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网络建设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龙[1](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周开欣[2](2021)在《智慧水利在江都水利枢纽的应用案例》文中认为智慧水利的应用是智慧社会建设的一个环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了有关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实施的相关内容,主要用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项全新的信息数据,让水利对象和项目全面互联、认知度、泛在服务与智能物联得以推动,致使水治理模式和能力现代化得到质的提升。南水北调东线起源是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地位特殊,作用巨大,效益显着,特色鲜明,在多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在智慧水利建设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系统回顾了江都水利枢纽智慧水利枢纽建设现状,通过三层架构制定智慧水利的发展方向,本文还就江都水利枢纽自身的特点将智慧水利建设落地生根,形成智能泵站、智能水闸、智能园区等应用。主要研究成果有:(1)构建江都水利枢纽的总体架构及布局,主要采用了物联网、云计算、Web服务、移动互联等技术进行建设。主要涵盖智能感知体系、智慧云服务中心、智慧应用系统三部分。(2)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建成泵站智能感知体系,健全保障支撑环境,推动泵站综合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化决策调度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更透彻的感知、更精准的研判、更科学智能的控制管理、更形象的展示”的智能泵站管理体系,推动“智慧水利”的发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展开江都水利枢纽泵站群优化调度研究。(3)采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工程等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化闸门,高度聚集的职掌及管理得以实现。能及时精准开关闸,实时预警保护,实现经济高效、安全运行,减少人员投入。研发智能感潮系统,减少管理人员工作强度。
魏振华[3](2021)在《具有反爬虫机制的生态科考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生态数据有利于政府和相关学者揭示和预测生态环境变化,而当地生态部门与生态科考的数据具有数据分散和共享性差的特点,导致搜寻数据的时间成本较高。随着数据不断增多,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变得困难,部分数据的丢失问题也时常发生。网络爬虫技术不断的发展威胁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它可以低成本且大规模的爬取互联网中的数据,给数据的安全问题带来了不确定性。目前,网络爬虫在互联网中的流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约占总流量的37.2%。生态科考数据系统因此基于有效机制限制和拦截网络爬虫成为系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提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生态科考数据系统,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收集、管理、共享生态数据,构建以在线共享、离线共享为辅的数据共享服务模式,最大程度的共享数据,使数据的有效价值得以发挥。(2)针对当前传统反爬虫机制易被破解而失效的弊端,研究实现基于浏览器指纹技术的爬虫识别方式,充分检测用户Web浏览器所处的环境变化。(3)模拟爬虫访问生态科考数据系统,收集请求信息和行为信息并抽取爬虫特征,提出和构建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爬虫识别模型。还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爬虫的重要性特征,提升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识别爬虫的能力。随着系统访问量的不断增多而收集更多的特征数据可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4)由于对爬虫的识别精度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原因,有些爬虫依然未被识别。因此研究和实现了针对汉字和数字的反爬虫处理,避免数据描述信息页面展示的关键信息被爬虫轻易的获得。(5)通过基于浏览器指纹等传统反爬虫机制与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爬虫识别模型组建混合反爬虫机制应用在生态科考数据系统中,提高了系统应对爬虫和数据的安全性的能力。
帅奕男[4](2020)在《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法治范式变革的视角研究司法的范式转换问题。“司法范式”体现的是法官默认的司法逻辑和价值取向,司法范式的变化是与法治范式的变革密切相关的。因为法治范式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系统所处的社会所持有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构成了人们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背景性理解。因此,本文在法治范式的语境中,对现代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形态演化、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及发展趋向进行探讨,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导论部分梳理了中外学者对智慧社会司法范式转型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结语部分阐述了智慧司法与中国司法的转型策略,认为智慧司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法律系统内部转型革新的契机,但是需要在法治框架内把握技术介入司法领域的尺度。正文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界定了司法范式的内涵,考察了现代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并提出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在对司法范式的法治语境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官立足于个人主体性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作出的司法判断,其二是逻辑化、理性化的司法推理,其三是具有独立于司法结果之正义价值的司法程序。沿着司法范式现代性内涵的思路,本章对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自由竞争阶段、福利国家阶段、安全保障国家阶段所对应的三种司法范式——形式司法、实质司法、协商司法的特征和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和阐述。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以服从实在法规则为特征,依赖于独立的司法权力机构通过严格的法律推理来解决具体冲突。其背景在于自由主义法治范式以形式理性为基础,通过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和规则至上的信念来构架其制度体系,法律的一般化和体系化意味着法官需要在普遍性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中寻找“决定性意义的原因”,以严密而精准的逻辑方法进行司法判断。福利国家法治的实质司法以目的导向推理为特征,司法权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司法程序也从关注形式公正转向关心实质公正。其背景在于自由竞争下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加强了垄断性资本的力量,经济权力、物质财产和社会状况的不平等与日剧增,自由主义法治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法律的分离以另一种方式走向整合,福利国家的实质法逐渐地导向了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在司法领域表现为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的整合。程序主义法治范式背景下的协商司法以沟通保障的司法程序为特征,表现为通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促进司法主体间协商沟通,进而达成共识。其背景在于法律结构和科层结构难以应对国家干预过于密集所带来的社会复杂情势,面向实质平等的权利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个人自主性的实现,这促使法律和司法转向通过组织规范和程序规范实现社会整合。司法范式的演化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的社会条件变化,新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通过制度化吸收到基本的法律结构中,进而影响司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来自于司法实践的内部反思,司法系统也在纠纷解决中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方法的运用、制度的设计,更好的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第二章考察了司法范式面临的信息化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计算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不仅消解了理性思辨在知识生产和权力架构中的话语地位,而且对围绕能量与物质构建起来的现代法治秩序带来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作为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微观社会矛盾纠纷的灵敏显示器和社会治理状态的预警机”,首当其冲的感受到社会信息化与建构理性碰撞磨擦的冲击力。这就使得现代司法范式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一是双重空间对既有司法裁判规则和场域形成的冲击,其二是平台治理对国家法律的中心主义和司法至尊的地位的消解,其三是司法智能化对以法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司法理念带来的挑战。第三章分析了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随着技术对社会解析的不断加深,物理时空发展起来的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难以应对“微粒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进程,新的知识力量深度的参与到司法权力的运作之中。在司法规则方面,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被转化为计算机化的表达形式,甚至直接以代码生成规则,通过算法和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化规制。在司法裁判方面,智能系统为各类案件提供“定制化”的证据指引、类案推送以及评估预测,使裁判结果更加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可预见性,呈现出程式化的算法决策趋向。在司法过程方面,司法运作的场域逐渐从“广场式”“剧场式”的物理空间结构转向远程审理、人机交互、个性定制的多维立体空间,呈现出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趋势。在司法服务方面,依托诉讼服务平台,精准定位、智能预判的个性化的诉讼指导增加了公众与司法部门的黏性,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捷的“接近正义的方式”。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力量与司法权力运作的结合也指向了一个全景敞视的可以精细识别不同苦乐场景的智能控制机制,我们需要在新的法治框架中对司法范式进行设想和探讨。第四章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现代法治范式的研究与现代性社会转型有着本质上的勾连,是一种与现代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对现代性进行智性反思的法律知识形态的变化。本章吸收了现代法治理论中的反思要素,并与社会学的反思性理论进行勾连,对法律与社会特性进行“双向阐释”,提出面向后现代的智慧法治范式,并在这种新型法治范式中塑造司法范式的形态。首先,为智慧时代的司法价值注入数字正义的内涵,使其内在的反映信息社会资讯化、符号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其次,充分意识到智慧司法中人脑决策与智能决策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演绎逻辑与计算知识的融合运用,使司法逻辑内在地反映双重空间、人机混合、算法主导时代的行为规律和新型法律关系。最后,通过数据、平台与司法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司法应突破仅仅被理解为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的设定,发挥纠纷预防的社会治理功能,应对智慧社会的风险和变化。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海波[6](2020)在《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的公文领取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党委政府工作事务不断细化,党政机关公文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县级机关公文传输压力也越来越大。涉密公文在所有公文中对保密要求最高,使用和管理也最严格,而且不得通过未经加密的网络或传真传发。通常,在县域内不同单位之间涉密公文的传输是通过专门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亲自取送来完成的。由于各单位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和流动性大等原因,公文和公文领取人员的管理一直是难题。公文领取过程中,存在公文领取人员的身份认证环节薄弱甚至缺失,接触涉密公文人员管理不到位,涉密公文处理不规范、传输过程中无法做到全程监控等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开发公文取领取系统,解决公文领取过程中人员身份认证、涉密人员管理、事后责任追查等问题,从而实现公文管理人员、公文领取人员认证信息和公文领取数据的网络化、电子化管理。论文研究了将现代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网页服务技术应用于机关公文和人员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机关公文流转效率和工作人员保密责任意识,防止公文在办理过程中出现丢失和办理延误。论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公文和公文领取人员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前人脸和指纹识别技术、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技术和网络服务技术为理论依据。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和研究书籍、期刊、网络文献等资料掌握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架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环境和使用的真实情况。随后,收集和整理公文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明确系统需求和系统开发关键点,分析系统开发所需的硬件、技术、功能模块组成及实现途径。最后,通过研究系统实现、系统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论文研究了基于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的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技术和实现方法。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研究了如何应用ASP.net MVC架构模型,开发网页应用系统,实现公文管理部门和公文领取单位通过浏览器完成公文管理、人员身份认证和事后责任追查等功能。公文领取系统中使用的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融合算法,另外系统安全策略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重点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付茜雯[7](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王勇[8](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建造信息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完成建造过程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是互联网时代对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由于建筑行业实时终身追责制度,其对数据安全极其重视,同时建造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实时处理。现阶段的信息系统多使用中心数据库提供信息存储,信息存在安全风险。现有系统通过云计算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进行数据处理,大量数据上传会产生延迟,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安全性与时效性要求。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系统对于建筑行业意义重大。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包含去中心化,分布式,防篡改等,可有效改善建造过程产生数据的安全存储问题。同时借助边缘计算、BIM等技术辅助,可提高系统的时效性与信息化程度。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建造场景以及区块链技术特征进行分析,面向建造行业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使用区块链技术作为解决方法,并设计了适用于一般装配式建筑建造需求的数据处理系统方案,包括数据接入层、数据服务层、应用层的三层系统架构。在数据接入层通过套筒灌浆APP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现场信息,上传至边缘计算服务器。数据服务层负责对套筒灌浆关键节点的点云数据与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链码筛选入链。在应用层设计网页结合BIM可视化进行人机交互,实现建造过程的监管与项目的追责查询。其次,根据设计的系统方案进行软件系统的实现。通过MVC编程思想,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根据建造场景的需求,选用Hyperledger Fabric进行区块链开发,通过将区块链搭建部署在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可靠存储,并使用GO作为智能合约开发语言。本文完成了区块链网络的建立、链码的编写与调用和接口程序的编写与部署等多方面工作,另外实现了一些系统的子功能:套筒灌浆App为安卓源生开发;借助PCL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通过HTML5+CSS+Javascript实现网页开发,并借助“小红砖”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BIM的可视化应用。实现装配式建筑建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查询。通过系统的部署与对系统的功能验证,本文设计的基于区块链的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安全高效的数据处理,解决传统数据处理系统的信息易被篡改与时效性低的问题。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洁[10](2019)在《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进了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数据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的逻辑起点。“数据驱动”打破了基于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桎梏,形成了从问题到数据又回归问题的新方法论认识——基于数据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范式将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从对问题本源的探索推向知识服务的本真,可以说,从数据直面用户、管理和服务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供给侧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知识发现服务要改变的不只是管理技术、管理规则或服务形式,而要涉及整个管理理念和服务体系。而大数据环境中,数字图书馆信息发生源越来越多,数据产出量越来越大,数字资源增长速率越来越快,数据异构性越来越明显,数据老化节奏越来越快,低价值密度隐患的知识饥渴和数据海啸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发现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数字图书馆数据资源正面临着重新被发现的挑战。迎面变化和挑战,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发现服务不单要完成从文献数字化到内容数据化的知识组织转型,更应实现数字资源从内容数据化到数据智能化的价值开发和智慧洞见。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开辟了知识发现的新路径,开启了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时代新转型。探索数据驱动理念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的新形态,需要学习、内化数据科学相关理论,需要剖析知识发现的驱动要素和作用机制,需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发现固化模式,创建知识发现服务的创新生态功能圈。融合数据驱动和知识发现的双重技术优势,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趋从数据化、数据向知识转化的语义关联、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维度寻求用户数据、内容资源数据、专家数据、业务数据的新协同,开发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新应用,强化数据的集群整合、提升平台的绿色联通、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交互,使数字图书馆成为支持用户知识探索与发现创造的智能服务系统,使数据资源最大化的进行价值开发与知识转化,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受益于数字图书馆高效、便捷、友好与智能的知识发现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研究成果的追本溯源,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核心理念;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访谈、仿真实验、模型训练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环境、驱动机制、创新模式、模式应用以及创新策略制定。围绕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数据环境特征、数据环境变化和数据环境开发分析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结合数据要素、数据驱动过程、数据驱动维度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流机制、协同驱动机制和数据驱动控制机制;第五章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创新衍变的内在使命分析,指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依据、构建基础和构建过程;第六章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进行具体的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文本推荐和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第七章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瓶颈给出各驱动维度的应对策略。具体内容阐述如下:第3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本章是对大数据驱动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场域的情境解构。首先,基于大数据的4V特征,面向全数据,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数据形态、存在方式、存储模式、存储内容、数据价值等方面的特性。其次,探讨数据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思维、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影响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革新的优劣利弊。最后,基于环境特性和环境变化的双向作用状态定位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发展的开发方向。明确本文研究目的的同时,引出4、5、6、7章节的主要研究任务。第4章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本章作为第5章的铺垫,详细解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平台的数据要素和驱动作用形式。通过用户数据、资源内容数据、专家数据的分类界定,为第6章科研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服务模式应用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数据化、语义关联、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驱动维面的层级解构,为第7章的创新策略制定奠定优化主线;基于数据要素、驱动过程和驱动维面,从内外力作用的动力机制、输入-输出的流机制、数据融合的协同驱动机制以及数据驱动控制机制具体呈现数据驱动与知识发现服务交互融合的催化反应。第5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首先对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其次,从资源发现既有模式、知识产品和技术支持方面阐述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外在基础;最后,综合内在逻辑和外在基础,进行创新模式的基础框架和平台架构的初步解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第6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本章在第5章提出的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科研用户数据进行数字图书馆百度发现的科研用户画像构建,利用文献数据进行以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为核心要素的研究设计指纹构造,结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实现精准文献推荐,并通过用户检索实验验证多粒度检索决策的优势。第7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基于第4章对数据驱动维度和驱动机制的分析,本章旨在明确数据化、语义化、关联化、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的创新方向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路径设计,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建议。大数据环境下,重新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内涵、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机制、创新数字图书馆既有的资源发现服务模式,有利于从方法论认识层面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统一检索及其延伸功能,更在于此基础上辅助科学发现的循证决策、智能管理和知识再造的服务价值。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与努力认识未知的道路上,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为科学发现的方法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行参考,推动着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不断革新的历程中惠及更多的求知受众。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网络建设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网络建设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智慧水利在江都水利枢纽的应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建设现状 |
2.1.1 自动化监控系统 |
2.1.2 信息化管理平台 |
2.1.3 集中控制管理模式 |
2.2 存在问题 |
2.3 建设内容 |
2.3.1 智能感知体系 |
2.3.2 智慧云服务中心 |
2.3.3 智慧应用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用案例—智能泵站 |
3.1 总体架构与业务流程 |
3.2 智能泵站体系架构 |
3.3 智能感知体系 |
3.3.1 智能感知体系架构 |
3.3.2 智能感知的内容 |
3.3.3 智能感知相关技术 |
3.4 智能研判体系 |
3.4.1 智能研判体系架构 |
3.4.2 感知数据研判 |
3.4.3 智能系统研判 |
3.4.4 智能业务研判 |
3.4.5 智能研判相关技术 |
3.5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 |
3.5.1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架构 |
3.5.2 智能控制子体系的内容 |
3.5.3 智能管理子体系的内容 |
3.5.4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技术 |
3.6 智能展示体系 |
3.6.1 智能展示体系架构 |
3.6.2 智能展示体系主要内容 |
3.6.3 智能展示体系相关技术 |
3.7 智能泵站的构建 |
3.7.1 现地智能体系 |
3.7.2 智能支撑体系 |
3.7.3 智能泵站的一体化平台 |
3.8 江都泵站群优化调度系统 |
3.8.1 系统实现目标 |
3.8.2 泵站群设备资料 |
3.8.3 系统能耗计算 |
3.8.4 三种优化方案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案例—智能水闸 |
4.1 智能感知体系 |
4.1.1 智能感知体系架构 |
4.1.2 智能感知相关技术 |
4.2 智能研判体系 |
4.2.1 智能研判体系架构 |
4.2.2 感知数据研判 |
4.2.3 智能系统研判 |
4.2.4 智能业务研判 |
4.2.5 智能研判相关技术 |
4.3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 |
4.3.1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架构 |
4.3.2 智能控制体系的内容 |
4.3.3 智能管理体系的内容 |
4.3.4 智能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技术 |
4.4 智能展示体系 |
4.4.1 智能展示体系架构 |
4.4.2 智能展示体系主要内容 |
4.4.3 智能展示体系相关技术 |
4.5 江都东闸感潮智能控制系统 |
4.5.1 感潮开闸 |
4.5.2 感潮关闸 |
4.5.3 感潮研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具有反爬虫机制的生态科考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爬虫现状 |
1.2.2 反爬虫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相关框架或技术 |
2.1.1 微服务架构 |
2.1.2 Spring Cloud |
2.1.3 Spring Boot |
2.1.4 Maven |
2.1.5 数据库 |
2.1.6 Fast DFS |
2.1.7 浏览器指纹 |
2.2 朴素贝叶斯算法 |
2.3 Random Forest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科考数据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1 反爬功能需求分析 |
3.1.2 角色管理需求分析 |
3.1.3 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3.1.4 新闻管理需求分析 |
3.1.5 会员中心需求分析 |
3.1.6 共享服务需求分析 |
3.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4 反爬虫架构设计 |
3.5 功能模块划分 |
3.6 数据库设计 |
3.6.1 角色管理数据表设计 |
3.6.2 数据管理数据表设计 |
3.6.3 新闻模块数据表设计 |
3.6.4 会员中心数据表设计 |
3.6.5 共享服务数据表设计 |
3.6.6 反爬虫数据库表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科考数据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传统反爬虫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1.1 验证码组合 |
4.1.2 数字反爬 |
4.1.3 汉字反爬 |
4.1.4 基于浏览器指纹的爬虫识别 |
4.2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爬虫识别 |
4.2.1 特征收集 |
4.2.2 爬虫特征数据预处理 |
4.2.3 基于RF算法的爬虫特征选择 |
4.2.4 模型评估 |
4.2.5 反爬虫模块流程设计 |
4.3 共享服务模块详细设计 |
4.4 会员中心详细设计 |
4.5 角色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6 其它模块详细设计 |
4.6.1 上传文件判重与下载文件校验 |
4.6.2 FastDFS上传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科考数据系统的运行及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反爬虫模块测试 |
5.2.1 字体反爬测试 |
5.2.2 反爬虫测试 |
5.3 其它模块测试 |
5.3.1 会员中心测试 |
5.3.2 共享服务测试 |
5.3.3 管理员模块总体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运行效果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学术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形态演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 |
一、司法范式的现代法治语境 |
二、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 |
第二节 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 |
一、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 |
二、福利国家范式的实质司法 |
三、程序法范式的协商司法 |
第三节 司法范式的演变逻辑及其局限 |
一、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 |
二、工商业时代的司法变迁及其局限 |
三、数字时代司法范式的转型升级 |
第二章 司法范式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一、信息时代的知识状态 |
二、元叙事的消散:信息时代的法治秩序变革 |
三、司法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机遇 |
第二节 双重空间对司法场域的冲击 |
一、涉网案件管辖制度失灵 |
二、电子证据采信标准缺位 |
三、网络民意对司法逻辑的冲击 |
第三节 平台治理对司法“中心化”的挑战 |
一、自治高效的争议处理 |
二、群策共治的大众评审 |
三、事前预防的技术控制 |
四、激励规训的评分机制 |
第四节 司法智能化的转型张力 |
一、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共享 |
二、从在场交往到远程审理 |
三、从“人与工具”到人机协作 |
第三章 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 |
第一节 代码识别的自动化规制 |
一、证据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二、诉讼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三、管理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第二节 算法决策的程式化裁判 |
一、证据审查程式化 |
二、准据识别聚焦化 |
三、自由裁量标准化 |
第三节 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 |
一、司法空间脱域化 |
二、司法供给分众化 |
三、司法交涉界面化 |
第四节 智能回应的平台化服务 |
一、诉讼引导智能化 |
二、申请受理移动化 |
三、解纷路径分流化 |
第四章 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重塑 |
第一节 法治范式转型:迈向智慧法治 |
一、法治范式转型的理论基础:反思要素 |
二、智慧时代的社会特性 |
三、开放融合的智慧法治观 |
第二节 司法价值:从场域正义走向数字正义 |
一、立足数字化期待 |
二、建立可视化交互 |
三、面向场景化需求 |
第三节 司法决策:人机协同与融合 |
一、以计算知识填补演绎逻辑 |
二、加强司法人工智能的论证性和可解释性 |
三、明确技术权力介入的边界和尺度 |
第四节 司法功能: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 |
一、纠纷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纠纷预防何以可能 |
三、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运行机制 |
结语 探索中国特色的智慧司法模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的公文领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对涉密人员的管理现状 |
1.3 人脸和指纹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4 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5 公文领取系统简介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指纹和人脸融合识别方法分析 |
2.1 指纹识别简介 |
2.1.1 指纹识别基本过程 |
2.1.2 指纹识别实现方法 |
2.2 人脸识别简介 |
2.2.1 人脸识别基本过程 |
2.2.2 人脸识别实现方法 |
2.3 多生物特征识别简介 |
2.3.1 基于决策层的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融合方法实现 |
2.3.2 人脸和指纹融合识别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文领取系统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组织结构 |
3.1.2 公文管理制度 |
3.1.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5 特殊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特色 |
3.4 公文领取系统总体设计 |
3.4.1 公文领取系统架构设计 |
3.4.2 公文管理与领取人员身份认证终端设计 |
3.5 公文领取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5.1 公文管理人员操作功能模块 |
3.5.2 公文领取人员操作功能模块 |
3.5.3 系统管理员操作功能模块 |
3.6 公文领取系统软件用例图 |
3.6.1 公文领取系统涉及人员 |
3.6.2 主要业务用例图 |
3.7 软件数据流图 |
3.7.1 公文管理人员操作流程 |
3.7.2 公文领取人员操作流程 |
3.8 数据库设计 |
3.8.1 概述 |
3.8.2 数据E-R关系图设计 |
3.8.3 主要数据表设计 |
3.9 主要关系表调用 |
3.10 数据库访问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文领取系统实现 |
4.1 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4.1.1 引入离线人脸识别开发包 |
4.1.2 引入人脸识别功能模块 |
4.1.3 引入指纹识别开发包 |
4.1.4 引入指纹识别功能模块 |
4.2 用户界面美化 |
4.3 系统总体实现流程 |
4.4 系统管理员操作模块实现 |
4.4.1 系统管理员登录 |
4.4.2 单位管理操作 |
4.4.3 人员管理操作 |
4.4.4 系统设置操作 |
4.5 公文管理人员操作模块实现 |
4.5.1 公文管理人员登录 |
4.5.2 公文领取人员备案信息审批操作 |
4.5.3 专兼职保密员培训信息操作 |
4.5.4 公文发文管理操作 |
4.6 公文领取人员操作模块实现 |
4.6.1 公文领取人员登录 |
4.6.2 公文抵达信息查阅与填报操作 |
4.6.3 公文领取记录查询操作 |
4.7 服务器应用程序部署 |
4.7.1 配置人脸比对服务 |
4.7.2 配置指纹比对服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文领取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 |
5.2.2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身份认证与网络访问性能测试 |
5.3.2 人员访问权限控制测试 |
5.3.3 其他性能测试 |
5.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5 结论 |
5.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Aim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CHAPTER3 METHODOLOGY |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
3.1.1 Source Text |
3.1.2 Text Analysis |
3.2 Research Method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
1-20 Abstracts |
21-40 Abstracts |
41-60 Abstracts |
61-80 Abstracts |
81-100 Abstracts |
101-120 Abstracts |
121-140 Abstracts |
141-160 Abstracts |
161-180 Abstracts |
181-200 Abstracts |
201-220 Abstracts |
221-240 Abstracts |
241-260 Abstracts |
261-280 Abstracts |
281-300 Abstracts |
ACKNOWLEDGEMENTS |
(8)基于区块链的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区块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智能建造技术概述 |
2.1 建筑行业智能化 |
2.1.1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建造模式分析 |
2.1.2 BIM技术在建造行业的应用 |
2.2 区块链技术 |
2.2.1 区块链概述 |
2.2.2 区块链工作原理 |
2.2.3 密码学算法 |
2.2.4 区块链加密算法作用原理 |
2.2.5 区块链共识机制 |
2.2.6 应用对比 |
2.3 Hyperledger Fabric |
2.3.1 Hyperledger Fabric概述 |
2.3.2 Hyperledger Fabric账本结构 |
2.4 边缘计算 |
2.4.1 边缘计算概述 |
2.4.2 边缘计算在建造施工中的作用 |
2.4.3 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的结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区块链的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
3.1 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总体概述 |
3.1.2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层次结构设计 |
3.2.1 数据接入层 |
3.2.2 数据服务层 |
3.2.3 应用层 |
3.3 装配式建筑建造流程方案设计 |
3.3.1 BIM设计环节 |
3.3.2 施工环节 |
3.3.3 监管与追责环节 |
3.4 区块链及边缘计算架构设计 |
3.4.1 网络拓补设计 |
3.4.2 账本设计 |
3.4.3 链码设计 |
3.5 系统功能 |
3.5.1 数据获取 |
3.5.2 后台服务 |
3.5.3 网页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软件架构 |
4.2 套筒灌浆App运行流程 |
4.2.1 配置 |
4.2.2 登录 |
4.2.3 信息采集与上传 |
4.3 区块链实现 |
4.3.1 区块链网络实现 |
4.3.2 链码实现 |
4.4 数据服务端实现 |
4.4.1 点云数据处理 |
4.4.2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
4.5 网页管理实现 |
4.5.1 施工建造阶段 |
4.5.2 追责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驱动研究现状 |
1.2.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数据驱动 |
2.1.2 知识发现 |
2.1.3 Web级资源发现 |
2.1.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理论 |
2.2.2 数据驱动控制理论 |
2.2.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 |
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特征 |
3.1.1 馆藏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及数据形态和存在方式的多样性 |
3.1.2 数据存储模式多样化及存储内容的非结构化和碎片化 |
3.1.3 数据资源价值的低密度和高变现潜能 |
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变化 |
3.2.1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演化 |
3.2.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 |
3.2.3 数据分析思维模式的形成 |
3.2.4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用趋势 |
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开发与应用 |
3.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新定位 |
3.3.2 开发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数据驱动的新机制 |
3.3.3 创新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模式 |
3.3.4 开发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业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 |
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数据驱动机制的数据要素 |
4.1.1 用户数据要素 |
4.1.2 内容资源要素 |
4.1.3 专家数据要素 |
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与维度 |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 |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维度 |
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 |
4.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类型 |
4.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关系分析 |
4.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仿真模型 |
4.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 |
4.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特征 |
4.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过程 |
4.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模型 |
4.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 |
4.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内涵 |
4.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目标 |
4.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模型 |
4.6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机制 |
4.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内涵 |
4.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 |
4.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
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问题的提出 |
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基础 |
5.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模式基础 |
5.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产品基础 |
5.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 |
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 |
5.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框架设计 |
5.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架构分析 |
5.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 |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科研用户画像应用 |
6.1.1 用户画像数据收集 |
6.1.2 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
6.1.3 用户画像实验分析 |
6.2 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应用 |
6.2.1 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基础 |
6.2.2 数据标注 |
6.2.3 研究设计指纹生成模型训练 |
6.2.4 结果与讨论 |
6.3 融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的文献推荐应用 |
6.3.1 文献推荐模型构建 |
6.3.2 文献推荐仿真实验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 |
6.4.1 实验准备 |
6.4.2 实验描述 |
6.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
7.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与路径 |
7.1.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 |
7.1.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路径 |
7.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化优化 |
7.2.1 数据化优化阻碍 |
7.2.2 数据化优化策略 |
7.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语义关联优化 |
7.3.1 语义关联优化阻碍 |
7.3.2 语义关联优化策略 |
7.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可视化优化 |
7.4.1 可视化优化阻碍 |
7.4.2 可视化优化策略 |
7.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优化 |
7.5.1 智能化优化阻碍 |
7.5.2 智能化优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网络建设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智慧水利在江都水利枢纽的应用案例[D]. 周开欣. 扬州大学, 2021(08)
- [3]具有反爬虫机制的生态科考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魏振华.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D]. 帅奕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识别的公文领取系统设计[D]. 李海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基于区块链的套筒灌浆节点数据处理系统[D]. 王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 李洁.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