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明[1](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方啸天[2](2019)在《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作为近代出版业执牛耳者,在历史类书籍的出版上拥有丰硕成果,直接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更反映出以商务印书馆为典型的出版业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联,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也能在其中觅得线索。然而,学界涉及多零星碎语,不成篇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整理近代商务印书馆在历史类出版物上的重要成绩,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和影响,从而彰显商务印书馆的史学贡献以及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全文除绪言、结语外,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章。第一章论述在近代主客观因素驱动下,商务印书馆具有盎然生命力与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近代史学在历史叙事方式上的发展需求和商务印书馆应对这种需求所做的有效实践。第二章通过阐述张元济与王云五各自领导的史籍出版道路,总结商务印书馆在整理史籍方面的成绩,并讨论这些史籍成果与近代史家间的互动反馈。第三章依据近代中西史学交汇的文化背景,叙述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外国史着作的变化,以及出版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与年谱的新突破,并着重论述何炳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类书籍上所作的贡献。第四章根据近代历史学分科分工的特点,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大学丛书”与这一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两种丛书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第五章从多元出版的角度出发,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和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为代表的工具书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
郝斌[3](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提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高莹[4](2011)在《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人才,是强国、富民、兴党的重要资源。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各类领导人才‘的竞争。党政领导人才由于身处党政领导岗位、肩负领导职责,因此是领导人才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部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活跃在政治领域之中,步入各级各类党政领导岗位之上,甚至在高层党政领导岗位上也闪现出更多女性的身影。这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成果,是女性参政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受文化、观念、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占中国人口近半数的女性群体相比,女性党政领导人才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不尽人意。作为党政领导人才和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党政领导人才能否得到科学、有效、合理的开发,对能否充分挖掘女性人力资源、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全文正是围绕21世纪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展开论述。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全文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了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对女性领导人才‘的概念进行了具体界定,详细阐述了女性领导人才的基本内涵、性别特质和领导优势。之后,分别对国内不同时期女性领导人才的特征和国外着名女性政治家的特质进行了考察与比较,并以个别典型案例佐之。第二章,主要是从理论上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进行分析。首先,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涵义进行界定,并对其所包涵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其次,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和妇女参政的思想,以及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中关于女性解放和女性全面自由发展的积极内容。最后,对中国共产党90年来培养和选拔女性干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阶段的历史考察。第三章,是基于现实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进行的分析。21世纪,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是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所在的现实环境,又为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尽管如此,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即宏观开发不够、中观开发不足和微观开发不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传统文化和性别偏见的现实影响、党政领导人才选任机制的不完善、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选任制度或政策理解或执行的偏差、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和女性个体因素的制约等。第四章是本文的关键所在,通过前文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21世纪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基本路径。第一,确立女性党政导人才开发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与重点,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发确立宏观上的指南。第二,从文化和观念的角度,通过对男女平等真实意蕴的阐释对传统性别文化糟粕的摒弃,最终引导形成有利于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性别文(?)第三,就外部环境而言,优化包括女性党政领导人才成长的制度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组织环境在内的各种成长环境。第四,做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预测与规划,完善和新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和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等,制度上保证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第五,全面提升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综合素(?)从根本上保证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
陈伟扬[5](2016)在《中古彭城刘氏宗族的变迁》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依据正史、墓志、谱牒等诸多文献资料,着重研究了彭城刘氏在中古时期的盛衰变迁,共分五章。本文考察了刘氏源流和彭城刘氏的谱系始祖。笔者认为,班固所撰《汉书》为汉室“正名”而整合有关刘氏源流的记述,构建了刘邦源自刘累之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两汉时期,诸多刘氏分封至楚,其中楚元王刘交影响最大。中古士族为体现世系绵长的家族特征,都极力构建高贵显赫汉魏人物为先祖,笔者发现,彭城刘氏也不例外,基本追溯楚元王为谱系始祖,并写入了官方谱牒和正史之中。本文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彭城刘氏升降的过程。笔者认为,彭城丛亭里刘氏在东汉末年从宗室向名士转换,依靠家传学术和地方声望进入士族阶层,其后刘畴、刘隗因两晋之际的政局动荡而相继陨落,使得彭城刘氏的门第旁落。永嘉之乱以降,彭城刘氏支系基本按南北双线脉络发展。“彭城四刘”衣冠南渡,后经地位升降、内部转型等,最终消亡。丛亭里刘氏则主体滞留乡里,通过个人才学、乡里基础、士族网络三者的合力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北朝的集体性复兴。本文探讨了隋唐时期彭城刘氏的兴衰和特征。笔者认为,丛亭里刘氏成为这一时期彭城刘氏唯一的着房,主要分为刘敏支和刘僧利支。刘敏支依靠宗族势力成为李唐政治新贵,频繁与李唐皇室以及功臣勋贵联姻,又因此而遭受政治迫害,反映出政治婚姻作用的两面性;刘敏支在唐初依旧归葬彭城,在武周时期受政治迫害而失去了彭城祖产,最终定居两京地区。刘僧利支继承北朝以来的家学,至刘知几成为博通经史的名儒,后受安史之乱的冲击,在刘知几孙辈这一代家学趋于衰微;刘僧利支自中唐开始逐渐定居于洛阳,不过刘知几后代晚唐时依旧归葬于彭城,在地方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突破了以往唐代士族迁徙的固有认识。本文还揭示了中古彭城刘氏郡望延绵不绝,成为诸刘首望的过程和缘由。笔者认为,由于郡望的边界从六朝时期的严格和封闭,走向唐代的开放和扩大,彭城刘氏逐渐成为了同姓共望,各色刘姓人群以伪冒郡望、改易谱系的方式标榜彭城郡望,甚至北方胡族也改易姓氏,冒袭彭城刘氏,反映出中古郡望内涵和功用的重要变化。此外,本文列有两个附录,其中附录一《中古彭城丛亭里刘氏世系图》,对彭城丛亭里刘氏在汉唐之间长达近九百年的世系情况作了较为系统地整理,有助于更直观地认识彭城刘氏的演变轨迹。
方桂香[6](2009)在《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 ——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案》文中认为本论文以1967年至1983年新加坡华文日报《南洋商报》的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和《窗》的缩微胶卷原始材料,对出版期12年的副刊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复以1969年至1974年共61期(跨5年4个月)的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的具体文本分析,组成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一幅历史风貌广阔的图景。论文总共为搜集到的缩微胶卷原始材料做了84个统计图表。因此,论文每一章的分析与论述都有统计数字为依据,也就是在有力的数字基础上说话。本论文是新加坡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并大规模论述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30万言博士论文。它把横跨12个年头的最重要现代主义文学报刊巨细糜遗一网打尽,为这块尚无人涉足的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处女地开拓了蹊径。这个研究有力说明这些现代主义文学报刊有别于新马当时的现实主义文学报刊,也有别于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报刊。论文详尽地展示梁明广和陈瑞献这两位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人自成一格的思想导向与文艺理论,以及译着与创作。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不是要以一段文学运动的历史,来证明一套特定文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换句话说,不是先有理论才去寻搜历史的证据。情况刚好相反,论文的研究使命是在于把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楚,同时也理出运动的发起与进行过程中,发动与推动者的所思所想,间中也以现代性,文化传译与文化生产场域等相关理论,来确认这场运动及其作品的切合时宜、重要意义以及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个前提,论文以时长12年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化生产场域为个案,从故纸堆中挖掘出千头万绪的原始材料,然后通过综合、归纳、统计、演绎、比较与评价等研究方法,再加上历史当事人的佐证,来为这段历史整理出一个客观的总图象。
余巧英[7](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虞文梁[8](2017)在《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研究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文中提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同时,发展中所产生的矛盾交错耦合,对我国总体国家安全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国民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业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一种安全的状态,还包括持续保障安全的综合能力。作为社会防卫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理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刑法是否应该对国家安全予以保障,而是如何更好地对国家安全实施保障。同时,出于人权保障的需要,防止涉及国家安全的公权力被滥用,国家安全法治应运而生。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免于危险、威胁和恐惧等,不仅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更是因应我国当前的现实迫切需要。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维逻辑,本文主要围绕“概念体系、历史沿革、国外借鉴、当前现状及缺憾、理论体系、规则体系、治理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导言部分主要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刑事法律对国家安全保障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本文将采取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概述,包括安全、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概念;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目标、功能、范围和内容等。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刑事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包括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发展。第三章为美俄等国不同时期的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立法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四章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角度对当前刑事法律进行系统性梳理,并探讨当前刑事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了刑法的安全价值理论及其地位、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理论构建等内容。第六章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国家安全法》在整个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中的定性和定位问题,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讨论了法律的完善建议。第七章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治理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了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治理原则、治理对象、国家安全法治的途径及司法适用问题等,讨论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刑事保障的法治体系。本文从体系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的角度,系统讨论了刑法对国家安全的保障所应提供的立体性支持,在总体国家安全局势愈加复杂,当前国家安全法治处于“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关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应对意义。
张文超[9](2006)在《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初探》文中认为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双向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伦理道德与政治相互交柔、渗密不分。本文就是针对该种情况,分别从基本概念(“仁”、“礼”)及其关系;哲学起点(人皆有道德属性且倾向善);社会政治理想(理想社会:以“仁”为本质特征的“大同”;现实社会:以“礼”为本质特征的“小康”);伦理道德与政治之关系(从道德与刑政的关系——“德”主“刑”辅、政治的实施过程——道德修养和感化、君臣关系——不只是权力制约关系,而且主要是道德调节关系三个方面说明: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政治是伦理的旨归、目的、服务对象和得以提升的途径。);治国方针(“德治”:内在主导;“礼治”:外在辅助);领导方式(通过在上位者的“正己”、“修己”;道德教化、感化和举贤、任贤以实现“无为而治”。):治国目的(通过“庶民”、“富民”、“教民”达到“安百姓”的目的)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学说中的政治伦理思想做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它虽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在现实仍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极强的借鉴性。我们应在尽可能遏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的同时,又积极汲取和弘扬其积极因素,以促进社会主义“德治”体系的构建。
吉勇夫[10](1993)在《《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文中指出 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领导人才学概论》,是王元瑞同志近年来研究领导人才学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他在这一研究领域里的一次新突破。 过去,几乎所有的人才学论着,包括王元瑞同志本人已经出版的几部专着,大都从人才成长的内外在因素入手,去研究和探索人
二、《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成长环境及近代史学发展需求 |
第一节 作为新式出版平台的有利环境 |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
二、传统书业的没落 |
三、上海地区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 |
第二节 近代史学发展的客观因素 |
一、历史叙事方式的改变 |
二、商务印书馆新编历史教科书的有效实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史籍出版意识的变化 |
一、出版史籍的殷鉴救亡意识 |
二、自觉保存古代史学成果的意识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史籍出版双轨及其史学价值 |
一、张元济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二、王云五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三、商务印书馆出版史籍与史家反馈互动 |
第三章 中西交汇下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外国史着作出版的不断成熟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人物传记出版上新的突破 |
一、《少年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史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三节 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历史类书籍的出版 |
一、何炳松重视西洋史学着述的出版方向 |
二、何炳松主编《史地小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四章 分科分工下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史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史学酝酿 |
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组稿与来源 |
三、《中国文化史丛书》史学价值及意义 |
第二节 “大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大学丛书”的前期酝酿 |
二、“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质量的两重保证 |
三、“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的高质量 |
四、“大学丛书”的史学意义 |
第五章 杂志、工具书的出版及其史学贡献 |
第一节 《东方杂志》及其史学价值 |
一、史学史及史学方法研究类成果 |
二、中国史研究类成果 |
三、世界史研究类及其他成果 |
四、《东方杂志》的史学意义 |
第二节 出版工具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题的研究意义 |
二、本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性领导人才的界定及特征考察 |
第一节 女性领导人才的界定 |
一、女性领导人才的基本内涵 |
二、女性领导人才的性别特质 |
三、女性领导人才的领导优势 |
第二节 国内不同时期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特征考察 |
一、计划经济时期,"革命型"、"知识型"、"劳动型"并存 |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型"趋向主导 |
第三节 国外着名女性政治家特征考察 |
一、欧洲国家 |
二、美州国家 |
三、亚洲国家 |
四、非洲和大洋洲国家 |
五、中外政坛女性的比较 |
第二章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涵义和内容 |
一、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涵义 |
二、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内容 |
第二节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妇女解放及妇女参政思想 |
二、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积极内容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选拔女性干部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
一、1921年-1949年,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萌芽阶段 |
二、1949年-1976年,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全面启动和曲折发展阶段 |
三、1977年至今,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良性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现实分析 |
第一节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现实背景 |
一、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呼唤人才 |
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并实施 |
三、新一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业已启动 |
第二节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宏观开发不够 |
二、中观开发不足 |
三、微观开发不力 |
第三节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文化及性别偏见的现实影响 |
二、党政领导人才选任机制的不完善 |
三、对女性党政领导人才选任制度或政策理解或执行的偏差 |
四、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 |
五、女性个体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
第四章 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确立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与重点 |
一、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基本原则 |
二、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战略目标及重点 |
第二节 引导形成有利于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性别文化 |
一、理解"男女平等"的真实意蕴 |
二、引导形成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 |
第三节 优化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成长环境 |
一、优化女性领导人才成长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
二、优化女性领导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
三、优化女性领导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 |
第四节 完善和创新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的科学机制 |
一、做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预测规划 |
二、完善和创新女性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三、完善和创新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 |
四、完善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后备力量选拔培养机制 |
第五节 全面提升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的综合素质 |
一、不断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
二、克服性别弱点,培育凸显女性魅力的领导风格 |
三、善于处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古彭城刘氏宗族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观点 |
第一章 中古彭城刘氏的先祖与谱系记述 |
一、刘氏源流 |
二、刘氏封楚 |
三、六朝以来的先祖记述 |
第二章 魏晋南朝彭城刘氏的门第变迁 |
一、魏晋丛亭里刘氏声名浮沉 |
二、晋宋之际的“彭城四刘” |
三、齐梁时代的安上里刘氏 |
第三章 北朝彭城丛亭里刘氏的复兴 |
一、“平齐民”刘芳的崛起 |
二、地方势力的凝聚 |
三、士族网络的拓展 |
第四章 隋唐社会变迁与彭城刘氏的兴衰 |
一、彭城刘氏的门第与婚姻关系 |
二、彭城刘氏的家学传承 |
三、彭城刘氏的卒葬迁徙 |
第五章 中古彭城刘氏由郡望到姓望的演变 |
一、刘氏诸郡望的变化 |
二、彭城刘氏由郡望到姓望的形成过程 |
三、“制作”谱系:北族冒袭彭城刘氏的个案考察 |
结语 |
附录一 中古彭城丛亭里刘氏世系图 |
附录二 中古彭城刘氏墓志汇编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 ——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开拓性 |
第二章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特殊人文历史情境 |
第一节 现代性与西方自由思潮对新加坡现代主义文学推动者的陶冶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对新加坡现代主义文学推动者的启发 |
第三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新加坡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语 |
第三章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新加坡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新加坡华文文学思潮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新加坡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变 |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左翼政党的政治武器 |
第五节 革命现实主义文史家的偏颇 |
第六节 革命现实主义的式微 |
第七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70年代从边缘突围到中心 |
第八节 结语 |
第四章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概况 |
第一节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是文化传译的佳例 |
第二节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
第三节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 |
第四节 现实主义文学的僵化与"六八世代"现代主义作家的崛起 |
第五节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推动者的文艺理论与思想 |
第六节 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推动者的革新策略 |
第七节 结语 |
第五章 梁明广与陈瑞献的成就及对新加坡文学的贡献 |
第一节 梁明广: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最重要的推手 |
第二节 陈瑞献: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最重要的作家 |
第三节 陈瑞献把在新加坡掀起的现代主义文学风潮带到马来西亚 |
第四节 五月出版社丛书是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作品结集 |
第五节 为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经典定位:以陈瑞献作品为案例 |
第六节 结语 |
第六章 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版分析 |
第一节 《文艺》计刊载193个作者共605篇作品 |
第二节 梁明广编版的"二不主义"透出冲决平庸的远见 |
第三节 《文艺》发表量最高的作家陈瑞献领先带动风气 |
第四节 《文艺》其他主要作家与作品概览 |
第五节 《文艺》其他主要作家作品选析 |
第六节 《文艺》版面穿插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独特人物线描 |
第七节 结语 |
第七章 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丛》版分析 |
第一节 《文丛》编者目标明确引领读者望向世界文化窗口 |
第二节 梁明广编《文丛》侧重政治、侦探、幽默与电影的译介 |
第三节 陈瑞献编《文丛》侧重书评、访谈与文学艺术作品的译介 |
第四节 《文丛》平等重视本地作家的创作 |
第五节 《文丛》版面设计的精美创意引人注目 |
第六节 结语 |
第八章 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咖啡座》(1978年-1983年)与《窗》(1979年-1980年)版分析 |
第一节 《咖啡座》与《窗》为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开启新窗口 |
第二节 陈瑞献的艺术与文学的互动是现代主义创作的新天地 |
第三节 《咖啡座》推出13个新颖的最短栏目 |
第四节 陈瑞献在《咖啡座》与《窗》从纯文学走向多元文艺创作 |
第五节 梁明广在《咖啡座》与《窗》发表科幻、侦探、推理多元文类作品 |
第六节 《咖啡座》与《窗》积极推广幽默文艺 |
第七节 《咖啡座》与《窗》其他重要作者作品概览 |
第八节 《窗》作品统计分析及选摘 |
第九节 结语 |
第九章 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分析 |
第一节 《蕉风》革新成为新马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另一重镇 |
第二节 《蕉风》发表新马作者的大量作品中仍以诗歌为主轴 |
第三节 《蕉风》的翻译文学是新马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特殊风景线 |
第四节 《蕉风》的专号、专题、专辑以及《蕉风文丛》特色鲜明 |
第五节 马来西亚华文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编者与作者 |
第六节 结语 |
第十章 结论: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总体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8)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研究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概述 |
第一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概念 |
一、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概念界定 |
二、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内容 |
一、传统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 |
第三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理论基础 |
一、安全价值 |
二、自由价值 |
三、秩序价值 |
第二章 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清以前国家安全刑法保障发展 |
一、奴隶社会时期 |
二、封建社会时期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国家安全刑法保障发展 |
一、建党初期 |
二、井冈山时期 |
三、延安时期 |
第三节 建国以来国家安全刑法保障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后 |
第三章 域外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及借鉴 |
第一节 以美国、英国、以色列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一、美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二、英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三、以色列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第二节 以俄罗斯、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一、俄罗斯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二、德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现状 |
第三节 域外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借鉴 |
一、强化国家安全刑事政策一体化的运用 |
二、在国家安全保障中协调好国家安全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
三、设计好国家安全法治的运行体系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现状及缺憾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 |
一、战争与革命国家安全观 |
二、和平与发展国家安全观 |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现状 |
一、我国国家安全观评述 |
二、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立法现状 |
三、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司法现状 |
第三节 当前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缺憾 |
一、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观念缺憾 |
二、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立法缺憾 |
三、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实践缺憾 |
第五章 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体系的理论诉求 |
一、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发展需要 |
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发展需要 |
三、依法治国的现实发展需要 |
第二节 构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历史选择 |
一、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模式发展 |
二、构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必然性 |
三、构建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 |
二、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指导原则 |
三、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理论体系的应有内容 |
第六章 我国家安全刑法保障规范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立法模式的选择与确立 |
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
二、立法模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 |
一、宏观方面的立法完善 |
二、微观方面的立法完善 |
第七章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治理原则 |
一、法定原则 |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三、行为主义原则 |
第二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治理路径 |
一、社会路径 |
二、技术路径 |
第三节 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的司法适用 |
一、犯罪主体扩张化问题 |
二、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 |
三、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问题 |
四、国际引渡问题 |
附录:本文研究所搜集的国家安全犯罪案例样本汇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仁” |
一、“仁”的道德含义 |
二、“仁”的政治含义 |
第二节 “礼”、“乐” |
第三节 “仁”、“礼”之关系 |
第二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的哲学起点 |
第三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社会政治理想 |
第四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伦理道德与政治之关系 |
第一节 道德与刑政:德主刑辅 |
第二节 政治的实施过程: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 |
第三节 君臣之间:不只是权力制约关系,而且主要是道德调节关系 |
第五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治国方针:德治、礼治及其关系 |
第一节 德治:内在主导 |
一、孔子“德治”思想的提出 |
二、“德”的思想内涵和政治含义 |
三、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孔子之“德治”思想与西周之“德治”思想的区别 |
第二节 礼治:外在辅助 |
一、孔子“礼”含义的再探讨 |
二、孔子“礼治”思想的提出 |
三、“礼”的思想内涵和政治含义 |
四、孔子建立“礼治”社会的主要措施 |
五、孔子对“礼”及“礼治”思想的改革和创新 |
六、“礼(治)”与“德(治)”的异同点 |
第六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领导(治国)方式:无为而治 |
第七章 孔子政治伦理观中的治国目的:“安百姓” |
第一节 “庶民” |
第二节 “富民” |
第三节 “教民” |
【总论】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D]. 方啸天. 扬州大学, 2019(02)
- [3]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4]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 高莹.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2)
- [5]中古彭城刘氏宗族的变迁[D]. 陈伟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6]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 ——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案[D]. 方桂香. 厦门大学, 2009(11)
- [7]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8]我国国家安全刑法保障研究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D]. 虞文梁. 武汉大学, 2017(06)
- [9]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初探[D]. 张文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
- [10]《领导人才学概论》评介[J]. 吉勇夫. 党校科研信息, 1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