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崇民[1](2006)在《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表明,原生晕方法是地球化学寻找金属矿床最有效的方法。应用原生晕方法能在矿床不同勘查阶段追踪盲矿体、确定矿体赋存部位。可指导矿区外围及区域成矿带上的矿点或异常分类评价,提高中大比例尺的矿产预测水平,为发现新矿床提供依据。还可为研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矿质来源、围岩蚀变等提供地球化学证据和基础资料。
林名河,林忠南[2](1977)在《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 铜矿床位于赣东北九岭东西向隆起带、华夏系永新—乐平拗褶带和新华夏怀玉山—武夷山构造隆起带之复合部位。出露震旦亚界双桥山群上部千枚岩系,燕山期各类岩体侵入其中(图1)。
张振亮[3](2003)在《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外带组成部分,位于中国江西省德兴市境内,为著名的德兴铜矿田内的主要矿山。矿床拥有铜金属量520万吨(以铜金属工业品位0.40%计算),钼金属量12.8万吨,伴生硫1757万吨,伴生金215吨,伴生银1279吨(均属可供利用储量),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型斑岩铜矿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处在扬子准地台内江南台隆东段的南缘,区域构造上受江南台隆和钱塘坳陷之间的赣东北深断裂带控制,居于深断裂带的上盘。矿田之所以在德兴地区出现,乃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特定的地质构造和岩浆条件的复合控制下成矿作用的必然产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德兴斑岩铜矿以来,先后有多位地质工作者对该矿进行过仔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尽管德兴斑岩铜矿各热液成矿阶段中形成的石英、硬石膏、萤石、方解石中,均含有丰富的流体包裹体,且包裹体类型多、阶段齐全、大小不一(大的粒径可达40微米,小者不足1微米),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系统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分布及与成矿的关系等,或者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而在《德兴斑岩铜矿》一书中,朱训等人虽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矿的包裹体特征如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类型、盐度及成矿压力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该书在研究流体包裹体时,采用的是包裹体群体分析的方法,如均一温度和爆裂温度的测定;没有按阶段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没有对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及其它特征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和研究斑岩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促进该类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温常压条件下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特征研究”的资助下,笔者选择了“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及其意义”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以石英、方解石为主矿物,采用包裹体群体分析和单个包裹体分析相结合、天然流体包裹体和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研究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包裹体特征,旨在阐述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的过程、成矿物质的迁移和沉淀机制,指导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通过两年多的系统研究,获得以下结论和成果:⑴矿区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普遍含有大量流体包裹体,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包裹体类型多样,气相、液相、气液两相、含子晶多相、含液相CO2的多相包裹体均有出现,表明成矿流体由高温向中高温—中低温—低温演化,为一个复杂的连续反应过程。⑵矿床的成矿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斑岩和围岩的蚀变温度范围为110—5500C,部分5500C以上;主要金属硫化物沉淀阶段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其含矿热流体的温度变化范围为190—4000C。至少存在两个成矿高峰期:一个为磁铁矿的成矿高峰期,兼有部分黄铁矿、磁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辉铋矿等矿物出现,含矿热流体的主要温度范围为300—4000C;另一个为黄铜矿、黄铁矿的成矿高峰期,兼有部分镜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斑铜矿、辉铋矿等金属矿物出现,含矿热流体的主要温度范围为200—2500C。<WP=7>⑶从矿床的深部到浅部,由斑岩的接触带到接触带的内外两侧,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矿液自下向上运移而成矿,越向上,矿液活动越强烈,且斑岩下接触带矿体的成矿温度低于上接触带的成矿温度。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含矿热流体的温度也逐渐降低;具体到每一个成矿阶段,开始时温度较高,结束时温度较低。因此,成矿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含矿热流体的温度下降过程。⑷含矿热流体的含盐度变化范围为3—65Wt%,个别高于65Wt%,甚至可达82Wt%,高盐度流体范围(即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分布范围)与工业铜矿体和矿化斑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⑸成矿深度为1000—2500米(距当时地表深度);成矿压力变化范围为90—2000个大气压。成矿过程中,含矿热流体曾发生多次减压,并使其液相发生多次沸腾现象。主要成矿作用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到相对开放的条件下结束。⑹据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和铜厂铜矿成矿作用研究,该矿主要成矿阶段的金属硫化物大规模淀积,主要跟流体的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有关,但混合作用是主因,围岩蚀变和热流体的交代作用是次因,还原硫的参与则是推进剂,沸腾作用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主成矿阶段以前的矿化,主要是跟减温减压引起的沸腾作用有关,但早期的围岩蚀变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⑺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阴离子成分主要以Cl-、F-、CO32-、HCO3-、SO42-等为主,可能还有部分S2-、HS-等;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SO2等。阳离子以K+、Na+、Ca2+、Mg2+为主,同时还有部分Fe2+、Fe3+、Cu2+、Cu+、Pb2+、Zn2+等。成矿作用过程中,一般先形成方解石及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等难溶矿物,然后才形成石盐、钾盐等易溶矿物,这也在包裹体子晶的成分上有所表现。在此过程中,流体一般表现为盐度和密度由小到大再变小的演化规律。⑻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水的OH振动峰的拉曼位移、拉曼强度、半高宽随温度、压力、流体含盐度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温度的降低与盐度的增大,均会导致成矿作用的发生。但总的说来,?
刘志远[4](2005)在《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之前对该造山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机制、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地球动力学背景等问题,而对于造山带中大规模成矿作用与造山作用之间联系研究相对较弱。因此,本文以造山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机制为主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在深入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前震旦纪变质地层、火山岩和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 在系统分析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造山带范围内区域构造—岩浆—流体成岩成矿系统组成特征及演化,探讨了造山作用与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耦合关系。 (3) 将以上研究成果应用到成矿带内成矿预测的实际工作中,优选了成矿远景区和预测找矿靶区。 经过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新的进展和认识: (1) 确定赣东北乐德成矿带处于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之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及万年构造单元。这一区域自中元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和燕山期四个构造旋回以及褶皱基底形成、洋陆转化和陆内发展三大阶段,是一个经历多期造山作用的复合体。 (2) 通过对成矿带内金山、乐华、德兴及银山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其成因类型。 通过对金山金矿床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测试分析,首次确定了金山金矿区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并探讨了热水沉积作用与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金山金矿床形成演化的全过程:即成矿经历了初始矿源层→区域变质→动力变质→热水沉积→叠加改造五个阶段。 (3) 本文从构造体系、深源岩浆体系和流体体系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作用等三方面对乐德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 由赣东北深断裂带及其衍生的次级构造所组成的构造体系是控制区域地质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长期性与脉动性活动的特点,引发中—新元古代大规模海相火山喷发和中生代区域性的Ⅰ型花岗岩浆活动,把深部大量的成矿物质带至地壳浅部,为本区大规模多金属成矿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成矿流体体系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同样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不同成矿作用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含矿热流体。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矿床室综合组[5](1973)在《我国斑岩铜矿床的特征》文中提出 一、斑岩铜矿床概况斑岩铜矿床,已知在我国江西、山西、西藏、四川、黑龙江、吉林、云南、陕西、甘肃、福建、河南和河北等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地分布.斑岩铜矿约占我国铜矿总储量的24%,其中绝大部分为贫矿,少数为富矿,但可露采和露采配合坑采的储量占大部,并以硫化矿储量为主,氧化矿所占比例很小.从矿山生产实践效果来看,矿石物质成份比较简
王银宏[6](2005)在《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为例》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对象是潜在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内容是以远景区或靶区的形式确定未发现的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并对相应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进行估算,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区的矿产资源综合分析研究程度,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找矿信息平台,为勘查投资决策和勘查工作部署服务。文中首次应用三部式定量评价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典型成矿区带开展斑岩铜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并指出三部式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决策问题,它包括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科研资料的汇集,空间数据库、矿床模型、品位和吨位模型的建立,成矿信息的提取,成矿理论的应用,远景区的圈定和优化,以及资源量的估算等诸多方面。首次将成矿系统理论引入三部式定量评价体系。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深入认识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建立斑岩铜矿描述模型、成因模型、品位和吨位模型,使用主观概率法估算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各个远景区内潜在矿床的数目,依靠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得出深度为1000 米范围内90%概率研究区内斑岩铜矿潜在资源量560 万吨,50%概率为2860 万吨,有较大的资源潜力。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以丰度为33×10-6的块体下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圈出4 个地球化学块体,总面积为14259Km2。假设成矿率为2.75%,计算出深度为1000 米岩块中Cu 的总金属量为193810 万吨,斑岩铜矿潜在资源量4300 万吨。通过三部式定量评价方法与地球化学块体评价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斑岩铜矿定量评价对比研究得出研究区内斑岩铜矿资源潜力大,预测矿床主要位于地表以下500~1000 米范围内,尤其是鄂城-九瑞远景区和贵池-铜陵远景区。同时,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估算潜在矿床数目,提高预测精度,扩大适用范围,是今后三部式定量评价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王全明[7](2005)在《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文中指出铜是我国一直紧缺的、但需求很大、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我国矿产勘查中最重要的主攻矿产。本着立足于国内立开展铜矿产资源勘查来缓解我国目前及未来对铜矿资源供需矛盾的宗旨,结合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研究我国铜矿勘查工作部署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铜矿勘查地质工作程度研究和分析,圈定铜矿勘查可进一步提高工作程度的地区,预测铜矿资源潜力。为实现这一目的,论文主要通过建立我国铜矿勘查空间数据库,开展铜矿勘查程度分析,划分勘查程度等级,确定低勘查程度区域,预测和评价低勘查程度区铜矿资源潜力,提出铜矿找矿工作宏观部署建议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通过组织全国40 个省(市、自治区)、部级地勘单位,建立了目前国内迄今为止覆盖范围最大、数据量最多,包括勘查工作数据5172 条,矿区实物工作量数据12442 条,铜矿产地4961 处的铜矿勘查空间数据库。同时也是本文研究我国铜矿勘查程度的基础。2、对我国铜矿勘查程度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勘查程度等级划分标志,圈定了各勘查程度的等级空间范围。包括:1)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 世纪我国铜矿勘查工作的投入及其变化特征;2)根据铜矿勘查空间数据的图形特征和属性特征,应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开展了铜矿勘查程度与铜矿产出的内在联系性分析,提出我国铜矿勘查达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工作投入特征;3)以不同规模矿床所对应勘查程度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以钻探和工作投入积累次数为参数的程度等级划分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行政区划和全国Ⅲ级成矿区带两个地理范畴,分别开展了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对比研究,将我国Ⅲ级成矿区带铜矿勘查程度划分为9 级,总结了各级成矿区带的勘查程度特征;揭示了目前我国还存在193×104km2的低勘查程度区和414×104km2的空白区的事实;4)较系统地编制了全国铜矿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及总勘查程度分布图和相应的程度等级分布图。3、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国铜矿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区的铜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预测铜矿资源潜力为11008 万吨。在勘查投入与产出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以及低勘查程度区具有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线索的两个认识前提下,探索性地提出了采用高勘查程度区的参数指标为模型,通过勘查程度类比进行资源潜力预测的思路,对全国低程度区铜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为12498 万吨。4、立足于当前国家出资开展战略性矿产勘查的目标及任务前提下,提出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区铜矿勘查的的工作部署工作投入建议。包括需要开展铜矿资源调查评价的面积149×104km2,开展铜矿普查的面积约216×104km2;需要投入的钻探工作量约为3786×104m,设置调查和普查工作项目约1526 项。论文成果是在地质调查项目《中国20 世纪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和《中国东、西部地球化学块体资源潜力预测》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炼而成。在这些项目中,作者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和承担完成了文中相关方面的各项内容。
姚佛军[8](2012)在《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斑岩铜矿是全球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铜资源量占全球的50%以上。斑岩铜矿具有非常好的蚀变分带,利用遥感研究它的蚀变分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论文从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入手,对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和分子振动产生的吸收进行机理研究,研究了矿物物质成分、形成温度、分子键能与光谱吸收的关系,归纳总结了成矿热液对应的蚀变矿物在ASTER遥感数据各波段的吸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高寒山区的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矿集区、戈壁荒漠区的新疆土屋斑岩铜矿、植被覆盖区的江西德兴斑岩铜矿为代表,在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斑岩铜矿的遥感蚀变分带模型:岩浆热液期钾氢蚀变矿物晕在岩体和围岩形成蚀变矿物分带特征,即从岩体中心向外围围岩,岩浆热液温度逐步降低,形成的蚀变矿物温度也从中高温向中低温过渡,蚀变分带顺序为钾硅化带、绢英岩化带、泥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各蚀变分带蚀变矿物波谱特征具有显著区别,能够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提取,提取结果与实际蚀变分带情况对应关系非常好。本次研发出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包含了数据分析、信息提取和异常分类三大步骤,核心是信息提取,信息提取主要模型是比值法、斜率法、相关吸收深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该模型的建立是在矿床岩矿石波谱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论文从分子键振动和电子跃迁产生光谱吸收特征与元素丰度的关系入手,对多龙矿集区内地球化学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铜含量变化对ASTER光谱特征吸收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这个特征,利用铜元素的含量变化关系,通过四个特征指标相关比值、斜率指数、相关吸收深度指数和多项式指数的建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反演了区域内铜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与1:5万实测地球化学结果相近似。论文根据雷达数据对构造识别明显的特点,对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和西藏多不杂矿集区内断裂特征进行识别,识别效果比较好,雷达对分析矿田构造具有实用意义。最后论文通过对斑岩铜矿构造背景,岩浆岩特征、围岩特征、矿床构造特征、蚀变特征、元素分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的总结,并归纳了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模型、斑岩铜矿的遥感地球化学特征,斑岩铜矿雷达构造特征,遥感影像和岩性增强特征,建立了斑岩铜矿的遥感找矿模型,并在西藏多龙矿集区区域上进行了应用,共优选了7个靶区。
邱永泉,吴炜,武文[9](1992)在《斑岩铜矿在沿海火山岩区的找矿方向与途径》文中研究说明 在铜矿资源中斑岩型铜矿几乎占总储量的一半,居极其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火山岩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闽西发现大型斑岩铜矿床,在此区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已颇受关注。Lowell和Guilbert据典型矿床归纳的侵入-矿化-蚀变成矿模式也已广为人们借鉴。笔者特依据国外斑岩铜矿的区域分布特征及找矿经验作一扼要介绍,以期对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一些信息.
韩鹏[10](2019)在《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认为雄村矿集区位于西藏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论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雄村矿集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取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然后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找矿靶区圈定,最后进行工程验证。通过论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雄村矿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雄村组(J1-2x),矿集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裂隙为成矿元素提供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矿集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多期侵入的特点,侵入岩呈岩基、岩株或岩枝状产出,主要的含矿斑岩为早侏罗世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和中侏罗世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含矿斑岩侵入雄村组火山-沉积岩中,在斑岩体顶部和接触带附近的凝灰岩中形成斑岩型铜金(银)矿化。(2)运用传统统计法、EDA法和含量-面积分形法进行元素异常下限值确定的对比研究,得出EDA法更适用于矿集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研究,含量-面积分形法更适用于矿集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元素研究。矿集区土壤测量元素和岩石测量元素含量的数理统计特征显示,土壤中Cu、Au、Ag、Pb、Zn元素和岩石中Cu、Au、Ag、Pb、Zn、Mo、As、Sb、W元素分异性强,特别是Cu、Au、Ag富集成矿可能性高,与矿集区目前发现的矿化特征基本一致。(3)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土壤中元素可分为F1因子(Cu-Au)和F2因子(Ag-Pb-Zn)两类,岩石中元素可分为F1因子(Cu-Au-Ag-Mo)、F2因子(Co-Ni)、F3因子(Pb-Zn-Mn)和F4因子(As-Sb-W)四类。通过对土壤元素单元素叠加组合异常图与因子组合异常图的对比研究,确定因子组合异常方法圈定元素组合异常更为合理。(4)以土壤和岩石的各因子组合异常图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在矿集区内圈定了I-1、I-2、I-3、II-1、II-2、II-3和III-1共7个找矿靶区。I-1、I-2、I-3找矿靶区分别位于1号矿体、2号矿体和3号矿体范围内,与已发现矿体吻合度高,表明本文采用因子组合异常方法圈定找矿靶区是有效且合理的。对II-1、II-2找矿靶区进行工程验证,均发现新矿体,其中II-1找矿靶区内II-1-1矿体Cu平均品位为1.26%、Au平均品位为3.22×10-6、Ag平均品位为564.13×10-6、Pb平均品位为3.75%、Zn平均品位为2.03%,II-1-2矿体Au平均品位为1.38×10-6,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II-2找矿靶区内矿体Cu平均品位为0.74%、Au平均品位为1.43×10-6,属矽卡岩型矿体。
二、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的现状 |
1.1 铜矿 |
1.2 铅锌矿床 |
1.3 钨 (钼) 矿床 |
1.4 金矿床 |
1.5 铁矿 |
2 国外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现状 |
2.1 前苏联 |
2.2 加拿大 |
2.3 澳大利亚 |
2.4 美国 |
3 主要进展 |
3.1 理论上的进展 |
3.2 技术方法上的进展 |
3.3 解释技术的进展 |
3.3.1 异常的解释评价指标 |
3.3.2 区分分散矿化与有价值的矿化 |
3.3.3 矿体的异常剥蚀程度与位置确定 |
3.3.4 追踪矿化富集地带 |
4 展望 |
(3)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德兴铜矿发展概述 |
§1.2 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矿床地质背景及基本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概述 |
2.1.2 区域地质构造 |
2.1.3 岩浆活动 |
2.1.4 区域金属矿产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岩体特征 |
2.2.4 斑岩铜矿的一般特征 |
2.2.5 矿体特征 |
第三章 铜厂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
§3.1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特征 |
3.1.1 矿物中包裹体的发育情况 |
3.1.2 包裹体分类及分布特征 |
3.1.3 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 |
§3.2 温度研究 |
3.2.1 均一温度 |
3.2.2 均一温度的空间分布 |
§3.3 包裹体的成分及盐度分析 |
3.3.1 铜厂斑岩铜矿床包裹体内流体液相、气相成分 |
3.3.2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 |
§3.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3.4.1 成矿压力和沸腾现象 |
3.4.2 成矿深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其热力学性质 |
§4.1 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概述 |
4.1.1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目的和意义 |
4.1.2 研究现状 |
§4.2 合成实验 |
4.2.1 实验设计依据 |
4.2.2 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
§4.3 合成结果的检测 |
4.3.1 样品泄漏情况及包裹体生成情况的检测 |
4.3.2 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检验 |
4.3.3 压力测试 |
4.3.4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密度计算 |
4.3.5 实验结果评估 |
§4.4 合成包裹体的热力学研究 |
4.4.1 合成包裹体中流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
4.4.2 合成包裹体与天然包裹体的热力学对比 |
4.4.3 不同条件下的流体性质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非常温下的拉曼光谱特征 |
§5.1 拉曼光谱概述 |
5.1.1 拉曼光谱的产生与发展 |
5.1.2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
5.1.3 拉曼光谱在气液包裹体中的应用 |
5.1.4 拉曼谱图的几个重要参数 |
§5.2 合成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
5.2.1 水分子中的氢键作用 |
5.2.2 同一包裹体不同测试温度下的拉曼光谱特征 |
5.2.3 温压条件相同,含盐度不同的流体间的拉曼图谱特征 |
5.2.4 实验温度和盐度均相同,而实验压力不同的流体间的拉曼图谱比较 |
§5.3 铜厂铜矿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
5.3.1 加热条件下的流体拉曼光谱特征 |
5.3.2 冷冻条件下的流体拉曼光谱特征 |
5.3.3 不同温度下的CO2拉曼光谱 |
§5.4 合成包裹体与天然包裹体的拉曼特征相似性 |
§5.5 不同热力学条件下流体性质的变化 |
5.5.1 温度 |
5.5.2 压力 |
5.5.3 流体的含盐度 |
5.5.4 流体的突出变化 |
5.5.5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元素溶解、迁移和沉淀机制初探 |
§6.1 成矿元素的状态 |
6.1.1 高温下成矿流体中水的离解反应 |
6.1.2 含矿流体对金属矿物溶解与沉淀的影响 |
6.1.3 含矿流体中元素状态的探讨 |
§6.2 金属元素迁移方式与沉淀 |
6.2.1 氯和水在金属成矿中的作用 |
6.2.2 成矿物质的迁移方式 |
6.2.3 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机制 |
6.2.4 流体作用对成矿的影响 |
§6.3 成矿流体的P-T-X演化规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4)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简史 |
1.2.2 造山带研究现状 |
1.2.3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超大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指导思想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成果 |
1.3.4 技术路线和实物工作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环境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1 扬子地块之九岭构造单元 |
2.1.2 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 |
2.1.3 华夏地块之北武夷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层划分沿革 |
2.2.2 沉积层序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岩浆活动期次 |
2.3.2 岩浆岩的成因及演化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2.4.1 深部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4.3 断裂构造 |
2.4.4 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 |
2.5 变质作用 |
2.5.1 区域变质作用 |
2.5.2 动力变质作用 |
2.5.3 接触变质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 |
2.6 构造演化 |
2.6.1 多期碰撞造山带 |
2.6.2 构造旋回 |
2.7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7.1 岩石磁性特征 |
2.7.2 岩石密度特征 |
2.7.3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7.4 区域磁异常特征 |
2.8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8.1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2.8.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2.8.3 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章 区域矿床地质 |
3.1 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床 |
3.1.1 矿床地质 |
3.1.2 围岩蚀变及分带 |
3.1.3 矿体特征 |
3.1.4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类型 |
3.1.5 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阶段划分 |
3.1.6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 |
3.1.7 矿床成因 |
3.2 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型乐华多金属矿床 |
3.2.1 成矿构造背景 |
3.2.2 赋矿地层及含矿建造 |
3.2.3 控矿构造特征 |
3.2.4 岩浆活动 |
3.2.5 矿体特征 |
3.2.6 热水沉积成矿特征 |
3.2.7 矿床成因 |
3.3 斑岩型德兴铜矿床 |
3.3.1 花岗闪长斑岩 |
3.3.2 矿区地质 |
3.3.3 矿体特征 |
3.3.4 蚀变—矿化分带模式 |
3.3.5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类型 |
3.3.6 矿物共生组合与成矿期次划分 |
3.3.7 矿床成因 |
3.4 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山多金属矿床 |
3.4.1 火山岩(体)地质 |
3.4.2 矿区地质 |
3.4.3 矿体形态 |
3.4.4 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 |
3.4.5 矿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 |
3.4.6 矿物共生组合与成矿阶段划分 |
3.4.7 矿床成因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成矿带构造—岩浆—流体成岩成矿系统及其演化 |
4.1 元古宙成岩成矿体系 |
4.2 古生代成岩成矿体系 |
4.3 中生代成岩成矿体系 |
4.4 成岩成矿系统分析 |
4.4.1 成岩成矿构造体系 |
4.4.2 深源岩浆作用体系 |
4.4.3 成矿流体体系 |
4.5 区域成矿系列 |
4.5.1 元古宙动力变质金成矿系列 |
4.5.2 古生代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锰铅锌银铜成矿系列 |
4.5.3 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
4.5.4 成矿系列之间的联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规律 |
5.1.1 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5.1.2 区域成矿时间规律与造山作用的祸合关系 |
5.1.3 德兴地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 |
5.2 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6.1 成矿带找矿标志 |
6.1.1 区域找矿标志 |
6.1.2 矿床找矿标志 |
6.2 成矿远景区 |
6.3 找矿靶区 |
6.3.1 金山金矿床深部预测找矿靶区 |
6.3.2 朱林预测找矿靶区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
作者简介 |
图版 |
(6)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
1.3.1 指导思想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过程 |
2.2 主要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概述 |
2.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三部式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 |
3.1 三部式定量评价基本概念 |
3.2 三部式定量评价基本理论——成矿系统 |
3.3 三部式定量评价研究内容 |
3.3.1 矿床模型 |
3.3.2 圈定成矿远景区 |
3.3.3 估算潜在矿床数目 |
3.4 三部式定量评价准则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质构造演化与斑岩铜矿成矿系列 |
4.1 区域地质背景 |
4.1.1 区域壳幔结构基本特征 |
4.1.2 区域地层 |
4.1.3 区域岩浆岩 |
4.2 区域构造及演化 |
4.2.1 区域盖层及褶皱构造 |
4.2.2 区域构造演化 |
4.3 区域斑岩铜矿成矿系列 |
4.3.1 区域控矿构造 |
4.3.2 含矿岩体特征 |
4.3.3 围岩对成矿的影响 |
4.3.4 蚀变及矿化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三部式斑岩铜矿资源潜力评价模型 |
5.1 斑岩铜矿描述模型 |
5.2 斑岩铜矿成因模型 |
5.3 斑岩铜矿品位和吨位模型 |
5.4 蒙特卡罗模拟 |
5.5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斑岩铜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 |
6.1 区域三部式斑岩铜矿潜力评价 |
6.1.1 斑岩铜矿远景区的圈定 |
6.1.2 斑岩铜矿潜在矿床数目的估算 |
6.1.3 斑岩铜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 |
6.2 区域铜地球化学块体潜力评价 |
6.2.1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 |
6.2.2 地球化学块体筛选准则 |
6.2.3 地球化学块体资源潜力评价 |
6.3 区域斑岩铜矿潜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6.4 工作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铜矿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我国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 |
2.1 国内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进展 |
2.1.1 全国区域地质工作完成情况 |
2.1.2 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情况 |
2.1.3 存在的问题 |
2.2 铜矿勘查数据库设计 |
2.2.1 数据库概念模型 |
2.2.2 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模型 |
2.2.3 数据库逻辑结构及图层划分 |
2.2.4 属性数据项 |
2.2.5 矿产勘查程度数据与矿产地数据的逻辑关系 |
2.3 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 |
2.3.1 资料收集 |
2.3.2 资料理整 |
2.3.3 数据录入 |
2.3.4 图形数据生成 |
2.3.5 数据汇总 |
2.3.6 铜矿勘查程度数据 |
第三章 铜矿勘查程度分析 |
3.1 铜矿勘查程度特征 |
3.1.1 铜矿产调查评价 |
3.1.2 铜矿普查 |
3.1.3 铜矿详查 |
3.1.4 铜矿勘探 |
3.1.5 铜矿勘查投入工作数量总体特征 |
3.2 铜矿勘查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3.2.1 钻探工作量特征 |
3.2.2 槽探工作量分布特征 |
3.3 铜矿勘查投入总体特征 |
3.4 铜矿产地产出特征 |
3.5 勘查程度与矿产地 |
3.6 铜矿勘查程度等级圈定 |
3.7 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分布特征 |
3.7.1 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
3.7.2 各成矿区带铜矿勘查程度特征 |
第四章 铜矿资源潜力预测 |
4.1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预测方法简述 |
4.2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资源潜力预测 |
4.2.1 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
4.2.2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矿产资源潜力预测基本思路 |
4.3 地球化学块体圈定及其分布特征 |
4.3.1 源数据及块体下限值的确定 |
4.3.2 地球化学块体分布特征 |
4.3.3 主要成矿区带的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 |
4.4 典型铜矿区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其模型建立 |
4.5 铜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筛选与评价 |
4.5.1 我国铜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 |
4.5.2 成矿地质条件 |
4.5.3 铜地球化学块体筛选准则 |
4.5.4 铜地球化学块体成矿潜力评价 |
4.6 勘查程度对比预测 |
4.6.1 预测评价的指标参数 |
4.6.2 预测区的确定 |
4.6.3 铜矿资源潜力预测 |
4.6.4 全国铜矿资源潜力评述 |
第五章 主要铜矿资源潜力区评述 |
5.1 西南三江南段成矿带 |
5.2 天山成矿带 |
5.3 西南三江中段成矿带 |
5.4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
5.5 大兴安岭中南段乌兰浩特-巴林右旗铜成矿带 |
5.6 川滇黔铜成矿区 |
5.7 准噶尔北缘成矿带 |
第六章 找矿工作部署 |
6.1 找矿工作部署选区 |
6.2 找矿工作部署建议 |
6.2.1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
6.2.2 矿产普查 |
6.2.3 勘查工作投入 |
6.3 找矿工作部署可优先安排的区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及研究思路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技术创新 |
1.3.3 论文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遥感蚀变分带的机理研究 |
2.1 电磁波性质与物质相互 |
2.2 矿物光谱机理 |
2.2.1 电子跃迁 |
2.2.2 分子振动 |
2.2.3 吸收特征判断 |
2.3 矿物与岩石反射波谱特征 |
2.3.1 矿物波谱特征 |
2.3.2 岩石波谱特征 |
2.4 成矿热液光谱规律性总结 |
2.4.1 高温热液蚀变 |
2.4.2 中低温热液蚀变 |
第3章 与斑岩铜矿有关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
3.1 模型与数理推演 |
3.1.1 辐射传输模型 |
3.1.2 简单的数理推演 |
3.1.3 ASTER 异常提取模型试验 |
3.1.4 检出限及敏感性分析 |
3.2 预处理方法 |
3.2.1 去边框 |
3.2.2 去干扰 |
3.2.3 直方图正态判断 |
3.2.4 分区处理 |
3.2.5 掩膜与基础数据生成 |
3.3 信息提取方法 |
3.3.1 波段比值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吸收特征法 |
3.4 后处理 |
3.4.1 异常分级 |
3.4.2 异常优化 |
3.5 岩性增强处理 |
3.6 遥感解译 |
第4章 中国不同景观区典型斑岩铜矿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 |
4.1 西藏多龙斑岩铜矿矿集区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床地质 |
4.2 新疆土屋斑岩铜矿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床地质 |
4.3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 |
第5章 雷达技术在地质构造中应用初探 |
5.1 雷达数据简介 |
5.2 原理分析 |
5.3 处理技术方法 |
5.3.1 聚焦与多视处理 |
5.3.2 图像配准与滤波 |
5.3.3 地理编码 |
5.3.4 辐射定标与归一化处理 |
5.3.5 增强与拼接 |
5.4 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
5.4.1 多龙矿集区雷达解译结果 |
5.4.2 土屋铜矿雷达解译结果 |
5.4.3 德兴铜矿雷达解译结果 |
第6章 遥感地球化学模型 |
6.1 元素对矿物岩石光谱影响 |
6.2 遥感反演地球化学指标的建立 |
6.2.1 偏移与波段关系 |
6.2.2 几种指标分析 |
6.3 反演模型的建立与结果 |
6.3.1 多元回归分析 |
6.3.2 模型建立与效果 |
第7章 矿床蚀变分带遥感模型 |
7.1 遥感数据简介 |
7.1.1 TM/ETM 数据 |
7.1.2 ASTER 数据 |
7.2 波谱测量分析方法 |
7.2.1 波谱测量仪简介 |
7.2.2 测量原理 |
7.2.3 数据处理 |
7.3 多龙矿集区 |
7.3.1 岩芯波谱测量 |
7.3.2 矿床三维蚀变模型 |
7.3.3 蚀变岩波谱测试 |
7.3.4 遥感蚀变模型建立 |
7.3.5 模型分析 |
7.4 土屋铜矿 |
7.4.1 蚀变岩波谱测试 |
7.4.2 遥感蚀变模型建立 |
7.4.3 模型分析 |
7.5 德兴铜矿 |
7.5.1 遥感蚀变模型建立 |
7.5.2 模型分析 |
7.6 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 |
第8章 综合信息分析与靶区优选 |
8.1 斑岩铜矿的遥感找矿模型 |
8.1.1 找矿模型 |
8.1.2 斑岩铜矿基本特征 |
8.1.3 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模型 |
8.2 多元信息集成方法 |
8.2.1 GIS 平台 |
8.2.2 地物化遥综合 |
8.2.3 异常选取 |
8.3 靶区优选准则 |
8.3.1 优选准则 |
8.3.2 流程与方法 |
8.4 应用示例——多龙矿集区靶区优选 |
8.4.1 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模型 |
8.4.2 找矿靶区优选结果 |
第9章 结论 |
9.1 取得的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 |
2.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1.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1.4 区域遥感特征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体地质 |
第3章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1 样品点位分布 |
3.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3.2.1 传统统计法 |
3.2.2 EDA法 |
3.2.3 含量-面积分形法 |
3.2.4 方法对比分析 |
3.3 参数统计特征 |
3.3.1 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
3.3.2 元素离散特征 |
3.3.3 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3.4 多元统计分析 |
3.4.1 相关分析 |
3.4.2 聚类分析 |
3.4.3 因子分析 |
3.5 单元素叠加组合异常与因子组合异常对比 |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4.1 样品点位分布 |
4.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4.2.1 传统统计法 |
4.2.2 EDA法 |
4.2.3 含量-面积分形法 |
4.2.4 方法对比分析 |
4.3 参数统计特征 |
4.3.1 元素背景含量特征 |
4.3.2 元素离散特征 |
4.3.3 单元素异常特征 |
4.4 多元统计分析 |
4.4.1 相关分析 |
4.4.2 聚类分析 |
4.4.3 因子分析 |
4.5 因子组合异常 |
第5章 找矿预测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找矿标志 |
5.3 找矿靶区的圈定 |
5.3.1 找矿靶区划分原则 |
5.3.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5.4 工程验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进展[J]. 刘崇民. 地质学报, 2006(10)
- [2]江西某斑岩铜矿床分散晕的特征[J]. 林名河,林忠南.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77(04)
- [3]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 张振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
- [4]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D]. 刘志远. 东北大学, 2005(11)
- [5]我国斑岩铜矿床的特征[J].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矿床室综合组. 地质与勘探, 1973(06)
- [6]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斑岩铜矿为例[D]. 王银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
- [7]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 王全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
- [8]中国典型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模型研究[D]. 姚佛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9]斑岩铜矿在沿海火山岩区的找矿方向与途径[J]. 邱永泉,吴炜,武文.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2(01)
- [10]西藏雄村矿集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圈定[D]. 韩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