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笪玲[1](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王俊平[2](2018)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的到来引起了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不同程度的变化并最终通过文化进行综合反映。然而,由于各个旅游目的地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差异,游客类型、行为方式等的不同,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则不尽相同。文化变迁多数都根据“变”抑或“不变”角度来研究并毫无置疑地认为是由于旅游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变迁。然而,与其它事物一样,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是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常态,外力的作用有可能引导并改变文化变迁的速度、程度和方向,甚至是性质的改变,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和平而独特的产业形式,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综合效益应该得到关注。论文以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的理论为支撑,进行经济学、管理学和旅游学交叉研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档案文件和田野调查,研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中,在旅游业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业的特殊性对于文化演变的影响。尝试通过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揭示旅游发展与文化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民族文化在遭遇旅游业背景下形成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理、异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自我发展、更新及转型的机理,以期能更准确客观地把握民族地区文化演变和重构的性质、维度和程度,为该区域的全面发展提出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具体来看,论文选取了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所辖的1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个地级市为研究的具体范围,通过的“提出问题——理论与定性研究——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结论分析”的逻辑思路,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的机理并尝试建立理论模型;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数据的描述性分析、问卷的质量检验、因子分析对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测评;运用回归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文化涵化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主要类型旅游进程中的文化变迁通过何种机理来实现?这种变迁有什么特点?最终对目的地及文化本身会带来什么结果?基于文化学、人类学中的“主”“客”关系和文化涵化的逻辑起点,从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现实性主客关系、异文化的“来”向传播给目的地文化变迁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切入,分析由此产生的文化涵化实践。文化涵化导致原有文化发生了文化“边缘化”、文化“抗拒”、文化“融合”和文化“同化”的四种结果。由于文化“边缘化”在旅游发展中不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涵化为文化“抗拒”、文化“融合”和文化“同化”三种不同的结果。2.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非均衡性民族文化的各个层次并不是同时发生变迁的,首先从最活跃的表层的物质文化开始,然后带动其它文化要素变迁。分析数据表明,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影响下的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并且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对287份样本综合分析显示,接近95%的样本表明民族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横向来看,28测项的变迁程度不尽相同,平均值为2.851,最大值3.516,最小值2.233。物质文化变迁最显着,精神文化相对最稳定。总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但位于表层的物质文化的变迁最明显,变迁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而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则要缓慢一些。3.旅游发展以正向影响为主促进民族文化朝现代化方向不断演化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朝着同质化、理性化和世俗化方向不断演化。文化一直处于不断运动中,旅游发展影响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借助相关理论以及西南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旅游发展所包含的目的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和居民发展角度分析民族文化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正向发展变迁,以目的地经济发展对其影响为主导,推动民族文化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演化。4.“参与式”发展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具体实践旅游发展影响下文化变迁的综合多元性是目的地居民诉求的全方位体现,他们之于民族文化有着“功利性”和“自我认同”两个基本诉求,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这一基本诉求实现的最终结果,“参与式”发展是这一基本诉求保持平衡并最终实现的有效途径。西南民族地区目的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生存权、发展权处于弱权或无权状态,不仅使得他们在旅游利益主体相互博弈中处于劣势地区,也使基本诉求失衡,从而改变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趋势。基于这一现实形态,借助“赋权”理论,提出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增权”,通过在旅游参与中树立愿景和使命、利益等激励驱动、民族精英的引领形式,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再实践。论文主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有一定的突破。在研究视角方面,一是以旅游目的地居民这一民族文化主体为视角研究,能使对于文化变迁维度、程度的研究结论更加接近客观状态,突出了“我的事情我做主”的原则。克服了基于旅游者、旅游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等“客体”角度看待民族文化变迁的片面性和碎片化的不足。同时基于目的地居民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以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克服了旅游发展“正面”或“负面”的二元价值判断,能更加全面地评价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作用。二元价值的判断隐含着消极意义,而变迁更加客观地看待整个发展过程,同时表达出“旅游发展是目的地居民所期待的、需要的”现实境况,突出了目的地居民在权衡得与失后的判断以及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变迁是在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利益主体之间通过网络系统作用下的资本、场域和惯习等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或妥协或对抗。这一过程推动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产和再生产,能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起到较好的引导。在研究方法上,在文献资料研究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法获取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对文化变迁进行量化研究,运用回归法分析验证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影响机理。文化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旅游发展成为变迁的主要加速器,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是“文化到底变迁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文章在目的地居民对文化变迁感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专家级学者的打分,尝试了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在研究结论上,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最终在理论上形成了旅游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具体措施。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变化程度和与旅游业的“距离”有关。位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与旅游发展直接接触并位于“首发”位置,最先发生变迁且变迁程度最深。最稳定的是位于内核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则处于二者中间。在旅游发展诸多因素之中,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最为突出,而目的地居民发展的影响最微弱。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趋势与质量,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与弘扬的具体实践。根据目的地居民目前参与旅游发展的现实状态,结合“增权”理论,提出了通过树立发展的愿景与使命,应用利益等驱动形式,加上社会精英的引领作用实现西南民族地区面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再实践。总而言之,论文以目的地居民及文化变迁为视角,以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旅游之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和特点,旨在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探讨西南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王一婕[3](2020)在《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幅员辽阔,在经济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平衡的问题与矛盾也深刻存在。学者们热切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与城乡差异,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展现出应有的经济学智慧。但是,从2017年人均GDP 比值差异来看,省内中心城市与省际交界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远大于东西部差异与城镇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省际交界地区”似乎成了中国版图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区域。近三十年中,学者们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与非系统化特征,但均传递出问题的重叠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关注“省际交界地区”这类欠发达地区且长期欠发达的区域。立足于现实,针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特殊性”,本文关注长期处于“问题区域”的“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脉络、问题与特征。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及其他本研究涉及到的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省际交界”研究的相关脉络与成果,较为科学地定义了“区域”的概念与“省际交界地区”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涵多尺度空间分析的逻辑体系,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共同识别问题的由来、现状、特征、原因、分类与对策,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科学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研究区域的科学划定,从中国全域界定省际交界区中地级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并构建逻辑清晰的研究步骤、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研究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从其历史渊源、经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的来源与现状,在洞悉问题的复杂性与研究问题的现实基础上,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2008——2017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上分析相关地级行政区空间同质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中,分析与研判导致研究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区域中的绝大部分地区长期欠发达以及研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剖析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在梳理研究区域的经济差异、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划定研究区域的类别,进一步深挖研究区域问题的复杂性。第六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紧迫必要性以及研究区域不同问题的可行性对策。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且差异性呈现多尺度、微波动的区域复杂特征。第二,中国省际交界地区整体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而言,位于中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空间同质性最强,位于西部的省际交界地区几乎没有空间同质性,位于东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介于中部与西部之间,说明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与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市场健全与完善的程度、集聚程度有关,也显示了空间要素与经济活动差异化集聚呈现非均衡性。第三,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差异而言,地理探测器模型并没有完全探测出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探测结果显示出不同年份与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同,说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问题影响因素复杂,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或计量模型无法测度。但人均GDP、城乡收入差异等统计指标很直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个体差异。第四,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而言,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整体经济效率低下,但其中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取经济效率较高(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分布在广东省、四个直辖市、少数民族聚集地、连片贫困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连年低下。第五,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空间效应实证分析结果、经济效率测度结果相互支撑且相互印证。第六,就省际交界地区与省内中心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比结果而言,两者间的距离与对比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经济辐射距离”并不是绝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排除空间政策一律性的单纯空间经济关系;第二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依然是影响这些地区的重要因素,也说明要素、集聚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与显着性。第七,胡焕庸线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问题上不是“绝对的分界”,说明胡焕庸线所代表的人口密度分布、城镇化水平、地理地质劣势并不完全是经济发展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这从某种意义上相对打破了“要素禀赋决定论”,地级区域具有城市集聚与“胡焕庸线”一般作用机理的“中间状态”,并受非城市化政策因素的空间一致化调节作用的影响。第八,省际交界地区的欠发达性、贫困性与元代开始的“犬牙交错”的省界划分有直接关系,要高度重视包括高山牧场、草甸湿地、原始森林、雪山、冰川、沙漠在内的特殊地形与地质地貌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特殊化、差异化制定发展对策。第九,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差异,结合多尺度研究的结果,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逻辑出发,将研究区域进行两种形式的分类,即单纯按照“欠发达程度”与结合空间性的“欠发达程度”两种分类。第十,立足于研究区域差异较大且发展不协调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对策为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走出“欠发达陷阱”,在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保障省际交界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体系与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探索,笔者浅薄地认为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性可总结如下:第一,首次全国层面识别出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范围,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尺度并识别其数量为98个。第二,首次以省际交界地区的视角,以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研究单元,分层分析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识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发现一定的规律。第三,为探求与验证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状况,将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并分析原因,同时结合各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人均GDP与其所在省份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对比发现,关注这类问题的研究者惯性认识中的影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中心——边缘”、“经济引力”、“经济辐射论”等原因,并不能解释与涵盖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状况的全部类型与背后的深刻问题。第四,首次在中国全域内依据空间模型与统计方法的结合,识别出全国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空间同质性与空间异质性,结合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王鸣明[4](2005)在《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最富时代感的研究课题。我国民族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了一批有关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成果,但有关布依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理论研究。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布依族人口为2971460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居第十位,是少数民族中较大的民族。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贵州红水河、南北盘江沿岸,是贵州的原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至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布依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在或隐性的变迁,对这些文化变迁事项的描述和变迁深层原因的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布依族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成为当今布依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布依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试图总结出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特点,并反思其得失及何以得失,以期能对布依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并期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能对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提供参考。 本论文共分为八章: 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一及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在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的基础上,对变迁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本文拟采用的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章介绍布依族的历史源流。布依族是旧石器时代水城人、穿洞人、猫猫洞人以及飞虎山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后裔,是建立群柯国的主体民族,经过夜郎时代与蹼人、越人融合而突出地继承淮人和越人的文化特征,开始形成单一的民族蹼越(布依)人。 第三章首先对布依族社会文化植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用文化模式的有关理论上分析布依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布依族文化的民族个性。 第四章通过展示田野调查的生动材料,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详细介绍布依族衣食住行方面变迁以及闲暇生活的变化,并进一步论述变迁的原因。 第五章重点介绍了布依族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即传统社会组织、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乡规民约、婚姻及家庭的特点和变迁的表现。 第六章对布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研究了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对变迁的阶段、表现形式和动因进行了总结。 第八章对布依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认为民族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关键词: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发展令
杨军昌,李永贤[5](201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道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解放较晚以及民族自治区的成立时间先后差异,经济建设之路更为艰辛。在党中央、贵州省委省政府及民族地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60年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章在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经济资源优势概述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从计划经济到科学发展观各个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经济体制的变化,进而实事求是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做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方向做一展望,旨在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对今后更加科学的经济发展有所参鉴。
康耀坤[6](2006)在《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拓宽民族法学的研究领域,使民族法学理论研究能够植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社会现实,奠定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基础。在实践上,有助于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的相对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指导民族自治地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立法实践。在研究目的上,通过吸收借鉴学界前贤的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法学研究与民族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以促进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研究能够走向规范化和实用化。对此文章尽可能地结合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民族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本文共包括八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相关概念、历史发展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内容的研究。指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5种立法类自治权,即自治条例制定权、单行条例制定权、变通规定制定权、补充规定制定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自治权。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分析。确定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指导和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应包括立法统一性原则、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原则、正确行使变通权原则、保障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第四、五、六、七部分是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具体制度的探讨和研究,指出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规定和变通执行、停止执行自治权制度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文章的第八部分是个案研究,通过对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实地田野调查,以第一手实践资料和本文的理论部分形成了有机的结合。
张佩钰[7](2017)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研究》文中指出变通立法是指有权限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符合本民族特点的部分作变通规定的立法活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的制度基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完美结合,也是协调纵向的府际冲突和横向的族际冲突的客观要求。若没有民族区域自治,就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变通立法能有效地解决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协调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权宜之计,也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合情性及合法性。从解放前革命边区的艰难探索到建国后逐步走上有法可依的正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至今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实践考验。1946年的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次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其中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成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得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独立自治法规。”1984年的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从基本法角度对变通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及2001年对《婚姻法》的相关修改,更是对变通立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规范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因而,本文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进行研究,从制度、现实、价值三个方面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在我国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变通立法这一权力的制度内涵,界定权力性质、厘清法律位阶、明确制度边界,并从《婚姻法》、《刑法》、《森林法》等多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角度对变通立法实践进行考察,找出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完善建议,形成具有理论性和对策性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推动变通立法朝着更加规范、有效的方向发展,推进民族法制建设与国家法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所裨益。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基础理论,从我国国家体制、民族法制、民族政策、现实国情等层面逐步分析论证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存在的理论渊源。我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本章首先分析了变通立法的制度基础,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既能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是协调纵向的府际冲突和横向的族际冲突的客观要求;其次分析了变通立法的现实基础,即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在一元二级多层立法体制且以制定法为正式法律渊源的当代中国,协调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依法对国家制定法适当变通,有助于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确保法律的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地方的习惯和特点;最后分析了变通立法的价值基础,即自由、平等与秩序。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的法理价值在于自由、平等和秩序,它不仅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国情必要性考量之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其自身就具有合理性、合情性和合法性。第二章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制度内涵,以变通立法制度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的文本内容为依托,对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的法理属性、效力定位和制度边界展开研究。本章首先在释析几种主流学说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的实质化、利益法学和功能主义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其授权性立法、变通性立法以及兼具权力和权利的性质;其次,具体了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法律位阶,明确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关系需视情况而论,且从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属人效力三个方面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适用效力,并对变通立法权相关的几个基础性概念进行辨析;最后,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边界进行规范分析和学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制度边界。第三章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实践考察,从《婚姻法》、《刑法》、《森林法》等几部具有代表性法律的变通立法实践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变通立法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从起步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三个主要阶段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实践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并对各时期所制定的变通(及补充)规定进行梳理、归纳,然后逐一分析了《婚姻法》变通立法最早、最广的原因及其变通立法的主要内容、主要特征与问题所在;《刑法》变通立法缺位,却长期以变通执行代替变通立法的现状及原因;《森林法》变通立法现状、其变通立法对《森林法》本身的积极作用以及现阶段仍存在的不足等,为本文最后一章提出完善建议作铺垫。第四章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完善建议,是基于第二章制度内涵分析与第三章立法实践考察两个层面分析、总结所发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完善建议。建议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理念相对落后、法律体制仍不够健全的问题,从明确变通立法的效力与形式,统一立法的主体,并丰富立法内容等方面所提出的“立法理念与立法体制的完善”;二是针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程序中所存在的不足,从建立立法听证制度、完善立法监督制度、建立立法解释和应用解释程序,建立立法争议解决及制裁机制等方面提出的“立法程序的完善”;三是针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从统一变通规定的形式与名称、对变通规定作扩张解释、将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纳入变通对象范围等立法细节方面提出的“立法技术的完善”。
毛建军[8](2019)在《布依族社会调查出版与研究综述》文中指出社会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以布依族社会调查研究与出版情况为观照对象,对布依族近90年的社会调查研究与出版进行梳理。民国时期开始有西南边疆的民族田野调查。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了大规模布依族民族调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布依族社会调查的探索与积累阶段。21世纪以来布依族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出版丰富。
贾晨娇[9](2020)在《布依族社会生活研究 ——以布依族典籍文献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布依族典籍文献为主,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布依族独特的社会生活做了具体的分析。布依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根据汉文典籍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越人。布依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创造积累的历史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传承下来形成民族古籍资料,包括文献典籍、口头传承和碑刻铭文,其内容涉及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天文历法等。除了布依族民间艺人通过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外,现存布依族先民仿照汉字创制的布依方块字记录的典籍本,大多在清朝时记录,内容涉及布依族民族起源、丧葬习俗、婚嫁习俗,是研究布依族历史文化的一手资料。布依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族称如何被一步步确定,如何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社会生活,与其他民族杂居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的独特性都可以从历史典籍中反映出来。这样可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中首先阐明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布依族典籍现有保存情况,将目前国内学者对布依族典籍研究的情况作了整体把握。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布依族的历史和典籍,一方面梳理典籍中布依族历史发展脉络,一方面整理布依族典籍的分布地区及典籍主要记录的特色内容,并对布依族文字、书籍与汉族文化关系、布依族典籍特点做了一点探讨。第二章从典籍中记载的布依族古歌、神话中可以体会布依族人民对早期人类社会的现实构建,布依族人民对人类、世界起源的思考是一种原始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第三章从布依族典籍探究其经济生活,一般经济生活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布依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不仅勤于耕种而且在劳动中总结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体现出悠久的农耕文化。除了悠久的农业,布依人民的手工技艺高超,制造材质包括木材、金属;服饰、乐器、饰品做工精湛,满足日常所需。作为传统的农业民族布依族人民不擅长经商,但是乐于学习尝试,在经济生活中也与其他民族进行通过各种市场进行商贸往来。第四章主要研究布依族的日常生活和民族关系。日常生活包括饮食、建筑与服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孕育出独特的布依族,第一探讨布依族的饮食习惯,其与火的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用火来烧烤食物,做腊肉、糍粑,蒸粮酿酒。此外,酸食也在布依族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记述布依族居住方式随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发生的改变。第三,研究布依族的服饰文化,从材质、颜色、工艺入手。第五,研究古代布依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主要体现出和平共处、经济、文化往来和战争三种复杂情况。第五章研究布依族的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包括布依族节日、婚姻和伦理道德。节日、婚庆是布依族社会生活中重要部分,伦理道德是布依族为人处世重要标准,从中可以更好的发掘其民族精神与内涵。
王国勇,李安连,梅陈,曾凯琴[10](2020)在《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民族地区主要包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对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实地调研,发现虽然三个州的城镇化水平近年来都有一定提升,也有大量农民工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流动到城镇。但是如何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与农民工顺利融入城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规模小、发展分布不平衡,城镇分布受特殊地理环境及交通路线的制约,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发展后劲,城镇产业聚集度低、缺乏特色等;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方面也面临着农民工受教育、技能水平低,收入低且不稳定、居住条件差,城乡居民思想观念差异大,农民工缺乏融入城镇的制度支持、社会网络有限、交往范围小等困境。因此,本文聚焦贵州民族地区,旨在总结归纳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启示及教训,并从社会流动、社会融入和社会排斥三个理论视角研究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提出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路径选择。
二、调整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2)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变迁理论 |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 |
三、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文化变迁国内外研究 |
一、民族文化 |
二、文化变迁研究 |
三、文化涵化研究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国内外研究 |
一、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影响定性研究阶段 |
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阶段 |
三、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影响研究述评 |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及其结构维度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发展结构维度 |
一、旅游发展结构维度的确立 |
二、旅游发展结构维度分析 |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区域概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
一、西南民族地区区域概况及特征 |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
三、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 |
第三节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人的发展现状 |
一、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二、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
三、西南民族地区人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结构维度研究 |
第一节 民族文化及其构成 |
一、民族文化的内涵 |
二、民族文化的特点 |
三、民族文化的构成 |
第二节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变迁 |
一、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交往 |
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 |
三、旅游活动中的文化涵化 |
第三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结构维度 |
一、旅游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变迁 |
二、旅游发展中的制度文化变迁 |
三、旅游发展中的精神文化变迁 |
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变迁影响分析 |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物质文化变迁的影响 |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制度文化变迁的影响 |
三、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精神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三、研究变量 |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量表设计 |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指标体系设计 |
一、民族文化变迁的初始变量 |
二、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第二节 量表定义与测评 |
一、物质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量 |
二、制度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量 |
三、精神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项 |
第三节 预调研分析 |
一、预调研问卷基本信息及描述性分析 |
二、预调研质量分析 |
三、预调研结论及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六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正式调研的描述性分析 |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 |
二、正式调研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正式调研问卷质量检验 |
一、正式问卷信度分析 |
二、正式问卷效度分析 |
第三节 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
一、正式调研物质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正式调研制度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三、正式调研精神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因子命名 |
第四节 研究假设检验 |
一、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
二、旅游发展与物质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
三、旅游发展与制度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
四、旅游发展与精神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
五、假设检验结果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维度的综合多元性 |
二、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程度的非均衡性 |
三、旅游以正向影响为主促进民族文化不断演化 |
第七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与弘扬 |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 |
一、旅游发展与物质文化传承及弘扬 |
二、旅游发展与制度文化传承及弘扬 |
三、旅游发展与精神文化传承及弘扬 |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 |
一、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面临的困境 |
二、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影响 |
三、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途径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发展在西南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位 |
二、文化涵化是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主要类型 |
三、旅游发展是经济社会居民的综合发展 |
四、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的特性 |
五、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朝现代化方向发展演化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研究调查问卷(预调研) |
附录2: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
附录3: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4: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基本概况表 |
附录5: 西南民族地区27州市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统计表 |
附录6: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人口统计表 |
附录7: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旅游资源概况表 |
致谢 |
(3)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省际交界地区 |
2.1.2 区域 |
2.1.3 区域发展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
2.2.3 建立在空间尺度上的“现代集聚理论” |
2.2.4 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发展经济学视角中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7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区经济理论” |
2.2.8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心——边缘”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体系 |
3.1 逻辑分析体系与尺度单元划分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体系 |
3.3.1 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3.3.2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关联性与空间集聚效应 |
3.3.3 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空间同质性 |
3.3.4 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异质性 |
3.3.5 DEA模型测度经济效率 |
第四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演化分析 |
4.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形成的历史沿革 |
4.1.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思想渊源 |
4.1.2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脉络 |
4.1.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分水岭” |
4.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3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空间分析 |
4.3.1 空间同质性分析 |
4.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效率尺度分析 |
5.1 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效率尺度的分析逻辑与方法 |
5.1.1 分析逻辑 |
5.1.2 分析方法 |
5.2 省际交界地区经济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度结果 |
5.2.2 测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分类 |
6.1 分类原因与分类逻辑 |
6.1.1 分类原因 |
6.1.2 分类逻辑 |
6.2 分类方式 |
6.2.1 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 |
6.2.2 按“交界”因素差异分类 |
6.3 分类的结果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
7.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7.1.1 “发展差异较大”与“欠发达程度较深”问题重叠 |
7.1.2 “集中连片特困”与“欠发达”问题区域重叠 |
7.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全面丰富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
7.2.2 创新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
7.2.3 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
7.2.4 提升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空间模型Stata运算输出结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国内外文化变迁理论概述 |
第一节国外文化变迁理论 |
第二节国内文化变迁理论 |
第三节本文拟采用的变迁理论 |
第二章布依族历史源流 |
第一节布依族族源与族称 |
第二节远古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
第四节秦汉至宋朝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
第五节元朝到明朝时期的布依族 |
第六节清朝时期的布依族 |
第七节近代以来的布依族 |
第三章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环境和文化个性 |
第一节布依族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
第三节布依族文化个性 |
第四章布依族物质文化变迁 |
第一节绚丽多彩的服饰的变迁 |
一、传统服饰特点 |
二、服饰的变迁 |
第二节厚重的饮食习俗的变迁 |
一、布依族的饮食习俗 |
二、饮食的变迁 |
第三节体现农耕文化的建筑文化变迁 |
一、建筑的特点 |
二、居住的变迁 |
第四节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变迁 |
一、交通运输 |
二、邮电通讯 |
第五章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及其变迁 |
第一节社会聚合的组织纽带 |
一、民间传统的社会组织 |
二、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 |
三、民族区域自治 |
四、习惯法与乡规民约 |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的嬗变 |
一、留传千古的婚恋习俗的变迁 |
二、婚姻的变迁 |
三、家庭的嬗变 |
第六章喜忧参半的民族教育 |
第一节布依族教育概述 |
第二节双语教育 |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 |
第四节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
第五节发展布依族教育的建议 |
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变迁的阶段 |
第二节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八章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发展布依族社会文化 |
第一节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声明 |
后记 |
附图 |
(6)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历史 |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作用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研究 |
第一节 对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分析 |
第二节 立法权 |
第三节 我国民族地方的立法权 |
第四节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地位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立法统一性原则 |
第四节 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原则 |
第五节 正确行使变通权原则 |
第六节 保障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 |
第七节 民主原则 |
第八节 科学原则 |
第四章 自治条例 |
第一节 自治条例概述 |
第二节 自治条例的监督机制 |
第三节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 |
第四节 自治条例完善问题研究 |
第五章 单行条例 |
第一节 单行条例概述 |
第二节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定程序 |
第三节 单行条例完善问题研究 |
第六章 变通或补充规定 |
第一节 变通或补充规定概述 |
第二节 变通或补充规定的定位及完善 |
第七章 自治机关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的自治权 |
第一节 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自治权的概念 |
第二节 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自治权的程序 |
第八章 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调查 |
第一节 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现状调查 |
第二节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立法调研 |
第三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立法调研 |
附录一: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附录三:研究成果 |
后记 |
(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变通立法的制度基础 |
一、单一制国家纵向权力配置和府际冲突 |
二、多民族国家横向民族差异和族际冲突 |
三、民族区域自治:中央与民族地方的协调路径 |
第二节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变通立法的现实基础 |
一、国家法的普遍性与民族法的特殊性之间的冲突 |
二、制定法的开放性与习惯法的封闭性之间的冲突 |
三、法律变通: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冲突的协调路径 |
第三节 自由、平等、秩序: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价值基础 |
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法理价值 |
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正当性 |
第二章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制度内涵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法律规定 |
一、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 |
二、变通立法的主体和程序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的法理属性 |
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法理属性的学说梳理 |
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法理属性的分析工具 |
三、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的性质释出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效力定位 |
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法律位阶 |
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适用效力 |
第四节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制度边界 |
一、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边界的规范分析 |
二、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边界的学理分析 |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相关概念辨析 |
一、“变通规定”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二、“变通规定”与“补充规定 |
三、“变通立法”与“变通执行” |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权与经济特区的变通立法权 |
第三章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实践历程 |
一、起步时期(1946-1984年):从初步建立到停滞再到重新发展 |
二、快速发展时期(1985-2000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
三、繁荣时期(2000年至今):《立法法》颁布及《婚姻法》修订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对民事法律的变通立法实践——以对《婚姻法》的变通立法为例 |
一、对《婚姻法》变通立法的现状分析 |
二、对《婚姻法》变通立法的主要特征 |
三、对《婚姻法》变通立法最为广泛的原因 |
第三节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对刑事法律的变通立法实践—以对《刑法》的变通立法为例 |
一、对《刑法》进行变通的现状分析 |
二、对《刑法》进行变通的反思:《刑法》第九十条争议的探讨 |
第四节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对行政法的变通立法实践 —以对《森林法》的变通立法为例 |
一、对《森林法》变通立法的现状分析 |
二、对《森林法》变通立法的反思 |
第四章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立法理念与立法体制的完善 |
一、识别变通立法的需求 |
二、明确变通立法的位阶 |
三、统一变通立法的主体 |
四、拓宽变通立法的对象 |
第二节 立法程序的完善 |
一、建立立法听证制度 |
二、完善立法审批制度 |
三、建立争议解决机制 |
四、设立立法解释程序 |
第三节 立法技术的完善 |
一、统一变通立法的形式 |
二、丰富变通立法的内容 |
三、着重立法人才的培养 |
四、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布依族社会调查出版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田野调查 |
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规模民族调查 |
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探索与积累 |
四、21世纪以来丰硕的出版与研究成果 |
五、结语 |
(9)布依族社会生活研究 ——以布依族典籍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课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依族族源及其典籍 |
第一节 布依族称及其来源 |
第二节 布依族历史典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依族典籍中对早期世界的构建 |
第一节 布依族典籍中创世界、万物神话 |
第二节 布依族典籍中创人神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依族经济生活与贸易活动研究 |
第一节 采集渔猎经济 |
第二节 农业、手工业 |
一、农业 |
二、手工业 |
第三节 商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依族物质生活研究 |
第一节 布依族饮食及其文化 |
一、火的认识与使用 |
二、糯食 |
三、腊肉、酸食 |
三、酒 |
第二节 布依族建筑与居住生活 |
第三节 布依族服饰生活 |
第四节 历史中布依族与周围民族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依族精神生活及其他 |
第一节 布依族节日、婚姻文化生活 |
一、节日 |
二、布依族婚姻文化 |
第二节 布依族伦理道德 |
一、家庭伦理道德 |
二、社会伦理道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 获奖 |
致谢 |
(10)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概念释义 |
1.城镇化 |
2.农民工 |
3.城镇融入 |
4. 贵州民族地区 |
(四)理论分析视角 |
1.社会融入理论 |
2.社会排斥理论 |
3.社会流动理论 |
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研究 |
(一)国际、国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1.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
(1)以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为前提 |
(2)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 |
(3)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4)改革创新是城镇化的最强动力 |
(5)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6)新型城镇化之前对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偏离 |
2.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1)重视公共服务 |
(2)重视城市规划 |
(3)重视生态环境 |
(4)城乡关系方面 |
3.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
三、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战略思路 |
(一)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总目标的实现 |
(二)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指导原则及重大意义 |
1.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指导原则 |
2.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
(三)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重点及难点 |
1.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重点 |
2.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难点 |
(四)推进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特色之路 |
四、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融入城镇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城镇化水平偏低 |
2.城镇规模小,发展分布不平衡 |
3.城镇分布受特殊地理环境及交通路线的制约 |
4.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发展后劲 |
5.城镇产业聚集度低,缺乏特色 |
6.城镇经济缺乏产业支撑,实力薄弱 |
(二)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工融入城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农民工受教育、技能水平低 |
2.收入低且不稳定,居住条件差 |
3.城乡居民思想观念差异大 |
4.农民工缺乏融入城镇的制度支持 |
5.社会网络有限,交往范围小 |
五、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路径选择 |
(一)推进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1.充分发挥城镇规划作用,科学有序布局城镇 |
2.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周边省域对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
4.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
5.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增强城镇发展后劲 |
6.营造投资环境,以外来资金弥补自身财力不足 |
(二)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路径选择 |
1.加强教育,完善人才政策 |
2.自主选择,尊重农民工意愿 |
3.强化技能,鼓励农民工进入城镇 |
4.完善制度,引导农民工融入城镇 |
四、调整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2]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D]. 王俊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3]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D]. 王一婕. 兰州大学, 2020(10)
- [4]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王鸣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5]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示[J]. 杨军昌,李永贤.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1(00)
- [6]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 康耀坤. 兰州大学, 2006(09)
- [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研究[D]. 张佩钰. 武汉大学, 2017(06)
- [8]布依族社会调查出版与研究综述[J]. 毛建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9]布依族社会生活研究 ——以布依族典籍文献为中心[D]. 贾晨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0)
- [10]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融入城镇研究[J]. 王国勇,李安连,梅陈,曾凯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