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赣州市等城市为1997年江西省卫生城市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全津[1](2014)在《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江西计划生育是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开展,在国家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由于全国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江西计划生育呈现出阶段性、行政主导性强、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因此,研究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对于把握计划生育自身发展规律、研判江西未来人口发展形势、适时调整计划生育对策以及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无疑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除导言外,本文共分为五章。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改革开放前江西计划生育的状况及特点。全国解放初期,人口快速增长,由此产生的问题开始引起中央的重视。1953年,江西卫生厅转发卫生部《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草案)》,由此拉开了江西计划生育的序幕。1953‐1965年,江西在一些重点城市开展了避孕知识宣传和节育技术指导,满足了部分群众的节育需求。但随后“文化大革命”爆发,江西计划生育陷入停滞。1971‐1978年,中央重启计划生育,江西计划生育开始起步,计划生育机构得以恢复,围绕国家“晚、稀、少”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宣传和节育措施开始普遍进入农村,节育率有所上升,但与全国的差距很大,体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计划生育任务非常艰巨。第二章分析了江西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及阶段性成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给计划生育事业带来巨大的活力,江西计划生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时,还要适当强调晚婚晚育”,直接促进了江西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1979‐1989年,江西各级地方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节育措施逐步深入到城乡,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增多,与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计划生育成效得到进一步体现。但是,由于这段时期江西人口的变化趋势几经反复,波动较大,省内各地区间的计划生育发展也不平衡,控制人口数量不容乐观。第三章论述了地方性法规的制订与江西计划生育的转折。20世纪90年代,计划生育积累的丰富经验,促使国家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建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这直接加快了江西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和修改。1990年《江西计划生育条例》首次出台,随后于1995年和199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这一时期,江西计划生育基础得到夯实,计划生育宣传继续拓展,特别是在国家计划生育“三结合”方针的号召下,江西开始注重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导向,将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扶贫致富结合起来,减少了计划生育的阻力,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计划生育面貌发生重大转变。1990‐1999年,江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重大转折。第四章阐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与江西计划生育的综合改革。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这为21世纪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总体目标,根据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思路,江西开始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探索,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适时的调整,《江西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第三、四次修订,实行“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新的生育政策。同时围绕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一盘棋”,展开了扎实有效的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西计划生育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各地方计划生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长期存在,这也说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探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五章展开了关于江西计划生育的几点思考。在总结江西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未来的政策调整建议。江西计划生育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既有反映了与全国类似的普遍性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总体上看,江西计划生育卓有成效,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但是,江西计划生育目前也存在着领导层认识有所松懈、整体水平偏低、利益导向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而且未来还面临着低生育水平反弹、人口仍然较快增长等严峻的人口形势。因此,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稳妥实施“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郭细根[2](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江光亮[3](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叶鹏[4](2012)在《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文中提出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王维[5](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吴东明[6](2019)在《江西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定位相比过去将财政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工具,更加具有重要性和广泛性。财政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财政的重要性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这次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基础。《方案》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拥有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结构,在如此复杂的政治体制下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划分,难度非常大。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是发挥现代财政制度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明确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再通过转移支付来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缺口,从而实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目标。我国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一直广受批评,原因在于越是基层政府,承担了越多的支出责任,这造成我国纵向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江西省级以下政府间关系同样存在着越是基层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越是不相适应的问题。这种现状使得财政难以“担当”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任。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9号)为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制定了改革的时间进程,该政策也对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提供了指导方向。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了研究内容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西省以下各级政府近十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江西省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事权范围总体过大,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内容相似,缺乏区分度。二是省本级政府缺乏统筹协调能力,市本级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够。三是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江西省上级政府存在着下移支出责任的倾向,县级及县级以下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过多的问题。结合江西省以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国内浙江与河南省以下政府间财政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情况,总结了对江西省的借鉴与意义,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在财政事权划分方面,应当明确事权范围,稳定各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各级政府财政财政事权划分应当要有区分度。二是在支出责任方面,应该适当上移部分支出责任,减少县级及县级以下基层政府支出责任,加强省本级政府调控能力,抑制并规范上级政府下移支出责任的行为。三是完善江西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各市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四是完善财政管理法制化、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和预算管理制度等配套措施,共同建立符合江西省情况的现代财政制度。
赵静[7](2014)在《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面临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们对各类自然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入,在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中药材、山野菜、油茶、竹类、食用菌类和野生动物蛋白等。非木质林产品在维持农户生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出口贸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多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就业机会以及食物和药材保障,同时,随着近几年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产值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木质开发开发利用对区域林业经济及林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期构建非木质林产品产值增加及林农增收的利益驱动机制,并对当前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潜力展开综合评价,最后对目前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可利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产品类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存在着诸如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第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等初级利用明显下降,逐渐向非木质林产品的采集、种植、养殖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资源高级利用方式转变,在带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影响了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降低,逐渐调整了林业三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通过改变原来相对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林业产值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增加了林业产值,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第三,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区域间及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第四,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采取ST战略,辅助SO战略。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对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重视,而且将对发展林区经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谭诗敏[8](2020)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东中西部均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区域差异却逐渐扩大。随着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注重公平与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呼声。区域规划作为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与手段,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发展,形成了适应于不同阶段特征、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实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区域规划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区域规划能否有效引导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空间效用成果如何成为了区域研究中的难点。市域作为区域开发、区域规划中较小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研究中重要的尺度。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区域开发理论、市域空间开发(主要指以区域规划作为工具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以及制度安排下的开发结果(主要指市域空间结构)三者的关系。明晰赣州的四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区位要素、自然资源、制度等因素始终在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时期的作用要素不同,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配置的工具,成为了赣州市域空间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做的两次重要应用: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和基于都市区理论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分析在两大规划制度安排下、现实发展过程中的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结合城镇体系、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用地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赣州中心在极化,但各县的首位度在下降,呈现出更为扁平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比规划目标,赣州中心城区和龙南次级中心的建设成果显着,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人口流动轴向分布,流出趋势放缓,但瑞金次级中心的集聚效果并不如规划预期。南北轴线比东西轴线的集聚效果更为显着。为解释制度安排与现实中市域空间格局形成的差异,本文从面到点建立了解释性框架,从区域发展机制、差异产生机制来阐述其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导致规划与现状产生差异是多源化的。行政力量主导推动了赣州中心城区的建设,市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沿海发达地区向赣州的产业转移、产业扩散和知识技术溢出。南康、龙南通过京九轴线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加入全球分工,提高了人口集聚能力。而安远则依靠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经济脱贫和人口回流。最后形成对市域空间开发理论和规划的反思,点轴系统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用性特征,在开放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高铁时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显得过于限制在空间、地域、基础设施等静态要素,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等级规模上。而都市区理论则是适用于县域各自为政、加强市域统筹目的。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应当成为不同开发主体寻求最大化的发展,协调利益和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结构性配置的重要的协同平台,是不同尺度的领域内生存空间的整体谋划和一定时期内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总体安排。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发展框架,统筹城乡系统、重视人地关系,用全局性的战略目光去引导刚性约束。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搭建了一个把区域开发相关理论、市域空间开发实践(区域规划)、市域空间开发的空间成果相互联系、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欠发达地区的市域空间作为研究尺度。在区域开发理论指导下,区域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产生差异,主要通过市域空间格局体现,通过规划制度和实际发展的空间成果可以研究区域开发的一般机制和长期轨迹。对区域开发理论在什么时期、什么环境下的适用性、局限性提出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开发理论,为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与开发理论革新做出了贡献。
谭力[9](2020)在《公共投资对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投资和工业化犹如“两架马车”拉动我国经济飞速平稳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工业用地低价出让、地方政府寻租行为所导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也层出不穷。我国工业化进程将在未来持续较长时间,而同一时期公共投资架构不合理,各地区投资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提升地区公共投资水平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将围绕公共投资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来展开。本文基于江西省2008-2017年11个地级市统计年鉴数据,对公共投资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进行剖析。将公共投资分为民生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通过模型对现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进一步了解江西省公共投资水平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现状和趋势,并探析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研究获得基本结论如下:(1)在2008-2017年期间,江西省各地级市公共投资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且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但总体上表现为逐年上升,同时公共投资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公共投资中民生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的结构组合改变引起工业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及生产环境变化,导致工业用地报酬曲线变化,从而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江西省各地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考察期内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呈现出反复上升和下降的波动趋势,但整体上看,各地市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公共投资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民生性投资(FFT)每增加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加0.3058%;生产性投资(FST)每增加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加0.0341%。其余控制变量均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从优化公共投资结构和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公共投资结构方面,江西省在公共投资结构宏观调控中,应适当加强民生性投资占比;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方面,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提升大中型企业占比、合理控制工业发展规模、规范用地市场等手段将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调控逐步缩小区域差异,进而实现公共投资水平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双赢局面。
熊小欣[10](2016)在《浮沉之间:解放初期江西旧司法人员改造研究(1949-1952)》文中认为1949年4月下旬以后江西陆续获得解放,司法重建工作随之开始,旧司法人员亦成为新政权改造的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旧司法人员具有专业化、党化、派系化与腐化等整体特征,这些特征既成为旧司法人员需要被改造的重要理由,也是新政权改造他们的困难所在。政权鼎革之际,旧司法人员根据各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作出不同的选择,或坚守法院等待解放,或潜逃各地销声匿迹,或返回故里暂作观望。只要他们还留在大陆,终将无法逃脱新政权对他们的改造。南下干部扮演接管者与改造者的双重角色,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文化素质却普遍偏低,遑论司法专业水平。这种短板在司法接管阶段就显现出了弊端,南下干部对接管司法工作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旧司法人员流失于体制外。在这种优劣势均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南下干部只能从思想政治层面改造旧司法人员。在具体路径方面,改造者运用阶级分析法,通过反复摸底、思想测验、思想检查等方式挖掘旧司法人员的历史问题,最后根据问题大小进行组织处理,以此完成了对旧司法人员的初步改造。南下干部的劣势恰恰是旧司法人员的优势,这使得旧司法人员能够凭借其专业水平反过来影响包括南下干部在内的各类其他司法人员。旧司法人员成为各级司法机关的业务指导者,其他新老干部则居于学习者的地位,二者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地错位。解放后司法运行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司法依据、工作方式、审判原则都与解放前大不相同,旧司法人员在新环境中显得进退失据,暴露出了大量旧法作风与旧法观点。新政权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旧司法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囿于时机尚未成熟而保持了容忍。此时,江西省各级司法机关借助土改、三反等政治运动实现对旧司法人员的深度改造,对旧司法人员的历史问题与现行贪污腐化问题进行了一次过滤,镇压并开除了一批有问题的旧司法人员。在体制外,新政权对流失于基层的旧司法人员加以管制,强制旧司法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1952年9月江西省开展司法改革运动,旧司法人员也迎来了彻底改造阶段。新政权不仅继续深挖旧司法人员的历史问题,而且对旧法作风与旧法观点不再保持容忍态度。在司法改革运动中,旧司法人员除要接受法院内部的思想批判以外,还要面临来自法院之外各类群众的检举揭发与思想批判,这种内外结合的方式是他们此前从未遭遇的。经过司法改革运动,绝大部分旧司法人员被清理出各级司法机关,只有16人通过改造而获得新生。新政权在旧司法人员改造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不仅改造本身出现了一些冤假错案,更对后来的法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非常值得反思。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赣州市等城市为1997年江西省卫生城市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赣州市等城市为1997年江西省卫生城市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江西计划生育的状况及其特点(1953—1978) |
第一节 以城市为突破口江西计划生育的尝试(1953—1970) |
一、《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拉开江西计划生育的序幕 |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实践 |
第二节 “晚、稀、少”政策与江西计划生育的起步(1971—1978) |
一、计划生育宣传进入城乡 |
二、避孕节育措施普遍开展 |
第三节 江西计划生育的相对滞后性 |
一、计划生育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
二、计划生育相对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江西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及阶段性成效(1979—1989) |
第一节 江西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
一、奖励一胎、可生二胎、限制三胎及以上生育 |
二、奖励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生育 |
三、城镇只能一胎、农村可二胎、无论城乡都坚决杜绝三胎生育 |
四、城乡二胎开“小口子”、坚决堵住“大口子” |
第二节 “三为主”方针推动江西计划生育的逐步渐进 |
一、计划生育宣传的系列活动 |
二、避孕节育措施的广泛深入 |
第三节 江西计划生育的阶段性成效 |
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 |
二、群众新的婚姻、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
第三章 地方性法规的制订与江西计划生育的转折(1990—1999) |
第一节 江西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与修订 |
一、可二胎生育的间隔年限改为五年 |
二、违反计划生育处罚标准的制定 |
第二节 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下江西计划生育的推进 |
一、计划生育基础得到夯实 |
二、计划生育宣传继续拓展 |
三、“三结合”促进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导向 |
第三节 江西计划生育面貌的重大转变 |
一、生育水平下降,人口再生产实现转型 |
二、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素质提高 |
三、群众生育观念转变,新型生育文化初步形成 |
第四章 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与江西计划生育的综合改革(2000 年至今) |
第一节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江西计划生育政策的调适 |
一、可二胎生育的间隔年限改为四年 |
二、取消生育间隔期 |
三、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 |
第二节 江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改革探索 |
一、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
三、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一盘棋” |
第三节 江西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成绩 |
一、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
二、人口素质显着提升 |
第五章 关于江西计划生育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江西计划生育的特点及其保障作用 |
一、江西计划生育的特点 |
二、江西计划生育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江西计划生育的基本经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江西计划生育的基本经验 |
二、江西计划生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三、关于江西计划生育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与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
1.2.2 古城文化印记的保护 |
1.2.3 思考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空间营造思想的来源和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现状 |
1.3.4 赣州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
1.3.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 |
1.4.1 空间营造 |
1.4.2 空间营造的“身体” |
1.4.3 空间营造的“灵魂” |
1.4.4 空间营造的“成长” |
1.4.5 影响空间营造“成长”的三个层面 |
1.4.6 古越文化 |
1.4.7 客家文化 |
1.4.8 徽州文化 |
1.4.9 西风东渐 |
1.4.10 岭南文化 |
1.4.11 “新赣南”运动 |
1.4.12 国家计划经济 |
1.4.13 市场经济 |
1.4.14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营造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背景 |
1.7.1 自然地理概况 |
1.7.2 赣州的社会人文环境 |
1.7.3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简史 |
第二部分: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二章 东晋之前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2.1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
2.1.1 先秦时期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
2.1.2 秦人对于南野城的设计与建造 |
2.1.3 汉代赣县的设计与建造 |
2.1.4 西晋葛佬城的设计与建造 |
2.2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博弈因子分析 |
2.2.1 地处交通要冲的刺激作用以及防洪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
2.2.2 古越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博弈活动 |
2.2.3 古越人的巫术崇拜对于空间博弈的影响 |
第三章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3.1 东晋时期赣州城的首次出现 |
3.2 唐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
3.3 五代卢光稠对于赣州城的设计与建造 |
3.4 东晋至五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4.1 五代之前赣州城址变迁的分析 |
3.4.2 赣州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完善 |
3.5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
3.5.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营造 |
3.5.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3.6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3.6.1 体:赣州“龟城”的形成以及五代城市规模确定的依据标准 |
3.6.2 面:玄武“重城”和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
3.6.3 线:从两街到六街的赣州街道 |
3.6.4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
3.7 小结:古越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
3.7.1 多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对于赣州空间营造的影响 |
3.7.2 古越族“巫”文化与客家堪舆文化的互动:客家风水文化 |
3.7.3 个人诉求的体现—风水与营造 |
第四章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4.1 时代背景 |
4.1.1 唐朝梅岭古道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赣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
4.1.2 十八滩的开通对于赣州航运的影响 |
4.1.3 客家人南下的影响 |
4.2 宋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
4.2.1 孔宗瀚修城 |
4.2.2 赣州的福寿沟 |
4.2.3 赣州浮桥 |
4.3 元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 |
4.3.1 文天祥抗元和赣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
4.3.2 元代城墙的拆毁与重建 |
4.4 明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
4.4.1 明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
4.4.2 城市街道体系和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
4.4.3 明代“狼兵”的进驻对于赣州城市语言的影响 |
4.4.4 赣关的设立 |
4.5 清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
4.5.1 清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
4.5.2 清代赣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形成 |
4.5.3 清代对于“福寿沟”的修缮 |
4.5.4 赣州城市行政办公区的改变 |
4.6 五代至清代中叶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
4.6.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4.6.2 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活动—徽派建筑 |
4.7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7.1 体:五代“龟城”的延续 |
4.7.2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
4.7.3 线:城市街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 |
4.7.4 面: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
4.8 小结 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互动博弈 |
4.8.1 优越的商道位置刺激了徽商的到来 |
4.8.2 客家文化的“农耕特点”和徽州文化“行商特点”的互动 |
4.8.3 赣州士大夫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
第三部分: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五章 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5.1 历史发展背景 |
5.1.1 九江开埠 |
5.1.2 粤汉铁路的修建 |
5.2 1859—188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
5.2.1 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 |
5.2.2 赣州基督教堂 |
5.3 1889—191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
5.3.1 宾谷馆和群仙楼 |
5.3.2 曾家药铺 |
5.4 小结客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博弈 |
5.4.1 城市交通地位的下降导致西方影响的弱化 |
5.4.2 客家文化中的保守性对于“西风东渐”的影响 |
5.4.3 从传教士的中式立面到客家人的西式立面的转变 |
第四部分: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六章 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6.1 1919—1933赣州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民国初年对于赣州城市的呵护 |
6.1.1. 新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出现 |
6.1.2 城市护城河的消失和城市机场的建设 |
6.2 1933—1936粤系军阀在赣州的营造 |
6.2.1 赣州市政公署的成立和《赣州市政计划概要》的制定和实施 |
6.2.2 1933年—1936年,赣州市政公署完成的主要城市建设项目 |
6.2.3 赣州市政公署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办法 |
6.2.4 市政公署的管理工作 |
6.2.5 赣州市政公署的宣传工作 |
6.2.6 1933年—1936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意义和特点 |
6.3 1938—1945蒋经国对于赣州的呵护与保护以及侵华日军的破坏 |
6.3.1 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期,赣州的建设和发展 |
6.3.2 侵华日军对于赣州的破坏 |
6.4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4.1 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骑楼 |
6.4.2 建设“新赣南”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 |
6.5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6.5.1 体:对于五代确定下的城市框架的第一次突破,城市开始改变“龟城”的形态 |
6.5.2 面: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转移和城市风景区的彳广展 |
6.5.3 线:赣州市政公署对于赣州街道的建设和蒋经国对于街道的呵IrP |
6.5.4 点:民国时期城市功能的中心点 |
6.6 小结: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
6.6.1 靠近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它易于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
6.6.2 客家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
6.6.3 广东军人政府的强势推动 |
第七章 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7.1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1 1949—195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设计与建造 |
7.1.2 1959年—197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与建设 |
7.2 1949年—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
7.2.1 国家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7.3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7.3.1 体:城市开始突破“龟”形的限制,向外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组团式结构 |
7.3.2 面:工业区和南部科教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城市新商业中心区的确立 |
7.3.3 线:城市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形成 |
7.3.4 点:时代思想的物质表现 |
7.4 小结:计划经济下的内聚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
7.4.1 沿江城墙的保护和新的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
7.4.2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兴盛和客家文化的衰落 |
7.4.3 共产党人平等追求下的住宅建设和“红色”价值观追求下的建筑破 |
第五部分: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八章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8.1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1 1979年—198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
8.1.2 1989—199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
8.1.3 1999—200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
8.2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
8.2.1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
8.3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8.3.1 体:从六大片区到“一脊、两带、三心、六片”,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
8.3.2 面:赣州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工业区的转移 |
8.3.3 线:从红旗大道到城市“金脊” |
8.3.4 点:从城市集会广场到商业广场的转变 |
8.4 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博弈 |
8.4.1 三江环绕的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南向发展 |
8.4.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和客家文化的重生 |
8.4.3 城市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的追求和历史记忆的搜寻 |
第九章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
9.1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
9.1.1 多文化互动下的空间博弈 |
9.1.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 |
9.1.3 经济体制的影响 |
9.2 赣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9.2.1 空间体:三江环绕的“风水宝地” |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 |
9.2.3 空间线: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 |
9.2.4 空间点:多文化作用下的城市遗留物 |
9.3 赣州城市营造的现状问题 |
9.3.1 各片区内建筑混杂,城市特色不突出 |
9.3.2 客家文化没有得到凸显 |
第十章 展望:赣州城市未来发展预测 |
10.1 2009—2039年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10.1.1 对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 |
10.1.2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对于赣州历史老城区的保护 |
10.1.3 中心城区利益和周边区域利益的平衡:赣州都市区规划 |
10.1.4 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
10.2 未来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
10.2.1 体:“一主两副三圈双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
10.2.2 面:多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
10.2.3 线:都市区的城市“金脊”—赣南大道 |
10.2.4 点: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标志物 |
10.3 小结: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
10.3.1 江西省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
10.3.2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10.3.3 城市居民多元价值观追求下的城市空间 |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
10.4.1 纵向研究的思路 |
10.4.2 横向研究的思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江西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础理论 |
2.1 公共品与财政分权理论 |
2.1.1 公共品理论 |
2.1.2 财政分权理论 |
2.1.3 财政分权划分模式 |
2.2 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 |
2.2.1 财政事权的内涵 |
2.2.2 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的理论 |
2.2.3 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原则 |
2.3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
2.3.1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内涵 |
2.3.2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
3.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情况及问题分析 |
3.1 江西省以下政府行政区划概况 |
3.2 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现状 |
3.2.1 江西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情况 |
3.2.2 江西省全省与省本级政府支出责任情况分析 |
3.2.3 江西省市本级政府支出责任情况分析 |
3.2.4 江西省县级及县级以下政府支出责任分析 |
3.2.5 江西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权、财力与支出责任情况分析 |
3.3 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实证分析 |
3.4 江西省政府间转移支付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3.4.1 江西省政府间转移支付情况 |
3.4.2 江西省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4.国内外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情况与经验借鉴 |
4.1 国外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1.1 美国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1.2 日本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1.3 英国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2 国内部分省份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2.1 浙江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2.2 河南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 对江西省的借鉴与意义 |
5.完善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建议 |
5.1 合理确定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 |
5.1.1 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 |
5.1.2 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 |
5.1.3 明确江西省以下政府间事权范围 |
5.1.4 江西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具体框架 |
5.2 科学划分江西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 |
5.2.1 合理划分江西省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 |
5.2.2 财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 |
5.3 进一步完善江西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
5.4 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 |
5.4.1 加快推进财政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
5.4.2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
5.4.3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行政效率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林产品 |
1.3.2 非木质林产品 |
1.3.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
1.3.4 森林资源 |
1.3.5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3.6 林业产业 |
1.3.7 收入 |
1.4 研究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1.6.1 数据来源 |
1.6.2 样本获取 |
1.6.3 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
1.7 可能有的创新及不足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研究进展 |
2.1.1 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研究 |
2.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研究 |
2.1.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
2.1.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效益研究 |
2.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2.1.6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3.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资源基础 |
3.2.1 森林资源禀赋 |
3.2.2 植物资源禀赋 |
3.2.3 动物资源禀赋 |
3.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人口状况 |
3.3.3 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状况 |
3.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
3.4.1 非木质资源利用种类及产量分析 |
3.4.2 非木质林产品重点发展项目分析 |
3.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产业发展水平低 |
3.5.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5.3 制度缺位导致资源的无序利用 |
3.5.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充分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优势产业分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2.1 各区域的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分析 |
4.2.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3.2 指标选择 |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林地及区域林业的贡献度分析 |
5.1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林地生产力增长的分析 |
5.1.1 林地生产力定义 |
5.1.2 林地生产力计算过程 |
5.1.3 结果分析 |
5.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区域林业产值的贡献值分析 |
5.2.1 林业总产值分析 |
5.2.2 林业第一产业 |
5.2.3 林业第二产业 |
5.2.4 林业第三产业 |
5.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
5.3.1 灰色系统理论 |
5.3.2 林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
5.3.3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4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5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6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7 林业产业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关联度分析 |
5.4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4.1 影响因素选取及确定 |
5.4.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4.3 模型结果分析 |
5.4.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分析 |
6.1 宏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1.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 |
6.1.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制约因素 |
6.2 微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2.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分析 |
6.2.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1 优势 |
6.3.2 劣势 |
6.3.3 机遇 |
6.3.4 威胁 |
6.3.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6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战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7.1 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差异分析 |
7.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
7.1.2 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
7.1.3 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
7.2 江西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1 农民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
7.2.2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
7.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指标的选取 |
7.3.3 结果分析 |
7.4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被调查农户收入水平的关系分析 |
7.4.1 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对比 |
7.4.2 弋阳县拥有非木质林产品利用收入的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 |
7.4.3 弋阳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 |
7.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5.2 模型结果分析 |
7.5.3 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
7.6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 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1 资源培育及利用的相关政策 |
8.1.2 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
8.1.3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8.1.4 科技扶持的相关政策 |
8.1.5 市场信息的相关政策 |
8.1.6 财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
8.2 现有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1 政策实施部门方面 |
8.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
8.2.3 资金扶持方面 |
8.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
8.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 |
8.3.1 调查设计与研究方法 |
8.3.2 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指标构建 |
8.3.3 农民对增收政策满意度及重要度分析 |
8.3.4 满意度及重要度的IPA象限图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产业保障体系 |
9.2.2 制度保障体系 |
9.2.3 风险保障体系 |
9.2.4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
1.1.2 中国区域规划新语境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分析框架构建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 |
2.1.2 区域开发 |
2.1.3 市域空间 |
2.1.4 市域空间开发 |
2.2 理论背景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空间结构研究 |
2.2.2 西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与规划实践 |
2.3 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 |
2.3.1 区域空间模式理论 |
2.3.2 区域空间形态理论 |
2.4 区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趋势 |
2.4.1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管治 |
2.4.2 全球化与本地化两种尺度 |
2.4.3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开发研究 |
2.5 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重构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州市的发展历程 |
3.1 赣州市的发展概况 |
3.2 赣州的区域发展阶段 |
3.2.1 近代-建国前:缓慢发展期 |
3.2.2 1949—1996年:萌芽发展期 |
3.2.3 1996—2006年:加速发展期 |
3.2.4 2006—至今:多要素叠加下的转型发展期 |
3.3 赣州市域空间开发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的应用 |
4.1 点轴理论的实践——《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
4.1.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1.2 “点轴理论”对规划的指导 |
4.2 都市区理论的实践——《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
4.2.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2.2 都市区理论引导下的空间格局 |
4.2.3 都市区一体化的的制度供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5.1 城镇规模体系 |
5.1.1 单中心极化现象明显,次级城镇体系结构缺乏 |
5.1.2 首位度呈现先升后降,县域呈现扁平化趋势 |
5.1.3 县域集聚重心下沉,从县城镇至一般乡镇 |
5.2 人口流动格局 |
5.2.1 区域人口流动格局:轴向分布 |
5.2.2 人口外流趋于收敛 |
5.2.3 “工农兼业”使城镇吸引力上升 |
5.3 城镇化空间格局 |
5.3.1 京九沿线是城镇化率的增长热点区域 |
5.3.2 “东聚南散”的城镇化空间特征 |
5.4 建设用地扩张格局 |
5.4.1 早期城市建设用地沿国道沿线扩张迅猛 |
5.4.2 工业化加速,建设用地不均衡扩张 |
5.4.3 “曲尺形”城镇密集带形成 |
5.5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5.5.1 自上而下的强中心集聚与自下而上的多中心下沉 |
5.5.2 多源化产业动力推动的县域扁平化发展 |
5.5.3 轴向扩散特征,受区域流动影响显着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与现状发展差异的解释性框架 |
6.1 解释框架 |
6.1.1 区域发展机制 |
6.1.2 差异发生机制 |
6.2 发展评价 |
6.2.1 规划指标评价 |
6.2.2 发展格局评价 |
6.3 机制分析 |
6.3.1 行政力量主导的核心聚集——中心城区 |
6.3.2 市场化与产业轴向扩散——南康区、龙南县 |
6.3.3 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新集群——安远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探讨与规划反思 |
7.1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的探讨 |
7.1.1 市域空间开发的阶段与模式 |
7.1.2 点轴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1.3 都市区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2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指导下的区域规划反思 |
7.2.1 区域规划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律的实践 |
7.2.2 区域网络、多向开放系统是区域规划的重要语境 |
7.2.3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下的区域规划角色 |
7.3 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策略 |
7.3.1 构筑基于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多向开放空间结构 |
7.3.2 聚焦于主要战略地区和城市网络中的精准定位 |
7.3.3 以完整生态结构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动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区域规划作为制度要素和空间地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
8.1.2 多源化动力导致了市域空间开发目标与现状的差异,差异结果又导致新的市域空间开发选择 |
8.1.3 点轴系统理论和都市区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应性,理论运用必须契合地区和时代生产水平的特征 |
8.1.4 区域规划是不同尺度的统筹协同平台,应更关注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平衡..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跨学科联系的研究框架 |
8.2.2 市域尺度的欠发达区域开发研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公共投资对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2.2 公共投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3.4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公共投资与工业用地的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投资分类 |
2.1.2 工业用地分类 |
2.2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土地规模报酬递减理论 |
2.3.2 土地集约理论 |
2.3.3 生产前沿理论 |
3 江西省公共投资水平综合评价 |
3.1 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江西省公共投资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江西省公共投资规模及构成 |
3.3 江西省公共投资水平综合评价 |
3.3.1 样本数据标准化 |
3.3.2 样本数据公因子提取 |
3.3.3 公共投资水平综合评价 |
4 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度 |
4.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的构建 |
4.1.1 测度方法选择——超效率EBM模型 |
4.1.2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4.2 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
4.3 公共投资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雷达图比较 |
5 公共投资对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
5.1 公共投资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
5.2 变量设置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
5.2.2 动态面板模型设定 |
5.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5.3.1 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2 单位根检验 |
5.3.3 模型设定检验及实证结果 |
5.3.4 检验结果分析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节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浮沉之间:解放初期江西旧司法人员改造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解放前江西的旧司法人员 |
第一节 群体特征 |
一、专业化 |
二、党化 |
三、派系化 |
四、腐化 |
第二节 解放前夕的窘境 |
一、最是仓皇辞庙日 |
二、去与留的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步改造:从接管到重建 |
第一节 改造者:南下干部 |
一、干部来源 |
二、干部特点 |
三、干部定位 |
四、“红”与“专”的矛盾 |
第二节 从接管到重建 |
一、指导政策 |
二、接管过程与成效 |
第三节 审查 |
一、反复摸底 |
二、思想测验 |
三、思想检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度改造:政治运动的东风 |
第一节 自我调适 |
一、进入体制的其他途径 |
二、思想包袱 |
三、角色错位 |
第二节 司法运行的新环境 |
一、旧法已废,新法未立 |
二、上级领导与群众路线 |
三、阶级立场 |
第三节 立体式改造 |
一、体制内 |
二、体制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彻底改造:司法改革运动 |
第一节 运动的原因 |
一、组织不纯 |
二、旧法作风 |
三、旧法观点 |
第二节 改造:从被动到自觉 |
一、惊弓之鸟 |
二、改造过程 |
第三节 评价与反思 |
一、改造本身的弊端 |
二、改造的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赣州市等城市为1997年江西省卫生城市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江西计划生育历史研究[D]. 全津.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3]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4]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2(01)
-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江西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D]. 吴东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8]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D]. 谭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公共投资对江西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 谭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10]浮沉之间:解放初期江西旧司法人员改造研究(1949-1952)[D]. 熊小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