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恩鑫[1](2006)在《聚酯塑料PET瓶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聚酯塑料PET瓶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双向拉伸吹塑工艺”技术的应用。从PET树脂的分子结构、物理特性以及PET塑料瓶的特点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双向拉伸吹塑”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特性,产品在市场上的应用领域及优良特性和前沿发展。
黄志超[2](2018)在《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织物的起毛起球一直是纺织行业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常用解决方法主要有树脂整理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抛光法等。尽管这些方法在解决织物的起毛起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处理工艺相对复杂、耐久性差、手感不理想、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的织物抗起毛起球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制备了超低熔点共聚酯短纤维和水相超细粒子,创新性采用热粘合方法将其用于解决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具有抗起毛起球效果好、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论文为解决纺织领域中织物的起毛起球这一关键共性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同时也拓展了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采用直接酯化—缩聚法合成了两种超低熔点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I),采用FTIR、1H-NMR、13C-NMR、DSC、XRD、TG和SEM进行了表征。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乙二醇(EG)、新戊二醇(NPG)为原料,通过共聚制备了熔点为116120℃的PETI共聚酯,其特性黏度为0.67dL/g。结果表明:NPG的引入使共聚酯的Tm降低,Tg升高,结晶性能下降;AA的加入使共聚酯的Tm大幅降低,但Tg也降低;IPA的加入使Tm降低,结晶性能下降。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了熔点为110130℃的PBTI,其特性黏度为0.83 dL/g。结果表明:随着IPA含量的增加,Tm逐渐下降,共聚物的结晶能力也逐渐变弱。当IPA含量达到50%时,共聚酯很难结晶。如果在PBTI缩聚反应中加入5%的PEG-2000,共聚酯的结晶性能明显改善,但PEG的加入使其热稳定性下降。成核剂SiO2的加入可以改善共聚物的结晶速度,但对其结晶度的提高有限。和PETI相比,PBTI具有更好的结晶性能。因此,为了便于后续纺丝和制备粒子,论文选择PBTI为原料进行后续研究。论文对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的等温结晶性能、非等温结晶性能、流变性能等可纺性进行了研究。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的Avrami指数在23之间,成核机理都是异相成核。PBTI(50/50)等温结晶对温度最为敏感,而PBTI(90/10)等温结晶对温度最不敏感。因此随着PBTI中PBI含量的增加,共聚酯切片的干燥温度要降低,且PBTI(50/50)干燥和预结晶的温度不宜超过85℃,阶段升温干燥预结晶工艺是最优选择。PBTI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酯的Avrami指数在24之间,非等温结晶成核机理是介于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PBTI(90/10)非等温结晶对冷却速率最敏感,因而在成型过程中对温度场的依赖性最大。PBTI共聚酯的流变性能表明:共聚酯的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在260℃时PBTI(70/30)非牛顿指数最大,其纺丝熔体的非牛顿性最弱。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共聚酯在低剪切速率下对温度更敏感。在低剪切速率时粘流活化能的大小为:PBTI>PBTI-PEG(50/50/5)>PBTI-PEG(45/55/5),在高剪切速率时粘流活化能的大小为:PBTI-PEG(50/50/5)>PBTI>PBTI-PEG(45/55/5)。剪切速率为2005000s-1时纺丝熔体流变行为对纤维成型非常重要。在温度为250℃、卷绕速度为3206m/min以及侧吹风速度为0.40.5m/s时纺丝结果表明:PBTI(50/50)低熔点共聚酯可纺性良好,线密度为140dtex/24f的PBTI(50/50)与普通PET的皮芯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87.35%。在其应力-应变曲线中可知PBTI的单纺纤维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论文研究了PBTI短纤维与其他纤维(涤纶、锦纶、棉、麻、蚕丝、毛、腈纶)的热粘合性能,而且还考察了PBTI短纤维混纺纱的性能以及对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BTI纤维对涤纶、棉、麻纤维的粘合力大。和ES热粘合纤维相比,PBTI热粘合性能更好。不同纤维的最佳粘结温度也不相同;使用PBTI纤维和蚕丝、羊毛、羊绒混纺的纱线中,PBTI纤维优先向纱线的外层转移。经过热处理后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纱线毛羽性能大幅改善;通过混入1015%PBTI短纤维的羊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由22.5级提高至4.55级,但手感变硬。论文以PBTI超低熔点共聚酯为原料,采用正己烷为连续相,去离子水为分散相,OS为乳化剂,PEG-400为分散剂,通过反相乳液-沉淀法制备PBTI共聚酯纳米颗粒的水相体系。结果表明:PBTI纳米粒子呈现均匀的棒状或米粒状结构,粒子体积平均粒径为10nm,PDI分布系数为0.724。以PBTI超细水相粒子为原料,通过浸轧方法将PBTI超细粒子负载到涤/棉织物和羊毛织物上,经热熔处理后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大幅提高。结果表明:涤/棉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由原来22.5级提高至5级,织物的断裂强力略有变化,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撕裂强力大幅提高。织物的透气率有所下降,抗弯刚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略有增加。羊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也有大幅提高。这种粒子的浸轧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保持织物的手感。
袁永浩[3](2014)在《PETG的增黏与拉伸工艺研究及其抗菌薄膜的研制》文中提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co-1,4-cylclohexyle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G),作为聚酯家族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增加幅度逐年上升。PETG的透明性优异,其韧性刚度在工程塑料中也属于佼佼者,并且易上色印刷,分解后对环境无污染等等优良性能。然而国外的技术垄断使得该材料在国内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国内试生产PETG材料的黏度较低,无法满足其工业制品的生产和消费者的要求,这严重限制了该材料在国内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为了改善国内试产PETG材料的熔体黏度较低和产品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本工作以国内试产PETG为主要原料,考察了γ-辐射、固相(后)聚合和反应挤出等工艺条件对PETG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拉伸工艺与PETG力学性能的关系;同时探讨了PETG抗菌薄膜的制备工艺,为这类材料的国产化开发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增黏工艺方面:在较小TAIC含量的范围内, TAIC作为敏化剂和低剂量的γ-辐照对PETG的特性粘数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不太显着;在玻璃化温度附近的温度范围内,含有少量TAIC的PETG的特性粘数,随固相聚合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其MFR则随之减小;在少量TDI存在下,反应挤出的PETG的特性粘数显着增大,MFR大幅度降低,加上固相聚合则效果更加显着。(2)拉伸工艺方面:PETG单丝的拉伸强度,随直径增大有所增加,随拉伸温度降低或拉伸速率提高而增大;PETG薄膜的拉伸强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优化了PETG挤出吹膜的加工工艺条件,探讨了温度和牵引速率对膜厚度的影响。(3)抗菌薄膜方面:用熔混挤出和吹塑方法制备了PETG/纳米ZnO/叶绿素新型复合抗菌材料。抗菌实验表明,发现该材料对大肠杆菌等具有高效的杀菌作用。
屈玲[4](2003)在《分子筛/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相结构及性能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首次利用介孔分子筛的择型约束、孔壁可修饰、介稳相状态等特点,通过穿孔原位聚合和聚合物熔体穿孔改性两种模式,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聚合物和介孔分子筛的嫁接。 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聚苯乙烯、浇铸尼龙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三种聚合物为切入点研究介孔分子筛MCM-41对聚合物合成体系、加工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 利用介孔材料MCM-41的有序孔道为纳米反应器使苯乙烯在此“微反应器”中受限生长,并由此制备了聚苯乙烯/MCM-41纳米杂化材料。主体材料MCM-41的晶体结构的有序性虽有所降低但依然完整,吸附性能下降,孔内聚合的聚苯乙烯的DSC曲线异常,呈中间隆起状,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约25℃。 在MCM-41/浇铸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中,MCM-41被充分剥离成基本纳米结构单元并均匀分散在尼龙6基体中。此复合时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尼龙6提高约10oC,大大提高了尼龙6为热稳定性能。纯尼龙 6的冲击强度是 1.77 KJ/n\填加了 5%ACM一 的尼龙 6的冲击强度是* .2 KJ/m‘。可见,MCM-41构引入提高了尼龙6的冲击强度。增韧后的尼龙可用于制作低温冷库材料、冬季体育用品等。 首次提出将孔性材料介孔分子筛 MCM* 作为结晶改善剂名于聚对苯M甲酸乙M酯中,研究它对PET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差这两方面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介孔分子筛 MCM对烈 5o的填加量与 PET共混后可明显地增加 PET的结晶速度。并且与其它各种改性及未改性的无机组分作填充剂相比,PET基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以 MCM* 为填充剂时为最大。很好地解决了结晶速度增加但结晶度降低过多的矛盾。
葛强[5](2007)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物理老化及其聚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是最早开发利用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芳香族聚酯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以及工程构件等方面。材料的物理老化问题一直是工业生产和材料应用十分关注的问题,对其性能、特别是在储存和使用中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很关键的。本文利用显微红外光谱热分析方法来观察PET在物理老化过程中官能团振动能量的变化情况,探求在物理老化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本质原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聚酯家族的新成员,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目前主要应用在纤维领域,如地毯、运动服装和非织造布等。本文通过显微红外光谱热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动态热机械分析以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对PET/PT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共混纤维和工程塑料的开发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生物细胞表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然多糖和寡糖。它们拥有许多独特的生物识别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天然的糖类物质由各种不同的单糖单元组合而成,其结构复杂且多样,给研究其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阐明糖类物质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日本的研究尝试合成了带有特定结构糖类修饰的化合物并进行了表征。本文通过显微红外光谱热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动态热机械分析以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对PET以及PET/PTT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PET表观焓变在84℃和119℃附近发生了两次突变。对于PET来说,其对应的低温区突变与其“自由非晶区”的结构变化有关,而高温区突变与其“受限非晶区”的结构变化相关。其热分析结果表明PET/PTT共混体系在无定形区达到了分子级别的混合程度,是完全相容的。在DSC扫描过程中,PET/PTT共混体系出现了双重熔融峰和双重结晶峰,以及热结晶峰的宽化现象,说明PET/PTT共混体系在进行有序排列时,倾向于各自单独结晶。PET/PTT共混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随着PTT组分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共混比接近5/5时,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则呈下降趋势。β-CD以及Ac-β-CD的红外光谱研究证明了β-CD上的羟基(—OH)成功地被乙酰基所取代,生成了Ac-β-CD;简单分析了带有磺化寡糖烷基侧链修饰的聚甲基丙稀酰胺类化合物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糖类物质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张爱丽[6](2010)在《聚醚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是一种含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TPEE具有突出的强度和耐热性,其物理、化学性能优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弹性体。随着TPEE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间苯二甲酸二甲酯(DMI)、乙二醇(EG)、新戊二醇(NPG)、聚四氢呋喃醚(PTMG)为单体,改变部分原料的投料比,用熔融缩聚法合成出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热分析(DMA)等手段测试了各样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FT-IR分析,出现C=O(1720 cm-1),-COO-(1232 cm-1),C-O-C(1098cm-1)主要官能团的吸收;磁核分析表明,NPG与EG的投料比与其在共聚物中的比例有所不同。2.应用二维核磁谱技术:H-HCOSY(同核相关氢谱),HMBC(异核多键相关谱),DEPT135℃(135碳谱),HSQC(异核单键相关谱),确定了高聚物的各原子团的连接方式和间接次序,并计算出各单元的摩尔比。3.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为非晶结构;动态力学性能表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存在两个Tg,分别对应软硬段,表明体系存在微相分离,但不明显,损耗模量比损耗因子表征微相分离效果更明显。4.动态流变研究结果表明: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的熔体是粘弹性流体,在测试范围内处于相分离状态,相形态随温度及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复数粘度η′及内耗正切值随熔体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5.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当气氛为氮气时,TPEE共聚酯只有一个降解台阶,起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温度、残余质量随着PTMG的含量增大而降低;当气氛为空气时存在两个降解台阶,第一个阶段的降解行为与氮气气氛中的相同;用Kissinger方法求算出共聚酯在氮气中的降解动力学参数发现,第二阶段的降解行为比较复杂,样品活化能随PTMG含量有所变化;用Flynn-Wall-Ozawa方法分析研究表明,样品的表观活化随着PTMG的增加而降低。
刘娜[7](2015)在《PTW反应性增容PP/PET共混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形状记忆高分子(SMP)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论文以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基料,使用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三元共聚物(PTW)反应性增容PP/PET(85/15)共混合金,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P/PET/PTW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测试仪、偏光显微镜(POM)、差式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维卡软化点测试仪分别研究了PTW含量对PP/PET共混合金的相形态、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断裂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PET/PTW共混合金中,PTW起到了反应性增容的作用,少量PTW即可显着提高PP与PET之间的相容性,细化了分散相PET的粒子尺寸,降低了界面张力,提高了PP与PET两相黏结。PET对PP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的结晶能力。PTW的加入,提高了PP与PET之间的作用力,阻碍了PP结晶,但对PP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采用FTIR分析,结果表明PTW分子链上的环氧基团与PET端基发生了开环反应,且PTW的乙烯链段同基体PP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PTW的加入提高了共混合金的相容性。对PP/PET/PTW共混合金的热致形状记忆能力分析表明,当PTW添加量为1份,拉伸温度为165℃,拉伸比为80%,形变回复温度为170℃,回复时间为120s时,PP/PET/PTW共混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达到最优,形状回复率可达到97.5%,形状固定率为98.85%。PTW能显着提高PP/PET共混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其断裂力学行为采用J积分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共混合金的断裂引发能(Jc)、裂缝断裂能(Rp)和最大裂缝拓展能(Rmax)等参数。结果表明,共混合金对裂缝的敏感性要高于圆孔,增容剂PTW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共混合金的抗裂缝断裂能力。PTW的引入缩短了PP/PET共混合金的塑化时间,提高了加工性能,对共混合金的耐热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李宁[8](2005)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和二阶熔融共混法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抗菌性PET/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对PET/POE/纳米TiO2三元复合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借助DSC、TEM、TMA、DMTA、Brabender混炼仪、Instron流变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一系列分析手段,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首先,在PET/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过程中,将纳米TiO2分散在乙二醇中,经过高频超声振荡后加入聚合反应体系中能够实现其在PET基体中的纳米级均匀分散,且纳米TiO2对于PET的缩聚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其缩聚反应时间显着缩短;其次,当采用二阶熔融共混法制备PET/TiO2纳米复合材料时,以EVA作为分散剂能够明显改善纳米TiO2和PET基体的相容性,使纳米TiO2在PET基体中实现了纳米级分散;再者,在PET/POE/TiO2三元纳米复合体系中,TiO2对基体表现出一定的增强增韧作用,而增容剂PP-MAH的加入使该三元复合体系的强度及韧性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另外,PET/TiO2纳米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且这种杀菌作用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上述实验结果为纳米TiO2抗菌剂的研究、应用以及抗菌性PET/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徐锦龙[9](2002)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文中认为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被认为是聚合物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运用反应性有机插层剂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采取原位聚合和熔融混合二种工艺制备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取得以下重要研究进展: 根据PET分子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新的反应性蒙脱土插层处理剂SS,分别采用原位聚合和熔融混合方法制备出具备不同结构和性能的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已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研究表明新的有机处理剂SS系列使蒙脱土与PET材料之间具有非常好的相容性。 研究了蒙脱土有机化处理反应过程,发现有机处理剂分子链上支链数量对插层吸附效果和扩胀蒙脱土晶层间距的能力有不同的影响,带有一个支链的有机处理剂具有最佳的阳离子交换吸附能力,而带有二个支链的有机处理剂则具有最大的膨胀蒙脱土晶层间距的能力。 首次对PET/蒙脱土原位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考察了原始蒙脱土的品质、有机土的状态和含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和原位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发现有机蒙脱土SS的加入使酯化和缩聚反应速度加快,表明它对酯化和缩聚反应都具有催化效应,但同时又会对缩聚反应中的气液传质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是剥离后的蒙脱土片层对体系中的小分子扩散起阻碍作用。 对二种方法制备的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和比较,通过XRD、TEM、SEM研究了蒙脱土硅酸盐纳米片层在PET基体中的插层/剥离、分散情况;通过XRD、IR研究了纳米粒子对PET分子链结构的影响。首次发现了在原位聚合样品中PET分子链大量采取与常规PET不同的左右式构象,而熔融共混样中PET分子链的构象与常规PET相同(反式);有机蒙脱土在原位聚合复合材料中能够被很好地剥离、分散,而在熔融共混插层复合材料中的剥离效果不如原位聚合插层理想;双插层过程中有机土的“退化”即层间距收缩的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这是在一定温度下有机处理剂分子降解或从蒙脱土晶层表面脱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附的结果。 通过DSC、TGA研究、比较了二种复合材料的结晶熔融行为和等温结晶过程并得到了结晶动力学参数。直这辗出飘土片雕浴…愿应 层般淬系史舵袅担感嫁作用兼丕照垦,而更多表现出类似增塑剂的行为,使材料的冷结晶速度有所加快,冷结晶温度向低温区移动,同时使材料的熔体结晶能力下降,结晶度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熔融插层复合体系中蒙脱土片层则体现出较强的异相成核作用,使冷结晶速度增加更快,冷结晶温度向低温区偏移也更大,熔体结晶能力也大大增强,结晶度上升。有机蒙脱土使PET的结晶过程更加复杂化,而现有的机理难以很好地予以解释,本文提出了表面带有大量活性有机分子短链的蒙脱土片层在体系中具有“模板效应”,这种效应对PET链的成核过程以及晶体生长过程起着特殊的作用。PET/蒙脱上纳米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研究表明,少量的有机上使原位聚合插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热变形温度降低:熔融插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但弯曲模量和拉伸模量大大上升,热变形温度也得到提高。通过气体透过率的分析研究了纳米片层在气体阻隔性方面所起的作用。直潞到工尘屋随直极上凭Z叨娜土原应累食擂詹 魁县直丈赏翅.gET.雕鸽能尝饿殖研驾缓暴。 研究发现原位聚合插层和熔融插层复合材料的熔体都属于非牛顿流动体系,后者的非牛顿性更强,前者的表观粘度对温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后者则表现出典型的填充聚合物的流动特性——表观粘度高、切力变稀现象明显,而且在较低有机土含量时就会出现常规填充聚合物在高含量时才会出现的类似固体的屈服行为。 对原位聚合插层复合材料的固相聚合过程和固相缩聚产物的熔融双峰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蒙脱上的加入同样会影响PET的固相聚合反应,蒙脱上片层对小分子扩散有阻碍作用,使表观缩聚反应速度下降,其影响程度比反应温度要大得多。时间和温度都可以使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完善程度提高,直至熔融双峰变成单一熔融峰。与常规PET不同的是,当固相缩聚温度接近熔融温度时,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熔融峰温几I与固相缩聚温度T、几c和Xo与反应时间t对数值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王娜[10](2006)在《三种PET/纳米颗粒材料的典型物理性能及混料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与各种纳米材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后,可形成多功能、耐热、高阻隔性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及市场前景。至今有关纳米增强PE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ET/粘土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对其它纳米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较少。 本文选用改性后的纳米SiO2、TiO2及有机蒙脱土(OMMT),与PET原位聚合制得聚合物/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结晶行为,通过傅立叶红外(IR)及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设计了避免纳米颗粒发生团聚的混料装置。 本文制得的PET/SiO2、PET/TiO2复合材料中,没有新的化学键形成,纳米颗粒与PET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物理作用。纳米SiO2及TiO2分别和分散剂聚乙二醇(PEG)同时加入乙二醇(EG),然后用超声波分散,可以明显改善其分散性。纳米SiO2及TiO2加入PET后,PET的相对粘度及特性粘度都有增加,纳米TiO2使特性粘度和相对分子量增加得更多。当SiO2的含量不超过2%时,能够略微提高PET的结晶温度;当SiO2的含量为3%时,结晶速率常数增大。加入纳米TiO2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PET/TiO2纳米复合体系只有TiO2含量为3%时的过冷度明显减小,结晶能力增强。 PET/纳米OMMT中,PET的链段结构没有受到破坏。有机蒙脱土以纳米级的片层分散在PET基体中,形成剥离型PET/纳米OMMT复合材料,加PEG时蒙脱土被剥离的程度更高。OMMT加入PET后,使PET的结晶温度提高。当OMMT含量为3%时PET/OMMT过冷度最小,OMMT片层对PET异相成核的作用最明显。在含量小于3%时,提高了PET的结晶速率。PET/纳米OMMT复合材料中随OMMT含量增加,相对粘度及特性粘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确立了避免纳米颗粒发生团聚的纳米颗粒与单体聚合物双喷混料装置。设计和选配了主要零部件,并对其进行强度的校核。其中较详细的设计了雾化喷嘴,得出索达尔平均直径(SMD)为80μm。
二、定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化(论文提纲范文)
(2)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低熔点共聚酯 |
1.2.1 低熔点共聚酯的概况 |
1.2.2 低熔点共聚酯的应用 |
1.2.3 低熔点共聚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1 国内研究进展 |
1.2.3.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热熔粘合纤维 |
1.3.1 热熔粘合纤维的分类 |
1.3.1.1 聚乙烯纤维 |
1.3.1.2 共聚酰胺纤维 |
1.3.1.3 共聚酯纤维 |
1.3.2 热熔粘合纤维的特点 |
1.3.3 热熔粘合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高分子微球材料 |
1.4.1 高分子微球定义 |
1.4.2 高分子微球分类 |
1.4.3 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 |
1.4.3.1 以单体为原料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
1.4.3.2 以聚合物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微球的方法 |
1.4.4 高分子微球的应用 |
1.4.4.1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
1.4.4.2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1.4.4.3 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 |
1.5 织物的起毛起球 |
1.5.1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 |
1.5.2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
1.5.2.1 纤维因素 |
1.5.2.2 纱线因素 |
1.5.2.3 织物因素 |
1.5.2.4 加工因素 |
1.5.3 织物抗起毛起球方法 |
1.5.3.1 棉麻织物 |
1.5.3.2 毛织物 |
1.5.3.3 混纺及交织织物 |
1.5.4 织物抗起毛起球研究进展 |
1.5.4.1 国内进展 |
1.5.4.1 国外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超低熔点共聚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设备 |
2.2.3 合成工艺过程 |
2.2.4 测试及表征 |
2.2.4.1 特性黏度测定 |
2.2.4.2 熔点测定 |
2.2.4.3 红外光谱分析 |
2.2.4.4 透射电镜分析 |
2.2.4.5 DSC热分析 |
2.2.4.6 等温结晶 |
2.2.4.7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
2.2.4.8 扫描电镜分析 |
2.2.4.9 热失重分析 |
2.2.4.10 切片干燥及含水率测试 |
2.2.4.11 核磁共振测定 |
2.2.4.12 流变性测试 |
2.2.4.13 端羧基含量测定 |
2.2.4.14 THF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低熔点共聚酯熔点控制原理 |
2.3.1.1 熔点与粘流温度 |
2.3.1.2 共聚法降低聚酯熔点的原理 |
2.3.1.3 改性剂的选择 |
2.3.2 PETI基共聚酯的表征 |
2.3.2.1 共聚酯样品的原料组成 |
2.3.2.2 FT-IR分析 |
2.3.2.3 NPG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
2.3.2.4 AA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
2.3.2.5 IPA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
2.3.2.6 组分对共聚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
2.3.3 PBTI共聚酯的表征 |
2.3.3.1 FT-IR分析 |
2.3.3.21 H-NMR分析 |
2.3.3.313 C-NMR分析 |
2.3.3.4 不同组分低熔点共聚酯熔点 |
2.3.3.5 共聚组分对低熔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
2.3.3.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 |
2.3.3.7 成核剂对PBTI共聚酯结晶的影响 |
2.3.3.8 PEG对PBTI共聚酯热稳定性影响 |
2.4 反应机理 |
2.4.1 SN2亲核取代反应 |
2.4.2 合成中的副反应 |
2.5 结论 |
第三章 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纤维成型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复合纺丝工艺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干燥与预结晶 |
3.3.2 PBTI的等温结晶行为 |
3.3.3 PBTI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
3.3.4 结晶和干燥工艺 |
3.3.5 复合纺丝与拉伸 |
3.3.5.1 PBTI共聚酯的纺丝流变行为 |
3.3.5.2 PBTI共聚酯的流变曲线 |
3.3.5.3 PBTI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
3.3.5.4 PBTI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 |
3.3.5.5 温度对PBTI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
3.3.5.6 组分对PBTI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
3.3.5.7 流变学研究对纺丝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
3.3.5.8 复合纺丝工艺 |
3.3.6 纤维的性能 |
3.3.6.1 纤维的形态结构 |
3.3.6.2 低熔点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 |
3.3.6.3 低熔点共聚酯纤维取向度 |
3.4 结论 |
第四章 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1 特性黏度的测定 |
4.2.3.2 DSC热分析 |
4.2.3.3 激光粒度分析 |
4.2.3.4 形态观察 |
4.2.3.5 溶解度参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微粒子的表征 |
4.3.1.1 丁达尔效应 |
4.3.1.2 激光粒径分析 |
4.3.1.3 PBTI共聚酯粒子的形态 |
4.3.2 超微粒子的性能 |
4.3.2.1 溶剂对PBTI共聚酯粒子特性黏度影响 |
4.3.2.2 溶剂对PBTI共聚酯粒子热转变温度影响 |
4.3.3 PBTI共聚酯的溶解 |
4.3.3.1 溶剂和沉淀剂 |
4.2.3.2 PBTI的溶胀制粉法 |
4.3.4 反相乳化液 |
4.3.4.1 乳化剂的选择 |
4.3.4.2 乳化剂量的影响 |
4.3.4.3 工艺条件的选 |
4.3.5 影响粒径及分布的因素 |
4.3.5.1 分散剂对粒径的影响 |
4.3.5.2 分散剂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
4.3.5.3 乳液连续相对粒径的影响 |
4.3.5.4 pH值对粒径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低熔点PBTI共聚酯在织物抗起毛起球中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热熔纤维的热粘合 |
5.2.3.2 热熔混纺纱的汉密尔顿转移指数 |
5.2.3.3 织物浸轧整理 |
5.2.3.4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热熔粘合机理 |
5.3.2 PBTI热熔纤维的粘结性能 |
5.3.2.1 PBTI热粘合纤维的DSC分析 |
5.3.2.2 温度对热熔纤维粘结性能的影响 |
5.3.2.3 不同热熔纤维的粘合性能 |
5.3.2.4 纤维的表面形态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5.3.2.5 热熔纤维剥离应力-时间曲线 |
5.4 PBTI热熔混纺纱的性能 |
5.4.1 PBTI热熔混纺纱的横截面形态 |
5.4.2 PBTI热熔混纺纱的径向形态 |
5.4.3 PBTI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 |
5.4.4 PBTI混纺纱回弹性 |
5.4.5 PBTI混纺纱径向分布 |
5.4.6 热处理对PBTI混纺纱强伸特性的影响 |
5.4.7 热处理对PBTI混纺纱的回弹性的影响 |
5.4.8 热熔混纺纱的毛羽性能 |
5.4.9 热熔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 |
5.5 PBTI混纺纱针织物抗起毛起球评价 |
5.6 PBTI超微粒子对涤/棉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影响 |
5.6.1 超微PBTI共聚酯粒子附着形态 |
5.6.2 PBTI粒子对涤/棉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
5.6.3 PBTI粒子对涤/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
5.7 PBTI粒子对羊毛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
5.7.1 PBTI粒子在羊毛针织物表面的附着形态 |
5.7.2 抗起毛起球动态曲线 |
5.8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3)PETG的增黏与拉伸工艺研究及其抗菌薄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PETG 的发展 |
1.1.2 PETG 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
1.1.3 PETG 薄膜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PETG 的研究 |
1.2.2 热收缩膜的研究 |
1.2.3 抗菌材料研究 |
1.3 主要存在问题及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PETG 的增黏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样品制备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5 小结 |
3 拉伸工艺对 PETG 性能的影响 |
3.1 主要仪器和原料 |
3.2 样品制备及拉伸工艺 |
3.2.1 单丝的制备工艺 |
3.2.2 拉伸样条及工艺 |
3.2.3 吹塑薄膜工艺 |
3.2.4 薄膜拉伸工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拉丝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2 PETG 力学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3 吹膜工艺结果与讨论 |
3.3.4 薄膜拉伸试验结果与讨论 |
4. PETG 抗菌膜的研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2 实验条件 |
4.1.3 样品制备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小结 |
5. 结论 |
5.1 增黏研究 |
5.2 拉丝研究 |
5.3 拉伸研究 |
5.4 膜的拉伸研究 |
5.5 抗菌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分子筛/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相结构及性能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 引言 |
1.1 沸石分子筛的结构和应用 |
1.2 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能 |
1.3 介孔分子筛的性质 |
2 以分子筛为纳米反应器的主客体反应 |
2.1 纳米反应器的概念 |
2.2 纳米反应器的孔道限域效应 |
2.3 沸石分子筛作为纳米反应器的研究 |
2.4 介孔分子筛在主客体化学中的应用 |
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3.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3.1.1 溶胶-凝胶法 |
3.1.2 反应器原位合成法 |
3.1.3 层间插入法 |
3.1.4 共混法 |
3.1.5 母料法 |
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4.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 |
4.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4.2.1 改善力学性能 |
4.2.2 高阻隔性 |
5 几种典型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5.1 尼龙6基纳米复合材料 |
5.2 PET基纳米复合材料 |
6 选题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制备聚合物/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
1 分子筛作为复合材料中无机填料的优势分析 |
2 实现聚合物/孔状硅酸盐新模式的两种方法 |
2.1 穿孔原位聚合模式 |
2.2 聚合物熔体直接穿孔的模式 |
3 聚合物/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
3.1 原位本体聚合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2 高聚物熔体直接穿孔的热力学分析 |
4 介孔分子筛对高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苯乙烯/MCM-41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1 聚苯乙烯/MCM-41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1.1 主体材料MCM-41的制备 |
1.2 苯乙烯穿孔原位聚合 |
1.3 表征手段 |
2 聚苯乙烯/MCM-41杂化材料的纳米相结构的研究 |
2.1 X射线衍射分析杂化样品的结构 |
2.2 傅立叶红外分析苯乙烯的聚合程度 |
2.3 样品的热重分析 |
2.4 样品中聚苯乙烯的存在场所 |
2.5 受限空间下聚苯乙烯性质的变化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单体浇铸尼龙6/MCM-41介孔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相结构及性能研究 |
1 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的性质 |
2 介孔分子筛作为尼龙6的无机填料的优势所在 |
3 MCM-41分子筛/单体浇铸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 无机填料的制备 |
3.2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 测试手段 |
5 MCM-41分子筛/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相结构 |
5.1 MCM-41与己内酰胺的相容性研究 |
5.2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相结构 |
5.2.1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XRD衍射图谱 |
5.2.2 不同填料的尼龙6复合材料在甲酸中的溶解实验 |
5.2.3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SEM扫描电镜分析 |
5.3 MCM-41对尼龙6晶型的影响 |
5.4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 |
5.5 MCM-41/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
5.5.1 无机粒子对聚合物的增韧机理 |
5.5.2 MCM-41对尼龙6的增韧作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各种不同无机填料对MC浇铸尼龙6性能的影响 |
1 13X型分子筛/MC浇铸尼龙6复合材料 |
1.1 X型分子筛的粒度分析以及它与己内酰胺的相容性 |
1.2 不同填加量的X型分子筛对尼龙6晶型的影响 |
1.3 不同填加量的X型分子筛对尼龙6力学性能的影响 |
2 纳米碳酸钙/MC浇铸尼龙6复合材料 |
2.1 纳米碳酸钙的粒度分析以及它与己内酰胺的相容性 |
2.2 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 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六章 介孔分子筛MCM-41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
1 PET结晶性能的两个方面 |
2 PET结晶速度的测定 |
3 一种首创的工程塑料PET结晶性能改善剂-介孔分子筛MCM-41 |
3.1 目前PET结晶改善剂存在的问题 |
3.2 PET/MCM-41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1 原料 |
3.2.2 复合过程 |
3.3 MCM-41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
3.3.1 MCM-41对PET结晶速度的影响 |
3.3.2 MCM-41对PET结晶度的影响 |
3.4 讨论介孔分子筛MCM-41对PET结晶性能的改善作用 |
3.4.1 介孔分子筛MCM-41对PET的异相成核作用 |
3.4.2 介孔分子筛MCM-41明显提高PET结晶度的原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设想 |
1 结论 |
2 设想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物理老化及其聚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ET及PTT概述 |
1.1.1 PET综述 |
1.1.2 PTT综述 |
1.2 聚合物材料物理老化的研究进展 |
1.3 PET及PTT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PET的共混改性研究现状 |
1.3.2 PTT的共混改性研究现状 |
1.4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以及在高聚物研究领域的前景 |
1.4.2 显微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 |
1.5 具有生物活性的糖类概述 |
1.5.1 环糊精简述 |
1.5.2 环糊精聚合物的应用 |
1.5.3 糖类修饰聚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PET物理老化的显微红外热分析 |
2.1.1 实验样品及仪器 |
2.1.2 显微红外测试 |
2.2 PET/PTT共混体系热性能分析 |
2.2.1 实验样品及仪器 |
2.2.2 DSC测试 |
2.3 PET/PTT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1 实验样品及仪器 |
2.3.2 DMA测试 |
2.4 PET/PTT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分析 |
2.4.1 实验样品及仪器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2.5 β-CD乙酰化、开环以及红外光谱分析 |
2.5.1 β-CD乙酰化 |
2.5.2 乙酰化β-CD的开环 |
第三章 PET物理老化及PET/PTT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3.1 PET物理老化的研究 |
3.2 PET/PTT共混体系热性能的研究 |
3.3 PET/PTT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
3.4 PET/PTT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四章 具有寡糖烷基侧链修饰聚合物的研究 |
4.1 β-CD及乙酰化β-CD的红外光谱研究 |
4.2 磺化寡糖烷基侧链修饰聚合物的生物活性简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聚醚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概述 |
1.2 聚醚酯弹性体的结构 |
1.3 聚醚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
1.4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合成 |
1.5 组成与结构性能的关系 |
1.6 聚醚酯弹性体的性能 |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醚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合成工艺简介 |
2.3 实验部分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聚醚酯弹性体分子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拉伸性能 |
4.5 结论 |
第五章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动态流变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降解动力学理论基础 |
6.4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6.5 结果与讨论 |
6.6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PTW反应性增容PP/PET共混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形状记忆材料概述 |
1.1.1 形状记忆高分子简介 |
1.1.2 形状记忆高分子分类 |
1.1.3 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分类 |
1.2 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
1.2.1 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的“记忆”机理 |
1.2.2 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理论研究 |
1.2.3 TSMP共混合金的研究现状 |
1.3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发展前景 |
1.4 PP、PET概述及其共混合金的研究进展 |
1.4.1 聚丙烯(PP) |
1.4.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
1.4.3 PP/PET共混合金的研究进展 |
1.4.4 PP/PET/增容剂共混合金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设备 |
2.2 试样制备 |
2.3 分析与性能测试 |
2.3.1 SEM观察 |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3.3 结晶形态观察(POM) |
2.3.4 X射线衍射(XRD)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2.3.6 热致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2.3.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8 断裂力学测试 |
2.3.9 动态流变性能 |
2.3.10 毛细管流变性能 |
2.3.11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
2.3.12 加工流变性能测试 |
2.3.13 维卡软化点测定 |
2.3.14 热变形温度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P/PET共混合金的基料配比的确定 |
3.2 PP/PET/PTW共混合金的相形态分析 |
3.3 共混合金结晶性能 |
3.3.1 DSC分析 |
3.3.2 共混合金结晶形态观察 |
3.3.3 共混合金晶体结构 |
3.4 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 |
3.5 PP/PET共混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 |
3.5.1 PTW含量对共混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3.5.2 形变回复温度对共混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3.5.3 拉伸比对共混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3.5.4 形变回复时间对共混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3.5.5 拉伸温度对共混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3.5.6 共混合金形状记忆过程机理 |
3.6 PP/PET/PTW共混合金的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7 PP/PET/PTW共混合金缺口断裂力学分析 |
3.8 共混合金的流变性能 |
3.8.1 旋转流变性能 |
3.8.2 毛细管流变性能 |
3.8.3 共混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 |
3.8.4 加工流变性 |
3.9 共混合金的耐热性能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PET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
1.1.1 聚酯品种、合成及应用 |
1.1.1.1 聚酯的品种 |
1.1.1.2 聚酯的合成 |
1.1.1.3 聚酯的应用 |
1.1.1.4 合成工艺进展 |
1.1.2 PET工程化改性研究进展 |
1.1.2.1 PET共混改性概况 |
1.1.2.2 无机纳米粒子填充PET体系结晶行为、流变和力学性能 |
1.1.3 PET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
1.1.3.1 抗菌防臭聚酯纤维生产技术 |
1.1.3.2 高阻隔性PET研究进展 |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1 纳米粒子的结构特性 |
1.2.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2.2.1 间层插入法 |
1.2.2.2 溶胶—凝胶法(sol—gel) |
1.2.2.3 共混法 |
1.1.2.4 原位聚合法 |
1.2.2.5 分子自组装及组装法 |
1.2.2.6 辐射合成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立意和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 |
2.2 PET/纳米TiO_2复合体系的原位聚合工艺 |
2.2.1 合成配方 |
2.2.2 聚合工艺 |
2.3 二阶熔融共混法制备PET/TiO_2纳米复合体系的工艺 |
2.4 二阶熔融共混法制备PET/POE/纳米TiO_2三元复合体系工艺 |
2.5 测试表征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原位熔融聚合法制备PET/TiO_2纳米复合体系的研究 |
3.1.1 PET缩聚产物的红外谱图表征 |
3.1.2 不同工艺条件下纳米TiO_2在PET基体中分散状态的观察 |
3.1.3 PET及PET/纳米TiO_2体系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3.2 二阶熔融共混法制备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研究 |
3.2.1 不同分散剂对纳米TiO_2在PET基体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3.2.1.1 不同分散剂体系对PET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1.2 不同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
3.2.2 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 |
3.2.3 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观察 |
3.2.4 PET/纳米TiO_2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
3.2.5 PET/纳米TiO_2复合体系松弛行为的研究 |
3.2.5.1 PET/纳米TiO_2复合体系静态松弛行为的研究 |
3.2.5.2 PET/纳米TiO_2复合体系动态松弛行为的研究 |
3.2.6 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3 PET/POE/纳米TiO_2三元复合体系的研究 |
3.3.1 PET/POE/纳米TiO_2三元体系亚微观相态的设计思想 |
3.3.2 PET/POE/纳米TiO_2三元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
3.4 PET/纳米TiO_2及PET/POE/纳米TiO_2抗菌性能的表征 |
3.4.1 纳米TiO_2抗菌机理 |
3.4.2 PET/纳米TiO_2及PET/POE/纳米TiO_2复合体系抗菌性能的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1.1 概述 |
1.1.2 课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2 层状硅酸盐的结构特征 |
1.2.3 蒙脱土的有机化插层处理 |
1.2.4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1.2.4.1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 |
1.2.4.2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4.3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1.2.4.4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物理性能 |
1.2.4.5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1.2.4.6 聚合物/蒙脱土插层复合热力学和动力学 |
1.2.4.7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展望 |
1.2.5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REFERENCES |
第二章 蒙脱土的有机化处理和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土及提纯 |
2.1.2 有机化处理 |
2.1.3 有机土粒径测定 |
2.1.4 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IR分析 |
2.1.5 X-射线衍射XRD试验 |
2.1.6 TGA试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原土的品质 |
2.2.2 有机化处理工艺 |
2.2.3 有机土的粒度 |
2.2.4 有机土的IR测试表征 |
2.2.5 TGA测试结果分析 |
2.2.6 有机改性土XRD测试结果及其晶层结构分析 |
2.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三章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位聚合制备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
3.1.2 熔融插层制备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原位聚合反应路线及原理 |
3.2.2 原位聚合反应工艺 |
3.2.3 熔融插层复合工艺 |
REFERENCES |
第四章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准备 |
4.1.2 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IR分析 |
4.1.3 X-射线衍射XRD试验 |
4.1.4 透射电镜TEM试验 |
4.1.5 扫描电镜SEM试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ET/蒙脱土的IR表征 |
4.2.2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 |
4.2.3 MMT在PET中的分散 |
4.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五章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样 |
5.1.2 DSC分析 |
5.1.3 TGA |
5.1.4 流变性能试验 |
5.1.5 力学性能试验 |
5.1.6 光学性能测试 |
5.1.7 气体透过性能试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ET/蒙脱土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5.2.2 PET/蒙脱土的热稳定性 |
5.2.3 PET/蒙脱土的流变行为 |
5.2.4 PET/蒙脱土的力学性能 |
5.2.5 PET/蒙脱土的光学性能 |
5.2.6 PET/蒙脱土的气体阻隔性能 |
5.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六章 PET/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样 |
6.1.2 DSC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ET/蒙脱土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6.2.2 PET/蒙脱土熔融插层复合物的等温结晶过程 |
6.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七章 有机蒙脱土对PET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 |
7.1 实验部分 |
7.1.1 聚合实验方法 |
7.1.2 分析测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有机蒙脱土对PET酯化反应过程影响分析 |
7.2.2 PET聚合过程动力学模型 |
7.2.3 气液传质速率模型分析 |
7.2.4 动力学及传质模型参数的拟合 |
7.2.5 有机蒙脱土对PET缩聚反应过程影响分析 |
7.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八章 PET/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固相缩聚及其熔融性能 |
8.1 实验部分 |
8.1.1 固相聚合实验方法 |
8.1.2 分析测试内容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固相缩聚反应速率 |
8.2.2 关于熔融双峰 |
8.2.3 熔融和结晶参数 |
8.3 结论 |
REFERENCES |
第九章 总结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成果 |
(10)三种PET/纳米颗粒材料的典型物理性能及混料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无机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无机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1.1 溶胶—凝胶法 |
1.2.1.2 原位生成法 |
1.2.1.3 辐射合成法 |
1.2.1.4 直接分散法 |
1.2.2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2.1 剥离—吸附 |
1.2.2.2 单体插层聚合 |
1.2.2.3 熔融插层 |
1.2.2.4 模板合成 |
1.2.3 纳米粒子的分散原理 |
1.2.3.1 物理分散 |
1.2.3.2 化学分散 |
1.3 PET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聚酯的发展历史 |
1.3.2 PET结构与性能 |
1.3.3 PET的制备 |
1.3.4 纳米改性PET |
1.3.5 PET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展望 |
1.4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 |
1.4.1 等温结晶动力学 |
1.4.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用仪器及设备 |
2.2.1 聚合装置 |
2.2.2 PET聚合工艺 |
2.2.3 PET/纳米复合材料聚合工艺流程图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2 特性粘度的测试 |
2.3.3 红外光谱测试 |
2.3.4 扫描电镜观测 |
2.3.5 X射线衍射 |
第3章 PET/纳米SiO_2及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1.1 纳米SiO_2的结构和特性 |
3.1.2 纳米SiO_2表面处理 |
3.1.3 纳米TiO_2结构和特性 |
3.1.4 纳米TiO_2表面处理 |
3.2 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特性粘度与分子质量 |
3.2.3 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2.4 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3.2.5 结晶动力学分析 |
3.3 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3.3.1 红外分析 |
3.3.2 特性粘度与分子质量 |
3.3.3 P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3.4 DSC图谱分析 |
3.3.5 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T/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1.1 蒙脱土的结构 |
4.1.2 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 |
4.1.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性 |
4.2 PET/纳米MM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
4.2.2 PET/有机MMT复合材料的表征 |
4.3 单体插层聚合形成纳米复合材料机理 |
4.3.1 热力学原理 |
4.3.2 能量法 |
4.4 性能分析 |
4.4.1 DSC图谱分析 |
4.4.2 结晶动力学分析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4 特性粘度与分子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单体与纳米颗粒双喷均混料装置设计 |
5.1 设计方案及原理 |
5.1.1 设计方案 |
5.1.2 设计原理 |
5.2 搅拌器的设计 |
5.2.1 电机的选择 |
5.2.2 联轴器的设计 |
5.2.3 轴承的选择 |
5.2.4 轴的设计与校核 |
5.2.4.1 轴的设计 |
5.2.4.2 轴的校核 |
5.2.4.3 轴端平键的选择和校核 |
5.2.5 圆筒壳容器的校核 |
5.2.6 连接与装配 |
5.3 喷嘴的设计 |
5.3.1 喷嘴的性能 |
5.3.2 最大流量原理法 |
5.3.3 喷嘴设计计算 |
5.3.4 喷雾质量预估及影响因素 |
5.3.4.1 喷雾质量预估 |
5.3.4.2 雾化质量影响因素 |
5.3.5 雾化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声明 |
四、定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酯塑料PET瓶的开发与应用[J]. 王恩鑫. 橡塑资源利用, 2006(01)
- [2]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D]. 黄志超.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2)
- [3]PETG的增黏与拉伸工艺研究及其抗菌薄膜的研制[D]. 袁永浩. 郑州大学, 2014(02)
- [4]分子筛/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相结构及性能的探索性研究[D]. 屈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03(01)
-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物理老化及其聚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葛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07(11)
- [6]聚醚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D]. 张爱丽. 东华大学, 2010(08)
- [7]PTW反应性增容PP/PET共混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娜.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 李宁. 北京化工大学, 2005(07)
- [9]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 徐锦龙. 浙江大学, 2002(02)
- [10]三种PET/纳米颗粒材料的典型物理性能及混料装置设计[D]. 王娜.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