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郭云文[1](2008)在《两种藤本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山荞麦和金银花是良好的攀援植物,为缩短山荞麦的育苗周期和降低金银花扦插育苗成本,促进山荞麦和金银花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对山荞麦和金银花进行了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以2-3年生成苗上采取的插条为基本的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激素、不同激素溶液浸泡时间、不同基质、不同叶面积、不同插穗部位、不同茎节数、不同扦插方式和不同制穗方式的扦插试验,其中激素种类、浓度、浸泡时间、扦插方式和制穗方式进行了交互作用试验,根据山荞麦的生根率、成活率及根系生长状况来观察山荞麦的扦插繁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在激素种类、浓度、浸泡时间、扦插方式和制穗方式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生根率和根系生长较好的扦插方式是平插,制穗方式较好的是一个斜面的斜切,成活率较好的激素处理组合是ABT1150 mg/L+40min,100 mg/L +50min和50 mg/L +50min,生根率较好的处理是100 mg/L +50min和50 mg/L +50min,根系生长较好的处理是100 mg/L +50min,因此在该试验中最好的处理是对插穗进行ABT1100 mg/L +50min的激素处理,插穗切口为一斜面并进行平插。(2)不同基质的处理试验中,与草炭和珍珠岩(3:1)混合基质生根率、成活率和根系生长较好的是河沙,其生根率和成活率均达到86.7%。(3)在插穗部位和50 mg/L ABT1不同浸泡时间处理试验中,中部插穗在ABT1中浸泡50min时生根率和成活率最高均为96.7%。(4)在三种不同茎节处理中,以保留4个茎节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和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6.7%。(5)各种不同叶片处理中,以保留2半个叶效果最好,生根率和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100%。为了降低金银花扦插繁殖生产成本满足商业化生产的要求,进行了金银花的免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试验材料为2-3年生成苗,扦插基质为河沙,用塑料薄膜覆盖扦插床。试验结果表明: ABT1号处理浓度为150 mg/L浸泡30min,生根率为93.3%,成活率为92.8%。
绍兴县药材医药公司革委会中草药服务部[2](1971)在《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文中研究表明 野荞麦又名天荞麦,金锁银开,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常用块根治疗白喉、咽喉炎等疾病,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需要量越来越大,为了多快好省地增加药源,我们进行了把野荞麦扦
贾彩凤[3](2008)在《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的早期选择及分子标记鉴定》文中研究指明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为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肺癌等功效。由于过度盲目采挖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野生金荞麦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1999年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成为金荞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辐射处理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诱发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变异,经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后代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缩短,成为获得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首次对北京地区引种的江苏产地金荞麦(绿茎)的根茎进行60Co-γ射线辐射,辐射剂量分别为0、5、10、15、20和30Gy,剂量率2.005Gy/min。在M2代辐射剂量分别为5、10、15和20Gy的处理中,获得红茎突变株,并在本生长季进行扦插繁殖。从中选择生长健壮的绿茎和红茎植株,对不同发育时期(苗期、生长期和开花期)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变化及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辐射处理对金荞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AFLP分子标记进行植株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农艺性状分析辐射效应对不同类型金荞麦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很大差异,绿茎植株的开花期较对照提前,且单株根茎干重提高;红茎植株的开花期则相对滞后且单株根茎干重降低。辐射除对两类金荞麦(绿茎、红茎)的株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各时期的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叶柄长和叶面积等性状影响差异不显著。2光合特性研究绿茎植株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红茎植株各时期的叶绿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强而逐渐减少;两类会荞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与各自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辐射对绿茎植株的叶绿素a/b无明显影响,红茎植株的叶绿素a/b增加。两类金荞麦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辐射剂量增强而逐渐降低,蒸腾速率Tr值则逐渐升高。胞间CO2浓度Ci随辐射剂量增强而逐渐降低。这表明辐射处理对金荞麦光合作用的限制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两类金荞麦苗期和生长期的初始荧光Fo、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逐渐降低,而开花期呈升高趋势。各时期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提高,通过热耗散作用保护光合机构。同一辐射剂量内,绿茎植株各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红茎植株,类胡萝卜素仅开花期较高。绿茎植株苗期和生长期的Pn、、Fo、Fv/Fm和qP均高于红茎植株,开花期各参数值较低。NPQ在各时期均表现为红茎植株较高于绿茎植株。3生理指标测定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等是衡量植物在辐射胁迫条件下抗性强弱的重要生理指标。辐射处理导致金荞麦的质膜透性加大,膜脂质过氧化,MDA含量增加。SOD、CAT、APX、GR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保护膜系统减少活性氧危害。除SOD、POD、CAT和花青素含量在个别时期随辐射剂量增强而逐渐降低外,其它指标均随辐射剂量增强而逐渐升高。同一辐射剂量内,SOD、类黄酮、质膜透性各时期均表现绿茎植株较高,GR变化趋势相反;POD、APX酶活性苗期和生长期时绿茎植株较高,CAT变化趋势相反。MDA、花青素含量表现苗期和开花期绿茎植株较高,生长期各指标含量降低。4有效成分含量研究辐射处理对金荞麦的有效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绿茎植株除15Gy与对照无差异外,其它处理与对照之间的(-)-表儿茶素含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红茎植株除5Gy外,其它处理的(-)-表儿茶素含量与对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作为研究对象的辐射处理植株的(-)-表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红茎植株15Gy的(-)-表儿茶素含量最高达到0.1027%,绿茎植株20Gy的(-)-表儿茶素含量最高为0.0841%。这表明利用辐射处理对金荞麦进行(-)-表儿茶素含量的改良是可行的。5 AFLP分子鉴定利用AFLP技术能在早期从分子水平上对金荞麦辐射后代进行鉴定和选择,提高育种效率。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944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700条为多态性带,平均多态性位点为73.99%。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相似系数在0.74~0.87之间。辐射后金荞麦植株的基因组变异程度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即随辐射剂量增强,植株的变异程度逐渐增加。总之,金荞麦通过降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物质含量等方式调节并适应辐射处理的伤害。辐射处理不仅提高金荞麦的有效成分含量,还能增加种质的遗传多态性。辐射诱变技术的应用,为金荞麦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开拓崭新的领域,对于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沈琪[4](2013)在《榉树扦插繁殖与生根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以榉树1a生实生苗为春季扦插材料,3a生实生苗为夏季扦插材料,对其硬枝及嫩枝扦插的繁殖技术、生根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扦插技术研究硬枝扦插试验结果为:不同IBA粉剂浓度条件下,1500mg·kg-1IBA处理生根率最高,达50%,500mg·kg-1IBA处理生根质量最好,不定根数量最多(9.4条),不定根最长(8.52cm),不定根最粗(0.24cm)。不同粗度处理下,粗度1.0-1.2cm插穗的各项指标最好,生根率为48.89%,不定根数、不定根长及不定根粗分别为10.6条、7.26cm和0.26cm。不同扦插穗件下,室外大田插穗的生根效果略优于大棚插床。嫩枝扦插试验结果为:不同IBA粉剂浓度条件下,1000mg·kg-1处理下榉树嫩枝插穗生根率最高,为28.67%,500mg·kg-1处理与1500mg·kg-1处理下嫩枝插穗的生根率则分别为23.33%和24.67%,三者无显著差异。不同留叶量处理下,不留叶处理生根率最高,为28.67%,留一全叶处理生根效果最高,不定根数、不定根长、不定根粗分别达到11.8条、6.23cm、0.22cm。研究结果显示,硬枝扦插生根率优于嫩枝扦插,基质水分状况是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主要限制因子,夏季高温高湿极易造成插穗基部腐烂与叶面失水。榉树生根以愈伤组织生根型为主,不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插穗往往不能生根。(2)生根机理研究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外源生长素促进了插穗内营养物质向基部转移,加速了插穗的营养代谢,对生根有利。IBA处理使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氮及总磷的变化加剧。而C/N比值的大小对榉树生根率的高低没有指示作用。韧皮部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POD、PPO、IAAO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外源IBA处理对榉树插穗POD、PPO活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扦插后期能有效降低插穗内IAAO的活性,促进不定根的伸长。韧皮部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插穗内SOD活性随着MDA含量的变化而变化,MDA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而SOD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
曾慧杰[5](2019)在《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文中认为忍冬属物种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等多种用途。忍冬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其遗传变异研究还不够系统,现有种质存在来源不明、品质混杂等现象,给其种质的保育带来不便。该文以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和初选种质为对象,分析和阐释了种质间形态、花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研究了忍冬属多种质的种群结构与多样性,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忍冬属代表性种质的指纹图谱,还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并构建了其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研究对忍冬属优良种质的保育和开发提供了参考。(1)以湖南、山东、河南及美国地区的29份忍冬属种质为对象,分析了种质间的形态、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种质间各性状变异显著,为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花蕾性状方面,成熟花蕾棒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方面,头茬花单株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药用成分方面,花蕾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中木犀草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植株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水平表现为花>叶>茎,木犀草苷含量水平表现为叶>花>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在花、叶、茎中均呈极显著相关。R型聚类结果显示,花中木犀草苷含量、成熟花蕾棒状期、干花率等是重要的区别性状;Q型聚类结果显示,全部种质分为2大类,第一类群为灰毡毛忍冬,第二类群为其他忍冬种质。(2)基于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了 29份忍冬属种质的共859714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并用这些SNP对这些忍冬属种质开展了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种质基本按照地域分布聚集,分为中国北方忍冬,中国南方灰毡毛忍冬和美国观赏忍冬,花蕾颜色和开裂程度是重要的分类性状;明确了初选种质的种属类别。(3)基于ISSR标记技术,构建了 20个代表性忍冬属种质的DNA指纹图谱。PopGen32软件分析显示,20个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位点数为1.5437,Nei’s基因多样性为0.3137,Shonnon’s信息指数为0.4702,遗传一致度介于0.4565~1.0000之间;UPGMA聚类在0.735处将20份种质分成灰毡毛忍冬、忍冬和华南忍冬3个类群。(4)以初选种质与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为对象,比较了花蕾开裂程度、花蕾棒状期、单株干花重、药用成分等特征,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其具有花蕾不开裂、成熟度一致、花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高等特点,性状能稳定保持。该种质采摘期长达13~15 d;3年生树,每公顷种植12450株,可产干花1145.4 kg,比对照’巨花1号’高16.4%;绿原酸含量4.5%,比对照高60.7%。(5)以选育的优异种质为对象,筛选了适宜的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建立了组培繁殖技术,增殖系数4.7,生根率96.5%;比较了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和时期等因子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建立了扦插繁殖技术,硬枝扦插生根率92%以上,嫩枝喷雾扦插成活率93.6%以上。肥力管理对忍冬良种的保质栽培有重要影响,N、P2O5、K2O单株施肥量分别在45 g、15 g、24 g以内时,每施1g氮、磷、钾肥分别能增加花蕾产量1.98g、8.21g、4.56g;单株产量与氮、磷、钾的肥力效应方程显示,当N、P2O5、K2O分别施34.9~53.6g、13.1~14.4g、18.5~23.8g时,单株产量为387.0~430.3g;磷肥是产量限制的首要因子,有促进花蕾增长、花蕾壁增厚的作用;磷与绿原酸含量呈正相关,磷和钾的协同作用与木犀草苷含量呈正相关。
赵迎春[6](2010)在《三种花灌木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美国金钟连翘、玫瑰木槿、郁香忍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金钟连翘、玫瑰木槿、郁香忍冬是三种园林应用价值很高的花灌木,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以三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不同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三种不同激素(生根粉、NAA.IBA).不同浓度水平(前两者设50mg/L、100mg/L、200mg/L;郁香忍冬设5mg/L、10mg/L、20mg/L)对其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并以美国金钟连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其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影响的差异,并研究了其生根过程中生根生理指标(相关酶活性、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旨在为这三种花灌木的扦插繁殖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其尽快地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三种花灌木硬枝扦插技术的研究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的基质、激素、浓度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三种花灌木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但促进效果各不相同。就美国金钟连翘而言,促进其生根效果最好的基质、激素、浓度水平是:珍珠岩、NAAl00mg/L,三个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浓度>激素>基质;就玫瑰木槿而言,效果最好的是是:草炭、生根粉100mg/L,三个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激素>浓度;而就郁香忍冬而言,效果最好的是珍珠岩、生根粉10mg/L。(2)无论是美国金钟连翘、玫瑰木槿还是郁香忍冬,浓度过高反而抑制生根。(3)不同处理对生根率和某些生根质量指标的影响有时不一致:提高郁香忍冬生根率效果最好的激素是生根粉,但单就增加侧根数而言,最好的激素是IBA。提高玫瑰木槿生根率效果最好的基质是草炭,但增加根粗效果最好的是珍珠岩,草炭反而最差。(4)对美国金钟连翘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的比较表明:两者适宜的基质、激素和浓度水平是一致的,但两者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首先,三个因素对美国金钟连翘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生根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不同,嫩枝扦插为激素>基质>浓度;硬枝扦插为浓度>激素>基质。其次,嫩枝扦插的生根率以及生根质量明显好于硬枝扦插。第三,蛭石对两者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比较大,用蛭石进行硬枝扦插的效果和珍珠岩相当,而用于嫩枝扦插则显著低于珍珠岩。(5)对不同生根时期美国金钟连翘的嫩枝插穗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经NAA处理的插穗各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但两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总N含量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POD酶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SOD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在前12天,稍呈上升趋势,后缓缓下降。
王云丽[7](2013)在《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文中认为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能保持单株的优良种性,提前2年结实,并能提高繁殖系数20倍以上,所以为当今生产上所惯用。无性繁殖又分3种方法: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蘖苗分株繁殖,蘖苗分株用的很少。但硬、嫩枝扦插存在的缺点是,一年一次,插穗20cm长左右,株入选的优良无性苗,需3年以后才能有限的剪枝扦插繁殖,繁殖系数低,极大的影响了优种的快繁推广,品种区域化试验和丰产采果园的建立。因此,硬、嫩枝扦插的繁殖方法和速度,已严重的限制了沙棘优种的扩繁和沙棘产业的发展。所以,研究新的沙棘无性快繁方法已成为当前生产所极需。本实验将沙棘枝条从顶端依次向下剪取5段,每段3cm。选用5种生根素(ABT1、ABT2、GGR6、GGR7、硝普钠+ABT1)对3cm的沙棘腋芽微型枝处理,并采用3种育苗方式(土培、水培、沙培)进行微扦插以及生根机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土培、水培、沙培的生根率依次为50%、65%、80%。5种生根素处理的沙棘腋芽微型枝生根率,以GGR6处理的枝条生根率最高,土培、水培、沙培依次为:55%、83.5%、96.8%。不同生理插穗段的生根率,在土培、水培、沙培中,都是以第3芽段生根率最高,依次为:67.36%、73.75%、84.33%。新根长度,依次为:1.9cm、3.6cm、6.45cm;根的数量依次为:2.1条、2.75条、4.45条;根的直径依次为:2.35mm、2.6mm、3.25mm。对沙棘腋芽苗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的部位研究发现,不定根发生的部位可以是在叶、茎、根、愈伤组织处。不定根大都由根、茎形成层,叶主脉形成层处先形成根原基,然后再分裂分化发育成不定根,位置是随机的,所以,沙棘不定根的发生是属于诱导型。在愈伤组织中根原基可直接通过愈伤组织细胞分化形成不定根。利用Ellisa植物激素试剂盒,检测了与不定根发生有关的插穗14种生理生化指标。其规律是,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氮含量下降,C/N比增加,精氨酸含量增加,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植物内源激素IAA/ABA比值越大,越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GA和CTK浓度提高促进不定根发生。ETH浓度的降低也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与不定根发生有关的酶系统SOD、POD、NOS、IAAO测定结果看到,SOD和POD酶活降低。而NOS酶活升高。IAAO酶活升高。MDA在扦插生根后降低。总之,在生根粉的诱导下,在适宜的温、光、水、湿、管理条件配合下,沙棘腋芽育苗是一种容易生根成苗,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本试验的成功,为沙棘育苗的工厂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了理论和工艺操作技术路线依据。
郭鑫[8](2011)在《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L.tulipifera)1a生枝条为材料,旨在研究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所得结果如下:(1)硬枝扦插时,枝条基部插穗的生根性状优于枝条中部和顶部的插穗,且生根率最高,为81.1%。(2)外源生长素对扦插生根有显著影响。用1 000mg·L11NAA处理60s的插穗愈伤组织出现最早,扦插后29d有愈伤组织出现;1000mg·L-1IBA处理60s的插穗不定根出现最早,扦插后47d即可生根;1000mg·L-1NAA处理60s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2.4%。(3)插穗在0-5℃冷藏45d的扦插生根率达到70.2%,扦插后28d有愈伤出现,35d后就有不定根出现。扦插时对插穗进行抹芽可显著提高生根率,扦插后39d即有愈伤组织出现,52d后有不定根出现,生根率达到68.9%。(4)杂交鹅掌楸生根过程中,插穗中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SOD、POD、PPO与杂交鹅掌楸硬枝插穗的扦插生根密切相关;SOD活性较高时会抑制生根;较高活性的POD对生根有利;PPO对根原基的诱导和不定根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较高含量的MDA对不定根的形成起抑制作用。(5)IAA在低浓度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较高浓度时促进不定根的形成;ABA对插穗生根起抑制作用,但可提高插穗的抗逆性;GA3和ZR的积累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铁军[9](2009)在《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目前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甘肃及湖北等地。湖北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在保护区内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金猴岭和千家坪地区,近20多年来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现有8群约1200只。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作者先后9次对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川金丝猴的生态学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栖息地植物构成、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食物组成、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及食性选择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160个、64000m2的样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随海拔梯度升高,栖息地植物构成、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样方中共记录到了木本植物289种,隶属于37科123属;其中乔木25科90属198种,灌木7科29属84种,木质藤本5科4属7种。其中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cae)和杜鹃花科(Ericaceae)等。根据不同海拔乔木层物种组成的差异,该区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1900m~2100m)、针阔叶混交林(2200 m~2400 m)和暗针叶林(2500 m~2600 m)3种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三种植被类型中均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中呈下降趋势,而在落叶阔叶林中变化不明显。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阳坡的乔木物种多样性低于阴坡;而暗针叶林中,阴、阳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却不显著。随着海拔升高,乔木Ⅰ层(>20 m)在乔木层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但乔木Ⅱ层(10 m~20 m)的比例无明显变化,而乔木Ⅲ层(<10 m)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利用胸径替代年龄,分析栖息地9种优势乔木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该区乔木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高的为红桦(Betulaalbo-sinensis)(5.261),华山松(Pinus armandii)(4.545)、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4.289)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3.256)次之;灌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晕杜鹃(Rhododendron erubescens)(2.245),多枝柳(Salix polyclona)(2.064)、华中山楂(Crataegus wilsonii)(1.508)和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1.453)次之。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有30种,占总数的10.38%,其中21种是川金丝猴食源植物,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数的12.21%;重要值排名前25位的树种中,18种为食源植物,占重要值总和的74.50%;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在0~0.3之间,占全部种对的83.82%,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上的有7对种群。总之,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组成复杂,优势种多为食源植物,优势种的生境高度相似、生态位多有重叠等特点。3、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和夜宿地的选择,并对栖息地选择的12个生态因子和夜宿地选择的14个生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对栖息地植被的利用(F=4.85,P<0.05)和坡位(F=7.33,P<0.05)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海拔(F=10.27,P<0.01)、坡度(F=11.09,P<0.01)、隐蔽性(F=21.76,P<0.01)、林分郁闭度(F=11.55,P<0.01)、食物丰富度(F=8.62,P<0.01)、乔木平均高度(F=18.35,P<0.01)、乔木平均胸径(F=23.53,P<0.01)和灌木平均高度(F=13.62,P<0.01)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对坡向(F=1.27,P>0.05)和距离水源距离(F=3.17,P>0.05)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神农架川金丝猴对夜宿地灌木平均高度(F=5.91,P<0.05)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植被类型(F=21.35,P<0.01)、坡度(F=7.50,P<0.01)、坡向(F=18.66,P<0.01)、坡位(F=12.43,P<0.01)、隐蔽性(F=58.38,P<0.01)、林分郁闭度(F=37.14,P<0.01)、食物丰富度(F=53.88,P<0.01)、乔木平均高度(F=14.66,P<0.01)、乔木平均胸径(F=11.84,P<0.01)、乔木距离(F=19.38,P<0.01)和距离水源距离(F=17.95,P<0.01)选择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对地海拔(F=2.69,P>0.05)和灌木距离(F=3.22,P>0.05)选择上差异不显著。4、通过不同季节栖息地喜好程度分析可知,川金丝猴通常喜欢选择海拔在2000m~2600 m之间,中偏下坡位,坡度在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半阴坡,中高食物丰富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活动,在秋季和冬季天气较好时偶尔也会去阴坡采食。它们对林分郁闭度和隐蔽性的要求也较高,往往喜欢林分郁闭度在30%~80%之间(更偏爱80%以上),乔木高度在10 m~20 m,乔木平均胸径在10 cm~30cm,灌木高度在3 m~5 m,隐蔽性在20%~60%(或更高)的森林活动。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也有所差异:植被类型、隐蔽条件和食物因子是影响春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和隐蔽条件是影响夏季和秋季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而冬季栖息地的选择则主要受隐蔽条件和食物因子的影响。5、调查发现神农架川金丝猴对夜宿地选择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喜欢选择海拔在2000 m~2600 m之间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偏上坡位,坡度在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半阴坡,隐蔽性在50%以上,林分郁闭度在50%~80%(更偏爱80%以上),乔木高度在20 m~30 m,乔木最近距离小于5 m,乔木平均胸径在20 cm~30 cm之间,灌木高度在1 m~4 m之间,灌木最近距离在2 m~3 m之间(更喜欢远于3 m的地段),食物丰富度中等至高等水平,距水源距离500 m~1000 m之间或远于1000 m的山地森林。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夜宿地选择的生态因子有所差异:植被类型因子、食物因子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春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地形因子和隐蔽条件是影响夏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地形因子、食物因子、植被类型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秋季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而冬季夜宿地的选择主要受隐蔽条件、食物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影响。6、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神农架地区可供川金丝猴采食的植物有202种,隶属44科89属,其中木本植物181种、草本植物17种、地衣类植物4种,分别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种数的89.60%、8.42%和1.98%。喜食植物主要集中在17个科(5种以上的科),分别是蔷薇科(9属/32种,下同)、樟科(4/15)、忍冬科(5/14)、壳斗科(5/10)、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2/8)、木犀科(Oleaceae)(4/8)、松科(Pinaceae)(3/7)、杨柳科(Salicaceae)(2/7)、四照花科(Comaceae)(3/6)、榛科(Corylaceae)(2/6)、卫矛科(Celastraceae)(2/6)、小檗科(Berberidaceae)(2/5)、木通科(Lardizabalaceae)(3/5)、伞形科(Umbelliferae)(2/5)、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1/5)、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1/5)和杜鹃花科(1/5),共计51属,149种,分别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科数的38.64%,总属种数的57.30%,总种数的73.76%。7、在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主要活动区域的样方调查中,共记录到食源植物93种,隶属3363属。按照各种食源植物在群落内的植物相对丰富度(RA)的大小,可分为三类,即RA>5,1<RA<5和RA<1。在春季,RA>5的植物有红桦、糙皮桦、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单齿鹅耳枥(C.simplicidentata)、米心水青冈(Fagusengleriana)、槲栎(Quercus aliena)和锐齿槲栎(Q.spinosa vat.acuteserrata)7种,1<RA<5的有灯台树(Comus controversa)、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和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t.chinensis)等32种,RA<1的有犬樱(Cerasusbuergeriana)、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和华中五味子(S.glaucescens)等45种;在夏季,RA>5的有猫儿屎(Decaisnea fargesii)、华中山楂和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3种,1<RA<5的有长果花楸(Sorbuszahlbruckneri)、糙皮桦、红桦和千金榆等40种,RA<1的有五味子、兴山五味子(S.incarnata)、粗皮松萝(Usnea montis-fuji)和尖刺松萝(U.acicurifera)等31种;在秋季,RA>5的有华山松、巴山冷杉、湖北山楂、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陇东海棠5种,1<RA<5的有华中山楂、槲栎和锐齿槲栎等34种,RA<1的有华中五味子、尾萼蔷薇(Rosa caudata)、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nsis)和长梗卫矛(Euonymuselegantissimus)等13种;在冬季,RA>5的植物有华山松、巴山冷杉、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陇东海棠等12种,1<RA<5的有粗皮松萝、长松萝(U.longissima)、尖刺松萝、小刺褐松萝(U.luridorufa)4种。从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资源谱可以看出,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大部分食源植物的RA值在1-5之间,这也反映了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时空变化及川金丝猴食性的复杂性。8、对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的粪便残留物进行显微分析,发现了54种植物的59个部位是神农架川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成分,占神农架川金丝猴可采食植物的26.73%。在春季,r>5的植物有千金榆、青荚叶、米心水青冈和红桦4种,1<r<5的有灯台树、猫儿屎、青榨槭(Acer davidii)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15种,两者合计占春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74.04%,是春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在夏季,r>5的有千金榆和米心水青冈2种,1<r<5的有猫儿屎、红桦、青荚叶和华中山楂等20种,两者合计占夏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68.35%,是夏季主要采食的食源植物:在秋季,r>5的有华山松、湖北海棠、湖北山楂和华中山楂等7种,1<r<5的有巴山冷杉、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卫矛(Euonymus alatus)和藏刺榛(Corylus ferox var.thibetica)等15种,合计占到秋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81.30%,是秋季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冬季,r>5的有华山松、陇东海棠、青荚叶、粗皮松萝和尖刺松萝等8种,合计占冬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的52.91%,是冬季的主要食物来源。9、对神农架川金丝猴不同季节取食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季节食物丰富度平均值(t=2.492,P=0.088)差异不显著(P>0.05),而主要食源植物平均含水量(t=4.155,P=0.025,P<0.05)、粗蛋白质含量(t=14.196,P=0.001,P<0.01)、粗纤维含量(t=5.921,P=0.010,P<0.05)、粗灰分含量(t=14.487,P=0.001,P<0.01)、粗脂肪含量(t=7.167,P=0.006,P<0.01)、无氮浸出物含量(t=7.846,P=0.004,P<0.01)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不同季节川金丝猴对食物的选择不是由单一因子决定的,而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显示了其食性选择的复杂性。不同季节食源植物营养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含水量和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春季取食的主要因子,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和粗灰分是影响夏季取食的主要因子,粗纤维、粗蛋白和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秋季取食的主要因子,而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食物丰富度则是影响冬季取食的主要因子。综合来讲,粗蛋白、食物相对丰富度、粗纤维及含水量是影响川金丝猴取食的最主要因子。
兰金旭[10](2010)在《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突变体无性繁殖遗传稳定性及cDNA-SRAP的研究》文中提出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Don) Hara)为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抑制肿瘤、抗癌等功效。由于需求量过大,野生资源过度采挖,以及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野生金荞麦资源濒危,并于1999年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荞麦属部分种间存在着显著的自交不亲和性,因而进行荞麦种间常规杂交育种困难较大,野生金荞麦以根茎无性繁殖为主。本研究从60Coγ照射的江苏Ⅱ号金荞麦的根茎的后代中筛选出红茎和红叶突变株系,连续多代对突变株系的稳定性以及生理特征进行研究,对不同突变体纯化株系的染色体和同功酶进行分析,并利用cDNA-SRAP分子标记对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进行研究。1农艺性状分析金荞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红茎和红叶的生育进程受到不同程度的推迟,扦插苗的推迟时间长于根繁苗。绿茎的株高较高,红茎较低且分枝数较多,红叶的叶面积较大。金荞麦根茎在7月-8月中旬进入快速增长期,根茎的干鲜重于10月份达到最高。绿茎的根茎干鲜重较高,红叶略低,与红茎差异显著。绿茎和红茎的分支数以及茎节数与根茎产量形成为负相关关系。连续两年的观察表明农艺性状和生育期趋于稳定。2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功酶谱研究金荞麦叶片的SOD、POD、APX和CAT酶活性随着植物的生长而逐渐升高。红茎和红叶的酶活性在苗期和生长期的高于绿茎株系,但是差异不显著。金荞麦叶片POD同功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株系间各不一样。红叶远端谱带比红茎和绿茎多出2条;绿茎和红叶的近端酶谱带苗期时为3条,多出红茎1条;生长期绿茎为4条,比红茎和红叶多出1条;花期时都为4条带,绿茎的1条谱带的位置和红茎、红叶不一致。SOD同功酶和CAT同功酶谱带无差异。连续几代的试验表明金荞麦的酶活性和同功酶谱在不同代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金荞麦的遗传趋于稳定。3光合特性研究金荞麦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在苗期和花期较低,生长期较高。绿茎中的叶绿素含量较高,红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在苗期时逐渐超过红茎。Chla/Chlb的比值在苗期较低,生长期较高,花期时有所降低;红叶的Chla/Chlb比值在苗期和生长期都较高。红茎和红叶中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都高于绿茎。红茎和绿茎中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升高,红叶中类黄酮含量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升高,花青素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下降。金荞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期较高,苗期和开花期较低。苗期时,绿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羧化效率较高,红叶叶片中的花青素的存在可能抑制了红叶叶片的光合作用。生长期时,金荞麦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由于气孔限制的原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红茎和红叶在苗期和生长期的Fv/Fm、qP、ΦPSⅡ和ETR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低于绿茎,而NPQ值却高于绿茎株系。花期时,绿茎的NPQ升高,qP和中PSⅡ也降低,这可能与金荞麦各植株衰老程度有关。各荧光参数的变化,表明辐照后对突变体株系的光合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导致红叶和红茎的光合作用较弱。连续两年的试验,金荞麦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遗传已经相对稳定。4染色体核型分析金荞麦染色体的核型均为2A型。绿茎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2x=16=12m+4sm,红茎的染色体的核型组成为2n=2x=16=10m+6sm(2S AT),红叶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3n=3x=24=15m+9sm(3SAT)。5有效成分含量研究金荞麦根茎中的(-)-表儿茶素含量在7-8月份快速增加。红叶金荞麦根茎中的(-)-表儿茶素含量一直高于绿茎,而红茎的含量较低。收获时绿茎根茎中(-)-表儿茶素含量为0.034%,红叶为0.038%,而红茎为0.021%。扦插苗的根茎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稍低于根繁苗的含量。6cDNA-SRAP研究通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中的总RNA,经反转录后,用RT-PCR直接进行SRAP扩增,分析金荞麦基因的差异表达。从49对引物组合中的筛选出的26对引物对3个样品的cDNA进行扩增,获得576条长度在30-1000bp的条带。其中,特异性条带240条,占总条带数的41.7%,对其中18条特异性差异条带克隆分析,发现突变体中有2条片断功能类似,其中1条可能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关。
二、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藤本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藤本植物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藤本植物 |
1.2 国内外藤本植物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藤本植物应用概况 |
1.4 藤本植物研究及应用发展趋势 |
2 山荞麦概述 |
2.1 生物学特性 |
2.1.1 形态特征 |
2.1.2 生态习性 |
2.1.3 繁殖栽培 |
2.2 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 |
2.2.1 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势 |
2.2.2 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生态效果 |
2.2.3 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
2.3 应用与繁殖研究概况 |
3 金银花概述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 |
3.3 应用与繁殖研究概况 |
4 扦插繁殖技术的概述 |
4.1 扦插繁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
4.2 扦插繁殖的缺点 |
4.3 扦插繁殖的研究概述 |
4.4 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概述 |
4.4.1 插穗的选择技术 |
4.4.2 激素与扦插生根 |
4.4.3 环境条件与扦插生根 |
5 扦插试验中常见的问题 |
5.1 只形成愈伤组织不生根的现象 |
5.2 嫩枝扦插插穗发黑的现象 |
5.3 生根的插穗烂根、烂叶的现象 |
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荞麦扦插繁殖试验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1.1 气候特征 |
1.1.2 四季主要气候特征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插穗制备 |
1.3.2 插穗处理 |
1.3.3 育苗环境及时间 |
1.3.4 扦插及插后管理 |
1.4 观测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质处理试验结果 |
2.2 不同枝条部位插穗试验结果 |
2.3 不同穗条长度试验结果 |
2.4 不同叶面积处理试验结果 |
2.5 不同制穗方式(下切口性状)试验结果 |
2.6 不同扦插方式试验结果 |
2.7 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激素溶液浸泡时间试验结果 |
2.8 不同处理对山荞麦扦插繁殖各生根性状的影响 |
第三章 金银花免喷雾扦插繁殖试验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观测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山荞麦扦插试验结论与讨论 |
2 金银花扦插试验结论与讨论 |
3 两种藤本植物扦插技术讨论 |
4 对两种藤本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与园林绿化应用实践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的早期选择及分子标记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目录 |
1 引言 |
1.1 金荞麦的研究进展 |
1.1.1 形态特征 |
1.1.2 分类与分布 |
1.1.3 遗传多样性 |
1.1.4 繁育技术 |
1.1.5 药理活性 |
1.1.6 营养成分 |
1.1.7 金荞麦的开发前景 |
1.2 辐射诱变研究 |
1.2.1 辐射诱变的优点 |
1.2.2 辐射诱变方式 |
1.2.3 诱变材料选择 |
1.2.4 辐射敏感性和剂量选择 |
1.3 辐射诱变后代早期筛选和鉴定 |
1.3.1 形态学观察 |
1.3.2 细胞学检测 |
1.3.3 同工酶分析 |
1.3.4 分子标记 |
1.4 辐射诱变的发展前景 |
1.5 药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2 金荞麦辐射诱变的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育期观察 |
2.2.2 株高调查 |
2.2.3 一级分枝数调查 |
2.2.4 主茎节数调查 |
2.2.5 主茎节长调查 |
2.2.6 主茎直径调查 |
2.2.7 叶长调查 |
2.2.8 叶宽调查 |
2.2.9 叶柄长调查 |
2.2.10 叶面积调查 |
2.2.11 单株根茎干重测定 |
2.2.12 相关性调查 |
2.3 讨论与结论 |
3 金荞麦辐射诱变的光合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色素含量测定 |
3.2.2 光合作用测定 |
3.2.3 荧光参数测定 |
3.2.4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4 金荞麦辐射诱变的生理指标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质膜透性测定 |
4.2.2 MDA含量测定 |
4.2.3 SOD活性测定 |
4.2.4 POD活性测定 |
4.2.5 CAT活性测定 |
4.2.6 APX活性测定 |
4.2.7 GR活性测定 |
4.2.8 类黄酮含量测定 |
4.2.9 花青素含量测定 |
4.3 讨论与结论 |
5 金荞麦的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水分含量测定 |
5.1.3 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分含量测定 |
5.2.2 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
5.2.3 线性关系考察 |
5.2.4 精密度试验 |
5.2.5 稳定性试验 |
5.2.6 重现性试验 |
5.2.7 回收率试验 |
5.2.8 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与结论 |
6 金荞麦辐射植株的AFLP分子标记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6.1.3 DNA模板的制备 |
6.1.4 DNA模板的纯化 |
6.1.5 DNA浓度和纯度检验 |
6.1.6 限制性酶切和连接 |
6.1.7 预扩增 |
6.1.8 选择性扩增 |
6.1.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6.1.10 AFLP图谱分析 |
6.1.11 多态性位点百分率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DNA浓度和纯度检验 |
6.2.2 酶切连接反应 |
6.2.3 预扩增 |
6.2.4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6.2.5 遗传相似性分析 |
6.2.6 聚类分析 |
6.3 讨论与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 |
7.4 设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榉树扦插繁殖与生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林木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综述 |
1.2.1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1.2.2 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
1.2.3 扦插繁殖形态解剖学研究 |
1.3 榉树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室外试验地点 |
2.1.2 室内试验地点 |
2.2 插穗的采集与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插后管理 |
2.4 测定指标 |
2.4.1 生长形态指标 |
2.4.2 生理指标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榉树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3.1.1 春季扦插 |
3.1.2 夏季扦插 |
3.2 榉树扦插繁殖的生理生化研究 |
3.2.1 榉树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2 榉树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3.2.3 榉树生根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榉树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4.1.1 外源 IBA 浓度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1.2 插穗条件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 榉树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
4.2.1 营养物质含量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2 氧化酶活性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3 SOD、MDA 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3 愈伤组织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4.4 扦插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
4.5 本试验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榉树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5.1.1 硬枝扦插 |
5.1.2 嫩枝扦插 |
5.2 榉树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 |
5.2.1 营养物质与生根 |
5.2.2 相关氧化酶与生根 |
5.2.3 SOD、MDA 与生根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5)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忍冬属种质资源概况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资源分布 |
1.1.3 利用价值 |
1.2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性状变异研究 |
1.2.1 形态学变异研究 |
1.2.2 细胞学变异研究 |
1.2.3 生理生化变异研究 |
1.2.4 分子标记研究 |
1.3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1 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2 忍冬属种质育种研究 |
1.3.3 育种的对策 |
1.4 忍冬属种质繁殖技术研究 |
1.4.1 忍冬属种质组织培养研究 |
1.4.2 忍冬属种质扦插繁殖研究 |
1.5 忍冬良种保质栽培研究 |
1.5.1 肥力管理对忍冬生长的影响 |
1.5.2 肥力管理对忍冬质量的影响 |
1.5.3 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忍冬属多种质的性状遗传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与耗材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观测性状指标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变异 |
2.2.2 产量性状变异 |
2.2.3 药用成分含量变异 |
2.2.4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主成分分析 |
2.2.6 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3 忍冬属多种质的亲缘关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基因组DNA提取 |
3.1.5 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3.1.6 测序数据统计 |
3.1.7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1.8 酶切数据统计 |
3.1.9 酶聚类检测SNP |
3.1.10 忍冬属群体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3.1.11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3.2.3 测序数据统计 |
3.2.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2.5 酶切数据统计 |
3.2.6 忍冬属群体SNP杂合度分析 |
3.2.7 忍冬属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3.3 小结 |
4 忍冬属多种质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引物 |
4.1.3 试验试剂 |
4.1.4 试验仪器 |
4.1.5 忍冬属种质基因组DNA提取 |
4.1.6 忍冬属种质ISSR反应体系建立 |
4.1.7 忍冬属种质ISSR-PCR退火温度 |
4.1.8 忍冬属种质ISSR引物筛选 |
4.1.9 忍冬属种质ISSR扩增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引物筛选 |
4.2.3 引物退火温度选择 |
4.2.4 多态性分析 |
4.2.5 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4.2.6 DNA指纹图谱构建 |
4.3 小结 |
5 忍冬属种质的优株选育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1.4 '优株'选择 |
5.1.5 '优株'植物学性状鉴定 |
5.1.6 '优株'植物学性状稳定性观测 |
5.1.7 '优株'品种比较试验 |
5.1.8 采样与观测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选育 |
5.2.2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评价 |
5.2.3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生长适应性 |
5.3 小结 |
6 忍冬属优良种质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试剂与肥料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验地点 |
6.1.5 组培试验设计 |
6.1.6 扦插试验设计 |
6.1.7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1.8 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试验 |
6.1.9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忍冬优良种质组培试验分析 |
6.2.2 忍冬优良种质扦插试验分析 |
6.2.3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2.4 忍冬优良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三种花灌木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美国金钟连翘、玫瑰木槿、郁香忍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影响扦插繁殖的内外因素 |
1.1.2 扦插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1.1.3 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理论研究 |
1.2 几种新型花灌木的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美国金钟连翘扦插繁殖研究现状 |
1.2.2 玫瑰木槿的扦插繁殖研究现状 |
1.2.3 郁香忍冬以及同属植物的繁殖技术研究利用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记录以及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几种花灌木硬枝插穗生根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变化 |
2.2.2 不同基质、激素种类以及浓度对美国金钟连翘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2.2.3 不同基质、激素种类以及浓度对玫瑰木槿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2.2.4 不同基质、激素和浓度对郁香忍冬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三章 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记录以及处理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美国金钟连翘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
3.2.2 不同基质、激素种类以及浓度对嫩枝扦插其他生根指标的影响 |
3.2.3 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的生根率以及生根性状的比较 |
第四章 扦插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 美国金钟连翘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
4.2.1 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2 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4.2.3 生根过程中总氮含量的变化 |
4.3 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3.1 生根过程中POD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3.2 生根过程中SOD酶活性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5.2.1 本试验结果的应用前景 |
5.2.2 基质和扦插生根的关系 |
5.2.3 激素浓度和扦插生根的关系 |
5.2.4 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与生根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7)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沙棘的特征及价值 |
1.1.1 生态价值 |
1.1.2 营养价值 |
1.1.3 药用价值 |
1.2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
1.2.1 扦插基质 |
1.2.2 扦插时间 |
1.2.3 插穗的选择 |
1.2.4 环境因子 |
1.3 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4 扦插繁殖生根的生理生化研究 |
1.4.1 可溶性糖和氮素与生根 |
1.4.2 植物生长激素与生根 |
1.4.3 辅助因子与生根 |
1.4.4 抑制剂与生根 |
1.5 胡颓子科植物扦插繁殖研究 |
1.5.1 胡颓子属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5.2 沙棘属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 本实验的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方法 |
2.2.2 扦插枝的制备方法和激素处理方法 |
2.2.3 扦插方法 |
2.2.4 取材的时间和保存、制备方法 |
2.2.5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 |
2.2.6 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 |
2.2.7 沙棘嫩枝扦插的激素和酶活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基质沙棘扦插枝的生根率 |
3.2 用不同生根素处理沙棘插穗的生根率 |
3.2.1 土培 |
3.2.2 水培 |
3.2.3 沙培 |
3.3 同一生根素处理沙棘不同段的生根率 |
3.3.1 土培 |
3.3.2 水培 |
3.3.3 沙培 |
3.4 不同基质的沙棘根的形态比较 |
3.4.1 土培 |
3.4.2 水培 |
3.4.3 沙培 |
3.5 沙棘扦插前的结构 |
3.5.1 沙棘扦插前的茎段的解剖结构 |
3.5.2 沙棘叶的结构 |
3.6 沙棘扦插的生根部位 |
3.6.1 沙棘茎的生根部位 |
3.6.2 沙棘叶生根的部位 |
3.7 不同激素处理沙棘插穗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 |
3.8 不同生根素处理插穗总氮含量的变化 |
3.9 不同生根素处理插穗C/N的大小和生根率的比较 |
3.10 精氨酸Arg含量的变化 |
3.11 沙棘嫩枝扦插中内源激素含量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
3.11.1 生长素IAA含量的变化 |
3.11.2 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 |
3.11.3 赤霉素GA含量的变化 |
3.11.4 细胞分裂素CTK的变化 |
3.11.5 IAA/ABA比值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
3.11.6 IAA/CTK比值大小 |
3.11.7 乙烯ETH含量的变化 |
3.12 沙棘嫩枝扦插中相关酶活性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
3.12.1 SOD活性的变化 |
3.12.2 POD活性的变化 |
3.12.3 NOS活性的变化 |
3.12.4 IAAO活性的变化 |
3.13 MDA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研究方法 |
4.1.1 扦插方法 |
4.1.2 不同基质对沙棘枝条的生根率的比较 |
4.1.3 不同生根素处理沙棘枝条的生根率 |
4.1.4 同一生根素处理沙棘不同段的生根率 |
4.2 沙棘嫩枝扦插形态解剖学研究 |
4.2.1 沙棘根原基类型 |
4.2.2 沙棘插穗根原基起源 |
4.2.3 沙棘插穗生根类型 |
4.3 沙棘嫩枝扦插生理生化研究 |
4.3.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生根 |
4.3.2 总氮含量的变化与生根 |
4.3.3 精氨酸含量的变化与生根 |
4.3.4 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与生根 |
4.3.5 酶活性的变化与生根 |
4.3.6 MDA含量的变化与生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鹅掌楸属植物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
1.2 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1.2.1 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1.2.2 扦插繁殖生根机理的研究 |
1.2.3 扦插繁殖形态解剖学的研究 |
1.3 杂交鹅掌楸扦插繁殖研究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
2.3 试验设计 |
2.4 插后管理 |
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5.1 形态指标 |
2.5.2 生理指标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3.1.1 不同插穗部位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2 外源生长素处理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3 穗条冷藏处理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4 抹芽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3.2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的生理生化研究 |
3.2.1 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3.2.2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3.2.3 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3.2.4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4.1.1 不同插穗部位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2 外源生长素处理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3 穗条冷藏处理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4 抹芽对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4.2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的生理生化研究 |
4.2.1 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2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3 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4.2.4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硬枝扦插生根的关系 |
5 结论 |
5.1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
5.2 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的生理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金丝猴的研究概况 |
1.1.1 金丝猴的分类学研究 |
1.1.1.1 科级分类阶元 |
1.1.1.2 属级分类阶元 |
1.1.1.3 种级分类阶元 |
1.1.2 金丝猴历史变迁与变迁原因 |
1.1.2.1 金丝猴的历史分布与现今分布 |
1.1.2.2 金丝猴变迁特点 |
1.1.2.3 金丝猴变迁原因 |
1.1.3 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
1.1.3.1 滇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
1.1.3.2 黔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
1.1.3.3 越南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
1.1.3.4 川金丝猴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 |
1.2 野生动物栖息地研究进展 |
1.2.1 栖息地的概念 |
1.2.2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与选择 |
1.2.2.1 影响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 |
1.2.2.2 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威胁 |
1.2.3 研究栖息地选择的常用方法 |
1.3 种群及群落生态学 |
1.3.1 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
1.3.2 种群结构及生态位 |
1.4 关于川金丝猴研究进展 |
1.4.1 川金丝猴栖息地研究进展 |
1.4.2 川金丝猴行为及生殖生态研究 |
1.4.2.1 川金丝猴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
1.4.2.2 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 |
1.4.2.3 川金丝猴的生殖生理学 |
1.4.3 川金丝猴食性及营养研究 |
1.4.3.1 川金丝猴食性研究方法简介 |
1.4.3.2 川金丝猴食物组成及食性研究 |
1.4.3.3 灵长类动物的营养需求 |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及研究对象 |
2.1 神农架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与地形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2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概况 |
2.2.1 植物资源 |
2.2.1.1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
2.2.1.2 植物区系特点 |
2.2.1.3 植被类型 |
2.2.2 动物资源 |
2.2.2.1 动物种类 |
2.2.2.2 动物区系及特点 |
2.3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分布现状 |
2.3.1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种群分布 |
2.3.2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 |
2.3.3 神农架川金丝猴研究概况 |
3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特征 |
3.1 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1.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2.1 研究地基本概况 |
3.1.2.2 研究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栖息地植物区系组成 |
3.1.3.2 栖息地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组成 |
3.1.3.3 栖息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
3.1.4 讨论 |
3.1.4.1 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的特征 |
3.1.4.2 川金丝猴栖息地内食源植物资源的特点 |
3.2 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
3.2.1 研究方法 |
3.2.1.1 样方设置和调查内容 |
3.2.1.2 α多样性测度方法 |
3.2.1.3 优势乔木的年龄结构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栖息地物种组成及不同海拔间的分布 |
3.2.2.2 随海拔梯度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 |
3.2.2.3 栖息地优势种群的动态 |
3.2.3 讨论 |
3.2.3.1 栖息地植被类型与川金丝猴生境要求 |
3.2.3.2 栖息地植被乔木层结构对川金丝猴行为的影响 |
3.2.3.3 栖息地不同海拔树种资源分布特点对川金丝猴生存的作用 |
3.3 川金丝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
3.3.1 研究方法 |
3.3.1.1 样方设置和调查内容 |
3.3.1.2 数据处理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2.1 栖息地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的重要值 |
3.3.2.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分析 |
3.3.2.3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
3.3.2.4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
3.3.2.5 栖息地内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生态位特点 |
3.3.3 讨论 |
3.3.3.1 神农架川金丝猴现生栖息森林优势种生态位特点 |
3.3.3.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对川金丝猴生存的作用 |
4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及影响栖息地选择的主因素分析 |
4.1 川金丝猴的栖息地选择 |
4.1.1 研究方法 |
4.1.1.1 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及其测度 |
4.1.1.2 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的生态因子及其测度 |
4.1.1.3 数据处理 |
4.1.2 研究结果 |
4.1.2.1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栖息地环境的利用比较 |
4.1.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栖息地喜好程度的分析 |
4.1.2.3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夜宿地环境的利用比较 |
4.1.2.4 各季节川金丝猴对夜宿地喜好程度的分析 |
4.1.3 讨论 |
4.1.3.1 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因素分析 |
4.1.3.2 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因素分析 |
4.2 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主因素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1.1 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2 数据处理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主要生态因子分析 |
4.2.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主要生态因子分析 |
4.2.3 讨论 |
4.2.3.1 影响各季节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
4.2.3.2 影响各季节川金丝猴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
4.2.3.3 确定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主要因子在保护管理中的意义 |
5 川金丝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组成及食性选择 |
5.1 研究方法 |
5.1.1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种类调查 |
5.1.2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资源谱的测定 |
5.1.3 川金丝猴食性分析 |
5.1.3.1 粪便样的采集 |
5.1.3.2 样本处理和样片制备 |
5.1.3.3 植物种类的识别及镜鉴 |
5.1.3.4 食性选择的计算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神农架川金丝猴可采食植物资源 |
5.2.2 神农架川金丝猴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配 |
5.2.3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资源谱 |
5.2.4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各季节食物组成及食性选择 |
5.2.4.1 川金丝猴几种主要食源植物显微结构描述 |
5.2.4.2 各季节川金丝猴食物组成 |
5.2.4.3 各季节川金丝猴的食性选择 |
5.2.5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季相食性选择差异 |
5.2.6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特征 |
5.3 讨论 |
5.3.1 川金丝猴消化道结构特征及取食适应 |
5.3.2 川金丝猴与食物的季节性适应 |
5.3.3 川金丝猴的食物选择与粪便显微分析 |
6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6.1.2 测定方法 |
6.1.2.1 水分(W)测定 |
6.1.2.2 粗蛋白(CP)的测定 |
6.1.2.3 粗脂肪(EE)含量的测定 |
6.1.2.4 粗纤维(CF)的测定 |
6.1.2.5 粗灰分(CA)的测定 |
6.1.2.6 磷(P)含量的测定 |
6.1.2.7 钠(Na)和钙(Ca)含量的测定 |
6.1.2.8 铜(Cu)、锌(Zn)、铁(Fe)和锰(Mn)含量的测定 |
6.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食源植物含水量的季相变化 |
6.2.2 食源植物粗蛋白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3 食源植物粗脂肪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4 食源植物粗纤维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5 食源植物粗灰分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6 食源植物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7 食源植物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7.1 磷(P)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7.2 钠(Na)和钙(Ca)含量的季相变化 |
6.2.7.3 铜(Cu)、锌(Zn)、铁(Fe)和锰(Mn)含量的季相变化 |
6.3 讨论 |
6.3.1 水分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
6.3.2 粗蛋白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
6.3.2 粗纤维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
6.3.4 粗脂肪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
6.3.5 部分矿质元素对食物选择作用分析 |
7 影响川金丝猴取食主要因素分析及食源植物的评价 |
7.1 研究方法 |
7.2 数据统计与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丰富度的关系 |
7.3.2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营养成分的关系 |
7.3.2.1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含水量的关系 |
7.3.2.2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蛋白的关系 |
7.3.2.3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纤维含量的关系 |
7.3.2.4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灰分含量的关系 |
7.3.2.5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粗脂肪含量的关系 |
7.3.2.6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食源植物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关系 |
7.3.3 各季节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7.3.3.1 春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7.3.3.2 夏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7.3.3.3 秋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7.3.3.4 冬季川金丝猴取食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7.3.4 各季节川金丝猴食源植物选择及综合评价 |
7.4 讨论 |
7.4.1 各个季节川金丝猴取食与营养成分的关系 |
7.4.2 各个季节影响神农架川金丝猴取食的主要因子 |
7.4.3 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选择及评价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1 川金丝猴主要食源植物的扦插繁殖试验 |
附录2 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附录3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附录4 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栖息地木本植物及食源植物总名录 |
附图 |
1 川金丝猴、栖息地及食源植物 |
2 部分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显微照片 |
3 三种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的扦插照片 |
(10)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突变体无性繁殖遗传稳定性及cDNA-SRA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金荞麦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学特性 |
1.1.2 命名与分布 |
1.1.3 营养价值 |
1.1.4 繁殖方式研究 |
1.1.5 生药学研究 |
1.1.6 组织培养研究 |
1.1.7 染色体研究 |
1.1.8 生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9 化学成分研究 |
1.1.10 药理学研究 |
1.2 植物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同功酶检测 |
1.2.3 细胞学标记 |
1.2.4 RFLP、RAPD和AFLP等分子标记 |
1.3 SRAP的研究进展 |
1.3.1 SRAP的原理及技术特点 |
1.3.2 SRAP的反应体系的建立 |
1.3.3 扩增产物检测与片断测序 |
1.3.4 SRAP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2 金荞麦辐射诱变突变体农艺性状及稳定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育期观察 |
2.1.4 性状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金荞麦物候期 |
2.2.2 金荞麦性状特征 |
2.2.3 金荞麦各指标的变化 |
2.2.4 金荞麦干物质积累规律 |
2.2.5 金荞麦单株根茎产量 |
2.2.6 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生育进程的改变与辐照的关系 |
2.3.2 辐射引起突变的不确定性 |
2.3.3 金荞麦根茎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4 金荞麦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
3 金荞麦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功酶以及稳定性研究 |
3.1 金荞麦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稳定性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SOD酶活性的测定 |
3.1.2.2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POD酶活性的测定 |
3.1.2.3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CAT酶活性的测定 |
3.1.2.4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APX酶活性的测定 |
3.1.2.5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1.2.6 不同繁殖代数金荞麦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3.1.3 小结与讨论 |
3.1.3.1 金荞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3.1.3.2 酶活性变化的原因 |
3.1.3.3 类黄酮化合物的保护作用 |
3.2 金荞麦叶片同功酶的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仪器设备 |
3.2.1.2 材料 |
3.2.1.3 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金荞麦叶片的POD同功酶谱带分析 |
3.2.2.2 金荞麦叶片的SOD同功酶谱带分析 |
3.2.2.3 金荞麦叶片的CAT同功酶谱带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4 金荞麦突变体光合作用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
4.1 金荞麦苗期光合作用与光合色素的关系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试验材料 |
4.1.1.2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苗期植株叶片颜色的变化 |
4.1.2.2 金荞麦叶片中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4.1.2.3 金荞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4.1.2.4 金荞麦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4.1.2.5 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
4.1.2.6 相关性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4.1.3.1 花青素和类黄酮的变化规律 |
4.1.3.2 花青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4.2 金荞麦的日光合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4.2.1.2 光合作用日进程测定 |
4.2.1.3 数据处理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不同金荞麦光响应曲线的差异 |
4.2.2.2 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 |
4.2.3 小结与讨论 |
4.3 金荞麦突变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特-性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试验材料 |
4.3.1.2 试验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2.1 金荞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4.3.2.2 金荞麦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
4.3.2.3 光合作用各参数的变化 |
4.3.2.4 叶绿素荧光各参数的变化 |
4.3.2.5 金荞麦叶片各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3 小结与讨论 |
4.3.3.1 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 |
4.3.3.2 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 |
4.3.3.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5 金荞麦突变体的染色体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 |
5.1.2 材料 |
5.1.3 植物染色体观察 |
5.1.4 植物气孔观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5.2.2 气孔观察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金荞麦染色体的研究现状 |
5.3.2 染色体倍数与植物发育及气孔的关系 |
5.3.3 染色体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
6 金荞麦突变体(-)-表儿茶素含量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水分含量测定 |
6.1.3 (-)-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分含量测定 |
6.2.2 线性关系考察 |
6.2.3 (-)-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
6.3 小结与讨论 |
7 金荞麦cDNA-SRAP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仪器与设备 |
7.1.3 主要化学试剂 |
7.1.4 试验方法 |
7.1.5 RNA的反转录 |
7.1.6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
7.1.7 SRAP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7.1.8 相关特异性片段的克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NA提取 |
7.2.2 SRAP的结果统计 |
7.2.3 差异条带回收与分析 |
7.3 小结与讨论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工作中的创新与不足 |
8.3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图版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藤本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 郭云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1)
- [2]野荞麦扦插繁殖试验成功[J]. 绍兴县药材医药公司革委会中草药服务部. 中草药通讯, 1971(03)
- [3]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的早期选择及分子标记鉴定[D]. 贾彩凤.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4]榉树扦插繁殖与生根机理研究[D]. 沈琪.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5]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D]. 曾慧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三种花灌木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美国金钟连翘、玫瑰木槿、郁香忍冬[D]. 赵迎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D]. 王云丽. 山西大学, 2013(01)
- [8]杂交鹅掌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D]. 郭鑫.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植物构成和食源植物评价研究[D]. 铁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药用植物金荞麦辐射诱变突变体无性繁殖遗传稳定性及cDNA-SRAP的研究[D]. 兰金旭.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