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卓传敏[1](2006)在《大型速冻设备高效蒸发器传热技术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七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在速冻设备的研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速冻设备的研制技术日趋成熟。国内的速冻设备厂家也希望自己能够生产高效、节能、经济的速冻设备,但因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有所欠缺,因而难以实现。因此,加强理论和试验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速冻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以“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为依托,对大型速冻设备高效蒸发器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 (1) 对不同翅片形状、管径大小、翅片管排列方式,以及是否带波纹等结构参数对蒸发器传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在不结霜工况下,具有最高传热系数的蒸发器结构是圆翅片小管径正三角形排列等节距结构的结论。 (2) 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连续整体带波纹翅片正三角形排列变节距结构在实际结霜工况下具有最高的传热系数值。试制了一台该结构的蒸发器试件进行试验测试,得到与理论计算相符的传热系数值。 (3) 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风阻对速冻物料流态化的影响,决定采用连续整体带波纹翅片正方形排列变节距结构。与厂家合作制造了两台生产能力为4吨/小时青刀豆的该结构的蒸发器,并对相关配套设备进行了设计,完成了整套制冷设备。本设备与现有国内同类设备相比,体积减小40%以上,能耗降低30%,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效率最高的速冻设备。 (4) 基于Visual C++编程环境开发出一个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程序。在该程序中,用户只要输入蒸发器的结构型式、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就可以得到蒸发器的空气侧传热系数值、制冷剂侧传热系数值和总传热系数值。经验证,该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吻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吴玉莹[2](2003)在《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的大型吸收式制冷装置技术已相当完善,但因制冷量均很大,不适合小冷量场合使用。介于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空调在家用领域的普及,利用天然气进入城市家用领域的管网,可以直接以天然气为能源,着重提出发展小冷量场合下使用的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 本文对小型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进入空调小冷量场合使用,与传统的以电能为能源的空调器在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以认为无泵式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具备进入家用空调领域的很强的竞争力。 本文对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关键部位,气泡泵的特性按照流体力学两相流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应用两相流的分相模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气泡泵的主要的特性参数,直径,提升高度,吸收器液面设计高度,制冷量,浓度差的相互关系,在文中进行了详尽的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文中对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进行了传热与热力计算,给出了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和换热面积。并在设计计算的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基础上,根据制冷系统内部的能量平衡,质量平衡,以及相平衡,建立了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热力学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变工况系统仿真,得到了详尽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在变工况下的运行特性。
仙居县工业科技情报站[3](1977)在《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县东升机械厂广大职工,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两项英明决定的精神鼓舞下,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大鼓革命干劲,开展了 SK 型窗式空气调节器的试制,在厂党支部领导下和县内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不断努力已经试制成功,并已形成了年生产能力一百台以上小批量生产的成套工序。该机经地县及有关单位会同测试,运转良好,性能达到同类型产品的标准。
二、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速冻设备高效蒸发器传热技术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速冻食品 |
1.2 速冻设备 |
1.2.1 速冻设备概述 |
1.2.2 国内速冻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3 速冻设备的发展趋势 |
1.3 蒸发器 |
1.3.1 蒸发器的型式 |
1.3.2 冷风机 |
1.3.3 蒸发器的研究现状 |
1.3.4 影响冷风机传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
1.4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
1.4.1 制冷剂的lgp-h图 |
1.4.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
1.4.3 两级压缩和复叠制冷循环 |
1.5 相关标准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1 蒸发器传热效率的计算比较 |
1.6.2 蒸发器传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
1.6.3 速冻设备整体设计 |
1.6.4 基于 Visual C++的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程序开发 |
2 蒸发器传热效率的计算比较 |
2.1 预定参数 |
2.2 比较方案的选择 |
2.2.1 不同翅片型式 |
2.2.2 不同管束排列型式 |
2.2.3 不同翅片节距 |
2.2.4 不同管径大小 |
2.2.5 翅片是否带波纹 |
2.3 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2.3.1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
2.3.2 蒸发器的结构参数 |
2.3.3 空气侧放热系数 |
2.3.4 制冷剂侧放热系数 |
2.3.5 总传热系数 |
2.4 计算实例 |
2.5 不同结构型式蒸发器传热系数的比较 |
2.6 结论 |
3 蒸发器传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
3.1 蒸发器试件结构的确定 |
3.2 测试蒸发器传热系数的方法 |
3.3 试验设备和仪器 |
3.4 试验步骤 |
3.4.1 标定冷库的功率损失 |
3.4.2 测定蒸发器的制冷量 |
3.4.3 测定蒸发器的平均温差 |
3.4.4 计算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
3.5 试验结论 |
4 速冻设备整体设计 |
4.1 冷风机冷负荷衡算 |
4.2 蒸发器设计 |
4.3 外围结构设计 |
4.4 机械传动设计 |
4.5 布风形式设计 |
4.6 控制系统及其他设计 |
4.7 与国内外同类结构的比较 |
4.8 结论 |
5 基于 Visual C++的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程序开发 |
5.1 程序意义 |
5.2 程序基本功能及设计构思 |
5.3 程序运行实例 |
5.3.1 输入参数 |
5.3.2 输出结果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 (录用)论文 |
(2)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制冷原理 |
1.3 吸收式制冷的研究与发展 |
1.4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发展 |
1.5 燃气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源的发展前景 |
1.6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7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应用分析 |
2.1 空调耗能与天然气工业 |
2.2 与传统空调器的分析比较 |
2.2.1 能源消耗的分析比较 |
2.2.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的分析比较 |
2.2.3 经济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气泡泵装置的数学建模与仿真 |
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
3.2 气泡泵压力特性的数学解的假设条件 |
3.3 静止状态下的气泡泵的压力特性分析 |
3.4 工作状态下的气泡泵压力特性分析 |
3.4.1 气泡泵前的连接管路的单相流体流动的压力特性分析 |
3.4.2 气泡泵加热段压力特性分析 |
3.4.3 气泡泵绝热段压力特性分析 |
3.5 直径与流态的关系 |
3.6 仿真结果及其理论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设计计算 |
4.1 热力计算 |
4.1.1 已知参数 |
4.1.2 设计参数的选定 |
4.1.3 各个状态点参数值 |
4.1.4 各换热设备的单位热负荷计算 |
4.1.5 热平衡计算 |
4.1.6 热力系数ζ计算 |
4.1.7 各换热设备的热负荷计算 |
4.1.8 各工作介质流量计算 |
4.2 传热面积计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系统模拟 |
5.1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冷凝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2 蒸发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3 吸收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4 溶液热交换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5 气泡泵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 系统仿真的程序设计方法 |
5.3 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1 蒸发器入口回风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2 蒸发器入口风量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3 冷却空气入口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速冻设备高效蒸发器传热技术的试验研究[D]. 卓传敏. 浙江大学, 2006(08)
- [2]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仿真研究[D]. 吴玉莹. 兰州理工大学, 2003(04)
- [3]SK型窗式空气调节器试制成功[J]. 仙居县工业科技情报站. 科技简报, 1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