格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户选择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方式的积极性。(4)对不同供暖方式进行了环境效益评价分析,计算了粉尘、SO2和NOx的排放量,通过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研究建议推广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5)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利用Energy Plus模拟了农村住宅的冬季热负荷和供暖能耗,打破了通过比较太阳能集热器温度和蓄热水箱设定水温去控制太阳能供暖系统启停的控制模式,自主设计了带温度补偿的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的自控策略,最大限度使用太阳能,实现了热源之间的平稳切换。(6)实验期间室内温度能维持在16~18°C,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舒适、干净、便利的生活环境。经实验测试得,太阳能微通道集热板的集热效率主要集中在60%~70%之间,蓄热水箱的换热系数在0.94~0.98之间。经Energy Plus软件模拟得,农宅的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为46.86 W/m2,100 m2住宅供暖季累计能耗为24.3 GJ。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供暖季提供的总能耗为35.91 GJ,太阳能占比63.31%,生物质炉占比36.69%,供暖季的使用小时数分别为1935 h和1239 h。同时,太阳能/生物质供暖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67.66%,火用效率为16.17%。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源综合利用的特点,为实现农村的清洁供暖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方案,对于改善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王乃可[4](2019)在《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宅建设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大量营建破坏生态环境、高能耗和低舒适存在矛盾和社会生活适应性不足等,都是摆在农宅建设面前问题,而我国在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传统民居长期以来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体现地域环境适应性、代表地域特色文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系列生态建筑经验,因此,研究如何将传统经验的设计思想、营建方法与现代农宅适应性设计相结合,是有现实意义的探索。首先,由于华北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住宅建设需求,选取华北寒冷地区典型农村住宅进行全面的实态调研,对农宅建设、居住和使用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其次,对北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从地形地貌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和材料利用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取传统经验中聚落选址与布局、建筑形态与空间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然后结合现状问题和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从村落选址与规划、建筑空间与构造、能源和材料利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以大连市裴屯村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为试点,将设计策略加以实际应用,提出三种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分别适合村内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产生活模式。在建筑构造和适宜技术的应用上,将传统经验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提高住宅舒适性方面争取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实态调研深入了解农宅需求,以传统经验为切入点研究适合农宅现状的设计方法,以生动具体的方案表述对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践设计验证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希望对当下的农宅设计研究和新农村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王菁[5](2018)在《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的需求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如何从空间设计上实现乡村庭院设计生态化,如何将生态设计手法通过图解方式普适化表达,是风景园林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图解归纳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为研究目标,基于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相关理论和地域自然特征分析,首先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和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其次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多个乡村庭院案例进行生态目标判定、设计手段解析和条件性判定,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归纳,最后以图解方式提出了若干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语汇和多类生态设计手法组合。论文共分为六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依次展开相关研究论述。第一章,梳理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写作框架。第二章,对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案例分析法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同时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通过对秦岭北麓地域自然特征的梳理,明确与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炼相关的环境因子及其特征,提出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第四章,在调研基础上,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和鄠邑区6个乡村庭院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分析其设计手段现状;第五章,经相关理论和案例验证,以生态目标为指导,对案例中现状设计手段以图解方式提炼为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及其组合模型;第六章,论文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研究结论,并对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出展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深度访谈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典型个案深度解析及跨案例补充验证的方法,通过较为严密的操作步骤进行图解研究,最终提炼出较为普适性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的生态设计手法语汇33条以及生态设计手法组合3种,为该类型研究提供指导。

林琳[6](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朱娜[7](2018)在《岭南地区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岭南农村现存的能耗过大、各类资源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和地域特色流失等问题,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号召,平衡农村与城市居住环境上的发展差距,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夏热冬暖气候的岭南地区为研究范围,以绿色装配式农居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力求通过研究得到适合岭南地区使用的绿色装配式设计策略。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与界定,对研究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分析了岭南农居在建造和使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引入与绿色节能技术的引入两个解决方向,为后文具体设计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为对岭南地区农居装配模块化设计研究。通过对岭南样本村落农居的功能房间种类、生产生活方式、家庭人口结构和经济收入水平等细项进行深入调研,将调研结果作为装配模块设计研究的实际基础,结合模块尺寸制定的理论基础对岭南农居的各功能房间开间进深进行合理合用的尺寸推敲,并参考模块组合的两种方式制定了标准轴网法,确定了适合岭南地区装配式农居使用的的两种大空间轴网和一种小空间轴网。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为岭南地区农居绿色设计策略研究。这一部分从被动式节能策略与主动式节能策略两个方面对岭南农居的绿色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先是对岭南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进行了说明,针对岭南最显着的“湿热”气候特征,从防热、防湿两个方面对传统民居中的气候适应性被动式节能做法进行了提取与归纳总结,在做到绿色节能的同时,对岭南的地域特征进行延续和保留;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适合岭南地区农村使用的主动式节能策略,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最后,在文章第四部分的第五章中对绿色装配一体化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四点原则,结合了前两部分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了适合岭南农村地区使用的三种一体化设计策略。从遮阳构件、通风构件、主动式节能设备与建筑一体化的详细设计、安装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在第六章中,通过两个岭南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方案,对文章结论进行了运用和展示。笔者希望通过目前的前瞻性研究,为解决岭南农村的现存问题,得到一些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结论,有望在农村地区装配式建造方式实现普及之后的实际工作中为建立绿色农居装配式户型图集、标准化手册等提供参考的样本和依据。

马睿[8](2018)在《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乡村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乡村改造、乡村激活的实践建造活动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是现阶段针对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刚接触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学者很难理清现阶段乡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年鉴、书籍、期刊论文等回归年代,总结历年的乡村政策、乡村理论研究、乡村建设实践情况等等,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践所处的历史背景、性质、引导阶层、成果等的差异,将建国后的68年分成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又对这三个大的时期分别分析并进行详细分期。研究对各个分期归纳整理内容包括乡村理论研究情况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乡村理论研究情况主要借助于分析权威期刊《建筑学报》1954年创刊以来有关乡村的576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内容、数量变化等等,来得出乡村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对于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论文、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对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各个时期的乡村发展政策,得出每个时间段的乡村建设实践的背景、引导阶层与引导方式、最终成果等等。最后,对建国以来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乡村单体建筑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层面分别分析,归纳出建国以来的三次“设计下乡”的内容、性质、方式、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周清华[9](2017)在《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自维持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逐步推进,生活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人们对节能、环保、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越发强烈;对改变现有农村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利用、环境状况的意愿逐步增强。因此,基于以上大环境的基础,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将共建共享的理念应用在自维持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并在农村社区这一中观层面进行研究。以共建共享的理念进行推广应用,有助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前期,通过文献查阅、数据整理,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地域范围、气候条件以及能源分布,为自维持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再者对京津冀地区的农村社区进行调研分析,主要通过实地走访测量了北京周边和河北境内的若干农村社区,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资料在社区空间组织、生产生活模式、社区设施配套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基本原则,为共建共享型社区设计提供依据;第三,挖掘现有农村社区在能源利用和节能措施上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并加以分析、总结,成为自维持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出发点;最后,基于上面的基础、依据以及出发点,分别在邻里、组团、社区三个层级上探讨自维持技术及其应用,每个层级分别从共享的基本条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许兰广[10](2016)在《兰州地区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热特性数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作为目前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以其安全、经济、无污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建筑节能的特点。为了提高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的集热效率,在传统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相变材料构建相变墙体,利用Fluent软件,对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进行数值研究,探讨在兰州地区应用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的可行性和舒适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等参数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的传热过程是一种非稳态的周期性过程。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对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热性能的数值研究在非稳态条件下进行。在相变传热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二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对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在不同时刻不同外界条件下温度场和速度场等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模拟房间的平均温度较当日室外环境最低温度高27K左右,较室外环境的平均温度高17K左右,证明了在兰州地区应用相变太阳墙系统的可行性。同时,在考虑不同空气夹层宽度的情况下,对二维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综合考虑空气夹层进出口平均温差及空气流量大小两方面因素,得出空气夹层宽度以15cm为宜。(2)建立了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三维模型,与二维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相变材料板的使用方式不同,在三维系统模型中,将相变材料添加到重质墙体中,组成相变墙体式太阳墙系统。对三维相变墙体式太阳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同时,为了验证相变墙体在系统中的储热效果,与三维传统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的送风风速及房间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表明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在兰州地区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舒适性。此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流场的变化趋势与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环境温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比不同时刻系统的流动与传热规律,可为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房的推广使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二、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论文提纲范文)

(1)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
        1.1.2 乡村建设的困境
        1.1.3 现象:个人及团体层面的乡村建设实践
        1.1.4 项目缘起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本土营造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相关词义辨析
        2.1.2 相关营造理念
    2.2 脉络梳理
        2.2.1 整体概述
        2.2.2 当代本土营造脉络梳理
        2.2.3 社会及学界的关注
    2.3 本土营造的影响要素
        2.3.1 自然要素
        2.3.2 技术要素
        2.3.3 人文要素
    2.4 本章小结
3.本土营造的设计内容研究
    3.1 相关实践案例研究
        3.1.1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3.1.2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3.2 设计方法
        3.2.1 回应自然环境
        3.2.2 回应社会人文环境
        3.2.3 对技术的创新
        3.2.4 设计方法总结
    3.3 小结
4.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马炉村与刘西有精神
        4.1.2 马炉村与乡村振兴
        4.1.3 党员活动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4.2 项目定位
        4.2.1 建筑性质——村镇公共活动中心
        4.2.2 党员活动中心服务对象及特点
        4.2.3 党员活动中心经济技术指标
    4.3 基地分析
        4.3.1 地理区位分析
        4.3.2 周边环境分析
        4.3.3 基地地形分析
        4.3.4 气候条件分析
        4.3.5 水资源条件分析
        4.3.6 景观条件分析
        4.3.7 造价与建材市场情况分析
        4.3.8 基地特征及应对策略总结
    4.4 总平面研究
        4.4.1 建筑入口的选择
        4.4.2 总平面布局形态多方案提出
        4.4.3 回归本土因素影响下的传统建筑
        4.4.4 总平面布局形态比选
        4.4.5 功能分区的确定
    4.5 平面图研究
        4.5.1 因山就势的院落布局
        4.5.2 隐于山林的体量控制
        4.5.3 典型空间设计
        4.5.4 院落空间设计
    4.6 剖面图研究
        4.6.1 建筑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6.2 景观与场地的剖面设计
    4.7 建筑单体的结构选型设计
        4.7.1 马炉村传统建筑承重结构形式调查调研
        4.7.2 承重结构的现代创新
        4.7.3 马炉村传统屋顶形式调查研究
        4.7.4 屋顶做法的现代创新
        4.7.5 马炉村传统外围护结构调查研究
        4.7.6 外围护结构的现代创新
        4.7.7 外维护结构的现代设计创新
        4.7.8 典型建筑单体整体结构示意
    4.8 造型设计研究
        4.8.1 马炉村建筑符号调查研究
        4.8.2 传统立面延续三段式
        4.8.3 屋顶造型设计
        4.8.4 墙身造型研究
        4.8.5 传统元素符号总结与选取
        4.8.6 立面图展示
    4.9 本章小结
5 本土营造技术措施
    5.1 节约能源
        5.1.1 墙体节能设计
        5.1.2 被动式采暖与遮阳设计
        5.1.3 被动式通风设计
    5.2 节约资源
        5.2.1 节材设计
        5.2.2 节水设计
        5.2.3 绿色施工
    5.3 绿色建筑检验
        5.3.1 日照检验
        5.3.2 采光模拟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严寒地区温室大棚热风采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温室大棚对太阳能利用研究
        1.2.2 温室大棚热负荷特性的研究
        1.2.3 温室大棚气流场与温度场的研究
        1.2.4 国内外综述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寒区温室大棚太阳能利用研究
    2.1 温室大棚基本情况
        2.1.1 大棚室外气候参数
        2.1.2 大棚的结构参数与热工参数
    2.2 温室大棚的太阳辐射得热
        2.2.1 温室大棚的透过体系
        2.2.2 太阳直射辐射得热
        2.2.3 太阳散射辐射得热
    2.3 大棚倾斜角对太阳辐射得热的影响规律
        2.3.1 不同倾斜角下的最冷月辐射得热量
        2.3.2 不同倾斜角下采暖季总辐射得热量
        2.3.3 不同倾斜角下的年辐射得热量
    2.4 大棚朝向角对太阳辐射得热影响规律
        2.4.1 不同朝向角下的最冷月辐射得热量
        2.4.2 不同朝向角下的采暖季辐射得热量
        2.4.3 不同朝向角下的年辐射得热量
    2.5 太阳能利用测试
        2.5.1 测试方法
        2.5.2 大棚土壤温度测试结果
        2.5.3 大棚空气温度测试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区温室大棚动态负荷特性研究
    3.1 大棚负荷计算方法
    3.2 EnergyPlus简介与模拟建模
        3.2.1 EnergyPlus软件简介
        3.2.2 EnergyPlus模拟建模
    3.3 无隔热措施大棚的负荷分析
    3.4 隔热地基对大棚负荷的影响规律
    3.5 双层隔热膜对大棚负荷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室大棚热风采暖系统数学建模
    4.1 大棚热风采暖系统
        4.1.1 大棚采暖特点分析
        4.1.2 大棚热风采暖基本参数
    4.2 数值求解的基本理论
        4.2.1 Airpak软件介绍
        4.2.2 湍流流动基本方程
        4.2.3 湍流模型的选择
    4.3 大棚模型求解设置
        4.3.1 网格划分
        4.3.2 边界条件的设置
        4.3.3 求解参数的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棚热风采暖的气流场与温度场分析
    5.1 上送下回式热风采暖效果
        5.1.1 白天采暖效果
        5.1.2 夜间采暖结果
    5.2 下送上回式热风采暖效果
        5.2.1 白天采暖效果
        5.2.2 夜间采暖效果
    5.3 两侧送风式热风采暖效果
        5.3.1 白天采暖效果
        5.3.2 夜间采暖效果
    5.4 左送右回式热风采暖效果
        5.4.1 白天采暖效果
        5.4.2 夜间采暖效果
    5.5 采暖送风方式的对比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能源现状分析
        1.1.2 供暖系统现状及政策分析
        1.1.3 农村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建筑节能及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1.2.2 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及能耗分析研究现状
        1.2.3 农村供暖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1.2.4 太阳能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1.2.5 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
    1.3 研究大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山西农村住宅建筑调查分析
    2.1 抽样方案设计
        2.1.1 抽样方式
        2.1.2 样本量计算
    2.2 问卷设计
    2.3 数据的预处理
        2.3.1 缺失值和异常数据的处理
        2.3.2 数据的转换处理
        2.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2.4 频数分析
        2.4.1 山西农村建筑基本信息
        2.4.2 山西省农村建筑冬季供暖热源
    2.5 基于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
        2.5.1 聚类分析的数学原理
        2.5.2 分析结果
    2.6 基于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
        2.6.1 多元回归分析数学原理
        2.6.2 分析结果
        2.6.3 对回归方程的检验
    2.7 山西农村供暖模式案例分析
        2.7.1 运城市临猗县土地暖
        2.7.2 临汾市吉县主被动太阳能
        2.7.3 晋中市榆次生物质炉
        2.7.4 运城市临猗县吊炕
        2.7.5 临汾市古县秸秆气化
        2.7.6 运城市闻喜县上镇村沼气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优选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AHP/FCE方法
    3.2 农村供暖系统评价指标的确定
    3.3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3.3.1 专家调查法
        3.3.2 专家调查结果
    3.4 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3.4.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
        3.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3.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5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优选的模糊综合评价
        3.5.1 建立因素集到决断集模糊关系
        3.5.2 模糊合成
        3.5.3 指标层的模糊评判
        3.5.4 综合评价的模糊评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生命周期经济评价
    4.1 评价目的
    4.2 评价方法概述
    4.3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
        4.3.1 供暖系统方案
        4.3.2 供暖系统设计参数计算
        4.3.3 生命周期经济评价目标及范围
    4.4 清单分析
        4.4.1 投入类数据清单及明细
        4.4.2 产出类数据清单及明细
    4.5 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评价
        4.5.1 系统生命周期现金流量表
        4.5.2 生命周期成本(LCC)回收期(农户投资回收期)
        4.5.3 农户财务净现值(FNPV)
        4.5.4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污染物排放量为指标的环境效益评价
    5.1 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2 电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3 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4 空气源热泵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5 太阳能/生物质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6 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6.1 燃煤锅炉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6.2 生物质锅炉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供暖示范基地节能改造及供暖系统分析
    6.1 典型农宅节能改造方案
    6.2 节能改造与Energy Plus中 K值的设计
        6.2.1 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变化
        6.2.2 节能改造前后室内温度变化
        6.2.3 Energy Plus中 K值的设计
    6.3 农村供暖系统优化设计
        6.3.1 热源系统的选择
        6.3.2 室内供暖末端系统
        6.3.3 农村供暖系统优化方案
        6.3.4 运行策略的设计
        6.3.5 运行策略的先进性
        6.3.6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4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实验
        6.4.1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的建立
        6.4.2 测试仪器及实验数据
    6.5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实验的结果分析
        6.5.1 太阳能集热板的集热效率
        6.5.2 蓄热水箱的换热系数
    6.6 供暖季的系统能耗分析
        6.6.1 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时间
        6.6.2 一次能源利用率和火用效率
    6.7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社会效益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和供暖系统问卷调查
附录二 :农村供暖系统指标权重排序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
附录三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选择评价问卷调查(模糊综合评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
        1.1.2 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必要性
        1.1.3 适应性农宅设计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及问题分析
    2.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2.1.1 调研对象及范围
        2.1.2 调研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2 调研区域村庄及住宅特征分析
        2.2.1 村落选址与布局特点分析
        2.2.2 农宅形式与居住模式分析
    2.3 寒冷地区农宅现存问题分析
        2.3.1 功能空间与建筑形式问题
        2.3.2 建筑构造与住宅节能问题
        2.3.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研究
    3.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类型及概况
        3.1.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的分类
        3.1.2 寒冷地区地形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3.2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3.2.1 聚落选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3.2.2 聚落布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3.2.3 建筑形态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3.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生态经验
        3.3.1 防寒保温的生态经验
        3.3.2 争取日照的生态经验
        3.3.3 通风降温的生态经验
        3.3.4 遮阳隔热的生态经验
        3.3.5 排水防潮的生态经验
    3.4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材料利用的生态经验
        3.4.1 就地取材
        3.4.2 因材制宜
        3.4.3 旧材再利用
    3.5 本章小结
4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1.1 选址与规划的适应性设计
        4.1.2 村落布局的适应性设计
        4.1.3 建筑形态的适应性设计
    4.2 建筑空间与构造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2.1 平面功能的适应性设计
        4.2.2 结构形式的适应性设计
        4.2.3 围护结构的适应性设计
    4.3 材料与能源利用适应性设计策略
        4.3.1 太阳能利用
        4.3.2 生物质能利用
        4.3.3 其他能源利用
    4.4 本章小结
5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以大连市裴屯村为例
    5.1 裴屯村概况
        5.1.1 自然地理特征
        5.1.2 人口构成和村域发展
        5.1.3 村域规划和建筑现状
    5.2 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
        5.2.1 基地选址与布局
        5.2.2 建筑设计
        5.2.3 适宜技术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附录 B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从现实问题到学科问题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概况
        1.2.2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外文献梳理
        1.5.2 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
        1.5.3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基本概念
        2.1.2 生态设计手法的基本特征
        2.1.3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在本文中的应用
    2.2 乡村庭院的相关理论
        2.2.1 乡村庭院的基本概念
        2.2.2 乡村庭院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
        2.2.3 乡村庭院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2.3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1 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2.3.2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3 案例分析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1 分析框架
        2.4.2 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分析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域自然特征分析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质土壤
        3.1.3 水文资源
        3.1.4 气候特征
        3.1.5 动植物资源
    3.2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对地域自然特征的适应性分析
        3.2.1 乡村庭院对地形地貌的适应
        3.2.2 乡村庭院对地质土壤的适应
        3.2.3 乡村庭院对水文资源的适应
        3.2.4 乡村庭院对气候特征的适应
        3.2.5 乡村庭院对动植物资源的适应
    3.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分析
        3.3.1 生态目标归纳的原则
        3.3.2 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典型案例解析
    4.1 典型案例解析步骤
    4.2 传统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子午街道南豆角村为例
        4.2.1 南豆角村区位概述
        4.2.2 生态目标判定
        4.2.3 设计手段解析
        4.2.4 本节小结
    4.3 经济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滦镇上王村为例
        4.3.1 上王村区位概述
        4.3.2 生态目标判定
        4.3.3 设计手段解析
        4.3.4 本节小结
    4.4 体验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鄠邑区祖庵镇南街村为例
        4.4.1 南街村区位概述
        4.4.2 生态目标判定
        4.4.3 设计手段解析
        4.4.4 本节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
    5.1 手法研究层次分析
    5.2 条件性判定
        5.2.1 设计手段总结归纳
        5.2.2 设计手段案例验证
    5.3 生态设计手法语汇
        5.3.1 生境改善
        5.3.2 庭院经济
        5.3.3 生态循环
        5.3.4 本节小结
    5.4 生态设计手法组合
        5.4.1 传统生产型庭院
        5.4.2 经济生产型庭院
        5.4.3 体验生产型庭院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后续扩展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图录
附录-Ⅲ表录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7)岭南地区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绿色环保生态需求
        1.1.3 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色节能住宅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现代农村住宅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岭南地区农居建造与使用中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方向分析
    2.1 岭南地区农居建造与使用中的现存问题
        2.1.1 农居建材能耗与施工能耗大
        2.1.2 农居建筑使用能耗大
        2.1.3 农居其他问题
    2.2 农村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向
        2.2.1 绿色建材与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的引入
        2.2.2 绿色节能技术的引入
    2.3 国内外现有案例分析研究
        2.3.1 国外农村绿色装配建筑案例
        2.3.2 国内农村绿色装配件案例
    2.4 岭南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目标与原则
        2.4.1 适用性原则
        2.4.2 绿色生态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地区农居装配模块化设计研究
    3.1 岭南农村住宅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3.1.1 宅基地制度的统一标准
        3.1.2 农村住宅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3.1.3 模数化具有可接受性
    3.2 岭南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与空间需求调研探究
        3.2.1 调研样本筛选与调研计划概述
        3.2.2 调研成果整理与分析
    3.3 基本装配模块的参数制定
        3.3.1 参数制定的理论基础
        3.3.2 参数制定的实际基础
        3.3.3 岭南地区农居各模块合用参数制定
    3.4 装配模数制定与组合方式研究
        3.4.1 尊重当地传统模数
        3.4.2 模数的优化
        3.4.3 考虑竖向的模数化控制
    3.5 装配结构与材料的合理选择
        3.5.1 我国现有的工业化住宅体系
        3.5.2 装配体系筛选考虑原则
        3.5.3 各结构体系比较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地区农居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4.1 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分析
        4.1.1 岭南地区的室外气候
        4.1.2 岭南地区的室内人体热感
    4.2 岭南传统民居的节能策略提取
        4.2.1 建筑防热策略
        4.2.2 建筑防湿策略
    4.3 适合岭南地区农居的被动式节能策略
        4.3.1 值得延用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总结
        4.3.2 岭南气候适应性策略运用形式参考
    4.4 适合岭南地区农居的主动式节能策略
        4.4.1 岭南地区农村目前的能源利用情况
        4.4.2 农村生态能源的概念与种类
        4.4.3 主动式节能技术的具体运用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装配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5.1 绿色构件的概念与种类
    5.2 绿色装配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5.2.1 农居美观性
        5.2.2 节能推广性
        5.2.3 施工便利性
    5.3 绿色装配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5.3.1 建筑安全、设备实用
        5.3.2 同步设计、同步安装
        5.3.3 有机结合、巧妙利用
        5.3.4 实现因地制宜
    5.4 绿色装配一体化设计的策略
        5.4.1 遮阳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5.4.2 通风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5.4.3 主动式节能设备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岭南地区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方案模拟
    6.1 方案一
        6.1.1 具有灵活适应性的装配平面布局
        6.1.2 岭南气候适应性绿色策略
    6.2 方案二
        6.2.1 具有全生命周期的装配平面设计
        6.2.2 岭南气候适应性绿色策略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本文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8)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大纲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乡村
        1.4.2 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实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建设(1949-1978)
    2.1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1950-1952)
        2.1.1 土地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2.1.2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
        2.1.2.1 解放以前乡村状况
        2.1.2.2 土地改革之后的乡村变化
    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乡村建设(1953-1956)
        2.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背景
        2.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2.3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业合作社规划
        2.2.4 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单体建造情况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1958-1978)
        2.3.1 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2.3.1.1 人民公社制度的两个发展阶段
        2.3.1.2 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2.3.1.3 集体化之后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
        2.3.2 人民公社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3.3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3.1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
        2.3.3.2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建筑
        2.3.4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4.1 人民公社后期的大队新村规划
        2.3.4.2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建筑
    2.4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建设(1978-2003)
    3.1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3.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78—1994)
        3.2.1 乡村工业化时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2.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
        3.2.3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实际情况
        3.2.3.1 乡村住宅数量的变化
        3.2.3.2 乡村住宅建设材料的变化
        3.2.3.3 乡村住宅平面功能的变化
        3.2.4 乡村工业化时期乡村规划与集镇建设
        3.2.5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
    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95-2003)
        3.3.1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3.2 城市单向主导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3.2.1 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3.3.2.2 城镇化变成各级城市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
        3.3.2.3 城市越来越不宜居
        3.3.2.4 “城不城、乡不乡”
        3.3.2.5 “回不去的是故乡”
        3.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乡村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
        3.3.4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规划及公用设施建设
        3.3.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3.4 小结
第四章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2003 至今)
    4.1 2003 年后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乡村的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4.1.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4.2 城乡统筹理念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
        4.2.1 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综述
        4.2.1.1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
        4.2.1.2 农房建设指导加强
        4.2.1.3 危房改造推进
        4.2.1.4 “建材下乡”与建筑节能
        4.2.1.5 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4.2.1.6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评选和保护
        4.2.2 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4.3 新时期个人、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4.3.1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会性实验
        4.3.2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区营造”
        4.3.3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建造技术的延续与更新
        4.3.3.1 建筑的自然调节
        4.3.3.2 传统材料的优化利用
        4.3.3.3 新型建造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
    5.1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阶段分析
        5.1.1 第一阶段:乡村集体化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1.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1.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1.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2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2.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2.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2.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3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下得乡村建设实践
        5.1.3.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3.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3.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2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发展趋势分析
        5.2.1 政府、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趋势
        5.2.1.1 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态度转变
        5.2.1.2 设计师职能的转变
        5.2.2 建造组织形式的转变分析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发展趋势
        5.2.3.1 民居选址的变化
        5.2.3.2 建筑形式的变化
        5.2.3.3 民居功能布局的变化
        5.2.4 建造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5.2.4.1 建造材料、结构的变化
        5.2.4.2 建筑装饰的变化
        5.2.5 规划层面的发展趋势
    5.3 建国后的三次“设计下乡”
        5.3.1 第一次“设计下乡”
        5.3.2 第二次“设计下乡”
        5.3.3 第三次“设计下乡”
        5.3.4 三次“设计下乡”的比较研究
    5.4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反思
        5.4.1 专业层面
        5.4.1.1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
        5.4.1.2 社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割裂
        5.4.2 社会层面
        5.4.2.1 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
        5.4.2.2 各方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5.4.2.3 教育上重城轻乡
    5.5 展望
        5.5.1 多元产业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5.5.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5.5.3 加强从业者保障,培养乡村建筑师
        5.5.4 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农村软实力
        5.5.5 乡村自治导向,完善民主体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基本数据
附录2 :建国后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一览表

(9)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自维持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组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组织结构
2 京津冀地区农村社区现状分析
    2.1 社区自然条件分析
    2.2 社区现状情况
        2.2.1 社区空间组织
        2.2.2 生产生活模式
        2.2.3 社区设施配套
    2.3 社区能源资源利用情况
        2.3.1 能源利用现状及分析
        2.3.2 节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3 邻里级自维持技术及应用
    3.1 邻里级自维持技术共享的基本条件
        3.1.1 共享的基本原则
        3.1.2 建筑组合模式研究
    3.2 主动式太阳能热水相关技术及应用
        3.2.1 太阳能热水技术选型
        3.2.2 构造设计要点
        3.2.3 末端装置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3.3 附加阳光间相关技术及应用
        3.3.1 基本形式及构造优化
        3.3.2 附加阳光间与户型一体化设计
    3.4 燃池相关技术及应用
        3.4.1 共享设计技术要点优化
        3.4.2 燃池与热水盘管卵石蓄热炕结合设计
        3.4.3 燃池技术与户型一体化设计
4 组团级自维持技术及应用
    4.1 组团级自维持技术共享的基本条件
        4.1.1 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1.2 组团模式探究
    4.2 地缘热泵相关技术及应用
        4.2.1 地缘热泵-太阳能热水技术及应用
        4.2.2 农村应用的适应性分析
        4.2.3 地源热泵技术在组团中的共建共享
    4.3 水窖雨水收集相关技术及应用
        4.3.1 水窖构造设计要点
        4.3.2 共享理念下的适应性设计
        4.3.3 水窖系统在组团中的共建共享
    4.4 生物质沼气相关技术及应用
        4.4.1 太阳能恒温沼气池应用
        4.4.2 共享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
        4.4.3 沼气池技术在组团中的共建共享
5 社区级自维持技术及应用
    5.1 技术共建共享的社区布局模式
        5.1.1 当前社区空间布局模式
        5.1.2 共建共享理念下的社区规划要点
    5.2 污水处理相关技术及应用
        5.2.1 污水处理技术类型
        5.2.2 阳光间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
        5.2.3 污水处理技术在社区中的共建共享
    5.3 垃圾处理相关技术及应用
        5.3.1 垃圾处理技术类型
        5.3.2 太阳能堆肥处理技术
        5.3.3 垃圾处理技术在社区中的共建共享
6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及实践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兰州地区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热特性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能源危机与建筑能耗问题
        1.1.2 太阳能利用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被动式太阳房
        1.2.2 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热特性国外研究进展
        1.2.3 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热特性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与相变传热过程分析
    2.1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
        2.1.1 太阳在空间中的位置
        2.1.2 太阳辐射强度
    2.2 相变材料的选取
        2.2.1 相变材料分类
        2.2.2 常用相变材料的主要特点
    2.3 相变问题的传热过程分析
    2.4 基于焓法的相变墙体传热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稳态条件下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热特性数值研究
    3.1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物理模型
        3.1.2 数学模型
    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场分布
        3.3.2 速度场分布
        3.3.3 压力场分布
        3.3.4 夹层宽度模拟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三维模型热特性数值研究
    4.1 物理模型与控制方程
        4.1.1 物理模型
        4.1.2 控制方程
    4.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3.1 改进型太阳墙系统温度场分析
        4.3.2 改进型太阳墙系统与传统型太阳墙系统热性能对比分析
        4.3.3 改进型太阳墙系统房间舒适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论文参考文献)

  • [1]马炉村党员活动中心本土营造设计研究[D]. 王秀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严寒地区温室大棚热风采暖特性研究[D]. 罗乔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D]. 张兴惠.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 [4]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D]. 王乃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5]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D]. 王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岭南地区绿色装配式农居设计策略研究[D]. 朱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 马睿.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9]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自维持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周清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10]兰州地区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热特性数值研究[D]. 许兰广.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混合被动式太阳能猪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