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遥感在滇西北地区寻找铅锌矿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葛良胜[1](2007)在《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文中认为滇西北是西南三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具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经特提斯复杂地质演化之后,本区处于一个由多陆块拼合形成的陆内环境之中。新生代特殊区域应力边界条件(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强烈碰撞造山过程、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和深部多层架结构与分层受力条件下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造就了本区复杂的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陆内深部古(近)东西向构造带重新活动(表现为张性)与地壳浅部其他方向构造活动(主要为压扭性)联合控制着富碱岩体成岩及相关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一体化特征,表现为独立成区(滇西北)、东西成带、带内含多个集中区、成岩成矿形影相随。滇西北富碱岩浆岩是一套以富碱(K2O+Na2O>8%)为突出特点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石系列,主体形成于50-20Ma。而与之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表现出多型集中、成矿元素组合复杂、控矿因素多样、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的特点。根据富碱岩体δ18):7.72~8.61‰;δ34S:1.7~6.6‰;87Sr/86Sr:0.7054~0.7111;143Nd/144Nd:0.512319~0.512573,εNd(t):-6.75~1.68;206Pb/204Pb:18.094~18.644,207Pb/204Pb:15.537~15.709,208Pb/204Pb:38.566~39.094;δ30Si:0.0~0.4‰;稀土总量较高,不具或仅具微弱的δEu异常,呈右倾的近平滑配分曲线,La/Ce值变化为0.40-0.63;Ce/Nd为1.88-2.81;Sm/Nd为0.11-0.20等综合分析认为,其源区为具有富集地幔Ⅱ型地球化学特点的壳幔混合带。成矿流体属于富碱(K+、Na+),高Cl-、CO2,低Ca2+、Mg2+、S,并以H2O为的地幔型流体。由近东西向构造活动激发并上升至岩浆源区,导致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富碱岩浆。地幔富碱流体同时富含Au-Cu等矿质,在流体致浆过程中,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又汲取了岩浆源区内的矿质,并随岩浆一起演化和上升,在合适的空间或介质条件下分别成岩成矿。同富碱岩体相比,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在总体相似的同时,还依不同矿床类型、元素组合、产出位置等而各具特点。由此构成了滇西北区域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及其构造体系-壳幔混合源区及富碱岩浆活动-地幔富矿质流体作用等复杂要素耦合的区域Fe-Cu-Mo-Pb-Zn-Au-Ag-As-Sb-Hg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并可划分为受扬子板块和兰坪盆地两个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控制的Cu-Pb-Zn-Au-Ag-As-Co-Hg-Sb和Fe-Cu-Mo-Pb-Zn-Au(-Ag)子系统。在各成矿集中区则表现为由不同类型矿化体、蚀变、物化遥异常构成的复杂而有序的矿化网络,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成矿系统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特点,通过总结不同成矿产物的发现标志和找矿勘查方法组合的有效性,建立了与富碱岩体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找矿模型。
魏本赞,李再勇,张恩,石海岗,王少帅,冯博,汪冰,杨德传[2](2019)在《黔西北凉水沟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文中认为贵州凉水沟地区与毗邻的猫猫厂—榨子厂中型铅锌矿床同处于黔西北成矿带中的垭都—蟒硐铅锌矿成矿亚带,亚带内矿床(点)特征类型,受构造、岩性、岩相古地理等因素控制明显,属于非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文章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凉水沟地区及周边已取得的地质勘查成果,对比分析了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凉水沟地区及周边已取得的地质、物探等勘查成果,建立了该区的成矿模式,圈出了3处有利找矿地段,指出了该地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楚亚婷[3](2016)在《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文中认为富碱侵入岩这一概念最早由着名地质学家涂光炽先生于1982年提出,它包括硅不饱和的碱性岩与硅过饱和的碱性花岗岩;两者主要形成于与拉张作用有关的陆内裂谷、热点和后造山松弛环境当中,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常与重要多金属矿床共生相伴;源区多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具有特征的幔源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它们是地幔流体和物质在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向上运移并与地壳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录,因而该类岩石被认为是除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外,另一类可直接探测地幔地质作用的重要岩石。受印度-亚欧大陆俯冲碰撞的影响,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幔源岩浆作用广泛,特别是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及两侧产出大量以富碱斑岩为主的新生代富碱火成岩和系列相关多金属矿床而彰显其特殊重要性。地幔流体作用是深部地质过程的重要构成,与之相关的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更是当前地学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流体作用成矿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结合相关典型矿床研究,以遗留于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和流体或玻璃包裹体为载体,以揭示地幔流体作用和流体性质演化导致系列成岩成矿效应为主线,深入剖析滇西新生代以六合、剑川、小桥头正长斑岩为代表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和以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代表的硅过饱和富碱岩浆的成岩成矿过程,并结合老王寨金矿、金顶铅锌矿床中岩(矿)石分析,获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岩相学研究发现,发育于富碱斑岩及其包体中的富钠微晶玻璃、富铁微晶玻璃以及富铁熔浆包体是一种含地幔标型矿物和挥发分的纳米-微米级的超显微隐晶固体,与寄主岩浆呈熔浆不混溶关系,也见穿插于相关典型矿床岩(矿)石中。研究认为,该物质起源于富集地幔,是具熔浆性质的超临界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因温压等环境突变导致挥发分散失,过冷凝形成的隐晶-雏晶-非晶质固体,是地幔流体参与成岩成矿作用而遗留于岩(矿)石中的现实微观物质踪迹,同时也是引发硅化、碳酸盐化、钾化、钠化蚀变和多金属矿化的重要物质源和动力源。(2)地幔流体在伴随富碱岩浆耦合运移和解耦分离过程中,对主岩、包体和矿床围岩进行交代蚀变和引发多金属矿化。在此过程中,地幔流体自身随环境温压和氧逸度及壳幔混染程度的改变而发生物质组成和流体性质演变,其微观物质踪迹的超微观矿物组成表现为:六合、剑川正长斑岩和包体中以富含典型地幔标型矿物组合→马厂箐赋矿斑岩中产出以出现与矿化有关的微晶金属矿物和富铁、钛硅酸盐组合→老王寨矿化岩石以含金硫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组合→金顶矿化岩石以铅锌硫化物、碳酸盐、甚至出现硫酸盐等组合为特征;相对应的含矿地幔流体性质演化表现为强地幔属性的熔体→壳幔混染属性的熔流体→以壳源为主导的壳幔混染属性的热液流体。(3)富铁熔浆包体、石英包晶(体)中含CO2和H20的高钾玻璃包裹体、石英方解石包晶(体)和钠长石伟晶岩包体共同构成了贫硅富碱岩浆中所含不混溶的四种不同地幔流体物质成分端元,即含CO2和H20的高钾硅酸盐玻璃代表了富K端元;钠长石伟晶岩包体代表了富Na端元、石英方解石包晶(体)代表了富CO2端元,而富铁熔浆包体与富铁微晶玻璃类型相同,代表了富Fe端元;熔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氧逸度变化(包括壳慢物质混染)是引发流体性质演化的根本原因。(4)岩(矿)石年代学研究发现,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浆源区的形成和富碱岩浆活动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幔源包体中交代角闪石的Ar-Ar年龄在102.87±1.19Ma和116Ma左右,而六合花岗质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1.6Ma,与包体结晶成岩和寄主正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为38.63±0.52Ma,指示幔源包体在富碱岩浆形成之前已经遭受过碱交代作用;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0.52Ma,结晶成岩时间与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基本吻合,为35.80±0.20Ma;锆石的Ti温度计、稀土元素以及Ce+4/C e+3分析指示了富碱岩浆上侵过程中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据此综合分析认为:超前活动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触发了交代富集地幔的形成,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所含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两类岩浆演化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花岗岩类岩石。(5)综合研究认为,成矿作用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壳幔混染作用,而是含矿地幔流体作用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是否易于多金属成矿物质的活化与卸载。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流体性质演化过程是制约滇西新生代多金属系列成矿的核心因素。在上述认识成果基础上,运用地幔流体作用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的综合分析研究成功揭示,遗留于滇西新生代各类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在与富碱岩浆耦合与解耦过程中,对不同部位的不同岩石进行交代蚀变成矿,相应形成“斑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矿床→远程中低温热液矿床系列成矿效应。本论文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和揭示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地幔流体-成矿作用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岩浆-流体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徐俊龙[4](2014)在《云南会泽铅锌矿遥感线性构造统计特征分析及蚀变信息提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泽铅锌矿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为重要的铅锌矿生产基地,在经历了60年的有序开采和发展后资源日益枯竭。在常规找矿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的前提下,运用高新技术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近年来遥感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解决以上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依托校企合作项目“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找矿预测与增储研究”及云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矿产资源远程预测评价技术在滇东北矿集区的应用”,将遥感与数学地质学相结合,以RapidEye.Landsat-5及Landsat-8卫星数据为基础资料,在提取会泽铅锌矿的构造及蚀变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理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次研究使用经过增强处理后的RapidEye影像获取了线性构造解译图,而后结合数学地质学理论,通过其长度(对数)直方图验证了其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并从相应的雷达图中,了解各组方位线性构造的发育情况;通过各类直观的统计图件,结合矿区典型的构造特征并运用成熟的非参数检验和Q型聚类分析等方法,确认NE、NW、EW及SN向4组方位构造的时空特征及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2.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取会泽铅锌矿浅部的构造“成矿有利度”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成矿有利度”5次趋势面等值线图较合理地表征了矿区的深部控矿构造形态及组合特点,并最终通过剩余分析得出了在这一背景下会泽地区深部构造成矿有利大小的分布特征。3.基于线性构造的数学变量作出了表征环形断裂或环形侵入体中心及边缘信息的“中心对称度”和“失真指数”等值线图,为以后开展相应的野外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4.在了解研究区典型蚀变特征的基础上,利用TM和OLI多光谱数据,采用了PCA、ICA、比值法、MPH.SAM及混合象元分解法这6种方法提取蚀变信息,并加以比对和验证,评价了各类方法的实际效果。5.本次研究最终将“构造成矿有利度+2类蚀变异常”定义为“遥感成矿综合异常体系”,采用定性比对信息的方式圈出4个成矿远景区。
金中国[5](2006)在《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小江、师宗—弥勒、垭都—紫云三条深大断裂所围限的区域内,是我国“十.五”,“十一.五”加强地质工作的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处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东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区内铅锌矿床(点),物化探异常成群成带展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潜力。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区域构造展布、铅锌矿化分布具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本论文根据成矿区构造和矿化特点,划分出4个构造带,3个成矿亚带,首次较详细的阐述了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各构造带、成矿亚带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特点,物化探异常与铅锌成矿的关系。 铅锌成矿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本区铅锌成矿受地层(S1-2hj-P1m)、岩性(碳酸盐岩)、构造(NW向逆冲断层为主+NE向横断层+层间破碎带、背斜倾伏端),岩浆岩(辉绿岩旁侧,玄武岩层位之下),岩相(上泥质(页)岩相,下碳酸盐岩相叠置组合),沉积环境(水下脊状隆起内侧,封闭—半封闭的还原泻湖沉积环境)多重因素控制。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岩性控矿优于层位。 区域主要含矿层位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空间分布上逐渐抬升,时间演化上逐渐变新,显示黔西北地区剥蚀程度低,含矿层位保留完好,深部找矿潜力大。 构造分级控矿特点明显,即断陷盆地边缘控制矿带的展布→紧密褶皱及其核部发育的纵断层控制矿田的展布→矿田内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交汇部位、背斜倾斜端控制矿床和矿体的产出。区域性大断裂+次级断层+层间挤压破碎带是良好的构造控矿配套系统和导、聚、储矿系统,首次较全面的研究了构造控矿机制。 区内Pb、S、C、O同位素、稀土元素、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等特征显示,成矿物质具多来源,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成矿元素Pb、Zn、Ag主要来源于下伏老地层,与下寒武统碎屑岩,前震旦系基底火山碎屑岩有关,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有成生联系。成矿流体中S、O来自海相硫酸盐,C来源于海相碳酸盐,成矿流体水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变质水,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合。 矿石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性质属低温,中高盐度,还原条件,弱碱—弱酸性,高矿化度的Ca-Na-Cl(SO4)型热液。 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与世界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
陈爱兵[6](2005)在《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提出本博士论文“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结合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工业及高新技术部分)“矿产资源商业性数字化快速评价示范”(项目编号:2003GG01)的科研需要而选题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目前我们国家各主要矿种的资源保证程度相当低,矿产资源的形势非常严峻,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改变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新的、更有效的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的矿产资源预测体系,整体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水平和科学预测能力,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品种和类型,增加矿产资源的储备,为我国经济安全、高效、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本博士论文结合课题的研究需要,瞄准我国矿业和地质勘探行业发展的前沿,在北衙成矿区采用成矿系列理论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方法相结合,在计算机及高新技术(GIS和矿业专用软件)支持下,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充分借鉴和吸收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广泛的野外及井下地质调查和室内的综合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床的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典型矿床的解剖、各种同位素资料的综合研究、矿床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的分析、矿床成矿系列和矿床类型的厘定及成因模式的探讨、矿床地物化多源地学信息特征的分析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研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的分析、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基于数字矿床的矿床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等,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 (1) 把成矿系列理论引入到北衙金—多金属成矿区,在罗君烈、葛亮胜等划分的滇西北地区与喜山期富碱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基础上,将北衙成矿区内矿床划分为喜山早-中期岩浆热液Au-Pb-Zn-Fe-Cu成矿亚系列和喜山中-晚期表生成矿亚系列两大矿床亚系列和接触带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隐爆角砾岩筒型含金铁矿床、脉状及似层状热液充填型含铁金矿床、斑岩型含金铜矿床、河-湖沉积型金矿、古溶洞沉积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七种矿床类型(式)。 (2) 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研究区地层、岩体和矿床的宏观和微观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北衙金—多金属矿的成矿系列成因模式:北衙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具有成岩成矿多阶段,形成矿种多的特点。总体而言,经历了两期成
周余国[7](2009)在《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滇东南地区是我国着名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区——滇黔桂“金三角”之一角,对该区卡林型金矿的系统研究目前仍显不足。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区域成矿学、地球化学、成矿预测学和找矿系统工程学为指导,基于十余年滇东南地区的金矿找矿实践,以大量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为支撑,以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不同亚类典型矿床解剖为切入点,以成矿系列的概念将本区金矿与钨锡、铜铅锌银、砷锑汞(钡)等矿产时空分布上连成一线,以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成矿规律、成矿预测为主线,系统研究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要素和成矿规律,并开展成矿预测。论文工作重点是以区域成矿学为主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结合对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的探讨,提出了卡林型金矿的再定义问题,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金矿床。2、运用地物化遥等资料系统论述了滇黔桂菱块体(“金三角”)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肯定了右江裂谷带(幔隆带)的存在,论证了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卡林型金矿的物源主要与裂谷和区域性深大断裂附近峨眉地幔柱长期活动相伴的基性火成岩及火山碎屑浊流沉积有关,区域构造运动及其与之相伴的酸性和基性岩浆活动是滇东南地区乃至滇黔桂地区金矿成矿作用最为主要的热源。3、论证了南盘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导致地幔上隆引起玄武岩喷溢和水平拉伸在构造薄弱地段造成差异性下陷的结果,从区域地层地球化学角度指出右江裂谷活动至少始于寒武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桂西北逐渐影响到滇东南及黔西南。4、对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作了概略性介绍,根据金矿的产出特点、容矿岩石等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分为细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型、不整合面型、基性岩型、红色粘土型。探讨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与含金建造、岩浆岩、构造的关联,并以典型金矿床为例阐述了该区卡林型金矿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包裹体、同位素和黄铁矿单矿物等地球化学特征。5、系统论述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指出壳幔不均一性及其相互作用→预成矿作用→成矿作用→后成矿作用是大自然对壳幔物质所进行的一系列“选矿”过程,各种成矿作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递进发展。提出了“预成矿作用”的概念、可能性及其对卡林型金矿等中低温矿产成矿作用的重要影响。从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金的迁移沉淀机制。6、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将滇东南地区的金矿与钨锡、铜铅锌银、金砷锑汞等矿产进行时空上的关联,提出滇东南地区主要存在如下成矿系列组合:①越北古陆北缘与南盘江盆地演化相关联的预成矿系列组合;②与峨眉地幔柱活动相关联的中低温成矿系列组合;③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区域构造运动相关联的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组合。7、提出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矿床成因的三因素:(1)壳幔的不均一性及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今的过程中元素的分布再分配是形成矿种区域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础因素;(2)预成矿作用是滇东南地区主要沿加里东不整合面形成不整合面型金矿的重要因素。(3)越北古陆的向北逆冲推覆和几大板块平移走滑所形成的驱动热力和与此相关的断褶带、层间破碎带及岩体外围由岩浆侵位、冷缩形成的密集张裂带是滇东南乃至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卡林型金矿及其他内生矿产形成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总结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8、以成矿系列理论、区域成矿学、成矿预测学作为指导,对该区金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重点应用在曼龙沟金矿深边部及外围新区的地质找矿和工程验证工作中;对个旧矿区外围和邱北某金矿深部进行成矿靶区预测,提出在滇黔桂菱块体内除右江裂谷外金等亲铁元素仍然有其他上升通道,因此,在滇东南乃至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具有找寻大型、超大型原生金矿的良好前景。
李雅[8](2019)在《基于土壤发生分类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污染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形成了云南省多种土壤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但随着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现有的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将会加剧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而以往研究多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空间插值,忽略了因土壤自身性质差异带来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依据云南省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采集典型剖面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室内分析测试,构建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数据库,分析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异情况,基于多元统计法初步解析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来源,并评估了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程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样点间重金属含量差异大,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铬:8.72-1564.35mg/kg;铜:2.76-371.19mg/kg;砷:0.81-117.26mg/kg;镉:0.03-9.79mg/kg;汞:0.003-5.94mg/kg;铅:4.30-318.38mg/kg。采样点数据中,除砷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均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但未超过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风险筛选值或管控值。本研究中得到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与相关研究数据接近,本研究中采用基于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赋值方法得到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较为可靠。2、通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发现,滇东北区土壤铬、砷、镉、汞含量较高,滇东南区土壤砷、镉、汞含量较高,滇西区土壤铬、砷、镉含量较高,滇西北区土壤铬、砷、汞含量较高,滇西南区土壤砷、铅含量较高,滇中地区土壤铬、铜、砷、镉、汞和铅的含量均较低。3、在云南省各土壤类型中,铬、铜、镉和铅4种重金属的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沼泽土、黄壤、红壤和火山灰土中;汞和砷两种重金属在石灰(岩)土中含量最高;6种重金属在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含量特征不同,其中土壤铬、铜、镉的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草地中,土壤砷、铅的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农地中,土壤汞在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含量差别不大;铬和铜两种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滇西北和滇西区,砷、镉、汞和铅几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滇东南地区;土壤铬、汞和铅的最低含量均值分别出现在滇东南、滇中、滇西北地区,铜、砷、镉三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滇西南地区最低;全省6个地理区中土壤重金属含量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规律较不一致;在云南省各地州中,怒江、迪庆、曲靖、丽江、西双版纳、保山、昆明、文山、红河9个地州均存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情况。4、云南省各土壤重金属间存在着弱-低-中强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各地理区均表现出了铅-砷、镉-铜-铬、铅-镉-汞间的极显着相关,这些元素可能存在相同来源。云南省6个地理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工矿产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共同影响。5、整体来看,云南省土壤存在轻微汞污染,而铬、铜、砷、镉和铅几种重金属在云南省土壤中的污染可忽略;铬、铜、砷和铅几种重金属表现为低潜在生态风险,镉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汞表现为中高等潜在生态风险,几种重金属的复合生态风险为中等;云南省土壤重金属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但存在致癌风险,6个地理区中由土壤重金属引起的理论致癌比例为每一百万人中有15-33个,砷元素为云南省土壤重金属非癌症风险和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元素。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情况值得关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较为突出的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防治工作。本研究基于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分类建立了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数据库,通过分析云南省表层土壤中铬、铜、砷、镉、汞、铅几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来源,评估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生态系统、人类的影响程度,为土壤重金属数据空间赋值方法提供新依据,为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对实现全国土壤重金属资源信息更新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路璐[9](2012)在《新疆东天山彩霞山式铅锌矿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天山是中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的重要成矿带,是全国固体矿产资源十六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该区地层分布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作用明显,成矿历史悠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目前的工作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该区获得彩霞山大型铅锌矿的突破,说明该区找矿潜力巨大。本文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为基本方法,以东天山区域小比例尺度范围内彩霞山式层控热液型铅锌矿预测研究为研究方向,围绕多元地学综合信息的筛选及预测模型的合理构建的理论与方法为核心,在充分收集消化研究区以往地质、矿产、化探、物探、遥感和钻孔等勘查资料以及厘清了彩霞山铅锌矿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在MRAS矿产潜力评价平台上,从已知到未知,圈定了预测的远景靶区和资源量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并对矿产资源勘查研究领域地学信息的部分问题开展了试验探索性研究。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提取地球化学信息是本次论文地质定量化探研究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作者结合野外实测剖面和收集的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对矿体、矿区、区域三个维度的地球化学特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数据处理角度对水系沉积物系统偏差校正问题在对比均值比值法、C型转换和移动衬值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示范区As元素的应用效果择优选择适合本区的方法为移动衬值法,并使用非线性网络对重点的化探样品进行提取,然后将其取代传统方法中直接使用最高值样品点应用到化探预测因子的构建中。最后,如何将大比例尺原生晕发现的规律应用到小比例尺矿产资源量估算是本次论文的定量化研究的另外一个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作者以现代成矿成晕理论为指导,以实际矿床钻孔中高精度多元素的分析测试数据为支撑,建立深部成晕机制与地表地球化学示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资源量估算中引入剥蚀系数改进了传统的类比法。研究区共圈定出彩霞山式铅锌预测区39个,运用改进的类比法计算资源量为3288万吨。
董家龙[10](2008)在《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小江、师宗—弥勒、垭都—紫云三条深大断裂所围限的区域内,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区内铅锌矿床(点),物、化探异常成群成带展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潜力。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区域构造展布、铅锌矿化分布具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本论文根据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等关于中国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结合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构造和矿化特点,划分出4个构造带,3个成矿亚带,较详细的阐述了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各构造带、成矿亚带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特点,物化探异常与铅锌成矿的关系。铅锌成矿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本区铅锌成矿受地层(S1-2hj-P2m)、岩性(碳酸盐岩)、火成岩(辉绿岩旁侧、玄武岩层位之下)、岩相(上泥质(页)岩相,下碳酸盐岩相叠置组合)、沉积环境(水下脊状隆起内侧,封闭—半封闭的还原泻湖沉积环境)控制。岩性控矿优于层位,区域主要含矿层位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空间分布上逐渐抬升,时间演化上逐渐变新,川西南以震旦系为主→滇东北以以震旦系,中、下寒武统为主→黔西北以石炭系为主。矿床组合由Cu-Pb-Zn→Pb-Zn-V→Pb-Zn(Ag),从而显示黔西北地区剥蚀程度低,含矿层位保留完好,深部找矿潜力大。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构造分级控矿特点明显,即断陷盆地边缘控制矿带的展布→紧密褶皱及其核部发育的纵断层控制矿田的展布→矿内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交汇部位、背斜倾斜端控制矿床和矿体的产出。区域性大断裂+次级断层+层间挤压破碎带(层间滑动面、牵引虚脱空间)是良好的构造控矿配套系统和导、聚、储矿系统。区内Pb、S、C、O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典型矿床矿石与围岩Pb/Zn比值特征,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显示,成矿物质具多来源,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成矿元素Pb、Zn、Ag主要来源于下伏老地层,与下寒武统碎屑岩,前震旦系基底火山碎屑岩有关,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及同期异相辉绿岩的侵位有成生联系。成矿流体中S、0来自海相硫酸盐,C来源于海相碳酸盐,成矿流体水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变质水,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合。矿石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性质属低温,中高盐度,强还原条件,弱减—弱酸性,高矿化度的Ca2+-Na+-Cl- (SO42-)型热液。矿床成因类型与世界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相比具相似性,但浅表陡脉状矿产出特征明显,属不典型的MVT铅锌矿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成矿地质特点,综合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建立了本区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多阶段的MVT成矿模式和以断裂构造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综合找矿模式。各成矿区带典型矿床(区)找矿潜力分析及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黔西北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条件。重要找矿靶区为赫章猫猫厂—榨子厂矿区深部,垭都—蟒硐断裂带的垭都、筲箕湾矿区深部及外围;水城青山矿区深部及为外围,杉树林矿区深部;威宁银厂坡矿区深部。浅表以寻找陡脉状断裂型为主,深部第二赋矿空间(大于500M)以寻找似层状层间断裂型为主,指明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和主攻类型。
二、遥感在滇西北地区寻找铅锌矿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在滇西北地区寻找铅锌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碱性岩与富碱岩体 |
1.3.2 斑岩型矿床与碱性岩型矿床 |
1.3.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1.3.4 中国金矿床分类探讨 |
1.3.5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专属性与成矿-找矿体系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结构 |
2 区域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2.1 特提斯构造演化及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1.1 特提斯构造演化 |
2.1.2 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2 陆内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体系 |
2.2.1 陆内构造演化 |
2.2.2 新生代构造活动 |
2.4 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3 富碱岩浆活动及成岩动力学 |
3.1 时空分布 |
3.1.1 时间分布 |
3.1.2 空间分布 |
3.2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
3.3 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
3.3.2 岩石化学分类命名 |
3.3.3 富碱岩体(脉)演化系列 |
3.4 岩桨起源 |
3.4.1 富碱岩体(脉)同源性 |
3.4.2 富碱岩体(脉)的源区 |
3.4.3 讨论 |
3.5 成岩动力学 |
3.5.1 构造环境判别 |
3.5.2 构造环境讨论 |
3.5.3 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的成岩动力学 |
3.6 成岩机制 |
4 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因 |
4.1 空间分布与应用类型 |
4.1.1 空间分布 |
4.1.2 应用类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床 |
4.2.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4.2.3 巍山扎村金多金属矿床 |
4.2.4 小水井-大龙潭金多金属矿集区 |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3.1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3.3 包裹体地球化学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岩成矿作用一体化 |
4.5.2 成矿过程分析 |
4.5.3 矿质在流体中的搬运与沉淀 |
5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 |
5.1 成矿时代和理论类型 |
5.1.1 成矿时代 |
5.1.2 理论类型 |
5.2 成岩成矿作用地质环境控制 |
5.2.1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时空叠接与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2.2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物质交换与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
5.2.3 小结 |
5.3 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
5.3.1 岩(矿)带、集中区的构造控制 |
5.3.2 岩(矿床)体(脉)产出的构造控制 |
5.4 金多金属成矿的富碱岩浆活动控制 |
5.4.1 与富碱岩浆活动相关的矿化谱系 |
5.4.2 金多金属成矿富碱岩体岩石化学控制 |
5.5 成岩成矿作用的地层控制 |
5.6 成矿系统 |
5.6.1 成矿系统属性特征 |
5.6.2 成矿系统要素 |
5.6.3 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
5.6.4 成矿子系统 |
5.7 成矿系统形成的深部构造基础及动力学 |
5.7.1 深部构造基础 |
5.7.2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 |
6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产物和找矿系统 |
6.1 成矿系统的产物 |
6.1.1 区域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
6.1.2 成矿集中区的矿化网络 |
6.2 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 |
6.2.1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和保存的控制因素 |
6.2.2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的结果 |
6.3 成矿系统产物的分布规律综述 |
6.4 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与找矿系统 |
6.4.1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发现的标志体系 |
6.4.2 部分成矿集中区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标志 |
6.4.3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思路 |
6.4.4 找矿系统 |
7 结论 |
1、金矿床从理论类型到应用类型的分类方案。 |
2、基于地质环境成矿专属性的成矿一找矿体系 |
3、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新生代多元构造动力学体制及其表现。 |
4、区域富碱岩浆活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形成环境及成岩动 力学 |
5、金多金属矿床的应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 |
6、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
7、基于成矿时间-空间(环境)的金多金属矿床理论类型和金多金属成矿区 城控制 |
8、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 |
9、区域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 |
10、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问题与找矿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黔西北凉水沟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特征 |
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1.3 成矿地质背景 |
2 典型矿床特征 |
2.1 矿床地质特征 |
2.2 矿石特征 |
2.3 围岩蚀变 |
3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3.1 矿床成因 |
3.2 成矿模式 |
4 控矿因素 |
4.1 构造与铅锌成矿 |
4.2 地层与铅锌成矿 |
4.3 峨眉山玄武岩(或辉绿岩)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 |
4.4 岩相古地理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 |
5 找矿潜力分析 |
(1)Ⅰ号找矿有利地段 |
(2)Ⅱ号找矿有利地段 |
(3)Ⅲ号找矿有利地段 |
6 结论 |
(3)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1.2.2 研究区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3 地幔流体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滇西地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构造单元及演化 |
2.1.2 主要深大断裂特征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2.1 遥感地质特征 |
2.2.2 地球物理异常信息 |
2.3 研究区地层、岩浆岩概况 |
2.3.1 区域地层概况 |
2.3.2 区域岩浆岩概况 |
2.4 研究区富碱火成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的分布特征 |
2.4.1 新生代富碱火成岩的时空分布 |
2.4.2 多金属矿床分布特征 |
2.5 研究区典型矿床地质背景特征 |
2.5.1 马厂箐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5.2 老王寨金矿地质特征概述 |
2.5.3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5.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碱斑岩及包体岩相学研究 |
3.1 典型富碱斑岩及其包体岩石特征 |
3.2 主岩和包体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
3.2.1 富钠微晶玻璃 |
3.2.2 富铁微晶玻璃 |
3.2.3 富铁熔浆包体 |
3.3 典型矿床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
3.3.1 马厂菁钼铜金矿床 |
3.3.2 老王寨金矿床 |
3.3.3 金顶铅锌矿床 |
3.4 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的属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富碱斑岩及相关矿床地球化学 |
4.1 元素地球化学 |
4.1.1 主岩和包体的常量元素分析 |
4.1.2 主岩和包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 |
4.1.3 典型矿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 典型岩石和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 |
4.2.1 主岩和包体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
4.2.2 典型矿床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
4.2.3 典型矿床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 |
4.3 富碱岩浆起源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
4.3.1 富碱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作用” |
4.3.2 富碱岩浆源区中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体作用演化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
5.1 典型岩石和包体的锆石U-Pb定年 |
5.1.1 岩石基本特征 |
5.1.2 六合花岗岩包体岩相学特征 |
5.1.3 样品制备、分析方法及锆石特征 |
5.1.4 锆石U-Pb定年 |
5.1.5 富碱岩浆成岩时代 |
5.2 锆石所记录的岩浆混合作用 |
5.2.1 锆石稀土特征分析 |
5.2.2 岩浆氧逸度估算 |
5.2.3 锆石Ti温度计 |
5.3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时限 |
5.3.1 锆石的地幔流体作用特征 |
5.3.2 交代角闪石Ar-Ar定年 |
5.3.3 六合岩体中石英包晶和马厂箐硅化石英的ESR定年 |
5.3.4 马厂箐辉钼矿Re-Os定年 |
5.4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及流体性质演化 |
5.4.1 地幔流体作用“超前性” |
5.4.2 流体作用演化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玻璃-流体包裹体不混溶特征研究 |
6.1 玻璃/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1 特殊包体岩石学特征 |
6.1.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
6.1.3 玻璃包裹体特征 |
6.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6.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2.2 压力估算 |
6.3 各类包晶(体)与玻璃包裹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1 玻璃包裹体原位电子探针分析 |
6.3.2 包晶(体)和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6.4 地幔流体演化过程中的不混溶作用 |
6.4.1 地幔流体运移及演化特征 |
6.4.2 硅酸盐熔体-富CO_2流体不混溶作用 |
6.4.3 富碱高钾硅酸盐玻璃熔体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深源包体的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探讨 |
7.1 深源包体分布特征 |
7.2 包体沉浮定位动力学机制理论基础 |
7.3 理论计算结果 |
7.3.1 粘度和密度 |
7.3.2 包体最小沉浮半径 |
7.3.3 包体沉浮速率 |
7.4 包体/不混溶熔流体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分析 |
7.4.1 研究区包体沉浮机制分析 |
7.4.2 不混溶熔流体上升运移机制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深部地质过程的流体作用演化 |
8.1 富碱岩浆源区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
8.1.1 富碱岩浆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
8.1.2 富碱岩浆源区形成机制 |
8.2 成岩成矿作用和地幔流体演化 |
8.2.1 成岩成矿作用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
8.2.2 富碱岩浆运移与地幔流体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云南会泽铅锌矿遥感线性构造统计特征分析及蚀变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交通自然地理简述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作用 |
2.3 矿区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矿体 |
2.3.5 围岩蚀变 |
第三章 遥感影像及预处理 |
3.1 遥感数据及其特征 |
3.1.1 RapidEye影像 |
3.1.2 Landsat-5影像 |
3.1.3 Landsat-8影像 |
3.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3.2.1 影像裁剪 |
3.2.2 几何校正 |
3.2.3 辐射定标及大气校正 |
3.2.4 图像增强 |
第四章 遥感构造统计分析 |
4.1 线环构造简述 |
4.2 线性构造解译及验证 |
4.3 线性构造数学特征 |
4.3.1 线性构造方位直方图及雷达图 |
4.3.2 线性构造密度、强度及分形特征 |
4.3.3 线性构造平均方位 |
4.3.4 线性构造方位各向异性 |
4.3.5 线性构造方位异常度 |
4.3.6 线性构造优益度 |
4.4 环形构造探索性研究 |
4.4.1 中心对称度 |
4.4.2 失真指数 |
4.5 遥感构造综合信息统计分析 |
4.5.1 信度分析 |
4.5.2 R型聚类分析 |
4.5.3 R型因子分析 |
4.5.4 趋势面分析 |
第五章 岩矿光谱机理 |
5.1 光谱理论 |
5.1.1 电子跃迁 |
5.1.2 基团振动 |
5.2 蚀变信息提取依据 |
5.3 基团和离子的光谱特征 |
5.3.1 CO_3~(2-) |
5.3.2 H_2O与OH~- |
5.3.3 Fe离子 |
第六章 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
6.1 信息干扰及掩膜生成 |
6.1.1 水体掩膜 |
6.1.2 植被掩膜 |
6.1.3 综合掩膜 |
6.2 主成分门限法 |
6.2.1 羟基异常 |
6.2.2 铁染异常 |
6.3 独立成分分析法 |
6.3.1 羟基异常 |
6.3.2 铁染异常 |
6.4 比值法 |
6.5 光谱角填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er) |
6.5.1 黄铁矿化 |
6.5.2 白云石化 |
6.6 混合像元分解 |
6.6.1 最小噪声分离(MNF) |
6.6.2 纯净像元指数(Pix Purity Index) |
6.6.3 n维可视化(n-D Visualizer) |
6.6.4 波谱分析及物质制图 |
6.7 MPH法 |
6.7.1 掩膜 |
6.7.2 主成分变换 |
6.7.3 HSV(USGS Munsell)变换 |
6.8 蚀变信息提取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 |
(5)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铅锌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1.5.1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岩性 |
2.1.1 震旦系 |
2.1.2 寒武系 |
2.1.3 志留系 |
2.1.4 泥盆系 |
2.1.5 石炭系 |
2.1.6 二叠系 |
2.1.7 三叠系 |
2.1.8 侏罗系 |
2.1.9 第三系 |
2.1.10 第四系 |
2.2 区域构造分布及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的划分 |
2.2.2 主要构造带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岩浆岩 |
2.3.1 喷出岩-峨眉山玄武岩(P_(1-2)em) |
2.3.2 侵入岩-辉绿岩 |
2.4 岩相古地理特征 |
2.4.1 震旦纪灯影期前 |
2.4.2 震旦纪灯影期至早古生代志留纪 |
2.4.3 泥盆纪-二叠纪 |
2.4.4 中生代及以后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5.3 深部构造格架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1 景观地球化学特点 |
2.6.2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6.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7 遥感影像与异常特征 |
2.8 区域矿产特征 |
2.8.1 煤矿 |
2.8.2 铅锌 |
2.8.3 铁矿 |
2.8.4 其它矿产 |
第三章 研究区成矿亚带成矿地质特征 |
3.1 成矿区成矿亚带的划分 |
3.2 各成矿亚带成矿地质特征 |
3.2.1 威宁~水城铅锌成矿亚带地质特征 |
3.2.2 垭都-蟒铜铅锌成矿亚带地质特征 |
3.2.3 银厂坡~云炉河成矿亚带 |
第四章 研究区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 |
4.1 地层岩性与铅锌成矿关系 |
4.1.1 关于矿源层的认识 |
4.1.2 主要赋矿层位特征 |
4.2 构造与铅锌成矿 |
4.2.1 区域性深大(隐伏)断裂带控制铅锌成矿区分布 |
4.2.2 断陷沉积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控制矿带展布 |
4.2.3 区域性紧密褶褶皱及其核部发育的纵断层控制矿田展布 |
4.2.4 矿田内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交汇部位、背斜倾伏端控制矿床分布和矿体的产出 |
4.2.5 背斜近轴部和倾伏端控制矿床分带 |
4.2.6 矿石自然类型与断裂性质,矿体的埋藏部位,潜水面位置密切相关 |
4.3 沉积环境、沉积相与铅锌成矿 |
4.4 岩浆岩与铅锌成矿 |
4.5 围岩蚀变与铅锌成矿 |
4.5.1 白云石化、方解石化 |
4.5.2 黄铁矿化 |
4.5.3 铁锰碳酸盐化 |
4.5.4 硅化 |
4.5.5 重晶石化 |
4.6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含矿性研究 |
4.6.1 评价地质依据 |
4.6.2 异常评价准则 |
4.6.3 瞬变电磁法(TEM)异常找矿模型及异常分类 |
4.6.4 典型矿床(区)异常含矿性评价 |
4.7 遥感影像异常与铅锌矿的关系 |
第五章 研究区铅锌矿的成矿机理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1.1 铅同位素特征 |
5.1.2 硫、碳、氧、银同位素特征 |
5.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成矿流体性质 |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4 成矿盐度、温度 |
5.5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铅锌矿床的成因、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2 矿床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
6.3 找矿模式 |
第七章 重要靶区成矿预测与找矿潜力分析 |
7.1 成矿预测标志 |
7.1.1 地层岩性标志 |
7.1.2 构造标志 |
7.1.3 沉积环境标志 |
7.1.4 岩浆岩标志 |
7.1.5 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影像异常标志 |
7.1.6 古人采矿冶炼遗迹 |
7.1.7 近年工作成果 |
7.2 重要靶区找矿潜力分析 |
7.2.1 赫章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区 |
7.2.2 垭都~蟒铜成矿亚带 |
7.2.3 水城中部铅锌成矿亚带 |
7.2.4 银厂坡~云炉河成矿亚带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图版I |
图版II |
图版III |
图版IV |
图版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社会经济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北衙金矿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 |
1.4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二章 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述评 |
2.1 成矿系列理论研究述评 |
2.1.1 成矿系列的概念 |
2.1.2 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
2.1.3 成矿系列的分类和层次划分 |
2.1.4 成矿系列的命名 |
2.1.5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2.1.6 成矿系列理论的发展方向 |
2.2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述评 |
2.2.1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2.2.2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信息基础 |
2.2.3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2.2.4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区域与矿区地质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1.1 区域地层 |
3.1.2 区域构造 |
3.1.3 区域岩浆岩 |
3.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6 区域矿产 |
3.2 矿区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矿区岩浆岩 |
3.2.4 蚀变特征 |
第四章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4.1 喜山早-中期岩浆热液Au-Pb-Zn-Fe-Cu成矿亚系列 |
4.1.1 接触带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
4.1.2 隐爆角砾岩筒型含金铁矿床 |
4.1.3 脉状、似层状热液充填型含铁金矿床 |
4.1.4 斑岩型含金铜矿床 |
4.1.4 矿床地球化学 |
4.1.5 成矿时代 |
4.2 喜山中-晚期表生成矿亚系列 |
4.2.1 河-湖沉积型金矿 |
4.2.2 古溶洞沉积型金矿 |
4.2.3 红土型金矿 |
4.3 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 |
第五章 地学多源信息特征 |
5.1 地质信息特征 |
5.1.1 地层岩性信息特征 |
5.1.2 岩浆岩信息特征 |
5.1.3 构造信息特征 |
5.1.4 围岩蚀变信息特征 |
5.2 地球物理信息特征 |
5.2.1 重力特征 |
5.2.2 电性特征 |
5.2.3 磁性特征 |
5.2.4 地球物理勘查及异常区特征 |
5.3 地球化学信息特征 |
5.3.1 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信息特征 |
5.3.2 次生晕地球化学勘查信息特征 |
5.4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
6.2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2.1 研究区GIS空间数据库建设 |
6.2.2 地质统计单元的划分 |
6.2.3 地质变量的提取 |
6.2.4 地质变量的赋值 |
6.2.5 地学多源信息GIS空间分析 |
6.2.6 靶区圈定及分级 |
6.3 基于数字矿床的深边部预测 |
6.4 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7)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 |
1.2.2 卡林型金矿分类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卡林型金矿的不同认识及再定义 |
1.2.4 滇东南地区金矿勘查历史及其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南盘江盆地演化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南盘江盆地演化探讨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岩浆岩及其演化 |
2.2.3 区域构造格架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区域重力场基本特征 |
2.3.2 区域磁场的基本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2.4.2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
2.4.3 滇东南及邻区卡林型金矿物源探讨 |
2.4.4 区域岩浆岩地球化学背景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典型金矿实例 |
3.1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 |
3.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类型划分 |
3.2.1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分类依据 |
3.2.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类型划分 |
3.3 典型矿床实例 |
3.3.1 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型金矿——以那伦金矿为例 |
3.3.2 不整合面型金矿——以革档金矿为例 |
3.3.3 基性岩型金矿—以底好金矿为例 |
3.3.4 红土型金矿—以胜境关金矿为例 |
第四章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4.1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含金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含金建造 |
4.1.2 含金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含金建造与卡林型金矿的地球化学关联 |
4.2 滇东南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 滇东南地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控矿构造与容矿构造 |
4.3.2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构造与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地球化学关联 |
4.4 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3 稀土元素特征 |
4.4.4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4.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6 黄铁矿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 |
5.1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 |
5.1.1 壳慢不均一性和成矿元素在不同空间的分异演化 |
5.1.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的预成矿作用 |
5.1.3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 |
5.1.4 滇东南地区花岗质岩浆高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型金矿 |
5.1.5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后成矿作用 |
5.1.6 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总结 |
5.2 金的成矿机制探讨 |
5.2.1 金的地球化学性质 |
5.2.2 金的迁移机制探讨 |
5.2.3 金的沉淀机制 |
第六章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 |
6.1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
6.1.1 成矿系列 |
6.1.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规律 |
6.1.3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
6.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预测 |
6.2.1 成矿预测学简介 |
6.2.2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成矿预测准则 |
6.2.3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预测实例 |
6.2.4 滇东南(超)大型原生矿找矿前景的思考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8)基于土壤发生分类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污染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研究进展 |
1.2.3. 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 |
1.2.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土壤重金属数据库的构建 |
2.2.3.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2.2.4.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2.2.5.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 |
第三章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 |
3.1.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样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
3.3.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在各分类因子下的分异特征 |
3.3.1.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各土壤类型下的分异特征 |
3.3.2.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特征 |
3.3.3.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各地理区的分异特征 |
3.3.4.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各地理区不同海拔与坡度下的分异特征 |
3.3.5.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各地州行政区的分异特征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统计学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4.1.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分析 |
4.2.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 |
5.1. 地累积指数分析 |
5.2.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5.3.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疆东天山彩霞山式铅锌矿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依托项目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国铅锌矿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东天山铅锌矿勘查及研究现状 |
1.2.3 矿产资源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化探数据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矿产总量预测方法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条件和试验条件 |
1.3.3 工作量及技术路线 |
2 东天山区域地质及彩霞山铅锌矿地质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变质作用 |
2.3 区域矿产综合成矿规律分析 |
2.3.1 区域矿产概述 |
2.3.2 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
2.3.3 东天山铅锌矿情况 |
2.4 彩霞山矿区地质特征 |
2.4.1 矿区地理位置 |
2.4.2 矿区地层 |
2.4.3 矿区构造 |
2.4.4 矿区岩浆岩 |
2.4.5 围岩蚀变 |
2.5 彩霞山矿石及矿体分布特征 |
2.5.1 矿石特征 |
2.5.2 矿体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3 彩霞山成矿机制、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 |
3.1 铅锌元素的物性及地球化学行为 |
3.1.1 铅锌物性 |
3.1.2 铅锌地球化学行为 |
3.2 彩霞山成矿机制剖析 |
3.2.1 物理化学条件 |
3.2.2 成矿模式 |
3.3 彩霞山成矿规律研究 |
3.3.1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制约 |
3.3.2 地质构造主导成矿 |
3.3.3 岩浆活动提供成矿热动力 |
3.4 控矿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天山区域地质、物探、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研究 |
4.1 地质找矿信息提取 |
4.2 地球物理找矿信息提取 |
4.2.1 岩矿石物性特征概述 |
4.2.2 重力构造提取 |
4.2.3 地磁构造提取 |
4.3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 |
4.3.1 影像预处理 |
4.3.2 地物解译 |
4.3.3 遥感蚀变特征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天山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 |
5.1 矿体地球化学特征 |
5.1.1 矿体地表地球化学 |
5.1.2 矿体钻孔原生晕 |
5.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统计分析 |
5.2.2 元素的聚类谱系 |
5.2.3 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数据质量检查 |
5.3.2 元素含量统计分析 |
5.3.3 系统偏差及其校正 |
5.3.4 区域地质作用中元素特征 |
5.3.5 元素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 |
5.3.6 异常样品的模式识别 |
5.4 本章小结 |
6 东天山彩霞山式铅锌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1 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 |
6.2 基于kohonen的成矿预测 |
6.2.1 研究区地质统计单元的划分方案 |
6.2.2 多元地学信息证据因子的遴选 |
6.2.3 预测区圈定 |
6.3 找矿预测靶区的地质依据剖析及评价 |
6.4 资源量估算 |
6.4.1 原理和方法 |
6.4.2 剥蚀系数与总资源量 |
6.4.3 参数确定 |
6.4.4 资源量估算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7.2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创新点 |
1.3 铅锌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1.5.1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岩性 |
2.1.1 震旦系 |
2.1.2 寒武系 |
2.1.3 志留系 |
2.1.4 泥盆系 |
2.1.5 石炭系 |
2.1.6 二叠系 |
2.1.7 三叠系 |
2.1.8 侏罗系 |
2.1.9 第三系 |
2.1.10 第四系 |
2.2 区域构造分布及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的划分 |
2.2.2 主要构造带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1 澄江运动 |
2.3.2 加里东运动 |
2.3.3 海西运动 |
2.3.4 印支运动 |
2.3.5 燕山运动 |
2.3.6 喜山运动 |
2.4 岩浆岩 |
2.4.1 喷出岩—峨眉山玄武岩 |
2.4.2 侵入岩—辉绿岩 |
2.5 岩相古地理特征 |
2.5.1 震旦纪灯影期前 |
2.5.2 震旦纪灯影期至早古生代志留纪 |
2.5.3 泥盆纪—二叠纪 |
2.5.4 中生代及以后 |
2.6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6.2 区域磁场特征 |
2.6.3 深部构造格架 |
2.7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7.1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7.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8 遥感影像与异常特征 |
2.9 区域金属矿产 |
2.9.1 铅锌矿 |
2.9.2 铁矿 |
第三章 研究区成矿亚带地质及铅锌矿床基本特征 |
3.1 成矿区成矿亚带的划分 |
3.2 各成矿亚带地质及矿床产出特征 |
3.2.1 威宁-水城铅锌成矿亚带 |
3.2.2 垭都—蟒硐铅锌成矿亚带 |
3.2.3 银厂坡-云炉河成矿亚带 |
第四章 研究区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 |
4.1 地层岩性与铅锌成矿关系 |
4.2 构造与铅锌成矿 |
4.2.1 区域性深大(隐伏)断裂带控制铅锌成矿区分布 |
4.2.2 断陷沉积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控制矿带展布 |
4.2.3 区域性紧密褶褶皱及其核部发育的纵断层控制矿田展布 |
4.2.4 矿田内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交汇部位、背斜倾伏端控制矿床分布和矿体的产出 |
4.2.5 矿石自然类型与断裂性质,矿体的埋藏部位,潜水面位置密切相关 |
4.3 沉积环境、沉积相与铅锌成矿 |
4.4 岩浆岩与铅锌成矿 |
4.5 围岩蚀变与铅锌成矿 |
4.5.1 白云石化、方解石化 |
4.5.2 黄铁矿化 |
4.5.3 铁锰碳酸盐化 |
4.5.4 硅化 |
4.5.5 重晶石化 |
4.6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与成矿关系 |
4.6.1 筲箕湾-蟒硐矿区 |
4.6.2 赫章猫猫厂-榨子厂矿区 |
4.6.3 水城青山矿区 |
4.7 遥感影像异常与铅锌矿的关系 |
第五章 研究区铅锌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5.1 铅同位素特征 |
5.2 硫、碳、氧、锶同位素特征 |
5.2.1 硫同位素 |
5.2.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2.3 锶同位素特征 |
5.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成矿流体性质 |
5.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4.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5 成矿盐度、温度 |
5.6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铅锌矿床的成因、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2 矿床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
6.3 找矿模式 |
第七章 重要靶区找矿潜力分析 |
7.1 赫章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区 |
7.2 垭都-蟒硐成矿亚带 |
7.3 水城中部铅锌成矿亚带 |
7.4 银厂坡-云炉河成矿亚带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遥感在滇西北地区寻找铅锌矿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D]. 葛良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2]黔西北凉水沟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 魏本赞,李再勇,张恩,石海岗,王少帅,冯博,汪冰,杨德传. 矿产勘查, 2019(02)
- [3]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D]. 楚亚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4]云南会泽铅锌矿遥感线性构造统计特征分析及蚀变信息提取研究[D]. 徐俊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5]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D]. 金中国. 中南大学, 2006(01)
- [6]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 陈爱兵. 昆明理工大学, 2005(10)
- [7]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模式[D]. 周余国. 中南大学, 2009(03)
- [8]基于土壤发生分类的云南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污染评估[D]. 李雅. 云南大学, 2019(03)
- [9]新疆东天山彩霞山式铅锌矿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研究[D]. 路璐.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10]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D]. 董家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