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

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

一、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华,盖鹏宇,聂万庆[1](2011)在《常规信号继电器的应用电路和常见故障》文中研究指明信号继电器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一类重要元件。虽然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号继电器的适用范围正在缩小,但常规变电站内使用的信号继电器数量仍然较多,主要以DX-11、DX-30、ZC-23等系列为主。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介绍常规信号继电器在二次回路中的应用和常见故障。1应用电路

董如亚,徐玉峰,钱清[2](2003)在《常规变电所的无人值班改造》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常规有人值班变电所经技术改造实现无人值班 ,以实现电力企业的减人增效 ,阐述了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的重要意义。简单介绍了常规变电所的场地特点、设备特点、运行管理特点以及在运行维护中的一些弊端。强调了改造的基本原则 ,即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 ,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 /自动化系统 ;既要实现无人值班 ,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对技术改造工作的内容及改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且以改造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依据 ,进行方案评价。

林茂多[3](2019)在《基于开尔文四线法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J27、J29、J30系列接插件属于微矩形系列接插件,接触电阻是微矩形接插件的一项关键参数,该参数是决定产品失效率的重要因素。接触电阻目前基本是采用人工测试,人工测试工作效率低下,长时间的测试还会引起操作人员疲劳影响测量质量,因此研制一种能实现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自动记录的测试设备代替人工测试显得非常的有必要。本文采用基于开尔文四线法接插件接触电阻的自动测试技术方法,设计了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系统,对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实现了自动测试、自动记录。测试方式采用开尔文四线法加现场校准方式,通过RS485总线采集下位机10块采集板共200路接插件接触电阻数据,通过处理后再通过TCP/IP网络将接触电阻数据传送给上位机显示软件计算、显示、打印及存储。为满足测试系统接触电阻采集精度达到±0.1mΩ的要求,硬件上采用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滤除干扰信号;采用低偏差输入电压及低温漂的仪表放大器对接触电阻的电压小信号进行信号放大;采用低信噪比、动态范围宽、分辨率高的8通道16位的同步AD转换芯片进行模拟转换;软件上对接触电阻的电压小信号进行了软件滤波处理,对采集的AD转换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防止采集AD值异常波动对采集精度的影响。对多路接触电阻的电压小信号采集通过电磁继电器矩阵依次切换实现,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机械触点实现信号的控制,信号关断为物理隔断,没有漏电流,可以保证输入信号实现无损耗通过,保证信号的测试精度及测试的稳定性。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的测试线阻区间为0.5Ω2Ω,由于微矩形接插件的接触电阻范围为5 mΩ20mΩ,接触电阻阻值远小于线缆阻值,采用开尔文四线法及现场校准方式进行测试,基本可以摈除测试线缆电阻对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采集的影响,保证接插件接触电阻的测试精度及一致性。基于开尔文四线法的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的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系统在实际测试应用中用规定线长的测试线进行测试,精度达到±0.06 mΩ、测试周期达到9S11S要求,满足测试系统要求。

王元广,荆国胜[4](2013)在《某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改造探讨》文中提出当前,变电站无人值班是电网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某污水处理站110KV专用变电站自投产至今,一直采用有人值班的常规控制方式,未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工作。该厂考虑要实现无人值班管理改造的同时,还要求不影响原来有人值班变电站的所有功能。因此,对变电站进行的改造应结合实际情况,既要高标准,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档次的设备配置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必须有优秀的设计及最优化的方案,以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张凯[5](2019)在《基于云平台的滑雪索道控制及状态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滑雪索道市场需求量大,但产业技术落后,装备制造和自动化水平低,在索道控制上,目前还基本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受制于国外的技术、电控系统昂贵。在索道设备的状态监控上,目前还处于初级检测阶段,尚无法通过云平台,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故障诊断。鉴于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内容研究:(1)分析了滑雪架空索道的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架空索道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并进行了主体结构的选型设计。(2)在滑雪架空索道法的主体结构上,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监控系统的云平台设计,选型控制系统的PLC、变频器、安全检测传感器等,进行了详细的电气原理图设计。(3)进行了索道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滑雪索道状态监控的综合监测云平台,进行了系统的硬件选型和电气原理图设计。(4)进行了索道控制及状态监控的软件设计,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组态配置,开发了云平台下状态监控系统的主界面、设备参数界面、实时曲线界面、手机APP终端的设计。(5)分析了滑雪索道常见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对索道运行状态监控起关键监督作用的振动信号的降噪,设计了小波降噪多阈值降噪算法,研究了索道设备采集的振动信号的希尔伯特-黄(HHT)变换方法,进行了 EMD分解和IMF分量计算,获得了振动信号的Hilbert频谱和Hilbert边际谱,从而揭示深层的振动信号特征信息,实现了索道设备的故障诊断。

陈远鹏[6](1997)在《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改设计一席谈》文中认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改设计一席谈陈远鹏重庆电力设计院(630030)前言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用化深入发展及调度管理需求的提高,就要求变电站能实现四遥和无人值班,以提高电网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建变电站,可以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并一次到位实施。但对于那些地理位置...

赵靖英[7](2004)在《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微处理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业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与系统的大型化,促使一个系统中所使用的低压电器产品的数目不断增多,低压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日益引起重视。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作为实现异步电动机保护的一类重要的低压电器产品,其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分析的研究必将成为今后世界各国在电动机保护方面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对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一方面应用对称分量法,对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各种故障状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种故障的相关保护特性方程,并将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设计了相应的智能保护电路,编制了完整的保护程序,使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能够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自动地选择最佳保护模式,实现电动机可靠而有效的保护,同时设计了通信接口,实现了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与中央控制计算机之间的远程双向串行通信;另一方面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所设计的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在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后,提出了提高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可靠性的措施。

李沂蒙[8](2018)在《具有过流与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设计》文中提出电子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具有电路转换、安全保护、自动调节等作用。目前,电机的过流保护主要包括机械保护和电磁继电器保护。其中,机械保护存在精度差、可靠性无法保证的缺点,而电磁继电器虽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是体积大、耗材多,并且受铜的价格限制、成本较高。与以上两种保护方式相比,采用电子继电器保护不仅具有可靠性高、精度好等优势,而且解决了电磁继电器受铜价影响的成本问题,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电子继电器设计了一款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以更好的保护电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电机的工作特点及驱动方式,选择了设计以功率MOS为电子继电器的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并提出了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系统设计指标。2、详细地说明了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各个子模块的功能,确定了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整体架构。3、设定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各个子模块的设计指标,基于某公司0.25μm BCD工艺平台,在cadence spectre下对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各个模块进行仿真,使每个模块都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设计指标,涉及电源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欠压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短路保护模块和驱动模块等。4、最后,本论文完成了对具有过流/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整体仿真验证,验证了芯片的所有保护功能,包括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仿真结果显示芯片输入电压范围为9-20V,过温保护上限为165度,过流保护电流为300A,短路保护电流为500A,控制时间为0.5s。

王森[9](2017)在《基于多总线冗余机制的船舶功率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船舶配套产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是一个造船大国,但是我国船舶配套技术和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国家近些年来一直强调的支持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同步先进水平的新型船舶电站PMS系统,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势在必行。本文旨在研制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构建以PLC为上层主控制器、嵌入式系统为底层控制器的两层控制系统;全系统网络架构也采用分层结构,即上层采用TCP/IP的以太网,底层采用冗余机制的双CAN总线,针对不同上层 PLC 系统,提供 Profibus/CAN、Canopen/CAN 和 ModbusTCP/CAN 的协议转换器,实现上层主控制器与底层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原理与系统设计。首先介绍了 PMS系统基本原理及功能,接着根据基本功能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其次对系统的上层主控制器的硬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对底层的主控制器通用性平台进行了设计。(2)多总线冗余机制的网络通讯与协议转换。在对PMS系统的硬件网络架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厂家PLC采用不同的总线协议,本文开发了 CAN/PROFIBUS<sub>DP协议转换器、CAN和CAN应用层CANOPEN的数据链路设计以及CAN/MODBUS TCP协议转换器。(3)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IO模块的设计。基于双CAN总线的智能IO板卡的设计,包含24V的开关量输入、24V的三触点继电器输出、0-10V的模拟量电压采集和4-20mA的电流采集、0-10V的模拟量电压输出和4-20mA的电流环输出以及PT100温度采集的设计。(4)基于触摸屏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包括PMS总览界面、配电板报警点界面等,触摸屏主要是完成IMCC智能电机管理控制系统的谐波参数监控、各种保护定值设定等控制界面设计。(5)样机测试验证。对搭建的系统硬软件样机平台进行测试验证,样机测试验证针对不同上层主控制器结合多协议转换器、CAN-IO采集模块和人机界面整个数据处理过程执行的时间;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实时性完全能满足项目的技术需求控制在100ms以内,综上所述:经过工程验证表明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朱晓峰[10](2007)在《基于DSP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研制》文中指出电动执行机构是驱动和控制阀门的主要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自动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被称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手足”。电动执行器以电能为动力,接受来自调节器的标准信号(模拟量或数字量),通过将这些信号变成相对应的机械位移来自动改变操作变量,以达到对被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的目的,使生产过程按预定要求进行。在分析国外流行的电动执行机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阀门控制现状,研制了基于固态继电器控制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系统选用专为实现高精度、高性能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的DSP芯片,并采用主从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及可靠性,降低功耗。同时采用适于频繁开关阀的固态继电器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并采用红外遥控技术使得系统的操作简单、安全。电源模块为系统控制电路、检测及变送电路、DSP芯片提供不同要求的电源。模式选择模块实现系统远程、就地、停止三种之间的模式转换及电机正、反转之间的功能转换。开度检测及变送模块、力矩检测及变送模块实时检测系统的开度、力矩大小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将检测信号变送为4~20mA电流信号或0~5V电压信号,供外部检测。远程控制模块实现远程模拟量对阀门开度大小的控制及远程开关量对阀门全开、全关的控制。液晶显示模块直观的显示系统各种参数及状态。经过总体联调和负载试验,系统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二、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规信号继电器的应用电路和常见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电路
    1.1 电流型信号继电器
    1.2 电压型信号继电器
2 常见故障
    2.1 线圈故障
    2.2 驱动力不足
    2.3 机械故障
3 检修时应注意的问题

(2)常规变电所的无人值班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的必要性
2 常规变电所的特点
    2.1 场地特点
    2.2 设备特点
    2.3 运行管理特点
3 改造的技术方案
    3.1 遥测方面
    3.2 遥信方面
    3.3 遥控方面
    3.4 遥调方面
4 技术经济评价

(3)基于开尔文四线法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原理
    2.1 接插件接触电阻组成及分析
    2.2 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的测量原理
    2.3 测试方法的选择
    2.4 微矩形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需求分析
    3.2 测试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3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软硬件设计规划
    3.4 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硬件模块逻辑结构
    3.5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电路设计
        3.5.1 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3.5.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3.5.3 总线模块电路设计
        3.5.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5.5 采集电路采集误差核算
    3.6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实现
        3.6.1 测试系统结构模块构成
        3.6.2 PCB版图设计
        3.6.3 测试系统热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需求
    4.2 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4.2.1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
        4.2.2 软件设计介绍及程序流程
    4.3 主控模块软件设计
        4.3.1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
        4.3.2 软件设计介绍及程序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接插件接触电阻测试系统的测试与效果分析
    5.1 测试分析项目
    5.2 测试系统平台搭建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5.3.1 接触电阻范围,测试误差、一致性测试
        5.3.2 对自动测试功能及测试时间进行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云平台的滑雪索道控制及状态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典型雪地输送系统对比分析
    1.4 目前国内滑雪索道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意义
2 滑雪索道控制系统设计
    2.1 滑雪索道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2.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控制系统PLC的选型
    2.4 变频器选型与接口设计
    2.5 安全检测传感器选型
    2.6 电气原理图设计
3 索道运行状态监控及云平台构架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状态监控子系统功能
    3.3 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3.4 系统云平台构架
4 设备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
    4.1 滑雪索道常见故障类型
    4.2 故障检测方法
    4.3 驱动轴承信号采集及处理
    4.4 基于HHT的信号特征提取
    4.5 设备故障诊断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5.2 滑雪索道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3 云平台组态界面设计
    5.4 手机APP设计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化低压电器的发展概况
    1-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发展概况
        1-3-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国外发展现状
        1-3-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国内发展现状
        1-3-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主要特点
        1-3-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发展趋势
    1-4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概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
    2-1 引言
    2-2 对称分量法
    2-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
        2-3-1 过载故障的保护原理
        2-3-2 三相短路故障的保护原理
        2-3-3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的保护原理
        2-3-4 堵转故障的保护原理
        2-3-5 不平衡故障和断相故障的保护原理
        2-3-5-1 不平衡故障的保护原理
        2-3-5-2 断相故障的保护原理
        2-3-6 接地故障的保护原理
        2-3-7 电压故障的保护原理
第三章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3-1 引言
    3-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设计
        3-2-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总体结构
        3-2-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3-2-2-1 单片机系统单元的设计
        3-2-2-2 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设计
        3-2-2-3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3-2-2-4 执行机构电路的设计
    3-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设计
        3-3-1 采样数据的处理方法
        3-3-1-1 有效值的计算方法
        3-3-1-2 线电流对称分量的有效值计算
        3-3-2 保护程序的设计
        3-3-2-1 主程序的设计
        3-3-2-2 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3-3-2-3 键盘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3-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抗干扰设计
        3-4-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抗干扰设计
        3-4-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第四章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通信技术
    4-1 引言
    4-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与PC机之间的通信规约
        4-2-1 通信数据
        4-2-2 通信模式
        4-2-3 通信协议
        4-2-4 通信过程
        4-2-5 通信功能
    4-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与PC机之间的通信接口设计
        4-3-1 串行总线接口的选择
        4-3-2 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4-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与PC机的通信软件设计
        4-4-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通信软件的设计
        4-4-2 PC机通信软件设计
        4-4-2-1 PC机串行通信方法的选择
        4-4-2-2 MSComm控件介绍
        4-4-2-3 PC机通信软件设计
第五章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靠性分析
    5-1 引言
    5-2 可靠性分析方法
        5-2-1 故障树分析法(FTA法)
        5-2-2 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度分析法(FMECA法)
        5-2-3 故障树分析法(FTA法)与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度分析法(FMECA法)的比较
    5-3 故障树系统分析软件包(FTAS)
        5-3-1 FTAS的界面
        5-3-2 FTAS的特点
        5-3-3 FTAS的功能
    5-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靠性定性分析
        5-4-1 故障树的建立
        5-4-2 故障树定性分析
    5-5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靠性定量计算
        5-5-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靠性特征量
        5-5-1-1 可靠度
        5-5-1-2 累积失效概率
        5-5-1-3 失效率
        5-5-2 F(t)、R(t)、λ(t)力之间的关系
        5-5-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失效分布类型
        5-5-3-1 单参数指数分布
        5-5-3-2 双参数指数分布
        5-5-4 故障树定量计算方法
        5-5-4-1 真值表法
        5-5-4-2 概率的加法公式法
        5-5-4-3 不交布尔代数法
        5-5-4-4 三种方法的比较
        5-5-5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概率结构重要度的计算
        5-5-6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累积失效概率的计算
        5-5-7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可靠度的计算
    5-6 提高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可靠性的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具有过流与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设计指标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架构及原理
    2.1 电子继电器控制IC的架构及原理
    2.2 电源模块的原理分析
        2.2.1 带隙基准
        2.2.2 电源模块的设计原理
    2.3 电压采样模块的原理分析
        2.3.1 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
        2.3.2 电压采样模块的采样原理
    2.4 过流保护模块的原理分析
        2.4.1 过流保护模块的工作原理
        2.4.2 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2.4.3 振荡器的时钟产生
        2.4.4 计时器的计时原则
    2.5 欠压保护模块的原理分析
    2.6 过温保护模块的原理分析
        2.6.1 PN结正向导通压降的负温特性
        2.6.2 过温保护模块的工作原理
    2.7 短路保护模块的原理分析
    2.8 驱动模块的原理分析
    2.9 系统指标
    2.10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子模块的仿真设计
    3.1 电源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2 电压采样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3 过流保护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3.1 比较器模块的设计仿真
        3.3.2 振荡器模块的设计仿真
        3.3.3 计时器模块的仿真
    3.4 欠压保护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5 过温保护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6 短路保护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7 驱动模块的设计和仿真
    3.8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整体仿真
    4.1 整体仿真电路
    4.2 过流保护
    4.3 欠压保护
    4.4 过温保护
    4.5 短路保护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基于多总线冗余机制的船舶功率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1 船舶功率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发展的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来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的原理及功能
    2.1 功率管理系统的发电机组控制单元
    2.2 机组和配电板的参数检测与监控
    2.3 机舱故障报警
    2.4 智能电机保护系统(IMCC)
    2.5 节点控制器冗余功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设计
    3.1 功率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3.2 上层主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3.2.1 上层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2.2 上层主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3 底层主控制器的通用性平台设计
        3.3.1 底层控制器的通用性硬件平台设计
        3.3.2 底层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总线冗余机制的网络通讯与协议转换
    4.1 功率管理系统的硬件网络架构设计
        4.1.1 冗余结构设计
        4.1.2 基于CAN总线的多协议转换器
    4.2 CAN-PROFIBUS_DP协议转换器的设计
        4.2.1 CAN总线基本概念
        4.2.2 PROFIBUS总线基本概念
        4.2.3 CAN-PROFIBUS_DP协议转换器的硬件设计
        4.2.4 CAN-PROFIBUS_DP协议转换器的软件设计
    4.3 CAN和CAN应用层CANOPEN的数据链路设计
        4.3.1 CANOPEN基本概念
        4.3.2 CAN-CANOPEN数据链路的硬件设计
        4.3.3 CAN-CANOPEN数据链路的软件设计
    4.4 CAN-MODUBS_TCP协议转换器的设计
        4.4.1 MODBUS-TCP基本概念
        4.4.2 CAN-MODBUS_TCP协议转换器的硬件设计
        4.4.3 CAN-MODBUS_TCP协议转换器的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IO模块的设计
    5.1 智能IO采集板卡
    5.2 开关量输入输出(DI/DO)模块设计
        5.2.1 开关量输入输出(DI/DO)模块的硬件设计
        5.2.2 开关量输入输出(DI/DO)模块的软件设计
    5.3 模拟量输入(AI)模块设计
        5.3.1 模拟量输入(AI)模块的硬件设计
        5.3.2 模拟量输入(AI)模块的软件设计
    5.4 模拟量输出(AO)模块设计
        5.4.1 模拟量输出(AO)模块的硬件设计
        5.4.2 模拟量输出(AO)模块的软件设计
    5.5 通用模块设计
        5.5.1 通用模块的硬件设计
        5.5.2 通用模块的软件设计
    5.6 PT100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5.6.1 PT100的硬件设计
        5.6.2 PT100的软件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触摸屏的人机界面设计及工程验证
    6.1 基于组态软件WEBACESS人机界面(HMI)的设计
        6.1.1 WebAcess简介
        6.1.2 人机界面(HMI)的设计
    6.2 触摸屏的设计
        6.2.1 繁易F007系触摸屏
        6.2.2 界面设计
    6.3 系统工程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DSP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电动执行机构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课题的目的及内容
        1.3.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智能电动执行器的系统总体设计
    2.1 概述
        2.1.1 设计要求
        2.1.2 功能分析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各子模块电路设计
        2.3.1 DSP模块
        2.3.2 继电器控制模块
        2.3.3 电源模块
        2.3.4 开度检测及变送模块
        2.3.5 力矩检测及变送模块
        2.3.6 远程信号控制模块
        2.3.7 红外发送与接收模块
        2.3.8 电源切换模块
        2.3.9 液晶显示模块
        2.3.10 温度检测模块
        2.3.11 缺相保护模块
        2.3.12 模式选择模块
        2.3.13 远程通讯接口设计
    2.4 系统软件总体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模块设计
    3.1 概述
    3.2 DSP选型原则
    3.3 DSP的外围电路设计
        3.3.1 电源设计
        3.3.2 外扩存储器电路设计
        3.3.3 锁相环滤波电路设计
        3.3.4 复位电路设计
        3.3.5 串行通信接口
        3.3.6 其他电路设计
    3.4 单片机控制系统
        3.4.1 单片机选型
        3.4.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5 DSP与单片机的通信设计
        3.5.1 SPI总线
        3.5.2 SPI总线波特率的设置
        3.5.3 数据格式
        3.5.4 DSP2407与单片机 MSP430的通信过程
        3.5.5 通信中的问题
        3.5.6 开发工具的选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继电器控制电机模块设计
    4.1 概述
    4.2 系统设计
        4.2.1 继电器的选型原则及分类
        4.2.2 固态继电器的原理
        4.2.3 继电器控制硬件设计
    4.3 继电器的保护
        4.3.1 继电器触点的保护
        4.3.2 互锁电路
    4.4 继电器控制电机正反转的软件设计
        4.4.1 软件设计方案
        4.4.2 电机可逆运行的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概述
    5.2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及开发环境
        5.2.1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5.2.2 开发环境 CCS的介绍
    5.3 软件设计
        5.3.1 各个模块的软件设计
        5.3.2 软件调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试及小结
    6.1 概述
    6.2 系统调试
        6.2.1 实验室调试
        6.2.2 现场调试
        6.2.3 系统调试中解决的问题
    6.3 本章小结
全文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A

四、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规信号继电器的应用电路和常见故障[J]. 刘玉华,盖鹏宇,聂万庆. 电世界, 2011(05)
  • [2]常规变电所的无人值班改造[J]. 董如亚,徐玉峰,钱清. 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3(03)
  • [3]基于开尔文四线法接插件接触电阻自动测试设计与实现[D]. 林茂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某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改造探讨[J]. 王元广,荆国胜. 河南科技, 2013(14)
  • [5]基于云平台的滑雪索道控制及状态监控系统研究[D]. 张凯.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改设计一席谈[J]. 陈远鹏. 继电器, 1997(04)
  • [7]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分析[D]. 赵靖英. 河北工业大学, 2004(01)
  • [8]具有过流与欠压保护功能的电子继电器控制IC设计[D]. 李沂蒙.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9]基于多总线冗余机制的船舶功率管理系统的研究[D]. 王森. 东南大学, 2017(04)
  • [10]基于DSP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研制[D]. 朱晓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DX-30系列信号继电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