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alysis of the danger zone liable to spontaneous ignition around coal roadway at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论文文献综述)
郑万成[1](2021)在《小煤柱条件下煤自燃阻化封堵材料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小煤柱开采工艺逐渐成为中厚煤层开采的主要采煤方式。巷道掘进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小煤柱在集中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用下,结构强度大幅降低,渗透率与漏风强度则显着增大,导致瓦斯超限爆炸或煤自燃等灾害危险性升高。对小煤柱以及邻近老空区破碎带进行有效封堵是防治小煤柱瓦斯与煤自燃灾害的关键,但目前矿井常用的水泥或黄泥等封堵材料凝固风干后易收缩皲裂且不具有煤自燃化学阻化特性,未能实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的协同防治。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小煤柱内部应力及塑性损伤范围演化规律、小煤柱裂隙发育对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的影响机理、阻化封堵材料优选与制备、阻化与封堵性能测试以及现场工程应用试验等方面开展研究,揭示了小煤柱裂隙演化诱导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变机理并研制出兼备阻化与封堵特性的阻化封堵材料。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现代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分析了小煤柱两侧巷道掘进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峰值应力的动态演变规律,确定了煤柱塑性损伤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出小煤柱内部裂隙的动态发育过程以及重点损伤区域。采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仿真模拟了小煤柱裂隙发育过程中气体在小煤柱、工作面采空区以及邻近老空区内部的运移规律,揭示了小煤柱裂隙发育对煤自燃与复合灾害的影响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小煤柱与邻近老空区注浆前后煤自燃与复合灾害危险区域面积,明确了小煤柱注浆封堵工作对防治灾害的必要性。(2)针对单一的物理或化学阻化剂存在的优点及缺陷,提出将两者有机融合制备兼顾阻化与封堵双重特性的阻化封堵材料的概念。在材料选择方面,优选出兼具物理阻化与密封堵漏性能的高水材料作为物理阻化成分,并测试了其基础性能。同时,选择以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为主抗氧剂、亚磷酸酯抗氧剂为辅抗氧剂制备而成的协效抗氧剂作为化学阻化成分,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主、辅抗氧剂最优摩尔配比为5:2,并测试了其化学阻化性能。最后,将高水材料与协效抗氧剂进行复配,通过煤自燃模拟实验以及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得到了既满足材料阻化性能又兼具较强结构强度的协效抗氧剂与高水材料最优质量比为1:8。(3)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FTIR)、气相色谱仪(GC)等仪器与煤自燃模拟试验系统联用,从自由基、官能团和标志性气体三个层面揭示了新型研制的阻化封堵材料抑制煤自燃的阻化机理,并与黄泥和Mg Cl2等传统阻化材料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阻化封堵材料可以动态清除煤自燃过程中产生的新生自由基,显着降低煤体内部自由基浓度;此外,阻化封堵材料还可以降低煤氧复合反应速率以及官能团自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实现抑制或延缓煤体自然氧化功能;同时,阻化封堵材料兼顾物理阻化与化学阻化特性,能够在全温度段保持较高阻化性能,显着优于只具备物理阻化特性的水泥与黄泥。(4)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究了阻化封堵材料的裂隙发育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其与水泥、黄泥等材料在裂隙发育方面的异同点;通过试验测试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阻化封堵材料的封堵机理,并对其渗透性和堵漏风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阻化封堵材料内部结构较为致密,自然凝固风干过程中锁水能力较强,失水率较低,使其表面裂隙的尺度与数量均小于相同培养时间时的水泥和黄泥;此外,阻化封堵材料流动性好,渗透率高,能够深入封堵破碎煤体内部的裂隙与空隙,降低破碎煤体两端气体交换频率与漏风强度;同时,通过与水泥和黄泥的漏风对比测试实验,可以得到阻化封堵材料的封堵性能更强、封堵有效时间也更为持久。(5)以华阳集团一矿81303小煤柱工作面为试验工作面,考察了阻化封堵材料在该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阻化封堵材料浆液注入小煤柱及邻近老空区煤体裂隙中后,短时间内迅速结晶凝固,有效封堵裂隙减少漏风,使得压差显着增加,O2浓度显着降低;同时,阻化封堵材料兼具对煤自燃的物理与化学阻化效果,使其能长效抑制破碎煤体煤氧复合反应的进行,结合其优异的封堵性能营造的低氧环境,最终使得邻近老空区内破碎煤体自燃进程长期处于初始阶段,基本不具备自然发火危险性。该研究对保障小煤柱工作面回采安全以及提升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协同防治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89幅,表41个,参考文献204篇。
康红普,徐刚,王彪谋,吴拥政,姜鹏飞,潘俊锋,任怀伟,张玉军,庞义辉[2](2019)在《我国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技术发展40a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开采方法与装备及岩层控制技术是保证煤炭正常生产的核心技术。介绍了改革开放40 a来我国采煤方法与装备、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特殊采煤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基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总结了40 a来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薄及中厚煤层、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与装备,厚及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与装备,及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采场覆岩运动与破断规律,岩层结构假说,液压支架与围压相互作用关系,及坚硬和破碎顶板控制技术;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技术,及高应力、强采动巷道水力压裂卸压技术;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冲击危险区域评价技术,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技术;开采沉陷理论,建(构)筑物下、近水体下、承压水上开采等特殊采煤技术,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40 a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我国煤矿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成套技术体系,为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提出了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段新伟[3](2019)在《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断层区工作面易自燃,防治难度大,论文针对断层影响煤自燃的效应不清,断层区与正常区煤自燃差异不明,断层区煤自燃三带和漏风情况未知,煤自燃分级预报和防控不科学等问题,运用实验室测试、物理相似模拟、Fluent数值模拟及现场综合分析相结合,围绕无断层和断层工作面覆岩垮落的差异性,最可能自燃区分布,构造煤多尺度孔隙特征与煤自燃特性,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三带分布和煤自燃分级防控展开研究。这对于断层区煤层自然发火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无断层和有断层工作面开采的物理相似模拟,发现断层活化影响顶板垮落周期、冒落带高度和裂隙带发育。断层工作面顶板垮落周期比无断层工作面增加了两次,冒落带高度比无断层作面高了3.6m,裂隙带平均裂隙率(19.36%)高于无断层工作面(14.56%)。提出了断层直过工作面最可能自燃区为“两道两线+断层直过形成的三角煤和破碎煤岩堆积区”。遇断层工作面搬家的最可能自燃区为“两道两线”+“断层活化影响区”+“两道两线”。基于构造煤与原煤多尺度孔隙、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等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孔径>100nm,孔径介于2-100nm和孔径<2nm)的累计孔容均大于原煤。构造煤比原煤具有更多的开放孔和墨水瓶型孔且连通度高,构造煤开放孔比表面积高于原煤。构造煤与原煤受热自燃都经历了失水反应失重、氧化反应增重和燃烧反应失重三个过程与吸热、放热两个阶段。但原煤氧化反应增重阶段的活化能是构造煤活化能的1.486倍;构造煤吸热阶段的吸热量小于原煤;原煤放热阶段的放热量大于构造煤。建立了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力、风量、地温、注氮步距及设置堵漏对采空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进风巷风压降低会减少采空区漏风和漏风影响范围。地温升高时采空区内的漏风影响范围扩大且采空区易氧化升温。增阻堵漏和注氮均可使采空区的氧化自燃带变窄,延缓高温区的出现。确定出了构造煤的复合预测指标,基于现场实测和数据统计,把断层区煤自燃的危险划为安全、基本安全、自燃威胁、自燃危险四个级别。确定并提出了工作面防灭火四级响应参数及防控措施。
李光[4](2019)在《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矿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瓦斯异常与地温升高,瓦斯和煤自燃耦合致灾将逐渐成为我国深部矿井资源开采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普遍模式。为了解决高瓦斯采区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局部瓦斯超限的问题,一般采用对采空区瓦斯抽采的方法。采空区预埋管瓦斯抽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但同时这种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法也会导致采空区内风流紊乱、漏风强度增大、氧气含量升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采空区煤自燃频发。为有效防控瓦斯抽采带来的煤自然发火威胁,有必要开展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自然发火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围绕揭示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然发火规律、构建关键防控核心技术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实施采空区瓦斯抽采综放工作面为例,首先开展了煤层自燃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煤在温升过程中的产气、产热规律,测算了煤自燃临界厚度和最短自然发火期,获得了煤反应动力学参数;应用量子化学理论,通过基团修正建立了煤分子结构模型,推导了煤中活性基团的反应过程。为掌握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热环境特性,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敷设抽气管路和测温传感器,实测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内部O2、CH4、CO等气体和温度随工作面回采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抽采条件下易自燃区域的分布范围特征。针对采空区瓦斯抽采对煤自燃的诱导作用机制不明,自燃危险区域分布随抽采参数演化规律不清的难题,搭建了相似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流场特性的物理模拟实验,得出了抽采条件对采空区流场内部气体分布规律的影响;利用煤化学、传热传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综合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位置、不同抽采强度条件下采空区CH4和O2浓度场的演化规律,分析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和窒息区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随抽采强度和抽采位置的变化规律。基于研究结论,在满足上隅角瓦斯控制的前提下,从防止自然发火的角度,优化确立了采空区回风侧预埋管抽采瓦斯时抽采位置、抽采强度参数。为降低采空区瓦斯抽采增加自然发火的危险性,采用进风侧灌注CO2的方法置换抽采引起的附加漏风,以控制自燃危险区域范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采空区瓦斯抽采和灌注CO2交叉干扰条件下的煤自燃危险区和窒息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优化设计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注CO2防灭火工艺参数;基于高位钻孔大流量灌注防灭火泡沫技术,形成了采空区煤自燃隐患的定向快速治理方法。将以上研究成果用于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梅胜凯[5](2019)在《刘庄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开采逐步向深部推进,开采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采空区遗煤量大、漏风严重、矿压显现强烈等问题也接踵而至,采空区煤自燃几率增加,自然发火问题频现。因此,必要的煤自燃防控技术方案的研究对于矿井火灾的治理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以刘庄矿120502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120502工作面通风系统能位测定,得到大气参数,主要巷道断面各项物理参数,主要封闭墙及风门压差记录值,汇总分析所得各类通风参考值,确定120502工作面最优通风状态。结合刘庄矿05煤层特征,现场布置并观测了采空区温度分布和主要指标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根据所记录温度值和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得出工作面存在的可能自燃危险区域;通过指标气体浓度值及浓度变化趋势,研究采空区自燃“三带”迁移特性并划分出“三带”范围。根据刘庄矿120502工作面实际生产条件,提出“三位一体”防火理念,即束管监测与分布系统、采空区综合防火技术与防火措施效果评估,三者之间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形成对工作面三维空间上的时效监控。束管监测与预报系统主要从火灾、测温和指标气体监控方面着手布控,实现了120502综采面重点区域监测、阈值报警以及数据信息反馈的数字化监控手段。采空区综合防火技术系统首先对采空区灌浆、注氮、三相泡沫注浆等系统作了具体规划与设计,各类防治技术措施交错应用,优势互补,交织成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防控网。通过防火措施效果评估,得出120502工作面煤层自燃危险性已消除,达到了火灾防控的预期效果。120502综采面煤自燃防控技术方案的设计、应用,保证了自然发火期内刘庄矿05煤层开采安全向前推进,为刘庄矿及国内其他类似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图[20] 表[31] 参[82]
郭睿智[6](2019)在《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特性与煤自燃预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开采的布局方式特别是留设窄煤柱的巷道布置方式容易造成沿空侧漏风,增大煤自燃的危险性。为研究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特性与沿空侧相邻采空区的煤自燃特征,本文以营盘壕煤矿2202综采面沿空掘巷及回采过程中沿空侧漏风特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沿空侧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研究营盘壕2202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特性,并建立沿空侧相邻采空区煤自燃防控体系。通过营盘壕煤矿2201工作面煤样在不同粒度下程序升温实验及二次氧化实验,确定了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优选CO气体为主要煤自燃预报性指标气体,C2H4气体为辅助煤自燃预报性指标气体。对比了煤样两次氧化过程中的耗氧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90 ℃之前,,煤样二次氧化的氧化性较煤样一次氧化有所增高;在90℃之后,煤样二次氧化的氧化性较煤样一次氧化有所降低。采用施工钻孔对沿空侧采空区气体监测的方法,确定了相邻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规律。结果表明:在沿空巷道掘进过程中,由于采用局部通风的通风方式,在靠掘进头处的煤柱钻孔内的氧浓度高于其他钻孔,测得相邻采空区靠煤柱一侧的氧气体积分数大致为14.6%。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掌握了在沿空掘巷及回采期间营盘壕煤矿2202工作面采空区、相邻2201工作面采空区及遗留煤柱的漏风规律和氧浓度分布规律。同时,通过速度渗流场和氧气浓度场的叠加,确定了2202综采面沿空掘巷、正常回采、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期间相邻采空区容易发生煤自燃的危险区域。建立了2202综采面沿空掘巷、正常回采、临时停采、撤架期间的相邻采空区防灭火技术体系。采用半断面巷道喷浆、长期向相邻采空区注氮、危险区域实施注凝胶/高分子胶体的方案来预控巷道及相邻采空区煤自燃。建立了危险区域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了沿空侧采空区漏风的监测预警。论文对矿井沿空侧煤自燃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正伟[7](2019)在《水帘洞矿孤岛小煤柱综放面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帘洞煤矿3803综放面属小煤柱、综放开采孤岛面,其瓦斯含量较高,冲击地压较大。综放面煤层平均厚度10.4m属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遗煤量较大;3803综放工作面两侧各保留6.0m小煤柱,煤柱破裂漏风供氧下可能自燃;随着3803工作面回采,相邻采空区气体存在“呼吸”现象;综上该工作面煤自燃危险性较大,易引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本文通过研究自燃危险性预警技术提出针对工作面的煤自燃防治技术,保障该综放面安全生产。结合3803孤岛面小煤柱综放面的特点,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得出该面有发生高度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主要影响区域在3803断层及构造带、小煤柱、软煤带。通过程序升温实验,以CO、R2、C2H4为水帘洞矿3803孤岛面煤自燃预警的主要指标,得出该面气体指标与温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基于ANSYS Fluent对采空区及相邻采空区内渗流场进行模拟,在监测数据及煤自燃发火实验的基础上,划分了3803回采过程中的煤自燃危险区域,确定3803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在运顺侧宽约40m,回顺侧宽35m。通过分析小煤柱受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小煤柱在运输顺槽距切眼450~1120m,回风顺槽距350~1300m的范围内受到强冲击地压煤柱比较破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及相邻采空区煤自燃特点对其危险区域进行判定,得出相邻采空区中两顺槽浮煤较厚易发生煤自燃。根据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范围及各个区域的特点,通过采取封堵、注氮、灌浆、注液态CO2等防火措施有效的预防煤自燃,确保该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其他矿区孤岛工作面的煤自燃防治提供参考。
高宇[8](2019)在《陕蒙地区煤层深部开采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自燃严重威胁矿井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一旦发生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陕西与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层赋存数量多,埋藏深度范围广。煤层开采深度不同导致煤层自燃特性及规律发生变化。本文以陕蒙地区东胜煤田2-2煤层A煤矿106综放面和B煤矿2201综采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深部开采自燃影响因素、2-2煤层煤自燃特性及煤层自燃危险区等开展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煤层自燃预防技术体系。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认为陕蒙地区煤层深部开采主要受地应力增大、地层温度升高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造成煤自然发火期缩短,煤自燃危险性增大。通过煤自然发火实验和程序升温实验,测定2-2煤自然发火期为30 d;煤自燃临界温度为67.2℃,干裂温度为116.5℃,裂变温度为151℃;煤样指标气体产生率与煤样粒度呈负相关,相同反应条件下耗氧速率与煤样粒度呈负相关;C2H4可作为2-2煤层煤自燃的预报性指标气体,C2H6可反映2-2煤在高温阶段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通过现场观测和Fluent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106综放工作面、22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氧浓度场及漏风情况。判定106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分布于进风侧30~180m,回风侧10~109m,宽度为6.8 m;2201采空区氧化升温带位于进风侧47~180 m,回风侧23~k93m,宽度为6.2m。在相似开采环境下,106综放面比2201综采面自燃危险区域更大、距离工作面位置更近。2-2煤层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包括:开切眼、停采线、尾部泄水巷、采空区“两道”位置、顺槽顶板及两帮煤壁。建立以“堵漏、注胶、注惰气”为主要手段,工作面回采全过程的煤自燃预防技术体系。通过现场应用表明,对易自燃区域采取堵漏和注惰气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煤层自燃火灾的发生。研究结果对陕蒙地区深部开采矿井煤层自燃预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业[9](2019)在《高家堡煤矿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炭生产绝大多数为井工开采,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已超过冲击地压发生临界深度500m,冲击地压、矿震等重大动力灾害随着开采深度的持续增加而变的更加严重,给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现以陕西省彬长矿区冲击地压矿井高家堡煤矿为工程背景,研究高家堡煤矿及该矿区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规律,提出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对于促进高家堡煤矿乃至西部矿井安全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家堡煤矿冲击地压问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冲击地压是由高强度煤(岩)层中采场推进影响和构造运动形成高度的应力集中、高能级弹性变形能的储存引起的;依据高家堡煤矿一盘区101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运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分析不同的采煤方法情况下及断层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确定工作面附近区域的应力集中状态,将101工作面划分为了17个冲击危险区域,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确定了101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危险性。根据高家堡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及分析结果,制定了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利用大孔径钻孔卸压、煤层爆破卸压、顶底板弱化处理技术手段解除或消弱冲击危险性,将微震法为主进行集中动载荷监测及煤体应力法进行集中静载荷监测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经过监测检验工作面煤层应力得以降低,卸压效果明显,实现工作面安全无冲击回采,证明了该防控技术的合理性。该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方案的实施,有效实现了煤层卸压,防治冲击地压动力现象效果良好,为该矿井、甚至整个矿区、所有全国深部矿井更好的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以及采取冲击防控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周亮[10](2018)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研究》文中指出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煤自燃与瓦斯灾害并存,采空区遗煤自燃会引发采空区残余瓦斯燃烧,当采空区瓦斯浓度在爆炸极限内时,甚至会引发瓦斯爆炸,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文通过实验、智能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瓦斯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确定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指标,并采用多指标综合预警方法建立了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模型,开发出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系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分析了瓦斯对松散煤体自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气流中CH4体积分数相同时,O2体积分数减少,则煤样的交叉点温度与临界温度增高,同等温度时出现的氧化产物越少;混合气流中02体积分数相同时,CH4体积分数增加,则煤样的交叉点温度与临界温度增高,同等温度时出现的氧化产物减少。此外,煤样内吸附的瓦斯含量增加,其交叉点温度与临界温度增高,同等温度时出现的主要氧化产物CO减少。在进行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时,不能仅以新鲜风流条件下煤自燃特性为依据,需综合不同气体组分混合气流条件下的实验结果。(2)通过文献调查、现场调研与专家访谈,分析得到21个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因素,将直觉模糊集理论融入DEMATEL&ISM分析模型,对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DEMATEL&ISM分析、专家评定法、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模型,并采用变权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得到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评价模型。(3)通过实验及文献分析,研究得出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动态预警指标与区域预警指标,确定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特征信息的采集方法及采集点的布置参数;将退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融合入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中,建立了基于退火-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动态预警模型;根据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区域预警指标,对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厚度分布、氮氧比分布、氧浓度场、温度场、瓦斯浓度场进行耦合,确定采空区区域预警模型;采用多指标预警方法,建立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综合预警模型。(4)根据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与综合预警模型,开发了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系统软件。该软件集成了采空区遗煤自燃评价、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与采空区遗煤自燃动态预警三项功能,可从总体上把握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险情况,可了解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也可实现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的实时预警。在刘庄矿151305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信息采集点,用该软件对采集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稳定,软件中的采空区遗煤自燃评价、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与采空区遗煤自燃动态预警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本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采空区遗煤自燃预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图[51]表[53]参[210]
二、Analysis of the danger zone liable to spontaneous ignition around coal roadway at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f the danger zone liable to spontaneous ignition around coal roadway at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论文提纲范文)
(1)小煤柱条件下煤自燃阻化封堵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Research Status) |
1.3 存在问题及不足(Problems and Deficiency) |
1.4 主要研究内容(Main Research Contents)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 |
2 小煤柱应力演化规律及对灾害区域的影响研究 |
2.1 小煤柱内部应力及塑性损伤范围演化规律(Stress and Plastic Damage Range Evolutions of Small Coal Pillar) |
2.2 小煤柱裂隙发育对瓦斯与煤自燃灾害的影响规律(Influence of Small Coal Pillar Crack Development on the Compound Disaster of Gas and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
2.3 小煤柱及邻近老空区注浆加固封堵必要性研究(Necessity of Reinforcement and Sealing by Grouting For the Small Coal Pillar and the Adjacent Goaf) |
2.4 本章小结(Summary of this Chapter) |
3 阻化封堵材料优选与制备研究 |
3.1 物理阻化基础骨料优选与性能测试(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Physical Inhibiting Basic Aggregate) |
3.2 受阻酚类协效抗氧剂的阻化机理与复配(Inhibiting Mechanism and Compounding of Hindered Phenolic Synergistic Antioxidant) |
3.3 阻化封堵材料的优选制备(Optimiz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Inhibiting and Sealing Material) |
3.4 本章小结(Summary of this Chapter) |
4 阻化封堵材料抑制煤自燃性能实验研究 |
4.1 煤中自由基来源及检测技术(Sources and Detection Technique of Free Radicals in Coal) |
4.2 原煤与阻化煤样自燃过程自由基演化测试(Test on Free Radical Evolutions Dur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aw Coal and Inhibited Coal) |
4.3 煤中官能团种类及检测技术(Types and Detection Technique of Functional Groups in Coal) |
4.4 原煤与阻化煤样自燃过程中官能团的演变测试(Test on Functional Group Evolutions Dur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aw Coal and Inhibited Coal) |
4.5 原煤与阻化煤样自燃过程标志性气体演化实验(Experiments on Indicator Gas Evolutions Dur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aw Coal and Inhibited Coal) |
4.6 本章小结(Summary of this Chapter) |
5 阻化封堵材料密封堵漏性能实验研究 |
5.1 阻化封堵材料裂隙发育的宏微观特征(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 Development in the Inhibiting and Sealing Material) |
5.2 阻化封堵材料渗透性能测试(Test 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Inhibiting and Sealing Material) |
5.3 阻化封堵材料堵漏风性能研究(Test on the Air Leakag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Inhibiting and Sealing Material) |
5.4 本章小结(Summary of this Chapter) |
6 阻化封堵材料现场应用试验研究 |
6.1 工程概况(Project Overview) |
6.2 关键技术研究(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iques) |
6.3 封堵与阻化效果考察(Investigation of the Inhibiting and Sealing Effects) |
6.4 本章小结(Summary of this Chapter)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Main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Research 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我国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技术发展40a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 |
1.1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 |
1.2 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与装备 |
(1)薄及中厚煤层综采技术与装备 |
(2)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 |
1.3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与装备 |
2 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 |
2.1 采场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 |
2.1.1 采场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发展历程 |
2.1.2 采场岩层运动破断规律 |
2.1.3 液压支架与围压耦合作用关系 |
2.1.4 坚硬顶板及煤层控制技术 |
(1)深孔炸药爆破技术 |
(2)水力压裂技术 |
(3)CO2气相爆破压裂技术 |
2.1.5 破碎顶板及煤层控制技术 |
2.2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 |
2.2.1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发展历程 |
2.2.2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原位测试技术 |
2.2.3 锚杆支护技术 |
2.2.4 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技术 |
2.2.5 水力压裂卸压技术 |
2.2.6 巷道矿压监测仪器与技术 |
2.3 冲击地压控制理论与技术 |
2.3.1 冲击地压控制理论与技术发展历程 |
2.3.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2.3.3 冲击危险区域评价技术 |
2.3.4 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与平台 |
2.3.5 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
3 特殊开采与矿区环境治理 |
3.1 特殊开采技术发展历程 |
3.2 开采沉陷理论 |
3.2.1 地表移动计算理论 |
3.2.2 覆岩破坏与控制机理 |
(1)不同开采工艺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 |
(2)浅埋煤层采动覆岩破坏规律 |
(3)覆岩破坏控制技术 |
3.3 特殊采煤技术 |
3.3.1 建(构)筑物下采煤技术 |
(1)条带开采技术 |
(2)充填开采技术 |
(3)协调开采技术 |
3.3.2 抗采动影响建(构)筑物设计技术 |
3.3.3 近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 |
(1)大型地表水体下综放顶水开采技术 |
(2)不同类型水体下控水开采技术 |
(3)松散含水层下溃砂机理及判据 |
(5)充填保水开采技术 |
3.3.4 承压水上开采技术 |
3.4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 |
4 结论与展望 |
(3)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综合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的内在影响因素 |
1.2.2 煤自燃的外部影响因素 |
1.2.3 覆岩垮落对煤自燃的影响 |
1.2.4 断层对煤自燃的影响 |
1.2.5 煤自燃的预测预报 |
1.2.6 煤自燃的防控技术 |
1.2.7 采动空间的漏风规律 |
1.3 研究不足及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断层区覆岩垮落影响煤自燃分析 |
2.1 试验矿井概况及区域地质 |
2.1.1 试验矿井概况 |
2.1.2 矿井区域地质概况 |
2.1.3 区域内可采煤层情况 |
2.2 煤岩层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2.2.1 实验内容与有关仪器 |
2.2.2 试样采集与加工制备 |
2.2.3 煤岩物理力学测试结果 |
2.3 断层区覆煤岩垮落的相似模拟 |
2.3.1 相似模拟设计与实验方案 |
2.3.2 模型的制作与测点布置 |
2.3.3 回釆程序设计 |
2.4 断层区与无断层区覆煤岩垮落分析 |
2.4.1 顶板垮落规律的对比分析 |
2.4.2 应力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 |
2.4.3 破断裂隙发育规律的对比分析 |
2.5 断层区覆岩垮落对煤自燃的宏观影响 |
2.5.1 无断层工作面的最可能自燃区 |
2.5.2 断层影响下的最可能自燃区 |
2.6 本章小结 |
3 构造煤物性参数对煤自燃的影响分析 |
3.1 构造煤与原煤的物性参数测试 |
3.1.1 构造煤与原煤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
3.1.2 构造煤与原煤的物性参数测试 |
3.2 构造煤与原煤孔隙特征的综合表征 |
3.2.1 压汞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
3.2.2 低温氮气吸附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
3.2.3 二氧化碳吸附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
3.2.4 小角X射线法 |
3.3 构造煤与原煤的TG-DSC综合分析 |
3.3.1 实验工况及实验参数 |
3.3.2 构造煤与原煤的特征温度 |
3.3.3 构造煤与原煤的吸放热特性 |
3.3.4 构造煤与原煤的动力学参数 |
3.4 构造煤与原煤的程序升温实验 |
3.4.1 实验过程 |
3.4.2 实验结果 |
3.4.3 原煤和构造煤实验数据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断层区煤层采动时的煤自燃危险区 |
4.1 煤自燃危险区的Fluent模拟分析 |
4.1.1 采场气体的运移理论 |
4.1.2 采场气热场模型的建构 |
4.2 大气压力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
4.2.1 进风巷压力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
4.2.2 进风巷压力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
4.2.3 不同进风巷压力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
4.3 风量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
4.3.1 风量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
4.3.2 风量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
4.3.3 不同风量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
4.4 地温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
4.4.1 地温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
4.4.2 地温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
4.4.3 不同地温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5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分级防控体系 |
5.1 断层区煤自燃的预测指标优选 |
5.1.1 预测指标优选方法 |
5.1.2 煤自燃预测指标优选 |
5.1.3 煤自燃预测指标确定 |
5.2 断层区工作面漏风情况分析 |
5.2.1 现场漏风的SF6测试方案 |
5.2.2 漏风计算假设与公式 |
5.2.3 断层工作面漏风分析 |
5.3 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体系 |
5.3.1 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参数 |
5.3.2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措施 |
5.4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防控技术 |
5.4.1 增阻堵漏防控煤自燃技术 |
5.4.2 注氮防控煤自燃的关键参数 |
5.4.3 预注阻化液防控煤自燃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 |
三、专利情况 |
四、获奖情况 |
五、研究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自燃特性研究 |
2.1 煤样成分 |
2.2 煤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物特性 |
2.3 煤自燃倾向性研究 |
2.4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 |
2.5 煤自燃过程的产热特征 |
2.6 煤自燃的临界堆积厚度 |
2.7 煤氧化过程中活性官能团分布及变化规律 |
2.8 本章小结 |
3 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气热环境分析与测试 |
3.1 采空区空间与流场特性 |
3.2 采空区气热环境测试方案 |
3.3 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流场特征实验研究 |
4.1 相似模拟理论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案及实验安全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5.1 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 |
5.2 模型中关键参数取值 |
5.3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5.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瓦斯抽采条件下综放面采空区煤自燃关键防控技术 |
6.1 采空区惰化技术原理与工艺 |
6.2 CO_2惰化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6.3 煤自燃隐患定向综合防控技术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刘庄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采空区漏风流场研究现状 |
1.2.3 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现状 |
1.2.4 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漏风流场及煤自燃理论分析 |
2.1 综放工作面漏风原因分析 |
2.2 遗煤自燃影响因素 |
2.2.1 煤自身理化特性 |
2.2.2 煤体破碎程度 |
2.2.3 漏风强度 |
2.2.4 工作面推进速度 |
2.3 综采面遗煤自燃特点 |
2.3.1 本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点 |
2.3.2 相邻、上部采空区煤自燃特点 |
2.3.3 煤巷周边破碎煤体自燃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120502工作面通风系统能位测定 |
3.1 120502综采工作面试验区概况 |
3.2 测点布置 |
3.3 测定结果 |
3.3.1 大气参数测定结果 |
3.3.2 主要巷道断面积、风量测定结果 |
3.3.3 能位测定结果 |
3.3.4 主要封闭墙与风门测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
4.1 120502工作面煤层特征 |
4.2 120502工作面现场布置方案 |
4.2.1 测点布置 |
4.2.2 观测参数及仪器 |
4.3 120502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分析 |
4.3.1 采空区温度分布分析 |
4.3.2 采空区指标气体浓度分析 |
4.4 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划分 |
4.4.1 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划分条件 |
4.4.2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步骤 |
4.5 120502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5 “三位一体”综采采空区火灾防控技术研究 |
5.1 束管监测与预报系统 |
5.1.1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设计 |
5.1.2 光纤测温系统设计 |
5.1.3 指标气体监控系统设计 |
5.2 掘进防火技术措施 |
5.3 外围系统堵漏及均压技术 |
5.4 采空区综合防火技术 |
5.4.1 灌浆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应用 |
5.4.2 注氮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应用 |
5.4.3 三相泡沫注浆防火系统设计及应用 |
5.4.4 采空区注液态CO2 技术 |
5.4.5 通风均压系统设计 |
5.5 防火措施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特性与煤自燃预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侧漏风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2 沿空侧破碎煤体的自燃特性研究 |
1.2.3 沿空侧相邻采空区煤自燃特性研究 |
1.3 营盘壕煤矿概况 |
1.3.1 营盘壕矿区概况 |
1.3.2 2202 综采面沿空侧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营盘壕煤样的自燃特性实验 |
2.1 实验装置及条件 |
2.2 一次氧化实验结果分析 |
2.2.1 气体浓度 |
2.2.2 耗氧速率分析 |
2.2.3 气体产生率 |
2.2.4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
2.3 二次氧化实验结果分析 |
2.3.1 气体浓度 |
2.3.2 耗氧速率分析 |
2.3.3 气体产生率 |
2.3.4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
2.4 两次氧化耗氧速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采空区气体监测 |
3.1 2202 工作面沿空侧现场观测 |
3.1.1 煤层及工作面概述 |
3.1.2 现场测点布置 |
3.1.3 观测方法及仪器 |
3.2 现场观测结果及分析 |
3.2.1 沿空巷道推进情况 |
3.2.2 采空区遗煤分布 |
3.2.3 钻孔内各气体组分及含量 |
3.3 本章小结 |
4 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的数值模拟 |
4.1 采空区气体渗流及扩散模型 |
4.1.1 气体渗流控制方程 |
4.1.2 采空区氧浓度场数学模型 |
4.2 沿空侧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1 沿空侧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沿空侧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3 沿空侧速度流场分布 |
4.3.1 ?模型速度流场分布 |
4.3.2 Ⅱ模型速度流场分布 |
4.3.3 Ⅲ模型速度流场分布 |
4.3.4 各模型下的危险区域划分 |
4.4 沿空侧氧气浓度分布 |
4.4.1 ?模型氧气浓度分布 |
4.4.2 Ⅱ模型氧气浓度分布 |
4.4.3 Ⅲ模型氧气浓度分布 |
4.4.4 各模型下的危险区域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综采面沿空侧煤自燃危险区域防控方法 |
5.1 沿空侧煤自燃防治技术的选择 |
5.1.1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特点 |
5.1.2 防灭火技术选择依据 |
5.1.3 防灭火技术的选择 |
5.1.4 注氮量的计算 |
5.2 相邻采空区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
5.2.1 沿空掘巷期间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
5.2.2 正常回采期间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
5.2.3 临时停采期间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
5.2.4 撤架期间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水帘洞矿孤岛小煤柱综放面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
1.2.2 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 |
1.2.3 煤自燃防治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孤岛小煤柱综放面特点分析 |
2.1 水帘洞矿3803工作面概况 |
2.2 孤岛面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 |
2.2.1 孤岛面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价 |
2.2.2 孤岛面诱发冲击的因素分析 |
2.2.3 回采期间冲击危险性区域划分 |
2.2.4 煤自燃危险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综放面煤自燃监测预警指标 |
3.1 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条件 |
3.2 煤自燃预警指标气体选择及分析 |
3.2.1 煤自燃预警指标气体的选择 |
3.2.2 CO气体浓度分析 |
3.2.3 CH_4气体浓度分析 |
3.2.4 C_2H_4及C_2H_6气体浓度分析 |
3.2.5 格氏系数及C_2H_4/C_2H_6比值分析 |
3.3 煤层自燃程度预警指标气体 |
3.3.1 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煤温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孤岛综放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
4.1 孤岛综放面漏风数值模拟 |
4.1.1 采空区漏风规律基本方程 |
4.1.2 采空区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
4.1.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 3803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 |
4.2.1 煤自燃极限参数 |
4.2.2 工作面束管监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4.2.3 采空区自燃“三带” |
4.2.4 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 |
4.2.5 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 |
4.3 小煤柱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
4.3.1 小煤柱自燃特点分析 |
4.3.2 小煤柱自燃危险区域 |
4.4 相邻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
4.4.1 孤岛面及相邻采空区呼吸作用分析 |
4.4.2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特点分析 |
4.4.3 相邻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
4.5 本章小结 |
5 孤岛综放面煤自燃防治技术 |
5.1 煤自燃环境分析 |
5.1.1 浮煤分布状态分析 |
5.1.2 漏风供氧环境分析 |
5.1.3 煤氧化时间分析 |
5.2 不同推进速度下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 |
5.2.1 工作面煤自燃预警 |
5.2.2 初停采期间采空区防灭火技术 |
5.2.3 回采速度低于安全推进度的防治技术 |
5.3 小煤柱自燃防治技术 |
5.3.1 小煤柱加固处理 |
5.3.2 小煤柱自燃预防技术 |
5.3.3 小煤柱自燃治理技术 |
5.4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 |
5.4.1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预测预报 |
5.4.2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防控 |
5.4.3 相邻采空区煤自燃治理 |
5.5 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
5.5.1 工作面防灭火措施评估 |
5.5.2 小煤柱防治措施效果评估 |
5.5.3 相邻采空区防治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陕蒙地区煤层深部开采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研究现状 |
1.2.3 煤层自燃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陕蒙地区煤层深部开采自燃影响因素 |
2.1 煤层浅部开采特点及自燃影响因素 |
2.1.1 煤层浅部开采特点 |
2.1.2 煤层浅部开采自燃影响因素 |
2.2 煤层深部开采特点及自燃影响因素 |
2.2.1 煤层深部开采特点 |
2.2.2 煤层深部开采自燃影响因素 |
2.3 深部开采与浅部开采自燃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2-2煤层煤自燃特性参数研究 |
3.1 2-2 煤层煤自然发火特性研究 |
3.1.1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
3.1.2 煤自然升温自燃特性理论分析 |
3.1.3 煤自然升温特性分析 |
3.2 基于程序升温实验的煤自燃特性研究 |
3.2.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陕蒙深部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
4.1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 |
4.1.1 采空区漏风强度计算方法 |
4.1.2 采空区自燃极限参数计算方法 |
4.1.3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条件 |
4.2 106 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 |
4.2.1 106 综放面概况 |
4.2.2 106 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 |
4.2.3 106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 |
4.2.4 106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极限推进速度 |
4.3 2201 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 |
4.3.1 2201 综采面概况 |
4.3.2 2201 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 |
4.3.3 2201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 |
4.3.4 2201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极限推进速度 |
4.4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采空区流场分布 |
4.4.1 采空区气体渗流控制方程 |
4.4.2 采空区氧浓度场数学模型 |
4.4.3 采空区模型参数 |
4.4.4 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陕蒙煤层深部开采自燃预防技术 |
5.1 2-2 煤层自燃预防重点 |
5.2 2-2 煤层自燃预防技术措施 |
5.2.1 工作面掘进期间煤自燃预防技术 |
5.2.2 工作面回采期间煤自燃预防技术 |
5.3 2-2 煤层自燃预防技术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高家堡煤矿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1.1 矿井概况 |
2.1.2 工作面位置 |
2.2 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 |
2.2.1 煤层情况 |
2.2.2 顶底板情况 |
2.2.3 地层产状及变化 |
2.2.4 断层 |
2.2.5 其他地质情况 |
2.3 开采技术条件 |
2.3.1 巷道参数及支护 |
2.3.2 采煤方法 |
2.4 高家堡煤矿冲击地压灾害 |
2.4.1 冲击地压发生情况及其规律 |
2.4.2 冲击地压防治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分析及冲击类型确定 |
3.1 理论分析 |
3.1.1 冲击地压特征与分类 |
3.1.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3.1.3 原始应力场冲击地压分析 |
3.1.4 构造区域冲击地压分析 |
3.2 数值模拟分析 |
3.2.1 RFPA程序简介 |
3.2.2 模型建立 |
3.2.3 冲击地压应力分布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3.3 工作面冲击危险类型划分及冲击危险性分析 |
3.3.1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
3.3.2 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 |
4.1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监测 |
4.1.1 冲击地压监测方法 |
4.1.2 微震法监测 |
4.1.3 煤体应力法监测 |
4.1.4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 |
4.2 冲击地压区域防范措施 |
4.2.1 合理煤柱尺寸的确定 |
4.2.2 工作面采掘顺序的确定 |
4.2.3 工作面布置方案确定 |
4.3 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4.3.1 放顶煤开采对冲击地压的防治 |
4.3.2 101工作面常规卸压方法 |
4.3.3 监测预警区域局部解危方法 |
4.4 工作面回采防控效果检验 |
4.5 工作面防冲安全管理 |
4.5.1 安全防护管理 |
4.5.2 人员管理 |
4.5.3 物料管理 |
4.5.4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处置 |
4.5.5 其他生产管理措施 |
4.5.6 冲击地压灾害避灾线路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评价现状 |
1.2.3 采空区自燃危险自燃预报与预警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瓦斯作用下松散煤体自燃特性实验研究 |
2.1 含瓦斯气流松散煤体自燃特性实验设计 |
2.2 含瓦斯气流松散煤体自燃特性实验 |
2.2.1 实验准备 |
2.2.2 实验操作步骤 |
2.3 含瓦斯气流松散煤体自燃特性结果分析 |
2.3.1 含瓦斯气流对交叉点温度的影响 |
2.3.2 含瓦斯气流对升温速率和吸氧速率的影响 |
2.3.3 含瓦斯气流对临界温度的影响 |
2.3.4 含瓦斯气流对煤低温氧化产物的影响 |
2.4 含瓦斯气流对松散煤体低温氧化的影响分析 |
2.4.1 含瓦斯气流对煤物理吸附的影响 |
2.4.2 含瓦斯气流对煤化学吸附的影响 |
2.4.3 含瓦斯气流对煤氧化学反应的影响 |
2.5 不同瓦斯含量松散煤体低温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
2.5.1 实验设计与步骤 |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小结 |
3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分析与评价 |
3.1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指标体系 |
3.2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DEMATEL&ISM分析 |
3.2.1 DEMATEL&ISM方法概述 |
3.2.2 直觉模糊集理论 |
3.2.3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DEMATEL&ISM方法 |
3.2.4 DEMATEL法计算与分析 |
3.2.5 ISM法计算与分析 |
3.3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 |
3.3.1 组合赋权理论 |
3.3.2 变权理论 |
3.3.3 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3.3.4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
3.3.5 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 |
3.3.6 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 |
3.4 实例应用 |
3.5 小结 |
4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指标研究 |
4.1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理论 |
4.1.1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预警基础理论 |
4.1.2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预警机制分析 |
4.2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动态预警指标 |
4.2.1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温度指标 |
4.2.2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气体指标 |
4.3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区域预警指标 |
4.3.1 采空区危险区域常见指标 |
4.3.2 氧浓度指标 |
4.3.3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区域预警综合指标 |
4.4 小结 |
5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模型 |
5.1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特征信息采集 |
5.1.1 采空区遗煤自燃特征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
5.1.2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特征信息采集点布置 |
5.2 动态预警模型研究 |
5.2.1 支持向量机理论 |
5.2.2 粒子群理论 |
5.2.3 退火-粒子群-支持向量机预警模型 |
5.3 区域预警模型 |
5.3.1 遗煤厚度计算 |
5.3.2 区域预警建模 |
5.4 综合预警模型 |
5.5 小结 |
6 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软件研究与应用 |
6.1 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软件开发 |
6.1.1 预警软件的模块 |
6.1.2 预警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 |
6.1.3 预警软件的实现 |
6.2 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软件在刘庄矿151305工作面的应用 |
6.2.1 工作面概况 |
6.2.2 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评价 |
6.2.3 采空区遗煤自燃特征信息采集点布置 |
6.2.4 预警软件试运行及结果 |
6.2.5 预警软件应用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Analysis of the danger zone liable to spontaneous ignition around coal roadway at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煤柱条件下煤自燃阻化封堵材料研究[D]. 郑万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我国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技术发展40a及展望[J]. 康红普,徐刚,王彪谋,吴拥政,姜鹏飞,潘俊锋,任怀伟,张玉军,庞义辉.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19(02)
- [3]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D]. 段新伟.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4)
- [4]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D]. 李光.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
- [5]刘庄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控技术研究[D]. 梅胜凯.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营盘壕综采面沿空侧漏风特性与煤自燃预控方法研究[D]. 郭睿智.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水帘洞矿孤岛小煤柱综放面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 杨正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陕蒙地区煤层深部开采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研究[D]. 高宇.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高家堡煤矿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D]. 李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警研究[D]. 周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