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勇[1](1983)在《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文中提出本文对我国多普勒网与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提出了下列几点建议:(一)在两个网各自单独平差的基础上,分别求定两个网公共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二)两个网的公共点上,将多普勒定位求得的坐标值看作为对天文大地网中相应点坐标值的虚拟的相关观测值;(三)用分阶段平差方法(Phased adjustment)进行两个网的严格平差;(四)用带有先验权的参数平差方法,使在联合平差中同时兼顾两个网的定向和尺度因子的信息;(五)对两个网的三维和二维的联合平差步骤和有关公式作了具体阐述。
刘经南,刘大杰,崔希璋[2](1987)在《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理论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研究主要包括:(1)卫星系统与地面系统之间的转换模型;(2)联合平差的实施方案;(3)联合平差的误差分析;(4)联合平差程序的研制和实际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联合平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也对上述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已在[1]~[4]中论述过,本文仅对上述问题作必要的补充和综合,从而进一步说明联合平差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用意义。
黄维彬[3](1991)在《关于我国天文大地网重新平差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外大地网平差的现状和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局部平差及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平差情况,然后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重新平差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重新平差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刘经南,刘大杰[4](1985)在《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精度对联合平差的精度影响》文中认为采用影响系数、影响率的概念可以精确地讨论不同类观测值精度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影响率的概念以及在地面网与卫星网联合平差中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模拟的联合平差中平差结果之影响率的数字分析,讨论大地经纬度、大地高和地心坐标精度对两网公共点的大地坐标及转换参数的精度影响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有关微分公式的准确性作了考察。
陈俊勇,文汉江,程鹏飞[5](2001)在《中国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建立国家平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重力基准等方面的实践 ,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 ,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如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和现代重力基准的目标和任务 ,以及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等方面的考虑
陈俊勇,文汉江,程鹏飞[6](2001)在《中国大地测量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文中认为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建立国家平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重力基准等方面的情况。论述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 ,提出了对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发展 ,如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和现代重力基准的目标和任务 ,以及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等方面的考虑。
张西光[7](2009)在《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地球参考框架是地球参考系的实现,习惯上称为大地坐标系,或者称为大地基准,是大地测量的基础,一直是大地测量中最基本的问题。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测量和绘制地球的表面形状。为了表示、描绘和分析测量成果,必须建立大地坐标系。本文主要从数据处理角度出发,探讨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本质,以及建立现代地球参考框架的约束种类和处理方法;讨论了现在已经建立的地球参考框架的原点、尺度、定向、及其时间演化的实质,即如何认识现有的参考框架;研究了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问题,对我国建立基于GNSS的参考框架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建议。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一、确定参考框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完成控制网的定位。定位控制网需要七个参数,3个平移参数、3个旋转参数和尺度参数,建立动态的参考框架则还需要上述七个参数的速率参数,共14个参数。从大地测量的观点看,这14个参数可以看做两个TRF之间的相对值,其选择应当满足所采用的TRS定义。二、自由网平差是一种可以保持控制网最佳网形的数据处理方法。在空间大地测量阶段,松约束方法更方便应用。算例证实,在一个相当宽的数值范围内,松约束法有很好的数值稳定性,且松约束方法的解与自由网附加条件法解等价。保持控制网最佳网形的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又都可以归为最小约束一类。最小约束可以认为是提供了分析解算的充分必要数据或约束条件,使得处理结果能够保持控制网由观测得到的最佳网形。一般的,任何解集,这里指解的方差协方差矩阵,都可以化分为内部噪声和参考系效应。三、ITRF2000原点所实现的本质在长期上近似为CM,在季节性和其它的短时间尺度上为CF。在ITRF2000之前,以前版本的ITRF原点实现的本质在所有的时间尺度上近似为CF。ITRF2000在1mm/a的精度水平内,与NNR-NUVEL1A是匹配的,即满足NNR条件。精细、科学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对更好地实现NNR条件是很重要的。PB2002边界模型就是一个更精细的模型,受此启发,对建立我国构造地块的边界模型给出建议。四、所谓参考框架的维持,就是指给出点位随时间变化的坐标。维持参考框架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出台站速率,一种是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给出台站的实测坐标时间序列,而后一种是多数地区维持区域参考框架的选择。五、针对GNSS的参考框架,是GNSS做的所有事情的基础,因而需要特别的关注。IGS实现的长期参考框架IGS00是较ITRF更为精密的参考框架,是IGS产品的基础。GSGP也要实现基于Galileo系统的GTRF。我国北斗二代关于参考框架的设计和实现可借鉴IGS和GGSP的经验。
郭充[8](2009)在《面向CGCS2000的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于2008年在我国启用,基于旧坐标系的各种坐标成果也随之需要转换到CGCS2000。本文将在分析现有测绘成果到CGCS2000转换的基础上,针对格网坐标转换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服务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分析了常用坐标转换模型的特点,探讨了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合理性,指出了研究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及其应用的重要意义;2.分析了BJS54转换到CGCS2000时经纬度坐标和高斯平面坐标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影响坐标转换精度的变形差的来源,分析并列出了测量控制点、纸质地形图和数字地形图的转换方案。3.详细探讨和分析了最小曲率模型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推导了实用编程公式,确定了最优化使用方案;通过和商用surfer软件计算的结果的比对,论证了本文推导公式的有效性,通过和一些文献中推荐采用的坐标转换模型的比较,证明了基于最小曲率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具有更好的转换精度。4.研究了协方差推估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加权平均模型、多面函数模型这4种常见模型在格网坐标转换中的应用,并对包括最小曲率模型在内的5种模型从转换过程控制参数、转换精度、实现过程三个方面做出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建议将协方差推估模型作为构建坐标转换格网时优先使用的模型。5.探讨了适用于我国情况的坐标转换格网布局,研究了根据现有转换格网和新增公共点构建区域子格网的方法,设计了与格网布局相适应的格网文件格式。6.对格网坐标转换软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该软件既可以构建坐标转换格网,又可以进行单点模式、点文件模式、地图坐标文件的坐标转换计算。7.研究并设计了基于Web服务的坐标转换网站,实现了在线转换功能。一般用户由于不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权限去获得坐标转换参数,无法实现坐标转换,而基于Web服务的在线坐标转换将复杂的转换算法和转换参数放在了服务器端,用户无需关心其它细节,只需在浏览器端输入相应的坐标即可完成坐标转换。
陈俊勇[9](2001)在《面向数字中国 建设中国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十五”大地测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在回顾我国测绘基准 (大地测量基准 )建设历史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 ,数字中国对现代测绘基准的需求 ,提出了在我国“十五”期间着手建设现代测绘基准的建议。在大地基准 (平面基准 )方面 ,建议在国家 GPS2 0 0 0网 (三网 )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密国家 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 ,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 3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 ,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 ,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 ,在国家 2 0 0 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 2 0 0 0 (似 )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 ,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 ,10 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 ;利用地面和航空重力手段填补我国地面实测重力空白区。
曾安敏[10](2017)在《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涉及基准约束及其影响、组合模型、区域框架的数据处理、速度场模型建立、框架间坐标转换等内容,这些研究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分析了自适应参数估计与内外部精度的关系。随机模型可依据内部精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也可依据外部精度或半外部精度进行自适应调整。现有随机模型自适应估计理论都与内部精度、外部精度或半外部精度有关,进而将相应参数估计也分为内部、外部和半外部自适应参数估计,分析了这几类自适应参数估计的特点和主要性质,指出这几类自适应估计的应用前提和存在的问题。2.综合分析了基准定义中的约束方法及其影响。基于框架点平差前后坐标所确定的坐标转换参数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构造了相似变换基准,推导了大地控制网中平移、旋转和尺度的内约束条件,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从理论上证明了重心基准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基准。从参数估值验后精度最优条件出发,推导了最小约束条件的最优选择公式,分析了最小约束条件下观测噪声、基准噪声、异常误差对框架建立的影响,分析指出:基准噪声虽然不影响“观测网形结构”,但影响框架坐标精度。3.推导了基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双约束的参数最小二乘解及其验后精度估计模型。作为双约束参数解的特例,给出了仅含函数模型约束或仅含随机模型约束的参数解,以及无任何约束的参数解。从理论上讨论了双约束参数解的性质,分析指出:函数模型约束自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强制性扭曲(简称“硬性影响”);先验随机模型自身的误差将给参数估计带来随机性影响(简称“软性影响”),随机模型误差影响可以通过随机模型验后估计进行补偿。4.从坐标转换模型和时变框架模型出发,推导了建立长期框架的组合模型。给出了同一技术坐标时间序列的组合模型和不同技术间的组合模型,构建了基于各技术单历元处理结果的分步融合模型和一步整体融合模型,证明了二者的关系:以单历元观测法方程N阵为权矩阵,分步融合模型完全等价于一步整体融合模型。利用IGS第二次重处理的单天解结果,计算了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5年跨度的长期解,在X、Y、Z方向WRMS优于3 mm,与ITRF2014的结果相比,X、Y、Z方向标准差分别为3.45 mm、4.04 mm、2.84 mm,速度标准差分别为1.53 mm/a、1.46 mm/a、1.21 mm/a。5.研究了区域参考框架建立时的基准约束问题,包括基准约束方法、基准点的选择以及基准点坐标框架对结果的影响。采用相似变换基准法,利用基准点在ITRF97、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作为基准定义,经框架间转换后结果仍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在X、Y、Z方向的平均偏差约2 mm、17 mm、6 mm,去除系统性差异后其标准差为1.1 mm、0.8 mm、0.5 mm,但基线长度差异小,最大也不超过1 mm;采用ITRF97坐标作为基准定义,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的结果之差的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5.6 cm、1.9 cm、5.27 cm,而采用ITRF2008框架坐标时,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的结果之差的标准差为1.26 cm、0.27 cm、0.15 cm,明显优于ITRF97所计算的结果。6.处理了“陆态网络工程”260个基准站4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和2000个区域站2期重复观测数据。以基准站的周数据作为输入,采用法方程组合得到了长期累积解,在X、Y、Z方向的内部精度分别为0.3 mm、0.5 mm、0.4 mm;获得了2000个区域站2009年、2011年的最小约束解,其点位标精度三个分量均优于2 cm;建立了ITRF2008与长期解间的转换关系,在X、Y、Z方向的平移参数分别为0.03 mm、17.25 mm、4.16 mm,旋转参数分别为0.278 mars、-0.150 mars、0.229 mars。7.利用我国1998-2009年10年数据获得的1070个点实测速度,构建了顾及板块运动的速度场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将拟合推估法与多面函数拟合法相结合构造了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扩大了拟合推估模型的应用范围。信号协方差矩阵经自适应因子调整后,外部精度有一定改善,较拟合推估法,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东方向精度从1.81 mm/a提高到1.76mm/a,北方向从1.78 mm/a提高到1.35 mm/a;采用正双曲面函数作为核函数时(平滑因子取10时),多面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稳定,东方向、北方向的精度为2.51 mm/a、1.77 mm/a;采用正三次曲面函数的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较拟合推估模型,外部检查点的东方向精度从1.81 mm/a提高到1.25 mm/a,北方向从1.78 mm/a提高到0.89 mm/a,但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的结果与核函数的选取有关。8.将相似变换作为坐标变换函数模型的趋势项,把模型变换后的残差看成随机场,针对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均存在误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顾及框架间误差的坐标转换拟合推估模型。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信号向量与观测向量的先验权比,构建了一种坐标变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算法,并将其应用于1980西安坐标系(XAS80)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坐标转换,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拟合推估的坐标变换结果精度明显优于相似变换结果和拟合推估变换结果,提高了坐标转换精度。9.针对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均存在误差、非公共点与公共点间存在相关性,以及转换系数矩阵中仅部分元素存在误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同时考虑框架内误差以及转换点间相关性的基准转换严密模型,该模型将公共点和非公共点联合处理,同时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和所有计算点的坐标转换值,推导出了新的严格坐标转换公式,该公式为传统坐标转换公式基础上增加一改正量的形式;进一步,推导了原框架和目标框架坐标的方差不一致情况下的坐标转换模型的自适应解法;最后,利用“陆态网络工程”2000个区域站的实测坐标进行坐标转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严密模型较传统坐标转换模型具有更高的坐标转换精度。
二、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5)中国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况 |
1.1 国家平面基准 |
1.2 国家高程基准 |
1.3 国家重力基准 |
1.4 国家空间大地网 |
1.5 野外基线长度基准和野外航摄检定场 |
2 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4~7] |
2.1 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发展 |
2.2 GPS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
2.3 GPS作为测高仪的应用 |
2.4 GPS等导航卫星的更新和发展 |
2.5 地球重力场研究 |
3 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8, 9] |
3.1 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 |
3.2 建立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目标和任务 |
1) GPS2000网和我国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12]。 |
2) 增加GPS2000网点的数量以达到一定的分布密度。 |
3) 增加我国GPS永久性跟踪站的数量和分布密度。 |
3.3 国家高程基准的现状和问题 |
3.4 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的任务[9] |
3.5 建设我国现代重力基准的任务 |
(6)中国大地测量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1.1 国家平面基准 |
1.2 国家高程基准 |
1.3 国家重力基准 |
1.4 国家空间大地网 |
1.5 野外基线长度基准和野外航摄检定场 |
2 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47] |
2.1 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发展 |
2.2 GPS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
2.3 GPS作为测高仪的应用 |
2.4 GPS等导航卫星的更新和发展 |
2.5 地球重力场研究 |
3 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8, 9] |
3.1 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 |
3.2 建立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目标和任务 |
3.3 国家高程基准的现状和问题 |
3.4 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的任务[9] |
3.5 建设我国现代重力基准的任务 |
(7)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2.1 地球参考框架的意义 |
1.2.2 全球地球参考框架 |
1.2.3 区域地球参考框架的现代化 |
1.2.4 我国地球参考框架的现代化 |
1.3 地球参考框架的研究进展 |
1.3.1 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 |
1.3.2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联合平差 |
1.3.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参考框架研究 |
1.3.4 结语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TRF 基准定义中的约束及其处理 |
2.1 参考框架确定的实质 |
2.1.1 参考框架确定的实质 |
2.1.2 控制网定位的自由度(参考框架的基准) |
2.2 自由网平差理论回顾 |
2.2.1 数学模型 |
2.2.2 秩亏法方程的最小范数解 |
2.2.3 秩亏法方程的拟稳解 |
2.2.4 经典自由网平差 |
2.2.5 自由网平差的基准 |
2.2.6 相似变换与自由网平差的基准变换 |
2.2.7 自由网平差的应用 |
2.3 自由网的参数加权平差与附合网平差 |
2.3.1 自由网的参数加权平差 |
2.3.2 附合网平差 |
2.4 松约束 |
2.4.1 引言 |
2.4.2 定义、模型及性质 |
2.4.3 测边网平差示例 |
2.5 参考系效应 |
2.5.1 内误差理论 |
2.5.2 参考系效应 |
2.5.3 参考系效应的计算(矩阵G 的确定) |
2.6 最小约束 |
2.6.1 引言 |
2.6.2 最小约束定义 |
2.6.3 最小约束举例 |
2.7 ITRF 的输入数据 |
2.7.1 空间大地测量的解集及约束处理 |
2.7.2 并址站上的联结测量 |
2.8 SINEX 文件的解析 |
2.8.1 SINEX 简介 |
2.8.2 SINEX 文件的约束 |
2.9 基于坐标模式的平差 |
2.9.1 基于基线模式平差的不足 |
2.9.2 基于坐标模式平差的优点 |
2.9.3 基于坐标模式平差的方法 |
2.9.4 利用GLOBK 所做的试验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RF 的原点、尺度和定向 |
3.1 ITRF 原点的本质 |
3.1.1 引言 |
3.1.2 各种TRF 的原点 |
3.1.3 质量负载引起的地心运动 |
3.1.4 采用的动态模型对实现ITRF 原点的影响 |
3.1.5 现实ITRF 原点的实质 |
3.1.6 用空间大地测量确定季节性地心运动的方法 |
3.1.7 结语 |
3.2 尺度与定向 |
3.2.1 尺度 |
3.2.2 定向 |
3.3 ITRF 与NNR 条件 |
3.3.1 引言 |
3.3.2 NNR 条件与ITRF 的实现 |
3.3.3 讨论 |
3.3.4 结束语 |
3.4 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 |
3.4.1 引言 |
3.4.2 全球参考框架的维持 |
3.4.3 区域参考框架的维持 |
3.4.4 对我国地球参考框架维持的看法 |
3.4.5 区域框架与全球框架联结的试验 |
3.4.6 结语 |
3.5 板块边界模型PB2002 及其对我国地块边界划分的思考 |
3.5.1 引言 |
3.5.2 PB2002 模型 |
3.5.3 对我国构造地块边界划分的思考 |
3.5.4 结语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RF2005 的实现 |
4.1 综合 |
4.2 联合平差 |
4.3 基准定义 |
4.3.1 基准定义的含义 |
4.3.2 ITRF 与IERS 的关系 |
4.3.3 基准定义的实现方法 |
4.4 ITRF2005 |
4.4.1 引言 |
4.4.2 ITRF2005 的输入数据及其数据联合处理策略 |
4.4.3 ITRF2005 基准的定义 |
4.4.4 ITRF2005 解结果 |
4.4.5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NSS 系统的参考框架 |
5.1 IGS 参考框架 |
5.1.1 IGS 的参考框架体系 |
5.1.2 IGS00 参考框架 |
5.1.3 IGS 的即时参考框架 |
5.1.4 非线性运动的处理 |
5.1.5 IGS 产品的获取程序 |
5.1.6 未来的改进措施 |
5.2 GTRF 参考框架 |
5.2.1 GGSP 简介 |
5.2.2 GTRF |
5.2.3 结语 |
5.3 北斗二代参考框架的思考 |
5.3.1 IGS00 和GTRF 的启示 |
5.3.2 对北斗二代参考框架的构想 |
5.3.3 要做的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的设想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globk 命令文件 |
2.glorg 命令文件 |
3、定义参考框架的站文件(stab_site.igs 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学术论文 |
三、科研课题 |
四、获奖情况 |
致谢 |
(8)面向CGCS2000的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
1.3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1.4 论文研究背景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现有坐标成果到CGCS2000 的转换 |
2.1 趋势分析 |
2.2 形变分析 |
2.3 可选的转换模型 |
2.4 部分测绘成果的转换方案 |
2.4.1 大地网数据库中的控制点的转换 |
2.4.2 纸质地形图的转换 |
2.4.3 数字地形图的转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最小曲率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 |
3.1 引言 |
3.2 最小曲率模型的原理 |
3.3 最小曲率方程 |
3.4 最小曲率模型建立格网的步骤 |
3.5 最小曲率编程实用公式 |
3.5.1 第1 套公式 |
3.5.2 第2 套公式 |
3.5.3 第3 套公式 |
3.6 实例分析 |
3.6.1 算法实验分析 |
3.6.2 与Surfer软件对比 |
3.7 与二维七参数模型的比较 |
3.7.1 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 |
3.7.2 转换精度的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几种模型在格网坐标转换中的应用与比较 |
4.1 各模型模型的应用原理 |
4.1.1 协方差推估模型的应用 |
4.1.2 多元回归模型的应用 |
4.1.3 加权平均模型的应用 |
4.1.4 多面函数模型的应用 |
4.2 各模型实验分析 |
4.2.1 转换过程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 |
4.2.2 协方差推估模型 |
4.2.3 多元回归模型 |
4.2.4 加权平均模型 |
4.2.5 多面函数模型 |
4.3 几种模型的相互比较及评估 |
4.3.1 转换过程控制参数的比较 |
4.3.2 转换精度的比较 |
4.3.3 模型难易程度的比较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坐标转换格网的布局与格网文件格式 |
5.1 坐标转换格网的布局 |
5.1.1 整体格网布局 |
5.1.2 子格网构建 |
5.1.3 实验验证 |
5.2 格网坐标转换文件格式设计 |
5.2.1 当前坐标转换格网的使用现状 |
5.2.2 格网文件格式 |
5.2.3 设计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格网坐标转换软件结构及功能设计 |
6.1 软件结构及功能 |
6.1.1 软件结构说明 |
6.1.2 软件功能介绍 |
6.2 数据格式要求 |
6.3 转换流程 |
6.3.1 创建格网文件摘要 |
6.3.2 输入内插点坐标和转换方向 |
6.3.3 确定格网 |
6.3.4 提取格网中的对应的改正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web的坐标转换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
7.1 系统设计 |
7.2 功能介绍 |
7.2.1 在线坐标转换 |
7.2.2 资料下载 |
7.2.3 用户管理 |
7.2.4 网站管理 |
7.3 关键技术 |
7.3.1 Web Service |
7.3.2 COM技术 |
7.3.3 技术应用 |
7.4 操作实例 |
7.4.1 实现步骤 |
7.4.2 部分实现代码 |
7.4.3 试验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最小曲率编程实用公式 |
最小曲率计算公式-第1 套公式 |
最小曲率计算公式-第2 套公式 |
最小曲率计算公式-第3 套公式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面向数字中国 建设中国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十五”大地测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建立测绘基准的历史回顾[1] |
二、建设现代大地基准的“十五”任务[3] |
1. 大地坐标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
2. 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 |
3. 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的“十五”目标和任务 |
4. 建立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统 |
三、建设现代高程基准的“十五”任务 |
1. 国家高程基准的现状和问题 |
2. 组织国家三期高程控制网的施测 |
3. 修订相应的水准测量规范和细则。 |
四、建设现代重力基准的“十五”任务 |
(10)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球参考框架研究进展 |
1.2.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进展 |
1.2.2 我国地球参考系及其框架进展 |
1.3 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系的发展 |
1.3.1 GPS卫星导航系统——WGS84 |
1.3.2 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GRTF |
1.3.3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PZ90 |
1.3.4 COMPASS/BDS卫星导航系统——BDS2000 |
1.3.5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框架的思考 |
1.4 多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数据融合处理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
2.1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模型 |
2.1.1 地固坐标系到惯性坐标系 |
2.1.2 GNSS观测模型 |
2.1.3 VLBI观测模型 |
2.1.4 SLR观测模型 |
2.1.5 不同技术比较 |
2.2 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
2.2.1 (抗差)最小二乘估计 |
2.2.2 (自适应)Kalman滤波 |
2.2.3 (抗差)方差分量估计 |
2.2.4 估计理论分析 |
2.3 多空间数据融合处理模式 |
2.3.1 基于观测信息的融合 |
2.3.2 基于法方程的融合 |
2.3.3 基于结果的融合 |
2.3.4 三种融合模式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基准约束及其影响 |
3.1 概述 |
3.2 不同基准约束及比较 |
3.2.1 基本理论 |
3.2.2 常用的基准约束 |
3.2.3 相似变换基准与重心基准的关系 |
3.2.4 未去除先验信息的影响 |
3.3 最小约束条件的最优选择 |
3.3.1 噪声对结果协方差的影响 |
3.3.2 基准点异常误差的影响 |
3.3.3 最小约束的最优选择 |
3.3.4 计算与分析 |
3.4 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双约束基准 |
3.4.1 双约束参数解向量 |
3.4.2 双约束模型理论分析 |
3.4.3 计算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融合模型 |
4.1 概述 |
4.2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数学模型 |
4.2.1 时变框架间坐标转换模型 |
4.2.2 同一技术测站坐标序列的组合 |
4.2.3 不同技术间测站坐标的组合 |
4.2.4 简单分析 |
4.3 多类观测多历元坐标序列的分步融合 |
4.3.1 同类观测多历元数据组合 |
4.3.2 多类观测长期解的数据融合 |
4.3.3 简单分析 |
4.4 不同技术多历元坐标序列的整体融合 |
4.4.1 整体融合模型 |
4.4.2 与分步融合解的关系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处理策略 |
4.5.2 长期解的整体精度分析 |
4.5.3 中国部分IGS站的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国家)参考框架建立的数据处理 |
5.1 概述 |
5.2 区域框架向参考框架靠拢的基准约束 |
5.2.1 区域框架建立中的基准约束方法 |
5.2.2 基准定义的基准点选择 |
5.2.3 基准点框架坐标对结果的影响 |
5.2.4 随机约束法和相似变换法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
5.3 基于法方程叠加的平差模型 |
5.3.1 基本模型 |
5.3.2 计算过程 |
5.3.3 计算与分析 |
5.4 “陆态网络工程”数据处理结果 |
5.4.1 基线处理 |
5.4.2 基准站数据处理 |
5.4.3 区域站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球参考框架维持的速度场模型建立 |
6.1 概述 |
6.2 多面函数法确定水平运动速度场 |
6.2.1 多面函数拟合法 |
6.2.2 核函数的选择 |
6.2.3 计算与分析 |
6.3 顾及板块运动的速度场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6.3.1 板块运动的拟合推估模型 |
6.3.2 顾及板块运动的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6.3.3 协方差函数拟合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水平运动速度场核函数配置模型 |
6.4.1 多面核函数配置模型 |
6.4.2 简单讨论 |
6.4.3 计算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顾及框架点坐标误差的框架转换模型 |
7.1 概述 |
7.2 坐标转换的自适应拟合推估模型 |
7.2.1 考虑框架间误差的坐标转换函数模型 |
7.2.2 自适应拟合推估解 |
7.2.3 算例与分析 |
7.3 坐标转换的联合模型 |
7.3.1 基本理论 |
7.3.2 联合模型解算方法 |
7.3.3 简单分析 |
7.4 方差不一致的自适应求解 |
7.4.1 公式推导 |
7.4.2 自适应因子确定 |
7.5 计算与分析 |
7.5.1 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
7.5.2 计算结果精度分析 |
7.5.3 不同先验方差的影响分析 |
7.5.4 小结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我国多普勒网和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方案的几点建议(提供讨论)[J]. 陈俊勇. 测绘学报, 1983(04)
- [2]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理论和应用[J]. 刘经南,刘大杰,崔希璋.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87(04)
- [3]关于我国天文大地网重新平差的思考[J]. 黄维彬.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1991(01)
- [4]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精度对联合平差的精度影响[J]. 刘经南,刘大杰. 测绘学报, 1985(02)
- [5]中国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若干问题[J]. 陈俊勇,文汉江,程鹏飞.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1(06)
- [6]中国大地测量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J]. 陈俊勇,文汉江,程鹏飞. 地球科学进展, 2001(05)
- [7]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D]. 张西光.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12)
- [8]面向CGCS2000的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及应用研究[D]. 郭充.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2)
- [9]面向数字中国 建设中国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十五”大地测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 陈俊勇. 测绘通报, 2001(03)
- [10]地球参考框架确定与维持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研究[D]. 曾安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