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论文文献综述)
苑明超[1](2008)在《复杂产品装配过程规划及仿真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及并行工程的不断深入发展,装配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装配技术的落后现状与其作用明显不符,在集成环境下进行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成为迫切需要。在计算机装配工艺规划中,装配序列规划是核心问题,装配序列规划是进行装配路径规划和装配过程仿真的前提条件,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干涉矩阵的装配序列规划及装配过程仿真。本文建立了基于干涉矩阵的面向对象的产品装配模型。首先将与产品装配有关的各种信息集成到装配工艺数据库,然后在集成的装配工艺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采用C++语言建立用于装配序列规划的类结构,将装配工艺数据库的信息读入到相应的类结构中。在计算机内存模式下,根据装配体的几何信息自动识别装配关系。根据子装配体对装配模型进行分层,根据工程语义信息对装配模型进行简化。在对装配体进行分层和语义简化的基础上,针对生成装配序列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干涉矩阵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该方法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首次将零件的工程语义信息引入到装配序列规划中,从而极大地减少规划时所考虑的零件数目,通过干涉矩阵分析了装配体的拆卸顺序,对可能的子装配进行识别,又进一步减少所规划的零件数量,从而高效地实现产品装配序列的生成,并优化了产品的装配顺序。在基于Unigraphics软件环境下,利用UG的CAD功能和二次开发功能,建立了基于OPEN/API的三维仿真环境,按照已经规划出的装配序列对装配过程进行仿真,人机交互指定装配路径。在仿真的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干涉检查,根据干涉结果对装配序列做出适当的调整。
范植华[2](1986)在《向量化概论》文中认为本文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串行运算向量化的基本思想、原理、方法及其用途。
程虎[3](1982)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文中提出 前言计算机是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进行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手段。计算机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已初具规模。就计算机软件来讲,系统软件正逐步完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研制工作有所开展,正在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品种和数量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计算机科学理论方面的工作开始做了一些,有的成果在国际上很受重视,计算机应用从早期的以国防尖端工程和科学计算为主,向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数据处理、实时控制和事务管理等方面扩展,已开发出一批
吴健安[4](1980)在《串行运算向量化综述》文中认为 巨型计算机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七十年代初面世以来,至今相继出现的机种有八、九种之多。从系统结构上分有多处理机,阵列机、关联阵列机及流水线机四种。最常见的是流水线(pipeline)计算机,如数据控制公司生产的 CDC STAR-100,德克萨斯仪表公司生产的 TI ASC,克雷研究公司生产的 CRAY-1等及阵列(Array)计算机,如布劳斯公司生产的 ILLIAC-Ⅳ,BSP 等。这些计算机具有较高的速度,如 ILLIAC-Ⅳ每秒一亿五千万次;SYBER-203每秒一亿次;新型的 SYBER 予计比 SYBER-203快四~八倍。印使已有这样高的速度的计算机,但仍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户的需要,如美
何新贵,童承璞,徐祖渊,黄振雄,李松清,田日强[5](1980)在《DJS-6 FORTRAN7编译程序系统》文中指出 一 引言 DJS-6 FORTRAN编译程序自1974年运行以来,对在国产机上推广应用FORTRAN程序设计语言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几年来的实践表明,FORTRAN作为一种块结构的算法语言具有不少优点和特色、它简单明了,易于初学,是进行科学计
梅协英[6](1977)在《流水线结构(续)》文中研究表明 2.流水线处理机的结构这一节,用 IBM 360系统91型机器作为例子研究流水线处理机的基本结构。讨论时序流水线的吞吐量。并对现有处理机如何解决流水线技术的各种特殊问题作出比较和说明。关于向量处理能力将在下一节讨论。2.1 时序流水线处理机的一个例子以 IBM 360系统91型机器[9]为例说明在时序处理机中流水线的工作过程。利用流水线技术和线路设计技术,中央处理机的计算能力已比7090系统提高了1~2个数量级。
梅协英[7](1977)在《流水线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迫切需要速度更快、成本较低的系统,因而流水线的计算机结构得到了很大重视。流水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使各子系统的速度相匹配,而又不会使整个系统的成本成倍增加。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更快速、更便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样采用不论是简单形式或复杂形式的流水线结构就更有希望了。本文考察了有关流水技术的许多理论上的考虑,评价和比较了各种以时序方式或向量方式进行操作的有代表性的流水线机器、已采用的解决有关问题的实际方法以及对各种因素的折中考虑。分析了简单流水线的性能、实际的速度限制和花费的控制设备代价。解决了系统设计者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缓冲、总线结构、转移和中断处理。研究了时序处理和向量处理的概念、向量处理的基本优点、它所需要的附加成本以及如何在时序和向量流水线间进行权衡。最后介绍了二台最新机器(CRAY-1和Amdahl 470V/6),用以分别说明可采用的流水线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可利用的流水线概念的简单而先进的程度。
查良钿[8](1976)在《先进科学计算机的向量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描述在ASC FORTRAN编译程序中用来从标准FORTRAN源代码发现和生成向量运算的技术。定义一组下标函数上的关系,它们提供为在DO循环中发现语句间和语句内的依赖性所必需的语义分析。提出确定满足本文中所定义关系的充分条件的定理。提出的定理构成在编译程序语义分析部分所实现的算法的基础。
R.G.Zwakenberg,刘宽名[9](1976)在《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文中研究说明CDC STAR-100将新的计算概念引到Lawrellce Liverinore实验室(LLL)。STAR是面向串(向量)的机器,当它对序贯存储的运算对象执行同样的操作时最有效。设计计算机的这个途径开辟了解题技术的新领域。某些在别的机器上又长又麻烦的算法,在STAR计算机上能够容易地和有效地编制程序。本文描述的向量扩充阐明,把LRLTRAN(FORTRAN的一个方言)扩充成为STAR的有效计算机语言的企图。这个补充将使LRLTRAN语言的编译程序产生向量代码,因此允许程序员通过LRLTRAN使用STAR硬件指令。
二、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产品装配过程规划及仿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装配序列规划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优先约束关系的装配序列求解 |
1.2.2 拆卸法求解装配序列 |
1.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
1.2.4 基于知识的装配序列求解方法 |
1.3 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 |
1.3.1 装配仿真的研究现状 |
1.3.2 装配仿真中的关键技术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产品装配信息建模 |
2.1 装配模型介绍 |
2.1.1 图结构 |
2.1.2 分层结构树 |
2.1.3 混合结构 |
2.2 装配建模的主要问题 |
2.2.1 装配建模的难点 |
2.2.2 本文的解决方法 |
2.3 装配模型的建立 |
2.3.1 宏观分层结构树 |
2.3.2 微观装配关系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拆卸的产品装配顺序规划 |
3.1 概述 |
3.2 基于"干涉矩阵"的装配序列生成方法 |
3.2.1 装配序列规划的总体思路 |
3.2.2 子装配体的识别 |
3.2.3 工程语义信息的引入 |
3.3 辅助零件的处理 |
3.4 装配顺序的生成及优化 |
3.5 装配顺序的评价 |
3.6 应用实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对象的装配过程仿真 |
4.1 概述 |
4.2 装配过程仿真的研究内容 |
4.3 装配过程仿真的基本原理 |
4.3.1 装配元件位姿和运动描述 |
4.3.2 装拆运动过程的表示形式 |
4.3.3 装配元件的运动变换 |
4.3.4 装配元件的具体操作 |
4.4 面向对象的装配过程仿真系统 |
4.4.1 装配元件的面向对象表示 |
4.4.2 面向对象的装配仿真系统的构建 |
4.4.3 装配过程仿真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仿真系统的开发 |
5.1 UG二次开发基础 |
5.1.1 UG二次开发接口 |
5.1.2 UG/Open API的应用范围 |
5.1.3 UG/OPEN主要模块简介 |
5.2 UG/Open API的初始化和终止 |
5.3 UG/Open API程序的运行模式 |
5.4 装配仿真系统软件构成与数据流程 |
5.5 应用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产品装配过程规划及仿真技术的研究[D]. 苑明超. 东北大学, 2008(03)
- [2]向量化概论[J]. 范植华. 电子学报, 1986(03)
- [3]计算机语言的发展[J]. 程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82(03)
- [4]串行运算向量化综述[J]. 吴健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980(03)
- [5]DJS-6 FORTRAN7编译程序系统[J]. 何新贵,童承璞,徐祖渊,黄振雄,李松清,田日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80(05)
- [6]流水线结构(续)[J]. 梅协英. 电子计算机动态, 1977(12)
- [7]流水线结构[J]. 梅协英. 电子计算机动态, 1977(11)
- [8]先进科学计算机的向量优化[J]. 查良钿. 电子计算机动态, 1976(11)
- [9]对于LRLTRAN的向量扩充[J]. R.G.Zwakenberg,刘宽名. 电子计算机动态, 1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