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设计关键点质量控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炜,张润芝,谢浩,宋敏,陈丽[1](2021)在《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分析框架与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质量保证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声誉的关键措施。关于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该涵盖的维度和要点以及现存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研究相对欠缺,且高校内部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导致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和文本分析方法,从业务质量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组织架构以及层级安排四个维度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分析框架,总结出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的三种形态(被动保守型、稳步推进型和主动进取型)及其发展规律。从驱动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质量保证的内外因素角度,提出了由内驱力(领导质量意识)、拉力(政策引导、行业氛围和学生需求)和压力(生存发展压力)构成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动力机制,该动力机制能够很好地解释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形态和发展规律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目前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给出改进建议。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相关理论,并为实践者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构建完善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
刘洋[2](2021)在《哈尔滨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修复改造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沛锦[3](2021)在《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在不断的向制造强国迈进,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是保障转型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提升,生产设备数字化程度加强,网络信息化的数据传输过程优化,不断提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进行实现质量全面实时监控、智能控制以及质量预警,因此如何通过利用数字化设备、仿真模型、智能算法等智能化工具,构建自适应、自优化、自学习的闭环质量智能控体系,减少人工对质量控制的干预,提升质量智能控制水平,是未来质量控制发展的必要目标。本文通过对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的现状调查,对其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中存在的制造过程质量数据收集自动化程度不高、未有效构建制造过程质量数据预警与可视化诊断及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智能控制迭代过程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构建了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及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框架;针对A公司质量数据未有效利用的问题,构建了 5M1E状态数据、制造过程质量数据的收集流程及质量数据处理流程;针对A公司未建立及时的智能质量控制过程的问题,依据改进方案构建了基于极端学习机模型的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数据预警模型,通过运用构建了过程质量控制可视化方案,对可视化方案中的框架、功能进行了论述,并依据过程质量智能迭代的要求,通过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三个过程对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迭代过程进行了构建。相对于已有研究,本论文在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尤其在制造过程质量智能迭代改进方面创新性明显。以往质量控制研究很少对质量智能迭代过程进行论述,对质量智能控制过程中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过程分析较少。本文提出了基于质量智能控制的整体流程方案与整体框架,构建了基于极端学习机的智能质量预警模型与过程质量控制可视化框架,并通过自适应、自优化、自学习的制造过程质量智能迭代流程,构建出免人工干预的质量闭环控制体系,解决了过往相关研究较少的问题,并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罗瑞雪[4](2021)在《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资本市场对注册会计师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审计质量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但是近几年,关于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如何才能保证审计质量?行业监管部门明确规定事务所需要建立一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控,让管理层和员工层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审计质量。很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主要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或者有的事务所根本没有按规定设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因此,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需要事务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此,本文以XM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研究课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首先,引入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做铺垫,其次,从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情况介绍并结合对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做一个调查问卷,来更好的了解XM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概括出存在的问题,如在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问题和审计业务执行问题等,并分析其成因,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之后,从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4个关键指标来构建层次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量化考核并验证,得出质量控制体系为良好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该体系还是具有可行性的。最后,就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包括从相关职业道德培训、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审计业务执行和监控等五方面进行优化,进而得出优化后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规模不同的事务所在通过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或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审计质量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梅光辉[5](2021)在《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加速产业更新和升级速度,各大汽车厂商之间都面临着质量、价格、成本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然而汽车厂商们希望提升品质的同时还要求降低成本,那么这种竞争压力就必然会传递至汽车零配件商,汽车零配件商要想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从自身出发,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最终价格,赢得市场占有率以及客户满意度。M压缩机公司于201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成立,现如今公司发展到大约有100台加工中心、3条自动化组装线以及相应的测试台架设备等。根据M公司2019年的生产实际统计数据汇总,2019年M公司不良品所造成的直接原材料报废约539万元人民币,制造不良率为4.5%,相比较全球其它压缩机制造工厂2%的不良率,M公司的质量制造成本明显不具优势。要想在当今激励的市场环境下满足客户提升品质且降低成本的需求,就需要从公司内部找到质量管理不足之处,从而提升M公司的竞争力。本文以M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出发点,以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为研究对象。在对M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发展历程、公司的组织架构、M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梳理基础上,通过调研方法,获得企业实际数据,运用鱼骨图、Shainin Red X、5Why等质量分析方法,识别出产品制造中关键质量问题,包括:PFMEA和过程流程图缺乏评审机制、维修部门缺乏培训和考核机制、卡簧装配检测制程工艺设计存在不合理处、由于内部缺乏检验流程及对铸件供应商管理措施要求不足导致的供应商管理方面问题等,通过运用5Why分析方法,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包括:建立PFMEA和过程流程图评审机制、建立维修部门培训和考核机制、完善供应商管理措施等。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方法,为制造企业分析质量管理漏洞,完善产品质量提供对策,从而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助推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
毛远远[6](2021)在《张吉怀铁路古阳河特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在铁路桥梁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依托BIM技术,带来基建行业的第二次信息化产业革命浪潮,使用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提供基于BIM技术的大数据支撑,为桥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各相关单位协同工作的平台,要求必须有高精度的三维信息化模型,而当前国内在桥梁精细三维信息模型建立及深化应用方面仍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极大影响了BIM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领域进一步扩展其发展空间并实现其应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古阳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BIM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摒弃传统手工直接建模或建立同类结构参数化模型在后期更改参数的方式,根据连续刚构桥主体结构及钢筋、钢束等的模型信息直接编制桥梁各组成部分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插件,采用可视化用户界面与二维图纸数据交互,实现从平面数据到三维信息模型的快速高效转换,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区间在5-10倍左右,精度较传统参数化或手动建模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进行各部分三维信息模型的深化应用并研究了高效进行BIM-FEM格式转换的插件。为BIM信息模型的深层次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模型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古阳河特大桥混凝土结构物特征将桥梁整体进行结构划分,通过Autodesk公司提供的Revit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结合C#编制三维信息模型快速构建插件软件;进行桥梁BIM模型在项目前期策划、进度计划、工程量统计、工程出图及轻量化方面的应用。(2)分析古阳河特大桥主梁钢筋的三维模型信息;通过Revit二次开发技术构建基于钢筋参数化造型和梁体约束的自动化钢筋布置插件,实现主梁钢筋的快速布置;通过PythonOCC技术研究钢筋信息模型建立的底层逻辑,编写钢筋信息模型生成类的函数库;结合布置的钢筋三维信息模型进行钢筋工程可视化交底、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进度计划管理、钢筋智能加工等BIM技术应用。(3)分析古阳河特大桥全桥钢束的空间构造特性及其三维模型信息;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研发逻辑处理模块,实现关于钢束三维信息模型的自动定位生成;利用PythonOCC封装创建钢束模型的方法模块,以快速建立钢束三维信息化模型;进行钢束三维可视化交底、钢束工程量统计、钢束三维碰撞检测、钢束施工进度控制、预应力钢束智能张拉等BIM技术应用。(4)从BIM三维信息模型中提取古阳河特大桥有限元计算所需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开发技术,实现BIM-FEM之间数据的转换,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用于应力控制、变形控制和桥梁监测平台。
纪荣建[7](2021)在《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构建一套具有全面性、科学性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为静脉输液港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提供借鉴,为患者的置港安全问题提供保障。方法系统检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输液港的操作步骤。以HACCP体系依据,通过组建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作并验证加工流程图,对每项操作步骤进行潜在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and,HA),依据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CCP)判断树,确定本研究的关键控制点;并结合内容分析形成的主题指标,初步构建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德尔菲函询法对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初稿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反馈意见,研究小组成员对体系内容商讨、整理及归纳,最终确立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1.通过系统检索并筛选与本研究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52篇文献。对纳入本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后,最终提取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操作、置港后操作及静脉输液港维护等5个主要操作环节,22项内容。2.依据HACCP体系的12个步骤及7项基本原则,最终明确13个CCP,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级修剪导管;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经本课题小组商讨后,进一步确立了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函询表主要包括关键限值、监控要求、纠正措施、验证程序及档案记录等五部分内容。3.对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初稿中,每个CCP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2.6%、94.7%,提出意见的专家比率分别为52.6%、11.1%;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92、0.884,均≥0.70;函询指标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Kendall’s W分别为0.222、0.214,且均P<0.001,表明本研究所得专家评价意见趋于一致且协调性较高,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最终确立了 13个CCP,各5部分内容,共含132个条目。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及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形成了其相应的全流程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置港后及其维护等6部分内容,涉及适应症、禁忌症、患者、用物、环境准备、建立无菌区等22个环节,为本研究体系构建提供基础。2.本研究在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内容分析基础上,基于HACCP体系,通过对全流程操作步骤进行危害分析,共筛选出13个关键控制步骤,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及修剪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3.对构建的基于HACCP体系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后,形成了具有较好的积极性、专家权威系数,且条目重要性、可行性的协调系数较高的质量控制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静脉输液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龙萌萌[8](2021)在《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 ——以DMT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客户及市场对芯片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产品推向客户及市场的成败。产品研发投入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不适应客户需求,必将影响了产品竞争力,终将会影响到产品是否能够推向客户及市场,这是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重要因素。本文以DMT公司为例,研究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类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在综述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DMT公司在芯片产品研发、商用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IPD思想框架,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DMT公司和芯片类研发项目特点,针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总体框架,研发过程中需求、设计、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方案,以及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案进行全面优化设计,提出具体的质量管理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对于DMT公司及国内其他集成电路研发企业芯片产品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朱晓萍[9](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缑西梅,郭丽,谢岗鹏[10](2021)在《基于数据分析的毕业设计质量管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目前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缺乏通用性,无法进行规范的、合理的质量评价。论文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能够很好进行毕业设计质量管控、基于数据分析的过程化管理系统,并可根据不用专业特点进行动态流程配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二、毕业设计关键点质量控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毕业设计关键点质量控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分析框架与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分析框架 |
(一)业务质量实施 |
(二)内部质量控制 |
(三)外部质量评估 |
(四)组织架构与层级安排 |
三、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形态 |
四、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规律 |
(一)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动力机制模型 |
(二)动力机制作用下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发展形态 |
(三)动力机制作用下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发展规律 |
五、总结与建议 |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投入,建立健全统一的质量保证标准 |
(二)重视行业生态建设和学生学习需求满足,推动建立多主体、全方位的质量评估体系 |
(三)强化领导质量意识,健全质量实施、控制与层级安排 |
(3)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1 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2.2 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研究现状 |
2.3 企业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理论应用现状 |
3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A公司基本情况 |
3.2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现状调查分析 |
3.2.1 A公司智能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现状调查 |
3.2.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3.3 A公司制造过程智能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3.3.1 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流程现状分析 |
3.3.2 制造过程质量数据收集现状分析 |
3.3.3 质量预警与可视化诊断现状分析 |
3.3.4 质量控制智能迭代现状分析 |
3.4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主要问题分析 |
4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改进设计 |
4.1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集成化流程设计 |
4.1.1 质量智能控制整体流程设计 |
4.1.2 质量智能控制框架设计 |
4.1.3 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集成化设计 |
4.2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数据收集流程设计 |
4.2.1 制造过程质量数据收集 |
4.2.2 制造过程质量数据处理 |
4.3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预警与可视化改进设计 |
4.3.1 制造过程质量智能预警模型构建 |
4.3.2 制造过程可视化框架设计 |
4.3.3 齿轮制造过程预警与可视化案例运用 |
4.4 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迭代流程改进设计 |
4.4.1 制造过程质量自适应构建 |
4.4.2 制造过程质量自学习构建 |
4.4.3 制造过程质量自优化构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4)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审计质量含义及其衡量标准 |
2.1.1 审计质量的含义 |
2.1.2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
2.2 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 |
2.3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含义 |
2.4 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过程控制理论 |
2.4.3 声誉理论 |
第三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现状及问题 |
3.1 XM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概况 |
3.1.1 XM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XM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架构 |
3.1.3 XM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范围 |
3.1.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调查 |
3.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分析 |
3.2.1 对业务质量承担领导责任 |
3.2.2 相关职业道德规范 |
3.2.3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
3.2.4 人力资源 |
3.2.5 审计业务执行 |
3.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职业道德规范问题 |
3.3.2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问题 |
3.3.3 审计业务执行问题 |
3.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外部原因分析 |
3.4.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模型构建 |
4.1 构建思路 |
4.2 构建原则 |
4.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选取 |
4.3.1 相关职业道德维度 |
4.3.2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维度 |
4.3.3 审计业务执行维度 |
4.3.4 监控维度 |
4.3.5 项目结束检查维度 |
4.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 |
第五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 |
5.1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原则及思路 |
5.1.1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原则 |
5.1.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思路 |
5.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议 |
5.2.1 优化相关职业道德培训 |
5.2.2 优化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
5.2.3 优化审计业务执行 |
5.2.4 优化监控 |
5.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优化 |
第六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议实施保障 |
6.1 事务所审计人员理念控制方面 |
6.2 事务所管理层政策控制方面 |
6.3 事务所监督管理方面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调查 |
附录2模糊综合评价法 |
附录3 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质量与制造质量概念 |
2.2 制造质量管理概念 |
2.3 鱼骨图及5Why理论方法介绍 |
2.4 其它制造过程质量方法 |
2.4.1 过程流程图、PFMEA、过程控制计划介绍 |
2.4.2 Shainin Red X方法及原理的介绍 |
2.4.3 MSA测量系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公司压缩机制造现状及质量问题 |
3.1 M公司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
3.1.1 M公司经营情况及发展历程 |
3.1.2 M公司组织构架及各部门相关职能 |
3.1.3 M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
3.2 M公司压缩机制造情况 |
3.2.1 压缩机工作原理及制造流程 |
3.2.2 压缩机制造质量控制关键点 |
3.2.3 压缩机制造质量控制的主要保障 |
3.3 M公司压缩机主要质量问题 |
3.3.1 调研情况 |
3.3.2 压缩机制造质量状况 |
3.3.3 制造与检验方法问题 |
3.3.4 制造设备问题 |
3.3.5 人员操作问题 |
3.3.6 原料不良问题 |
3.4 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原因分析 |
3.4.1 流程与制度缺陷原因分析 |
3.4.2 供应商管理不足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方案设计 |
4.1 改善基本思路与组织设计 |
4.1.1 基本思路 |
4.1.2 质量改进小组架构及职责 |
4.2 流程与制度改进 |
4.3 压缩机铸件供应商的质量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实施措施与效果评价 |
5.1 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实施措施 |
5.1.1 组织保障 |
5.1.2 制度保障 |
5.1.3 人力资源保障 |
5.2 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以及未来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主要经历 |
致谢 |
(6)张吉怀铁路古阳河特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BIM概念、特点、平台分析 |
1.2.1 BIM概念 |
1.2.2 BIM特点 |
1.2.3 BIM平台 |
1.3 桥梁BI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古阳河特大桥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2.1 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的分析与构建 |
2.2 古阳河特大桥各构件模型信息分析 |
2.2.1 梁体模型信息分析 |
2.2.2 齿块模型信息分析 |
2.2.3 桥墩模型信息分析 |
2.2.4 基础模型信息分析 |
2.3 古阳河特大桥各构件三维信息模型创建 |
2.3.1 Revit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
2.3.2 主梁信息模型创建 |
2.3.3 齿块信息模型创建 |
2.3.4 桥墩信息模型创建 |
2.3.5 基础信息模型构建 |
2.3.6 古阳河特大桥建模成果 |
2.4 古阳河特大桥三维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
2.4.1 前期策划和初步设计 |
2.4.2 进度计划管理与优化 |
2.4.3 工程量统计 |
2.4.4 工程出图 |
2.4.5 BIM轻量化 |
第三章 桥梁钢筋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3.1 桥梁钢筋BIM运用 |
3.2 桥梁钢筋模型信息分析 |
3.3 桥梁钢筋三维信息模型构建 |
3.3.1 利用Revi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 |
3.3.2 利用PythonOCC开发实现 |
3.4 桥梁钢筋三维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
3.4.1 可视化交底与质量控制 |
3.4.2 工程量统计分析、成本管控及虚拟物料仓库的建立 |
3.4.3 三维碰撞检测 |
3.4.4 进度计划施工管理 |
3.4.5 基于BIM的钢筋智能应用 |
第四章 桥梁钢束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4.1 桥梁钢束BIM运用 |
4.2 桥梁钢束模型信息分析 |
4.3 桥梁钢束三维信息模型构建 |
4.3.1 利用Revi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 |
4.3.2 利用PythonOCC开发实现 |
4.4 桥梁钢束三维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
4.4.1 可视化交底与质量控制 |
4.4.2 工程量统计分析、成本管控及虚拟物料仓库的建立 |
4.4.3 钢束三维碰撞检测 |
4.4.4 进度计划施工管理 |
4.4.5 基于BIM的预应力钢束智能张拉 |
第五章 基于桥梁BIM模型的悬臂施工计算与应用 |
5.1 基于BIM模型的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创建 |
5.1.1 BIM模型结合悬臂施工助手、PSC助手的创建方法 |
5.1.2 BIM模型导出MCT命令流的创建方法 |
5.2 基于BIM模型的钢束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有限元计算相关参数 |
5.4 施工阶段划分 |
5.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5.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5.5.2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有限元计算结果应用 |
5.6.1 应力控制 |
5.6.2 变形控制 |
5.6.3 桥梁监测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理论框架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HACCP体系简介 |
2.2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运营与管理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
4.1 成立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
4.2 确定潜在使用者并考虑危害因素 |
4.3 完成加工流程图 |
4.4 验证制定的流程图 |
4.5 实施危害分析 |
4.6 确定关键控制点 |
4.7 制定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
第五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立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 ——以DMT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的含义 |
2.1.2 质量管理的含义 |
2.2 质量管理方法 |
2.2.1 因果图法 |
2.2.2 六西格玛 |
2.2.3 PDCA循环 |
2.2.4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
2.2.5 “朱兰三部曲”质量管理法 |
2.3 IPD模式的介绍 |
第三章 DMT公司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DMT公司芯片研发项目概况 |
3.1.1 公司情况介绍 |
3.1.2 公司芯片研发项目管理简介 |
3.1.3 公司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介绍 |
3.2 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 IPD模式下质量管理改进领域和方向 |
3.3.1 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2 质量管理重点改进领域和改进方向 |
第四章 IPD模式下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4.1 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总体框架优化 |
4.1.1 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的指导方针 |
4.1.2 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 |
4.1.3 芯片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保障体系 |
4.2 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目标优化 |
4.2.1 需求质量管理目标 |
4.2.2 设计开发质量管理目标 |
4.2.3 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目标 |
4.3 研发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优化 |
4.3.1 需求阶段质量控制 |
4.3.2 设计开发阶段质量控制 |
4.3.3 测试验证阶段质量控制 |
4.4 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案优化 |
4.4.1 投片质量管理优化 |
4.4.2 封装生产质量管理 |
4.5 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预期成效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
三、研究目的 |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
五、研究内容 |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人权保护措施 |
九、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
(四)干预措施 |
(五)资料收集方法 |
(六)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研究结果 |
(九)讨论 |
(十)小结 |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质量控制措施 |
(六)研究结果 |
(七)讨论 |
(八)小结 |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数据分析的毕业设计质量管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一)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 |
(二)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
(三)毕业设计题目审核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
(四)毕业设计各阶段完成质量无法控制。 |
(五)毕业设计文档管理不规范。 |
(六)系统维护成本较高。 |
三、基于数据分析的毕业设计质量管控系统分析 |
(一)毕业设计系统架构选型及系统开发架构设计。 |
(二)数据存储架构及安全性设计。 |
(三)搭建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
(四)明确毕业设计系统需求,确保系统性、完整性、适配性。 |
四、结语 |
四、毕业设计关键点质量控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分析框架与动力机制研究[J]. 李炜,张润芝,谢浩,宋敏,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2021(11)
- [2]哈尔滨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修复改造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刘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A公司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改进研究[D]. 杨沛锦.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罗瑞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M公司压缩机制造质量改善研究[D]. 梅光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6]张吉怀铁路古阳河特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D]. 毛远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7]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D]. 纪荣建. 山东大学, 2021(12)
- [8]IPD模式下芯片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 ——以DMT公司为例[D]. 龙萌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10]基于数据分析的毕业设计质量管控系统[J]. 缑西梅,郭丽,谢岗鹏. 信息系统工程,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