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N-羟基磺酰胺催化乙酐酯化丁醇

聚苯乙烯N-羟基磺酰胺催化乙酐酯化丁醇

一、CATALYSIS OF POLYSTYRENE N-HYDROXYL SULFONAMIDE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ANOL WITH ACETIC ANHYDRIDE(论文文献综述)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1](2020)在《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文中提出脂肪腈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材料和药物合成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脂肪腈合成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烷烃、烯烃、醛醇和胺类底物的氧化腈化,采用氰基源为反应试剂对烷烃、卤代烷烃、烯烃类底物的直接氰化,以及对酰胺、羧酸(酯)和醛肟底物的脱水腈化.同时,以丙烯腈、己二腈和乙腈为典型代表,概述了相关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进展和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脂肪腈合成与规模制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周昊[2](2020)在《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生漆是我国特色经济林树种漆树的分泌物,生漆中主要成分漆酚是一种具有邻苯二酚结构的烷基酚类化合物,不饱和漆酚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由于不同饱和度漆酚单体分离困难、漆酚结构不稳定、容易氧化聚合,限制了不饱和漆酚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公认的治疗癌症的重要靶点,HDAC抑制剂发现及合成已成为国内外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肿瘤靶点的不饱和漆酚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本文通过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纯度为90%以上三烯烷基漆酚单体,根据FDA批准使用的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SAHA结构设计系列的新型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通过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虚拟筛选出对HDAC2/HDAC8结合效果好的一些化合物,并进行化学合成,获得系列漆酚基HDAC靶向抑制剂类似物;通过体外评价其对HDAC2/HDAC8的抑制活性及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初步阐明构效关系;并通过检测其对肿瘤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达、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抗肿瘤作用机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合物的ADMET性质进行预测,推测其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其成药潜力。通过合成两亲嵌段共聚物m PEG-PBAE,制备负载漆酚衍生物的p 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获得低毒高效的纳米靶向抗肿瘤药物制剂。为生漆中不饱和漆酚作为新型HDAC抑制剂及抗肿瘤靶向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应用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不饱和漆酚中三烯烷基漆酚以732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银离子制备Ag+配位树脂,考察硝酸银浓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绘制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不同饱和度漆酚与银离子形成π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优化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三烯烷基漆酚的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 mol/L硝酸银溶液处理过的树脂在甲醇中对三烯烷基漆酚有较好吸附;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方程为q-1=0.1999C-1+0.0154;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Lagergren速率方程,拟合方程为ln51.04/(51.04-qt)=0.0165t。通过测定不同饱和度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表明三烯烷基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明显高于单烯和双烯烷基漆酚银离子配合物;动态吸附过程中Ag+配位树脂对三烯烷基漆酚的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12 mg/g的干树脂,在上样浓度为10 mg/m L,10%的乙酸乙酯甲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1.5 BV/h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三烯烷基漆酚的纯度可由61.24%提高到90.58%,回收率达到85.03%。(2)漆酚衍生物作为HDAC2/HDAC8抑制剂的设计、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以在漆酚烷基侧链尾部引入异羟肟酸基团,在脂肪链和苯环引入不同电子或位阻性的功能基团为设计思路,设计3个系列的30种新型漆酚衍生物作为潜在的HDAC抑制剂。并研究了所设计的漆酚衍生物对HDAC2/HDAC8的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情况。通过Glide对接打分筛选所设计的30个化合物对HDAC2/HDAC8的结合亲和力,其中10种化合物对HDAC2显示良好的Glide分数为-7.65至-8.47,10种化合物对HDAC8获得较好的对接分数为-8.18至-10.23。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化合物与HDAC2/HDAC8作用力和结合方式,显示Zn2+螯合、氢键作用和疏水性相互作用对这些化合物与HDAC2/HDAC8的高结合亲和力起贡献作用。另外从轨迹稳定性、氢键动力学、HDAC2/HDAC8构象柔性、锌离子配位、结合自由能和能量组成等方面对化合物与HDAC2/HDAC8形成的复合物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低RMSD值、氨基酸残基具有低RMSF值、稳定的氢键和Zn2+螯合作用、低的结合自由能值,结合自由能量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范德华能和静电自由能为这些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了主要贡献。(3)漆酚基异羟肟酸系列衍生物的化学合成选择与HDAC2/HDAC8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效果好且稳定结合的漆酚衍生物11种,研究其化学合成方法。以三烯烷基漆酚为原料,通过对其邻二酚羟基进行醚化反应,阻断漆酚氧化聚合,获得亚甲基醚漆酚,通过Diels-Alder、水解和缩合等反应,在三烯烷基漆酚侧链尾部引入异羟肟酸基团,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Schiemann(席曼)、氧化、还原等反应在漆酚烷基链引入羟基或羰基,在苯环中引入F、Cl、氨基、磺胺基、三氮唑、苯甲酰胺基、羟基或硝基等功能基团,成功合成11种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所有合成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IR进行了确证。(4)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体外活性评价采用试剂盒检测11种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对HDAC2和HDAC8的抑制活性,化合物对HDAC8的抑制活性要优于HDAC2;其中6种化合物显示HDAC2抑制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82.84~145.07 n M,6种化合物显示HDAC8抑制IC50值为16.22~24.62n M,均优于阳性药SAHA。采用计算机软件对11种化合物的ADMET性质进行预测,表明其均具备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具有很好的成药特性。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对Hela和HCT-116细胞抑制效果较好,对A549细胞抑制效果最差;其中6种化合物显示Hela细胞抑制IC50值为2.47-24.27μM,6种化合物显示HCT-116细胞抑制IC50值为12.24-25.91μM,7种化合物显示MCF-7抑制IC50值为5.22-13.58μM,均优于阳性药SAHA。抗肿瘤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当苯环中引入Cl、F、硝基、羟基或甲磺酰胺基,烷基链引入羟基或羰基都可显着增加抗肿瘤广谱性、HDAC抑制和抗肿瘤生物活性;苯环或烷基链上取代基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Cl>F>羟基>羰基>甲磺酰胺基>硝基>氨基>三氮唑>苯甲酰胺基。采用west-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漆酚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合物可显着诱导组蛋白H3和Tubulin的乙酰化表达,细胞凋亡和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主要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1和S期。(5)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p 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能采用一锅法,选用不同分子量的MPEG-NH2(Mn=2000或5000)和疏水胺单体(十二胺或十四胺),合成4种不同分子量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 PEG-PBAE),分别为m PEG2000-PBAE-C12、m PEG2000-PBAE-C14、m PEG5000-PBAE-C12和m PEG5000-PBAE-C14;通过IR、1H-NMR、GPC对4种共聚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4种共聚物分子量分别为7 666,8 920,10 666,11 920;考察了不同共聚物的CMC、粒径、zeta电位和载药量等性能,其中m PEG5000-PBAE-C12共聚物胶束的粒径大小合适,Zeta电位值最大,稳定性最好,载药量也最大。采用透析法制备负载漆酚衍生物的m PEG5000-PBAE-C12共聚物胶束,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负载漆酚衍生物共聚物胶束的处方进行优化,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载药共聚物胶束包封率EE%为80.68%,载药量DL%为23.45%,外观具有规则的球形结构,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60.1nm,Zeta电位值为33.4 m V,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考察了载药胶束的p H响应性和体外释药性,载药胶束在p H值为5.0的缓冲溶液中粒径增大和释药率明显高于p H值为6.5和7.4的缓冲溶液,p H值为5.0条件下72 h内累计释药率为98.7%,具有明显的p H响应性释药,采用MTT法体外评价载药胶束对HCT-116和A549肿瘤细胞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4.80和12.91μM,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游离漆酚衍生物。

喻文韬[3](2020)在《氧化条件下非贵金属催化构建含硫杂环化合物研究》文中认为含硫杂环是有机合成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分子骨架,被广泛地应用到天然产物的合成、药物分子的研究和材料化学的性能改进等方面。从中国古代药材硫磺和黑火药等的对硫元素的简单发掘,到如今用于复杂杂环分子青霉素和那非那韦(艾滋病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的合成,都与硫元素息息相关。氧化偶联反应是指两分子亲核试剂之间的反应,相比于传统的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之间交叉偶联反应,氧化偶联反应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底物的适用范围,成为现代有机化学中一种强有力的合成策略。近年来,过渡金属(特别是贵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由于其良好的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因此,选择丰富廉价的非贵金属催化剂、采用低毒的氧化剂或者直接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氧气作为氧化剂,更加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非贵金属催化的氧化条件下,把简单含硫化合物整合到各种有机杂环分子中的新合成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铜催化甲基芳烃类化合物苄位的碳氢官能团化、氧化以及环化反应:一种获取2-芳基苯并噻唑的新路径。在碘化亚铜作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物作氧化剂时,可以实现甲基芳烃类化合物C–H胺化、氧化以及环化反应,得到一系列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底物适用性广等优点。(二)铜催化需氧氧化的芳香族和杂芳族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的硫氰化反应。利用硫氰酸钾作为硫源,实现了芳香族化合物和杂芳香族化合物(吲哚、吡咯、以及苯胺等)高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硫氰化反应。该方法使用廉价低毒金属铜作为催化剂、绿色环保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官能团容忍性好。(三)铜催化需氧氧化的[3+2]环化反应,通过C–N/N–S键的形成构建5-氨基/亚胺基取代的1,2,4-噻二唑衍生物。通过一步C–N/N–S键的形成,实现了铜催化2-氨基吡啶/脒与异硫氰酸酯的[3+2]环化反应,获得了各种5-氨基/亚氨基取代的1,2,4-噻二唑衍生物。同时,该方法还具有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底物范围广等优点。(四)限制激发态的构象转换(RCTES):一种基于包含稳定环外碳氮双键官能团的杂环化合物来构建聚集诱导发光基元的可行策略。我们以[1,2,4]噻二唑[4,3-a]吡啶(TZP)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包含外环C=N双键的杂环分子来构建聚集诱导发射(AIE)单元的可行性策略。此外,高度稳定的AIE基元、明确的发光机制和方便的衍生化等优点,都为开发和设计新的AIE体系和光电材料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方向。(五)利用质子酸/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体系,从炔烃选择性合成不饱和的共轭非芳香/芳香杂环。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质子酸/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反应体系,利用炔烃、异硫氰酸酯和水的三组分反应,能够实现两种不同区域选择性。在水合硫酸铁作催化剂、三氟甲烷磺酸作添加剂和氟苯作溶剂时得到1,3-氧杂硫醇-2-亚胺衍生物;而在甲酸或盐酸为添加剂、硝基甲烷和六氟异丙醇共溶剂时生成噻唑-2-酮衍生物。机理研究认为该反应经过H2O和异硫氰酸酯的结合、自由基的生成、碳正离子和分子内环化等转化过程。

管栋梁[4](2019)在《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然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细菌逐渐进化出了与抗生素抗衡的耐药性,并且耐药性形势愈演愈烈。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如果不采取措施来遏制耐药性的进一步恶化或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升至1000万人,因此抗生素耐药性必将是人类现在和未来几十年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之一。在抗生素的兵器库中,糖肽类抗生素和环脂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分别作为人类抵御顽固耐药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临床上被用作严重耐药感染的紧急形势下最后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糖肽类抗生素甚至对多粘菌素耐药菌株的出现,这最后一道防线也变得岌岌可危,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正在步步逼近。在此严峻形势下,对这些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设计改造,得到相应的安全有效的半合成衍生物变得尤为重要,例如目前新一代糖肽类抗生素特拉万星、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的问世,同时目前对于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以及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半合成研究热情的高涨,有利于加快新一代抗菌药物研发速度,丰富当前匮乏的抗生素研发管线,暂时应对当前严重的耐药菌感染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三种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出发,分别在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以及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这三个章节五个课题中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总共合成制备得到219个新化合物。其中第一部分研究工作——“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是全文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研究较为深入的部分,包括从三种不同设计策略出发的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三个课题。Lipid Ⅱ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组成部分肽聚糖的前体,被称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阿基里斯之踵”,对细菌生存至关重要。万古霉素这类糖肽类抗生素主要的作用靶点就是Lipid Ⅱ,然而其结合部位的突变导致其与万古霉素这类糖肽抗生素的亲和力的下降正是这类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增加与耐药菌Lipid Ⅱ的结合亲和力,对于抵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显得非常有意义。在万古霉素万古糖胺部位的亲脂修饰是有效提高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抗耐药菌活性的有效策略,研究较为广泛,但是疏水片段的引入往往也会导致半衰期的延长和积蓄毒性。因此,亲水片段常常被引入到这类亲脂-万古霉素衍生物中来调节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我们在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设计并合成了51个在7位氨基酸间苯二酚部位和万古糖胺部位分别修饰亲水糖结构片段和疏水片段的万古霉素类似物,并且总结完善了构效关系。其中最佳化合物展示出了在抗MRSA、VISA、VRE等耐药菌株方面优于万古霉素64-1024倍以上的活性。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我们通过引入额外的糖结构片段能够有效的缩短半衰期,解决可能存在的积蓄毒性问题。而在机制方面显示额外的糖结构片段与Lipid Ⅱ末端二肽的相互作用也从一方面解释了该类化合物药效提高的可能原因。该课题提供了一种在亲脂-万古霉素衍生物上引入额外的糖基片段的设计策略,由此使得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具有增强的抗菌活性、最佳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低毒性的优良类药性质。在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我们主要在万古霉素母核上增加靶向焦磷酸部分的金属螯合分子或者联合搭配亲脂以及半乳糖结构片段的修饰,共设计合成了39个该类万古霉素衍生物并总结完善了相应的构效关系。机制研究表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在万古霉素7位氨基酸间苯二酚部位或者羧基端偶联的含有二甲基吡啶胺的构建单元能够增加这类衍生物与Lipid Ⅱ中焦磷酸部分的结合亲和力,而不影响万古霉素母核本身与Lipid Ⅱ末端二肽的结合。体外抗菌活性显示最佳化合物在抗VRE方面能达到高于万古霉素16-1024倍以上的抗菌活性。同时两个部位修饰的协同作用也被证明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抗VRE活性。靶向细菌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开发是对细菌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且细菌细胞膜成分复杂,对细菌生存至关重要,一般难以发生突变,降低了该作用机制下的耐药性的发生。在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31个带有硫鎓离子的万古霉素衍生物与4个对照化合物,这种硫鎓离子修饰在之前的研究和文献中极少被报道,是一种被低估的策略。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显示出了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抗VRB都更加有效的抗菌活性。更加有意义的是,硫鎓离子修饰能够改变万古霉素的内在性质,调节拓宽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机制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能够增加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考察了这类化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稳定性、安全性,结果都证明了硫鎓离子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性质。该课题不仅提供了对付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前景性策略,而且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硫鎓离子衍生物在结构优化和新药开发应用中的了解。第二部分研究工作——“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也是全文第四个课题。我们主要在去甲万古霉素的N端设计利用选择性的N端修饰的合成方法引入了一系列疏水片段以及偶联硫鎓离子的亲脂片段,其中有32个单一修饰N端氨基的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在体外抗阳性菌活性测试中,我们发现部分N端修饰的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长的烷基修饰、联苯结构修饰以及带有硫鎓离子修饰的长的烷基链和联苯结构的化合物表现出了优于万古霉素32-2048倍以上的活性,同时这些结果也证明去甲万古霉素N端也是具有良好前景的修饰位点,后续的工作将继续以此展开。第三部分工作——“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也是全文的第五个课题。目前对于多药耐药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已经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多粘菌素作为治疗耐药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得不被重新启用,但是其毒性副作用较大却严重阻碍了其使用,因此我们希望对多粘菌素B进行半合成修饰,希望得到活性提高和/或毒性降低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我们主要通过在2位和/或10位苏氨酸羟基位置进行半合成修饰,引入20种天然氨基酸,最后得到了52个单一位点或者双位点修饰有天然氨基酸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这些类似物的体外抗阴性菌活性结果中虽然没有提高,但是却证明了这两个部位的化学修饰容忍度较大。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证明修饰有亲水性极性较大的氨基酸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安全性更高。这也为我们后续即将在多粘菌素B上进行其他的半合成以及全合成工作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综上所述,本为通过不同策略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进行半合成修饰的探索与研究,并得到了一系列针对耐药菌有效的具有前景的药物候选分子,为糖肽类抗生素和脂肽类抗生素药物研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淦媛媛[5](2019)在《[n]轮烷的固相合成探索》文中指出轮烷(Rotaxane)是一类由一个环状分子(主体)穿过一个哑铃状线性分子(客体)而形成的机械互锁型超分子体系。在天然和人工合成体系中,人们对冠醚类、环糊精类以及大环酰胺类等几类主体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果多个环状主体分子穿过一个线性轴客体分子,则成为聚轮烷(Polyrotaxane)。准轮烷(Pseudorotaxane)是轮烷的一种,其线型分子两端没有大位阻基团作为封基,主体(环状分子)与客体(线型分子)可以自由的离解和缔合,与聚轮烷类似,多个环状分子穿过一条线性客体轴分子,则形成聚准轮烷(Polypseudortaxane)。在过去的50多年里,轮烷及其它机械互锁分子(MIMs)是超分子材料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因其独特的机械互锁结构,(准)轮烷和(聚)准轮烷展现出独特的优良性能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如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分子机器,或者合成功能型的聚合材料。通常[n]轮烷的合成是在液相中分步合成的,利用这种方法合成[n]轮烷步骤繁琐,耗时长且经多次分离提纯导致产率低。聚轮烷的合成目前主要是由环糊精类(CD)主体分子与聚乙二醇(PEG)类等聚合物链客体分子在液相中合成的,形成分散性较为均一的聚准轮烷后进行封端得到。如何合成具有单一分子结构的[n]轮烷,并可以进行多样化修饰,是现在超分子聚合物体系应用中的挑战性研究。固相合成目前主要应用于多肽及核酸类物质的合成,其合成过程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可进行多步反应,并无需中间产物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结合我们对于多肽材料的研究兴趣与基于轮烷的材料研究,本课题拟探索以轮烷单体为重复单元,将其在固相载体上重复反应,合成[n]轮烷的合成策略。首先,我们以酰胺类或冠醚类大环分子作为主体,在液相上或固相上合成轮烷单体,然后将轮烷单体利用基于Fmoc-化学的合成策略共价连接到固相载体上合成[n]轮烷,最终我们在液相上成功的合成了基于冠醚的[2]轮烷单体,并在树脂上固相合成了[3]轮烷,并用LCMS进行了表征。在固相上合成[n]轮烷可以精准的控制轮烷单体的数目,利用一些功能性分子对合成的[n]轮烷进行改性修饰,制备具有明确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级聚合物,这种超分子聚合物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或药物递送系统等领域。

游胜勇[6](2018)在《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在合成羰基化合物以及N-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均相钯催化剂难以与产物分离及循环利用,易导致目标产物钯污染,其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高活性、可循环利用的多相钯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羰基化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解决昂贵的均相钯催化剂难以与产物分离和循环再用的制约性问题,最常用的策略是将均相钯催化剂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负载于固体载体表面上,在保持其催化活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催化剂的易分离、可回收并重复再用。本学位论文基于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Fe3O4纳米粒子作为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载体所具有的优异性能,设计、合成了几种介孔材料MCM-41和磁性Fe3O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配合物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醛、酮及N-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工作分为如下七个方面:(1)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的羰基化环化反应的性能。在2mol%MCM-41-2P-Pd(OAc)2存在下,以DBU为碱,DMF为溶剂,各种2-氨基苯甲酰胺与不同的芳基碘化物的羰基化环化反应在120℃及10 bar CO条件下能顺利进行,以良好的产率生成各种2-芳基取代喹唑啉酮衍生物,且MCM-41-2P-Pd(OAc)2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为各种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氮钯(II)配合物[MCM-41-2N-Pd(OAc)2]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以1.5 mol%MCM-41-2N-Pd(OAc)2为催化剂,DiPEA为碱、甲苯为溶剂及10 bar CO条件下,该无膦的负载钯(II)配合物催化的四组分羰基化环化反应在110℃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的生成各种4(3H)-喹唑啉酮衍生物,且该多相钯催化剂在循环10次后仍保持其高催化活性,提供了从易得原料出发制备4(3H)-喹唑啉酮衍生物的一种实用的绿色新方法。(3)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化物的氢甲酰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底物适应性以及催化剂循环利用的考察,发现以甲酸为CO源,碘单质和三苯基膦为促进剂,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催化的芳基碘化物的氢甲酰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生成相应的芳香醛化合物。此外,MCM-41-2P-Pd(OAc)2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为高效、绿色合成芳香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4)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希夫碱钯(II)配合物[MCM-41-N,N-Pd(OAc)2]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1.0 mol%MCM-41-N,N-Pd(OAc)2存在下,各种芳基碘(溴)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THF中于68℃下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的生成了各种不对称酮,且该多相钯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提供了一种无膦条件下多相钯催化合成不对称酮的新方法。(5)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的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对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和催化剂循环利用的考察,发现该负载钯催化剂能有效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以中等至优异产率生成各种烯胺酮,且该多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至少可以循环使用8次。采用该方法制备烯胺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选择性好、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并提出了多相钯催化羰基化加成的反应机理。(6)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Fe3O4@SiO2-2P-PdCl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底物范围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的考察,发现在以甲苯作溶剂、碳酸钾为碱,以甲酸为CO源,DCC作活化剂和3 mol%Fe3O4@SiO2-2P-PdCl2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100℃能顺利进行,并以良好的产率生成各种二芳基酮衍生物。结果表明该反应底物适应范围广,且负载钯催化剂能通过磁性方便分离回收,即使循环再用10次其活性仍保持不变,为各种二芳基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实用的绿色新方法。(7)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在10 bar CO及120℃的条件下,以K2CO3为碱,DMSO/H2O为溶剂,该负载钯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各种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以良好产率生成了各种2-芳基取代喹唑啉酮,为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又一简便实用的新途径。

谢佳宁[7](2016)在《基于二氧化碳与端炔的羧化反应构建含氮稠杂环》文中研究说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分布最广、储量丰富的碳一资源。作为一种廉价易得、安全的可再生碳一合成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工业生产所消耗的二氧化碳已经取得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的限制,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的量还远远不能与化石原料的消耗量相比。除此之外,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产品结构不够丰富,其中90%以上是用于生产尿素、无机碳酸盐、碳酸酯、聚碳酸酯和水杨酸等,仅有小部分二氧化碳用于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制备。从有机合成的角度来看,拓展二氧化碳应用范围,提高二氧化碳应用规模的有效策略分为两方面,一是通过调控金属、配体等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或采用高能态的原料,降低二氧化碳的转化能垒,从而实现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二是设计更为绿色、实用的反应路径,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步骤经济性,从而有效地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分子中。实现温和条件(低压)下二氧化碳的转化可以降低能耗、减少设备消耗,有利于实验室基础研究结果快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炔酸酯是一类缺电子炔烃,常常作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受体广泛应用于构筑杂环化合物。我们课题组在金属催化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常压二氧化碳化学利用的研究:1)炔酸酯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商品化的末端炔烃出发,以二氧化碳作为碳一合成子通过C(sp)-H键直接羧化的方法制备炔酸酯是最具优势的合成路线。使用新型的铜基离子液体[Cu(Im12)2][CuBr2]为催化剂,高效实现了末端炔烃的羧化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简单,且不需要使用额外的配体,在室温、常压二氧化碳下就可实现端炔羧化反应。底物适用面较广,带有吸电子取代基和给电子取代基的底物均能以高收率(7096%)转化为相应炔酸酯产物。通过13C NMR检测到了铜催化剂对底物炔烃的活化,催化剂中包含的长烷基链取代的咪唑配体使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溶解性、疏水性和稳定性,增强了中心铜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得反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进行。2)异吲哚酮并异恶唑类稠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成分中,吲哚酮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活性,而异恶唑类衍生物也是一类具有良好杀虫、抗菌、抗炎生物活性的杂环有机化合物。我们使用CuCl/PPh3催化端炔与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制备炔酸酯,随后向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通过一锅两步法成功地实现异吲哚酮并异恶唑类稠环化合物的合成(收率6596%)。该体系的优点在于以羧化反应促进环化反应,无需分离中间产物炔酸酯,三苯基膦即作为羧化反应的配体,同时也用作催化剂促进第二步的环化反应。经过羧化酯化环化反应,同时构建了两个C-C键和两个C-O键,将二氧化碳分子拓展到药物分子中的合成中。3)作为由二氧化碳制备的高附加值产品,炔酸酯的应用也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更进一步体现。我们以炔酸酯和NHPI为原料,使用廉价易得的NaOAc·3H2O为催化剂,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异吲哚酮并异恶唑类稠环化合物。该方法只需10 mol%的催化剂用量便可实现该[3+2]环化反应高效进行。另外,通过设计控制实验,认为NHPI盐作为真正的催化中心,促进该反应以类似oxa-Michael-aldol的反应机理进行。

马红,黄义争,徐杰[8](2016)在《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文中研究说明7.1前言石油化工是工业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和纺织等多行业提供支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01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6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8%。基于现代石油化工发展,精细化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精细化工产品批量小,但附加值和生

马朝伟[9](2016)在《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杂环化学是近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化学领域近年来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大量的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其总数已超过已知有机化合物的三分之一,而含氮杂环化合物是杂环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吡唑和吡咯衍生物是两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他们存在于许多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功能材料中。因此,很多化学合成工作者们的兴趣也一直聚焦在对含氮杂环结构的化合物的构建和功能改造上。当今社会需要的化学合成方法不仅仅是传统地对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做出要求,而且对新方法也有一些要求,总结如下:1.使用简单且容易制备的原料;2.实验操作简单可行;3.有利的经济因素: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成本;4.对环境的影响小:包括减少溶剂的使用,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以及原子经济等。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制备有机化合物是当今有机合成工作者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以及在一个单一的操作中创建多个新化学键的形成,也已经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目标。另外,探索更为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也是化学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主要致力于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研究。我们用高效、绿色的方法合成了5-氨基吡唑衍生物和吡咯衍生物,具体包含如下两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对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对近年来报道的合成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乙腈和腙的衍生物为底物,发展了一种用醋酸钯和乙酰丙酮铜联合催化通过C-C键和C-N键的形成高效合成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物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利用该反应体系,各种取代的乙腈和腙都能顺利参与反应并且给出良好的产品收率。相比于脂肪族和芳香杂环取代的底物,芳香基取代的底物表现出了更好的反应活性。产物5-氨基吡唑的氨基还可以作为反应官能团与其他分子进行衍生化反应,比如氨基磺酰化,氨基羰基化和重氮化反应。第二章:我们对吡咯衍生物在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及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做了介绍,同时对微波和蒙脱土K10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一种用α-氨基酮衍生物和苯乙醛衍生物通过C-C键和C-N键的形成高效合成多取代吡咯化合物的新方法,此方法通过微波辐射、蒙脱土K10催化来实现。该方法对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底物适用性良好,并且可以得到中等至良好的收率,最高产率可达98%。与常规加热反应方式相比,该方法具有无污染、反应速率快、产品产率高且产物易于分离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并可能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合成方法。

王刚[10](2015)在《基于光敏保护策略TPO模拟肽的设计与合成研究》文中认为核能与核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遭受辐射损伤的潜在危险。辐射损伤是指由电离辐射所致的急性,迟发性或慢性的机体组织损害。在核辐射损伤产生后,机体最先产生响应的是造血系统,临床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关键组成的数量减少。血小板是维持血液正常功能必须的重要成分,它由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分化而来,在止血、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造血系统的药物多集中于白细胞及红细胞,而鲜有药物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因此开发能够迅速提升血小板数量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小板生成因子(TPO)是一种作用于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系统的细胞因子,能够诱导巨核细胞分化成为血小板。TMP是一种具有十四个氨基酸残基的活性肽,其具有与TPO类似的作用但具有较大的结构差异性,因此不会引起同源免疫反应。在综述了各种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本论文以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TMP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以期获得药效更强的活性分子,为进一步克服TMP药代动力学不佳的缺点,发现防治核辐射损伤的新药,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本文工作主要取代如下进展:1.多模微波辅助制备PEG化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目前仍是固相合成中最主要的固相载体,但在极性溶剂中较差的溶胀性限制了在某些情况下的使用,通过对树脂进行PEG化后能使其获得更好的溶剂相容性。常规化学手段的PEG修饰耗时长,原料消耗大,而我们发现多模微波辅助能克服以上缺点,能够快速完成聚苯乙烯树脂的PEG化。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为实验室快速制备PEG化聚苯乙烯树脂提供了参考,并最终使用自行制备的PEG树脂完成目标产物的合成。2.制备得到了一种用于多肽合成的快速光解去保护的分子。对于简单多肽的合成,通常使用Fmoc-tBu和Boc-Bn策略即可完成。若需要合成结构更为复杂的肽,例如环肽或定点修饰肽,则需要使用其它特殊保护基。光敏保护基是通过光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的一类分子,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化学处理,仅通过紫外光照即可完成去保护,因此通过与其它保护基搭配使用,能够方便的对复杂化合物进行合成和修饰。在多肽固相合成中,由于受到树脂透光度及多肽分子活性影响,光敏方法未能广泛使用。在综述了若干种光敏保护基后,我们选定了2-(2-硝基苯基)-乙基(Npp)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易得的原料,合成了五种不同的光敏保护基。在探讨了反应机制以及并考察了各种特性后,最终得到出了一例令人满意的光敏保护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合成环肽的策略。该保护基能够完全耐受Fmoc-tBu策略,且光解速度极快,在常规的聚苯乙烯树脂上仅需三十分钟即可完成去保护。基于该策略,能够方便的用于制备环肽和进行侧链修饰,因此对于制备复杂多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自行建立的光化学方法,结合Fmoc-tBu策略,成功合成了一个海洋环肽。与文献方法相比,合成步骤更少,制备成本更低,避免了反复的酸处理,色氨酸侧链无需保护,且产率高于文献。环肽结构通过HRMS、1HNMR和13CNMR鉴定。之后将该策略用于TPO模拟肽的修饰中,合成制备了一系列侧链修饰物和环肽,终产物通过RP-HPLC进行纯化,使用MALDI-TOF对结构进行确证。3.在综述了若干光敏树脂后,我们制备了三种光敏连接臂,分别使用聚苯乙烯和PEG聚苯乙烯树脂作为固相载体制备得到了6种光敏树脂。通过使用氨基酸对其进行负载,考察了各树脂的负载率情况。随后考察了连接臂的酸碱稳定性并对制备的光敏树脂进行了光脱除测试并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例未见报道的光解快速的安全拉手型光敏树脂,为制备全保护肽段提供了参考。同时,发现了trigger安息香树脂的酸敏感特性,可作为常规肽合成树脂使用。4.本文基于TMP为先导化合物,设计了其D型氨基酸替换、N端酰化、主链修饰、侧链修饰、环化等新化合物。通过活性筛选,发现了5-溴阿魏酸酰化的TMP具有明显的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作用,提升N端进行酰化提高脂溶性有可能会增强血小板的活性,为升血小板抗辐射新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活性分子,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工作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且能耐受Fmoc-t Bu策略的光敏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两例环肽的合成,共合成16个TPO模拟肽衍生物。按照辐射所致的小鼠造血损伤模型,初步评价了拟肽类化合物的活性。初步结果表明,使用具有抗辐射活性的小分子将N端进行酰化后,可与TMP形成孪药,并改变TMP的油水分配系数,具有明显的提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作用。

二、CATALYSIS OF POLYSTYRENE N-HYDROXYL SULFONAMIDE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ANOL WITH ACETIC ANHYDRI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TALYSIS OF POLYSTYRENE N-HYDROXYL SULFONAMIDE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ANOL WITH ACETIC ANHYDRIDE(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氧化腈化合成法
    2.1 C(sp3)–H的氨氧化反应
        2.1.1 丙烯氨氧化
        (1)钼酸盐
        (2)锑酸盐
        2.1.2 丙烷氨氧化
        (1)钼酸盐
        (2)锑酸盐
        (3)V-Al-O氮氧化物
        2.1.3 乙烷氨氧化
        (1)金属-分子筛催化剂
        (2)NiO催化剂
    2.2 C-O的氨氧化反应
        2.2.1 需氧氧化-氨化反应
        (1)金属催化剂
        (2)非金属催化剂
        2.2.2 脱氢氧化-氨化反应
        (1)单金属催化剂
        (2)双金属催化剂
    2.3 C-N的氧化腈化反应
        2.3.1 直接氧化生成腈
        (1)需氧氧化腈化反应
        (2)无氧的氧化腈化反应
        2.3.2 脱氢氧化生成腈
    2.4 C-C的氧化腈化反应
        2.4.1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2.4.2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3 直接氰化合成法
    3.1 C–H的氰化反应
        3.1.1 C(sp1)–H的氰化反应
        3.1.2 C(sp2)–H的氰化反应
        3.1.3 C(sp3)–H的氰化反应
    3.2 C–X的氰化反应
    3.3 C=C键的氢氰化反应
        3.3.1 C=C的单氢氰化反应
        3.3.2 C=C键的双官能氰化反应
    3.4 C=O或C=N的氰化反应
    3.5 其他氰化反应
4 脱水腈化合成法
    4.1 酰胺的腈化反应
        4.1.1 氢化硅烷脱水体系
        4.1.2 高温脱水催化体系
        4.1.3 Pd-催化脱水腈化体系
        4.1.4 其他催化体系
    4.2 羧酸的腈化反应
    4.3 羧酸酯的腈化反应
    4.4 肟的腈化反应
        4.4.1 非均相催化
        4.4.2 均相催化
5 脂肪腈规模化制备进展
    5.1 丙烯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5.1.1 环氧乙烷法
        5.1.2 乙炔法
        5.1.3 丙烷氨氧化法
        (1)丙烷直接氨氧化法
        (2)丙烷先脱氢生成丙烯然后丙烯氨氧化
        5.1.4 丙烯氨氧化法
    5.2 己二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5.2.1 丁二烯氢氰化法
        5.2.2 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5.2.3 己二酸催化氨化法
    5.3 乙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5.3.1 丙烯氨氧化副产乙腈法
        5.3.2 乙酸氨化法
        5.3.3 丙烷与氨反应法
        5.3.4 乙醇脱氢氨化法
6 总结与展望

(2)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漆中漆酚的化学组成
        1.2.2 生漆中漆酚的氧化聚合性
        1.2.3 生漆中漆酚的精制
        1.2.4 漆酚的应用
        1.2.5 生漆中漆酚单体的分离
        1.2.6 漆酚的化学结构修饰
        1.2.7 漆酚的生物活性
        1.2.8 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1.3 漆酚与HDAC抑制剂结构比较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Ag~+配位树脂络合吸附分离不饱和漆酚中三烯烷基漆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硝酸银浓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2.3.2 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
        2.3.3 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2.3.4 不同饱和度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2.3.5 Ag~+配位树脂对三烯烷基漆酚的吸附机制
        2.3.6 Ag~+配位树脂吸附三烯烷基漆酚的穿透曲线
        2.3.7 最佳洗脱溶剂的选择
        2.3.8 最佳洗脱剂流速
        2.3.9 最佳上样漆酚溶液浓度
        2.3.10 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三烯烷基漆酚的效果
    2.4 本章小结
3 漆酚衍生物作为HDAC抑制剂的设计、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新型漆酚衍生物的设计
        3.2.2 漆酚衍生物与HDAC2和HDAC8的分子对接
        3.2.3 漆酚衍生物与HDAC2和HDAC8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2.4 结合自由能的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漆酚衍生物的设计原理
        3.3.2 虚拟筛选
        3.3.3 分子对接
        3.3.4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5 结合自由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的合成
        4.3.2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4.4 本章小结
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体外活性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目标化合物的HDAC2/8 抑制活性评价
        5.2.4 化合物的ADMET性质预测
        5.2.5 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5.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5.2.7 体外细胞凋亡试验
        5.2.8 体外细胞周期试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合物的HDAC2/8 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5.3.2 ADMET性质预测结果
        5.3.3 系列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5.3.4 Western Blotting结果分析
        5.3.5 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p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能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2.3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PEG-PBAE)的合成
        6.2.4 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PBAE的表征
        6.2.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6.2.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配方优化
        6.2.7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表征
        6.2.8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pH响应性
        6.2.9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释药性
        6.2.10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两亲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PEG-PBAE)的合成与表征
        6.3.2 mPEG–PBAE共聚物胶束的CMC测定
        6.3.3 四种共聚物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和载药量测定
        6.3.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配方
        6.3.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表征
        6.3.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pH响应性
        6.3.7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释药性
        6.3.8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抗肿瘤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对照表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氧化条件下非贵金属催化构建含硫杂环化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氧化条件下C–S键的构建研究进展
        1.2.1 构筑C(sp)–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2.2 过渡金属催化的C(sp~2)–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2.3 无金属催化的C(sp~2)–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2.4 过渡金属催化的C(sp~3)–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2.5 无金属催化的C(sp~3)–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3 构筑S–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4 构筑N–S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5 构筑其它S–X(O和P)键的氧化偶联反应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催化甲基芳烃类化合物苄位的碳氢官能团化、氧化以及环化反应:一种获取2-芳基苯并噻唑的新路径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提出
    2.3 本章内容
        2.3.1 反应试剂
        2.3.2 产物表征
        2.3.3 典型实验操作
        2.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2.3.6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
    2.4 化合物数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铜催化需氧氧化的芳香族和杂芳族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的硫氰化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的提出
    3.3 本章内容
        3.3.1 反应试剂
        3.3.2 产物表征
        3.3.3 典型实验操作
        3.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3.3.6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
    3.4 化合物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催化需氧氧化的[3+2]环化反应,通过C–N/N–S键的形成构建5-氨基/亚胺基取代的1,2,4-噻二唑衍生物
    4.1 研究背景
    4.2 课题的提出
    4.3 本章内容
        4.3.1 反应试剂
        4.3.2 产物表征
        4.3.3 典型实验操作
        4.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4.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4.3.6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
    4.4 化合物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限制激发态的构象转换(RCTES):一种基于包含稳定环外碳氮双键官能团的杂环化合物来构建聚集诱导发光基元的可行策略
    5.1 研究背景
    5.2 课题的提出
    5.3 本章内容
        5.3.1 反应试剂
        5.3.2 产物表征
        5.3.3 典型实验操作
        5.3.4 实验现象
        5.3.5 理论研究
        5.3.6 TZPP分子的衍生化
    5.4 化合物数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用质子酸/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体系,从炔烃选择性地合成共轭的非芳香/芳香杂环
    6.1 研究背景
    6.2 课题提出
    6.3 本章内容
        6.3.1 反应试剂
        6.3.2 产物表征
        6.3.3 典型实验操作
        6.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6.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6.3.6 控制实验及机理验证
    6.4 化合物数据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I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录II 化合物核磁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细菌感染与抗菌药物的问世
    1.2 细菌耐药性发展及形势
    1.3 我国细菌耐药现状
    1.4 细菌简介与抗生素种类概述
    1.5 糖肽类抗生素及其研究进展
        1.5.1 糖肽类抗生素的发现历史
        1.5.2 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类型
        1.5.3 糖肽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与耐药作用机制
        1.5.4 近年来上市的半合成糖肽类抗生素
        1.5.5 代表性的其他半合成糖肽类抗生素
        1.5.6 不同策略下新的糖肽类抗生素衍生物研究进展
    1.6 脂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1.6.1 多粘菌素家族的发现
        1.6.2 多粘菌素作用机制
        1.6.3 新型多粘菌素类似物的设计与开发
第2章 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
        2.2.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2.2.2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2.2.3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2.2.4 本课题小结
    2.3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
        2.3.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2.3.2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2.3.3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2.3.4 本课题小结
    2.4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2.4.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2.4.2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2.4.3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2.4.4 本课题小结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化学实验部分
        2.6.2 生物实验部分
第3章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思路
    3.3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3.4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药理活性评价
        3.4.1 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总结
        3.4.2 细胞毒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3.6 实验部分
        3.6.1 化学实验部分
第4章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设计策略
    4.2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合成
    4.3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药理活性评价
        4.3.1 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4.3.2 细胞毒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化学实验部分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n]轮烷的固相合成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轮烷的研究进展
        1.2.1 轮烷的合成方法
        1.2.2 轮烷的主要应用
    1.3 聚轮烷及其应用
        1.3.1 前言
        1.3.2 聚轮烷的常用合成方法
        1.3.3 基于聚轮烷的滑环材料
        1.3.4 聚轮烷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4 固相合成法
        1.4.1 固相合成法概述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实验方案设计
2 [n]轮烷的合成
    2.1 树脂的选择
    2.2 轮烷单体的合成
        2.2.1 在固相上合成[2]轮烷
        2.2.2 在液相上合成[2]轮烷
    2.3 [3]轮烷的合成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操作及结果
        3.2.1 固相合成[2]轮烷实验及部分结果表征
        3.2.2 合成[3]轮烷相关实验及结果表征
        3.2.3 其它化合物及结果表征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化合物图谱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均相钯催化羰基化反应研究的进展
        1.1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
        1.2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1.3 钯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合成醛类化合物的研究
        1.4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
    第二节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1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2.2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第三节 多相钯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3.1 负载型钯纳米粒子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3.2 高分子负载钯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3.3 介孔材料负载钯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第四节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2.1 MCM-41-2P-Pd(OAc)_2 催化剂的制备
        2.2 MCM-41-2P-Pd(OAc)_2 催化剂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反应底物拓展
        2.3.3热过滤实验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4 实验部分
        2.4.1 主要试剂
        2.4.2 主要仪器
        2.4.3 实验步骤
        2.4.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氮钯(Ⅱ)配合物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构建4(3H)-喹唑啉酮的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MCM-41-2N-Pd(OAc)_2 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构建4(3H)-喹唑啉酮的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1.1 反应条件优化
        2.1.2 反应底物拓展
        2.1.3热过滤实验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1.1 反应条件优化
        2.1.2 反应底物拓展
        2.1.3 热过滤实验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介孔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2.1 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的制备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 反应底物拓展
        2.2.3 热过滤实验
        2.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2.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3 实验部分
        2.3.1 主要试剂
        2.3.2 主要仪器
        2.3.3 实验步骤
        2.3.4 化学结构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合成烯胺酮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合成烯胺酮的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1.1 反应条件优化
        2.1.2 反应底物的拓展
        2.1.3 热过滤实验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Fe_3O_4@SiO_2-2P-PdCl_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2.1 Fe_3O_4@SiO_2-2P-PdCl_2 催化剂的制备
        2.2 Fe_3O_4@SiO_2-2P-PdCl_2 催化剂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筛选
        2.3.2 反应底物拓展
        2.3.3 钯渗漏实验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4 实验部分
        2.4.1 主要试剂
        2.4.2 主要仪器
        2.4.3 实验步骤
        2.4.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1.1 反应条件优化
        2.1.2 反应底物拓展
        2.1.3 热过滤实验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二氧化碳与端炔的羧化反应构建含氮稠杂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二氧化碳化学简介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反应
        1.2.1 二氧化碳的结构与性质
        1.2.2 金属催化的二氧化碳转化策略
        1.2.3 过渡金属催化的二氧化碳转化反应
        1.2.4 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羧化反应
    第三节 选题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基离子液体催化的端炔羧化反应
    第一节 前言
        2.1.1 金属离子液体研究现状
        2.1.2 金属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二节 铜基离子液体催化的端炔羧化反应研究
        2.2.1 立题思路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端炔羧化反应机理研究
        2.2.4 实验部分
        2.2.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炔烃与CO_2羧化环化反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一锅法合成异吲哚酮并异恶唑类稠环化合物
        3.2.1 立题思路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反应机理探究
        3.2.4 实验部分
        3.2.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催化炔酸酯与NHPI的环化反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碱催化炔酸酯与NHPI合成异吲哚酮并异恶唑类稠环化合物
        4.2.1 立题思路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机理研究
        4.2.4 实验部分
        4.2.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总结论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论文提纲范文)

7.1前言
7.2催化加氢
    7.2.1加氢催化剂
    7.2.2苯加氢制环己烯
    7.2.3硝基化合物加氢制芳香胺
    7.2.4脂肪酸及其酯加氢
    7.2.5生物质来源化合物加氢制化学品
        7.2.5.1生物质多羟基化合物加氢制低碳多元醇
        7.2.5.2木质素加氢制酚类化合物
7.3烃类催化氧化
    7.3.1烃类氧化催化剂
        7.3.1.1金属盐及络合物催化剂
        7.3.1.2有机催化体系
        7.3.1.3负载型多相催化剂
        7.3.1.4分子筛
        7.3.1.5纳米金属氧化物
        7.3.1.6杂多酸
    7.3.2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和己二酸
        7.3.2.1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
        7.3.2.2环己烷氧化制己二酸
    7.3.3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
    7.3.4甲苯和乙苯氧化
    7.3.5苯氧化制苯酚
        7.3.5.1过氧化氢氧化法
        7.3.5.2 N2O氧化法
        7.3.5.3氧气/空气氧化法
    7.3.6环己烯氧化制己二酸
    7.3.7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
7.4醇催化氧化制醛(酮)
    7.4.1贵金属催化体系
    7.4.2非贵金属体系
    7.4.3有机催化体系
7.5氨氧化
    7.5.1丙烯氨氧化
    7.5.2丙烷氨氧化
    7.5.3甲苯及取代甲苯氨氧化
    7.5.4小结
7.6羰基化
    7.6.1烯烃氢甲酰化
    7.6.2烯烃氢羧基化
    7.6.3甲醇羰基化
    7.6.4卤代烷与CO的羰基化反应
    7.6.5胺与CO的羰基化反应
7.7酯化
    7.7.1酯化反应的类型
        7.7.1.1羧酸与醇的反应
        7.7.1.2羧酸衍生物与醇反应
    7.7.2酯化反应历程与热力学
    7.7.3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7.7.4酯化工艺
7.8展望

(9)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钯和铜联合催化的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1.1 引言
    1.2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应用
        1.2.1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1.2.2 5-氨基吡唑在农业中的应用
        1.2.3 5-氨基吡唑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 5-氨基吡唑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3.1 β-酮腈与肼反应
        1.3.2 丙二腈和肼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1.3.3 其他类型的反应
    1.4 由钯和铜共同催化的 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1.4.1 引言
        1.4.2 实验部分
        1.4.3 结果与讨论
        1.4.4 本章小结
        1.4.5 产物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波辅助下蒙脱土K10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吡咯类化合物的应用概述
        2.2.1 吡咯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2.2.2 吡咯衍生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2.2.3 吡咯衍生物在导电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2.2.4 吡咯衍生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应用
        2.2.5 吡咯衍生物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2.3 微波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概述
        2.3.1 微波概述
        2.3.2 微波加热基本原理
        2.3.3 微波加热的特点
        2.3.4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4 蒙脱土K10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概述
        2.4.1 蒙脱土简介
        2.4.2 蒙脱土K10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5 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2.5.1 经典人名反应
        2.5.2 金属催化的吡咯合成
        2.5.3 微波辅助的吡咯合成
    2.6 微波辅助下蒙脱土K10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2.6.1 引言
        2.6.2 实验部分
        2.6.3 结果与讨论
        2.6.4 本章小结
        2.6.5 产物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光敏保护策略TPO模拟肽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光敏保护基的研究现状
    1.2 升血小板类药物的研究现状
    1.3 设计思想
第2章 光敏树脂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2.1 实验设计
        2.1.1 PEG树脂的设计合成
        2.1.2 光敏树脂的设计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PEG树脂的制备
        2.2.3 硝基藜芦醇树脂的制备
        2.2.4 3-烷氧基trigger树脂的制备
        2.2.5 3,5-二甲氧基4烷氧基trigger树脂
        2.2.6 光敏树脂的光解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苯乙烯树脂的PEG化研究
        2.3.2 光敏树脂的制备
        2.3.3 光敏树脂的稳定性研究
        2.3.4 光敏树脂的光解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敏保护基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实验设计
        3.1.1 光敏保护基的设计
        3.1.2 光敏保护策略的应用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光敏保护基及其酯的合成
        3.2.3 基于光敏策略的Phakellistatin 13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敏保护基性质研究
        3.3.2 基于光敏保护的环肽合成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TMP及类似物的合成及初筛
    4.1 实验设计
        4.1.1 肽类药物的修饰方法
        4.1.2 TMP类似物的设计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2 基于光敏策略的TMP及修饰物的合成
        4.2.3 活性筛选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四、CATALYSIS OF POLYSTYRENE N-HYDROXYL SULFONAMIDE FOR ESTERIFICATION OF BUTANOL WITH ACETIC ANHYDRIDE(论文参考文献)

  • [1]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J].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 中国科学:化学, 2020(07)
  • [2]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周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氧化条件下非贵金属催化构建含硫杂环化合物研究[D]. 喻文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D]. 管栋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9(07)
  • [5][n]轮烷的固相合成探索[D]. 淦媛媛. 重庆大学, 2019(01)
  • [6]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游胜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7]基于二氧化碳与端炔的羧化反应构建含氮稠杂环[D]. 谢佳宁. 南开大学, 2016(03)
  • [8]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J]. 马红,黄义争,徐杰. 工业催化, 2016(04)
  • [9]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马朝伟. 兰州大学, 2016(08)
  • [10]基于光敏保护策略TPO模拟肽的设计与合成研究[D]. 王刚.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聚苯乙烯N-羟基磺酰胺催化乙酐酯化丁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