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的前三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任保平[1](2015)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文中认为对1952—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量化是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遗产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发展中国家1952—197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比较落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排名也并不十分靠前,但在相继考虑了经济遗产和外部环境后,中国的综合排名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外部环境对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王宇轩[2](2016)在《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设计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设计研究的关注甚少,对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上海艺术设计的研究则更显不足,这一段历史几乎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设计史写作中的空白。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由于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加之意识形态的骤变使原本与市场经济具有密切关联的艺术设计受到极大抑制。然而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这一段时期并未消解,反而体现出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独特发展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保持了基本稳定的规模,这支具有较高水平的轻工业艺术设计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新政权的稳定、社会改造、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因城市环境、历史背景、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具有多面手特色,这为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特征在这一时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则在这三十年中处于一个波折不断的时期,然而面对社会对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得强烈需求,上海在缺乏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院校与学术权威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由多方面开展,更为自由、灵活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工作模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包括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对外贸易、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且后两者所占据的比重超过前者,轻工业艺术设计在这一时期并未像其他艺术门类一般深陷政治化的语境中。轻工业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一时期多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但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仍旧在总的原则下尽可能地追求“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最初因分散与重复化的管理造成人力的浪费,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陷入较为僵化的境地,后在轻工业艺术设计体系自我纠正下,转变为更集中与专业化的领导体制,合理运用资源开展工作,继而重新回归更高效、可行的管理方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任务分配、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工作评价等具体工作环节的支撑下,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形成这一机制基本的运转形态,具有稳定的良性发展、外向型的影响力、在新时代下形成的“自我”面貌与发展动力等工作机制特征。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通过技术化、规模化、国家化等特征在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与时代社会生态联系更紧密、与更广阔的人民群众生活相关联等方面体现出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延续了“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风格。
刘伟,吴友全[3](2016)在《政治过程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功能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政治过程的理论视域,可以发现群众路线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演化。在革命时期,群众路线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利益的聚合,并成为政策执行和政治动员的手段。在建国后三十年的政治中,群众路线成为领导人政治表达、权威建构及调控内输入模式弊端的工具。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中,内输入模式受到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群众路线的再运用,一方面打开制度之门,实现从内输入到有限政治参与的转变,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用来调适自身以应对治理挑战,同时重塑国家、政党、社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新的政治平衡。群众路线是当代中国政治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只要中国政治未实现充分的制度化,弹性化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发掘政治空间并发挥作用,因此是当代中国政治可资利用的的宝贵传统。
李琳[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按照从考察历史到分析内容再到回应现实的思维路径,运用史论结合、历史比较、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基本类型;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建构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本文不走就消费价值观研究消费价值观的路子,而是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这面棱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的解构和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进行学术探究和理论考量。具体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是: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状况为历史前提,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消费主体以及消费方式的变迁为研究背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剖析这种变迁对个人、社会、自然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的深刻影响,以此为基础建构适应人与人的协同发展、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消费价值观。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社会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因素、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入手,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状况,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以及建构科学消费价值观提供参照背景和逻辑前提。其次,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消费主体、消费方式变迁过程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生存型消费价值观逐渐式微,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价值观呈上升趋势。“黜奢崇俭”的传统节俭型消费价值观向“量入为出”的现代节俭型消费价值观转变;奢侈型消费价值观、享乐型消费价值观、炫耀型消费价值观开始出现。然后,通过分析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回答了“凭借什么支撑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和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西方先进消费理念,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最后,在理性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建构以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和西方先进消费理念为理论资源,以公平、适度、绿色、人本为核心理念,以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的统一、人类发展与自然延续的统一、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统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为根本原则的科学消费价值观。
刘伟[5](2009)在《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文中指出在国家建设理论的视野下,建国后的六十年,也就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六十年。这六十年,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走过的道路,既与普遍意义上的国家建设有相通之处,更具有中国的独特个性,值得我们在今天深入反思。进一步细分,大致可以将这六十年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国家政权建设在两大阶段分别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但这两大阶段之间因为诸多机制的支撑实现了平稳转换。历史发展到今天,仍有必要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思考未来我国的建设之路。
李放春,李怀印,江旷,丛小平,赫艾琳,安舟,戴震,邱林川,韩孝荣,南和志,夏亚峰,马佳士[6](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新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皆其来有自,这里不仅存在"两个三十年"的关系问题,而且还存在"三个三十年"的关系问题(1919—1949年、1949—1979年、1979年至今)。我们应该更为自觉地建构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观,以理解中国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历程。对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新思考,旨在揭示"两个三十年"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前后"两个三十年"所代表的发展维度并举兼容。为此,2016年10月8日本刊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东亚研究中心在奥斯汀联合举办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新思考"的第十四届开放时代论坛,来自美国、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近二十位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讨论,其中多数为正在由荷兰博睿(Brill)学术出版社出版的Rethinking Socialism and Reform in China英文书系(《开放时代》精选本,计划出15卷,首卷已正式发行)编委会成员。论坛期间举行了该书系的首发式。与会者从中国革命、城乡经济社会、治理、妇女、媒体、外交等角度全方位检讨了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路径及其当代意义。本专题为与会者根据现场发言内容整理出的一组笔谈。
胡宗山[7](2009)在《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基本经验与未来转型——一项内政外交相互关系视角的观察》文中提出理解新中国六十年外交基本经验需要从内政外交相互关系视角予以观察。60年来,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同时把独立自主与广交朋友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外交,同时把和平外交与捍卫核心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力更生,同时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国内属性、自我认知和国际角色间互构关系变化所产生的不同逻辑结果是导致新中国六十年外交变与不变的根本原因。新中国外交六十年是内政决定外交,外交影响内政,内政外交互动与互构的六十年。但传统的内外关系模式可能会限制中国外交转型,因而未来的中国外交有必要建树一种新型内政外交关系,制定以统一国家利益为基点的外交总体战略,以履行中国未来责任大国身份为目标,实施外交转型。
闫美方[8](2016)在《“中国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能否被全面、客观地认识,关系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能否被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否得被理解和支持。将前后两个三十年放入“中国梦”的视角下进行探析,不难发现,这两个三十年不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致力于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的一场“接力”。学术界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进行了大量研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认识。但,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缺乏从“中国梦”的视角对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国梦”为主线,从中国道路的不断开辟、中国精神不断弘扬、中国力量的持续汇聚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和物质的持续建设来审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有利于深化人民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认识。正文主要框架由三大部分内容构成。第一大部分对中国梦的提出、概念和实现路径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对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进行了界定,简要分析了两个三十年的各自阶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第二大部分以“中国梦”为视角较为全面地、系统地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以及从社会主义制度和物质持续建设这四方面分析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首先,从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探索原则和探索内容的连续性来论述中国道路的连续探索;其次,从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的不断充实、弘扬途径的不断拓展来论述中国精神的不断发展;再次,从中国核心力量、依靠力量和联合力量的不断凝聚来论述中国力量的持续汇聚。最后,从我国制度建设和物质层面的不断发展来论述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物质财富的持续积累。通过对这四方面的展开论述,系统呈现出前后两个三十年对实现“中国梦”所做的接力贡献。第三大部分通过归纳得出前后两个三十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同时得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即: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要正确地看待历史,坚持“两个不能否定”的论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卢钟锋[9](1999)在《回顾与总结: 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文中研究说明
吴建伟[10](2009)在《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中指出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前后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就实践而言,前三十年的实践是后三十年实践的前提,后三十年的实践是前三十年实践的发展;就理论发展而言,如果后三十年的理论创新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史"的话,前三十年的理论探索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前史";就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而言,离开前后任何一个三十年,都很难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格局。
二、《科学》的前三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的前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性描述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特征 |
(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遗产状况 |
(四)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部环境描述 |
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评价体系 |
(一)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数的计算 |
1.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2.基础指标与方面指数的权重确定单个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信 |
三、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 |
(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测度结果及排序 |
(二)对测度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四、结 论 |
(2)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与研究现状述评 |
一、设计史研究类 |
(一)对史实的叙述 |
(二)对问题和现象的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二、对“机制”概念的研究 |
三、设计类学科中运用“机制”概念的研究 |
四、材料文献类 |
(一)专史 |
(二)回忆录、口述史 |
(三)档案文献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Design在中国含义的演变 |
一、图案 |
二、工艺美术 |
三、艺术设计 |
第六节 本文对“艺术设计”概念的运用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轻工业艺术设计的转型期 |
第一节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 |
一、新中国成立前市场经济在上海的发展 |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新形态 |
第三节 转型期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体制 |
第二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构成 |
第一节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规模与分布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的总体分布状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规模变化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收入 |
一、私营艺术设计人员 |
(一)公私合营前 |
(二)公私合营后 |
二、国营单位“体制内”艺术设计人员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的多面手特色与跨领域构成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形成背景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的利弊 |
第三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
第一节 高等美术教育的空白 |
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尾声 |
二、专业院校断层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三、轻工业系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兴办 |
第二节 专业美术院校的短暂复兴 |
一、“两校”成立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两校”轻工业艺术设计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文革”时期“非常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一、“工、农、兵”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停滞中发展的传统工艺教育 |
第四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组织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服务的对象 |
一、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艺术设计 |
二、商业贸易领域艺术设计 |
(一)对内贸易 |
(二)对外贸易 |
三、轻工业及日用品艺术设计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领导与管理体制 |
一、轻工业系统所属单位 |
(一)行业间分门别类的艺术设计领导体制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管理体制变革 |
二、个人参与 |
三、专业艺术设计机构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标准与体系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标准 |
(一)民族风格探索 |
(二)“适用、经济、美观” |
(三)“多快好省” |
(四)文艺革命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体系 |
第五章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成型与延续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建立 |
一、工作机制运转的基本形态 |
(一)任务分配 |
(二)队伍建设 |
(三)人员管理 |
(四)工作评价 |
二、工作机制运转的特点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现代性”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内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基本特征 |
(一)技术化 |
(二)规模化 |
(三)国家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附录: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大事记(1949-1978) |
致谢 |
(3)政治过程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功能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既有研究不足与本文的理论视角 |
二、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聚合、动员与执行 |
三、建国后前三十年的群众路线:表达、建构与内输入 |
(一)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内输入政治过程 |
(二)群众路线对政治过程的弹性化调控 |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路线:调适与平衡 |
(一)调适:从内输入到有限参与 |
(二)平衡:重新运用群众路线 |
五、结语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消费 |
二、消费价值观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回眸与反思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社会背景 |
一、物质资源相对匮乏,人口极度膨胀 |
二、“生产”成为社会建构的“主轴” |
三、“消费”围绕“生产”的逻辑进行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经济基础 |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
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
三、“低工资政策”与“低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政治因素 |
一、消费制度的安排 |
二、政治主体性的塑造 |
三、思想革命化的实施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文化氛围 |
一、传统消费价值观的传承 |
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
三、“以节俭为美、以吃苦为乐”观念的培养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
一、从消费需要角度:生存型消费价值观 |
二、从消费文化角度:传统节俭型消费价值观和大众型消费价值观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 |
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主体的重塑 |
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结构的转型 |
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需要的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地位的变化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方式的变迁 |
一、“双轨”时期(1978 年-1992 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变迁 |
二、“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变迁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抽象分析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具象分析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及理论资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哲学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生态思考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理论资源 |
一、以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作为理论继承 |
二、以西方先进消费理念作为理论借鉴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理性思考 |
一、价值危机: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反向 |
二、生态危机:无限需要与有限资源的矛盾 |
三、社会危机: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的对立 |
四、人的危机: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矛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根本原则 |
一、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的统一 |
二、人类发展与自然延续的统一 |
三、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统一 |
四、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
一、公平:实现人与人的协同发展 |
二、适度:实现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
三、绿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 |
四、人本:实现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 |
结语:超越消费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5)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国家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其适用性问题 |
二、对前三十年的检视 |
(一) 开国大典与抗美援朝。 |
(二) 全能体制与政治主导。 |
(三) 城乡分治与资源提取。 |
(四) 政治运动与破坏官僚。 |
(五) 阶级话语与抽象解放。 |
三、对后三十年的检视 |
(一) 香港回归与澳门回归。 |
(二) 政治分权与经济主导。 |
(三) 城乡沟通与开放社会。 |
(四) 法治国家与官僚治理。 |
(五) 公民话语与个体解放。 |
四、前三十年向后三十年转换的中间机制 |
(一) 宏观政治框架的总体掌控。 |
(二) 由毛泽东奠定的分权基础。 |
(三) 经济自由化与社会自由化。 |
(四) 组织化社会与社会再组织。 |
(五) 全面分权基础上的规范化。 |
五、未来展望:建设成熟的现代国家 |
六、结语 |
(7)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基本经验与未来转型——一项内政外交相互关系视角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政外交互动视角的六十年外交基本经验 |
1. 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 同时把独立自主与广交朋友结合起来。 |
2. 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外交, 同时把和平外交与捍卫核心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
3. 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力更生, 同时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
二、国内属性、自我认知、国际角色的互构与新中国外交变化 |
三、内政外交相互关系与未来外交转型 |
四、结论 |
(8)“中国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中国梦”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
(一)“中国梦”的由来 |
1.中国梦理论的提出 |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 |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
1.“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界定 |
2.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之间的关系 |
(四)“中国梦”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关系 |
1.前三十年是“中国梦”的奠基阶段 |
2.后三十年是“中国梦”的腾飞阶段 |
二、中国梦视角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多维呈现 |
(一)中国道路的连续探索 |
1.探索历程:从探索任务的提出到探索任务的基本完成 |
2.探索原则: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3.探索内容:从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中国精神的不断发展 |
1.中国精神核心内涵的不断充实:从爱国主义到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
2.中国精神的弘扬途径的不断拓展 |
(三)中国力量的持续汇聚 |
1.核心力量:从坚持党的领导到党建科学化 |
2.依靠力量:从工农联盟到民族大团结 |
3.联合力量:从联合知识分子到更广泛的联合 |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物质财富的持续积累 |
1.制度:从搭建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到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
2.我国社会主义物质财富: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小康 |
三、中国梦视角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特点和启示 |
(一)中国梦视角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特点 |
1.前后两个三十年具有明显连续性特点 |
2.前后两个三十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
(二)中国梦视角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启示 |
1.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
2.实现中国梦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实现中国梦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4.要坚持“两个不能否定” |
5.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回顾与总结: 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新中国历史学的前三十年 |
(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占主导的新中国历史学 |
(二) 新中国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
(三) 新中国历史学的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 |
(四) 新中国历史学的曲折与转机 |
三、新中国历史学的后二十年 |
(一) 开创新中国历史学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
(二) 打破理论“禁区”, 加强史学理论建设 |
(三) 打破史学“禁区”, 深化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
(四) 新中国历史学的结构性调整 |
(五) 高质量史学论著的问世 |
(六)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学术交流的加强 |
(七) 开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存在问题 |
四、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的经验与教训 |
(一) 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 |
(二) 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 |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四) 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 |
五、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
(一)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学中的地位问题 |
(二) 中国历史学的学科发展方向问题 |
(10)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 前后两个三十年党领导人民实践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
(二) 前三十年的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前提, 后三十年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条件。 |
(三) 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的实践基础。 |
二 |
(一) 前三十年的理论探索为后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和理论前提。 |
(二) 后三十年不懈的理论创新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原因。 |
(三) 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理论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是一种“前史”与“正史”的关系。 |
三 |
(一)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实践与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六十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伟大成果。 |
四、《科学》的前三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J]. 李媛,任保平. 经济学家, 2015(01)
- [2]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D]. 王宇轩. 上海大学, 2016(04)
- [3]政治过程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功能演化[J]. 刘伟,吴友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D]. 李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0)
- [5]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J]. 刘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6]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新思考[J]. 李放春,李怀印,江旷,丛小平,赫艾琳,安舟,戴震,邱林川,韩孝荣,南和志,夏亚峰,马佳士. 开放时代, 2017(01)
- [7]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基本经验与未来转型——一项内政外交相互关系视角的观察[J]. 胡宗山.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5)
- [8]“中国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研究[D]. 闫美方.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9]回顾与总结: 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J]. 卢钟锋. 中国史研究, 1999(03)
- [10]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 吴建伟. 学术论坛,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