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

关于“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晓娟[1](2021)在《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中职教育在信息时代下同样呈现出了诸多变化特性,为满足中职教育的开展要求,图书馆对信息化管理革新有着迫切需求。在此种情况下,若能将合适的信息技术融入到中职学校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为提升中职师生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文章阐述了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与优势,并就存在于传统中职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建议。

董桂存[2](2021)在《《古籍保护研究》发展研讨会实录》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2月22日和23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和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古籍保护研究》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古籍保护领域领导和专家四十余人齐聚津门,共商《古籍保护研究》的发展和未来。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对《古籍保护研究》的今后发展发表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本文根据录音基本完整地实录了专家的发言。

薛欢雪,郭山[3](2021)在《基于SIR模型的公共图书馆“三微一端”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挑战。以文献调研为起源,依据国内59家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含少年儿童图书馆)"三微一端"服务现状调研及用户行为调研统计结果,归纳总结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改进的SIR信息传播模型,分析服务营销传播机理及过程,找出影响服务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并结合调研统计结果对信息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改进,为"三微一端"服务模式制定营销策略、调整营销方法提供决策支持,以期通过影响信息传播过程的方式提高营销有效性,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助力公共图书馆业务的拓展,为公共图书馆利用5G移动通信技术开展"三微一端"新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孔令通[4](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黄国彬,初景利,崔瑞琴,李景,魏来,李睿,周倩,符绍宏[5](2021)在《修身立学化知行 言传身教育良才——孟连生图书情报学术思想与研究生培养概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探讨孟连生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实践历程,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图情事业的发展足迹,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和进步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和访谈法等,对多种类型素材和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结果/结论]先生勇于学术探索,追求实践创新,开启中国引文数据库研究与建设的先河。在科学研究与情报学本质关系、文献情报事业发展、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先生严谨治学、厚积薄发、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炼字"精神令人钦佩。先生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亦师亦友与言传身教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的敬仰。

王欣,李宏,宛玲[6](2021)在《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对孟连生先生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以期为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和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先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数字图书馆技术、数字参考咨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的主要贡献,探求其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建设(STKOS)等项目中的探索历程。[结果/结论]在当今智能技术和开放科学发展背景下重新剖析和学习先生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成果,有助于厘清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初衷、发展脉络和前进方向,捕捉时代变革的机遇,更好地推动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事业发展。

阿日娜[7](2021)在《十九世纪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的汉学研究》文中指出

朱鸿亮[8](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聂运伟[9](2020)在《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来,有关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在中日两国学术界,已引起诸多学科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的工作,尤为重要。东亚同文书院存世的文献资料种类繁复,分藏多地,隶属各异,乏于统一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窥其全貌实属不易。这种状况与东亚同文书院研究热潮相比,显然极不相称。笔者在研习东亚同文书院历史的过程中,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的状况非常关注,多有辑录。鉴于汉语学界对此问题暂缺全面的梳理和介绍,笔者不揣谫陋,多方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连缀成文,以求于大方之家。

汗克孜·吾苏尔,何艳香[10](2021)在《麦当劳式管理在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麦当劳属于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麦当劳式管理方式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工作的落实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麦当劳式管理方式,需要图书馆者服务部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重视程度,意识到这一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规则的推广、实施、监督与反馈等不同方式,将麦当劳式管理优势发挥出来。

二、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应用
    采编网络化
    图书统计管理网络化
    图书信息检索网络化
信息技术在学校图书管理应用的主要优势
    操作便捷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高
传统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图书资料信息库建立问题
    图书资料信息及时传递问题
    信息化服务功能多元化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
    完善图书馆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在职馆员培训机制
        2.建立高层人才储备机制
    提升图书馆硬件设备水平
    拓宽图书馆服务领域
    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基于SIR模型的公共图书馆“三微一端”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图书馆“三微一端”研究现状
2 公共图书馆“三微一端”服务现状及用户需求调研
    2.1 服务现状
    2.2 用户需求
    2.3 存在问题
        2.3.1 缺乏服务意识,合作不足,发展不均衡
        2.3.2 缺少有效的服务营销策略
        2.3.3 缺少多平台综合应用的认知
        2.3.4 缺少移动通讯技术与“三微一端”服务平台功能的融合利用
        2.3.5 缺少开展服务的技术人才、硬件设备以及管理制度
3 改进的SIR模型
4 基于改进SIR模型的公共图书馆“三微一端”服务营销与创新
    4.1 提高服务意识、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强服务能力,奠定图书馆服务营销推广基础
    4.2 强化线上线下融合(OMO)营销推广,赋予信息初始传播动力
    4.3 融合各微视频平台特点与读者需求,扩充服务营销渠道
    4.4 借助5G通信技术、充分利用微视频平台及新闻客户端功能,优化信息传播过程
    4.5 完善人才队伍、健全服务规范,为服务营销提供保障
5 结语

(4)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修身立学化知行 言传身教育良才——孟连生图书情报学术思想与研究生培养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2.2 数据归类
    2.3 数据分析
    2.4 实证分析
3 勇于学术探索,追求实践创新
    3.1 学术生涯与从业经历交相融合,互为促进
    3.2 引领文献计量学创新研究,开启引文数据库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3.3 探索科学研究与情报学本质关系,拓展文献情报事业发展空间
        3.3.1 传播了伯纳尔(J.D.Bernal)的情报学思想
        3.3.2 阐述了情报动态发展特性的问题
        3.3.3 探索了科学研究与情报科学的本质关系。
    3.4 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探究,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3.5 参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践,推进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
4 以严谨务实的治学风格培养图情高级人才
    4.1 以严谨治学与一丝不苟为基本准则
    4.2 始终强调厚积薄发与实事求是
    4.3 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诲人不倦
    4.4 以“炼字”精神践行治学的精益求精
5 先生学术思想与实践创新的源泉与驱动
6 结语
作者贡献说明:

(6)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背景
    2.1 长期关注国际图书馆领域的前沿发展
    2.2 深度参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2.3 总结梳理中国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历程
3 关于数字图书馆理论体系的探索
    3.1 数字图书馆宏观战略研究
        3.1.1 数字图书馆彻底改变社会信息服务模式
        3.1.2 数字图书馆挑战文献情报工作模式
        3.1.3 对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策略的建议
    3.2 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探索
        3.2.1 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3.2.2 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
        3.2.3 数字参考咨询
        3.2.4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4 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实践
    4.1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4.2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4.3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
    4.4 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建设项目
5 结语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9)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大陆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出版
二中国台湾诸图书馆所收藏的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
三日本爱知大学关于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出版
四欧美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及对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

(10)麦当劳式管理在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麦当劳式管理分析
    1.1 掌握具体经营理念与原则
    1.2 严格执行管理标准
    1.3 追求细节
2 麦当劳式管理在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应用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2.2 落实标准规则推广、实施、监督与反馈
3 结语

四、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 冯晓娟. 文化产业, 2021(33)
  • [2]《古籍保护研究》发展研讨会实录[J]. 董桂存. 古籍保护研究, 2021(02)
  • [3]基于SIR模型的公共图书馆“三微一端”营销策略研究[J]. 薛欢雪,郭山. 图书馆学研究, 2021(18)
  • [4]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5]修身立学化知行 言传身教育良才——孟连生图书情报学术思想与研究生培养概述[J]. 黄国彬,初景利,崔瑞琴,李景,魏来,李睿,周倩,符绍宏. 图书情报工作, 2021(15)
  • [6]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J]. 王欣,李宏,宛玲. 图书情报工作, 2021(15)
  • [7]十九世纪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的汉学研究[D]. 阿日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J]. 聂运伟. 文化发展论丛, 2020(00)
  • [10]麦当劳式管理在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应用探讨[J]. 汗克孜·吾苏尔,何艳香. 科技资讯, 2021(18)

标签:;  ;  ;  ;  ;  

关于“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