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

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

一、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东,吴爱荣[1](1992)在《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氮肥、有机肥及其他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光照、温度、土壤pH值、土壤质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保护生物环境、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的可行性措施与可能性设想。

韩梅[2](2013)在《大豆复合微生物肥料功能菌系的构建及包埋固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肥料的应用虽然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高,但若长期大量施用,就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但使增产效益明显下降,甚至会污染环境。和化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入开展微生物肥料研究,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大豆接种剂活体菌功能单一和剂型局限性的问题,采取田问取样、室内分离鉴定、盆栽试验和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大豆复合菌剂功能菌株筛选、菌系构建及包埋固定化研究,系统地评价了包埋菌剂的综合性能,以期为大豆新型微生物肥料品种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完成了田间采集样品的菌株分离、筛选、性能测试,并进行了分类鉴定:(1)获得3株大豆根瘤菌R12、R6和R18,其中R12在促进根瘤数、根瘤干重和固氮酶活性增加,改善大豆生长性状,促进养分吸收和提高等方面,均优于参照菌USDA110; R12抗逆性优于USDA110,且表现出解磷活性;R6和R18不具有解磷活性,其他各项指标与参照菌USDA110相比或相等、或略低、或略高;3株菌都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 sp.), R12为菜豆根瘤菌(Rhizobium etli), R6和R18同为热带根瘤菌(Rhizobium tropici)的不同菌株。(2)获得2株解磷细菌S7和S1。对测试的4种无机难溶磷酸盐溶P量S7为174.8mg/L、S1为167.3m∥L,较参照菌1203分别提高了5.87%和1.33%;对卵磷脂的解P量S7为49.33mg/L,S1为54.82mg/L,参照菌1203为52.93mg/L,解卵磷脂量S7略低于参照菌,S1略高于参照菌。相对而言,S7偏好溶无机磷,S1偏好解有机磷。S7和S1对无机和有机非溶性磷的总溶P量较参照菌分别提高了2.80%和1.88%。S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的成员,S1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成员。(3)获得1株解钾菌株Cl,培养7d时其解K量为21.31mg/L,较参照菌L-K提高了34.28%;Cl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的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2.对筛选获得的3类菌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了拮抗性和生长关系试验,确定了能共处的菌株组合,优化了混合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改进了培养方法:(1)明确了R12、S7和Cl之间无生长抑制现象,3种菌混合培养时的生长关系为R12和S7、R12和Cl生长上相互促进,S7与Cl为无关共栖关系。(2)优化后用于混合培养的基质成分为:甘露醇10g,酵母膏1.0g, NaCl0.1g,(NH4)2SO40.5g, K2HPO40.5g, KCl0.2g, MgSO4·7H2O1.0g, MnSO40.004g, CaCO35.0g, FeSO4·7H2O0.003g, CaCl20.1g,钾长石粉2.0g,磷矿粉5.0g,卵磷脂2.0g,Rh溶液4.0mL,蒸馏水1L。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为:按R12→S7→C1接种顺序,间隔12h,最适pH7.0,最适温度28℃。3.进行了组合菌系包埋固定化试验,考察包埋材料组成对包埋操作、颗粒基本性能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剂型之间菌体抗逆性比较:(1)初步确定包埋剂主料浓度及配比为SA3.0%-PVA3.0%,在此条件下,包埋的操作性、成球性,以及颗粒机械强度、传质性、包埋率、活菌数及其增殖倍数均较好。(2)优化的包埋剂组成为SA3.0%-PVA(2.5%-3.0%)-(SiO24.0%-CaCO30.3%),在此条件下,操作性、成球性和传质性较好,所得包埋颗粒呈规则球形,直径为3mm-4mm,机械强度为53.4g/g-59.6g/g,包埋率为91.4%-94.3%,经过72h增殖培养,活菌数达到1011个/g,增殖倍数为500倍以上,活菌释放率达到90%以上。(3)颗粒菌剂菌体的耐盐性、耐酸碱性、耐旱性、耐冷热性和耐药性等均较液体菌剂和草炭粉剂有明显的提高。4.化肥、草炭粉剂、包埋菌剂的大豆盆栽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了菌剂效果,并明确了较佳的施用方法:(1)菌剂的施用提高了大豆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大豆结瘤量、固氮量和养分吸收,改善了大豆生物学性状、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物环境。(2)菌剂与化肥配施互作效应显着,好于单施菌剂和单施同量化肥。(3)包埋菌剂与半量化肥配施效果最好,各项指标均好于全量化肥处理;继续增加化肥配施量互作效应减弱。(4)不论单施或与化肥配合施用包埋菌剂均好于草炭粉剂。

邸伟[3](2010)在《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系统研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固氮量对于合理施用氮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实验于2008-2009年进行,采用框栽和砂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框栽实验,2008年应用15N示踪技术,实验品种为黑河41(第五、六积温带)、绥农14(第二、三积温带)、黑农40(第一积温带)、秣食豆(饲料型大豆)和不结瘤大豆(对照),研究不同品种大豆根瘤固氮能力变化和固氮量的差异。2009年设置了N0、N100、N200、N300、N400五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水平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砂培试验,以15N标记的硫酸铵为氮源,设置四个氮素水平,测定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以及固氮量,并测定光照、温度,以及蔗糖等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运用以上方法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以及固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瘤固氮能力不同。(1)各品种根瘤干重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苗期根瘤干重差异不大,但在生殖生长期,生育期越长的品种根瘤干重越大。(2)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值出现在初花期(R1)至初荚期(R3)之间。早熟品种活性提高较早,且活性大于其他品种,饲料大豆(秣食豆)整个生育期单位固氮酶活性较栽培大豆低。(3)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整个生育期有很大差异,苗期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比较低,之后显着提高,生育期越长,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的时间就越长,大豆植株和籽粒中根瘤固氮量越高,根瘤氮所占植株全氮比例也越大。不同生育期品种根瘤最大值与根瘤固氮量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685**,鼓粒初期(R5)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各时期累积与根瘤固氮量也都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r=0.9841**、r=0.9730**。各品种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基本上在初荚期(R3)和鼓粒初期(R5)之间。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根瘤固氮能力有很大的影响。(1)各施氮水平下,大豆整个生育期根瘤干重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施氮抑制了大豆根瘤的着生,施氮水平越高根瘤干重越小。(2)在砂培条件下表现为:在生育前期,施氮促进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施氮处理间表现为N50>N100>N150,而后期(盛荚期R4后)表现为N0>N50>N100>N150;在框栽条件下苗期(V4)和盛荚期(R4)都表现为N100>N200>N300>N0>N400,一定的施氮促进了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提高,但过高的施氮则会抑制根瘤固氮酶活性。(3)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各施氮水平差异也比较大,在苗期(V4)不施氮处理和高氮处理较低,在初花期(R1)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逐渐降低。根瘤固氮量和根瘤氮所占植株全氮比例逐渐减少,施氮水平与根瘤固氮量显着负相关y=-102.2x+519.8(r=0.983**)。不同施氮水平下,鼓粒初期(R5)大豆根瘤干重与根瘤固氮量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26**,鼓粒初期(R5)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各时期累积与根瘤固氮量也都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r=0.9863**、r=0.9730**。光照对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影响很大。对大豆植株进行暗处理,6小时后活性降低为对照的60%;24小时后,活性基本不在变化;96小时后恢复光照24小时,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明显恢复。暗处理时淋浇蔗糖溶液,根瘤固氮酶活性明显提高。随着温度的提高,根瘤固氮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彼岸花趋势,将温度与根瘤固氮酶活性拟合,得到在21℃左右时根瘤固氮酶活性最高。根瘤固氮酶对高温较低温敏感。在框栽和砂培条件下测得的根瘤固氮酶活性与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无相关性,但在暗处理条件下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单位根瘤固氮酶活性与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显着正相关。

录亚丹[4](2016)在《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水分及外源氮素供应状况是影响豆科作物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重要因素。豌豆具有良好的固氮性能,是旱作农业中主要的倒茬养地作物,对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明确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性能的影响,可为旱农区的氮素资源管理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土培方法,探讨了两种氮素形态下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15d历时的干旱胁迫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地区豌豆关键生育时期合理控水及制定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的氮素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硝态氮和干旱胁迫不同程度缩短了豌豆生育期,硝态氮及分枝期、孕蕾期干旱胁迫促进豌豆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孕蕾期与花荚期干旱胁迫下豌豆相对早熟。干旱胁迫抑制了豌豆的伸长生长及叶片发生,胁迫时期越早,对株高和叶片生长的抑制越大,复水后产生的补偿效果越差。2.根系生长对氮素形态的响应因水分条件而异,硝态氮有利于促进正常供水下根系的伸长生长,进而提高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铵态氮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直径。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因氮素形态而异,三种胁迫方式均显着降低了胁迫期间及花荚盛期硝态氮营养下的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对铵态氮营养下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铵态氮有利于促进花荚盛期根系的生长。干旱胁迫有利于降低盛花至成熟期根系的衰败速率,对成熟期根系生长产生了等量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孕蕾期干旱胁迫后复水对成熟期根系生长的补偿效果最好。3.干旱胁迫对豌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因胁迫时期和氮素形态而异,分枝期和孕蕾期干旱胁迫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抑制具有滞后效应;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复水后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补偿效果越好;硝态氮有利于提高正常供水下花荚盛期和成熟期的根干重;铵态氮有利于提高干旱胁迫下花荚盛期的地上部干重。4.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根瘤的形成及固氮能力,复水不能补偿干旱胁迫对根瘤形成及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复水后对固氮酶活性产生的补偿效果越好。三种胁迫方式中孕蕾期干旱胁迫对固氮效率和固氮量的抑制作用最大。干旱胁迫及硝态氮营养有利于降低盛花至成熟期根瘤的衰败速率,提高成熟期根瘤的数量、重量及固氮酶活性;干旱胁迫与硝态氮的交互作用有利于维持豌豆花荚盛期和成熟期较高的固氮能力。5.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胁迫均显着抑制了胁迫期间植株的氮素累积;三种胁迫方式相比,胁迫时期越早,对胁迫期间植株氮累积量的影响越大,对花荚盛期和成熟期氮累积量的影响越小。氮素形态对植株氮素累积的影响因生育时期和水分条件而异;铵态氮有利于提高生育前期正常供水条件下整株的氮累积量,硝态氮有利于提高成熟期整株的氮累积量;水分和氮素形态的交互作用不影响花荚盛期和成熟期植株的氮素积累。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荚壳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胁迫时期越早,对荚壳中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越小;花荚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植株的氮素利用效率。6.土壤水分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素形态不影响产量的形成。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也越小。花荚期干旱胁迫的籽粒产量比分枝期和孕蕾期胁迫分别降低了16.16%20.28%、14.23%15.29%;分枝期和孕蕾期干旱胁迫只降低了粒数,花荚初期干旱胁迫对荚果、籽粒的形成及其生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

庞婷[5](2018)在《不同玉豆间距与结瘤品种对套作大豆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个不同的行间距:大豆净作(SS表示净作),套作下行间距分别为30cm(IS30,IS表示玉米大豆套作下的间距)、45cm(IS45)、60cm(IS60)、75cm(IS75);三个不同结瘤强度大豆品种:贡选1号(套作下弱结瘤)、桂夏3号(套作下中结瘤)、南豆25号(套作下强结瘤)。研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的数量和鲜重、细胞超微结构、固氮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探明地下地上各部分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关系,如何协调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养分运输和利用效率;不同玉豆间距和不同结瘤特性,对大豆各时期的生物量积累、籽粒灌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净作的贡选1号,和IS60的桂夏3号有最高的单株荚数,套作下IS45、IS60更有利于单株荚数的增加;净作的单荚粒数低于IS60,套作下的最大值分别为IS60下的贡选1号(2016、2017)和桂夏3号(2016),桂夏3号的单荚粒数最高;IS60的百粒重与净作相比差异不显着,品种差异整体表现为南豆25号>贡选1号>桂夏3号。套作下IS60的产量最高,与净作相比差异不显着。同一行间距下,整体表现为南豆25号>桂夏3号>贡选1号;2016年,IS60下南豆25号的产量分别比桂夏3号、贡选1号高出9.33%、9.92%,2017年则分别高出1.54%、2.68%。说明,强结瘤的南豆25号更适宜套作环境,玉豆间距60cm下,能够通过提高百粒重获得与净作相比差异不显着的产量。2、IS60下,贡选1号有更高的有效灌浆持续期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百粒重,桂夏3号有最高的有效灌浆持续期,南豆25号有最少的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用天数、较高的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百粒重。说明,套作条件下IS60更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的灌浆效率,强结瘤大豆品种的优势体现在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所用天数和百粒重。3、整个生育时期中,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R3期(始荚期)后增长加快,净作和套作的最高值分别在R4期(盛荚期)、R5期(始粒期);套作下IS60优势明显,且在R5期高于净作。大豆品种之间的差异显着,R5期IS60下的南豆25号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成熟期,荚果的分配率表现为南豆25号>桂夏3号>贡选1号,营养器官对荚果的贡献率表现为套作略高于净作,IS60下的南豆25优势明显,且与净作相比差异不显着。说明套作中适宜的间距(IS60)下,大豆各营养器官之间能有效协调物质的积累、运输和转移,促进籽粒发育,强结瘤大豆品种有更高的荚果分配率。4、大豆根瘤的单位质量固氮酶活性与单株固氮酶活性,都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先增长后降低。整体上净作优于套作,套作下IS60最高,IS30最低;品种间表现为南豆25号>桂夏3号>贡选1号。2017年R2期(盛花期)的单位质量固氮酶活性高于2016年R3期的最大值,说明R2期是大豆根瘤单位质量固氮酶活性最高的时期。而净套作下单株固氮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R4期和R5期。5、根瘤数量和鲜重在生育时期中的变化规律一致,先增加后降低,净作和套作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R4、R5,且R5期套作的最大值高于R4期净作的最大值。套作下,IS60更优,IS30最低。品种间差异表现为南豆25号>桂夏3号>贡选1号。6、V5期(五节期),根瘤菌开始侵染形成类菌体,但侵染面积偏小,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玉米收获后,R2期根瘤菌侵染面积变大,类菌体数量增加,净作的侵染面积大但类菌体数量少,套作则相反,IS60下的南豆25号类菌体数量最多;R5期类菌体破裂、根瘤开始衰老,但套作的类菌体数量比净作多,破裂程度更轻,IS60下的南豆25号优势明显。

李慧[6](2014)在《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根瘤固氮酶活性决定大豆根瘤固氮效率的高低,长期大量施用咪唑乙烟酸已造成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严重抑制,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咪唑乙烟酸抑制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关键环节,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豆根瘤固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大豆根瘤类菌体中氨的合成和氨在根瘤细胞浆中的转化为切入点,咪唑乙烟酸土壤或茎叶处理后分离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研究根瘤类菌体中催化氮合成氨的固氮酶复合体、氨含量和细胞浆中防氧保护因子豆血红蛋白含量。旨在通过研究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关键机制,揭示根瘤固氮酶活性受咪唑乙烟酸抑制的关键环节,从而为解决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问题提供基础数据。初步明确了咪唑乙烟酸对根瘤类菌体中氨的合成和细胞浆中氨的转化两个连续代谢过程关键环节的影响,阐明了咪唑乙烟酸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直接抑制或反馈抑制的关键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都会使大豆根瘤数量、鲜重以及干重显着下降。土壤225.0ga.i./hm2施药后使大豆根瘤数量、鲜重和干重的增长受到较长时间的显着抑制,而用量为112.5g a.i./hm2至58天后根瘤生长恢复正常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后第28天,用量为112.5ga.i./hm2对根瘤个数、鲜重以及干重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而此时咪唑乙烟酸225.0ga.i./hm2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数量、鲜重、干重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咪唑乙烟酸施药后会造成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显着下降,且随施药剂量的加大,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显着降低。土壤225.0g a.i./hm2处理后使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在第58天恢复正常,但在第51天112.5g a.i./hm2施药量下,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已得到解除;茎叶施药后的第28天,对根瘤固氮酶活性无显性着影响。3.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豆血红蛋白的含量表现为显着的抑制作用。咪唑乙烟酸土壤处理后51天,对根瘤中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抑制率为11.31%和30.24%,此时咪唑乙烟酸土壤225.0g a.i./hm2处理对根瘤中豆血红蛋白含量仍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58天得到解除;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112.5g a.i./hm2对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抑制作用在第21天得到解除,但225.0g a.i./hm2施用剂量下的抑制作用一直持续到第28天才得到解除。4.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根瘤类菌体中氨含量显着降低,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氨含量显着降低。咪唑乙烟酸过量施用的条件下将抑制大豆根瘤类菌体中氨含量,类菌体中氨含量降低的直接原因是咪唑乙烟酸抑制了根瘤固氮酶的活性。5.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根瘤细胞浆中氨含量显着增高。并且随着施用剂量的增高,氨含量亦增高,细胞浆中氨积累造成了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反馈抑制。6.咪唑乙烟酸施用后对大豆根瘤中钼,铁,镁含量都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处理抑制时间较长。钼、铁、镁离子含量降低是导致固氮酶活性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7.高剂量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会使大豆产量显着降低。土壤处理后大豆的减产率为12.79%~23.60%,112.5g a.i./hm2茎叶处理对大豆产量无显着影响。大豆减产的原因来自于每株平均荚数和每荚平均粒数的显着减少。

王莉[7](2015)在《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食用类豆科植物,又名四季豆、芸豆、扁豆等。起源于中、南美洲,中国是菜豆的次级起源中心,15世纪引入后又传至日本,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接近海平面到海拔3000米,年降雨量在5001800 mm的地区均有栽培。菜豆是最重要的食用豆类和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很多国家甚至将菜豆作为主食食用,总产量几乎占全球食用豆类产量的50%。同时对世界各个地区的人类繁衍生存和膳食结构调节贡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作为被广泛引种栽培的作物,菜豆是如何在各种不同生态环境下找到相匹配的根瘤菌并很快建立共生关系还没有研究涉及,对与菜豆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也亟待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试验对N31°N39°不同纬度的13个生态地区194株菜豆根瘤分离的细菌,先进行原宿主回接,然后进行遗传型分析(所有供试菌株16S r D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 DNA、rec A、atp D、glnⅡ、nod C、nif H基因全序列测定分析及rec A-atp D-glnⅡ的MLSA串联序列分析),并研究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地理因子、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等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0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有16种基因型的代表菌株回接到了原宿主植物菜豆上。结瘤最多的植株有67个根瘤,最少的1个,平均结瘤11个。根瘤均着生在宿主植物的侧根、须根上。根瘤为球状或短棒状,大小约0.4 cm。颜色多为白色和粉色。2.根据16S r DNA PCR-RFLP及16S r DNA和rec A-atp D-glnⅡ基因的MLSA序列分析结果,194株供试菌株分别位于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Rhizobium、Bradyrhizobium和Ochrobactrum 5个属中,对应A.radiobacter、R.phaseoli、S.adhaerens、S.fredii、S.kummerowiae、R.vallis、R.giardinii、R.yanglingense、R.leguminosarum、B.liaoningense和O.anthropic 11个种,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R.phaseoli占52.58%,A.radiobacter占23.71%,S.fredii占4.43%,R.leguminosarum占3.09%,其他种的比例则比较小(0.521.03%),而且呈现一定的地域分布差异性。S.adhaerens、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R.vallis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N34°);R.giardinii、R.yanglingense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N37°);O.anthropic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N35°);R.leguminosarum主要分布于低纬度的陕南地区(N32°N33°);S.fredii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N34°N37°);A.radiobacter、R.phaseoli普遍分布于陕北至陕南的各个地区(N32°N38°),但处于不同纬度生态区域的同一个种其基因型存在差异。3.nod C全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分别位于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 2个属中,其中,Rhizobium属的菌株比例最高,有10种不同的基因型,但均与R.vallis和R.phaseoli两个种聚在了一起,Sinorhizobium属有5种基因型,均与S.fredii的相似性最高,表明它们的nod C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推测Rhizobium属根瘤菌可能通过基因横向转移获得来自R.vallis或R.phaseoli的质粒,进而nod C基因发生分化突变以适应不同环境。Sinorhizobium属根瘤菌通过基因横向转移其nod C基因均来自S.fredii的共生质粒,通过协同进化方式逐渐适应外界环境。nod C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与rec A-atp D-glnⅡ串联基因的MLSA的系统发育树存在差异,推测菜豆根瘤菌的结瘤基因nod C在属间和种间存在横向转移现象。4.nif H全序列分析表明,菜豆根瘤菌的nif H基因位于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 2个属的系统发育分支上。其系统发育地位与rec A-atp D-glnⅡ基因的MLSA的系统发育树也存在差异,说明菜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nif H也存在属间和种间的横向转移现象。5.对不同纬度13个生态地区菜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地理因子、土壤理化因子、气候因子以及耕作制度等对根瘤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不同纬度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表现为,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土壤剖面构型和采样月降水量显着相关,丰富度指数(Richness)与经度、土壤剖面构型、地下水位显着相关,均匀度指数(Evenness)与海拔、土种、土壤剖面构型和熟制、常年有效积温、20 cm处的耕层地温、采样月平均温度、采样月平均相对湿度、采样月日照时数呈显着相关。对于根瘤菌物种丰富度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影响表现为,地下水位(Gl)、有效P和有效K与S.fredii和S.adhaerens的分布存在很强正相关性,而与R.phaseoli的分布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与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的分布几乎没有相关性,经度(Longitude)与A.radiobacter和R.leguminosarum的分布存在很强烈的正相关性,与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耕层厚度(Tpl)与A.radiobacter和R.leguminosarum的分布存在很强烈的负相关性,而与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他环境因子对根瘤菌物种丰富度生物地理分布没有显着贡献。总的来说,环境因子对于陕西经济作物菜豆根瘤菌在地域上的分布影响很大,所有环境因子联合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82.35%,其中地理因子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34.03%,影响最大。

陈贝贝[8](2019)在《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提供了世界上28%的食用油。大豆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之一,大豆油中含有丰富的磷脂、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植物油,但相对于其他油料作物大豆油脂含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三酰甘油是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中主要的油脂储存形式。植物三酰甘油不仅是人类能量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可再生的燃料,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应用于实际生产。DGAT(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是三酰甘油合成的限速酶,大豆中存在10个DGAT基因,本研究中克隆了其中两个不同类型的DGAT,分别为GmDGAT1A和GmDGAT2D,研究分析了其在种子油脂合成过程和植物一些重要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特点。研究表明两个类型的DGAT有着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GmDGAT1A主要在种子中表达,而GmDGAT2D在花丝中表达量较高。GmDGAT1A和GmDGAT2D同时都定位在内质网,并都可以恢复酵母油脂合成功能缺失突变体中三酰甘油的合成。在拟南芥和大豆发根中表达两个不同类型的DGAT都促进了种子中油脂的积累,但是不同类型的DGAT在不同物种中利用底物的偏好性存在差异。在大豆转基因发根中GmDGAT1A倾向于利用C18:3脂肪酸作为底物,GmDGAT2D转基因发根则合成更多的C18:2脂肪酸。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GmDGAT2D同时促进了C18:2三酰甘油的合成,降低了C18:3三酰甘油脂肪酸含量,而在C18:2脂肪酸含量较少而C18:1含量较高的rod突变体中GmDGAT2D更多的利用C18:1合成三酰甘油。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GmDGAT1A增加了C18:3脂肪酸的含量,并减少了C20:1脂肪酸的比例。两个DGATs对于底物选择的偏好性有可能影响了大豆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大豆中GmDGAT1A和GmDGAT2D不仅参与调控种子油脂合成和成分组成,同时也涉及促进油脂合成和对环境、激素相应其他方面的功能。GmDGAT2D基因在低温,高温胁迫、虫害、ABA及MeJA处理后表达上调,而GmDGAT1A对逆境响应较小,反映了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生理功能可能存在差异。WRINKLED(WRI1)属于植物特有的AP2类转录因子,通常参与调控糖酵解和种子发育过程,研究发现它能够激活糖酵解及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相关基因,从而促进油脂合成。大豆基因组中包含至少15个WRI同源基因,我们鉴定了大豆中两个与拟南芥WRI1同源性最高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mWRI1a和GmWRI1b,这两个基因在种子和根瘤中都显示较高的表达量,并存在着各自的可变剪切GmWRI1a’和GmWRI1b’。GmWRI1a和GmWRI1b及其可变剪切GmWRI1b’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atwri1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中油脂的积累。在大豆发根中异源表达GmWRI1s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促进大豆发根中三酰甘油的积累。对GmWRI1b转基因大豆发根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有15个参与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中基因被GmWRI1b上调,并在这些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含有至少一个AW-box结构域。尽管GmWRI1a、GmWRI1b和GmWRI1b’都定位在细胞核,并可以同时结合目标基因启动子区,但是只有GmWRI1a能够直接转录激活目标基因,说明大豆GmWRI1a和GmWRI1b极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大豆中GmWRI1s不仅调控种子油脂积累过程同时也参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过程。在大豆发根中过量表达GmWRI1a和GmWIR1b转基因发根中的根瘤数目增加,同时在GmWRI1s过表达的根瘤中大豆结瘤信号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被上调。相反抑制GmWIR1s的表达导致根瘤数目减少,结瘤因子基因被下调。通过对转基因根瘤中的代谢产物分析发现,GmWIR1在根瘤中参与调节代谢产物的分配过程,包括淀粉降解、糖酵解和油脂合成过程。本研究揭示在结瘤过程中GmWRI1能够协调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为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提供碳源。

严君[9](2011)在《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大豆体内的氮素主要有三个来源,根瘤固氮、土壤氮和肥料氮。由于大豆依靠根瘤固定的氮远远无法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及高产的需要。同时土壤中能为大豆直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不足1%,因此生产上必须施用适量的氮肥。氮肥施入到土壤中以后与土壤本身的无机氮一起统称为土壤环境无机氮,大豆对氮肥的反应实际上是大豆根系及其共生固氮系统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感知和响应。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具有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土壤,研究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瘤固氮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不同生育时期根瘤干重、数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及豆血红蛋白含量间均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瘤干重和数量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不同供氮方式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R6期根瘤干重和数量的(或相对)抑制大小表现为:R3期> V2期> R1期> R5期>播期>持续供氮。M3处理时(334.31 mg·kg-1),零结瘤;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M4处理(380.43 mg·kg-1)时,产生烧苗,大豆致死。R1期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达到H3处理(309.09 mg·kg-1),零结瘤。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不同供氮方式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和固氮酶活性的(或相对)抑制表现为:R3期> R1期> V2期> R5期>持续供氮>播期。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J4处理时(290.20 mg·kg-1),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为零。2)大豆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干物质积累过程和根系生长过程均呈“S”型曲线。播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持续供氮方式、V2、R1、R3和R5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持续供氮和播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由R6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所决定;而V2、R1、R3和R5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由R8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所决定。不同供氮方式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的促进大小表现为:R5期> R1期> R3期>播期>持续供氮> V2期,其中R5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其它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根冠比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R4期以前,CK2处理的根冠比显着高于其它施氮处理,R6期以后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下的根冠比差异不显着。不同生育时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持续供氮方式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根长、根体积间均具有负相关关系。适宜的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有利于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的增加。播前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间均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与根平均直径呈正相关关系。3)大豆干物质积累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不同的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与大豆氮素积累总量均具有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适量的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有利于大豆氮素积累总量的增加。非持续供氮方式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均高于持续供氮处理,但随着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增加氮素积累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4)大豆产量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播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大豆产量低于持续供氮不同环境无机氮处理,而V2期、R1期、R3期和R5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处理下大豆产量高于持续供氮不同环境无机氮处理。播期、V2、R1、R3和R5期不同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产量影响的大小表现为:R5期> R3期> R1期> V2期>持续供氮>播期,以R5期G2处理的产量最大,达13.47 g·pot-1。

丁娇[10](2013)在《长期施肥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肥料和共生固氮。在这三种氮源中,土壤和共生固氮数量有限,肥料氮过多会抑制固氮,所以人们希望找到一个肥料氮与大豆固氮一个协调机制,寻求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体系,明确长期施肥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这对于理论和生产具有双重意义。本试验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了四种不同施肥方式的试验,分别为不同数量氮肥、不同数量磷肥、平衡施肥、有机无机肥配施,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生长状况及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氮肥能够显着增加大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不同施氮水平下,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生物量在N3P2K处理中达到最大值,但对大豆根瘤的形成和生长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表现为减少了根瘤数量和根瘤干重,降低了固氮酶活性。与低氮处理相比,其他处理的根瘤固氮酶活性较弱。增加施氮量能够改善大豆产量性状,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和粒数,但与N1P2K处理相比,N2P2K、N3P2K处理的产量稍有下降,分别减少了6.8%、1.1%。(2)长期施用磷肥对大豆株高和叶绿素的影响不大,不同数量磷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盛花期和鼓粒期,N1P3K和N1P2K处理与N1P1K处理相比均达到了p<0.05的差异显着水平,但对大豆生长初期的影响很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随之增加, N1P2K处理固氮酶活性最强,与CK和N1P3K相比分别增加了74.0%和11.5%。大豆产量性状受磷肥的影响较显着,增施磷肥能够显着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与CK相比,N1P3K处理的产量增加了27.3%,同时不同数量磷肥处理之间均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3)长期平衡施肥能够促进大豆生长,表现为在NPK处理中,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生物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平衡施肥中氮肥的施用抑制了大豆根瘤固氮能力,根瘤数量、根瘤干重和固氮酶活性,均显着低于CK处理。NK处理的单株荚数和粒数高于其他处理,PK处理获得了较高的百粒重,但平衡施肥条件下,大豆的产量最高,与CK相比,产量增加了39.4%。(4)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增加了大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大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增加有机肥施入量对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生物量影响不大。低量有机肥处理能够促进大豆根瘤形成,高量有机肥对大豆根瘤固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够改善大豆产量性状,表现为:随着有机肥数量的增加,各产量构成因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高量秸秆和高量猪粪处理大豆产量分别增加了61.3%和49.8%。经数据分析,平衡施肥能够显着增加大豆产量,但对大豆根瘤固氮能力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衡施肥基础上增加有机肥投入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并且能够缓解平衡施肥对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抑制。因此,在研究区域内,平衡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是种植大豆的最佳施肥方式。

二、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2)大豆复合微生物肥料功能菌系的构建及包埋固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肥料概述
        1.1.1 微生物肥料定义
        1.1.2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1.1.3 微生物肥料的理论基础
        1.1.4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1.5 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势
    1.2 固氮微生物概述
        1.2.1 土壤中氮素来源、形态和含量
        1.2.2 生物固氮
        1.2.3 生物固氮机制
        1.2.4 根瘤菌的种类
        1.2.5 根瘤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6 影响根瘤菌占瘤率和结瘤能力的环境因素
    1.3 溶磷微生物概述
        1.3.1 土壤中磷的形态
        1.3.2 土壤中溶磷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1.3.3 溶磷微生物的解磷机理
    1.4 解钾微生物概述
        1.4.1 土壤钾素的形态与土壤钾细菌
        1.4.2 解钾菌的解钾机理
    1.5 微生物混合培养的意义
    1.6 微生物细胞包埋固定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1.6.1 细胞固定化技术定义
        1.6.2 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1.6.3 细胞包埋固定化常见载体性能比较
        1.6.4 包埋固定化技术原理
        1.6.5 包埋法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1.6.6 细胞包埋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7 根瘤菌剂研究现状、市场前景、存在问题
        1.7.1 国内外根瘤菌剂研究现状和市场前景
        1.7.2 根瘤菌剂研究和应用存在问题
    1.8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功能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分离菌株的材料
        2.1.2 供试植物
        2.1.3 参照菌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试剂
        2.1.6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大豆根瘤菌的筛选
        2.2.2 磷细菌的筛选
        2.2.3 钾细菌的筛选
        2.2.4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试验
        2.2.5 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大豆根瘤菌的筛选
        2.3.2 磷细菌的筛选
        2.3.3 钾细菌的筛选
    2.4 小结
第三章 菌株组合的选择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株拮抗试验和培养基的选择
        3.2.2 混合培养基设计
        3.2.3 种子液的制备
        3.2.4 最佳碳氮源组合的优化
        3.2.5 接种顺序试验
        3.2.6 培养温度和pH的优化
        3.2.7 组合菌株在优化条件下活菌数测定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拮抗试验结果
        3.3.2 最佳混合培养基
        3.3.3 混合培养的接种顺序
        3.3.4 混合培养最适温度和pH
        3.3.5 组合菌株在优化条件下的生长量
    3.4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体的包埋固定化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其他试剂及器材
    4.2 试验方法
        4.2.1 复合菌体的制备
        4.2.2 SA-PVA浓度及配比的初步确定
        4.2.3 添加适量的辅料后SA-PVA最佳浓度及配比的筛选
        4.2.4 不同剂型菌剂菌体抗逆性比较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包埋主料基本浓度及配比
        4.3.2 包埋材料的优化
        4.3.3 不同剂型菌剂菌体抗逆性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剂型菌剂大豆盆栽比较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
        5.1.2 供试植物
        5.1.3 盆栽容器
        5.1.4 试验设计
        5.1.5 化肥的种类和施用量
        5.1.6 播种和日常管理
        5.1.7 菌剂的制备和施入
        5.1.8 采样及指标测定
        5.1.9 培养基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施用菌剂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和结瘤的影响
        5.2.2 施用菌剂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3 施用菌剂对大豆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2.4 施用菌剂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5 施用菌剂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2.6 施用菌剂对大豆种子品质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大豆氮素营养
        1.2.2 生物固氮的机理
        1.2.3 大豆根瘤固氮能力
        1.2.4 光照、温度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1.2.5 蔗糖与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框栽试验
        2.1.2 砂培试验
    2.2 测定方法
        2.2.1 化学指标测定
        2.2.2 根瘤固氮酶酶活性测定
        2.2.3 蔗糖含量测定
    2.3 相关计算
    2.4 分析软件
3 结果分析
    3.1 大豆根瘤干重变化动态
        3.1.1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干重变化动态
        3.1.2 不同施氮水平大豆根瘤干重变化动态
    3.2 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
        3.2.1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
        3.2.2 不同施氮水平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
        3.2.3 不同品种单株根瘤固氮活性的差异
        3.2.4 不同施氮水平大豆单株根瘤固氮活性的差异
        3.2.5 温度、光照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 大豆根瘤固氮量变化
        3.3.1 不同品种根瘤固氮量的差异
        3.3.2 不同施氮水平根瘤固氮量的差异
    3.4 大豆根瘤固氮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3.4.1 大豆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及固氮酶活性的相关性
        3.4.2 暗处理条件下大豆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及固氮酶活性相关性
        3.4.3 温度处理大豆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及固氮酶活性相关性
        3.4.4 蔗糖作用下大豆茎秆和根中蔗糖含量及固氮酶活性相关性
        3.4.5 大豆单株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的相关性
        3.4.6 大豆根瘤干重与固氮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大豆根瘤固能力的差异
    4.2 大豆根瘤固氮量的差异
    4.3 光照和温度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4.4 大豆茎秆和根部蔗糖含量与根瘤固酶活性的相关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1.2.1.1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
        1.2.1.2 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及其应用
        1.2.1.3 作物根系生长对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1.2.1.4 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1.2.2 外源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2.1 氮素供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2 氮素供给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2.2.3 氮素供给对作物品质形成的影响
        1.2.2.4 氮素供给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1.2.3.1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2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2.3.3 水氮互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和目标
        2.1.2 技术路线图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生育时期的影响
        3.1.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株高的影响
        3.1.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片数的影响
        3.1.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面积的影响
    3.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2.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长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直径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体积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表面积的影响
        3.2.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干重的影响
        3.2.6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3.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3.3.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总根瘤数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3.3.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3.3.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固氮效率及固氮量的影响
    3.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3.4.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积累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分配的影响
    3.5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不同玉豆间距与结瘤品种对套作大豆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相关研究进展
        1.1.1 玉米/大豆套作模式
        1.1.2 根瘤与固氮
        1.1.2.1 根瘤菌
        1.1.2.2 大豆根瘤发育与超微结构
        1.1.2.3 根瘤菌固氮作用对豆科作物的影响
        1.1.3 豆科植物根瘤固氮与根瘤形态研究现状
        1.1.3.1 禾豆科间套作的氮素高效利用与生物固氮功能
        1.1.3.2 影响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的环境因素
        1.1.3.3 套作与减量施氮对根瘤的影响
        1.1.4 大豆干物质与籽粒灌浆与产量
        1.1.5 间套作模式下大豆地上部与地下部相互影响的研究
    1.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施肥方式、施肥量
    2.4 播种时间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1 大豆根瘤的数目、鲜重及固氮酶活性
        2.5.2 大豆根瘤的超微结构
        2.5.3 大豆各营养器官的生物量
        2.5.4 干物质转移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
        2.5.5 籽粒灌浆的测定方法
        2.5.6 大豆产量
        2.5.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下大豆产量的差异
        3.1.1 大豆产量
        3.1.2 大豆的产量构成
    3.2 不同处理下大豆籽粒灌浆特征
        3.2.1 籽粒灌浆的拟合方程
        3.2.2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
    3.3 不同处理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
        3.3.1 大豆干物质积累量
        3.3.2 不同处理下大豆各营养器官的分配率
        3.3.3 不同处理下大豆营养器官(茎+叶)对籽粒的输出率和贡献率
    3.4 不同处理下大豆根瘤固氮能力的变化特点
        3.4.1 大豆根瘤的单位质量固氮酶活性
        3.4.2 大豆根瘤的单株固氮酶活性
    3.5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瘤生长发育的影响
        3.5.1 根瘤数量
        3.5.2 根瘤鲜重
        3.5.3 根瘤超微结构
        3.5.3.1 超微结构下根瘤的生长发育过程
        3.5.3.2 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贡选1号超微结构
        3.5.3.3 不同放大倍数下桂夏3号的超微结构
        3.5.3.4 不同放大倍数下南豆25号的超微结构
        3.5.3.5 净作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超微结构
        3.5.3.6 IS60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超微结构
    3.6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套作大豆的稳产机制
    4.2 大豆根瘤固氮能力的变化特征
    4.3 大豆根瘤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
        4.3.1 大豆根瘤的超微结构
        4.3.2 大豆根瘤的数量与鲜重
5 结论
    5.1 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与产量
    5.2 干物质与根瘤发育和固氮能力
    5.3 玉米/大豆套作优势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表

(6)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咪唑乙烟酸概述
        1.1.1 咪唑乙烟酸基本特性及作用原理
        1.1.2 咪唑乙烟酸应用技术及发展概况
        1.1.3 咪唑乙烟酸应用中的问题
    1.2 大豆根瘤共生固氮作用
        1.2.1 根瘤固氮作用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2.2 国内外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根瘤共生固氮的影响因素
        1.3.1 环境条件对根瘤固氮的影响
        1.3.2 根瘤固氮酶的组成
        1.3.3 人工措施对大豆根瘤固氮的调节
    1.4 咪唑乙烟酸对根瘤固氮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动态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大豆品种
        2.1.2 供试除草剂
        2.1.3 供试药品
    2.2 主要仪器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2.4.2 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2.4.3 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的分离及其氨含量的测定
        2.4.4 根瘤中镁离子和铁离子及钼离子含量的测定
        2.4.5 大豆测产方法
    2.5 计算公式
    2.6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
        3.1.1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数的影响
        3.1.2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3.1.3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干重的影响
    3.2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3.4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中氨含量的影响
        3.4.1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类菌体中氨含量的影响
        3.4.2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细胞浆中氨含量的影响
    3.5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铝和铁及镁含量的影响
        3.5.1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钼含量的影响
        3.5.2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铁含量的影响
        3.5.3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镁含量的影响
    3.6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4.1 除草剂对大豆根瘤固氮酶的影响与氨含量的关系
    4.2 除草剂对大豆根瘤固氮酶的影响与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
    4.3 除草剂对大豆根瘤固氮酶的影响与钼和铁及镁含量的关系
5 结论
    5.1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
    5.2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5.3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5.4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中氨含量的影响
    5.5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中钼和铁及镁含量的影响
    5.6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1.2.1 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在农作物种植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与重要地位
        1.2.2 国内外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的应用概况
    1.3 影响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效率的主要因素
        1.3.1 豆科植物的种类和根瘤菌菌系互相选择的特异性
        1.3.2 形成共生体系的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
        1.3.3 其他生物因素影响
        1.3.4 生态环境因子影响
    1.4 生态环境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协同进化
    1.5 根瘤菌多样性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5.1 根瘤菌的发现
        1.5.2 根瘤菌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
        1.5.3 根瘤菌分类研究的方法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1.6.1 宿主菜豆的栽培、研究现状
        1.6.2 菜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研究现状
        1.6.3 生态地理环境与菜豆—根瘤菌共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1.6.4 陕西省的环境特点
        1.6.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根瘤的采集
        2.2.2 土壤的采集及土壤成分分析
        2.2.3 根瘤菌的分离和纯化
        2.2.4 菜豆根瘤菌的回接试验
        2.2.5 菜豆根瘤菌总DNA的提取
        2.2.6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分析
        2.2.7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rec A分析
        2.2.8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atp D的分析
        2.2.9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glnⅡ的分析
        2.2.10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分析
        2.2.11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分析
        2.2.12 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根瘤菌原宿主回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结果与分析
        3.2.1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扩增结果
        3.2.2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结果分析
    3.3 持家基因rec A、atp D、glnⅡ结果与分析
        3.3.1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rec A PCR扩增结果
        3.3.2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atp D PCR扩增结果
        3.3.3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glnⅡ PCR扩增结果
        3.3.4 根瘤菌 16S r DNA、rec A序列、atp D序列、glnⅡ序列以及rec A-atp D-glnⅡ联合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3.4 菜豆根瘤菌nod C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4.1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的PCR扩增结果
        3.4.2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全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3.5 菜豆根瘤菌nif H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5.1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的PCR扩增结果
        3.5.2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全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3.6 菜豆根瘤菌地区分布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1 不同生态区的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分析
        3.6.2 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3 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4.1 讨论
        4.1.1 菜豆根瘤菌的多样性
        4.1.2 菜豆根瘤菌共生基因的转移与进化
        4.1.3 生态环境与菜豆根瘤菌多样性
    4.2 结论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8)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中国大豆生产简介
    1.2 植物油脂合成
        1.2.1 植物油脂合成过程
        1.2.2 植物油脂合成过程的关键基因
        1.2.2.1 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
        1.2.2.2 三酰甘油合成关键基因
    1.3 植物油脂转录调控
        1.3.1 植物转录因子结构
        1.3.2 参与植物油脂合成过程的转录因子
        1.3.3 植物油脂合成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1.4 提高大豆油脂含油量的途径
        1.4.1 提高油脂含量
        1.4.2 改良油脂成分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功能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植物材料
        2.2.1.2 菌株和载体
        2.2.1.3 实验所用试剂
        2.2.1.4 引物合成
        2.2.2 实验方法
        2.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2 载体构建
        2.2.2.3 植物遗传转化
        2.2.2.4 酵母转化
        2.2.2.5 基因表达分析
        2.2.2.6 酵母油脂分析
        2.2.2.7 植物油脂提取及分析
        2.2.2.8 亚细胞定位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Gm DGAT进化分析
        2.3.2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基因表达
        2.3.3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亚细胞定位
        2.3.4 大豆Gm DGAT1A和 Gm DGAT2D可互补酵母油脂合成突变体
        2.3.5 在大豆发根中表达Gm DGATs可以增加TAG积累
        2.3.6 在拟南芥中表达Gm DGATs可以增加种子中TAG含量并改变油脂成分
        2.3.7 Gm DGAT1A和 Gm DGAT2D响应环境和激素胁迫
    2.4 讨论
        2.4.1 Gm DGAT1A和 Gm DGAT2D定位于内质网能激活短的多肽
        2.4.2 Gm DGAT1A和 Gm DGAT2D在 TAG合成过程中底物偏好不同
        2.4.3 Gm DGAT1A和 Gm DGAT2D在逆境响应和种子TAG合成中的功能
    2.5 展望
3 大豆转录因子WRI1 功能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植物材料
        3.2.1.2 菌株和载体
        3.2.1.3 实验所用试剂
        3.2.1.4 实验所用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2.2 载体构建
        3.2.2.3 植物遗传转化
        3.2.2.4 酵母单杂
        3.2.2.5 基因表达分析
        3.2.2.6 启动子激活实验
        3.2.2.7 植物油脂提取及分析
        3.2.2.8 亚细胞定位
        3.2.2.9 发根中可溶性糖的提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豆 WRI1 基因同源性和可变剪切分析
        3.3.2 大豆WRI1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3 Gm WRI1 恢复wri1 突变体的表型促进油脂合成
        3.3.4 在拟南芥中表达Gm WRI1s出现生长素表型
        3.3.5 异源表达Gm WRI1s调节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过程
        3.3.6 在发根中Gm WRI1s调节糖酵解,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的基因
        3.3.7 过表达Gm WRI1s增加大豆中的根瘤数目
    3.4 讨论
        3.4.1 Gm WRI1 在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三酰甘油合成过程中具有保守的调节功能
        3.4.2 Gm WRI1s在发育中的种子和其他组织中调节作用
        3.4.3 Gm WRI1a和 b通过不同方式调节目标基因
        3.4.4 Gm WRI1 可变剪切在油脂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3.4.5 Gm WRI1 参与豆科植物根瘤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3.4.6 Gm WRI1 调节大豆结瘤
    3.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实验附图
附录 Ⅱ 实验附表
附录 Ⅲ 作者简介
附录 Ⅳ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共生固氮的研究
        1.2.2 氮素与大豆共生固氮之间的关系
        1.2.3 氮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各组织的氮素积累影响
        1.2.4 氮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1.2.5 氮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2009 年盆栽试验
        2.2.2 2010 年盆栽试验
    2.3 试验方法
        2.3.1 取样时间及方法
        2.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根瘤特性及固氮能力的影响
        3.1.1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根瘤干重和数量的影响
        3.1.2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1.3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3.2.3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3.3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氮素积累规律的影响
        3.3.1 持续供氮方式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氮素积累规律的影响
        3.3.2 非持续供氮方式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氮素积累规律的影响
    3.4 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持续供氮方式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非持续供氮方式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大豆根瘤特性及固氮能力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1.1 根瘤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1.2 大豆根瘤固氮能力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2 大豆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2.1 大豆干物质积累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响应
        4.2.2 大豆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2.3 大豆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3 大豆氮素积累量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4.4 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土壤环境无机态氮含量的响应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10)长期施肥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氮素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1.2.2 磷素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1.2.3 有机肥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1.2.4 生物固氮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不同施氮、施磷量长期定位试验实施方案
        2.1.2 平衡施肥长期定位试验实施方案
        2.1.3 不同数量秸秆投入试验实施方案
        2.1.4 不同数量猪粪投入试验实施方案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时间
        2.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3.1.1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1.2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3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3.1.4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根瘤数及干重的影响
        3.1.5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1.6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3.2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3.2.1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2.2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3.2.4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根瘤数及干重的影响
        3.2.5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2.6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3.3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3.3.1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3.2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3.3.4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根瘤数及干重的影响
        3.3.5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3.6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3.4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3.4.1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4.2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3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3.4.4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根瘤数及干重的影响
        3.4.5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4.6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4 结论
    4.1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4.2 长期施用不同数量磷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4.3 长期平衡施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4.4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豆生长状况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J]. 李向东,吴爱荣. 中国油料, 1992(04)
  • [2]大豆复合微生物肥料功能菌系的构建及包埋固定化研究[D]. 韩梅.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3]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的研究[D]. 邸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4]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D]. 录亚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不同玉豆间距与结瘤品种对套作大豆根瘤固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 庞婷.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机理研究[D]. 李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14(12)
  • [7]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D]. 王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8]大豆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转录因子WRINKLED1(WRI1)功能研究[D]. 陈贝贝.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大豆结瘤固氮及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无机氮含量的响应[D]. 严君.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10]长期施肥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D]. 丁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豆科油料作物根瘤固氮与生物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