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阳光与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赵佳艺[1](2021)在《面向室内热环境需求的辽中农宅低成本节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辽中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且漫长,供暖期天数为150天。通过前期实测调查发现,冬季农宅室内供暖现状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热需求,农户普遍表示希望提高室内环境温度,其原因在于多数农宅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既不利于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也不利于建筑节能。由于辽中地区是严寒气候区中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利用覆膜缓冲空间与农宅集成应用是经济收入较低农户普遍采取的技术措施,既可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资源提升农宅冬季室内温度,又可以达到防风御寒减少冷风渗入的目的。但是,既有覆膜缓冲空间技术多凭民间经验搭建,缺乏理论规范指导。为了得到辽中地区面向农宅室内热环境需求的低成本节能最优方案及规范设计参数阈值,本研究通过现场实测调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采取现场实测和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辽中地区5个村庄121户农宅,主要针对居民生活特征、作息规律、经济条件、热环境需求、建筑类型及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卧室和客厅为冬季农宅室内温度最高房间,平均空气温度和操作温度为15.5℃和14.7℃;操作温度和平均热感觉投票值线性拟合得到的热中性操作温度为17.4℃,90%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5.0℃,18.1℃],室内热环境现状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主观热需求。基于聚类分析法确定了辽中地区基准农宅模型,以卧室为切入点探讨农宅的热量损失路径,结合传热学分析计算发现,屋顶、直接与火炕接触的内墙和外墙通过辐射换热散失的热量占火炕总散热量的比重最大,约35%和20%,是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环节。此外,调研结果显示,增加围护结构保温、搭建覆膜缓冲空间等措施是营造农宅室内舒适热环境的最经济易行的节能措施。其次,以农村居民的室内热环境需求为前提,以农宅低成本节能优化为目标,利用多目标优化NSGA-II算法,以Rhino+Grasshopper为载体,将Ladybug+Honeybee整合Energy Plus能耗模拟内核作为目标函数求解工具,建立了农宅围护结构优化模型,对基准农宅进行优化改进。结果显示,Pareto最优解工况对应的建筑年均供暖能耗密度在180~230k Wh/(m2?a)之间变动,对比于基准农宅建筑,优化后建筑能耗最高可降低26%,同时其改造成本在8000元以内,低于农户年可支配收入水平,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Pareto最优解情况下,农宅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卧室客厅地面(70mm)、吊顶(50mm)、外墙(40mm),其余房间地面(30mm)、外墙(20mm),应优先对以上部位进行保温;此外,在保证房间采光、通风的前提下,窗墙比越小越好。此外,按照成本划分给出了三类最优技术方案,作为农宅改造设计的参考依据。最后,针对低成本覆膜缓冲空间与农宅的集成应用进行了规范化设计,建立了覆膜缓冲空间的数值传热模型,结合能耗计算与室内光热环境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缓冲空间材料、形式、进深对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效果,并结合优化模型给出覆膜缓冲空间集成农宅的围护结构最优阈值。结果显示,PO膜材料及倾斜形式的覆膜缓冲空间对于太阳能利用效果最佳,其最佳进深为1.5m~1.7m,最优临炕内墙(长边)的保温层厚度40mm,可使农宅全年能耗约降低53%。
魏立铭[2](2021)在《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中指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全球无数人类因疾病而丧失生命,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也遭受严重打击。近二十年内,全球性疫情等重大世界性卫生事件以及大型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新世纪,慢性疾病与心理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公众健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研究将从风景园林学科方向进行思考,采用现场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众健康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设计,并得到以下结论成果:(1)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学习,同时对城市公园、公众健康、健康景观、智慧公园等相关概念以及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复愈性环境、交互性景观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参考五个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实例,为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维度的参照与借鉴。(2)研究明确了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即灾时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与非灾时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并提出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容,以及“点、线、面”的健康城市公园营造模式。打造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城市公园。(3)以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为实践案例,并基于理论研究,对场地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健康且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园空间,并为周边地块的社会公众提供健康服务,提升公众整体健康。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加完善城市公园的健康功能,为后续我国公众健康的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向实现全民健康社会的新目标进发。
郝帅[3](2021)在《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以尚璧镇区域村落为例》文中指出目前,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农宅多以自建房为主,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缺乏相应的节能设计标准和理论指导,建造水平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农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导致农宅冬季室内热量流失较大,室内热环境较差,无法满足人体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对于农宅的室内热环境及舒适程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在保证农宅室内热环境处于舒适范围的情况下,将能耗降到最低是当前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邯郸平原地区尚璧镇农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有的热环境评价方法进行讨论和梳理,根据国内外主要热环境评价标准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其是否适用于农宅进行比对和验证,从中选出适用于邯郸平原地区农宅特点的室内热环境评价方法。其次,通过对邯郸平原地区农宅的走访调研得知,由于对住宅的室内环境舒适性、节能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经济基础,导致目前该地区农宅存在层高较高、体型系数较大、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较高,能耗损失较为严重等问题。通过对邯郸平原地区农村实地衣阻调研与资料分析,得出该地区冬季服装热阻的取值为1.92clo。再次,对邯郸平原地区农宅进行室内热环境实测。选取邯郸平原地区尚璧镇不同年代的8户典型的农宅,于冬季大寒日,对上述8户农宅的堂屋、卧室进行连续四天的室内热环境实时测试、记录,得出邯郸平原地区冬季大寒日农宅室内温度范围为6℃-18℃。最后,本文通过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邯郸平原地区典型性农宅进行建模和模拟实验,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以及第三章介绍专家打分法综合对邯郸平原地区冬季采暖能耗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得出6个影响较高因素:屋顶构造、外墙构造、建筑层高、外窗传热系数、附加阳光间进深、建筑朝向,并对6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得出6项冬季能耗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最优水平搭配方案以及各因素对于冬季采暖能耗影响的显着性水平。文章对邯郸平原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得出处于舒适范围内的温度区间,通过Energyplus软件模拟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农民居住习惯综合分析,提出既符合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又符合冬季采暖能耗最低的邯郸平原地区农宅优化设计方案,为寒冷地区农宅室内热舒适环境和能源消耗以及绿色农宅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贾亚娟[4](2021)在《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乎6亿农村居民生活福祉,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成色。2018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47亿吨,其中近1/4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只有48.91%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垃圾靠风刮”以及随处丢弃等现象依然出现在村落图景中。目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多数农村地区通过“户投放-村收集-镇/街道运输-县/区/市处理”的混合处理方式来解决生活垃圾治理这一难题,表面上解决了村落的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实质上对土壤、地下水以及空气带来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未能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以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间的良性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 VID-19)等传染病多发的当前形势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也是实施分类治理的源头,还是分类治理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具有自发合作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作为农村公共物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具有显着的正外部性,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有益于社会的集体合作行为,而社会资本被认为可以通过信任互惠、信息传播、规范约束和关系网络等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解决分类治理中“集体行动困境”和“公地悲剧”等问题。另外,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也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的自主选择行为,农户不同的环境关心程度,往往会影响其参与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以及参与深度,进而会决定集体合作行为的决策过程以及效果。因此,立足农村,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户诉求,依据其选择偏好从集体行动角度探究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构件,刻画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选择偏好的影响机理、作用过程及其实现路径,对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发挥农户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环境宜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尊重农户偏好,设计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是农村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有效实施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但目前来看,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农户主体作用缺失;二是“自上而下”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的设计实施,由于忽视农户偏好而约束了分类治理政策实施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集体行动理论、效用理论、外部性理论、自主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4个环节设计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模拟实验,刻画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选择偏好的作用机理,基于陕西农村地区52个非试点样本村863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分类模式的选择偏好、合作模式的选择偏好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验证并揭示了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选择偏好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认知逐渐增强,但农户参与度不高。宏观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治理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仍然存在治理收效较弱、制度体系不健全、农户参与度不够等问题。研究区域调查显示,4个试点村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以及治理成效存在差异,而且农户参与不足,更是缺乏依据农户偏好制定并实施分类治理的政策;52个非试点样本村中仅有3个村子推行分类处理并建设有可腐烂/可堆肥垃圾处理设施;863个农户样本中有59.68%仅简单地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但是样本农户具有较强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感、分类认知、源头分类态度以及分类能力。因此,全面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树立绿色治理理念是前提、分类运作是抓手、规章制度是保障,尊重农户偏好调动农户积极参与是关键。第二,构建了包含社会信任(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网络3个维度14个指标的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对样本农户的社会资本进行测度发现农户在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资本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关心选用中国版环境关心量表CNEP进行测度,农户的环境关心均值为3.840,环境关心水平较高。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的影响,社会资本中的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显着提升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偏好,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没有显着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年限也对其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总体而言,社会资本总指数、环境关心和受教育程度均显着提升农户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的意愿水平,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三,农户对分类治理模式偏好的选择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实验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具有显着偏好及较高的支付意愿,社会资本、环境关心显着正向影响其支付意愿。参与实验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公共服务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偏好,且农户对宣传培训、清洁工上门收集频次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具有显着偏好;农户对清洁工上门收集垃圾频次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2个指标属性具有显着的边际支付意愿,清洁工上门收集垃圾频次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为2.224元/月/户,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为1.075元/月/户,农户整体支付意愿平均为22.033元/月/户。总的来说,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人际信任程度越高、社会规范水平越高、环境关心水平越高的农户选择保持现状的可能性越低,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偏好越强。从农户个体、家庭特征的影响来看,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具有较高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选择偏好和支付意愿。第四,阳光堆肥房农户合作偏好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农户对阳光堆肥房具有较高的合作偏好,社会资本、环境关心显着正向提升阳光堆肥房的农户合作偏好。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提升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意愿,而且农户偏好于参与合作户数较多、合作灵活性较高、距离村子较近以及相关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阳光堆肥房合作模式。总体而言,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制度信任程度越高、环境关心水平越高的农户选择保持现状的可能性越低,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供给以及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偏好越强。从农户个体、家庭特征的影响来看,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是党员或村干部的农户具有较强的合作偏好。最后,为推行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方案,减少政策方案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依据农户偏好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分类模式与合作治理模式,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农户参与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环境关心视角提出了引导、约束、激励农户参与分类治理的政策建议与保障体系,以期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户偏好的分类治理政策方案提供实证借鉴,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农户选择偏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何楚梦[5](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郭旗[6](2020)在《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影响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密切联系,使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本文基于全民健康理念,以提升大众体育建筑的全民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研究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本文通过梳理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明确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阶段及数量分布。并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典型寒地城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及对比分析法,Python网络爬虫大数据调查及Arc GIS地理数据分析法,24个大众体育建筑的实地调查及现场观察法,538份问卷调查法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构方程模型建立(SEM)等数据分析法,进行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限制调查、现状问题调查及期望需求调查。本文解析了全民健康理念的外延理论,提出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全生命周期内涵及人类发展内涵,构建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完整人口覆盖、多元服务协同、高效资源利用的全民健康实现路径。总结归纳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及作用方式,在实践层面对设计对象进行原型解构,提出群体空间、个体空间及单一空间的设计层次。揭示不同设计层次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的设计导向,构建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框架。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群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设施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空间覆盖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城市大众体育建筑空间分布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规模分级模式。提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的策略方法。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个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需求覆盖前提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需求等级及发展模式。提出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单一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感知覆盖前提下,能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规范调查,提出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空间要素分类模式。提出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运动风险外因防御的保障性设计、环境舒适空间干预的增强型设计的策略及方法。本文立足于通过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研究所得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调查方法体系、设计理论解析、策略方法集成可对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相关政策、标准制定、规划及设计提供指导,可为今后的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郑媛[7](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王蕴一[8](2020)在《“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建筑理论家比特瑞兹·克罗米娜所提出的“医学身体”概念。研究内容基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联系不同时代医学以及建筑学等方面对于“身体”概念的理解,探寻“医学身体”是如何通过医学发展与空间设计之间的结合逐步为身体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不同时期对于身体的认识为基线,分析“身体-空间”关系的产生与演变,从中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为接下来“医学身体”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作铺垫。第二部分:以时间发展顺序为基线,分析不同医疗与身体状态下健康空间的理解与塑造,在不同类型空间设计与“医学身体”的结合中,对新时代下“医学身体”的发展进行展望。第三部分:以不同空间设计策略的运用为基线,通过实践案例的具体分析,从三个主要方面对“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展开论述。第四部分:将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付诸于实际的空间实践中,以三种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医学身体”类型为设计目标,设计相应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用文字与图表分析来更好地印证课题的研究内容。
武伯菊[9](2020)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过去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中,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到固定模式快速建造带来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其中过度依赖技术而轻视地域文化的问题使得各地区的绿色建筑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我国各地区传统地域建筑因其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化中,不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适应性营建特征,呈现出绿色、适宜的营建理念与建造体系。因此,探究传统建筑的生态营建智慧,提炼其适应地域环境的建造体系,并通过当代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研判与转译,对当代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及借鉴意义。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路径,无论是地域文化、城市形态还是建筑类型都呈现出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状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建筑不断被废弃拆除,现代绿色建筑的日渐普及,青岛的地域文脉与传统营建智慧也面临着断层的现实问题,而现代绿色建筑也出现地域特征缺失,趋同化发展的困境。本文以绿色建造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研究框架。一方面以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承地域文脉的建造体系的形成背景、构成要素以及地域适应性特征,传承其适宜的绿色建造手法,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现代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建设,也是对传统营建智慧和朴素建造技术从实际意义上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则以青岛典型的绿色星级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对青岛本土环境的适宜性,反思现代绿色建筑发展中忽视地域文脉所带来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二章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问题、理论发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传统建筑建造体系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发展脉络和二者内在关系,构建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研究框架。其次,第三、四章是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进行挖掘与科学化分析的横向研究。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背景下对青岛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研判,明确以传统乡建、西式殖民、海防建筑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青岛传统建筑朴素的绿色建造特征,并通过现场调研实测数据,定量佐证分析其地域适应性效能,总结提取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共性特征。第三,第五章是对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应性分析的纵向研究。以青岛10栋已建成绿色星级项目为例,依据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其所应用节能建造技术进行挖掘与分析,探讨反思当下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选取使用的节能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在达成建筑节能舒适的目标下,为绿色建筑本土性、地域化发展做出引导,以期实现传统建造技术传承更新与现代绿色技术适宜性发展。最后,第六、七章是基于上文研究总结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并针对其绿色建造体系现存问题分别从空间形制、结构与建造技术及建造材料选取方面提出适宜优化策略,总结其值得传承发展的传统建造技术,反思其现代节能技术的适宜发展。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完成对地区文脉的再认识。通过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地区典型建筑形成机制的挖掘探究,传承其绿色营建智慧,以适宜当下为基础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地区现代绿色建筑泛滥建造的再反思,慎思通用高新技术,为当今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适宜性发展提供思路,实现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续文琪[10](2020)在《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闭症(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自闭症)作为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疾病,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自闭症学校)为这些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治疗和接受教育的环境。学校的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自闭症儿童这个敏感群体,这些影响尤为明显。因此,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探讨校园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以及研究如何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法改善和提升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的控制。该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和梳理,总结了自闭症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和对环境质量变化产生的反应,并通过这些特殊性和特殊反应研究了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结论,本文又通过教室室内环境质量测量和自闭症儿童行为调研的方式对英国一所自闭症学校进行研究,重点探究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对自闭症儿童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的影响。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选定的教室中,部分教室的室内空气温度偏高,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在测量的时间段内,室内环境质量与自闭症儿童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的相关性结论中,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与问题行为发生次数的相关性较为显着(其回归指数为0.5088)。未进行测量的环境质量因素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则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整理和归纳。本文还对中英两国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环境质量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针对作为研究对象的自闭症学校提出了具体的环境质量控制方法的建议和改造方案,使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对改造前后的教室室内环境质量进行了模拟。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的自闭症学校的环境控制建议包括:室内应充分通风,避免太阳直射和阳光照射导致的室内过度升温情况的发生,以及选择良好的建筑朝向和控制教室周围污染物的产生和传播等。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更深入研究可能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我国今后该类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提供借鉴,为特殊教育学校中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环境质量建筑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空气、阳光与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阳光与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室内热环境需求的辽中农宅低成本节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宅室内热环境需求 |
1.3.2 农宅建造模式演变 |
1.3.3 农宅节能优化设计方法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辽中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需求实测调查研究 |
2.1 实测调查概要 |
2.1.1 研究对象 |
2.1.2 问卷设计 |
2.1.3 测试方法 |
2.2 农宅概况及室内热环境现状 |
2.2.1 农宅特征 |
2.2.2 人口特征与生活模式 |
2.2.3 农宅室内热环境 |
2.3 农户主观热需求 |
2.3.1 热感觉和热舒适 |
2.3.2 热可接受度和热期望 |
2.3.3 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
2.4 农宅客观热需求 |
2.4.1 基准农宅模型 |
2.4.2 热工性能分析及热工薄弱环节分析 |
2.5 需求适应型室内热环境改善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农宅热需求的低成本节能优化模型 |
3.1 基准农宅基本信息 |
3.2 低成本节能目标优化 |
3.2.1 节能多目标优化方法 |
3.2.2 优化目标函数的提出 |
3.2.3 决策变量及限制条件 |
3.3 求解模型构建与验证 |
3.3.1 求解模型构建 |
3.3.2 准确性验证 |
3.4 低成本节能优化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覆膜缓冲空间与农宅集成应用分析与优化 |
4.1 覆膜缓冲空间的热性能 |
4.1.1 测试方法 |
4.1.2 测试结果分析 |
4.2 覆膜缓冲空间传热模型 |
4.2.1 物理模型 |
4.2.2 传热模型 |
4.2.3 模型计算及验证 |
4.3 覆膜缓冲空间热性能优化 |
4.3.1 覆膜材料 |
4.3.2 构造形式 |
4.3.3 构造进深 |
4.4 低成本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阈值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观察法信息汇总表 |
附录 B 农户热需求主观情况调研 |
附录 C 常见服装热阻值 |
附录 D 优化相关程序 |
附录 E 围护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非支配解性能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性重大卫生事件频发 |
1.1.2 公众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
1.1.3 健康中国战略正稳步推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与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园 |
2.1.2 公众健康 |
2.1.3 健康景观 |
2.1.4 智慧公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美学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复愈性环境理论 |
2.2.4 交互性景观理论 |
3 城市公园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 |
3.1 美国·纽约Domino Park |
3.1.1 案例概况 |
3.1.2 设计策略 |
3.1.3 项目借鉴 |
3.2 德国·柏林奥托公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策略 |
3.2.3 项目借鉴 |
3.3 广东·深圳蛇口四海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策略 |
3.3.3 项目借鉴 |
3.4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策略 |
3.4.3 项目借鉴 |
3.5 重庆·礼嘉智慧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策略 |
3.5.3 项目借鉴 |
4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
4.1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主要功能 |
4.1.1 非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 |
4.1.2 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 |
4.2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4.2.1 生态先行原则 |
4.2.2 活动多元原则 |
4.2.3 身心复愈原则 |
4.2.4 文化认同原则 |
4.2.5 智慧交互原则 |
4.2.6 平灾两用原则 |
4.3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
4.3.1 身体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2 心理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3 社会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4 场所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4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营造模式 |
4.4.1 “点”模式 |
4.4.2 “线”模式 |
4.4.3 “面”模式 |
5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
5.1 项目解读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上位解读 |
5.1.3 基地认知 |
5.1.4 现状解读 |
5.1.5 场地现有健康资源要素总结 |
5.2 设计总则 |
5.2.1 设计依据 |
5.2.2 设计要点 |
5.2.3 设计定位 |
5.2.4 设计策略 |
5.2.5 设计主题 |
5.3 总体设计 |
5.3.1 总体布局 |
5.3.2 景观结构 |
5.3.3 分区布局 |
5.3.4 竖向设计 |
5.4 分区设计 |
5.4.1 活力入口区 |
5.4.2 休闲健身区 |
5.4.3 乐活亲水区 |
5.4.4 康养湿地区 |
5.4.5 健康山地区 |
5.4.6 文化灌渠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植物景观专项设计 |
5.5.2 交通专项设计 |
5.5.3 铺装材料专项设计 |
5.5.4 健康管理专项设计 |
5.5.5 景观设施专项设计 |
5.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
5.5.7 防灾防疫专项设计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图纸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以尚璧镇区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室内热环境概述及其评价指标 |
2.1 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 |
2.1.1 空气温度 |
2.1.2 辐射温度 |
2.1.3 空气湿度 |
2.1.4 气体流速 |
2.2 主要评价指标 |
2.2.1 直接测量指标 |
2.2.2 有效温度系列指标 |
2.2.3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标 |
2.3 主要评价标准 |
2.3.1 国外标准 |
2.3.2 国内标准 |
2.4 冬季农宅最低热环境要求以及采暖能耗取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居住环境及建造情况调查 |
3.1 邯郸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
3.1.1 邯郸地区地理位置 |
3.1.2 邯郸地区气候状况 |
3.2 调研情况 |
3.2.1 调研村落的选取 |
3.2.2 调研内容 |
3.3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状况 |
3.3.1 人口构成及收入来源 |
3.3.2 农宅建造基本情况 |
3.4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的空间和构造形态 |
3.4.1 农村的空间形态 |
3.4.2 农宅的围护结构现状 |
3.5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冬季采暖形式 |
3.5.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
3.5.2 主动采暖方式 |
3.6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室内冬季能耗采暖影响因素的提取 |
3.6.1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所面临的问题 |
3.6.2 基于专家打分法对于农宅冬季采暖能耗影响因素的提取 |
3.7 邯郸平原地区农村居民服装热阻以及新陈代谢率调研 |
3.7.1 调查方法 |
3.7.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3 新陈代谢率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平原地区典型农宅冬季室内温度实测 |
4.1 实测整体情况 |
4.1.1 测量对象选取与概况 |
4.1.2 测量内容与测量仪器 |
4.2 邯郸平原地区80 年代建成农宅室内热环境测量与评价分析 |
4.2.1 测量对象与测量方法 |
4.2.2 冬季测量结果与分析 |
4.3 邯郸平原地区90 年代建成农宅室内热环境测量与评价分析 |
4.3.1 测量对象与测量方法 |
4.3.2 冬季测量结果与分析 |
4.4 邯郸平原地区2001-2010 年建成农宅室内热环境测量与评价分析 |
4.4.1 测量对象与测量方法 |
4.4.2 冬季测量结果与分析 |
4.5 邯郸平原地区2010 年以后建成农宅室内热环境测量与评价分析 |
4.5.1 测量对象与测量方法 |
4.5.2 冬季测量结果与分析 |
4.6 评价结果分析 |
4.6.1 冬季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6.2 实测评价结果的局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Energyplus软件对农宅的模拟评价 |
5.1 工具的介绍与选取 |
5.1.1 工具的介绍 |
5.1.2 工具的选取 |
5.2 基于Energyplus软件对冬季农宅能耗影响因素的模拟评价 |
5.2.1 建立邯郸平原地区农村典型住宅模型 |
5.2.2 能耗模拟参数设定 |
5.2.3 能耗影响因素水平的选取与取值 |
5.3 单因素分析与邯郸平原地区冬季采暖影响因素筛选 |
5.3.1 建筑朝向 |
5.3.2 南向房间窗墙比 |
5.3.3 建筑层高 |
5.3.4 附加阳光间进深 |
5.3.5 外墙构造 |
5.3.6 东、西、北向房间窗墙比 |
5.3.7 屋顶传热系数(屋顶构造) |
5.3.8 外窗传热系数 |
5.4 多因素分析 |
5.4.1 正交实验法 |
5.4.2 极差分析 |
5.4.3 方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邯郸平原地区农宅热环境现状调研表 |
附录2 典型服装热阻计算规范案例 |
附录3 邯郸平原地区典型农宅冬季室内温度实测数据 |
(4)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
1.3.2 农村公共物品及生活垃圾治理合作供给研究 |
1.3.3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
1.3.4 选择实验法及农户偏好研究 |
1.3.5 社会资本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
1.3.6 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
1.3.7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生活垃圾 |
2.1.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
2.1.3 农户参与 |
2.1.4 社会资本相关概念 |
2.1.5 环境关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延展 |
2.2.2 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发展 |
2.2.3 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引导 |
2.2.4 效用理论及其应用 |
2.2.5 外部性理论及其运用 |
2.2.6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深化 |
2.2.7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实施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整体研究框架 |
2.3.2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中国现状及研究区域概况 |
3.1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剖析 |
3.1.1 治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
3.1.2 分类治理成效较弱 |
3.1.3 地区差异较大 |
3.1.4 分类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
3.1.5 农户参与度不高 |
3.2 研究区域概况及调研实施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调研实施 |
3.3 试点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比较分析 |
3.3.1 基本情况 |
3.3.2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模式 |
3.3.3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参与供给主体分析 |
3.3.4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效果分析 |
3.3.5 综合比较 |
3.4 非试点样本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
3.4.1 样本村分布及概况 |
3.4.2 样本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
3.4.3 样本农户分布及特征 |
3.4.4 样本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的测度及解析 |
4.1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
4.2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指标测度 |
4.2.1 社会资本指标测度 |
4.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3 公因子提取 |
4.3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的特征解析 |
4.3.1 社会资本指标的特征解析 |
4.3.2 环境关心指标的特征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源头分类选择偏好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假说及理论分析框架 |
5.2.1 社会资本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 |
5.2.2 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 |
5.2.3 理论分析框架 |
5.3 变量描述与模型设定 |
5.3.1 变量描述及测度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检验及分析 |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模式选择偏好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实验流程与模型设定 |
6.2.1 实验流程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验设计 |
6.3.1 评估指标选取及水平值设定 |
6.3.2 正交实验及问卷设计 |
6.4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
6.4.1 数据说明 |
6.4.2 变量描述及测度 |
6.5 实证分析 |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5.2 农户参与分类治理模式的选择偏好 |
6.5.3 农户参与分类治理的支付意愿 |
6.5.4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选择偏好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实验流程与模型设定 |
7.2.1 实验流程 |
7.2.2 模型设定 |
7.3 实验设计 |
7.3.1 评估指标选取及水平值设定 |
7.3.2 正交实验及问卷设计 |
7.4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
7.4.1 数据说明 |
7.4.2 变量描述及测度 |
7.5 实证分析 |
7.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7.5.2 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选择偏好 |
7.5.3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合作偏好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模式设计及优化 |
8.2.1 分类模式设计及优化 |
8.2.2 合作模式设计及优化 |
8.3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政策建议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
2.3.3 动态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生态效率理论 |
2.3.6 以人为本理论 |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功能集约发展 |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
3.1.3 设计理念变革 |
3.1.4 结构技术进步 |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
3.4 节能设计潜力 |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
3.5 节材设计潜力 |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
3.6 节水设计潜力 |
3.7 节地设计潜力 |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3.1 节能设计 |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
4.3.2 节材设计 |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
4.3.3 节水设计 |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
5.2.3 适应城市空间 |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
5.3.1 节能设计 |
5.3.2 节材设计 |
5.3.3 节水设计 |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内健康城市运动的兴起 |
1.1.2 我国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张 |
1.1.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困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1.4.1 健康 |
1.4.2 大众体育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 |
2.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脉络 |
2.1.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大众体育建筑的宏观数量分布 |
2.1.3 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调研方法 |
2.2 各国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规范资料对比 |
2.2.1 建议模式对比 |
2.2.2 场地标准对比 |
2.3 规划布局的大数据调查 |
2.3.1 Python网络爬虫的构建 |
2.3.2 调查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
2.3.3 布局问题的提出 |
2.4 设计问题的现场观察 |
2.4.1 对象选取与现场观察 |
2.4.2 空间问题的提出 |
2.5 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
2.5.1 功能需求调查的问卷设计 |
2.5.2 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与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架构 |
3.1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内涵解析 |
3.1.1 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 |
3.1.2 全民健康理念的全生命周期内涵 |
3.1.3 全民健康理念的人类发展内涵 |
3.2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实现路径 |
3.2.1 目标——完整人口覆盖 |
3.2.2 手段——多元服务协同 |
3.2.3 过程——高效资源利用 |
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实现全民健康的原型基础 |
3.3.1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 |
3.3.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内部结构 |
3.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作用方式 |
3.4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 |
3.4.1 设施系统的结构性调整 |
3.4.2 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 |
3.4.3 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 |
3.5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导向 |
3.5.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
3.5.2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
3.5.3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
4.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网络分级设计原理 |
4.1.1 设施分级的动力机制 |
4.1.2 设施布局的组构法则 |
4.1.3 设施类型的组合规律 |
4.2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 |
4.2.1 规模等级的模式建议 |
4.2.2 潜在选址的框架适应 |
4.2.3 设施数量的弹性调控 |
4.3 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 |
4.3.1 场域联系的柔性渗透 |
4.3.2 道路连接的适停控制 |
4.3.3 界面衔接的效率提升 |
4.4 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 |
4.4.1 季节特征的补偿开放 |
4.4.2 运动类型的互补组合 |
4.4.3 场馆组合的融合促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
5.1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功能复合设计基础 |
5.1.1 大众体育建筑的体育需求等级 |
5.1.2 大众体育建筑的功能复合路径 |
5.1.3 体育工艺的尺度要求 |
5.2 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 |
5.2.1 基础功能的单元衍生 |
5.2.2 复合功能的分类路径 |
5.2.3 空间组织的效率连接 |
5.3 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 |
5.3.1 结构选型的单元组合 |
5.3.2 跨度转换的空间集约 |
5.3.3 形态变形的结构适应 |
5.4 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 |
5.4.1 多义空间的设施预留 |
5.4.2 可变设施的结构附加 |
5.4.3 开放空间的模块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
6.1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环境舒适设计要素 |
6.1.1 评价标准的指标差异 |
6.1.2 相关规范的要素筛选 |
6.1.3 建筑设计的干预效率 |
6.2 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 |
6.2.1 混合通风的健康风险规避 |
6.2.2 过滤系统的污染物渗透管理 |
6.3 运动风险外因预防的保障性设计 |
6.3.1 运动界面的材料防护 |
6.3.2 专项设施的运动辅助 |
6.3.3 节点更新的安全提示 |
6.4 物理环境靶向干预的增强性设计 |
6.4.1 视觉环境的心理舒适性调节 |
6.4.2 热舒适性能的分时分区控制 |
6.4.3 空间氛围的可供性交流促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国运动场地尺度对比 |
附录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结果 |
附录4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案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8)“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身体-空间”概念的基础解读 |
第一节 初识身体-古典建筑空间 |
一、《建筑十书》与“维特鲁威人” |
二、理论的延续与革新 |
第二节 回归身体-现象学空间 |
一、失根后的诗意栖居 |
二、知觉中的身体语言 |
第三节 重解身体-隐喻空间 |
一、身体政治与权利空间 |
二、流动身体与游牧空间 |
三、暴力身体与事件空间 |
第四节 异化身体-多维结合空间 |
一、由外至内——义肢化 |
二、科技入侵——机械化 |
三、虚实交换——媒体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医学身体”的演进研究 |
第一节 健康与建筑:从维特鲁威到病房综合征 |
一、锻炼体系建筑空间 |
二、神经麻醉建筑空间 |
三、饮食失调建筑空间 |
四、自然疗法建筑空间 |
第二节 疾病的隐喻:疗养院 |
一、“最弱位置的人” |
二、看不见的秩序 |
三、疾病诗学的反讽 |
四、来自建筑的治愈 |
第三节 X光线:隐私的窥视 |
一、一种新的透明度 |
二、一个特殊的屏幕 |
三、建立新的视觉领域 |
四、来自玻璃房的恐怖 |
第四节 “心”的关怀:治愈性的寄托 |
一、“受伤”的身体 |
二、治愈的空间 |
三、“身体-空间”的新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
第一节 “身体-空间”的关系延异 |
一、从恐慌到富足 |
二、从治疗到关怀 |
第二节 “健康机器”的运转踪迹 |
一、步行城市:健康的鼓励 |
二、无障碍设施:可触的义肢 |
三、垂直花园:城市的绿肺 |
四、社区体系:年龄的融合 |
第三节 “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
一、空间设计的氛围营造:温暖 |
二、空间设计的形式包容:开放 |
三、空间设计的医学呈现:关怀 |
第四节 “心”的交互基础架构 |
一、去标签式的评判 |
二、“心”的空间治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学身体”的空间实验性设计 |
第一节 实验目的——拯救现代“受伤”的身体 |
一、发现/身体威胁 |
二、医治/环境塑造 |
三、解毒/创伤愈合 |
第二节 实验性设计一:《流动中的治愈》 |
一、环绕/接触 |
二、追踪/关怀 |
三、流离/自由 |
第三节 实验性设计二:《疲惫的“流浪者”》 |
一、开放/呼唤 |
二、错动/漫步 |
三、漂泊/追寻 |
第四节 实验性设计三:《陷阱》 |
一、迷阵/未知 |
二、错综/差异 |
三、上下/悦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当代建筑中“医学身体”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
第二节 “医学身体”架构下空间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起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地域背景 |
1.2.4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绿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环渤海地区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理论研究 |
2.1 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认知 |
2.1.1 现代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面临问题 |
2.1.2 绿色建筑构成要素、设计原则与评价标准 |
2.1.3 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 |
2.2 传统建造体系的解读 |
2.2.1 传统建造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2 传统建造体系发展相关要素分析 |
2.2.3 传统建造体系中的朴素绿色辨析 |
2.2.4 传统建造体系问题综述 |
2.3 结合地域文脉的绿色建造体系适宜化发展路径 |
2.3.1 传统建造经验科学化研判 |
2.3.2 现代绿色技术地域化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青岛传统建造体系的特征与要素研究 |
3.1 青岛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
3.1.1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文环境特征 |
3.1.2 青岛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 |
3.2 青岛传统建筑类型 |
3.2.1 传统乡建 |
3.2.2 海防建筑 |
3.2.3 西式殖民 |
3.2.4 典型选取 |
3.3 青岛传统建筑建造体系要素构成 |
3.3.1 空间形制 |
3.3.2 结构与构造 |
3.3.3 建筑材料 |
3.4 本章小结 |
4.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调查与定量化分析 |
4.1 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调查 |
4.1.1 传统滨海村落——青山村调查 |
4.1.2 海防卫所聚落——雄崖所调查 |
4.1.3 殖民时期华人区合院式建筑——黄岛路26号里院 |
4.1.4 殖民时期欧人区独立式建筑——广西路9号 |
4.1.5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总结 |
4.2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的实测验证 |
4.2.1 传统建筑现场实测定量分析 |
4.2.2 青山村刘氏民居 |
4.2.3 雄崖所村长家 |
4.2.4 黄岛路26号里院 |
4.2.5 广西路9号 |
4.2.6 本章小结 |
4.3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分析 |
4.3.1 遮阳通风体系 |
4.3.2 保温隔热体系 |
4.3.3 防潮除湿体系 |
4.3.4 材料与构件运用 |
4.4 本章小结 |
5.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宜性分析 |
5.1 青岛绿色建筑实践情况 |
5.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5.1.2 寒地滨海城市绿色建筑特点 |
5.1.3 青岛绿色建筑分析 |
5.2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节能建造技术分析 |
5.2.1 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5.2.2 青岛绿色星级建筑建造技术应用情况 |
5.3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适宜性建造技术探讨 |
5.3.1 被动式措施优化 |
5.3.2 主动式措施辅助 |
5.4 本章小结 |
6.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
6.1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 |
6.2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 |
6.2.1 空间形态适宜性策略:适候与应变 |
6.2.2 结构与建造技术适宜性策略:适技与多样 |
6.2.3 建造材料适宜性策略:适材与节约 |
6.3 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
6.3.1 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
6.3.2 现代绿色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
1.1.2 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 |
1.1.3 建筑室内环境与自闭症儿童的相关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康复和教育现状 |
1.2.2 国外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和自闭症学校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
2.1 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的研究内容 |
2.2 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研究现状 |
2.3 环境质量对其他特殊群体和学生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用测量分析法探究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的影响 |
3.1 被测量学校概况和研究方法 |
3.2 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的测量和分析 |
3.2.1 测量过程和使用仪器 |
3.2.2 热湿环境测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
3.2.2.1 室内过热情况评估 |
3.2.2.2 教室室内热舒适程度 |
3.2.2.3 教室室内总体热湿环境 |
3.2.3 空气质量测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
3.2.3.1 教室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
3.2.3.2 教室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
3.3 自闭症儿童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分析 |
3.3.1 研究过程和使用问卷 |
3.3.2 数据整理 |
3.4 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分析 |
3.4.1 分析方法 |
3.4.2 教室环境质量现状和原因分析 |
3.4.2.1 室内过热情况和热湿环境 |
3.4.2.2 空气质量 |
3.4.3 环境质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控制 |
4.1 中英建筑设计规范关于环境质量相关规定的对比研究 |
4.1.1 规范概述 |
4.1.2 中英规范差异性比较研究 |
4.1.3 对比研究结论 |
4.2 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控制要求 |
4.2.1 光环境 |
4.2.2 声环境 |
4.2.3 空气质量 |
4.2.4 热湿环境 |
4.2.5 视觉环境和特殊空间设计 |
4.2.6 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设计要求小结 |
4.3 针对被调研学校的环境质量改造方案 |
4.3.1 拟解决问题 |
4.3.2 改造方案建议 |
4.3.3 改造前后环境质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3.3.1 改变建筑外立面材料 |
4.3.3.2 改变建筑的通风方式 |
4.3.3.3 对建筑物南向外墙增设阳光房 |
4.3.3.4 模拟结论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课题反思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四、空气、阳光与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室内热环境需求的辽中农宅低成本节能优化[D]. 赵佳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 魏立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邯郸平原地区农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以尚璧镇区域村落为例[D]. 郝帅.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D]. 贾亚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D]. 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8]“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D]. 王蕴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D]. 武伯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环境质量控制研究[D]. 续文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